之乡普洱茶(普洱茶的故乡在哪里)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之乡普洱茶的一些知识点,和普洱茶的故乡在哪里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之乡普洱茶(普洱茶的故乡在哪里)-第1张图片-

  1. 勐海孔雀之乡七子饼茶
  2. 云南普洱茶十大名牌
  3. 十大 *** 普洱茶
  4. 古代贡茶之乡:倚邦普洱茶区

一、勐海孔雀之乡七子饼茶

1、勐海孔雀之乡的七子饼茶是一种高档的普洱茶,是以优质勐海毛茶为原料 *** 的。七子饼茶是指以七个等重的茶饼组成的一种茶样,每个茶饼重量约为357克。这种茶饼具有香气高雅、滋味醇厚、汤色红亮、韵味悠长等特点,受到广大茶友的喜爱和推崇。

2、七子饼茶的 *** 工艺是以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 *** 、贮藏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其中,渥堆是将毛茶堆在一起,让其自然发酵,促使茶叶内部酶类的作用,使茶叶的香气、口感、色泽等逐渐改变,形成独特的普洱茶特色。

3、七子饼茶在贮藏期间,会不断发生化学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叶的香气和风味会不断增强和改变,故而这种茶饼越陈越香,越陈越好喝。因此,七子饼茶也是普洱茶中的佳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文化内涵。

二、云南普洱茶十大名牌

班章即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班章村委会下辖的老班章、新班章两个村寨所产的云南普洱茶,老班章也叫班章老寨。

“老班章”号称茶王,讲究所谓的茶气,纯正血统的老班章茶气是普洱茶中茶气最足的一款茶品。

勐库冰岛是双江县著名的古代产茶村,以盛产冰岛大叶叶种的主要组成部分,冰岛村是勐库茶种的主要发源地。

冰岛在勐库镇的最北部,离勐库镇33公里,与临沧市南美乡接壤,乘车从勐库镇出发沿南勐河而上,不用一个小时便可到达冰岛寨。

曼松贡茶茶区隶属于古六大茶山倚邦象明乡内。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味为佳,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古时皇帝指定曼松茶叶为贡茶,年解贡茶100担。

曼松寨是极富盛名的贡茶产地,与普通纳贡的官茶不同,曼松茶是供皇帝专用的贡茶。

老曼峨地处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境内 *** 山的中心地带,海拔略低于老班章。寨名老曼峨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堪称 *** 山更大、最古老的 *** 族村寨。

老曼峨寨保留下来的古茶树相对其它山头来说非常之多,至今仍有3000余亩古茶园,树龄在100至500年之间。

那卡位于滑竹梁子山的东面,是勐宋乡大曼吕村委会的一个拉祜族寨子。那卡寨有数百亩古树茶园,树龄约在300-500年之间。

说起普洱就离不开易武,说到易武又离不开麻黑。麻黑是易武茶中更具韵味的茶,也带动了普洱茶的名气。

众所周知,麻黑是易武众多山头中,茶园面积最广,产量更大的一个片区。其茶园生长之处,山高谷深,云雾缭绕,茶园与森林混生,映在森林之中,环境十分优美。

刮风寨,属于易武山区,距离麻黑村委会23公里,与 *** 相邻。刮风寨古树分布在约5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中,基本没有经过人为矮化,生长得比较缓慢,内含物质积累得非常多。

易武弯弓寨源自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与刮风寨的茶王树相邻,相隔一条冷水河。

每一片弯弓普洱茶,都来之不易。采摘这里的每一匹茶叶必须得战胜蚊虫、战胜寂寞、战胜劳累,翻越遮天蔽日的森林,跨过瘴气叠生的弯弓河,再驾驶摩托冒着生命危险在湿滑的林间小道上穿梭,最后才能将这一点点大山精华呈在茶商的眼前。

昔归产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境内的昔归村忙麓山,忙麓山是临沧大雪山向东延伸靠近澜沧江的一部分,背靠昔归山,向东延伸至澜沧江。

困鹿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彝族自治县宁洱镇境内,不仅是无量山的余脉,还是澜沧江水系和红河水系的分水岭。

三、十大 *** 普洱茶

十大 *** 普洱茶分别是老班章,那卡,冰岛,刮风寨,弯弓,昔归,麻黑,困鹿山,曼松,老曼峨。

老班章普洱茶是云南省境内少有不使用化肥、 *** 等无机物,是纯天然、无污染、原生态的茶叶产地。老班章茶的特点是茶的苦味、涩味最重回甘效果持久、汤色鲜亮、叶底柔软、匀称、略带蜜香。香气纯正浓厚、平稳、滋味浓烈。

冰岛古茶园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云南大叶种之正宗”,种植范围主要是在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大雪山中下部的冰岛村、公弄村和大中山等地。它是典型的勐库大叶乔木树,长大叶、墨绿色,叶质肥厚柔软、茶香浓郁,非常独特,它是勐库茶的极品、也是云南普洱茶的极品。

真正的“曼松贡茶”产量并不多,严格意义上的“曼松贡茶”古树屈指可数。曼松原属倚邦区之一乡辖区内,历史上,有曼松老寨,居住着香唐族,善种茶,由于曼松茶的品质好,被列为贡茶,“年解贡茶100担”,曾因贡茶而名,声誉远播。其特点是甜润,喝的时候口里很甜,喉头很甜,茶气足而暖。

那卡古树茶是勐宋茶区更具 *** *** 的茶,全寨有600多亩成片古树茶园,其茶树龄在300—500年之间。那卡茶在大范围划分上属于勐海勐宋茶区,勐宋茶区的乔木老树茶以保塘的最粗大,以那卡的最著名。那卡茶没有“ *** 山”的苦更没有“帕沙茶”的涩,香气高过冰岛茶口感却相近,但茶底没有冰岛细嫩;那卡茶经久耐泡且回甘生津强烈而明显。

昔归位于临沧邦东乡邦东行政村,乃山区。昔归古茶园多分布在半山一带,混生于森林中,古树茶树龄约200年,较大的茶树基围在60~110厘米。昔归茶,属邦东大叶种,因为当地的习惯每年只采春茶和秋茶两季,所以茶树保护得比较好,茶质比其他村寨要好得多。

麻黑是易武著名茶山之一,麻黑茶又是易武普洱茶中更具韵味的茶。麻黑的茶气和香味没有刮风寨的高扬,醇厚饱满,汤色黄亮,柔中之美。易武茶香扬水柔,而麻黑茶更以阴柔见长,江内茶中之上品。汤糯、柔、清、雅,花果香。早春香气极好,留杯时间长,汤色油光透亮,口感宽广饱满,柔中带刚,绵密,细腻,韵致精深,香气高扬平衡中正厚重,叶底弹 *** 好厚实。

老曼峨寨可以说是整个 *** 山更大、最古老的 *** 族村寨。老曼峨的茶很苦,当地人将老曼峨乃至整个 *** 山茶区从老曼峨引种繁衍的茶称为苦茶。老曼峨的苦茶由于奇苦,由此充当了加工普洱茶的味精:众多茶厂和茶商在生产加工普洱茶饼时,往往用老曼峨的茶做拼配,以提高和丰富茶饼的口感和滋味。

刮风寨古树茶极大的 *** 了好普洱茶的高标准,甜醇中含天然浓郁的蜜香,柔滑细腻中藏着强劲却内敛的茶气,苦涩而含蓄,喉韵绵延悠长。尤以后期变化之美见长,新茶初品甜味当先,喉韵深,香气足,后期变化汤水厚实,滋味饱满,苦底和涩味退去,陈香之韵渐出。

弯弓大寨曾是古曼撒茶区的核心区域,据当地老人说,清咸丰年以前,漫撒山村密集,人口过万,弯弓大寨和曼撒老街曾是易武茶山最兴旺的两个寨子,仅从弯弓大寨关帝庙的残垣断壁就可以预想当年的繁华。汤色金黄璀璨,柔和,滋味粘稠饱满,独具魅力的原始森林芳香,回甘生津较好,回甘生津一直延续,喉韵绵延悠长。

困鹿山是无量山的一支余脉,海拔1410米—2271米之间,中心地段南北延伸十几里,东西宽数里。山中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更高峰海拔2271米。困鹿山古茶树群落地跨凤阳、把边两乡,总面积为10122亩,属半栽培型茶树群落与阔叶林混生形成的原始森林。

四、古代贡茶之乡:倚邦普洱茶区

1、倚邦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最北部,从普洱往南行沿着茶马古道经思茅、倚象、勐旺过补远江(小黑江)便进入倚邦茶山,倚邦茶山面积约360平方公里,南连蛮砖茶山,西接革登茶山,东邻漫撒(易武)茶山,习崆、架布、曼拱、曼松等子茶山皆在其范围内。

2、据云南《明史》记载,倚邦茶山明代初期已茶园成片,有傣、哈尼、彝、 *** 、基诺等少数民族在此居住种茶。

3、倚邦茶山的中心大镇是倚邦街,亦称倚邦,明代称磨腊倚邦,傣语意为有茶树有水井的地方。明朝隆庆四年(1570年)车里(景洪)宣慰划分十二版纳时六大茶山和整董合为一个版纳,称茶山版纳也称版纳整董,茶山版纳的治所便设在倚邦。从明隆庆四年至光绪末年,倚邦一直是六大茶山的 *** 中心和行政主管地。清雍正六年以前,六大茶山是车里(景洪)宣慰使司的辖地,清雍正七年云贵总督鄂尔泰为了加强 *** *** 对边疆的控制,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置建了普洱府,六大茶山从车里宣慰使司的辖地中划出,归入普洱府,倚邦土弁曹当斋因在改土归流中协助清军平乱有军功,被清 *** 授封为倚邦土千总(土司中的武官职)。从曹当斋开始,曹氏家族世袭管理倚邦茶山、革登茶山、莽枝茶山、蛮砖茶山近二百年。

4、道光年间的《普洱府志》记载,从雍正十一年开始,普洱贡茶由倚邦土千总负责采办,易武土把总协助倚邦土千总办贡茶,倚邦的曼松茶被指定为皇帝的专用茶。

5、说普洱贡茶得说倚邦的曹氏家族。普洱府成立后清 *** 任命的之一位普洱贡茶采办官便是曹当斋。曹当斋祖籍四川,其祖父曹大洲清康熙初年从四川到倚邦一带经商运茶,被当时倚邦的本人族头人看中招为女婿,头人无儿子,去世后职位便由曹大洲承袭。曹大洲入赘本人族,得子曹国柱,曹国柱得子曹登云和曹当斋,曹登云未成年被祖父曹大洲送回四川,曹当斋则在茶山长大,娶了本人族姑娘叶氏为妻。

6、曹当斋受家庭的影响,对中原文化有认同感,对边疆少数民族也有关爱之心,1728年清 *** 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时,曹当斋赞成和拥护改土归流,普洱府成立时,曹当斋被任命为倚邦土千总。

7、清 *** 实施的改土归流及成立普洱府遭到了傣族上层人士的 *** 和反抗,从雍正七年(1729年)至雍正十一年(1733年)六大茶山一带战事不断,先是李阿先 *** ,后又刀兴国 *** ,清 *** 剿抚兼施进行弹压,曹当斋一直协助清军平乱,雍正十年年底刀兴国 *** 被弹压下去,茶山局势终于安宁下来。雍正十一年云贵总督下令,普洱贡茶由曹当斋负责采办。

8、少数民族的 *** 虽被平息下来,但清 *** 也深感改土归流的阻力,转而推行流官管土官、土官管土人的政策。雍正十三年清 *** 将攸乐同知撤至思茅,攸乐同知撤至思茅后,六大茶山的更高管理者便是曹当斋。

9、从雍正末年、乾隆初年开始,六大茶山 *** 结束,社会秩序开始安宁, *** 逐步平息,发展经济有了良好的环境。

10、茶山夷民以茶为生,茶叶也是清 *** 重要的税收来源,为了振兴茶叶,安民固边,曹当斋严格执行云南省府的茶山管理条例,打击奸商,维护茶农利益,整修道路以利茶叶运输,招募内地人进山垦荒建茶园。

11、乾隆二年,曹当斋受清 *** 褒奖,乾隆皇帝赐给曹当斋勃命一封,表彰其军政修明、治邦有方,同时还表彰了曹当斋的妻子叶氏,称赞叶氏为名门闺秀,有撷蒴采藻之品格。

12、为了茶山茶业的有序发展,乾隆十二年曹当斋将云贵总督亲署的茶叶管理条例刻在倚邦石碑上告示商民,引导茶商茶农们遵章守法。

13、在曹当斋任职期间,成千上万的四川人、江西人、云南石屏人、元江人涌进倚邦、易武,在倚邦、易武开新茶园建商号。到乾隆中期倚邦茶山的茶园至少已达2万亩以上,一片接一片的茶园从补远江(小黑江)边一直接到习崆山,曼拱、曼松、习崆、架布成为人茶村,茶园围村、街铺石板,根据倚邦茶山现在还能看到的古村寨遗址来分析,倚邦茶山在乾隆后期人口至少在二万以上。倚邦作为六大茶山的 *** 中心和贡茶主办地比其它茶山领先步入辉煌,乾隆二十年左右倚邦已建起关帝庙、川主庙、石屏会馆、江西会馆,各地的商旅羁客常驻倚邦,倚邦有三条石板街:正街、石屏街、曼松街,曹千总的府邸大门对着正街,正街约500公尺长,青石条铺成“龙脊背”状,街两旁全是商铺和住家( *** 5)。曹千总的后人曹仲益先生生前撰文介绍过当时的倚邦茶山盛况,据他估算,倚帮最兴盛时住户达千户以上。

14、清 *** 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加强了 *** *** 对西双版纳的 *** ,增强了边疆对 *** 的向心力。然而 *** 国、暹罗国仍垂涎于西双版纳,不断侵扰西双版纳。

15、乾隆三十年, *** *** 大举进犯车里、橄榄坝、勐养、茶山一带,年近七旬的曹当斋率子领兵协助清军作战,击退了缅军的侵扰。云贵总督上奏折给乾隆皇帝报捷,并给曹当斋请功。乾隆三十一年曹当斋升为土守备(五品官),朝廷赏赐曹当斋大缎二匹、一等功牌一块。乾隆三 *** 曹当斋带着诸多的荣耀走完一生。曹当斋去世后其子曹秀接任当倚邦土把总( *** 6)。曹秀秉承父业,固守疆土, *** 百姓,发展茶业,体恤商旅,在曹秀的管理下,六大茶山保持安宁太平、民族和睦、商民乐业,普洱茶接续着兴盛状况。

16、乾隆四十二年,乾隆皇帝又赠给曹秀勃命一封,表彰其尽心守职、骁勇奋战、守土有功,同时还表彰了曹秀之妻“宜室宜家,知书达理”。

17、曹氏家族在乾隆年间两次得到乾隆皇帝的敕命,这在云南是唯一的,曹当斋之妻和曹秀之妻皆为少数民族妇女,乾隆皇帝均给以表彰,足见乾隆皇帝对云南边疆的重视,对普洱茶的喜爱和对少数民族的关照和安抚之心。

18、曹秀死于何年不详,据勐腊李品光先生考证,曹秀死时年仅40来岁,曹家后人说,曹秀是带兵与缅军作战时身亡的。曹秀之妻陶氏为傣族,她为丈夫守寡近四十年。

19、曹当斋和曹秀这两位既效忠朝廷又 *** 百姓的地方官,是推动中国普洱茶古茶业兴旺、发展的领军人物,曹氏父子为边疆的稳固,为边地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曹氏家族深得朝廷信任,世袭管理贡茶及倚邦茶山、莽枝茶山、革登茶山、蛮砖茶山。曹氏父子在中国普洱茶发展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值得浓墨重书。

20、曹氏家族的兴衰和清王朝的兴衰是同步的,十九世纪末,随着清王朝的衰落,滇西发生了战乱,西双版纳的土地“两乌”又被法国人割占,普洱茶内外销路被阻,六大茶山开始衰落,倚邦随之而衰,曹氏家族也日趋走向败落。光绪十七年时任倚邦土把总的曹瞻云因“白旗下坝”( *** *** 军攻进西双版纳)之事与六顺(思茅)土司结下冤仇,遭人暗害身亡,接着其子 *** 民 *** 初年又与普洱道尹徐为光起矛盾、动干戈, *** 民 *** 败走乌得,后病逝于整董。至此,荣耀、显赫了近二百年的曹氏家族结束了对六大茶山的 *** 。

21、 *** 初年,六大茶山的茶叶加工中心和交易中心已移向了易武,倚邦人口减半,但还有庆太号、元昌号、惠民号、宋云号、鸿昌号、杨聘号、升义祥、庆丰号等10来家茶号,1 *** 0年左右有部份广东商人到 *** 莱州开商号专收六大茶山的茶,倚邦茶叶这一时期大多销往莱州。

22、关于倚邦的老茶号最早创建于何时,目前大多没有详细的资料。2002年我见到惠民号茶庄的后人,当时已78岁的郑祖虞,老人珍藏有家谱,他家的家谱上记着乾隆四十年其祖上已到茶山做贸意。依据云南省图书馆馆藏资料分析,倚邦至少在乾隆末年已有茶号。英国人克拉克在光绪11年(1886年)写的《贵州省和云南省》一书中记载有:著名的普洱茶产自倚邦的茶山……,有许多江西人和湖南人在倚邦作买卖,每年有大量的货物从倚邦运往 *** ,有茶叶交易往来于仰光、掸邦、加尔各答、噶伦堡和锡金。从克拉克的记载来看,倚邦茶在道光年间已卖到印度和欧洲。另据现已78岁的倚邦老人徐祖寿介绍,1912年一1937年倚邦街有高鸿昌、郑惠民、向春林、杨幼楼、宋鼎杰、杨炳乾、向升平、李长林等人开过茶号,他们都去过 *** 或 *** 。1937年法国人在 *** 阻挠云南茶进入莱州,倚邦茶销路又断,随之又是 *** 战争爆发,东南亚、西亚战火连绵,更使得整个六大茶山的茶业一落千丈,所有茶号全部停业。倚邦的茶商茶农逐渐迁秽歇业,热闹喧腾了二百多年的倚邦陷入冷寂萧条,以茶为生的倚邦人跌入了困境。郑家、向家、宋家等几家昔日的产茶大户也转而靠卖土特产、染布等小生意渡日。

23、1942年已经十分羸弱的倚邦再遭厄运,攸乐人 *** 攻进了倚邦,战火将倚邦烧了三天三夜,几百年筑就的古镇,无数精美的建筑全部化为灰烬。这场劫难使倚邦元气散尽无法再振,几百户人家迁移他乡,空凉的倚邦在大山深处渐渐被人们遗忘。几十年过去了,至今倚邦仍仅有30来户人家,大多为茶商的后裔,他们守护着 *** 的茶园不愿离去。

24、今天走进倚邦,还能闻到古茶的清香,还能看到茶号遗址、大庙基台、土司府的柱脚石、“龙脊背”石板街、普洱府的茶令碑,乾隆皇帝的敕命碑,这些遗物、古迹是凝固的历史,记载着倚邦的伤痛和他曾有的辉煌。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标签: 普洱茶 故乡 哪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