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鱼米之乡女子诗词和我国鱼米之乡在哪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鲤鱼唯美古诗大全(十首鱼儿及鲤鱼的诗词)
鱼儿,特别是鲤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非常吉祥的动物。中国 *** 年三十夜的团圆饭,压轴菜是“红烧鱼”,寓意“年年有余”。而俗语,“鲤鱼跃龙门”的寓意则是,年轻人通过 *** 困难,最终取得成功!因此,诗词中有大量关于鱼儿和鲤鱼的题材,非常值得我们品味。
夏天的荷塘,很容易看到戏荷的鱼儿。调皮的鱼儿,一会露出水面,一会沉入水底,非常活泼。晋代无名氏的《江南曲》便是描写了这样的场景:
“莲叶何田田”,江南的莲叶,是多么的茂盛啊!然后,连用了四个方位词,东西南北,表现了鱼儿在莲叶间嬉戏的场景。
一可能是鱼儿多,东西南北都有鱼儿在嬉戏;二可能是鱼儿非常活泼,一会在东边嘻戏,一会在西边嘻戏,一会在南边嘻戏,而一会又在北边嘻戏。无论是哪种理解,我们都可以看到鱼儿活泼、调皮的样子。
春天来了,鱼儿们因为洄游的需要,都会沿江河逆流而上,给人造成“跃龙门”的现象。任何人看到这种现象,都会为之一振,进而想象自己也该一跃而功成。宋代女词人朱淑真就观看了这样的场景,写下《春日亭上观鱼》:
春暖长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波生。
非无欲透龙门志,只待新雷震一声。
春暖花开,长江江水碧透;鱼儿在水中洋洋得意,鱼尾划动,搅得波涛顿生。鱼儿为什么这么得意?无非是它们的龙门之志即将实现,就等待新年雷声的号角了。
鱼儿即将实现自己的“龙门之志”,是非常令人开心的,而新年的雷声也为之不远了。这是多么让人振奋啊!词人没有因为自己一个小女子而自叹自艾,而是大胆歌颂了鱼儿们的“龙门之志”,更是告诉它们,新年的雷声就要到来了,你们的愿望就要实现了。
生活在水乡的人们都知道,春天的一场大雨,会导致河水泛滥,所谓大河涨水,小河漫。在这种情况下,鱼儿天然会随着水流逆流而上,当水流大的时候,鱼儿也众多,场面也就十分壮观。唐代诗人戴叔伦在《兰溪棹歌》里就描写了鲤鱼戏水的场景: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一弯蛾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桃花雨”,是雨中夹杂着桃花的香味,鱼儿更喜欢这种水流了,那更是争先恐后地争抢新水,场面十分壮观。
古人对鲤鱼带有图腾 *** 质的崇拜心理,相传孔夫子娶妻生子,喜事传出,当时的鲁国鲁哀公就派人送去了一条大鲤鱼庆贺,收到国君的礼物,谁都会很高兴。于是孔子就借这条鲤鱼给儿子起了名字,就叫“孔鲤”。从此以后,人们对鲤鱼的崇拜有增无减,唐代诗人章孝标就在《鲤鱼》一诗中写到:
眼似真珠鳞似金,时时动浪出还沈。
河中得上龙门去,不叹 *** 岁月深。
河中得上龙门去,不叹 *** 岁月深
“眼似真珠鳞似金”,眼似珍珠,这话自然没错,很早就有“鱼目混珠”的说法,鳞似金,指的是黄金鲤鱼。鲤鱼从气质上就让人们崇拜,不管是珍珠,还是黄金,都是高贵的象征。“时时动浪出还沈”,鲤鱼一游动,就惊起浪涛来,一会出来,一会沉下去,端的神出 *** 没。
“河中得上龙门去,不叹 *** 岁月深”,这句当然是对应“鲤鱼跃龙门”的典故,一句“不叹 *** 岁月深”,告诉我们,那些能够“鲤鱼跃龙门”的人,都是经过了长期的“ *** 岁月”洗礼,做到了像孟子说的,“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是经历了艰难困苦,才有了成功!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鱼儿在受惊的情况下,会跳出水面。古 *** 很早就观察到这种现象,唐代诗人崔道融在《秋霁》一诗中就描写了这种现象: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雨过天晴,天空一片明净,眺望远方,一座不知名的山渐渐显露出来。夜幕降临,月亮弯曲如钩,倒映江面,不时传来游鱼翻腾激荡出浪花的声音。
诗人应该是坐在船上,眺望着水面以及更远方的山峰,江上刚刚下过雨,所以“长空荡涤清”,空气也特别清新。“夜来江上如钩月”,夜幕降临,新月初出,明月如钩,勾起了诗人的思绪。“时有惊鱼掷浪声”,但时不时地“惊鱼掷浪声”,又把诗人带回这如梦幻般的现实美景中。
到了秋冬,鱼儿一般不会出来,但由于受惊,经常会跳出水面,形成一道渔业丰收的景象。
奋斗是辛苦的,但又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只有奋斗者自己知道,外人看到的,只有艰苦。就像溪流里逆流而上的鱼儿,我们看到的是逆流的艰难,但焉知鱼儿就没有逆流而上的快乐?宋代诗人赵方在《溪鱼》中写到:
溪流渺渺净涟漪,鱼跃鱼潜乐自知。
若逐桃花浪里去,风雷相送入天池。
若逐桃花浪里去,风雷相送入天池
“溪流渺渺净涟漪,鱼跃鱼潜乐自知”,溪流飘渺,一眼望不到尽头;而且到处是涟漪,甚至是波涛汹涌。但这些都不能阻止鱼儿逆流而上,因为鱼儿一会跃出水面,一会潜入水底,这其中的快乐,只有它自己知道。
“若逐桃花浪里去,风雷相送入天池”,更加令人兴奋的是,如果是逐着桃花浪上去,在风雷来临的时候,它将“鱼跃龙门”,一举进入天池那个仙境。
对于奋斗者来说,奋斗的过程是艰苦的,但过程焉知没有快乐,所谓“痛并快乐着”;这还不算,还有更大的成功在等待着我们,当我们完成“鲤鱼跃龙门”的时候,那算是神仙般的快乐!
当我们在欣赏荷塘的美景时,满眼的绿色,嫩绿的荷叶,青青的荇菜,是否有一种让人美不胜收的感觉?这个时候,如果有鱼儿跃出水面,是不是更有意外的惊喜?宋代诗人张镃在《园中口占二首其一》中写到:
荇带荷钱渐满池,吹香隔岸尽荼醾。
潜鱼忽掷金梭起,补足今朝未了诗。
潜鱼忽掷金梭起,补足今朝未了诗
“荇带荷钱渐满池”,荇菜长成了衣带一样宽了,荷叶像铜钱一样大小,它们一起,长满了整个水池,满眼望去,翠绿一片;水池的岸边,都是荼醾,微风吹来,香气扑鼻,令人陶醉。
“潜鱼忽掷金梭起,补足今朝未了诗”,更让人惊喜的是,忽然有锦鲤跃出水面,就像投掷金梭一样,在编织五彩斑斓的壮锦一样。这锦鲤跃水,就像这美景画卷的点睛之笔,让诗人把一首未完成的诗补全,至此 *** 。
锦鲤的跃起,使得水池美景静中有动,静动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美丽画卷!
宋代大诗人陆游,以鲤鱼寓己,表达了自己深受南宋小朝廷的束缚,郁郁不得志的现状,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期望雄心壮志得以实现的那一天。他在《鲤鱼行》中写到:
长鲸之长几千丈,雪蹴山倾万重浪,
纵游不厌沧海宽,一跃已在青天上。
身世局促古所哀,噞喁贪饵胡为哉?
人间沟渎莫更顾,夜半变化乘风雷。
人间沟渎莫更顾,夜半变化乘风雷
“鲤鱼财三尺,浅水不覆脊”,这是南宋小朝廷,不能让自己施展才华的写照。“虽怀 *** 乐,已叹刀几赤”,“刀几赤”即是砧板上的鱼肉之意,我虽然在南宋小朝廷过得还算快活,但实际上任人宰割的对象。
“长鲸之长几千丈,雪蹴山倾万重浪”,诗人实际上是希望自己能像长鲸一样,在大海万重浪里遨游。“纵游不厌沧海宽,一跃已在青天上”,大海再宽广无垠也无所谓,一个跃起,就已经在青天之上。
“身世局促古所哀,噞喁贪饵胡为哉”,我现在身为鲤鱼,身处一个小小的 *** ,已经让人悲哀了,但这还不算什么,还要时时小心翼翼,不要吃到别人下的鱼饵。
“人间沟渎莫更顾,夜半变化乘风雷”,无论如何,人间的小沟小渠,莫要去,那里只会让自己龙搁浅滩;自己要在 *** 里,等待时机,当春天来临,夜半十分,风云雷击,就可以“鲤鱼跃龙门”了。
一个乐观的人,看待事物的态度都是乐观的。比如,宋代诗人祝庆夫在水池里,看到了锦鲤,就觉得它会“鲤鱼跃龙门”,这无疑是非常积极的生活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诗人在《池鱼》中写到:
方池如鉴碧溶溶,锦鲤游扬逐浪中。
竚看三春烟水暖,好观一跃化神龙。
方池如鉴碧溶溶,锦鲤游扬逐浪中
“方池如鉴碧溶溶,锦鲤游扬逐浪中”,四四方方的水池,水面如镜,绿色溶溶;锦鲤在池中追逐风浪,鱼翔浅底。
“竚看三春烟水暖,好观一跃化神龙”,快来看这三春,烟水蒙蒙,春暖花开,锦鲤将一跃龙门,化作神龙。
现实约束总是存在的,只有乐观、积极向上的人,才能奋斗下去,才有迎接成功的可能!
唐代诗人元稹在《赋得鱼登龙门》回顾了“鲤鱼跃龙门”前后的历程,“跃龙门”之前不但要经历千辛万苦,更是要经历惨痛的失败;一旦“跃龙门”成功,那将是“一览众山小”的豪气:
“鱼贯终何益,龙门在苦登”,等龙门,靠的是自己的勇气和力量,集体的力量是没有用的。“有成当作雨,无用耻为鹏”,有时候,仅仅是一场雨,不足以让鱼儿化成鹏,但不要灰心丧气。
“激浪诚难溯,雄心亦自凭”,巨浪诚然是难以上溯,但仍然要有雄心壮志,不断攀登。“风云潜会合,鬐鬣忽腾凌”,等待风云雷电交加的时刻,鱼儿就能腾空而起,开始自己的凌云之旅。
“泥滓辞河浊,烟霄见海澄”,从此离开了浑浊的河流,在大海上,拨开云霄,就可以看到澄清的大海了。“回瞻顺流辈,谁敢望同升”,同时,回顾那些顺流过小日子的同辈们,它们谁敢想象能像我一样升空呢?
二、描写《梁子湖景区》的诗词与文章
1、位于武汉、鄂州、黄石、咸宁城市群之间。是湖北省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方圆300余平方公里。湖心有梁子岛,方圆仅3平方公里,居民3000余人。梁子岛与武昌龙家山风景区一水相隔,仅距10多公里,又有45公里长港直通鄂州市内的樊口镇。梁子湖湖阔如海,水天一碧色,碧波连秀,浩渺无际。湖上空气清新。水产丰富,盛产武昌鱼、银鱼、白鳗、紫蟹、甲鱼、桃花鳜等,鱼类多达150余种。还有鸿雁、野鸭、湖鸥、 *** 等数十种水禽,以及菱、荇莲、藕、鸡头之类。植物珍奇品种丰富。梁子湖,独具水乡风情,原始古朴,粗犷自然。水质 *** 洁净,风止日出,清澈见底。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层次丰富。具有水上蓬莱的仙境,也有世外桃源的情趣,是湖北省水上运动与娱乐度假、避暑的胜地之一。岛上桔果甘心腑,毛塘满畈稻谷香,素以鱼米之乡闻名。名胜古迹较多,约二十多处。有很珍贵的历史考古价值的瓦窑澥遗址,以及具有民俗风情的戏台灯阁楼等。
2、 [古诗文赏析]题《梁湖秋钓图》 *** ·朱黻华
3、藕花深处不胜秋,罢钓归来月满舟。
4、侬自烹鱼郎买酒,湖风湖水亦温柔。
5、美丽富饶的梁子湖,波光浩渺,水天一碧,四时景色,变化万千,而且湖中有岛,岛中有湖,风景十分秀丽。它攒聚了天下水乡奇妙的景物,蕴含了历代画家诗人描绘不尽、吟咏不穷的题材。这首《<题梁湖秋钓图>》是一首情景交融的题画诗。诗中展现了画意,画中洋溢着诗情。
6、《梁湖秋钓图》已经佚失了,但通过这首诗可以 *** 出这幅图所描绘的动人情景:明月当空,月光洒满了湖面,照彻了渔舟。舟上的一位年轻女子,胸系抹襟,发髻后梳,面带笑容蹲在那里烹鱼。一位青年男子身着短装,腰束布带,提着酒壶,正从舱板上向船头边走,准备上岸去买酒。而画面的另一侧,在烟水朦胧中,由近到远,一片深荷丛聚,显现出初秋的景象来。那少数高出一般的荷叶有俯有仰的样子,又表现了微风吹动的情状。这幅画面的画意,以极大的魅力触发了作者的诗情。诗人以其强烈的美感,发之于心,吟之于口,而注之于手,写成这首境界优美、情景交融的诗篇。诗中以一个“深”字点明了湖泥的肥沃,荷叶藕花的繁茂。—个“胜”字,使环境充满了秋意。“胜”者,尽也。“不胜秋”,不尽秋,即带有浓厚的秋天气息。一个“满”字,把圆圆的月亮,皎洁的月光描绘得淋漓尽致了。月光下,停系在岸边的一叶渔舟,乃是罢钓归来的,从那对年轻的渔夫渔妇的举止来看,他们似乎是“晚上归来鱼满舱”了。为了庆贺丰收,他们将要在月下对饮,度过一个美好的良宵。短短的一首28个字的小诗,使那位***的品格也跃然纸上了。作者运用“移情”的手法,把人的感情移到“风”和“水”。写“湖风”、“湖水”的温柔,来反衬人的温柔。湖风湖水也温柔,那么,人的品 *** 就更温柔了。这位***为了让她的丈夫消除疲劳,生活得舒适甜蜜,主动地烹鱼,要“郎”去买酒助兴。这是何等的殷勤啊!古人说,“柔情似水”。在这首小诗里,柔情不仅似湖水,也似湖风,也似湖月湖光,也似月光下的湖荷藕花。总之,到处充满了柔情,是一个情景交融的世界。
7、 [现代散文]镶嵌在鄂东南大地上的明珠——梁子湖,以它神奇的传说,美丽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吸引着我这个“老黄州”。尽管距梁子并不远,但行政区划几经变更,我始终没有实现访问梁子湖的夙愿。
8、初秋时节,有幸陪同新闻界的客人访问梁子湖。梁子湖以它多采的风姿激励着我,就象一个负债人一样,要记下一点什么。我没有诗人那样饱满的***,没有作家那样丰富的想象,只能如实记录,作为饱览梁子风姿的赞美。
9、 9月13日晨,我陪同客人从咸宁温泉镇乘吉普车出发,中午12时到达梁子湖,前面再没有公路了,眼前是碧绿的湖水。放眼望去,大约隔着两公里,水面是一座岸柳成行,绿树浓荫的孤岛。这就是梁子岛,四面环水,梁子镇就设在岛上,镇上有3400位居民。这里空气清新,无污染,无噪音。盛夏,气 *** 武汉低5至8摄氏度。湖边浅底沙滩,是天然的游泳、划船场所,理想的避暑胜地。好客的主人,派船把我们接到岛上,建议乘船游览湖上风光,边观光,边介绍情况。机帆船围绕梁子岛驶去,啊,好一派湖光秀色!清澈的湖水中,茂密的水草,随着潮流悠闲地荡漾着。因是午后,渔船和打捞水草的小舟大都进港了,湖面要显得宽广,恬静。放眼壮阔平静的湖面,唐朝诗人王勃的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使一个少出远门的地方报纸记者,见到了真情实景。客人中不知是谁触景生情,唱出顺口溜:“云从水中起,船在天上行,水天共一色,梁子秋色新。”
10、自然景色是梁子湖的外在美,而丰富的物产,腾飞的经济,则是它的内在美。
11、梁子湖是湖北更大的淡水湖,素称千湖之首。这里雨量充沛,气温适度,饵料充足,水质清秀,适宜鱼类繁殖生长,水产资源丰富。就鱼类讲,有鳊、桂、鲫、鲭、草、鲢、黄、白、鳡、鲤、鲇等一百多种,其中有珍贵的银鱼、白鳝、甲鱼、乌龟,而武昌鱼更是蜚声中外。当地渔民流传着四季鱼鲜的歌谣:“春鲇夏鲤秋才冬鲫,四季味美数鳊桂,秋季蟹黄味最美,冬季喜头(鲫鱼)赛老鸡”。梁子湖的特产、野味还多着呢!什么莲籽、菱角、鸡头包,什么大雁、黄雁、灰雁、鸿雁,什么鱼鸭、箭鸭,海青鸭等等,仅水鸟就有几十种。
12、当我们离开梁子湖的时候,主人简单地介绍了梁子湖旅游开发规划,欢迎客人再来。在梁子岛度假,那将别是一番天地。是呀,那时候,梁子明珠更光辉!
13、 [民间文学]“沉了高塘县,浮起荷叶州。”这两句歌谣不知传了多少代人。“荷叶州”就是现在的梁子镇。“高塘县”是离梁子不远的一座小县城。
14、相传在很早以前,高塘县有 *** 二人,家道贫寒,苦度营生, *** 寡母的,心肠倒也善良。
15、这一年大水节的前几天,有一道人来到 *** 门前要斋饭,一向以慈善为本的 *** 宁可自已缺餐少顿的也要施舍一番,自然给了道人一顿饱饭,另外还给了一升米。道人感激不尽,临行前对 *** 说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大嫂,你们这个地方不久就要沉。” *** 听了大吃一惊,忙小声问:“什么时候?”道人说:“县门口有一对石狮,狮子口里流血就要沉。” *** 战战兢兢地说:“天哪,怎么办呢?”“只要石狮子口里一流血,你们扎个排自有好处。”道人说完,稽首便走。 *** 心乱如麻,心想:“扎排?莫不是天颤地动发大水?”
16、打这以后, *** 一连几夜睡不好觉,心想将此事告诉街坊,又怕没有事惊动官府,吃罪不起,只好打发儿子一有空便到县衙门口去转,天天如此。日子长了,便被县衙斜对面一个屠夫发觉了。一天,他抓住 *** 的儿子说:“你天天在这里 *** 头 *** 脑的,莫非要偷肉?” *** 的儿子只好照直说:“屠夫大叔,那讨饭人说了的,这狮子口里流血,高塘县就要沉罗!”屠夫一听哈哈大笑:“哪有这样的怪事,快回去拣你的柴吧。”小孩走后,屠夫心想,待我来开个玩笑。当天晚上,屠夫将杀猪的血手往狮子口里一摸,说也怪,狮子口里血流不止。
17、第二天一早, *** 的儿子跑来一看,连忙跑回家将此事告诉母亲。 *** 一听,赶紧扎了一个简单的木排。果然还未过午,日头不见了,黑夜降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真是天颤地动,只听一声天崩地裂响,高塘县便成了一片 *** 。据说在同一时辰,不光沉了高塘县,还雷打了瓦窑(今武昌县湖泗),火烧了铁铺樯,长了马山。
18、再说 *** 二人在木排上,随水漂呀漂呀,终于漂到一个四面环水的孤洲上,住了下来。这以后,四处 *** 搬来的 *** 就慢慢地多起来。人们在孤洲上开荒种地,绩麻织网,下湖捕鱼,一代接一代。后来人们了为纪念更先来到孤洲上的娘儿俩,便把这个孤洲叫做“娘子洲”,把茫茫无边的数百里大湖,叫做“娘子湖”。以后,又把它叫做“梁子岛”、“梁子山”、“梁子湖”了。
三、描写湖南是鱼米之乡的诗词 要体现鱼米之乡哦
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3、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4、鱼米之乡(这不是古人写的,是现代诗人写的)
5、江南处处有鱼香,月浦沙洲钓线长;
6、朵朵睡莲浮绿水,枝枝菡萏立方塘。
7、一行白鹭飞天外,数点沙鸥落渚乡;
8、万顷良田翻碧浪,千山沃土沐斜阳。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