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抟文化之乡?湖北的传统文化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陈抟文化之乡这个问题,湖北的传统文化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才子之乡-抚州临川文化-六大文化子 ***
  2. 陈抟详细资料大全
  3. 老子的家乡在哪里

一、才子之乡-抚州临川文化-六大文化子 ***

1、抚州,古称“临川”,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唐代王勃《滕王阁序》就有“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的吟颂。历史上曾涌现了一大批名儒巨公,如北宋 *** 家王安石、文章大家曾巩、词坛巨擘晏殊、“百世大儒”陆九渊、“东方 *** ”汤显祖等。抚州是才子之乡、中医之乡、戏曲之乡、理学之乡和 *** 之乡。

2、历史上曾培育出7个宰相、13个副宰相、3000余位进士。著书立传的学者有300多人,著述481种,5580多卷,其中65种770多卷被列入《四库全书》。有资料记载,历史上有科考 *** 以来,全国进士10万人,其中江西有1万多人,占全国的1/10,而抚州有近3000人,又占江西的1/3。

3、江西抚州地区孕育的临川文化主要有六大地域特色,可以从此一窥抚州临川文化之灿烂辉煌,分别是才子文化(文学)、中医文化(医学)、理学文化(哲学)、戏曲文化(民俗)、禅宗文化( *** )和道教文化(道教)。

4、《江西历代文学艺术家大全》共收录了1296人,其中抚州籍名家317人,几占四分之一。全国两宋词人867人,江西为153人,而抚州就占44人。特别是北宋著名词人晏殊、伟大 *** 家王安石、文章大家曾巩、南宋心学 *** 陆九渊、明代剧坛伟人汤显祖等。宋代全国书院仅400余所,抚州就有40多所,占1/10强。自宋至清,江西共有进士10553名,其中,抚州就有2450名,约占全省总数的23%。

5、旴江医学是我国古代四大地方医学流派之一,分布于江西省旴江流域(即现抚河流域)。旴江古往今来,名医辈出,医著宏富,医学繁盛,形成了一枝独秀的地方医学群体和以南宋陈自明、元代危亦林等为 *** 的名医圈,成为江西古代医学兴盛的标志。古 *** 的医学全书巨著——许浚《东医宝鉴》,其引用频次前十的汉籍医书中,有李梴《医学入门》、危亦林《世医得效方》、龚信《古今医鉴》、龚廷贤《万病回春》4种旴江医著。江西古代十大名医中,旴江医家有陈自明、危亦林、龚廷贤、李梴、龚居中、喻嘉言、黄宫绣、谢映庐八位,其中七位都是抚州籍。江西两大 *** 帮之一的“建昌帮”,便出于抚州南城。

6、李觏,北宋时期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 家,称“一时儒宗”;陆九渊,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是心学鼻祖、“陆王心学”开创者;吴澄宋末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与许衡并称为“南吴北许”,创立了“草庐学派”,被钱穆评为朱熹之后唯一人;吴与弼,明 *** 学开山鼻祖,创立了著名的“崇仁学派”;罗汝芳,明中后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泰州学派的 *** 人物,被誉为明末清初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的先驱。

7、汤显祖,明末戏剧家、文学家,被誉为“中国戏圣”和“东方 *** ”。著有《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临川四梦”,乃世界戏剧艺术珍品。此外,南丰跳傩、广昌孟戏、宜黄戏、乐安傩舞、临川采茶戏等民间舞蹈戏曲,都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傩舞,是“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是“临川文化”的一块瑰宝。抚州是我国“傩舞之乡”。江西10个“傩”县,抚州占6县,其中又以南丰傩为最古老、最 *** 、最完整,“延今三千余年”,袭而不衰,蜚声中外。抚州采茶戏,是抚州地方戏的一支劲旅,很受当地人民的欢迎,得到戏剧界的青睐。

8、唐末五代时,抚州寺庙遍布城乡,被誉为“天下禅河中心”。曹山宝积寺,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由唐代本寂禅师所创,在这里形成中国 *** 禅宗五大宗派之一的曹洞宗,亦是世界曹洞宗的发源地。石巩寺是禅宗最主要宗派洪州宗的祖师马祖道一(其中百丈怀海门下开衍出临济宗、沩仰宗二宗)的之一道场。法眼宗之开祖文益禅师的之一道场在临川崇寿院。云门宗创始人文偃禅师在疏山寺师事匡仁禅师10年之久。崇仁人无 *** 经于新城(今江西黎川县)寿昌寺开创曹洞宗寿昌系,其法嗣博山元来、湛灵元镜、永觉元贤等人,各各扬化一方,畅演宗乘,分衍出博山、东苑、鼓山三大支系法脉,而今曹洞宗几乎都属于寿昌法系。多个禅宗宗派发源于抚州,并在此衍化发展。

9、抚州地区道教文化底蕴深厚,南城 *** 山是我国东南道教胜地,是道教中“第二十八洞天”和“第十福地”,同时也是中 *** 间 *** 长寿女神、道教寿仙娘娘- *** 的道场,南城县也因此被命名为“中国 *** 文化之乡”。汉昭帝时,仙人浮丘公及 *** 王、郭二仙就在丹霞山中 *** ,东晋时大医 *** 学家葛洪在此修道炼丹,唐代邓 *** 真人在 *** 山习道修练,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登游 *** 山,写下了被誉为“天下之一楷书”的《 *** 山仙坛记》。乐安大华山(又叫华盖山),据《天下名山志》载,西汉元帝初元,浮邱真君在此传授王、郭二仙“三五飞步术,九一上清法”,焚修练丹,得道飞升。

10、此外,抚州地区立派掌教成仙的道教名人众多。南城 *** 相传是中 *** 间 *** 的长寿女神、道教寿仙娘娘。唐代著名女冠、临川人黄令微,又叫华姑、花姑,被奉为“百花之神”。初唐道士、南城人邓 *** 开创了道教北帝派,五代著名道士、临川人饶洞天开创了道教天心派,宋朝著名道士、南丰人王文卿开创了道教神霄派,北宋高道、著名道教学者-南城人陈景元是道教隐宗妙真道的宗师,同时也是华山派(陈抟道)的第二代掌教。此外,明朝著名预言家、临川人张中是刘伯温师,并被道教铁冠派奉为创派开山初祖。

二、陈抟详细资料大全

1、陈抟(871年—9 *** ),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唐咸通十二年(871年),陈抟出生于亳州真源县(今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陈庄村)(或云普州崇龛县,今重庆市潼南区崇龛镇)。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养生家,尊奉黄老之学。

2、唐文德元年(888年),陈抟受皇帝召见,赐号“清虚处士”。五代吴越宝正七年、后唐长兴三年(932年),陈抟去京城洛阳应考进士,名落孙山。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隐居武当山九石岩。后晋天福二年、南唐升元元年(937年),返古蜀,拜邛州天庆观都威仪何昌一学锁鼻术。著有《胎息诀》、《指玄篇》等专著。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游峨眉山讲学,号“峨眉真人”。著有《观空篇》等。并拜 *** 道者为师,从事《易》学研究,著有《 *** 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现流传的著作托名者居多。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陈抟同 *** 道者隐居华山云台观。常游历于华山、武当山之间。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受周世宗柴荣召见,任命“谏议大夫”,不仕,赐“白云先生”。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赵光义召见陈抟。北宋雍熙元年(984年),太宗再次召见陈抟,赐“希夷先生”称号。北宋端拱初年(988年),仙逝于华山张超谷,享年118岁。

3、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陈抟来宋朝进觐,太宗对待他很优厚。太平兴国九年(984年),陈抟再次来朝觐,皇帝更加以厚礼对待他。对宰相宋琪等人说:“陈抟独善其身,不为势态利益所干扰,才是真正的方外之士啊。陈抟在华山居住已经四十多年,估计年龄将近一百岁了。陈抟自己说他经历五代离乱之世,庆幸现在 *** ,所以来朝廷进觐我,与他交谈,听听他说的是值得的。”于是派中使送陈抟到中书省,宋琪等人从从容容询问陈抟说:“先生得到的玄默修养的 *** ,可以传授别人吗?”陈抟回答说:“我是一个山野隐士,对当下的世道没有什么用处,我也不知道神仙炼丹化成金银之事、吐纳养生之理,无此类方术可以传授。假使能让白日冲天,对当今世道又有什么好处呢?现在圣上龙颜秀异,有天人一样的外表,博古通今,深究治乱,真是有道德仁义圣明的君主。现在正是君臣上下同心同德,兴起 *** 以使 *** 的时候,勤行 *** 的功劳也不及此。”宋琪等人称好,把陈抟的话告诉皇上,皇上对陈抟更加器重。北宋雍熙元年(984年)下诏赐号希夷先生,并赐给一套紫衣,挽留他住在朝宫,命令官吏扩增修葺他所居住的云台观。皇上多次与陈抟和唱诗赋,几个月后放他回山。通易能预陈抟喜好读《易经》,手不释卷。常常自号扶摇子,撰写《指玄篇》八十一章,阐述引导养生及使水银还成丹的事情。宰相王溥也撰写了八十一章来笺注《指玄篇》的要旨。陈抟石刻像陈抟又有《三峰寓言》及《高阳集》、《钓潭集》,六百多首诗。陈抟能预知人意,他的斋室中有大瓢挂在墙壁上,道士贾休复心里想要这个大瓢,陈抟旋即知道他的意思,对贾休复说:“你来不是有其他事情,是想要我的大瓢而已。”陈抟叫侍者取瓢给贾休复。贾休复大为吃惊,认为陈抟是神仙。有个叫郭沆的人,小时候居住在华阴,曾夜宿云台观。陈抟半夜叫他赶快回家,郭沆犹疑不决;过了一会儿,陈抟又说:“你可以不回去了。”第二天,郭沆回到家中,果然他的母亲在那天半夜突然得心痛病几乎死去,一顿饭的功夫又好了。石室仙逝北宋端拱初年(988年),陈抟忽然对 *** 贾德升说:“你可以在张超谷凿石为室,我将要在那里休息。”宋端拱二年(9 *** )秋七月,石室凿成,陈抟亲自写几百言作为奏表,奏表大略说:“我气数将尽,圣朝难以依恋,随后将在这个月二十二日化形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后果然如期仙世,经过七天四肢身体还有余温。当时有五种颜色的彩云掩盖堵塞洞口,经月不散。史籍记载《宋史·隐逸上·陈抟传》。《太华希夷志》。《宋史·艺文志》。出身地考历代名人著作中皆多称陈抟为“西蜀崇龛人”。北宋李宗谔编《祥符图经》分册《普州图经》记载:“陈抟,字图南,崇龛人。”“既长,辞父母去学道”。陈抟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记载:“钦真观,在安岳县之崇龛镇,即 *** 夷故宅。”“希夷故宅,在安岳县崇龛镇二里,国初,即其宅为灵山观。宣和间,赐额‘钦真’。”宋人冯叔豹的《过崇龛寨题希夷宅》一书中也说:“希夷故宅,在安居县崇龛镇二里,国初,即其宅为灵山观,宣和间赐额‘钦真’”。明代文学家杨慎在他的《太华山歌送陈子学巡方三泰》诗中写道“君家老仙旧隐处(自注 *** 夷崇龛里人),丹垆石榻荒苍台”。《潼南县志》乡贤一章中,首列其名,并记称:“陈抟,普州崇龛里人,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离家隐居于武当九室岩”。陈抟在他所著的《易龙图》的自序中,也称自己为“西蜀崇龛人”。重要成就老庄在陈景元《道德经注》、《南华经注》中。象数所谓“象”,就是指《周易》中卦象和爻象,以及用卦象和爻象表现世界生成发育的万有现象,从中寻求万物变化的规律。陈抟的《先 *** 》是其象学 *** 。《宋史·朱震传》说:“陈抟以先 *** 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邵雍的易学被称为先天易学,据一些史料称,其与陈抟所传之先 *** 有关。所谓先 *** ,主要指的是乾坤坎离的图式。先 *** 所谓“数”,就是指《周易》中的数学、数理以及“河图”、“洛书”中的符号数学规律。陈抟的《易龙图》是其数学 *** 。《宋史·艺文志》易类有陈抟《易龙图》一卷,《宋文鉴》卷八十五保留有《龙图序》一文。陈抟创作的《易龙图》,在中国道教史和科技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无论是以“易图”建构各学科的框架体系,还是以易理为指导思想规范各学科的学术走向,都对中华文化学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作品《指玄篇》共81章,阐述引导养生及使水银还成丹的事情。《易龙图》此书是陈抟对《河图》、《洛书》研究的专著,卷前有作者自序云“龙马始邓负图出于伏羲之代,在太古之前,今存已合之位,或疑之以陈其未合之数耶。于仲尼三陈九卦之义,探其旨所以知之,且龙图本合,则圣人不得见其象。所以天意先未合,而陈其象。圣人观象而明其用,是龙图者,天散而示之,优羲合而用之,仲尼黜而形之。今略述其概焉。”是《易》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先 *** 》主要指的是乾坤坎离的图式。据史记《朱震传》记载,邵雍的《先 *** 》即传自陈抟。

陈抟文化之乡?湖北的传统文化-第1张图片-

4、《无极图》丹道养生的符号图式。人物评价自我评价:伏念山野生居昊地,长自汉南,成童以习业儒林,壮岁而褊游洞府, *** 同猥乌,心若土灰,不晓仁义之浅深,安识行藏之去就。败荷作服,脱摔为冠,体有青毛,足无草履,有意慕羲轩之道,无心诵管乐之篇,《南华》、《道德》频看,黄阁玉堂绝念,数行紫诏,徒烦彩凤衔来,一片闲心,已被白云留住。苟临轩陛,贻笑圣明。宋太宗:抱道山中,洗心物外,养太素浩然之气,应上界少微之星,节配巢由,道遵黄老。怀经纶之长策,不谒王侯;蕴将相之奇才,未朝天子。北宋魏泰:图南有经世之才。南宋陆九渊:希夷之学,老氏之学也。清代胡渭:希夷,老氏之徒也。后世纪念陈抟庵与陈抟公园在河南省鹿邑县城东南隅、紫气大道南侧,有一个占地300余亩的公园,叫陈抟公园。公园内湖水荡漾,绿树掩映,青草如茵。公园东南角建有陈抟庙和陈亭,这里就是鹿邑人纪念陈抟的地方——陈抟庵。据史料记载,陈抟庵,又名白云庵。明朝嘉靖年间,为纪念陈抟,鹿邑有一位张姓乡绅捐献土地300余亩,始建陈抟庵,后清朝又重修。陈抟塑像亳州陈抟庙陈抟庙位于亳州市南郊陈庄,庙内有山门、碑亭、主殿、后殿、左右配殿及陈抟文化长廊组成。希夷故里陈抟庙是一座庙祠,同时也是陈抟纪念馆和重要文化旅游景点。

三、老子的家乡在哪里

老子的家乡在安徽亳州涡阳县,历史上没有什么争议史料的。同时港、澳、台也都认为是涡阳。有可靠文献,可以旁证的文献。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 *** 。”。今安徽涡阳县在老子的年代里,是归属于楚国版图。鹿邑、亳县属于陈国。涡阳之前叫:真源、谷阳、苦县,一直是和鹿邑并列的县。

1、真源和鹿邑是并列的两个县,是不同的地方,看宋史:《宋史·列传第四·宗室二》:“元偁体素羸多病,上幸真源,时已被疾,恳求扈从。至鹿邑疾甚,肩舆先归。车驾还,临问数四。(注:赵元偁是宋在太宗第七子,皇上在真源,元偁也要去,但只走到鹿邑病重,只好先回了。)

2、谷阳和鹿邑是并列的,不是一个地方。鹿邑《旧唐书·地理志》:亳州,望,隋谯郡。领谯、城父、谷阳、鹿邑、酂五县。真源,汉苦县,隋为谷阳,乾封元年改为真源,载初元年改为仙源,神龙元年复为真源,有老子祠。

3、真源和鹿邑是并列的,不是一个地方。《新唐书·志·卷二十八·地理二》:鹿邑,上。大业十三年,县民田黑社盗据,号涡州。武德三年来降,复为县。真源,望。本谷阳,乾封元年更名。戴初元年曰仙源,神龙元年复曰真源。有老子祠,天宝二年曰太清宫。

4、2015年安徽涡阳《老子传说》是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灵宝,没有河南鹿邑啥事。 2021年涡阳胡智是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项目《老子传说》的 *** *** 传承人。作为安慰,河南鹿邑老子祭典2021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项目名录,注意关键词只是祭典。

5、古诗做不了假。温庭筠《老君庙》:紫气氤氲捧半岩,莲峰仙掌共巉巉。庙前晚色连寒水,天外斜阳带远帆百二关山扶玉座。“涡水处其阳”的地理特征,正与涡阳的老子庙的地理特征相一致,建筑前面有河,也符合很风水。庙前两字也证明了一切:鹿邑把老君庙造在涡水的南岸---没有文化多可怕。杭州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我 *** 究《水经注》的权威陈桥驿教授和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钱林书等五位教授先后到河南和安徽沿涡河考察,一致认为涡河河道是自然河道,不曾改道。因此,老子出生地不可能从涡河北岸变迁到涡河南岸。

6、薛道衡《老君堂颂》:赖乡旧里,涡川遗迹。古往今来,时移世易。灵庙凋毁,祠坛空虚。九井生祠,双碑碎石。。九龙井环列于流星园内,为老子出生地,春秋瓦圈井。1991年2月,发现古流星园遗址,出土“古流星园”和“老子故里”古石匾额各一块。下图是:古流星园石匾额。

7、国家早就定 *** 了的。19 *** 年,国家 *** 在一份《同意涡阳县接受 *** 以外地区捐资的批复》文件中,“同意涡阳县接受台胞马炳文先生为首组织‘ *** 以外地区重修老子中太清宫筹委会’对该县老子故里中太清宫等古建筑维修和修复的捐资”。

8、台北道学院著名教授马炳文多次带领 *** 富豪谭兆道长及新加坡、 *** 等地重道之士来涡阳县实地考察,便认定老子出生地在涡阳中太清宫所在地此次实地考察结果。和老子相关的鹿邑只有三处,涡阳是十一处。初步得知情形:

一、老君台;二、西太清宫(庙田七百二十亩);三、 *** 碑;孔子问礼处。

乙:涡阳县部分(注:涡阳县是新县。百年前,大部分是从毫县划地而成。)

一、无忧围;二、中太清宫;(县志载明有庙田三千亩,曾有道士两千余人。)三、老君炼丹处四、九龙井(老君生后,九龙从地下涌出,吐水为其沐浴);五、白林( *** 全家墓地);六、尹喜墓:七、最近出土之古碑:八、中太清宫现在仍有两位高龄道士口述百代宗谱,说自古传来--老君出生于无忧围(中太清宫旁);九、东太清宫;十、孔子问礼处;十一、武家河(古谷水)。

9、涡阳的老子庙,涡阳天静宫景区是1993年5月28号由 *** 道教学院教授马炳文(合阳)道长、 *** 道教学院院长 *** 青松观观主候宝垣道长、 *** 谭兆慈善基金会长谭兆三位大德善士筹资兴建的。涡阳四中,曾经的天静中学也是由 *** 潭兆先生捐建。

关于陈抟文化之乡,湖北的传统文化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湖北 传统文化 陈抟 化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