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重庆龙凤之乡是,以及重庆金凤城市中心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重庆北碚具体有哪些乡镇
截至2018年初,重庆北碚辖8个镇,分别是金刀峡镇、三圣镇、施家梁镇、童家溪镇、柳荫镇、澄江镇、静观镇、天府镇。具体介绍以下几个镇:
金刀峡镇有重庆市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偏岩古镇、国家AA *** 旅游风景区——金刀峡和华蓥山人间瑶池之美誉的胜天湖三大旅游景区。
三圣镇位于北碚区东缘,地处华蓥山南麓,东与渝北区兴隆镇相连,南与复兴镇接壤,西与静观镇毗邻,北与柳荫镇相接。幅员面积为59.22平方公里。
柳荫镇地处北碚区东北部,嘉陵江以北,距北碚城区33公里,是旅客到金刀峡,胜天湖观光旅游的必经之地,也是北碚所辖金刀峡、偏岩、三圣、石坝四镇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
静观镇,位于重庆北部,北碚区东部,嘉陵江东岸,东与三圣镇接壤,西与天府镇毗邻,南与水土镇相连,北与柳荫镇相接。幅员面积72.5平方公里,幅员面积7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842亩。
天府镇位于北碚城东北部,地形呈典型南北走向的“一山三岭二槽”分布,东连北碚区静观镇,南临嘉陵江,北与合川区杨柳坝接壤,西与北碚区东阳镇相邻,幅员面积54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刀峡镇
二、重庆市合川区有哪些乡镇
截至2019年6月,重庆合川区下辖23个镇:钱塘镇、沙鱼镇、官渡镇、涞滩镇、龙市镇、肖家镇、古楼镇、三庙镇、燕窝镇、二郎镇、龙凤镇、太和镇、隆兴镇、铜溪镇、渭沱镇、双凤镇、狮滩镇、清平镇、土场镇、小沔镇、三汇镇、香龙镇、双槐镇。具体介绍以下几个镇:
钱塘,重庆市合川区的之一人口大镇,位居合川区北部,与四川省武胜县接壤,素有“天然粮仓”、“梨子之乡”之称。
涞滩镇位于合川区东北35公里渠江西岸鹫峰山上,全镇幅员面积70.99平方公里,由原来的宝华、双龙湖、涞滩三镇合并而成。
肖家镇位于重庆市合川区东北部,与武胜县的乐善镇、岳池县的裕民镇接壤。该镇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新时期,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铜溪镇地处重庆市合川区西郊,距主城区17公里;东南面与南办处接壤,北与渭沱镇、合办处隔江相望,西与铜梁县的安居镇、白羊镇、水口镇毗邻。
香龙镇是重庆市合川区东北边贸重镇,与四川的广安、岳池、华蓥等市县接壤,全镇幅圆面积 *** 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5625亩。
参考资料来源:合川区人民 *** -行政区划
三、龙凤坝镇基本简介
龙凤坝镇,位于中国湖北省,其地域广阔,占地285.6平方公里,由18个村庄和1个居委会组成,居民总数达到6.7万人。镇中心的建成区面积为1.5平方公里,规划中的扩展区域面积为5.6平方公里。2004年的经济表现活跃,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7亿元人民币,财政收入为6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 *** 元,显示出当地经济的稳健发展。
该镇的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邮政、电信、移动通信服务一应俱全,文化、卫生事业蓬勃发展。作为武陵山区的重要交通枢纽,龙凤坝是货物集散地和物流中心,被国家和湖北省列为重点发展城镇。其优美的环境条件使其成为恩施市中等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资源丰富,森林植被种类多样,包括马尾松、杉木、刺楸、毛竹等,蓄积量庞大。河流众多,拥有超过10条,理论上的水能蕴藏量高达20万千瓦,极具开发潜力。此外,矿产资源丰富,如煤、铁矿、高岭土矿、 *** 矿和页岩等,其中煤干石储量为恩施市国家级储备,石灰石储量充足,含钙量高达98%以上。
龙凤坝镇的特色产业发达,以采矿、建材、铸造和富硒绿色食品为主的乡镇工业体系表现出强劲动力,而以柚子、蔬菜、仔鸡、山羊为主的农业产业也蓬勃发展。粮食作物如水稻、玉米、小麦和黄豆等种类丰富,经济作物如油菜和烟叶也占据一席之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柚子为主的高效经济林已达2万亩,即将进入丰收期。畜 *** 方面,以肉鸡、三元杂交猪和山羊为主的养殖业规模可观,每年可产出100万只肉鸡、8万头商品猪和2万只山羊,呈现出产销两旺的繁荣景象。
龙凤坝镇位于恩施市北郊,距市中心10公里,许家坪机场8公里,是离恩施市最近的乡镇。东与三岔乡交界,西与屯堡乡、板桥镇毗邻,南与舞阳办事处、小渡船办事处相邻,北与太阳河乡、白杨坪乡、重庆市奉节县接壤,素有“川鄂咽喉”之称,“318”、“209”两条国道从集镇中心交汇而过,正在兴建的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均从集镇规划区经过,并设有站场。
四、重庆吊脚楼
1、重庆的吊脚楼具与众不同的特色,正如川中名士李调元的佳句:巴渝文化遗产--重庆的吊脚楼
2、重庆依山而建、两江环抱。由于地势的缘故,所有的建筑都需沿着山坡依次建造。说到重庆人的“房”,就不能不说到闻名遐迩的特色建筑--吊脚楼。
3、由于长江、嘉陵江横跨城区,造就了两江四岸。因此,重庆的江边沿山坡处,到处都有几根杉杆撑着的一间间四四方方的木楼,这就是吊脚楼。吊脚楼作为重庆地区独有的传统民居形式,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以前。目前,重庆市内保留的吊脚楼民居群,多数修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老重庆人都不会忘记,临江门、石板坡、化龙桥、厚慈街、川道拐等那些颇具西南地区民居特色的吊脚楼。
4、据传,当年川中名士李调元,某日来到一小乡场。那个乡场有一过街楼,楼下有酒店。李调元入店连喝几大碗,喝得二昏二昏的,在那儿摇头晃脑吟诗作乐。店主认出他来,有意考地,对他说:“我出一联,你若对上,则酒钱全免;若对不上,则加倍付钱,如何?”李调元道:“请出。”店主便写出上联:“两头失路穿心店。”李调元想了半天,竟无法对上,只好认罚。当他走出那穿心店,来到场口,只见那江边悬崖上,几根杉杆支撑着一间木楼。微风吹来,头脑清醒,“三面临江吊脚楼”,一句佳联随口而出,可惜已晚,只有扼腕叹息。
5、“两头失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脚楼。”背靠高山,面向江水,正是重庆吊脚楼的独到之处,是最美丽的地方。记得儿时记忆中的吊脚楼,傍晚,夕阳西下,金色柔和的阳光照在高低错落、起伏跌宕的楼房上,加之点点灯火,远望看去:山坡上,有时明亮,有时眩目,有时隐约,恰似一幅流动山水写意画,浓淡暗明;江水中,波光粼粼,宛若珍珠,一组组闪烁的光芒连接两岸,浇活整座城市。
6、重庆的吊脚楼是巴渝的文化遗产。如今, *** 的吊脚楼已不复存在,吊脚楼作为山城特色的巴渝民居已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吊脚楼文化,是繁华城市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石板坡旧房改造,洪崖洞城市阳台等等,无不体现出重庆吊脚楼的魅力和文化。木条变成了条石,竹墙变成了砖壁,飞檐斗壁雕龙画凤,犹如镶嵌在现代化都市脖子上的一串项链,放射出一道道闪亮光芒。这些建筑,或依附悬崖,或临坎吊脚,有“凌空飞绝壁”之感,犹如一座人文艺术博物馆,构成了婀娜多姿的山城重庆独特的民居风貌,充分展现了重庆人的智慧,使巴渝特有的古老建筑得到合理保护,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有效延续与传承。
7、重庆吊脚楼自古有之,长长的“吊脚”是其主要特征。这种“吊脚”是一种接地方式,属于干栏式建筑体系。记者在重庆石板坡看到了几栋典型的吊脚楼民居,吊脚端立在极陡的坡地上,上端支撑楼房的底层,这样一层一层往上支撑,能在峭壁上建造起一栋三四层的民居,远远望去,吊脚楼就像长在悬崖上一样。
8、这种建设方式节省了土地,是当地人因地制宜,体现了闪光的建筑智慧。传统的重庆吊脚楼是木结构,以当地产的木材、竹子为建筑材料,建筑墙体材料多采用竹笆夹泥,中间是竹子,外边敷上泥巴,很少使用砖石墙体,屋顶多使用小青瓦,这样可以减轻建筑重量,减少吊脚承受的压力。有趣的是,由于越往上坡面越往后退,所以越到上层,吊脚楼的建筑空间越大,这与一般建筑恰恰相反。
9、吊角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规模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5柱2骑、5柱4骑,大户人家则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间屋结构者,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10、有的吊脚楼为三层建筑,除了屋顶盖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凿眼,柱与柱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连在一起,尽管不用一个铁钉也十分坚固。房子四周还有吊楼,楼檐翘角上翻如展翼欲飞。房子四壁用杉木板开槽密镶,讲究的里里外外都涂上桐油又干净又亮堂。
11、底层不宜住人,是用来饲养家禽,放置农具和重物的。
12、第二层是饮食起居的地方,内设卧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内。卧室的外面是堂屋,那里设有火塘,一家人就围着火塘吃饭,这里宽敞方便。由于有窗,所以明亮,光线充足通风也好,家人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堂屋的另一侧有一道与其相连的宽宽的走廊,廊外设有半人高的栏杆,内有一大排长凳,家人常居于此休息,节日期间妈妈也是在此打扮女儿。
13、第三层透风干燥,十分宽敞,除作居室外,还隔出小间用作储粮和存物。
14、脚楼的形式多种多样,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15、单吊式,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它的特点是,只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双吊式,又称为"双头吊"或"撮箕口",它是单吊式的发展,即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单吊式和双吊式并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经济条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单吊式和双吊式常常共处一地。
16、四合水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脚楼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两厢房的楼下即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必须上几步石阶,才能进到正屋。
17、二屋吊式,这种形式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一般吊脚楼上再加一层。单吊双吊均适用。平地起吊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也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吊、双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征是,建在平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支撑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齐,使厢房高于正屋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