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大蒜之乡在哪(大凉山水果特产有哪些)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其实凉山大蒜之乡在哪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大凉山水果特产有哪些,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凉山大蒜之乡在哪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四川成都特产:德源大蒜
  2. 彝族的肉食有哪些
  3. 西昌有哪些特产

一、四川成都特产:德源大蒜

德源大蒜是成都市郫都区的特色农产品,瓣子大,色泽光亮、口味香、辣、胶汁浓,蒜素含量远高于普通大蒜,其抗菌、抗 *** 、抗原虫、降压、降血脂、解毒杀虫等保健养生功能尤为突出,因此深受市场欢迎。据了解,德源大蒜3月开始收嫩蒜、4月份开始收种蒜,作为 *** 蒜在云南、贵州等省销量可观,并且还远销至 *** 、 *** 等 *** 国家,声名远播。

德源大蒜种植历史超过200年,多年来一直扮演着“种蒜”的角色,主要用作下游独头蒜种植的优良蒜种,过去主要销往云南等地。去年,德源大蒜“破天荒”大面积种植在凉山州,既助力当地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时也是德源大蒜壮大自身产业链的“主动出击”。

对于郫都区而言,至今仍有8万多亩稻田依然沿袭着传统的水旱轮作耕作方式。郫都区的稻田养鱼、水旱轮作以及所包含的物种、知识、技术、景观等在该区域至少已存在2000年以上。郫都区德源街道是成都市更大的 *** 蒜种植基地,也是成都更大的优质蒜薹原产地之一,被誉为“西部蒜乡”,种蒜历史已有近300年之久,其品种与种植环境独特,品质优异,营养丰富,口感良好。

近年来,德源街道大力发展绿色大蒜基地化建设,已建成以东林村、义林村、平城村等为主的大蒜标准化生产基地,现已辐射到友爱、红光等镇,并在镇、村成立大蒜产业协会和营销协会。生产的大蒜获得了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同时注册了“德源牌红七星”大蒜商标。基地生产的红七星大蒜主要销往云南、贵州等省作种植商品蒜的蒜种。整个德源街道的大蒜常年规范种植在10000亩以上,年产蒜薹350万公斤、蒜籽550万公斤,外销98%以上,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形成了省内外优质蒜薹、优质蒜种基地的规模效应。

为了提升德源大蒜的品牌效应,郫都区按照绿色生态理念,加快高端品种、高端品质、高端品牌“三位一体”的生态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德源大蒜基地建设,在传承几百年种植技艺的同时,充分发挥标准化在规范传统种植工艺中的作用,通过统一培训、统一标准、统一种苗、统一用 *** 、统一施肥、统一采收、统一销售、统一服务,保证“德源大蒜”的产量和品质。

凉山大蒜之乡在哪(大凉山水果特产有哪些)-第1张图片-

大蒜具有很强的 *** 理价值,具有抗癌、抗衰老、抗过敏、保护心血管、杀菌等功效。据测算,每100克含水分69.8克,蛋白质4.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3.6克,钙5毫克,磷44毫克,铁0.4毫克,维生素C3毫克。此外,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蒜素、柠檬醛以及硒和锗等微量元素。德源蒜的保健养生功能比较突出,包括抗菌、抗 *** 、抗原虫、降血压、降血脂、解毒杀虫等功效, *** 理作用明显。

德源大蒜品质优良,瓣子大,色泽光亮、口味香、辣、胶汁浓,是大蒜界的“ *** 选手”。

早在清朝时期,德源镇开始了种植大蒜的历史,至今已有200多年。德源镇享有“西部蒜乡”的美誉,这里世世代代种植大蒜,更是成都市更大的 *** 蒜种植基地。

2018年6月,国家知识 *** 正式受理“德源大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1年初,郫都区“德源大蒜”正式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郫都区第六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0年,首届(德源)大蒜养生文化节隆重举行,吸引了许多外来游客前来参观游玩。活动期间,风靡全国的养生泰斗、《手到病自除》的作者杨奕女士现场开设养生讲座,与市民交流养生经验。廖健、矮冬瓜等知名巴蜀笑星现场讲述养生之道,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演出。不仅如此,组委会还举行了养生坝坝宴,50桌的养生超级坝坝宴,绝对是一大创举,让客人们在玩好、耍好、吃好的同时,又能增长科学的养生知识,健康的休闲养生方式。

近十年来,德源每年都会举办大蒜养生文化节,不断完善办节形式,丰富办节内容,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旅游爱好者,平均每 *** 客达五万多人。他们在感受“大蒜之乡”乡村旅游田园乐趣的同时,见识了蒜味美食烹调盛会的风采,更见证了“以水为魂、以绿为韵、以农为景、以乐为趣”的郊野型公园城市示范样板。

二、彝族的肉食有哪些

1、彝族对“肉”有一套很复杂的态度,如果一个人看见别人家正在宰杀牲畜,他看见了血,他就要等到吃饭时吃上肉,否则认为会得一种怪病(大脖子病)缠身。宰牲畜的主人家一定要邀请这个人到家吃上肉。如果打着了猎物,所有看到这个猎物的人都有份。

2、肉吃多了的人是会被笑话的。到别人家作客,主人家如果杀了猪羊等大家畜,客人最多只能吃三块,每块大约有拳头大小,当地汉语叫拳头为“砣子”,因此称这种做法的肉叫“砣砣肉”。如果杀的 *** 鸭等家禽,客人则只能吃一块,甚至只喝一点汤,为的是把肉留给主人家的小孩子吃。多吃肉会被认为是丢脸的事情,为人们所不齿。

3、如果一个人要劝另一个人多吃肉,这个人可能会半开玩笑地说:“我又不是 *** ,你为什么劝我吃这么多肉?”。在彝族的眼里,汉族在吃肉方面很不讲“礼”,不会照顾别人,特别是照顾小孩子,这是一种偏见,生活中会讲“礼”的汉族朋友是很多的。彝族谚语说:“肉是孩子吃的,酒是老人喝的”。

4、在凉山彝族地区的饮食特色食品中,坨坨肉最有名,彝语称“乌 *** 脚”,意思是猪肉块块。“坨坨肉”顾名思义,其外观如“坨坨”。彝族是将坨坨肉放在簸箕里,一块肉就有一个拳头大小。彝族人以坨坨肉让人感到了他们的待客的热情和大方,也看到他们粗犷豪放的一面。

5、烤小猪,是一道彝族独具特色的风味菜。选用20-30斤重的仔猪,杀后去毛,去内脏并洗净后架在火上翻烤。烤好的小猪,色泽金黄,香味扑鼻。具体吃法可将小猪切成“砣砣”,抖以佐料食用。也可将整个烤猪放在一个大盘内,另放几碟蘸水或其他佐料,然后各人拿刀,自割自吃。烤小猪肉外脆里嫩,酥香可口,味道鲜美无比。

6、彝族风味菜,即肉冻。这是彝族地区较为讲究的一种菜肴。它采用猪蹄和肘子制做而成。一般做法是将肉放入锅内煮软后捞起,剔去骨头并将肉宰碎,放上木姜、生姜、花椒等佐料,有的还放橘子皮,或鸡蛋之类的东西,然后放回锅里煮上一阵,以便使佐料渗入肉中,最后放入木钵内,放上 *** 即成。肉冻柔软可口,香味独特,是彝族十分喜爱的一种食品。

7、彝族的辣仔鸡,用2斤左右的仔鸡,杀后烤好,将肉宰碎(搅粉碎)后加上,木姜、生姜、辣椒面、花椒等佐料,和冷开水就可以吃了,原汁原味,味道辣而爽口,肉细嫩鲜美,品后余味无穷。要用高山特产的红海椒,深受彝族的喜爱。

8、彝族风味血大肠,血肠是凉山彝族地区最为普遍的一种食品,凡宰杀过年猪后,都要加工 *** 血大肠。把猪血、酒米、猪杂油加上食盐、辣椒、花椒、木姜子面等调料佐料拌匀后灌进猪大肠,两头用细绳拴紧,放进开水锅里煮熟后捞起,待稍冷后切成节食用,味道鲜美,是招待客人和乡邻的佳品。风味特色:味道鲜美,待客佳品。

9、香肚是彝族传统的美食之一,开香肚当杀只小猪的份量,是待客之上品。在彝族过年时,将猪肚拉个小口,清洗干净后装入拌了盐、花椒面、辣椒面、木姜子、大蒜泥的砣砣肉。要紧,装好将口子缝合,在缝口上用肠片粘好密封,置通风、烟熏处熏干。只要不漏气,放得越久味越香。用一个没打开过的香肚招待客人,可抵杀只羊。

10、全排牛宴与满汉全席比美的彝族盛宴用牛、羊、猪、鸡、布谷鸟组合而成。以上五种都去皮、去肠肚然后布谷鸟装入鸡腹内,又将鸡装入猪腹内,再将猪装入羊腹内,最后将羊装入牛腹内并封好。记着用彝族常用的佐料。用一口特大号的锅煮好就可以分食了。一般是吃不到的只有重要客人时才能吃到(越西县彝学会学刊第三期,曲木里哈,蒋志聪缩编整理)。

11、彝族在有贵客到来时,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有时用坛子牛肉招待。坛子牛肉是用牛肉的腿子肉,切成坨坨牛肉加上食盐、辣椒、花椒、木姜子面等调料放入土坛子内并封好。用菜叶封好后再用瓦泥包封一寸厚。然后放在阴凉处等待30天左右就可以吃了。色黄,香味扑鼻。肉外脆里嫩,味道鲜美无比。

12、彝族在有贵客到来时,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有时用坛子猪肉招待。坛子猪肉是用猪肉的腿子肉,切成坨坨牛肉加上食盐、辣椒、花椒、木姜子面等调料放入土坛子内并封好。用菜叶封好后再用瓦泥包封一寸厚。然后放在阴凉处等待30天左右就可以吃了。色黄,香味扑鼻。肉外脆里嫩,味道鲜美无比。

13、将宰割好的仔鸡放进火塘烧熟,洗净后剔出骨头(或连骨)放入石臼舂捣,直至舂烂捣融。个别地方用刀剁碎不用杵臼。仔鸡肉臼捣好后,根据仔鸡大小,将一定数量的红辣椒或烧熟的青辣椒、花椒、木姜子和大蒜放入石臼舂细,并加上盐末兑上适量的冷开水或无污染的高山泉水,搅拌均匀即成。臼捣仔鸡凉辣汤是凉山彝区的特色食品,深受彝民喜爱,常作待客佳品。

14、在过年时要吃杀猪饭,剁出了一大盘雪白的生猪油,一盘微带瘦肉剁碎的脆骨,只见他炼净生猪油,去掉油渣,连骨带肉爆炒后,舀上一盆热腾腾的米饭倒在锅里,撒上佐料,三五分钟,一碗碗骨头饭就盛到客人面前。(云南的,为网上收集整理)

15、在凉山越西顺河一带的彝族人在杀年猪时惯用洋芋丝,加入血盐、猪油、姜、蒜、花椒等混匀后填入大小肠内,卷成圈。食用时煮或蒸来吃,味极美。

16、彝族风味青椒香肠,青椒香肠是凉山越西顺河一带的彝族最为普遍的一种食品,凡宰杀过年猪后,都要加工 *** 青椒香肠。把青椒、猪杂油用加上食盐、辣椒、花椒、木姜子面等调料佐料拌匀后灌进猪小肠,两头用细绳拴紧、风干。吃时放进开水锅里煮熟后捞起,待稍冷后切成节食用,味道鲜美,是野外劳动时的上好菜肴。风味特色:味道鲜美,野外菜肴佳品。

17、用本地猪后腿腌制,煮熟切片,色浸红,味香鲜,多年陈腿,色香味更佳,为待客上品。

18、酸菜鱼 *** 时,将锅中的油烧熟,放进辣椒炸焦取糊味;放上酸菜炒片刻,然后掺上水,放进少许生姜、鸡精等熬汤香料。待汤烧开后将刚剖好的鲜鱼放进汤里煮。起锅时再在汤中加些葱花等即可食用,酸菜鱼吃起来酸辣味、鱼香味俱佳。酸味适度,辣得可口,香得 *** ,伴酒就饭都是不可多得的佳肴。

19、凉山彝族地区盛产马铃薯,民间习惯称为“洋芋”。洋芋不仅富含淀粉、糖、蛋白质,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国外营养学家誉之为“十全十美”的食物、“第二面包”、“上等食品”等。这种味美而易于种植的作物 *** 南洋传入彝族地区之日起,就受到了彝族人们格外的“恩宠”,在一些偏远山村甚至成了彝族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食物,一年四季都吃,粮菜兼用。

20、烤乳猪为彝族地区有名菜肴。现烤的乳猪色泽金黄,皮酥肉嫩,爽口可心。热吃,亦可冷吃。

21、主要选用肥壮的黑山羊,宰杀后开膛洗净内脏,用火燎去羊头、羊脚皮毛,在炭火上烤黄后用 *** 碎内骨,最后连羊血、肚杂、羊肉全部切块一锅煮。这种吃法的好处是无膻味、汤白、味浓、 *** ,而且营养丰富。全羊汤既是彝族人民喜爱的风味名吃,又是更大众化的食品。据说汉区的全羊汤是三国时诸葛亮南征时从彝族地区学回去的。

三、西昌有哪些特产

1、到了西昌不可不品尝西昌具有民族风味和本地特色的风味菜,兹举以下几例。

2、乳猪砣砣肉、酸菜土豆鸡,荞麦饼、彝家馍肉、连渣菜、彝家辣子鸡为西昌具有彝族特色的风味菜。

3、建昌板鸭、渔家菜醉虾、油炸白条鱼、清蒸毛蟹、南瓜鱼头汤、邛海醉虾、海草鱼片、油炸白条鱼、肠 *** 、邛海烧烤、城门洞牛肉粉、李肥肠、 *** 园牛肚粉、西昌卷粉、会理黑山羊肉等为具有西昌特色的风味菜。

4、西昌较为高档的酒楼除上述住宿的宾馆也兼营餐饮外,专营餐饮的还分别有长红大酒楼、海河御府、芙蓉豪庭、蜀锦宴语、锦官铎酒楼、高妈炖品、山珍野菜馆、菌竹轩酒楼以及其他大量具有成都重庆昆明风味的酒楼和火锅店,这些酒楼集中于西昌市胜利南路、西昌市一环路、民族风情园附近。特产是火箭啊!你可以买个模型回去送朋友啊!如果朋友喜欢的话也可以送他个砚台啊.很有名气的,叫苴却砚,是攀枝花也是西昌的,还有就是邛海的醉虾,都可以啊!

OK,关于凉山大蒜之乡在哪和大凉山水果特产有哪些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大凉山 山大 特产 水果 哪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