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四排马蹄之乡和湖北荸荠之乡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四排马蹄之乡以及湖北荸荠之乡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带有马蹄第四字的成语
1.带有马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千军万马、
词语有:千军万马、马到成功、骑马找马、悬崖勒马、悬崖勒马。
一、千军万马 [ qiān jūn wàn mǎ ]
【解释】: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出自】:近代柔石《二月》二四:各方面竟如千军万马地围困拢来,实在说,我是有被这班箭手底乱箭所 *** 的可能 *** 的。
二、马到成功 [ mǎ dào chéng gōng ]
【解释】: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出自】: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二折:“那老尉迟这一去,马到成功。”
三、骑马找马 [ qí mǎ zhǎo mǎ ]
【解释】:骑着马去找别的马。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出自】:近代老舍《骆驼祥子》:他得一边儿找事,还得一边儿拉散座;~,他不能闲起来。
四、人仰马翻 [ rén yǎng mǎ fān ]
【解释】: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出自】:近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六章:这么晴朗的天气,天空是湛蓝湛蓝的,真不象双方就要杀得~!
五、悬崖勒马 [ xuán yá lè mǎ ]
【解释】:悬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马:收住缰绳,使马停步。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出自】:近代华而实《汉衣冠》:您铸成大错在前,已经对不起天地 *** ,赶快~吧!
鞍马劳倦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鞭长不及马腹及:到。
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子。比喻力所不能及避世金马避世:逃避世务;金马:借指宫殿。
指身为 *** 而逃避世务代马依风代:古代北方的郡名;代马:北方产的良马。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放马后炮比喻事情已过去才发议论猴年马月猴、马:十二生肖之一。
泛指未来的岁月服牛乘马役使牛马驾车鸠车竹马鸠车、竹马:儿童玩具。借指童年 *** 轮神马以 *** 为车而神游。
指随心所欲遨游自然练兵秣马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作好战斗准备驴唇马嘴比喻说话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前后矛盾马勃牛溲马勃:马屁菌;牛溲:车前草。
借指不值钱的东西马不解鞍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马迹蛛丝马蹄的痕迹,蜘蛛的细丝。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马角乌头乌鸦变白,马头生角。
比喻不能实现之事马龙车水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马鹿易形出自赵高指鹿为 *** 故事,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马马虎虎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马面牛头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马前泼水比喻夫妻离异,无法挽回马如游龙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马上房子指当面赞成,背后反对马上功成指凭武功建国马上看花指粗略行事,走马看花马上墙头指男女青年相恋的地方马捉老鼠比喻瞎忙乱鞍不离马,甲不离身甲:铠甲,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
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鞍马劳顿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鞍马劳困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鞍马之劳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
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鞍前马后马前马后。
指追随左右。宝马香车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
指考究的车骑。北叟失马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弊车羸马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 *** 。形容战争期间 *** 乱不安的景象。
兵强马壮形容 *** 实力强,富有战斗力。伯乐相马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
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不食马肝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
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车殆马烦殆:通“怠”,疲乏;烦:烦躁。
形容旅途劳顿。车马盈门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
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车在马前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打马虎眼故意装糊涂蒙骗人。单枪匹马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
比喻行动没人帮助。东风吹马耳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短衣匹马短衣:短装。古代为平民、士兵等服装。
穿着短衣,骑一匹骏马。形容士兵英姿矫健的样子。
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非驴非马不是驴也不是马。比喻不伦不类,什么也不象。
肥马轻裘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
形容阔绰。风马牛不相及风:走失;及:到。
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风樯阵马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
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高车驷马四匹马驾驶的、车盖很高的车。
旧时形容 *** 显贵的阔绰。弓调马服比喻办任何事情,应先做好准备工作。
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横戈跃马横持戈矛,策马腾跃。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
呼牛呼马呼:称呼。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
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寒蝉仗马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
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裹 *** 马革革:皮革。用马皮包裹 *** 。
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害群之马危害马群的劣马。
比喻危害集体的人。汗马功劳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
指在 *** 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见鞍思马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仅容旋马指住宅地方狭小。
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
也形容战士持枪驰 *** 雄姿。叩马而谏勒住马头进行规劝。
形容竭力进行劝谏。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
马不停蹄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马仰人翻形容极忙乱或混乱的样子。
溜须拍马比喻讨好奉承。马工枚速原指枚皋文章写得多,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工。
后用于称赞各有长处。龙马精神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
比喻人精神旺盛。马耳东风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马首是瞻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老马识途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能知道 *** 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马到成功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快马加鞭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一鞭子,使马跑得更快。
之一个字是 *** 四字成语(列举几个解释如下):
马到成功、马马虎虎、马革裹 *** 、马首是瞻、马不停蹄、马腹逃鞭、马策西州、
马后大练、马去马归、马上功成、马牛其风、马上房子、马不解鞍、马捉老鼠、
马前泼水、马足龙沙、马放南山、马栈之祸、马空冀北、马耳春风、马鹿异形、
马工枚速、马上看花、马齿徒增、马咽车阗、马中关五、马瘦毛长、马毛猬磔、
马愿如羊、马迟枚疾、马入华山、马首欲东、马舞之灾、马肥人壮、马如游龙
成语:马到成功 [mǎ dào chéng gōng]
释义: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出处:元·郑廷为《楚昭公》:“管取马到成功;奏凯回来也。”
造句:无论什么事,只要你一出面,定会~。
成语:马马虎虎 [mǎ mǎ hū hū]
释义: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出处: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
造句: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了。
成语:马革裹 *** [mǎ gé guǒ shī]
释义:马革:马皮。用马皮把 *** 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 *** 。
出处:宋·辛弃疾《满江红》:“马革裹 *** 当自誓;蛾眉伐忤休重说。”
成语:马首是瞻 [mǎ shǒu shì zhān]
释义:瞻:往前或向上看。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出处:《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造句:你不必全听他们的话,唯他们~。
马到成功:战马一到就胜利了。形容迅速地取得胜利。往往与“旗开得胜”连用。
马不停蹄:比喻一刻也不停留地前进。
马翻人仰:又作“人仰马翻”,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惨败的狼狈相。也比喻乱得不可收拾。
马革裹 *** :指在 *** 上 *** 以后,没有棺木盛殓,用马皮把 *** 包裹起来。形容英勇作战,死在 *** 上。
马工枚速:马其实是司马相如简称,指西汉时期两位著名的辞赋作家司马相如和枚皋二人写文章,一个写得工稳而标准,一个写得快速。用以称赞各有所长。
一马平川:形容地势平坦而开阔。
人困马乏:人马都困乏了,带动别的人或事情,起带头作用。
人欢马叫:形容农村中热气腾腾、繁荣兴旺的影象。
*** :出自 *** 经典,原指地狱里 *** 卒,常形容那些面目狰狞,恐怖可憎之人。
香车宝马:车是用檀木制的,马是名贵的骏马。形容生浩的豪华和仪仗排场的气派。
风樯陈马:惯于骑 *** 人常常会掉下马来。比喻擅长某一事物的人,往往容易疏忽大意,反而失败。
骑马找马:比喻一面占着现有的位置,一面另找较好的工作。也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老马识途:老马能够认识路。比喻富于经验的人在办事时熟悉情况,容易做好。
心猿意马:形容心事不定,就象猿猴跳跃、快马奔驰一样。
马放南山:战争结束了,战马无用了,放开它 *** 奔往山野。形容一种在和平环境里人们对战争威胁的 *** 松懈思想。
车水马龙:语出“车如流水马如龙”,形容热闹非凡。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金秋。”《马诗》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春风得意马蹄疾, *** 看尽长安花。”
“香车宝马照九陌,家家花下扶醉人。”
“好山好水看不够,马蹄催趁月明归。”
[昔日 *** 不足夸,今朝 *** 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更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魏·曹 *** 《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 *** 风雨大作》诗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曲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风白草新。
明·王越《与李布政彦硕冯佥宪景阳对饮》诗
四山旗似晴霞卷,万马蹄如骤雨来。
鞍马劳顿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
形容旅途劳累。鞍马劳困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鞍马之劳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鞍前马后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宝马香车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北叟失马比喻祸福没有一定。弊车羸马破车瘦马。
比喻处境贫穷。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 *** 。
形容战争期间 *** 乱不安的景象。兵强马壮形容 *** 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伯乐相马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不食马肝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车殆马烦殆:通“怠”,疲乏;烦:烦躁。形容旅途劳顿。
车马盈门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
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车在马前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
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打马虎眼故意装糊涂蒙骗人。
单枪匹马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比喻行动没人帮助。
短衣匹马短衣:短装。古代为平民、士兵等服装。
穿着短衣,骑一匹骏马。形容士兵英姿矫健的样子。
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非驴非马不是驴也不是马。比喻不伦不类,什么也不象。
肥马轻裘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
形容阔绰。风樯阵马樯:船上用的桅杆。
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高车驷马四匹马驾驶的、车盖很高的车。旧时形容 *** 显贵的阔绰。
弓调马服比喻办任何事情,应先做好准备工作。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
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裹 *** 马革革:皮革。
用马皮包裹 *** 。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
害群之马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寒蝉仗马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
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汗马功劳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
指在 *** 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横戈跃马横持戈矛,策马腾跃。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
呼牛呼马呼:称呼。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
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见鞍思马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
也形容战士持枪驰 *** 雄姿。金马玉堂金马:汉代的金马门,是学士待诏的地方;玉堂:玉堂殿,供侍诏学士议事的地方。
旧指翰林院或翰林学士。仅容旋马指住宅地方狭小。
叩马而谏勒住马头进行规劝。形容竭力进行劝谏。
快马加鞭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一鞭子,使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进。
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
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老马识途老马认识路。
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厉兵秣马磨好兵器,喂好马。
形容准备战斗。溜须拍马比喻讨好奉承。
六马仰秣形容乐声美妙,连马都抬起头倾听,不吃饲料。龙马精神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
比喻人精神旺盛。驴前马后比喻一切受人支配。
马不停蹄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马齿徒增 *** 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
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马到成功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马耳东风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马革裹 *** 马革:马皮。
用马皮把 *** 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 *** 。
马工枚速原指枚皋文章写得多,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工。后用于称赞各有长处。
马角乌白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马空冀北伯乐将冀北之良马搜选一空。比喻执政者善选贤才,无所遗漏。
马鹿异形用赵高指鹿为 *** 故事,比喻颠倒是非。马牛襟裾襟、裾:泛指人的衣服。
马、牛穿着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礼节。
也比喻衣冠 *** 。马首是瞻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
比喻追随某人行动。马瘦毛长比喻人境遇穷困,就会显得精神不振的样子。
马仰人翻形容极忙乱或混乱的样子。盲人瞎马盲人骑着瞎马。
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秣马厉兵磨好兵器,喂好马。
形容准备战斗。牛溲马勃牛溲:牛尿,一说车前草,利 *** ;马勃:可治疮。
比喻一般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懂得其 *** 能的人手里可成为有用的物品。 *** 迷信传说中的两个 *** 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
比喻各种丑恶的人。驽马铅刀铅刀:铅质的刀。
蹩脚的马,不快的刀。比喻才力很弱。
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盘马弯弓驰马盘旋,张弓要射。形容摆开架势,准备作战。
后比喻故做惊人的姿态,实际上并不立即行动。匹马单枪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
现比喻行动没有人帮助。匹马只轮一匹战马,一只车轮。
微不足道的一点兵马装备。骑马找马骑着马去找别的马。
二、 *** 乡 ***
1、以下哪个是古代著名“唐三彩”工艺中的基 *** 彩之一(白色)
2、我国古代称为“ *** 冰”的是(水晶)
3、我国古代称为“吉金”的是(青铜)
4、我国被称为“建筑业鼻祖”的是(鲁班)
5、古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产生了 *** 爆竹,最初用来(驱散瘟疫,镇妖避邪)
6、唐朝著名医生孙思邈曾为四大放明之一( *** )做出过卓越贡献
7、东汉时期发明的“水排”作用在于(提高冶铁质量)
8、著名的“赵州桥”位于(河北省)
9、“宋瓷”闻名世界,宋代五大名窑除定窑、哥窑、钧窑、官窑外,还有(汝窑)
10、宋代制瓷业非常繁荣,著名的汝窑位于哪个省(河南)
11、北宋庆历年间,印刷技术逐渐成熟,在雕版印刷基础上出现了“活字印刷”,这项技术的发明人是(毕升)
12、东汉时期,纸张逐渐代替竹简和丝帛来书写文字,这项造纸技术的发明人是(蔡伦)
13、东汉时期我国出现了世界上之一台监测报告 *** 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它的发明者是(张衡)
14、“景泰蓝”工艺品的主要原料是(铜)
15、古代工艺中的“云雕”是指(一种漆雕工艺)
16、秦代的“兵马俑”体现了古代工匠的哪项高超技艺(制陶工艺)
17、古代新春有贴年画的习俗,画中的鲤鱼 *** 哪种寓意(连年有余)
18、翡翠是古代一种贵重的玉器材料,它在材质上属于(矿物)
19、古代民间所用的“顶针”属于(缝纫用具)
20、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建造者是(李冰)
21、下列年代相对最早的一个朝代或时期是(汉)
22、东晋和西晋的顺序是(先有西晋后有东晋)
23、唐朝 *** 实行三省六部制,下面哪个省不在三省之列(下书省)
24、下列朝代按时间顺排列应为(夏商周)
25、曾经 *** *** 的隋炀帝名叫(杨广)
26、著名的陈胜吴广 *** 地点大泽乡在哪个省(安徽)
27、不属于二十四史的史书是(史通)
28、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治平局面称为(贞观之治)
29、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国号是(贞观)
30、提倡“兼爱,非攻”的是(墨家)
31、宋太祖赵匡胤通过哪个事件夺取 *** 建立宋朝(陈桥兵变)
32、北宋建国时所定的京都首都是(开封)
33、“农田水利法”是历史上哪次变法中提出的兴农措施(王安石变法)
34、《资治通鉴》是我国之一部编年体通史,它的作者是(司马光)
35、“元曲四大家”除了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外还有(郑 *** )
36、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之说的明朝思想家是(王守仁)
37、明代的小说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著成《三国演义》的是(罗贯中)
38、明代是短篇小说的兴盛时期,著名的短篇小说“三言、二拍”的作者分别是(冯梦龙、凌蒙初)
39、唐朝灭亡后,中原一带先后出现了五个朝代,史称“五代”,除后梁、后唐、后晋外还有(后汉和后周)
40、世界上最早记载“哈雷彗星”的书是(《春秋》)
41、西周时期出现的“十五国风”是指(十五种地方民歌)
42、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驾御车马)
43、东汉时期的“黄巾 *** ”领导者是(张角)
44、祖冲之之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推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
45、北魏末年贾思勰编写的《齐民要术》所总结的是(农业生产技术)
46、清朝入关后的之一位皇帝是(顺治)
47、太平天国 *** 的核心 *** 中,封为“西王”的是(萧朝贵)
48、太平天国 *** 的核心 *** 中,冯云山被封为(南王)
49、著有《徐霞客游记》的徐霞客是(明朝)人
50、著名的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是(元朝)人
51、中国古代历法名著《授时历》的作者是(郭守敬)
52、以下三个皇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康熙雍正乾隆)
53、清代著名小说《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
54、清代曹雪芹所著的小说《红楼梦》最初命名为(石头记)
55、康熙和乾隆所提名的“七十二景”位于(避暑山庄)
56、清朝推行“摊丁入亩” *** 的皇帝是(雍正)
57、古代著名的抒情诗《离 *** 》的作者是(屈原)
58、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是叫(节度使)
59、隋唐时期最盛行的体育活动是(马球和 *** )
60、唐朝著名诗人层出不穷,被誉为“初唐四杰”的有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61、唐代 *** 王孙思邈所著之书叫(《千金方》)
62、隋朝末年唐国公李渊是在何地起兵(太原)
63、历史上曾有“天下之盛,扬为首”之说,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 *** 业城市是在(唐)
*** 、唐朝作为重要对外贸易港口的城市是(广州)
65、唐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使)
66、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规定国家通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
67、“退避三舍”的典故所发生的时期和相关人物是(春秋时期的重耳)
68、曾经 *** *** 的隋炀帝名叫(杨广)
69、唐太宗时期京城长安在历史上是第(5次)被定为京城
70、唐朝官制中的三公是指(太尉,司徒,司空)
71、唐代有位世界上最早测量“子午线”长度的天文学家是(僧一行)
72、八王之乱,严重 *** 社会经济,导致北方各少数民族大规模内迁和各地流民起事,加速了(西晋)王朝的灭亡。
73、“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首脍炙人口的《侠客行》出自(李白)
74、“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出自(《长恨歌》)
75、被称为乐府双壁的是《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76、古诗名句“夕阳无限好”的下句是(只是近黄昏)
77、古诗名句“正是江南好风景”的下句是(落花时节又逢君)
78、古诗名句“十年一觉扬州梦”的下句是(赢得 *** 薄幸名)
79、古诗名句“今日听君歌一曲”的下句是(暂凭杯酒长精神)
80、古诗名句“千山鸟飞绝”的下句是(万径人踪灭)
81、古诗名句“举杯邀明月”的下句是(对影成三人)
82、古诗名句“采菊东篱下”的下句是(悠然见南山)
83、古诗名句“奇文共欣赏”的下句是(疑义相与析)
84、古诗名句“郎骑竹马来”的下句是(绕床弄青梅)
85、古诗名句“大漠孤烟直”的下句是(长河落日圆)
86、古诗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的下句是(无人知是荔枝来)
87、古诗名句“春风得意马蹄急”的下句是(一日看尽长安花)
88、古诗名句“男儿何不带吴钩”的下句是(收取关山五十州)
*** 、古诗名句“仰天大笑出门去”的下句是(我辈岂是蓬篙人)
90、古诗名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下句是(浅草才能没马蹄)
91、古诗名句“千里莺啼绿映红”的下句是(水村山郭酒旗风)
*** 、古诗名句“可怜九月初三夜”的下句是(露似真珠月似弓)
93、古诗名句“长恨春归无觅处”的下句是(不知转入此中来)
94、古诗名句“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下句是(道似无晴还有晴)
95、古诗名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的下句是(白云千载空悠悠)
96、古诗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下句是(一行白鹭上青天)
97、古诗名句“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下句是(谁家新燕啄春泥)
98、古诗名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的下句是(一片孤城万仞山)
99、古诗名句“凭君莫话封侯事”的下句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100、古诗名句“燕山雪花大如席”的下句是(片片吹落轩辕台)
101、古诗名句“人生得意须尽欢”的下句是(莫使金樽空对月)
102、古诗名句“马上相逢无纸笔”的下句是(凭君传语报平安)
103、古诗名句“云横秦岭家何在”的下句是(雪拥蓝关马不前)
10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
105、苏轼《赤壁怀古》中的“遥想公瑾当年”一句所指人物是(周瑜)
106、李清照《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的下一句是(浓睡不消残酒)
107、苏轼《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下一句是(卷起千堆雪)
108、岳飞《满江红》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下一句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09、宋词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一句是(似曾相识燕归来)
11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出自宋词《天净沙秋思》,作者是(马致远)
111、被称为“文房四宝”的是(笔墨纸砚)
112、被称为“天下之一行书”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113、有画圣美誉的吴道子是哪朝人(唐朝)
114、我国之一部 *** 分析字形和考求字义的字典是(说文解字)
115、著名的《女史箴图》是哪位画家的作品(顾恺之)
116、“ *** ”四个字一共由多少笔画组成(三十二画)
117、著名的《女史箴图》是哪位画家的作品(顾恺之)
118、被誉为“书圣”的是哪位书法名家(王羲之)
119、有“画圣”美誉的吴道子是哪朝人(唐朝)
120、以草书见长,人称“草圣”的书法家是(张旭)
121、被称为“文房四宝”的是(笔墨纸砚)
122、被称为“天下之一行书”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123、唐朝的“唐”字由多少笔画组成?(十画)
124、唐朝的“朝”字由多少笔画组成?(十二画)
125、“ *** ”四个字一共由多少笔画组成(三十二画)
126、“长安”两字一共由多少笔画组成(十画)
127、下列哪个字具有汉字的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折、钩、提”(永)
128、我国之一部 *** 分析字形和考求字的本义的字典是(说文解字)
129、古代名画“洛神赋图”的作者是(顾恺之)
130、古代名画“步辇图”的作者是(阎立本)
131、隋朝的“隋”字由多少笔画组成?(十一画)
132、以画竹子著称的书画家郑板桥是哪个朝代的人(清朝)
133、古代书画按风格来讲,“工笔”绘画注重(细致写实)
134、书画工艺中所称的“裱画”是指(为书画配上衬纸卷轴以便张贴和收藏)
135、“说琴谏国王”所说的是(邹忌谏齐王)
136、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乐器是哪一类(吹奏乐器)
137、五音是(宫商角徵羽)不包括(雅)
138、吹奏横笛的正确口型应该是(嘴角向两边)
139、古人所称的“锹秤”指的是哪种物品(棋盘)
140、中国象棋棋盘上的“米”字形方框叫做(九宫)
141、以下哪一个是象棋中不会出现的走法(象四进五,士二进四)
142、关于象棋的说法错误的是(兵和卒只允许前行,不能后退和平移)
143、关于围棋的说法错误的是(围棋的棋子分数辆相同的黑白子)
144、围棋开局的落子规则是(执黑先行)
145、围棋的棋盘图案是(横竖十九条直线)
146、关于琴的古代故事“说琴谏国王”所说的是(邹忌谏齐王)
147、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乐器是哪一类(吹奏乐器)
148、围棋棋子紧邻的直线交叉点称为(气)
149、古人所称的“楸枰”指的是哪种物品(棋盘)
150、关于围棋的说法,下面哪个是错误的(围棋的棋子分数量相同的黑白两色)
151、按音律的风格情趣划分,与阳春白雪截然相反的是(下里巴人)
152、古代流传的名曲“十面埋伏”主要由哪种乐器演奏(琵琶)
153、象棋之一步走“炮”至 *** ,俗称“当头炮”,这步棋的走法叫作(炮二平五)
154、以下“不属于”象棋术语的是(边前象)
155、以下属于围棋术语的是(三连星)
156、下列古代乐器中,属于少数民族乐器的是(马头琴)
157、“葫芦丝”是我国古代哪地区常见的民族乐器(西南)
158、“马头琴”是哪个民族的常用乐器(蒙古族)
159、以下乐器与“笛子”在演奏方式上属于同一类的是(唢呐)
160、以下乐器与“琵琶”在演奏方式上属于同一类的是(筝)
161、以下中国古代乐器,按常见大小计算,最小的是(木鱼)
162、民族乐器“葫芦丝”按演奏方式划分属于(吹奏类乐器)
163、“二胡”是民间常见的拉弦乐器,它的琴弦数目是(两根)
1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描述的是哪种乐器(琵琶)
165、琵琶顶部的“弦轴”作用是(调节音高)
166、象棋中的“ *** 马”是指(在对方将前一格形成将军的马)
167、以下象棋的棋子中不能走直线的是(象)
168、以下哪一个是象棋中不会出现的走法(兵七进二)(象四进五)(士二进四)
169、以下关于象棋的说法,那个是正确的(象棋起源较早,战国时期就已有记载)
170、魔族门派中只收男 *** 的门派是(狮驼岭)
171、一只召唤兽出战多场却没有损失忠诚度和寿命,可能是因为(是在擂台切磋)
172、战斗中捕捉怪物的快捷键是(Alt+G)
173、召唤兽是否听从主人的召唤出战,取决于它的(忠诚度)
174、能够提高防御力的宝石是(月亮石)
175、下列具有补充气血功效的装备特技是(气归术)
176、避免遇敌的“摄妖香”在哪可以买到(杂货店)
177、点击“人物状态”栏的“技能→烹饪”可能得到下面哪种物品(包子)
178、以下只能女 *** 角色佩带的装备是(黄铜圈)
179、以下只能男 *** 角色佩带的装备是(纶巾)
180、“装备收购商”不会收购下面哪类装备(耐久度为0的)
181、战斗中按下“Alt+A”的组合键,角色会怎样行动(随机攻击某个敌人)
182、物品放在“道具”栏与“行囊”栏有什么不同(行囊栏物品不能直接使用)
183、让角色“自动跟随鼠标”跑动的 *** 作 *** 是(压下左键几秒钟)
184、在哪个城市里的店铺可以买到“10级”兵器装备(建邺城)
185、以下物品在战斗中不能由召唤兽来使用的是(飞刀)
186、初入游戏时领取宠物后才能携带召唤兽,负责发放宠物的 *** 是(建邺城的宠物仙子)
187、“打开法术快捷栏”的组合键是(Alt+C)
188、下面哪项属 *** 的点数分配对“灵力”的影响更大(魔力)
*** 、 *** 怪和狐美人结婚后,可能养育哪个宝宝(小精灵)
190、游戏中向玩家传授“梦幻卡牌”技能的 *** 名叫(牌中仙)
191、梦幻卡牌对弈的胜负依据是(气血)
1 *** 、与 *** 对弈梦幻卡牌如果取胜,可以获得什么奖励(金钱奖励)
193、负责发放“官职任务”的 *** 是哪一位(李将军)
194、养育 *** 中,能够提高小宝宝法术悟 *** 的物品是(启蒙棋谱)
195、养育 *** 中,人族小女孩的默认名字是(小丫丫)
196、游戏中的“龟鹤延年灯”属于几级家具?(二级家具)
197、以下属于“一级家具”的是(漆花地板)
198、在家中摆放家具时,怎样转换家具的朝向(按空格键)
199、与“家具 *** ”相关的辅助技能是(巧匠之术)
200、可能天生具有“ *** ”技能的召唤兽是(律法女娲)
201、变异白熊的皮毛是什么颜色的(蓝色)
202、多少级以上可以携带“大蝙蝠”作为召唤兽(5级以上)
203、多少级以上可以携带“小龙女”作为召唤兽(25级以上)
204、游戏中收到邮件消息时,如何确认是 *** 或GM发来的消息?( *** 消息框无头像,并且有 *** 边框)
205、游戏高峰期可能出现计费 *** 繁忙、 *** 扣除延迟情况,此时怎样才能最准确地核实自己的消费记录(主页左侧 *** 区的“消费查询”)
206、东海湾的海岸边有一位船夫,他可以把行人送到哪里(傲来国)
207、“小家碧玉”是哪个门派 *** 的称谓(女儿村)
208、“护城小兵”是哪个门派 *** 的称谓(大唐官府)
209、等级达到多少时可以领取一级的门派�%C
三、第三讲:“马蹄韵”对联平仄运用的基本
1、第三章对联平仄运用的基本规则——马蹄韵
2、清人林昌彝说;“凡平音煞句者,顶句亦以平音;仄音煞句者,顶联亦以仄音。照此类推,音节无不调叶。”(林庆铨《楹联述录》)这段话换一种说法,就是“仄顶仄,平顶平”。对联平仄的这种运用规则,就叫“马蹄韵”,亦称“马蹄格”。
3、其所以叫马蹄韵,在于其规律正像马之行步,后脚总是踏着前脚脚印走,每个脚印都要踏两次。若以一边的脚为平,另一边的脚为仄,左右轮流,那么“平平”之后便是“仄仄”,“仄仄”之后又是“平平”了。鉴于后脚之最初站立点,与立定时前脚之站立点,并无后继,所以开头和末尾,应为 *** 或者单仄。
4、马蹄韵的运用,最初仅限于辞赋句脚。而今一般人亦作句脚理解。林氏言“唐宋律赋,蝉联相续”,按此不得晚于唐代。事实上,这种用法六朝就有了。南朝陈徐陵的《玉台新韵序》就具有这种特 *** 。这里仅引其首篇八句(字下标“-”者为平,标“·”者为仄,本章下同)可见一斑:
5、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窥;万户千门,张衡之所曾赋。周王璧台之上,汉帝金屋之中。
6、玉树以珊瑚作枝,珠帘以玳瑁为柙。
7、把句脚的平仄摘出来,这几句就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马蹄韵的特点非常明显。“万户千门”一句,有的本子作“千门万户”,对马蹄韵有所打破。但本节既用马蹄韵,“千门万户”应视为错抄。
8、到唐代,马蹄韵在律赋中的运用,逐渐普遍起来。骆宾王的《讨武曌檄》、王勃的《滕王阁序》等皆是。看《讨武曌檄》中的一段:
9、敬业皇唐旧臣,公侯 *** 。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
10、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
11、把句脚的平仄摘出来,这几句就是“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马蹄韵的特点也非常明显。
12、律诗自唐代始,除了讲“对”而外,亦讲“粘”。所谓“粘”,简言之就是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平粘平,仄粘仄,把两联粘连起来。看杜甫五律《春望》:
13、把每句第二字的平仄摘出来,就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再看崔颢七律《黄鹤楼》:
14、把每句第二字的平仄摘出来,就是“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15、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律诗之“粘”虽不在句脚,亦具有马蹄韵的特点。
16、对联句脚之用马蹄韵,正是继承六朝唐宋此类律赋律诗并加以变通发展的结果。
17、对联句脚对马蹄韵的运用,有正格与变格之分。
18、句脚平仄完全符合马蹄韵要求者,为正格。
19、每边两句的句脚平仄,其正格是“平仄,仄平”。如武昌黄鹤楼联:
20、每边三句的句脚平仄,其正格是“平平仄,仄仄平”。如四川灌县离堆联:
21、完神禹斧锤功,陆海无双,河渠大书秦守惠;
22、揽全蜀山川秀,导江之一,名园生色华阳篇。
23、每边四句的句脚平仄,其正格是“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如梁启超挽康有为联:
24、祝宗祈死,老眼久枯,翻幸生也有涯,卒免睹全国陆沉鱼烂之惨;
25、西狩获麟,微言遽绝,正恐天之将丧,不仅动吾 *** 山颓木坏之悲。
26、每边四句的,有些已是长联。四句以上者,则全是长联。
27、长联句脚对马蹄韵的运用,通常是不管仄起(此指首句句脚为仄声字)还是平起(此指首句句脚为平声字),若为偶数句正格,则除首尾为单仄或 *** 而外,中间的句脚皆保持连珠。
28、且作鸫夷子,泛一舸隐青溪。记从潕水而来,探青龙飞云牟珠诸名胜,已觉神怡目骇,
29、那知更有蓬莱。到此狂歌,甲秀楼高容我卧。
30、肯让鄂西林,向两间撑铁柱。溯平苗疆以后,得北江芸台邰亭三先生,大开酒国诗坛,
31、留下无边风月。何人洒墨,南明河上把桥题。
32、把句脚的平仄摘出来,上联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是“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完全符合马蹄韵的规则。
33、平起者,如南京燕子矶永济寺联:
34、江水滔滔,洗尽千古人物。看闲云野鹤,万念俱空,说什么晋代衣冠,呈宫花草。
35、天风浩浩,吹开大地尘氛。倚片石危栏,一关独闭,更何须故人禄米,邻舍园蔬。
36、把句脚的平仄摘出来,上联是“平仄仄平平仄”,下联是“仄平平仄仄平”,也完全符合马蹄韵的规则。
37、若为奇数句正格,则除末句为单仄或 *** 而外,其前的句脚皆保持连珠。为五句时,上联作“仄仄平平仄”,下联作“平平仄仄平”;为七句时,上联作“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作“仄仄平平仄仄平”。
38、每边五句的,如湖南永顺关庙联:
39、史策几 *** 未有,上继文宣大圣,下开武穆孤忠,浩气长存,树终古彝伦师表;
40、地方数百里之间,西连汉寿旧封,东接益阳故垒,英风宛在,想当年戎马关山。
41、每边七句的,看清人赵仲飚挽李辉武联;
42、故乡云黯邺侯居。想手握虎符,心贻燕寝,每当秋深塞远,恨不随征雁南飞。终养事
43、大将星沉诸葛垒。叹水咽牛峡,路辟蚕丛,此后雨湿天阴,尚于见鸣鸢西指。灵魂归
44、每边尾二句句脚的平仄不是单仄或者 *** ,又未从根本上违反“仄顶仄,平顶平”的规矩的,为变格,大凡变格的对联,如果是长联,无碍;如果是短联,读起来就有点不大铿锵。每边二至四句者尤其明显。
45、每边两句的句脚平仄,其变格是“仄仄,平平”。如 *** 省慎德堂正殿联:
46、每边三句的句脚平仄,其变格是“平仄仄,仄平平”,如某水果店联:
47、名果展销,有水中沉李,火中灼栗;
48、新品应市,备红的樱桃,绿的香蕉。
49、每边四句的句脚平仄,其变格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如泸州玉蝉山金鳌阁联:
50、看泸地风光:九曲萦回,冱江环抱, *** 平畴收眼底。
51、数川南形胜:玉蝉耸翠,鳌阁流金,一天云雾锁雄关。
52、每边二至四句者,正格使用较为普遍。变格中,每边二至三句的,不难觅例;每边四句以上的,百不见一。
53、钟耘舫《成都望江楼长联》,也是一副变格联:
54、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
55、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只可怜 *** 飘零,早埋了春阖宝镜;批杷寂寞,空留着
56、绿墅香坟。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
57、 *** 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岗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
58、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洒些闲恨闲愁;曲槛回栏,消受得
59、好风好雨。嗟余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梯俯首:看看看哪一
60、将句脚的平仄摘出来,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下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上联首尾为双平双仄,下联首尾为双仄双平,唯此与正格相异。为了舒气,有的书在“问问问”后点断,这就是把马蹄韵打破了。
61、有的长联,按意思分节安排句脚的平仄,只要各节分别符合“仄顶仄,平顶平”正格与变格的规则,也算符合马蹄韵。
62、南京莫愁湖胜棋楼联上联,可以分为两节。之一节:
63、这一节的句脚是“仄平”。第二节:
*** 、莫谈桑海兴亡,且安排青簟疏帘,借一局围棋赌胜。
65、这一节的句脚是“平平仄”。下联“江表 *** ,于今未泯。依旧湖山整理,更收拾玳梁画
66、栋,待双栖燕子归来”,与上联句脚平仄相反,情形相同。
67、武昌黄鹤楼李联芳联上联,可分为三节。之一节:
68、这一节的句脚是“仄平”。第二节:
69、看凤凰孤屿,鹦鹅芳洲,黄鹤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残山。
70、这一节的句脚是“仄平平仄仄平”。第三节:
71、极目古今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72、这一节的句脚是“平平仄”。下联“一 *** 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夕阳,洞庭远涨,潇湘
73、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风情,仅留下苍烟晚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笛声缥渺,鹤影蹁
74、跹”,与上联句脚平仄相反,情形相同。
75、昆明大观楼长联,可分为四节。之一节:
76、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77、这一节的句脚是“平仄仄平”。有的书“池”字后不点断,这—节成了“仄仄平”,也合马蹄韵。第二节:
78、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79、这一节的句脚是“仄平平仄仄平”。第三节:
80、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81、这一节的句脚是“平仄仄平”。第四节:
82、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83、若认为“趁……莫辜负……”意思有连贯 *** ,而将第三、四两节合为一节,那么全联就变为三节,而且句脚为“霞”与“稻”的两句间,就缺少了一句句脚为平声的联语,马蹄韵就少有打破。不过即使这样,仍然瑕不掩瑜。下联“数 *** 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
84、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
85、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
86、雁,一枕青霜”,与上联句脚平仄相反,情形相同,唯“尽”与“只赢得”的语意连贯 *** 没有
87、“趁……莫辜负”强,分成四节,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88、还有可分为五节,六节,乃至更多节数而分别合马蹄韵者,不再赘举。
*** 、既不合正格又不合变格者,谓之破律。
90、严格地说,变格也是一种破律,只是尚未破到完全违反马蹄韵的程度,就作变格看待了。这样一来,这里的所谓破律,便只限于对正格而言。
91、完全未遵守马蹄韵的破律对联,比比皆是,无须赘举。其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不谙马蹄韵的规则;亦有联随意展,不以马蹄韵为约束者。属于前者还是属于后者,对联在总体面貌上有高下之分,是可以分辨的。
*** 、林昌彝说:“(律赋)有时由六朝化出,则不必拘泥绳尺,联语亦然。”这种“不必拘泥绳尺”的联语,如因内容决定,不便更改,也无须削足适履。而今所见的长联,包括许多名联,都不合或者不大合马蹄韵。名家打破联律,虽或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但艺术上毕竟有所不足。初学者更当严格要求,否则就不能登堂入室。
93、——句脚为重言者,有时应将重言诸句只作一句看待,才与马蹄韵相符:
94、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泣下。
95、岳阳楼长联这一节,乍看不合马蹄韵,若将四个“耶”字视为一个,句脚为“仄平平仄”,就合马蹄韵了。从已有的句脚重言材料看,有些作者正是这样考虑的。
96、——有意运用某些技巧,无从遵守马蹄韵规则。如“述总董先生”联:
97、议事称总董,办事亦称总董,总董何价值哉!况以伪总董浑合真总董,董有几总,总无
98、一董,莫可名焉,名之曰懵懂懵懂。
99、教书号先生,唱书又号先生,先生失尊贵矣。若以女先生交接男先生,生未得先,先舍
100、其生,是奚说也,说者谓牺牲牺牲。
101、上联句脚,先两次重言“董”字,然后又将“总董”二字颠倒使用,“总”后又用与“董”同音的“懂”字,再要顾及马蹄韵,就不可能了,这种情形,不能视为不合律。下联句脚情形一样,唯用字不同,平仄相反而已。
102、——句脚押韵,也无马蹄韵可言。句脚押韵的对联,为数不多。前面的“总董”联,已有—点影子,但还不是以押韵为特点的对联。何淡如先生题广东佛山“ *** 赛会”联,始属此类。联云:
103、新相识,旧相识,春宵有约期方值。试问今夕何夕,一样月色灯色,该寻觅。
104、这边游,那边游,风景如斯乐未休。况是前头后头,几度茶楼酒楼,尽勾留。
105、这副对联,上联句脚全押仄(入)声(陌锡职韵。《诗韵全璧》:“陌,古通锡职。”),下联句脚全押平声(尤韵),皆无平仄交替,自然与马蹄韵无缘。
106、有一点必须强调,不管是短联还是长联,上联最后一句的句脚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句的句脚必须是平声。这已成为一个定例,在通常情况下是不能违反的。看邓子龙题书房联:
107、未闻安石弃东山,公能不有斯园,贤于古人远矣;
108、漫说少陵开广厦,彼仅空怀此愿,较之今日何如。
109、注酒百千杯,大论英雄,往道风云际会,何如沧海鱼龙,三尺浪推,大可随机能变化;
110、量珠十万斛,富瞻华贵,好夸诗礼传家,更羡前头鹦鸪,重楼声价,富而令德未忘言。
111、以上四例,上联最后一句的句脚都是仄声,下联最后一句的句脚都是平声。其所以如此,在于上联末仄抑,便于向下联转递;下联末平扬,读完之后,尚有余味。如果上联末平扬,会给人以上下联转接时间间隔过长之感;下联末仄抑,余味就没有了。
112、上联最后一句的句脚是平声、下联最后一句的句脚是仄声的对联,自宋以来就有,初时本在两可之间,而今已极其少见且多属迫不得已。《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贾氏宗祠有这样一副对联:“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黄兴曾以这样一副对联挽宋教仁:“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赵秉钧,我说确是袁世凯。”这两副对联末句的句脚都是上平下仄。曹雪芹这样写是受骈句的影响,而黄兴这样写,则是因为“宋教仁”与“袁世凯”这两个名字上下无从对换。这样的对联不能视为正格或者变格,也不能视为破律,只能作为特例看待。
113、懂句脚平仄的运用规则,不仅可以使我们避免错误,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有一则联话说,清末我国杰出的铁道工程专家詹天佑,为培养交通事业人才,创办了我国之一所铁路学校。人们纷纷撰联赠贺。某报一则联话说其中有这样一副对联,道出了我国铁路发展的轨迹:“从今学得长房术,此后何愁蜀道难;飞步风尘销马迹,置身云路计鹏程。”这则联话显然是把两副对联合成一副来说了。因为从内容上看,上下之间没有有机联系;从句脚上看,上联两句一仄一平,下联两句也一仄一平,正可自成一副对联。以两个平声作为上下联末句句脚的平仄,则是违反对联马蹄韵规则的。而上联两句为串对,下联两句为正对,也可从一个方面说明从句脚的平仄把这副对联分作两副是正确的。又如陕西西安牛头寺杜祠联,某书断作:“初地总非真斜月,半规侵佛国;古人如可作寒泉,一掬守诗王。”江西赣州八景 *** ,某书断作“章贡会双流,俯仰沧桑大地,风云天外起;高台收八景,依稀城廓故乡,烟雨梦中来。”这两副对联,照这个面目,前者全联、后者中间一句都不知何意。如果用每边两句和三句联平仄的马蹄韵正格“仄平,平仄”与“平平仄,仄仄平”去检查,就会发现两联都断错了,如果断作“初地总非真,斜月半规侵佛国:古人如可作,寒泉一掬守诗王”和“章贡会双流,俯仰沧桑,大地风云天外起;高台收八景,依稀城郭,故乡烟雨梦中来”,这就好理解了。
关于四排马蹄之乡,湖北荸荠之乡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