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义乌苗木之乡是哪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金华更大的苗木 *** 市场在哪里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联谊村属于哪里
联谊村由原杨树下、张家桥、董家桥3个行政村合并而成。东至杭甬运河,隔河与绍兴县杨汛镇相连,南与缪家村为邻,西为城南村,北与新塘街道裘江新村毗邻。村域面积1.3平方公里,03省道东复线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
2006年底止,全村共有住户1045户,其中外来户321户。总人口3637人,其中外来人口873人。全村劳动年龄内人口1679人,其中男854人,女825人。劳动力中以从事农牧渔业为主的166人,从事工业为主的809人,从事建筑业为主的249人,从事交通运输业为主的27人,从事商饮业为主的99人,从事其他行业的345人。
全村共有耕地1595亩,其中水田1497亩,旱地98亩,其中在围垦地区有234亩。全年产粮854吨,产种类蔬菜908吨,有花卉苗木地138亩。全年饲养生猪4255头,出栏3005头,全年出栏家禽1.5万只。有水面550亩,产鱼41吨,产河蟹10吨,收获淡水珍珠500公斤。全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6228万元,其中农业
收入307万元,畜 *** 收入374万元,渔业收入121万元,工业收入13215万元,建筑业收入353万元,运输业收入121万元,商饮业收入248万元,服务业收入32万元,其他收入1457万元。全年村民所得总额3212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12066元。
村域内有工业企业40家,并村后,社会事业和公共设施有所改善。改建了张家桥和王门桥,扩建了王门桥到董家桥河岸砌石,村道硬化8000平方米,对全村河道进行清污疏通。新建了篮球场和全民健身运动场所,各自然村均安装了路灯,建立了老年活动室及老年活动场所。
村成立了 *** 总支,下属3个支部,共有 *** 员116人。村委为方便群众办事,设立了便民服务窗口,成立了一个综合办公室,负责处理村民日常事务。现任村 *** 总支 *** 兼经济联合社社长朱成贵,村委主任董汉夫。
原杨树下、张家桥、董家桥行政村概况。
原杨树下村,位于所前镇北部,东、北与新塘街道杜家塘村隔江相望,西北与西紧邻新塘街道曾家桥村和本镇张亮桥村,南连张家桥村,由杨树下和竹蓬俞两个自然村组成。03省道复线和浙赣铁路沿村东北向西南通过,村北与村东均有河道通西小江,水陆交通便捷。
村民中以徐姓和俞姓为主,相传徐姓祖籍河南彰德府安阳县,宋高宗时徐氏始祖徐珍南迁,见朝政-,不乐仕进,将子侄散居于浙东、诸暨、富阳等地。其中有一支隐居绍兴城内笔飞坊,其后代经多次分支析居,其中有一支从西兴花园徐村分支到本村发族。俞姓,相传于明嘉靖年间由诸暨俞家坞分支到萧,居浦 *** 西俞,后发族分支析居到本村。
杨树下村域在古代系临浦湖通夏履江江道沼泽之地,约于唐后期形成村落,至宋朝已有属昭明乡的记载,元、明时属萧山县昭明二十一都,先为杨树下庄,后改为来苏乡杨树下村, *** 18年属萧山县之一区, *** 20年为萧山县一都九图, *** 23年属萧山县东岳区潘东乡, *** 35年改属东蜀乡。建国初建西蜀区东蜀乡杨树下村,1950年2月成立农会,1954年5月农业合作化中建立“五一”、“桥东”、“东方红”3个初级合作社,1957年1月与张家桥村、董家桥村合并成立“七一”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时为城南公社来苏管理区七一生产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改建为来苏公社杨树下生产大队,1984年改建为村民 *** 会,至2005年5月合并止。
杨树下村为水网平原地区,原为重要产粮区,因建公路等国家 *** ,耕地已较少,全村只有口粮田。
村于1965年5月成立大队 *** 支部,历任大队、村 *** 支部 *** 有:徐金坤、朱九斤、周吾金、周吾生、俞兴龙( *** 代)、徐云芳、周吾海、朱成贵;历任大队长、村委会主任有:曹妙荣、朱九斤、徐关传、徐亚根、俞小根、俞兴龙、朱成贵、徐妙生、周 *** 。
1995年村 *** 支部被评为萧山市先进 *** 组织,近年又被评为萧山市(区)安全文明村、村民自治示范村等。
村中有一浜斗,形似钩子,称“金钩钓月”。有一株古老的杨树横伸过河,村以此名。村东原有徐氏宗祠和碑亭,现已毁,据传在古代曾出过一位武官。
原张家桥村,位于所前镇东北部,东与董家桥村为邻,南为所前工业区块,西靠浙赣铁路和张亮桥村,北与杨树下村相连,全村由张家桥、曹公堂、西王3个自然村组成,村中有乡道通来娘公路和03省道复线,有河流通西小江,交通便捷。
村民中以徐姓、董姓、曹姓占多数,鲁姓次之。徐姓祖籍河南彰德安阳县,宋高宗时始祖徐珍南迁,不乐仕进,将子侄散居浙东及富阳、诸暨等地,其中有一支隐居绍兴城内笔飞坊,其后代辗转迁徙分支析居,其中有一支从西兴花园徐迁居本村。董姓于北宋末年从甘肃陇西南逃,定居戴村上董一带,明朝初年上董董氏分支析居到董家桥,本村董氏系由董家桥析居。曹氏先祖为北宋大将曹彬,其子曹光庭任山阴县知县,遂迁居山阴,至明朝曹氏17代孙曹垲四长子任绍兴知府,因曹恺四与萧山城南史村有亲戚关系,遂使其子孙到史村定居,即后称史村曹。本村曹氏即从史村曹分支析居到此。
张家桥村历史悠久,在宋朝时为昭明乡县南里,元、明、清时为萧山县昭明二十一都,清末民初改属潘东乡, *** 17年属萧山县之一区, *** 20年改为萧山县一都九图, *** 23年属东岳区潘东乡, *** 35年改属东蜀乡。建国初为西蜀区东蜀乡张家桥村,1954年农业合作化时建立华丰、西王、先锋3个低级农业社,1956年三社合并建立高级社,1957年1月与邻近几社合并建立七一高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城南公社来苏管理区七一生产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建立来苏公社曹公塘、张家桥2个生产大队,1977年两队合并建立张家桥大队,1984年改建为村民 *** 会,2005年5月合并止。
张家桥村为水网平原地带,原萧山水稻主产区。
村 *** 组织于1961年建立曹公塘大队 *** 支部,1965年建立张家桥大队 *** 支部,1977年合并为张家桥 *** 支部,历任大队、村 *** 支部 *** 有:曹杏根、曹阿仁、曹妙千、赵九斤、徐木根、董吾才、徐吾恩、方木春、徐云才、董碧才、董吾才、鲁张兴、徐云才。历任大队长、村委会主任有:鲁阿荣、董吾桂、徐华兴、陈生剑、徐仁根、董阿陆、徐木根、徐吾恩、董必才、徐云才、董忠明、莫关富、徐吾荣、曹云桃。
村 *** 支部、村委会曾被评为杭州市计生先进单位、区安全文明村等。
原董家桥村,位于所前镇东北部,东隔西小江与绍兴县杨汛镇相望,南接渔临关村,西与张家桥村相连,北为西小江和新塘街道杜家塘村。全村由董家桥、曹家沿、王门桥、江河东4个自然村组成。村中有乡道与来娘公路和03省道相通,村中河道贯通西小江,交通便捷。
村民中以董姓占多数,次为张姓和曹姓。董氏祖籍甘肃陇西,祖先系东汉太师董卓,北宋末年因战乱董氏后裔南逃戴村上董一带定居发族,上董董氏分支析居到董家桥,自迁徙本村始,至今已传21代。张姓系于南宋初从义乌迁至孔湖大路张,后发族分支析居,其中有一支到本村定居。曹姓与邻村张家桥村曹氏同宗。
董家桥村历史悠久,据考证,本村及沿西小江附近数村在汉朝以前已成陆,形成许多村落,以渔耕为生。据 *** 《萧山县志》载,在宋代本村属萧山县昭明乡二十一都,清末民初改属潘东乡, *** 17年属萧山县之一区, *** 20年划为萧山一都九图, *** 23年属东岳区潘东乡, *** 35年改属东蜀乡。1949年解放初建立曹家沿和董家桥两个农会,1954年农业合作社化时建立黎明、星民等4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与邻社合并建立七一高级社,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为城南公社来苏管理区七一生产队,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建立来苏公社七一大队,1981年更名为董家桥大队,1984年建立村民 *** 会,2005年5月合并止。
董家桥村属水网平原地区,原为萧山主要产粮区之一。
村于1961年建立 *** 支部,历任大队、村 *** 支部 *** 有:董来根、董永兴、曹张先、董永兴、曹张先、董校奎、董玉明、董汉夫;历任大队长、村委会主任有:吴长根、于小海、董兴根、董吾根、董尧根、董焕成。
村 *** 支部和村委会曾被评为萧山市村民自治模范村、治安安全文明村、萧山市先进 *** 支部、萧山区先进 *** 组织、萧山市(区)农业经营管理先进集体和萧山区文明村。
村内建有连片别墅花园式农民新居,为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村籍方仁荣原为海军航空兵某部团长;董关尧为东海舰队某部上校政委。董永兴曾任来苏、所前、螺山、城山、城南等乡-、乡长、市(区)土管局副局长。村民于小海曾任萧山市科委、农经委主任。
村东与西小江相通的昭明闸原为萧山水稻区的重要水利枢纽之一。
联谊村附近有天乐湖景区、夏山埭 *** 阵亡将士墓、萧山青年运动旧址、朱凤标墓、湘湖旅游度假区等旅游景点,有萧山甲鱼、萧山青梅、萧山白对虾、萧山萝卜干、萧山鸡等特产。
二、海宁、义乌哪里好
当然海宁好!!!皮革城就不用说了,海宁还有 *** 首座国际标准的室内轮滑场馆,。海宁还举办了2008钻石杯女篮赛,有六个国家参赛。海宁硖石的灯彩曾在希腊、新西兰等地展览,斜桥榨菜、长安宴球更是受到外国人的喜爱,许村窗帘、马桥经编,都是我们海宁人的骄傲!!!
海宁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嘉兴市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南缘,钱塘江北岸,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百强县。地理坐标为北纬30°15’-30°35’,东经120°18’-120°52’。东邻海盐县,南濒钱塘江,与绍兴市上虞市、杭州市萧山区隔江相望,西接杭州市余杭区,北连桐乡市、嘉兴市秀洲区。市治硖石镇。东距上海125公里。沪杭铁路、101省道杭沪复线东西横贯市域,沪杭高速公路、320国道越过北境,杭州绕城公路东线穿行西部。以“两横六纵”为主框架,市、镇、村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定级内河航道有46条,主干航道与京杭大运河相连。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海宁市全市总面积699. *** 平方公里,总人口 *** 万,辖4个街道、8个镇:硖石街道、海洲街道、海昌街道、马桥街道;许村镇、长安镇、盐官镇、斜桥镇、袁花镇、丁桥镇、黄湾镇、周王庙镇。
市域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内陆面积699. *** 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占87.94%,山丘占1.81%,水域占10.25%。地形狭长,东西长 51.65公里,南北宽28.94公里。地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高程4米—8米(吴淞高程。下同)。古陆残屿与低丘集中分布在境东北和东南部,高阳山更高,海拔253.3米,其他在200米以下。
海宁属北 *** 带海洋 *** 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较丰,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5.9° C,年均降雨量1187毫米,日照2002.9小时,无霜期233.5天。因地处中纬度,冷暖空气经常在此交会,有旱、涝、风等灾害 *** 天气出现。耕地土质南砂北粘,结构良好,水气协调,酸碱度适中,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海宁属太湖流域水网地带,境内有上塘河和运河两个水系,河道总长1865.4公里,河网率为5.1%。水资源以河网径流量为主,外来水利用率高,地下水控制开采,水资源总量6.62亿立方米,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海宁地居钱塘江河口北岸,境内岸线长55. *** 公里,水域21730公顷;海塘长53.6公里,占北岸海塘总长的33.5%。“海宁潮”是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黄湾镇大尖山附近江面是涌现“海宁潮”的起点。
2003年,海宁市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全面完成。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8.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4%;财政总收入18.08亿元,增长23.2%;全社会因定资产投资80.22亿元,增长49.5%;实际利用外资1.01亿美元,增长10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05亿元,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13265元,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516元,增长8.6%;城镇登记失业率4%。2003在经济社会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经济发展中的要素和基础设施制约问题开始突出,电力供应严重不足,建设用地供给紧张;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加大;部分城乡居民生活仍然困难,被 *** 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还需加强;对外 *** 总体水平还不高, *** 引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房地产 *** 上涨过快,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够明显等。
全市粮食种植面积2.86万公顷,比上年减少2520公顷,总产量18.16万吨,比上年减少1.67万吨。花卉、苗木、优质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继续扩大,各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26万公顷。畜 *** 发展良好,优质肉鸡和湖羊稳步增长,饲养量分别达到17963.75万羽和43.59万头。全市肉类总产量4.19万吨,比上年增长15.7%。水产品总产量2.31万吨,增长14.4%。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5.9%。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拥有农业龙头企业26家,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42家。农业 *** 工作稳步开展, *** 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效益农业资金亿元。农业标准化工作扎实推进,新制定农业标准备5只,全市农业标准累计已达19只。土地整理暨标准农田建设有序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新的提高。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7.76亿元,比上年增长5.3%,实现农业增加值13.0亿元,增长6.4%
工业经济 *** 持续扩大,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90.27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实现工业总产值490.27亿元,比上年增长18.4%。规模企业运行良好,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243.57亿元,增长41.9%;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9.7%,实现利税总额27.59亿元,其中实现利润17.98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2.1%和49.9%,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进一步显现。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皮革、经编和家纺产业分别实现产值131.97亿元、121.75亿元和47.18亿元。全年完成工业生 *** 投入突破50亿元。全年完成工业生产 *** 投入突破50亿元。比上年增长77.2%。企业的自我积累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工业用电量达13.2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1.1%。开发区工业园区整合力度和投入力度加大,全年完成投资40.2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33.68亿元,成为市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11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标综合得分达236.48分,继续保持嘉兴市首位。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99.99亿元,增长29.6%。成功举办中国国际钱江观潮节、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海宁中国家用纺织品博览会和 *** 两岸经编产业发展研讨会等一系列“节会活动”,有力地带动了商贸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投入力度加大,“宰相府第风情街”等旅游项目建成运行。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23.0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27亿元,分别增长19.1%和33.9%。通信、 *** 、中介等服务业继续快速增长,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明显,住房、汽车、教育等消费热点进一步形成。全年物价稳中趋升,累计居民 *** 消费指数为101.3%。金融总量持续扩张。年末全市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86.55亿元,比上年增长33.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9.21亿元,增长25.7%;各项存款余额达127.75亿元,增长51.8。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22亿元,比上年增长49.5%,其中限额以上民间投资完成35.57亿元,“百亿工程”进展顺利,全年累计完成投资40.8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0.9%。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全市27项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1.35亿元,其中交通建高完成投资1.61亿元,城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4.02亿元,电力设施完成投资1.29亿元。硖斜公路、硖尖公路(袁花至尖山段)竣工通车,220千伏长安民谊输变电工程和110千伏钱江输变电工程建成运行,行政中心、文化中心(文化馆)交付使用,景云桥旧城改造和洛塘河北侧绿化工程基本完工,教育中心、市委 *** 校等重点项目启动实施,重点镇污水处理联建项目、农桥改造、新海宁宾馆(暂定名)和经济适用房等一批重点工程加快建设。
行政审批 *** *** 继续推进, *** 职能转变加快。企业 *** 不断深化,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劳动关系转换加快,累计改制率达到 *** .1%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国度加大,新批股份公司2家,1家股份公司实现增资扩股。积极推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 *** *** 。市场经济秩序得到理一步整顿和规范,“信用海宁”建设加快,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95家,合同利用外资2.70亿美元,增长105.6%。外贸出口增势强劲,全年自营进出口8.05亿美元,增长78.1%。外贸出口队伍迅速扩大,全年新增获权企业70家,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199家。对外经济合作稳步发展,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新批境外合作项目3个。
全年列入国家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2项,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园区信息化启动工作进展顺利,信息化示范企业建设全面开展。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南苑小学建成投入使用,海宁一中后续工程进展顺利,海宁中学整体改造一期工程和市实验小学扩建工程相继完工。基础教育升学率保持较高水平,全年初中升高中比例达到90.11%。创新办学体制,全市之一所民办助的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海宁市友谊学样投入使用。
劳动力的市场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 *** 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帮助1700余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全市养老保险人数5.4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6.13万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人数45. *** 万人。继续坚持“两个确保”,低收入居民、困难企业职工和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抗击“ *** ” *** ,公共卫生应急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公交和供水一体化工作加快推进。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人 *** 生率保持较低水平。
亦称浙江潮、钱江潮,以“一线横江”被誉为“天下奇观”。海宁观潮之风汉时即已蔚然,唐宋时更盛。北宋词人潘阆所唱“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便是当年“弄潮”与“观潮”的真实写照。
海宁潮的形成与月亮、太阳的引力有关。东汉哲学家王充首次提出了“涛之起也,随月盛衰”的论断。后经科学家们长期研究证明:海宁潮是在月亮、太阳的引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形成的。“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白居易诗),海宁潮每日有两潮,农历初一、十五子午潮,半月循环一周,尤以农历初一至初五、十五至二十潮为大,一年有120个观潮佳日。
海宁是观潮胜地,这与海宁独特的地理条件有关。钱塘江到杭州湾,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喇叭状海湾。出海口东面宽达100公里,到海宁盐官镇一带时,江面只有3公里宽。起潮时,宽深的湾口,一下子吞进大量海水,由于江面迅速收缩变浅,夺路上涌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便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形成了陡立的水墙。
被苏东坡誉为“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海宁潮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一潮三看四景”的追潮旅游。在盐官镇东约8公里的大缺口观看“双龙相扑碰头潮”,在盐官可以看到“江横白练一线潮”,在盐官镇西约11公里的老盐仓观看“惊涛裂岸回头潮”,在夜间可观看“月中齐鸣半夜潮”,同时可以享受一下听潮之美妙。
世界一绝的海宁潮,是大自然的恩赐。千百年来无数名人游客为之倾倒。白居易、李白、苏东坡等历代名人墨客在一睹天下奇观后留下了千余首咏潮诗词。清代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中曾四次到盐官观赏海宁潮,赋诗10余首。 *** 、 *** 等一代伟人,也曾来海宁观潮,并留下了诗文。浩瀚的海宁潮,撞击了许多文人墨客的灵感,给临江而居的海宁人民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潮文化”资料,大量有关潮的学术著作、文化作品等,凝成了一部特殊的历史教材。
近年来,海宁市加快开发这一宝贵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努力改善观潮环境,修复了古迹,新建了景点,拓展了潮文化的内涵,从而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自1994年以来每年举办规模盛大的国际观潮节,进一步促进了海宁旅游事业的发展。特别是2000年 *** 、浙江电视 *** 合现场直播海宁潮,之一次全面、完整、科学、客观地向全世界展现了海宁潮的魅力,影响十分深远。轻罗万眼映出“潮文化”
海宁硖石灯彩是著名的工艺美术品。它始于唐而盛于宋,经历了千百年的锤炼,形成了以手工艺、书画为一体的地方民间文化特色,具有高度的工艺价值和美学价值,早在宋代已被列为皇宫贡品。
海宁硖石灯彩以 *** 纹精巧细美见长,集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金石、刺绣等艺术门类之大成,寓诗情画意于内,有亭台楼阁、飞禽走兽、龙灯彩舟、玲珑古塔、走马花篮等。其工艺有“针、拗、结、扎、刻、画、糊、裱”八大技法,它除了有与各地 *** 灯彩相同的扎骨架、裱糊、绘画写字、装配等工序外,还要在书画既成的纸面(五层宣纸裱成)上,以极其细致的 *** 和铲刻功夫,用刻刀和针把书画图案以外的空隙,刀刀铲除,针 *** 透。其 *** 之精细,非同凡响,一个灯彩少则要刺几十万孔,多则要刺百万、千万余孔。 *** 后的灯彩在灯、烛的辉映下,透明发光,五彩十色。诗人曾用“万窗花眼密”来形容 *** 画面,曾有诗写道:“弱骨千丝结,轻球万锦装;采云笼月魄,宝气绕星芒。檀点红娇小,梅妆粉细香;等闲三夕看,消费一年忙。”
轻罗万眼竞光辉的海宁硖石灯彩不仅名闻江南,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在宣统2年(1910年)“南洋劝业会”和1934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荣获大奖。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宁多次举办迎灯活动,促进了硖石灯彩艺术的发展,并多次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促进了中国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1955年, *** *** 将一对硖石灯彩作为国礼赠送给斯里兰卡贵宾。19 *** 年全国花灯邀请赛,参赛的14盏大小硖石灯彩全部获一等奖,轰动全国灯彩界。1994年海宁人民将两对硖石灯彩分别赠送给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先生和新加坡中华总商会。2001年2月,硖石灯彩在新西兰展出,海宁人民将两对灯彩分别赠送给奥克兰市 *** 和新西兰 *** 海伦·克拉克,再一次在异国他乡引起轰动。2001年11月下旬,29盏硖石灯彩又随浙江民间艺术 *** 团赴希腊雅典展出,又以其美轮美奂的东方神韵而倾倒了西方文明古国的观众,受到希腊人民的高度赞赏。
有灯必有会。元宵举行灯会的风俗,在海宁的习惯是农历正月十三为上灯,十五元宵最盛,十八为落灯,统称“灯节”。海宁硖石灯会作为一种民间地方风俗,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已形成了演灯、顺灯、斗灯的盛况。每逢五谷丰登、社会升平时,民间自发迎灯之举,历代相沿,蔚然成风。迎灯时,人们手提肩舆各式各样的彩灯,伴以丝竹管弦、鼓钹之乐,欢声笑语,穿街走巷;迎灯队伍长达数里,观灯群众人山人海,一片欢乐,通宵达旦。近年来在灯彩工艺上展现了近代特色,如灯内配以电珠、电灯、日光灯、霓虹灯和现代灯光艺术,灿烂夺目,非昔日烛炬可比。特别是造型古今兼具,引人入胜。
海宁硖石灯彩是吴越文化孕育出来的一朵奇葩,它秀丽典雅,玲珑剔透,令 *** 连忘返。为使这古老的灯彩艺术发扬光大,海宁成立了“灯彩研究会”,在老艺人的悉心指导下,汇聚了近百名的灯彩艺人,使这古老的艺术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海宁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自唐至清末,海宁共有进士366人。清代海宁陈家,“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簪缨科第之盛,千百年来海内数之一。
一方山水,育一方人。在海宁这块土地上孕育了东晋学者干宝,唐代忠臣许远、诗人顾况,宋代女词人朱淑真,明代戏曲家陈与郊、史学家谈迁和查继佑,清代三阁老(大学士)陈之遴、 *** 龙、陈世倌,诗人查慎行,棋圣范西屏、施定庵,书法家陈奕禧、查升,藏书家吴骞、蒋光煦,近代国学 *** 王国维,诗人徐志摩、穆旦,作家金庸、陈学昭,医学家王士雄,数学家李善兰,军事理论家蒋百里,佛学家太虚法师、印顺法师,学者、书法家张宗祥,训诂学家朱起凤,铁道学家徐骝良,文史学家宋云彬,红学家吴世昌,戏剧家沙可夫,教育家郑晓沧,植物学家钱崇澍,中国 *** 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 艺术家史东山,版本目录学家赵 *** ,漫画家米谷,科学家沈鸿,英语教育家和翻译家许国璋,美术理论家吴甲丰, *** 实业家查济民,古书画鉴定家徐邦达,篆刻书画家钱君陶等一大批名人。众多品位高、影响大的名人,为海宁积淀了名人文化的独特领域。
近年来,海宁注重名人文化的研究,修复、 *** 了陈阁老宅和王国维、张宗祥等名人故居,成立了名人研究会,先后召开了 *** 两岸王国维学术研讨会、徐志摩学术研讨会、史东山 *** 艺术研讨会、金庸学术研讨会、吴世昌学术思想研讨会、郑晓沧逝世20周年纪念会、陈学昭逝世10周年纪念会等等,并且成功主办了“海宁杯”王国维戏曲 *** 奖颁奖大会,摄制发行了反映海宁陈家的31集电视连续剧《 *** 为重》。名人文化的研究,营造了清正高雅的文化氛围,而且也打造了文化产业化的新平台,促进了海宁文化产业的发展。
“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海宁潮一日两次,白天称潮,夜间称汐,中间间隔12小时,农历初一、十五子午潮,半月循环一周,潮头更高时达3.5米,潮差可达8-9米,尤以每月农历初一至初五,十五至二十为大,故一年有一百二十个观潮佳日,“海宁天天可观潮,月月有大潮”。
斜桥榨菜:中国榨菜、欧洲酸菜和日本酱菜,被誉为国际三大名腌菜,以海宁“斜桥”牌为 *** 的浙式榨菜与川式榨菜齐名列为中国名榨菜之最,斜桥榨菜以其色香味俱佳、入口脆嫩而深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
海宁紫薇甘蔗:汁多味甜,风味独特,为浙江著名土特产和国内驰名甘蔗佳品。其汁清甜爽口,清热生津,消痰止渴,润燥利肠,消渴解酒、降火下气。
“海宁三把刀”以 *** 刀、叶刀、厨刀驰名,名气大,牌子老,价钿便宜质量好。
皮贴画:三年前诞生于“中国皮革之都”浙江省海宁市的皮贴画,经过海宁市有关部门精心培育,如今已经从海宁皮革产业链中脱颖而出,发展成为蕴含深厚文化的旅游产品。
中国国际钱江观潮节农历八月十六到八月十九
每年在海宁盐官举办的中国国际钱江观潮节,在继承传统观潮风俗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丰富多彩的大型歌舞和传统民俗风情展示活动,再现了古代沿江百姓祭潮治患、喜庆安澜的恢弘场面。
有放荷花灯、水上拔河(抢荷花)、踏白船、划艇表演等水上游览项目。旅游节期间,还举办粽子节、农民画展、民间艺术展及摄影书画展等民间活动。
节庆期间有“四月初三”西塘民间庙会、西塘风情摄影展、 *** 花展、嘉善黄酒传统工艺陈列和美食展等活动。
海宁皮革:海宁皮革业包括制革、皮衣及其他皮革制品,是海宁工业的之一大产业,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28.7%。外贸出口额达15.21亿元,占外贸出口总值的43.83%。皮革工业从业人员4.44万人,占工业从业人员的21.8%。海宁皮革产品已遍及全国各地,并远销世界上40多个国家。海宁享有“中国皮革、皮衣之乡”、“皮衣之都”之美称。皮革工业为海宁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海宁制革业主要生产牛、羊、猪服装革、鞋面革、沙发革、裘革、两用革。皮革制品包括皮衣、皮手套、皮票夹、皮包等。。“浙江皮革服装城”在海宁的建立,为海宁皮革产品的市场拓展,带来了无穷的商机。海宁已拥有了象“雪豹”、“蒙努”等名牌皮件产品,有 34家企业的产品取得真皮标志。
斜桥榨菜:中国榨菜、欧洲酸菜和日本酱菜,被誉为国际三大名腌菜,以海宁“斜桥”牌为 *** 的浙式榨菜与川式榨菜齐名列为中国名榨菜之最,斜桥榨菜以其色香味俱佳、入口脆嫩而深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目前栽培的主要品种有“红卫半碎叶”等,生产实行标准化。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宽,海宁榨菜加工业迅速崛起,涌现了大批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加工企业,并创建了一批在 *** 、港台乃至欧美地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名优品牌,产品远销日本、泰国、马来西来、美国、加拿大及港澳地区。
长安宴球:海宁的“长安宴球”是一道美味佳肴,长安人一提起“长安宴球”大都会以一种自豪的口吻向你滔滔不绝地介绍:“宴球”是长安的一道名菜,写进《长安镇志》的。
硖石灯彩:海宁硖石灯彩是著名的工艺美术品。它始于唐而盛于宋,经历了千百年的锤炼,形成了以手工艺、书画为一体的地方民间文化特色,具有高度的工艺价值和美学价值,早在宋代已被列为皇宫贡品。海宁硖石灯彩以 *** 纹精巧细美见长,集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金石、刺绣等艺术门类之大成,寓诗情画意于内,有亭台楼阁、飞禽走兽、龙灯彩舟、玲珑古塔、走马花篮等。
紫薇甘蔗:汁多味甜,风味独特,为浙江著名土特产和国内驰名甘蔗佳品。其汁清甜爽口,清热生津,消痰止渴,润燥利肠,消渴解酒、降火下气。
海宁三把刀:以 *** 刀、叶刀、厨刀驰名,名气大,牌子老,价钿便宜质量好。
三、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位于哪里
素有“温泉之城、萤石之乡”美誉的武义县,隶属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东南,“长三角”经济圈南缘,武义地理图界于东经119°27′至119°28′,北纬28°31′至29°03′之间,南北长59公里,东西宽50公里,总面积1577.2平方公里。2002武义萤石年末总人口32.8万人,其中城区10万人。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330国道、44省道穿境而过,交通干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距义乌45分钟车程,距杭州、温州2小时车程,距上海4小时车程。
武义县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境内三面环山,峰峦连绵,中部丘陵蜿蜒起伏,形成武义和宣平两个河谷盆地。县内更高处为西部西联乡的牛头山,海拔1560米;更低处为北部履坦镇范村,海拔57米。武义属中 *** 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9℃,无霜期214至242天。年降水量1445.7毫米。年日照时数1963.7小时。年辐射总量108.3千卡/平方厘米。
武义县始建于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1958年10月,武义县并入永康县。1961年10月,恢复武义县建制,现下辖8镇7乡3个街道。
武义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曾引无数雅士抚节高歌。唐朝著名诗人孟浩然曾夜泊武阳川,留下了“鸡鸣问何处,风物是秦余”的优美诗篇。北宋庆历年间(1041至1048)武义始设县学。乾道三年至淳熙三年(1167至1176),吕祖谦、朱熹等理学 *** 在武义明招寺设堂讲学,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明招文化,从此,武义名人辈出,代不乏人。新文化运动先驱、湖畔诗人潘漠华,著名经济学家千家驹,著名工笔重彩画家潘洁兹,著名农学家方悴农就诞生在这块富有诗意的土地上。
武义风光武义的自然山水和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武义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有历经八百年风雨横跨母亲河的熟溪桥;誉为“浙江之一、华东一流”,正在创建中国温泉城的武义温泉,日出水量6000吨左右,水温42℃至45℃。清水湾温泉浴场、温泉山庄是度假休闲的好去处。境内有堪称中华一绝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江南之一风水村”的郭洞古生态村;神秘村落俞源太极星象村;以及寿仙谷、刘秀垄、清风寨等10多处省市级景区。武川风情多姿多彩, *** 、道情、龙灯、抬阁等民俗风情各具特色,引人入胜。
武义县盛产有机茶、名优茶,被命名为“中国有机茶之乡”。武义传统名优特产有金华火腿、七彩萤石,曾被选为清朝宫廷贡品的宣莲,以及食用菌、高山蔬菜、花卉苗木等,在国内外博览会上屡获殊荣。
2004年1至6月,全县实现生产总值达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增速提高4.2百分点,GDP增长速度在金华各县市中首次跃升到之一位。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3.13亿元,同比增长34.6%,增长速度也位居全市之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加快,上半年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034元,增长12.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298元。有13项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县工业总产值达53.06亿元,同比增长36.4%。幅度为1997年以来的更高点;财政总收入4.55亿元,增长40.2%,增幅列居全省第4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1亿元,增长42.6%。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3.44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6亿地名;实现工业总产值82.59亿元,增长23.5%。全县累计投入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10.3亿元,开发面积达16.66平方公里,进区企业865家。通过整合园区资源,永武沿线、城东、城西三条特色产业带初步形成,通用设备、金属制品等产业逐步壮大,集聚效应开始显现。
当前全县上下正全力实施“工业强县、 *** 兴县、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按照产业“接轨永康,市场接轨义乌,城市接轨金华”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和农业产业化,力争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全省中等发达县市行列。
武义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 的武义,跨越的武义,正以一个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武义地处浙江中部,金衢盆地东南,界于东经119°27′~119°28′,北纬28°31′~29°03′之间,南北长59公里,东西宽50公里,总面积1577.2平方公里,是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之一站,区位优势明显。2002年末总人口32.8万人,其中城区10万人。金丽温高速公路、330国道、44省道穿境而过;县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武义县始建于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唐天授二年(691),析永康县西境置武义县,属婺州,这是武义置县之始。置县后曾改名武成县。唐天授年元年(904)复名武义县。五代至宋不变。元改州为路,属婺州路。明洪武 *** (1385),改婺州路为宁越府,属宁越府。洪武二十年(1387),改宁越府为金华府,相沿至清,武义一直属金华府。
*** 元年(1912),废府制设道治,属金华道。 *** 16年废道制,直属浙江省。4年9月,设立第四行政 *** 区(专署先后驻兰溪、宣平),武义属之。35年撤销第四行政 *** 区,武义直属浙江省。37年4月,属第三行政 *** 区(专署驻金华)。7月,改属第八行政 *** 区(专署驻义乌)。
1949年5月9日解放,属金华专区。1958年5月,宣平县撤销后,有16个乡镇划入,形成现在武义县区域。同年10月,并入永康县,1961年10月,恢复武义县建制,合并,恢复都属金华专区(1985年改为金华市)。
1958年10月,武义县并入永康县。1961年10月,恢复武义县建制,现下辖8镇7乡3个街道。
武义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曾引无数雅士抚节高歌。唐朝著名诗人孟浩然曾夜泊武阳川,留下了“鸡鸣问何处,风物是秦余”的优美诗篇。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武义始设县学。乾道三年至淳熙三年(1167—1176),吕祖谦、朱熹等理学 *** 在武义明招寺设堂讲学,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明招文化,从此,武义名人辈出,代不乏人。新文化运动先驱、湖畔诗人潘漠华,著名经济学家千家驹,著名工笔重彩画家潘洁兹,著名农学家方悴农就诞生在这块富有诗意的土地上。
徐浪出生地:浙江武义生日:1976年11月11日逝世:2008年6月17日于穿越东方越野拉力赛中不幸身亡,英年32岁。
自然地理环境呈“八山半水半分田”格局,地形属浙中丘陵盆地和浙中南山区交叉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三面环山,峰峦连绵,中部丘陵蜿蜒起伏,形成武义和宣平两个河谷盆地。县内更高处为西部西联乡牛头山,海拔1560米;更低处为北部履坦镇范村,海拔57米。武义属中 *** 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9℃。年降水量1445.7毫米。年日照时数1963.7小时。年辐射总量108.3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214至242天。
武义素有“温泉之城、萤石之乡”的美称。萤石贮量高达4000万吨,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现已开发了萤石工艺品。武义温泉堪称“浙江之一、华东一流”,日出水量6000吨左右,水温42℃至45℃,含有多种对 *** 有益的微量元素。2002年温泉度假区首期工程清水湾温泉度假村开发成功并对外 *** 。武义县境内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山川秀美,有郭洞古生态村,俞源太极星象村,寿仙谷风景区,刘秀垄风景区,石鹅湖风景区,台山风景区,小黄山畲族风情村,大红岩,崆峒山,武川湖等风景区。
武义县熟溪街道武义县壶山街道武义县白洋街道
武义县桐琴镇武义县茭道镇武义县履坦镇武义柳城畲族镇
武义县新宅镇武义县王宅镇武义县泉溪镇武义县桃溪镇
武义县白姆乡武义县俞源乡武义县大田乡
武义县坦洪乡武义县西联乡武义县三港乡武义县大溪口乡
中国之一批历史文化名村,浙江省入选有二,熟溪街道郭洞村、俞源乡俞源村,均属武义。
2021年4月,2021浙江53个县市综合指标排名出炉,武义县位列第30。
2021年3月,武义县上榜2021中国县域 *** 购买力百强榜第24名。
2021年3月,武义县上榜2021 *** 美食百佳县市榜第68名。
2021年1月,《小康》 *** 社推出2021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榜单,武义县位列第24位。
2021年1月,2020年中国效率“百高县”名单出炉,武义县排名第44。
2020年11月,2020年中国茶业百强县排行榜出炉,武义县位列第37名。
2020年11月,2020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揭晓,武义县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发布《2020年 *** 村百强县》,武义县上榜,排名第88位。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 *** 会重新确认武义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6月,武义县列入第二批 *** 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浙东片区)。
2020年5月,国家 *** 公布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武义县榜上有名。
2020年,武义县入选2019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 *** 景点为大红岩、牛头山。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武义县在列。
2016年2月,武义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5年3月,武义县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好了,关于义乌苗木之乡是哪里和金华更大的苗木 *** 市场在哪里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