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之乡的中文 鱼米之乡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鱼米之乡的中文这个问题,鱼米之乡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旅游文本英译中的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 ***
  2. 中文四字成语的英译及其翻译策略
  3. 带“米”的文言文或者成语

一、旅游文本英译中的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 ***

1、旅游文本英译中的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 ***

2、从广义上讲,旅游文本包括一切与旅游相关的文本资料,它主要具有两项功能:一是传递信息,二是施加影响、诱导行动(朱灿灿,2013:12)。换言之,旅游文本作为宣传类文本,不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需要让潜在的游客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基本情况、相关服务和特色文化,以达到信息传递和吸引游客的目的。对于游客来说,他们希望通过阅读文本获得游览目的地的信息。但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对所提供的信息有不同的需求,这就决定了英汉旅游文本的差异 ***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东西方在社会历史、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等方面截然不同,旅游文本在语言风格上自然要考虑双方读者的感受,采取恰当的表述方式。

4、汉语旅游材料在表述上注重辞藻、韵律,结合景点的文化历史背景,多采用四字成语以及排比、对偶句式,读起来琅琅上口。其中,对自然景观的介绍,重视优美的写意,或者采用丰富的想象力给景观增添神秘色彩,读起来或诗意盎然或浮想联翩。英文旅游材料重视“人情味儿”,常常会出现诸如“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更佳观赏时间是……”此类贴心的提示,用词和句法偏口语,简洁朴素,避免啰嗦重复;其在介绍景点具体情况时,通常采用简单叙述法,三言两语道清楚,对景点介绍追求客观、中肯,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即可。

5、除此之外,中西方人民对待宣传材料的态度也是决定其内容的`因素之一。不难发现,英语旅游文本突出信息的客观 *** ,汉语旅游文本在撰写时加入主观色彩,呼吁 *** 极强。

6、中国经典故事层出不穷,许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对中国人来说耳熟能详,但是外国游客并不一定了解。我国的旅游景点,不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大多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社会风俗有关,借用古文,引经据典,中国游客固然能轻而易举地理解其中奥妙,但是外国游客可能会因为错综复杂的人名、地名、朝代等因素而感觉晦涩难懂,降低他们旅游的积极 *** 。

7、所以,英汉旅游文本并不一定包含相同的信息内容。旅游材料在英译的过程中,译者有必要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适当修改,对其 *** 殊的内容进行特殊的翻译。

8、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数不胜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旅游文本和文化紧密相关,在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转换往往会因为中国人自身的文化背景而忽略了外国游客的认知。这就是文化缺省现象。它是指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忽略,这种现象是跨语言交际的一大障碍。在翻译旅游文本时,由于源语读者和目标语读者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具有不相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对原文读者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目标语读者就构成了文化缺省成分(王大来,2004:69)。汉英文本之间可能会存在大量的文化缺省因素,可归类为:历史景点和历史人物、传统概念和 *** 、社会风俗和文学作品。这些缺省内容可能导致翻译文本缺失民族特点,损害旅游景点的形象,切断文化的关联意义,影响汉语旅游资料信息的传递和潜在游客的兴趣(张富庄,2013:6)。

9、鉴于目标语读者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 *** ,以及英汉旅游文本本身的差异 *** ,如果译者不针对文化缺省现象进行翻译补偿,游客就不能完全理解原意,将无法达到旅游文本预期的目标。所以,译者在对旅游文本进行翻译时,要充分挖掘文本内文化缺省现象的深层含义,以采取相应的翻译补偿策略。

10、针对英汉旅游文本的差异 *** 以及东西方文化背景下读者的理解差异,翻译补偿策略是解决文化缺省现象的理想 *** 。New *** rk认为,补偿是翻译的一种手法,补偿主要是用来弥补译文在语义、声音效果、修辞及语用效果等方面的缺省,而且译文可以在不同于原文的语句中再现这种效果。在英译旅游文本时,译者通过运用多种补偿策略将缺省的背景知识恰当地传递给译语读者,同时又可以保持原文的真实 *** 。通过分析江西省的几处景点和文化人物简介的英译文本,得出具体策略如下:

11、文化在输入时,应该倾向于归化,以保护本族文化的纯洁 *** ;但文化的输出应该倾向于异化,以促使本族文化的外介,扩大本族文化的影响(李建军,2012:107)。英译旅游文本,属于文化的输出,在翻译具有 *** 的词汇和社会风俗上,应该在简单易懂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归化法。例如:

12、(1)江西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加上地处南方,处处山清水秀,是一个典型的“鱼米之乡”。

13、译文:Jiangxi,the province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cult *** e;it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China with pict *** esque scenery。Thus it has been aptly termed:“the land of rice and fish”。

14、该例句中的“鱼米之乡”直接将“鱼米”等文化意象移植到了目[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的语文本中。实际上,在英语表达中,“a land of honey and milk”同样具有“鱼米之乡”的意思。但为了更好地传播源语文化,“the land of rice and fish”更能真实地反映中国文化,更有利于外国游客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奇特之处。随着跨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会理解并接受中国文化。

15、(2) *** 山,位于江西鹰潭,道教发源地,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

二、中文四字成语的英译及其翻译策略

看到这个问题,我特意跑去查看了我的英语笔记,现在把它总结一下,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

①直译: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不引起错误联想的前提下,译者在英译汉语成语时可以采用直译法

来得容易,去得快Easy come,easy go

趁热打铁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挥金如土spend money like water

破釜沉舟b *** n one's boats(都源于军事家的策略)

雪中送炭to offer fuel in snowy weather

一人得道,鸡犬 *** *** n the dog swaggers when its *** ster win f *** o ***

②意译:意汉语成语具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很多情况下载译语中难以用直译法再现,为了确保译文读者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我们常常采用意译手法

不测风云Something unexpected *** y happen any time

开门见山 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

③套泽法:套套用译语中某个与汉语成语相似的成语来进行翻译的 *** )

1)两个成语的字面意义和蕴含意义基本一致

浑水摸鱼 fish in troubled water

2)两个成语的比喻形象有所差异,但比喻意译基本一致。

笑掉大牙 laugh off one's head

4.加注法(在译文中添加读者理解成语所需的文化信息和背景知识,其特点在于技能保留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文化蕴含,又能确保译文容易为译语读者所理解接受)

东施效颦 Dongshi imitating Xishi,(Xishi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ccident kingdom of Yue)

通过对以上四字格成语的学习,我们得出,四字格不能简单的采用直译的 *** 进行翻译,而使应该采取更多元化的 *** 去翻译出更符合英语习惯的四字格成语,同时在中文上也更加贴近四字格成语所包含的内容。

1.爱屋及乌 Love me, love my dog.

2.百闻不如一见(眼见为实)Seeing is believing.

3.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worse off than some, better off than *** ny; to fall short of the best, but be better than the worst.

4.笨鸟先飞 A slow sparrow should *** ke an early start.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not pleased by external gains, not saddened by personal losses

7.不遗余力 spare no effort; go all out; do one's best

8.不打不成交 No discord, no concord.

9.拆东墙补西墙 rob Peter to pay Paul

10.辞旧迎新 bid farewell to the old and usher in the new; ring out the old year and ring in the new

11.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try first to *** ke their mistake sound less serious and then to reduce it to nothing at all

12.大开眼界 open one's eyes; broaden one's horizon; be an eye-opener

13.国泰民安 The country flo *** ishes and people live in peace

14.过犹不及 going too far is as bad as not going far enough; beyond is as wrong as falling short; too much is as bad as too little

15.功夫不负有心人 Everything comes to him who waits.

16.好了伤疤忘了疼 once on shore, one prays no more

17.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Good news n *** r goes beyond the gate, while bad news spread far and wide.

18.和气生财 Harmony brings wealth.

19.活到老学到老 One is n *** r too old to learn.

20.既往不咎 let bygones be bygones

2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Gold can't be p *** e and *** n can't be perfect.

22.金玉满堂 Treas *** es fill the home.

24.脚踩两只船 sit on the fence

25.君子之交淡如水 the friendship between gentlemen is as p *** e as crystal; 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 green

26.老生常谈,陈词滥调 cut and dried, cliché,stereotype

27.礼尚往来 Co *** tesy calls for reciprocity.

28.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Wher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

29.马到成功 achi *** immediate victory; win instant success

30.名利双收 gain in both fame and wealth

三、带“米”的文言文或者成语

1、不为五斗米折腰吹糠见米柴米夫妻柴米油盐唱沙作米

2、斗米尺布等米下锅飞米转刍画沙聚米聚米为谷

3、聚米为山简丝数 *** 米狼戾粒米束薪凌杂米盐

4、 *** 之珠米盐博辩米已成炊米珠薪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5、山川米聚舐糠及米狧穅及米数米而炊十米九糠

6、数米量柴水米无干水米无交生米做成熟饭生米煮成熟饭

7、太仓稊米偷鸡不着蚀把米无米之炊为五斗米折腰鱼米之地

8、不为五斗米折腰(bù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9、解释: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10、出处:《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11、示例:古人~,这个助教官儿,也不是我终身养老之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五

12、解释:为柴米的需要而结合的夫妻。指物质生活条件低微的贫贱夫妻。

13、出处:明·顾起元《客座赘语·谚语》:“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儿亲戚。”

14、解释:泛指一日三餐的生活必需品。

15、出处:元·兰楚芳《粉蝶儿·思情》套曲:“若要咱称了心,则除是要到家,学知些柴米油盐价,恁时节闷减愁消受用杀。”

16、示例: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 ***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 *** 》

17、柴米油盐酱醋茶(chái mǐ yóu yán jiàng cù chá)

18、解释:旧指开门七件事,指必备的生活用品。

19、出处:元曲: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20、唱沙作米(chàng shā zuò mǐ)

21、解释:比喻以假乱真或以劣为优。

22、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宾白》:“予所谓多,谓不可删逸之多,非唱沙作米、强凫变鹤之多也。”

23、称薪而爨,数米而炊(chēng xīnér cuàn,shǔ mǐér chuī)

24、解释:薪:柴;爨:烧火煮饭。称柴草,数 *** 做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25、出处:《淮南子·泰族训》:“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26、吹糠见米(chuī kāng jiàn mǐ)

27、解释:比喻生活困难,缺少钱用。

28、解释:东汉马援堆米成山,以代地形模型,给皇帝分析军事形势、进军计划,讲得十分明了。指形象地陈述军事形势,险要的地形。

29、解释:谷粒撒得满地都是。形容粮食充盈。

30、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上》:“乐岁,粒米狼戾。”

31、示例:今岁再得一稔,想见~。★《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八年》

32、出处: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粒米束薪家里无备,妻子只是怨怅啼哭。”

33、解释:凌杂:错杂零乱;米盐:形容细碎。形容零乱琐碎。

34、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近世十二诸侯七国相王,言从衡者继踵,而皋、唐、甘、石因时务论其书传,故其占验凌杂为盐。”

35、解释:指神仙用法术点化事物。也比喻运笔法点缀文字,使诗文作品新颖,别具一格。

36、出处:晋·葛洪《神仙传》:“即求少许米,得米便撒之掷地,视其米,皆成真珠矣。”

37、示例:公为诗如~,粒粒皆成丹砂,然不自爱惜,缘手辄散去。★清·王士禛《带经堂诗话·指数类上》

38、解释:家中没有米,要去买米才能做饭。指生活贫困。

39、出处:清·李宝嘉《 *** 现形记》第二回:“退还给他,我不等他这二两银子买米下锅。”

40、示例:我现在家中无余粮,等~了。

41、米烂成仓(mǐ làn chéng cāng)

42、解释:仓:粮仓。一仓一仓的粮食腐烂了。形容家中十分富有。

43、出处:明·兰陵笑笑生《 *** 词话》第三回:“家中钱过北斗,米烂成仓,黄的是金,白的是银,圆的是珠,放光的是宝,也有犀牛头上角,大象口中牙。”

44、示例:真像古人说的:钱过北斗,~,僮仆成群,朱马成行。★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六

45、出处:明·许仲琳《 *** 演义》第五十三回:“料尔等 *** 之珠,吐光不大;蝇翅飞腾,去而不远。”

46、示例:~,也放光华!★梁羽生《狂侠天娇魔女》第七十一回

47、出处:《韩非子·说难》:“米盐博辩,则以为多而交之。”

48、解释:凌杂:错杂零乱;米盐:形容细碎。形容零乱琐碎。

49、出处:《史记·天官书》:“近世十二诸侯七国相王,言纵横者继踵,而皋唐甘石因时务论其书传,故其占验凌杂米盐。”

50、示例:见君鸡鸣而起,夜分不息,检摄官中文书、狱讼,以及宾从、隶圉~,细大不遗。★清·方苞《李皋侯墓志铭》

51、米已成炊(mǐ yǐ chéng chuī)

52、解释:比喻事已做出,无可挽回。

53、示例:事前没计划好,现在~,要亡羊补牢也来不及了。

54、解释:珠:珍珠。米贵得象珍珠,柴贵得象桂木。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55、出处:《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56、示例:长安~,居大不易。★姚雪垠《李自成》之一卷第二十六章

57、巧妇难为无米之炊(qiǎo fù nán wéi wú mǐ zhī chuī)

58、解释: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

59、生米煮成熟饭(shēng mǐ zhǔ chéng shú fàn)

60、解释: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61、出处:明·沈受先《三元记·遣妾》:“ *** ,如今生米做成熟饭了,又何必如此推阻。”

62、示例:现在自己没有见识,娶了过来,是~,便没得说了。(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三)

63、生米作成熟饭(shēng mǐ zuò chéng shú fàn)

*** 、解释: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65、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这个当儿,珍姑 *** 头是磕了,脸是开了,生米是作成熟饭了。”

66、生米做成熟饭(shēng mǐ zuò chéng shú fàn)

67、解释: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68、出处:明·沈受先《三元记·遣妾》:“ *** ,如今生米做成熟饭了,又何必如此推阻。”

69、示例:就是婶娘见~,也只得罢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

70、解释:舐:用 *** 东西。舔米外的糠,一直舔到里面的米。比喻占据的地方再夺取 *** 。也比喻由表及里,逐步进逼。

71、解释:炊:烧火做饭。数着 *** 做饭。比喻计较小利。也形容生活困难。

72、解释:比喻过分计较琐碎之事。也形容生活困窘。

73、解释:指没有吃过别人一点东西。比喻为官清廉,不妄取民物。也比喻双方毫无往来。

74、解释:太仓: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比喻非常渺小。

75、偷鸡不着蚀把米(tōu jī bù zhe shí bǎ mǐ)

76、解释: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77、为五斗米折腰(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78、解释: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弯腰行礼。比喻没有骨气。

79、出处:《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80、解释:炊:做饭。比喻缺少必要条件无法办成的事。

81、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晏景初尚书,请僧住院,僧辞以穷陋不可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乎?’”

82、示例:~,是人力所做不到的。★ *** 《两地书》八三

83、解释:薪:柴草;桂:木名。把柴草看得像桂木,把粮食看得像金子。比喻生活极度贫苦。

84、出处:宋·苏轼《次韵郑介夫》诗:“一落泥途迹愈深,尺薪如桂米如金。”

85、解释:薪:柴草。米贵得像珍珠,柴贵得像桂木。指物价昂贵,人民生活很困难。

鱼米之乡的中文 鱼米之乡-第1张图片-

86、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都中薪桂米珠,勿忧资斧。舍后有窖镪,可以发用。”

87、解释:意思是偌大一个须弥山塞进一粒小小的 *** 之中刚刚合适。形容佛法无边,神通广大。也形容诗文波诡变幻,才思出众。

88、出处:《维摩经不思议品》:“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北齐书·文苑传·樊逊》:“法王自在,置世界于微尘,纳须弥于黍米。”

*** 、解释:戈:兵器;舂:捣米。拿戈去捣米。比喻使用工具不当,劳而无功。

90、出处:《荀子·劝学》:“不道理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飧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91、解释: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

93、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 *** ;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直,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铒,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鱼米之乡 中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