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花生之乡新闻 莒南花生种植面积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很多朋友对于莒南花生之乡新闻和莒南花生种植面积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山东莒南特产:莒南花生
  2. 介绍一下临沂莒南
  3. 莒南花生的产量

一、山东莒南特产:莒南花生

莒南花生,产自山洞莒南县,蛋白质,维生素E、维生素B含量丰富。莒南县的花生年产量极高,1996年被 *** 组委会授予“中国花生之乡”的称号。

莒南县地处鲁东南丘陵地区,每年种植花生40万亩,总产1.25亿公斤,总产量居全国花生生产百强县第二位,单产量居全国之一位。分别被山东省人民 *** 列为优质大花主基地县和 *** 列为花生商品基地县。1996年又被 *** 组委会授予“中国花生之乡”的称号,1998年被国家标准汁量局、 *** 定为花生“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莒南花生个大粒饱,富含蛋白质,维生素E、维生素B等,适合出口和加工。现有两家大型花生加工龙头企业:

一是中外合资莒南同泰食品有限公司,采用驰名中外的 *** *** 望风味加工技术,生产花生烤果、椰浆花生豆。油炸花生米、花生酱等纯天然风味系列产品,具有香酥鲜脆,久食不腻等特点,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国家;

二是玉皇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采用先进技术,主要生产玉皇牌系列花生油产品,其中玉皇牌花生精炼油以色、香、味具佳,夺取了1995年全国消费者喜爱的油脂类唯一品牌产品,远销四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客户欢迎。

1995年获得全国消费者喜爱的油脂类唯一品牌产品称号。

二、介绍一下临沂莒南

莒南西周时属向国,东周时属莒国,秦、隋时随莒国划入琅琊郡莒县。

莒文化传承于龙山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为山东三大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杨妙真、王璟、孙镗、庄瑶、庄陔兰等一大批历史名人,境内至今仍留有王璟石刻造像群、孙镗纪念馆、孙膑著书修身处——孙膑洞等历史人文遗存。

莒南是一方孕育辉煌的热土, *** 时期,曾是全省 *** 、军事指挥中心和文化中心,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

1941年3月, *** 军三大主力之一的115师进驻莒南,时间长达4年之久。

1945年8月,山东省***在莒南大店镇宣告成立。

山东省新华书店、山东省之一个团支部先后在这里成立,《山东画报》、***滨海区委机关报——《滨海农村》先后在这里创刊,《大众日报》、山东文协、抗大一分校、省实验剧团、山东大 *** 房等新闻、文化、卫生机构曾长期驻扎在莒南。

***、 *** 、 *** 、 *** 、 *** 、朱瑞、黎玉、肖华、陈光等 *** 国的 *** 、元帅及两百多位将军都在莒南工作过、战斗过。

50年代涌现出了高家柳沟、王家坊前、厉家寨三个受到*** *** 亲笔批示的全国先进典型,特别是“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光辉批示,曾经作为全国农业战线上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口号响彻全国。

莒南地处青岛港、岚山港、日照港、连云港四大港口腹地,距岚山港仅10公里,距日照港、连云港50公里。

穿越县境的兖石铁路、岚济公路、日东高速、同三高速、日枣高速、长深高速把莒南与长三角、珠三角和山东半岛等经济发达地区连为一体。

依托近海临港优势,抢抓省委省***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和市委、市***发展临港经济的战略部署,实施县经济开发区、临港产业区“双区联动”,强力打造临港经济主体功能区。

规划27平方公里的莒南经济开发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主导,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辅,组团推进,联动开发,形成了“一核”、“一脉”、“三心”、“四线”、“六区”的发展格局。

截止目前,共有79个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62.1亿元,其中,57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完成投资51.85亿元。

总规划面积328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区,规划通过铁路支线、疏港大道、物流货运中心、产业配套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现代物流、钢铁、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四大产业,打造临港物流、半岛制造业转移、重化工业加工配套重要基地。

围绕临港抓 *** ,大力开展“ *** 引资年”活动,实施“过江入浙下广东”和“对接半岛”战略,新引进开工项目70个,其中过亿元项目5个、过5000万元项目16个,项目投入总量、单体规模和质量明显提高。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形成了花生、板栗、肉类、磨料磨具、草柳编、石雕石刻六大出口产业。

其中,磨料磨具年产15万吨,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2%,出口量占全国的43%,大店镇成为全国磨料磨具之一镇。

花生出口分别占全国、全省的33%和41%,实现了花生总产量全省之一,单产、加工能力、出口创汇三个全国之一,“中国花生年会暨2007中国花生博览会”在莒南召开。

莒南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 *** *** 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以全国“花生之乡”、“柳编之乡”、“板栗之乡”、“茶叶之乡”、“石雕艺术之乡”享誉海内外。

重点建设花生、茶叶、黄烟、柳条、桑蚕、板栗、瓜菜、草莓、果品、畜禽十大优质农产品基地,花生播种面积突破50万亩,我县被列入全国“花生高产创建示范县”。

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1家、省级达到2家、市级达到36家。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总面积达到23万余亩,标准化生产基地达32万余亩,20万亩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被评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5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被命名为“全市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小区(场)”。

继续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以特色创品牌,我县绿茶先后26次获国家和省农业博览会金银奖。

实施了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国家沿海防护林重点生态工程、沼气国债项目、沭河培堤、陡山灌区东干渠项目和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累计完成水利工程7000多处,开发整理土地面积28万亩,新增耕地4万多亩,建设户用沼气池5.1万个。

莒南花生之乡新闻 莒南花生种植面积-第1张图片-

大力实施“工业兴县”主战略,实施了总投资18亿元的鑫海科技、总投资5亿元的阜丰生物科技、投资4.1亿元的鸿泰化工氨基乙酸、投资3.2亿元的碧海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生产线、投资3.2亿元的信义重机数控立车等一批大项目,打造了阜丰、鑫海科技、绿润、三方、信义、碧海等一批科技型、骨干型企业,培育了生物发酵、钛铁合金、机械、食品、化工等主导产业。

阜丰集团在香 *** 交所主板成功上市,生物发酵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行业之一,是全球之一大谷氨酸生产商和 *** 第二大黄原胶生产商。

绿润公司在美国证券市场上市,板栗产品加工总量、品种和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位居之一。

目前,莒南县正围绕实施产业振兴规划,以创新工业园为载体,着力培育以信义机械、碧海机械为龙头的机械设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打造全国更大的奶包机械生产基地、数控车床生产基地和镍铁合金、不锈钢生产加工基地。

坚持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培植,积极融入全省红色旅游线、黄金海岸线,围绕“齐鲁红都、古镇庄园、天佛圣地、山水莒南”的品牌 *** ,着力开发精品旅游产品。

总投资3.9亿元、一期投资1.5亿元的天马岛旅游开发项目正式投入运营,总投资4.6亿元的省***旧址二期工程和大店古镇庄园开发已开工建设。

目前,全县拥有国家“AAAA”级景区1个、“AAA”级景区2个、“AA”级景区1个,创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我县被列入全省十佳休闲旅游度假区、全省红色旅游重点线路和全省县域旅游品牌十强县。

“拆除三尺柜台,立起自选货架”,实施“十百千”工程,形成了“以连锁配送经营为纽带,镇镇有超市、村村有连锁店”的农村现代流通 *** ,我县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的经验做法,被省委领导和全国供销总社称赞为“莒南模式、临沂经验、山东现象、全国推广”,全国“供销合作社与新农村建设暨莒南经验高层论坛”在我县举办,今年5月份,全国县级供销社工作会议参观了我县现场。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已建成农村社区56个;年内新建33个,覆盖建制村111个,覆盖人口12.3万人。

被国内外媒体誉为“中国农村又一重大变革”的“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现场会议上,我县作了典型经验介绍。

实施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双城同创”,有力地促进了县城文明程度的提高和人居环境的改善,进一步展现了和谐发展新形象。

县城旧城改造有序推进,温泉小区、阳光小区、富泉小区38座还建楼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

按照“八纵九横”的道路框架,对城区主干道路进行改造升级。

实施鸡龙河城区段改造,初步形成了“一河清水、两岸绿色”新的城市景观带。

在县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的基础上,建成启用了6万吨新区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6万吨垃圾处理场,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

莒南被授予“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市级文明城市”和“生态市建设先进县区”称号。

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积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通客车、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远程教育 *** 、通沼气。

全县农 *** 疗和城乡低保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有18671户、25486人享受到了更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补助水平增至80元,参合率达到98.3%。

全县年增各类人员就业再就业6000人以上,年输出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以上。

深入推进“平安莒南”建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切实维护了 *** *** 、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县 *** 成为全省唯一被授予“全国优秀 *** ”荣誉称号的基层 *** 。

以“争先进位创一流,优化服务促发展”为主题,在全县深入开展“效能建设年”活动,进一步解决影响和阻碍发展的突出问题。

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县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公”的经验做法在全省全市推广。

建起了高标准的“行风 *** ”直播间,开通了“马上就办”投诉举报 *** 和投诉电子信箱,形成了快速联动、联合查纠的投诉受理机制。

实施了以“六带六联八结合”为主要内容的“县带乡联村结合”工程和“弘扬厉家寨精神,争创‘好例’型支部”活动,全县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形成了跨越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

在全县大力倡树“解放思想不停顿、咬定发展不动摇、艰苦创业不懈怠、团结实干不折腾”的风气,进一步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坚定了全县上下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大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了《廉政沟通 *** 》等一系列 *** 机制,形成了 *** 风正、政风清、民风和的良好局面。

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成立了25项重点工作领导小组,对60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实行县级领导包保责任制,强化督导调度,强力推进落实。

进一步完善对县直和乡镇工作的绩效考核办法,通过奖优罚劣,更大限度地调动工作积极 *** ,在全县上下形成了你追我赶、奋力争先的发展局面。

三、莒南花生的产量

3万亩花生高产示范田亩产504.3公斤,10万亩带动田平均亩产435.1公斤。2000年,全县实现花生总产值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4强;收购加工30万吨,销售28.7万吨,实现销售总收入14.5亿元;完成出口供货10万吨,出口供货额达2.1亿元,分别占全国、全省花生出口供货总额的18%和33%,;自营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占全县自营出口创汇总额的40%。

关于莒南花生之乡新闻,莒南花生种植面积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莒南 花生 种植 面积 新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