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粽叶之乡 粽叶哪里产地更好 - 之乡 -

酉阳粽叶之乡 粽叶哪里产地更好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酉阳粽叶之乡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酉阳粽叶之乡的知识,包括粽叶哪里产地更好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各地名粽有那些
  2. 粽子的来历
  3. 粽子的资料

一、各地名粽有那些

1、广东粽子:广东粽子个头大,外形别致,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以杏花楼、新雅为 *** 的广式粽子,吃口松软而味道浓烈,外形为底平,呈正方形、五角形,一角向上,其余伸向四方。广式粽子品种很多,有栗子、鲜肉、蛋黄、香菇;裹枕粽有烤鸭、香菇、栗子、鲜肉、蛋黄、米仁,其他还有碱水粽、豆沙粽、鲜肉粽、鲜肉蛋黄粽、赤豆粽等。闽南粽子: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内外。烧肉粽的粽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五花肉并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而不腻。宁波粽子:浙江宁波粽子为四角形,有碱水粽、赤豆粽、红枣粽等品种。其 *** 品种碱水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碱水,用老黄箬叶裹扎。煮熟后糯米变成浅 *** ,可蘸白糖吃,清香可口。嘉兴粽子:嘉兴粽子为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如鲜肉粽,常在瘦肉内夹进一块肥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肥而不腻。北京粽子: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 *** 品种,其个头较小,为斜四角形。北郊农村,习惯吃大黄米粽,粘韧而清香,多以红枣、豆沙为馅。其他较为著名的粽子还有四川、两湖的辣粽、贵州的酸菜粽、苏北的咸蛋粽。此外,以沈大成、上海嘉兴粽子店、五芳斋等传统特色店所供应的粽子则是"五花八门",豆沙、鲜肉、白米、红枣赤豆、鲜肉蛋黄等。沈大成首创咖喱鸡粽,缤纷多彩。各类粽子从品种到外形,从口味到色泽都各不相同,大的广式裹枕粽450克一只,而迷你粽每只仅25克。

2、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由于我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也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各异,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3、南方粽子的 *** 品种。个头大,外形别致,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

4、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内外。烧肉粽的粽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五花肉并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而不腻。闽南的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碱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蒸熟而成,兼具黏、软、滑的特色,冰透后加上蜂蜜或糖浆尤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干等,以泉州钟楼肉粽店的肉粽最为出名。豆粽则盛行于泉州一带,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后,豆香扑鼻。当然,也有蘸白糖吃的,那是白水粽。

5、浙江宁波粽子为四角形,有碱水粽、赤豆粽、红枣粽等品种。其 *** 品种碱水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碱水,用老黄箬叶裹扎。煮熟后糯米变成浅 *** ,可蘸白糖吃,清香可口。

6、浙 *** 州,地处太湖之滨,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湖州粽子成枕头型,故得名枕头粽。也有人因为它颇具线条美,又小巧优雅,故称其为美人粽。当初的设计,就是为了方便食用,粽子的一头刚刚好放入口,方便食用。湖州的诸老大粽子始创于清末,距今已有百年历史。湖州粽子最出名的莫过于豆沙粽子。湖州的豆沙粽子不同于别处,赤豆全部选用上好的“大红袍”,细细研磨,豆沙成型后再在中间裹入板油,豆沙细腻油润,外形细长,米少馅多,软糯甘香,携带方便。煮熟后,猪油与豆沙完美融合在一起,口感香糯可口,甜而不腻。当地人习惯称之为“洗沙粽”。还有震远同的极品美人粽,它们都是采用 *** 单季稻糯米,不喂养激素饲料的农家猪,觅食活海鲜的北部湾海鸭蛋以及江西原生态的粽叶 *** 而成,色、香、味、形各具特色。甜而不腻,鲜香软糯,又营养丰富,是理想的营养食品和馈赠亲友的更佳礼品。

7、嘉兴粽子为三角形,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如鲜肉粽,常在瘦肉内夹进一块肥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肥而不腻。

8、取真武山优质甜茶叶经煎熬取汁用来 *** 粽子,其粽子色泽金黄油亮,入口润滑细嫩,柔软粘稠,齿颊留香,回味甘甜,去腻消食,营养丰富又适合糖尿病人食用。浙江多数地方尤其是浙西山区居民祖祖辈辈、从古至今都有用甜茶煮粽子、煮茶饭、煮茶粥的传统习惯。《红楼梦》第六十二回等剧情中就曾多次讲到贾宝玉爱吃甜茶饭的情节。

9、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 *** 品种,其个头较小,为斜四角形。北郊农村,习惯吃大黄米粽,粘韧而清香,多以红枣、豆沙为馅

10、桂中地区喜包形态酷似枕头的大枕头粽。桂中地区的大枕头粽一个用上半斤至一斤米;而桂林地区喜包一斤米可做六七个粽子的小枕头粽。桂林以北则喜包形态恰似狗头的狗头粽。在粽子包制过程中的配料方面又各有特色。如桂林人包粽子喜加点碱粉,以煮熟的粽子产生碱香味;而全州人包粽子喜欢用稻草灰水浸泡糯米,用这种 *** 包制出来的粽子既有适中的碱香味,亦有 *** 食欲的色彩。

11、以杏花楼、新雅为 *** 的广式粽子吃口松软而味道浓烈,外形为底平,呈正方形、五角形,一角向上,其余伸向四方。广式粽子品种很多,有栗子、鲜肉、蛋黄、香菇;裹枕粽有烤鸭、香菇、栗子、鲜肉、蛋黄、米仁,其他还有碱水粽、豆沙粽、鲜肉粽、鲜肉蛋黄粽、赤豆粽等。

12、以老半斋、扬州饭店为 *** 的淮扬特色粽子为"八味八式",正宗"小脚"白米粽、四角形红枣赤豆粽、秤砣形蛋黄栗子粽、元宝形火腿肉粽、三角形豆板咸肉粽、枕式鲜肉粽、长枕风鸡粽、菱形豆沙粽,特色鲜明。

13、功德林供应的香菇粽、豆板粽、豆沙粽、赤豆红枣粽、松仁白米粽和罗汉粽,均以素食为特色。

14、 *** 洪长兴的粽子很具 *** 风范,粽壳略青,棱角分明,外观清秀,品味纯正,特别是"牛肉粽",是其他帮别所没有的。

15、以沈大成、上海嘉兴粽子店、五芳斋等传统特色店所供应的粽子则是"五花八门",豆沙、鲜肉、白米、红枣赤豆、鲜肉蛋黄等。沈大成首创咖喱鸡粽,缤纷多彩。各类粽子从品种到外形,从口味到色泽都各不相同,大的广式裹枕粽450克一只,而迷你粽每只仅25克。

16、苏州粽子多为呈长而细的四角形,有鲜肉、枣泥、豆沙、猪油夹沙等品种,具有配料讲究、 *** 精细等特色。

17、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 *** 讲究,工艺复杂,其口味独特。

18、与北方的粽子不同,它由芭蕉叶包成方锥形,重约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咸蛋黄、叉烧肉、腊肉、红烧鸡翅等。

19、带有浓厚的闽南风味,品种甚多,有白米粽、绿豆粽、叉烧粽、八宝粽、烧肉粽。

20、蜂蜜凉粽子,是西安、关中和陕南一带特有的流行夏令食品。它形似菱角,白莹如玉,清凉解暑。吃时用丝线或竹刀割成小片,放在碟子里,淋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浆。吃起来筋软凉甜,芳香可口,沁人肺腑,别有风味。

21、蜂蜜凉粽子,历史悠久,史籍中多有记述。在长安长大的唐代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俎》中记载:“庚家粽子,白莹如玉”。早在唐中宗年间,它就是当时盛行一时的“烧尾宴”上的一道佳肴。那时叫“赐绯含香粽子”(蜜淋)。后来,长安城里也逐渐出现了专门经营这种粽子的店铺,而且制做这种粽子的技艺已相当高超了。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曾作诗赞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立团”。又据《岁时杂记》称:“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菱粽、筒粽、秤锤粽(又名九子粽)”。由此可见,远在盛唐时期,长安蜂蜜凉粽子已是上至宫廷下至民间的著名食品了。

22、陕西为蜂蜜主产区,其中陕南和关中部分地方盛产糯米, *** 蜂蜜凉粽子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蜂蜜和糯米,营养丰富,还有许多食疗作用。因此,蜂蜜凉粽子,在西安、关中和陕南,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夏令风味食品。

23、其他较为著名的还有贵州的“酸菜粽”、粽子还有四川、两湖的辣粽、贵州的酸菜粽、苏北的咸蛋粽”、上海的“咸味粽”、云南的“火腿粽”等各具特色。

二、粽子的来历

1、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2、【历史记载】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说文新附•米部》谓“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说文•夂》:“葼,敛足也。”义为鸟飞时收敛腿爪。《集韵•送韵》:“糉,角黍也。或作粽。”

3、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记载见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注云: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四仲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同“鸭”),春孚雏,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二节日所尚啖也。……裹黏米一名‘糉’,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

4、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

5、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6、【民间传说】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

7、南朝梁的吴均(四六七-五二○)在《续齐谐记》中写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

8、另外的说法是,百姓怕屈原的 *** 被江里的鱼吃掉,于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

9、粽子与屈原关联的说法,由于其浪漫主义色彩,而被广为传颂。粽子在文人歌赋中屡有出现。

10、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写道:“彩缕碧筠糭,香粳白玉团。”

11、宋代杨无咎在齐天乐端午中写道:“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12、【粽子做法】汉代,粽子是“芦叶裹米”;到了西晋,变成了“菰叶裹黏米,杂以粟”。后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更为详细:

13、《食经》曰:“粟黍法:先取稻,渍之使释。计二升米,以成粟一斗,着竹内,米一行,粟一行,裹,以绳缚。其绳相去寸所一行。须釜中煮,可炊十石米间,黍熟。”

14、《食次》曰:“●:用秫稻米末,绢罗,水、蜜溲之,如强汤饼面。手搦之,令长尺余,广二寸余。四破,以枣、栗肉上下着之遍,与油涂竹箬裹之,烂蒸。奠二,箬不开,破去两头,解去束附。”

15、到了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

16、“糭,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糭榈叶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

17、现在的传统做法则是,先将粽叶(芦苇叶或竹叶等)泡湿,糯米用水泡好,以肉、豆沙、枣仁等为馅,包成三棱形、方形、枕头形等蒸、煮而成。

18、可见,明朝的时候,糯米已经成为粽子的主要原料。而现代用赤豆、枣子和糯米混在一起的粽子做法,则是南北朝的时候已经开始流行了。

19、【粽子的形状】因地区不同,由材料以至粽叶,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连“裹”的形状,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

20、【粽子流派】北方的粽子,多是简单白米,或者杂以赤豆、枣子,蘸白糖食用。江南的粽子名声最盛,做法也复杂,尤其是馅,变化多端。和北方粽子的一个重大差异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预先用酱油浸渍,与肉馅相蒸,香味扑鼻。

21、国内的粽子,以江南嘉兴出产的最为有名。嘉兴粽子早在清代,就享有盛誉。食 *** 载嘉兴粽子的种类和做法:

22、“竹叶粽”:“取竹叶裹白糯米粽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

23、“艾香粽”:“糯米淘净,夹枣、栗、绿豆,以艾叶浸米裹,入锅煮。”

24、“薄荷香粽”:“薄荷水浸米先蒸软,拌洋糖,用箬裹作小粽,再煮。”

25、“豆沙粽”:“豆沙、糖、脂油丁包小粽煮。”

26、“莲子粽”:“去皮心,拌洋糖,包小粽。”

27、“火腿粽”:“入火腿块包粽,火腿要金华者,精肥适均。又,肉丁包粽亦可。”

28、嘉兴粽子中,又以五芳斋最为著名。国内各大城市的大型超市中,应该可以买到正宗的五芳斋粽子。

29、【吃粽子有学问】吃粽子时,可以适当喝些茶水或糖水有助于消化。更好,配一些蔬菜水果一起吃,更有营养。另外,有慢 *** 胃肠等消化道疾病的人不宜多吃。

30、粽子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传说而已,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而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特点是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白糖腌桂花酱。

31、更大的粽子――大肉粽产于广西南宁,每只重约两斤,以肥猪肉、绿豆为馅,清香、软糯、甘润、膏腴不腻。

32、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庙, *** 廊、湖心亭两处皆有。长约寸许,形如枕头,火腿为馅,小巧清鲜;湖心亭以为茶食,甚妙。

33、中国最有名的粽子都产在浙北杭嘉湖的鱼米之乡:嘉兴五芳斋的鲜肉粽四季供应,用筷子分夹四块,块块见肉,芬芳和润,酥烂嫩鲜,肥糯不腻。湖州诸老大粽子以洗沙甜粽见长,以豆沙、猪板油丁为馅并不稀罕,难得的是豆沙是洗沙――红小豆煮烂去壳,再加糖、熟猪油、玫瑰原汁炒至乌黑晶亮有劲。这种豆沙吃口香、润、细、滑――北京市场上的豆沙多学日本,以机器磨碎加糖而已,干而不滑,香淡粒粗,哪里谈得上一个“润”字。

34、一贯看不上北京的小枣粽子,不仅是淡而无味,吃起来还要吐核,小枣煮过了或生虫,则味道会变得十分怪异,败人清兴。日前无事翻书,发现屈原故里湖北秭归的粽子竟也是这路货色,北京粽子仿佛一下子“名正言顺”,神气起来,甚怪。

35、【粽子趣闻】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特点是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白糖腌桂花酱。

36、更大的粽子――大肉粽产于广西南宁,每只重约两斤,以肥猪肉、绿豆为馅,清香、软糯、甘润、膏腴不腻。

37、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庙, *** 廊、湖心亭两处皆有。长约寸许,形如枕头,火腿为馅,小巧清鲜;湖心亭以为茶食,甚妙。

三、粽子的资料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2010年12月,江西德安县宋代古墓出土了两个实物粽子,据考证,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实物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筒棕”,直到现在的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这种风俗也流传到 *** 、日本及东南亚诸国屈原

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话说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莫不感叹哀伤,空有抱负的屈子就这样离开了楚国,实乃国家损失。所以百姓为免让鱼虾侵蚀屈子,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而后,据古 *** 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竹叶粽”:“取竹叶裹白糯米粽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艾香粽”:“糯米淘净,夹枣、栗、绿豆,以艾叶浸米裹,入锅煮。”“甜茶粽”:“取真武山优质甜茶取汁用来 *** 粽子,其粽子色泽金黄油亮,入口润滑细嫩,柔软粘稠,齿颊留香,回味甘甜,去腻消食,营养丰富”“薄荷香粽”:“薄荷水浸米先蒸软,拌洋糖,用箬裹作小粽,再煮。”“豆沙粽”:“豆沙、糖、脂油丁包小粽煮。”“莲子粽”:“去皮心,拌洋糖,包小粽。”“松仁粽”:“去皮包小粽”“火腿粽”:“入火腿块包粽,火腿要金华者,精肥适均。又,肉丁包粽亦可。”“蛋黄粽”:“中间一个蛋黄,蛋黄必须采用上好鸡蛋,入口甜咸而不反感。”嘉兴粽子中,又以五芳斋最为著名。嘉兴五芳斋的鲜肉粽四季供应,用筷子分夹四块,块块见肉,芬芳和润,酥烂嫩鲜,肥糯不腻。湖州诸老大粽子以洗沙甜粽见长,以豆沙、猪板油丁为馅并不稀罕,难得的是豆沙是洗沙――红小豆煮烂去壳,再加糖、熟猪油、玫瑰原汁炒至乌黑晶亮有劲,这种豆沙吃口香、润、细、滑。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由于我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也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各异,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南方粽子的 *** 品种。个头大,外形别致,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内外。烧肉粽的粽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五花肉并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而不腻。闽南的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碱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蒸熟而成,兼具黏、软、滑的特色,冰透后加上蜂蜜或糖浆尤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干等,以泉州钟楼肉粽店的肉粽最为出名。豆粽则盛行于泉州一带,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后,豆香扑鼻。当然,也有蘸白糖吃的,那是白水粽。宁波地区

酉阳粽叶之乡 粽叶哪里产地最好-第1张图片-

浙江宁波粽子为四角形,有碱水粽、赤豆粽、红枣粽等品种。其 *** 品种碱水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碱水,用老黄箬叶裹扎。煮熟后糯米变成浅 *** ,可蘸白糖吃,清香可口。湖州地区浙 *** 州,地处太湖之滨,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湖州粽子成枕头型,故得名枕头粽。当初的设计,就是为了方便食用,粽子的一头刚刚好放入口,方便食用。湖州的诸老大粽子始创于清末,距今已有百年历史。湖州粽子最出名的莫过于豆沙粽子。湖州的豆沙粽子不同于别处,赤豆全部选用上好的“大红袍”,细细研磨,豆沙成型后再在中间裹入板油,豆沙细腻油润,外形细长,米少馅多,软糯甘香,携带方便。煮熟后,猪油与豆沙完美融合在一起,口感香糯可口,甜而不腻。当地人习惯称之为“洗沙粽”

嘉兴粽子为三角形,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如鲜肉粽,常在瘦肉内夹进一块肥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肥而不腻。

取真武山优质甜茶叶经煎熬取汁用来 *** 粽子,其粽子色泽金黄油亮,入口润滑细嫩,柔软粘稠,齿颊留香,回味甘甜,去腻消食,营养丰富又适合糖尿病人食用。浙江多数地方尤其是浙西山区居民祖祖辈辈、从古至今都有用甜茶煮粽子、煮茶饭、煮茶粥的传统习惯。《红楼梦》第六十二回等剧情中就曾多次讲到贾宝玉爱吃甜茶饭的情节。

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 *** 品种,其个头较小,为斜四角形。北郊农村,习惯吃大黄米粽,粘韧而清香,多以红枣、豆沙为馅。

桂中地区喜包形态酷似枕头的大枕头粽。桂中地区的大枕头粽一个用上半斤至一斤米;而桂林地区喜包一斤米可做六七个粽子的小枕头粽。桂林以北则喜包形态恰似狗头的狗头粽。在粽子包制过程中的配料方面又各有特色。如桂林人包粽子喜加点碱粉,以煮熟的粽子产生碱香味;而全州人包粽子喜欢用稻草灰水浸泡糯米,用这种 *** 包制出来的粽子既有适中的碱香味,亦有 *** 食欲的色彩。

以杏花楼、新雅为 *** 的广式粽子吃口松软而味道浓烈,外形为底平,呈正方形、五角形,一角向上,其余伸向四方。广式粽子品种很多,有栗子、鲜肉、蛋黄、香菇;裹枕粽有烤鸭、香菇、栗子、鲜肉、蛋黄、米仁,其他还有碱水粽、豆沙粽、鲜肉粽、鲜肉蛋黄粽、赤豆粽等。以老半斋、扬州饭店为 *** 的淮扬特色粽子为"八味八式",正宗"小脚"白米粽、四角形红枣赤豆粽、秤砣形蛋黄栗子粽、元宝形火腿肉粽、三角形豆板咸肉粽、枕式鲜肉粽、长枕风鸡粽、菱形豆沙粽,特色鲜明。功德林供应的香菇粽、豆板粽、豆沙粽、赤豆红枣粽、松仁白米粽和罗汉粽,均以素食为特色。 *** 洪长兴的粽子很具 *** 风范,粽壳略青,棱角分明,外观清秀,品味纯正,特别是"牛肉粽",是其他帮别所没有的。以沈大成、上海嘉兴粽子店、五芳斋等传统特色店所供应的粽子则是"五花八门",豆沙、鲜肉、白米、红枣赤豆、鲜肉蛋黄等。沈大成首创咖喱鸡粽,缤纷多彩。各类粽子从品种到外形,从口味到色泽都各不相同,大的广式裹枕粽450克一只,而迷你粽每只仅25克。

苏州粽子多为呈长而细的四角形,有鲜肉、枣泥、豆沙、猪油夹沙等品种,具有配料讲究、 *** 精细等特色。

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 *** 讲究,工艺复杂,其口味独特。

与北方的粽子不同,它由芭蕉叶包成方锥形,重约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咸蛋黄、叉烧肉、腊肉、红烧鸡翅等。

带有浓厚的闽南风味,品种甚多,有白米粽、绿豆粽、叉烧粽、八宝粽、烧肉粽。

蜂蜜凉粽子,是西安、关中和陕南一带特有的流行夏令食品。它形似菱角,白莹如玉,清凉解暑。吃时用丝线或竹刀割成小片,放在碟子里,淋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浆。吃起来筋软凉甜,芳香可口,沁人肺腑,别有风味。

蜂蜜凉粽(4张)蜂蜜凉粽子,历史悠久,史籍中多有记述。在长安长大的唐代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俎》中记载:“庚家粽子,白莹如玉”。早在唐中宗年间,它就是当时盛行一时的“烧尾宴”上的一道佳肴。那时叫“赐绯含香粽子”(蜜淋)。后来,长安城里也逐渐出现了专门经营这种粽子的店铺,而且制做这种粽子的技艺已相当高超了。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曾作诗赞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立团”。又据《岁时杂记》称:“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菱粽、筒粽、秤锤粽(又名九子粽)”。由此可见,远在盛唐时期,长安蜂蜜凉粽子已是上至宫廷下至民间的著名食品了。陕西为蜂蜜主产区,其中陕南和关中部分地方盛产糯米, *** 蜂蜜凉粽子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蜂蜜和糯米,营养丰富,还有许多食疗作用。因此,蜂蜜凉粽子,在西安、关中和陕南,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夏令风味食品。其他较为著名的还有贵州的“酸菜粽”、粽子还有四川、两湖的辣粽、贵州的酸菜粽、苏北的咸蛋粽”、上海的“咸味粽”、云南的“火腿粽”等各具特色。红豆味

1.将糯米淘洗干净,放入清水里浸泡至能捏碎,备用。 2.将红豆洗净,泡1.5小时后再和糯米放在一起拌匀,备用。红豆粽子

3.将粽叶300克洗净,放入锅内煮约半小时取出,用凉开水浸泡,备用。 4.取泡好洗净的粽叶三四片摆齐,卷成圆锥形的筒,放入拌和的糯米和红豆,包成粽子形状,用绳扎紧。 5.将包好的粽子码放在锅内,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约2小时后,改用小火焖约3小时,即可食用。

材料:粽叶五花肉糯米辅料:酱油食盐做法: 1.提前将粽子叶擦洗干净,剪去根部后放入水中,煮软备用。2.五花肉切长条,加酱油食盐腌制一晚。 3.糯米洗净后拌入盐和酱油,沥干水分。 4.粽叶折成一个小碗状,先加入少许糯米,放一块五花肉,包好再用棉线扎紧。 5.锅中用粽叶垫底,放入肉粽,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4个小时。

1.主料:糯米,甜茶,蜜枣等粽馅。 2.将甜茶入铁锅煎熬取汁。将糯米淘洗干净,沥水,泡入甜茶汁备用。 3.粽子包好后和甜茶同时入锅,以水盖过粽子为宜,用中火煮2小时,熟透了便可食用。口感:此粽子其色、香、味、美俱全,色泽金黄油亮、入口润滑细嫩、柔软粘稠、齿颊留香、回味甘甜、营养丰富。

类别:甜品/点心自汗盗汗食谱补虚养身食谱夜尿多食谱工艺:煮口味:清香味食用:早餐|中餐|晚餐|零食口感:此粽子口感舒适,营养丰富。主料:糯米1000克辅料:葡萄干50克蜜枣100克烹饪 *** 1.将粽叶400克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煮软,捞起沥水,备用。 2.将糯米淘洗干净,沥水,备用。 3.将蜜枣装入碗内,蒸软取出,趁热去核,葡萄干洗净,沥水。 4.取3张粽叶,毛面相对,先放入1/3糯米,加入蜜枣和少许葡萄干,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绳子扎紧。5.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内,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约2小时,再用小火焖约3小时,即可食用。 *** 粽子

烹饪 *** :糯米、绿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鸭蛋蛋黄5个。将蛋黄切碎与糯米、绿豆、花生拌匀即成馅。取泡过的粽壳叶折成漏斗状,填入适量馅料,包好后放入锅内排紧,加入冷水浸没粽子,煮沸1小时后,改文火煮1小时即可。

烹饪 *** :泡过的糯米、绿豆各1000克,牛肉、陈皮各100克,猪肉末50克,葱末、姜末、食盐适量。用猪油将葱末炒黄,依次放入牛肉、陈皮、猪肉末炒半分钟后,淋上麻油即成馅。包时先填进拌匀的糯米、绿豆,将馅料夹在中间,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虽然中国人一直有吃粽子的习俗,但甜粽子糖多热量大、咸粽子油多脂肪高,又让人们对此敬而远之。现在,我们就教大家做一种“五豆粽”,既满足人们的食欲,又保证了营养健康。“五豆粽”以清热解毒、消暑祛湿、健脾和胃的绿豆、红豆、花生、眉豆和糯米等豆类、粗粮为原料;又以 *** 味清凉、兼有治病功效的粽叶包裹,不仅美味,还非常适合夏天作食疗用,老幼咸宜。材料:白糯米360克、红豆60克、绿豆60克、眉豆60克、花生60克、玉米80克、粽叶24片。做法:1.将糯米、红豆、绿豆及花生分别洗净放在冷水中泡2小时,眉豆洗净在冷水中泡1小时 2.沥干水分,拌匀糯米、红豆、绿豆、花生、眉豆及玉米,加糖调味 3.粽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2小时后,擦干。 4.取出2片粽叶,交叉叠起折成三角顶部,加入适量糯米混合物,将头尾折好。两边再包裹上另2片粽叶,折好后用细绳包扎,即成五豆粽。 5.上笼蒸20分钟即可食用。

五色粽的 *** *** 简单。先把糯主用猪油或花生油炒至闻有香味,就取出分别装进五个盒子里。然后用野生植物的叶液一盒染成一种颜色,分别染成红、黄、蓝、黑、白王色。再加入腌好的野味,如 *** 肉、黄肉、鹿肉等或家禽肉。接着就用树叶或芭蕉叶包裹,每种颜色的糯米包一种,再用麻绳捆住。粽子的形式呈圆柱形,大小随意。煮粽子时,水要浸没粽子,如果分多锅煮,五种颜色的粽子每锅都要有,其意喻吉祥。煮约两小时,粽子发出浓厚的芳香味时就可取出食用了。

材料:三宝米1杯、糯米1/2杯、鱼肉80克、萝卜干末20克、香菇2朵、虾米5克、姜片3片。调味料:酱油2大匙、米酒1大匙。做法: 1.洗泡好的三宝米和糯米混合,加水1/2杯,置电饭锅中蒸熟(非电子锅,外锅加水1/2);荷叶泡水备用。 2.鱼肉洗净,切片;萝卜干末洗净,沥干水分;香菇对切泡水至软;虾米洗净备用。 3.锅烧热,入油将虾米炒香后,加入香菇炒香后取出备用。 4.锅烧热,入油将姜片炒香后,加入鱼片及调味料以小火煮100分钟。 5.取小蒸笼铺上荷叶,放入煮熟的三宝糯米饭,再放入做法(3)与(4)之材料,续加入三宝糯米饭,将荷叶包好,置电饭锅蒸熟(外锅加1/2杯水)即可。

苇叶500克,糯米1000克,小枣50克,薏仁50克,红豆50克,绿豆50克,金橘75克,青梅50克。 *** 粽子

1.苇叶用开水焯一下 *** 待用,糯米洗净用冷水泡24小时后待用。 2.将小枣、薏仁、红豆、绿豆用水泡开;金橘、青梅切成粒。 3.糯米和加工好的配料混合包入苇叶中,用水煮2小时即可食用。

原料:红枣或者栗子、白糯米做法:首先将红枣或者栗子切成粒,白糯米泡在冷水里三四个小时,然后按照一层米、一层馅的顺序,一共包裹上三层米、三层馅,最后将这些原料用芦苇叶包裹起来,煮熟了即可。

原料:豆沙、白糯米做法:白糯米泡在冷水里三四个小时,然后按照一层米、一层馅的顺序,一共包裹上三层米、三层馅,最后将这些原料用芦苇叶包裹起来,煮熟了即可。做法和鲜果粽子相同。古味肉粽原料:板栗、香菇、五花猪肉、咸蛋黄、虾、白糯米、肉酱、花生。做法:板栗煮熟了,直到煮出板栗的香味。香菇泡水一个小时,小火微炸,加入香料煮。将五花猪肉先过油炸一下,然后捞出来用酱油和香料卤制。虾也是过油炒制一下,炒出香味。花生要煮熟了。同时,要将白糯米泡在水里大约3~4个小时,泡软备用。将白糯米和其他所有加工后的原料放在一起,具体的比例可以根据个人爱好,糅合在一起后,加酱料拌炒片刻,炒好以后包在粽叶里头。提示:水一定要淹过所有的粽子,然后煮一个半小时左右即可。

原料:和古味肉粽差不多,只是再加一项原料,即瑶柱。(瑶柱是什么:做法和古味肉粽一样。

原料:紫米、银杏、瑶柱、 *** 、板栗、香菇、五花猪肉、咸蛋黄、虾、白糯米、肉酱、花生。做法:之一步,板栗、香菇、五花猪肉、咸蛋黄、虾、白糯米、肉酱、花生的加工 *** 和古味肉粽相同。紫米要泡在热水里,时间需要6个小时左右。泡好以后,将紫米用文火小炒,炒出香味,但是不要炒得太软。瑶柱和银杏也需要事先煮熟了。 *** 更好用干 *** ,提前7天就要放在水里泡。第二步,将6成的白糯米和4成的紫米拌在一起,加上其他的原料,用 *** 竹叶包裹成4个角,放入水里煮一个半小时。

用料:糯米600克,香叶4片,黄梨即煮料1包,葱头仔3汤匙,蒜米1汤匙,白兰她油3汤匙,生抽半汤匙,粽叶适量,粽绳适量馅料: *** 00克,薯仔400克,大葱头3粒,虾米80克香辣炒饭即煮料2汤匙,鸡精1茶匙生粉3茶匙,马拉栈1茶匙做法:将鸡肉斩件,薯仔和大葱头粒,加入其他馅料拌匀。洗净糯米,浸水半小时,香叶切6公分长,葱头仔和蒜米切碎。烧热锅,放入白兰她油,爆香葱头仔和蒜米,加入糯米和黄姜即煮料和生抽,炒均。用粽叶2张,折叠成漏状,放入炒香的糯米1汤匙,加入馅料、香叶,再加入1汤匙的糯米在上面。将粽绳把粽子扎好,放入气压煲中煮30分钟,即可趁热食。*普通煲须2小时。

用料:糯米600克,猪肉/鸡肉碎 *** 克,虾肉150克,葱头仔120克,糖冬瓜120克,蒜米2茶匙,花生碎4汤匙,芝麻3汤匙,香叶4片,粽绳适量,粽叶适量调味料:芫茜仔粉2汤匙,胡椒粉1汤匙,鸡精1茶匙,沙姜粉2茶匙,生抽11/4汤匙,糖半汤匙,盐1茶匙,黄姜1茶匙,水半杯,红鹰油4汤匙做法:将糯米洗净,净,浸水2小时,沥干水分,加4汤匙油和2茶匙盐,搅匀。烧热4汤匙在锅中,爆香葱头仔和蒜米,加入猪肉、虾肉糖冬瓜和调味料,炒好待冷。把粽叶折成斗形,加入糯米和馅料,用绳裹紧。把粽子放入沸水中煮约2小时取出供食。

用料:糯米450克芋头550克眉豆150克芋头饭即煮料1包胡椒粉1茶匙麻油1茶匙葱头仔(切碎)2汤匙蒜头(切碎)1汤匙粽叶适量红鹰油适量馅料:鸡猪肉切块600克粟子100克虾米50克冬菇20朵咸蛋黄10粒调味料:五香粉1茶匙壕油1汤匙胡椒粉1茶匙麻油1茶匙生抽1汤匙酒1汤匙晒油半茶匙鸡晶半茶匙糖半茶匙盐1茶匙做法:糯米和眉豆洗净,浸水半小时。芋头去皮,洗净,切粒,包油。烧热油在锅中,爆香葱头和蒜米,倒入A料,炒香,待用。把猪鸡肉(加2茶匙生粉)粟子,虾米,冬菇和调味料抖匀。用粽叶折成筒状,放入炒好的糯米,加入馅料,再盖米,折成三角形,用粽绳扎好,放入烧滚水的气压煲中煮30分钟即热普通煲须2小时。原料:猪前臀尖,糯米肉和米的比例是3:5左右(即3斤肉,5斤米的样子),酱油,盐,白糖,鸡精,料酒嘉兴肉粽 *** 材料:主料:糯米1000克,猪腿肉600克调料:酱油50克,白砂糖27克,盐25克,白酒5克,味精1克粽子的特色:形态美观别致,箬香芬芳和润,肉质酥烂鲜嫩,肥糯可口不腻。嘉兴粽子的做法: 1.选用7~10厘米宽的伏天粽叶,放在开水锅内煮3~5分钟,使其回软,捞起用清水洗净,沥干 2.糯米放入淘箩,用清水淘净,连箩静置约15分钟,沥干水,将米倒入木盆内,加入糖20克、盐15克及酱油50克拌匀 3.将猪腿肉去皮,按横纤维分别肥瘦切成长方小块(每块约重20克),放入大盆,加糖7克、盐10克及味精、白酒,反复搓擦,使用料渗入肉内,直至泛出白沫时止 4.左手拿粽叶2张,毛面朝下,宽度1/5相叠,右手另拿1张粽叶,光面朝上,约1/3相叠接在左手粽叶的尾部将粽叶接长,在总长的2/5处折转,两边相叠约3厘米成漏斗状 5.左手托握粽叶,右手放入糯米40克,肉3小块(二瘦一肥)按瘦、肥、瘦顺序横放米上,再盖上糯米60克,铺平,将长出部分的粽叶折转,盖住米,包成囚角矮壮长方枕头形,用绳绕折至八成紧即可,照此法逐一包好 6.锅中放水烧沸,然后将包好的粽子下锅,水面要高出粽子约3~5厘米,用竹架和石块放在粽上压实,用旺火煮2小时,再用小火煮1小时即熟。

材料:长糯米、猪肉、香菇、咸蛋黄、酱油、糖、五香粉、盐、粽叶、粽绳。做法:将糯米洗净,泡3小时备用;把猪肉切成长约4公分,宽2公分的长条;香菇泡软后,去蒂切成条状;再将猪肉、香菇以酱油、五香粉、盐、糖等调味料腌2小时;咸蛋黄切半备用。洗净粽叶及粽绳,取2张粽叶,在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状,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糯米,放入猪肉、香菇、咸蛋黄等馅料,再加上糯米填满,接着将多余的粽叶折回盖住漏斗包裹好,用绳子在粽腰处扎紧打结,做好后放入锅中,以水盖过粽子,用中火煮2小时,熟透了便可食用。

材料:粽叶、糯米、白糖、果仁、果脯等 *** *** :先做馅料,用白糖添加果仁、果脯做原料,经过 *** 厚切成一个个小方块,将切好的小方块馅料裹上糯米面,做成一个个“小汤圆”,然后包在粽子里,煮好以后将粽子切开一分为二,就会发现里面汤汁淋漓,咬上一口香糯爽口。粽叶的选用:广州人包粽子多用箬叶,选表面光滑软韧的较好。汕头人包粽子多粽子

用竹叶,粽子有竹叶的清香味,但要煮软再用。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从安徽黄山采下的箬叶,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称“徽州伏箬”。粽馅的调味:咸肉粽要先将新鲜的猪肉用少许味精、白糖、酒、盐、生抽拌匀反复 *** 至调味品渗入猪肉再包。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 *** 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咸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要扎紧,因为瘦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个小时左右即可。在煮粽过程中不要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热取出。吃时打开粽叶,粽香喷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香嫩鲜美是为上品与食物的搭配

1.茶超甜的粽子,如枣泥、豆沙等,配薄荷茶、绿茶。能增进葡萄糖的代谢,清热去腻。特别油的粽子,如鲜肉、火腿、香肠等,配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帮助消化。 2.木瓜,菠萝清甜消食,缓解吃完粽子后嘴里油腻的感觉,这种吃法既美容又助消化。

粽子清香淡雅,软糯 *** ,口味多样,颇受人们喜爱。然而, *** 粽子的原料糯米,油 *** 及黏 *** 较大,过量进食容易引起消化 *** ,并由此产生胃酸分泌增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不可贪食。粽子蒸或煮熟后,能释放出一种胶 *** 物质,进食后会增加消化酶负荷,兼之其 *** 温滞气,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故以下人群更好不食或少食: 1.心血管病患者: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老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 *** 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 *** 。 3.胃病、肠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 *** 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 4.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要做到五小心:一要看看粽子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别买变质粽子;二要小心粽子的口味变化,如果尝到粽子馅有点酸、有点发苦、口味不正,不要再食用;三要小心粽子的质量,一定要买商场、餐饮企业、超市的正规粽子;四要小心粽子的外包装,买安全、卫生的粽子;五要小心吃粽子是不是对路,有胃病的不要吃太甜的粽子,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不要吃肉粽、蛋黄粽和太油腻的粽子。

1.吃粽子时更好能同时喝茶水,帮助吞咽和消化,每次少吃一点,可选择迷你粽子 2.吃粽时应该搭配凉拌青菜、水果沙拉 3.粽子要充分加热,煮热变软后才能吃;4.如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选白米粽,别蘸糖,不要吃得太甜 5.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不要吃肉粽、蛋黄粽等脂肪、蛋白含量过高的粽子。少吃,选择健康类粽子,多喝清茶,不吃过期和发霉变质的粽子。

粽子的热量依其“大小”、“内容”不同有所差别,“肉粽”每个热量约含450至600卡,台式肉粽由385至671卡,平均495大卡,而湖州粽则由400至520卡拉美粽子

,平均459卡,肉粽的内容物当然也直接影响它的热量,如使用五花肉和使用叉烧肉当配料,所含热量自然不同。包粽子时,更好选用符合“三少一多”(少油、少碱、少糖、多纤维)素材,增加粽子的纤维质,或将糯米混加普通大米,增加粽子的纤维;另 *** 豆沙粽时,建议以“植物油”取代猪油,可降低粽子的热量。 *** 粽热量较一般粽子少,每个热量约含210至 *** 大卡;碱粽也因体积小,相对热量较小,热量在未沾糖前约为100至120卡,沾糖后则含120至150大卡;“豆沙粽”每个热量约含500至600卡,在粽子王国中,它的热量可以数一数二,因除了砂糖或蔗糖含量较高外,豆沙粽多以猪油炒过,所以热量增加很多。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粽叶 酉阳 产地 哪里 更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