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鲤之乡?稻田养鱼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3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稻鲤之乡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稻田养鱼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湖北江汉平原的鱼米之乡
  2. 湖北江汉平原鱼米之乡
  3. 为什么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
  4. 为什么长江三角洲被称为 鱼米之乡

一、湖北江汉平原的鱼米之乡

1、由于具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发展优势,江汉平原成为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所依仗的农业经济基础之一,农业生产总量约占湖北省的近60%,占全国的5%~12%,为全国闻名的粮、棉、油和鱼、肉、蛋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江汉平原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为小麦。粮食产量占全省的40%左右,被誉为湖北的“粮仓”,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自明朝以来就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称。

2、其中仙桃市耕地160万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全国重要的粮、棉、油、鱼、猪、蛋生产基地。年出栏生猪100多万头,出笼家禽8000多万只,禽蛋产量50万吨。水产量居全省之一,粮食产量居江汉平原之一。全市粮食面积100万亩,棉花面积40万亩,油菜面积100万亩,蔬菜面积60万亩,水产面积56万亩,淡水产品养殖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二。由于江汉平原土地肥沃,花生、红薯、大豆、高粱、玉米、土豆等经济作物的产量也相当可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前景十分广阔。其中监利县为产粮大县,大米产量在60万吨以上。江汉平原的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棉花产量占全省的65%以上,是湖北省更大的棉产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高产优质棉区之一。其中天门市为产棉大县(市),棉花产量在3万吨左右。江汉平原的油料作物种类繁多,以油菜、芝麻、花生等为主,油菜产量占全省的20%以上,芝麻产量占全省的40%以上。江汉平原的湖区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渔业区之一,不仅盛产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鲤、鲫、鳜、乌鳢等鱼类也非常丰富,还盛产虾、蟹、贝类以及莲、藕、菱、芦苇和水禽。其中荆州市的莲产量居湖北省首位,占到40%~60%;洪湖主产的野鸭是湖北的特产之一。

二、湖北江汉平原鱼米之乡

湖北江汉平原,因其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和显著的发展优势,成为了长江经济带不可或缺的农业支柱。这片区域的农业生产贡献巨大,约占湖北省总产量的60%,在全国占比为5%至12%,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江汉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其次是小麦,粮食产量占全省的40%,被誉为湖北省的“粮仓”,是中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自明朝起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称。

仙桃市尤为突出,拥有160万亩肥沃耕地,是全国粮、棉、油、鱼、猪、蛋的重要生产基地。粮食种植面积达100万亩,棉花40万亩,油菜100万亩,蔬菜60万亩,水产养殖56万亩,淡水产品养殖在全国名列前茅,年出栏生猪100多万头,家禽出笼量8000多万只,禽蛋产量50万吨。江汉平原土地肥沃,经济作物如花生、红薯、大豆、高粱等产量可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提供了广阔前景。

监利县作为产粮大县,大米年产量超过60万吨。江汉平原的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产量占全省65%以上,是湖北省更大的棉产基地,也是优质高产棉花的重要产区。天门市则是产棉大县,棉花产量约3万吨。此外,江汉平原的油料作物种类繁多,尤其是油菜和芝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20%和40%以上。湖区则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渔业区,这里有丰富的四大家鱼和鲤、鲫等鱼类,还有虾、蟹、贝类以及莲、藕、菱、芦苇和水禽资源。荆州市的莲产量位居湖北之一,洪湖的野鸭更是湖北的特色特产。

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中游,湖北省的中南部,西起宜昌枝江,东迄武汉,北自荆门钟祥,南与洞庭湖平原相连,面积约4.6万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荆州市的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 *** 县、监利县、 *** 市、洪湖市、松滋市8个县市区及仙桃、潜江、天门3个省直管市,并辐射周边武汉、孝感、荆门和宜昌4个市的部分地区。江汉平原因其地跨长江和汉江而得名,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为什么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

“鱼米之乡”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不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因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内稻、麦、棉、麻、丝、油、水产等产量居中国前列,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1、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之一大经济区, *** *** *** 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2、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为中国三大平原之一,地跨中国鄂、湘、赣、皖、苏、浙、沪等7省市。

1、长江三角洲基底为扬子准地台的一部分。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中断沉降。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地壳和海平面频繁升降,最后一次大海侵结束后,长江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开始在江口发育三角洲。

2、长江三角洲的地理顶点在江苏省仪征市真州镇附近。在六七 *** 以前,是一个三角形港湾,长江河口好似一只向东张口的喇叭,水面辽阔,潮汐作用显著。

3、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扬子准地台褶皱断拗带内,燕山运动产生一系列断陷盆地,后经长江切通贯连和冲积后,形成现今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整体。

4、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亦为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天然水系及纵横交错的人工河渠使该区成为中国河网密度更大地区。同时该区是中国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地区,著名淡水湖有鄱阳湖、洞庭湖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鱼米之乡百度百科_长江三角洲

四、为什么长江三角洲被称为 鱼米之乡

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为中国三大平原之一,地跨中国鄂、湘、赣、皖、苏、浙、沪等7省市,素有“水乡泽国”之称,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和化学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水陆交通发达。

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麓,东到黄海、东海滨,北接桐柏山、大别山南麓及黄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及钱塘江、杭州湾以北沿江平原,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100~400千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

主要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苏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平原等6块平原组成。一般海拔5~100米,多在海拔50米以下。年均温14~18℃,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扬子准地台褶皱断拗带内,燕山运动产生一系列断陷盆地,后经长江切通、贯连和冲积后,而形成。受新构造运动影响,

平原边缘白垩系―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纪红土层微微掀升,经流水冲切,成为相对高度20~30米的红土岗丘,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区则继续下降形成泛滥平原和滨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亦为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天然水系及纵横交错的人工河渠使该区成为中国河网密度更大地区。同时该区是中国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地区,著名淡水湖有鄱阳湖、洞庭湖等。

1、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内的长江天然水系及纵横交错的人工河渠使该区成为全国河网密度更大地区,区域内最主要的河流为长江及其支流汉江,,区域内河流多为冲积 *** 河流。

2、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内的淡水湖泊众多,湖荡星罗棋布,湖泊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平原面积的10%。两湖平原上,较大的湖泊有1300多个,包括小湖泊,共计1万多个,

面积1.2万多平方千米,占两湖平原面积的20%以上,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江汉平原素有“鄂清上千,湖泊成群”的说法,长江三角洲亦有“水乡泽国”之称,

湖荡洼地占三角洲土地总面积的13.4%。除太湖外,面积在千亩以上的大湖有150多个,千亩以下的荡、泊数以千计。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内的湖泊中,以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的面积较大。它们对长江及其支流的作用最显著,具有调节水量、延缓洪峰的天然水库作用,兼具灌溉、航运、养殖之利。

稻鲤之乡?稻田养鱼-第1张图片-

3、长江中下游平原居中国南北和东西交通网的枢纽地带,水陆交通发达;长江贯穿中部,成为一条东西向的水运大动脉,加上其众多支流,构成一庞大水道交通运输网。

4、长江中下游平原矿产资源种类很多,主要有萤石、磁石、滑石、紫石英、秋石、青礞石、代赫石、寒水石、自然铜、阳起石、云母、禹粮石、鹅管石、石膏、煤炭、有色金属等。其中有色金属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

这主要由于江南山地丘陵在地质历史上曾有过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岩浆在冷凝过程中,所含的各种金属成分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形成钨、锑、铜、铅、锌等有色金属。

5、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内主要有蟾酥、地龙、刺猬皮、土鳖虫、鳖甲、龟甲、僵蚕、蝉蜕、水蛭、蜈蚣、牡蛎、青娘虫、虻虫、蛴螬虫、蜣螂虫、蝼蛄、守宫(壁虎)、

蕲蛇、乌梢蛇、白花蛇,穿山甲、水獭、猴、鹿、熊、猫、鮠、鳊、鲴、鮈、鲢、鲤、鲫、青、草、鳡、鲚、鲥、香鱼、银鱼(有大银鱼、短吻银鱼、细银鱼、尖头银鱼等多种)、鳗鲡、花鲈和松花鲈(又名四鳃鲈)、中华鲟、扬子鳄等动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长江中下游平原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养鱼 稻田 鲤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