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艾草之乡介绍,中国三大艾草产地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端午节 *** 艾叶的由来
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吃粽子,划龙舟以外,还有个很不起眼的习俗就是在门口 *** 一束带叶子的新鲜艾草,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就介绍一下关于端午节 *** 艾草的知识:
关于端午节 *** 艾草的有这样一个传说:
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 *** ,所到之处杀了不少人,所以百姓们都很害怕。这年五月,黄巢大军兵临邓州城下。黄巢便衣去城外勘察地形,在一个村外的路口,遇见一位年轻妇女,背背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小孩,另一只手却抱着一位年纪较大的男孩,正慌忙逃路。
黄巢很不解便上前询问,这才知原来怀里抱的大孩子是妇 *** 哥的遗孤,小孩子是妇人所亲生,她宁愿让自己的孩子受苦,也不愿让侄儿遭罪,为的是不负大哥托孤之意。黄巢一听,对这位年轻妇人肃然起敬。于是挥剑砍下路旁艾草,让她拿回家去挂在门上,并告诉她只要门上挂着艾草就不会被黄巢的人 *** 扰。
妇人听后拿着艾草将信将疑的回到家里把艾草挂起来,并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左邻右舍。第二天正是端午节,黄巢的 *** 打进了邓州城,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了艾草。黄巢也信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领兵离去未伤害挂着艾草的人家。从此,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这也就是端午节 *** 艾草的由来。
古代有句谚语:“端午到,五毒出”。古人认为,端午节很多有毒的蛇虫蚁都开始活跃,而艾草因为有独特的浓郁香气,被认为可以驱赶走这些有毒的东西,让各种毒物不敢靠近。
这里的邪不是指现代的歪门邪道,而是中医的邪气,也就是一些病症的来源。在古代生病靠的中医,而在中医学上艾草有驱散邪气,防病的功效,比如民间有传染疾病肆虐的时候,都用 *** 艾草来消毒。所以艾草就有了能够辟邪的寓意。
艾草的形状像一面小旗子,再加上艾草可以驱毒辟邪,所以古代人觉得艾草是一面可以招百福的小旗子,挂在门口就可以驱毒辟邪,然后招百福,让家人安康幸福。
端午节 *** 艾草之前要先使用红色的线绳把艾草捆起来,据老一辈说使用红绳,就会把艾草真正的捆住,就像挖人参一样,也一定要使用红绳给捆住,不然就会跑的无影无踪,然后就不起作用了。
因为艾草对孕妇和婴儿不好,可能会带来不适感,所以不要 *** 艾草。
老一辈常说:艾草挂早不挂晚,这是因为古人认为,艾草能招“百福”驱“五毒”,挂得过晚,福气就跑到别人家去了。另外,新鲜的艾叶味道浓郁,早些挂在自家门口可以很好地驱赶毒虫,也有避秽之意。
四、端午节所 *** 艾叶的挑选技巧:
端午节悬挂艾草,讲究新鲜,古代的时候每到端午时节大家都是一大早就去地里收割艾草,在太阳没有升起来之前,就把艾草收割回家。因为刚收获的艾草,味道最为的浓郁,馥郁的香味能够持续很久,作用也就更加的持久一些。
艾草的收割要完完整整,不可缺枝少叶。一来整株的艾草挂起来漂亮美观,而且作用时间更长。而来是注重圆 *** 满的好兆头,缺枝少叶的总觉得少点什么不安心。
二、艾草起源
1、艾文化由来已久,早在《诗经》时代,艾草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
2、有关艾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相传,武王身边有一位名医叫萧艾,有一天,他泻痢多日后卧倒于军帐中,为了医治病情危急的将士,他带病出诊,却不小心被驱蚊的野草火堆绊了一跤,被火烧伤。
3、但当他给将士诊治时,意外地发现自己的病痛痊愈了,而身上却多了好几处伤痕。于是他突发奇想,用无名野草点火烧灼病患身体的相应位置,凡是被烧灼过的将士病情都好转了,武王大赞萧艾,萧艾不敢居功,答日:“此乃野草之功。”
4、武王宣告全军:“野草本无名,从今以萧艾、艾蒿之名名之。”由于艾的功用较大,古人对其赋予了诸多美誉,如尊称老者为“艾”,形容年轻美貌女 *** 为“少艾”,《诗经》称保养为“保艾”,《史记》把太平无事也写作“艾安”等,可见古人对艾的厚爱。
5、艾是一种普通的植物和一味普通的中 *** ,但是在中国文化的元素中却蕴 *** 丰富的知识和内涵。人们不仅用它祈福生活的美满和平安,又运用其为自己解除病痛,同时又以艾的温馨,让人们赏心悦目地细细品尝着它的滋味。
6、据说艾有驱毒辟邪的作用,古代常用它来占卜,特别是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悬挂或 *** 上用红纸扎好的艾草,以保佑家人的吉祥平安。端午时值仲夏,而端午日是草木 *** *** 在一年里最强的一天,这天采的草 *** 治皮肤病、去邪气最为灵验、有效。这时人们就要采集艾,用艾来驱毒辟邪。
7、据晋代《风土志》记载,每逢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就把艾草扎 *** 形,或编织成虎形,也或用彩布剪成虎形,端午挂艾草然后再用艾草贴上去,这样编成或剪出的物件被称为“艾虎”。妇女们则在端午节这一天开始把“艾虎”别在发际,男人则将“艾虎”佩戴在胸前或挂在腰间。
8、在这天,人们还把采摘的艾叶和糯米一起制成“蒿子糍粑”,寓意食后可“攘病保安康”。南朝学者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初五“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以攘毒气”。
9、此外,人们还经常把艾草、菖蒲、雄黄、檀香等装在小布袋内做成香囊用五彩线系着,挂在身上,以得健康。民间认为艾草还有招百福的作用,有些地方在端午节贴“午时联”,曾这样写道:“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寄托着人们向往幸福生活,痛恨 *** 污吏的美好愿望。
三、中国四大有名艾草 ***
艾叶的产地记载,最早见于梁代本草学专著《名医别录》:"生于野"。没有具体的说明。宋代苏颂的《图经本草》则记载曰:"叶,今处处有之,以复道及四明者为佳。"书中认为,复道和四明的艾更好。
据考证,复道为今天的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所辖,即今天的伏道。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言曰:"汤阴者谓之北艾"。
海艾即今天浙江宁波及其附近地区的艾草。
宋代苏颂的《图经本草》则记载曰:"叶,今处处有之,以复道及四明者为佳。"这里的四明,就是今天的宁波地区。
《本草纲目》记载:"四明者谓之海艾"
潇湘一叶检索文献资料,无所获。仅在梅全喜《艾叶的研究与应用》一书中发现一段文字。梅全喜教授在做艾叶研究时,去信宁波 *** 检所胡双丰,请求代为采集艾叶样品,结果胡告知:“宁波地区很久不产艾叶了,所用艾叶均从外地调入”。由此看来,古代名艾-海艾,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明弘治年间定稿的《本草品汇精要》记载:"生田野,今处处有之道地:朝州、明州。"蕲州就是今天的湖北蕲春,明州就是今天的浙江宁波及附近地区。
其后的《本草蒙笙》收录了"蕲州艾叶"图,并记载曰:"倘有收藏,不吝价买,彼处仕宦,亦每采此,两京送人,重纸包封,以示珍贵,名益传远,四方尽闻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首次提出了"蕲艾"之名。书中写道:"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从此,蕲艾跻身中国名艾之列。
明清医家皆重视并推崇蕲艾。明代《本草乘雅半偈》记载,"(艾叶)生山谷田野,蕲州者最贵,四明者亦佳”。该书还说,"蕲州贡艾叶,叶九尖,长盈五七寸,厚约一分许,岂唯力胜,堪称美艾。
祁艾和蕲艾谐音,但这是两个不同产地的艾。
祁艾是上世纪初出现的一个艾叶优良品种,专指产于河北安国(古称祁州)的艾叶。祁州处于北方中心地理位置,盛产 *** 材,为北方 *** 材集散地。由清至今,祁艾声誉渐传,成为"祁 *** "的主要品种之一。
清官医案中亦有应用祁艾的记载,清《祁州志》的“物产"中亦有记载。但其应用不及蕲艾,有人统计过,清宫医案处方中,蕲艾与祁艾的使用频率比约为10:3,中国中医研究院中 *** 研究所对产于河北安国的祁艾与产于湖北蕲春的蕲艾 *** 材特 *** 进行过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某些特 *** 方面,"祁艾"优于"蕲艾"。
清代小说家李汝珍晚年所著《镜花缘》中之 *** 方,以祁艾灸三次,治疣目(痪子)落后永不复发。《镜花缘》一书约成书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78年),远在 *** 战争之前。书 *** 现"祁艾",正印证了当时祁艾作为中 *** 材已经为医家所用的历史事实。
四、湖北艾草哪里更好(艾草之乡:蕲春产的最正宗出名)
湖北艾草当然是蕲春县的为更好。蕲春艾草是湖北省蕲春县的特产,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蕲春四宝之一,在全国都享有盛誉。也叫做艾蒿、蕲艾、冰台、香艾等,植株以全草入 *** , *** 用价值很高,有温经、去湿、平喘、止咳、散寒、止血的作用。
湖北艾草当然是湖北省蕲春县的为更好,这里也是“ *** 圣”李时珍的故乡。蕲春产的艾草香气浓烈,叶厚纸质,从古到今就举世闻名,国家质检 *** 地理标志产品,它的产品己经远销世界各地。
从2014年开始,当地种植蕲艾起步。目前蕲春县制艾企业有2752家,种植面积24.2万亩,年总产值60亿元。蕲艾产业带动10万人就业,包括蕲艾之一产业(种植户)、第二产业(车间工人)、第三产业(销售人员、艾灸师)等。其中艾灸师月平均收入超过6000元。
同时,湖北蕲春也创造了一批有名的艾草制品品牌。其中蕲艾就是比较知名的品牌,该品牌属于李时珍医 *** 集团旗下(集蕲艾种植、蕲艾制品生产、蕲艾科研、蕲艾灸疗、大健康产业产学研于一体化的集团)。
作为艾草之王,对于蕲艾种植培育有着极高要求,为了保证原材料的高品质,当地种植户都严格遵守标准。
蕲春艾草每年种植时间在春季3-4月,不可太早或太晚,都会影响蕲艾种植。种植前还要先整地,保证地块松软,肥沃才行。
播种时还需要保持间隔,每40-50厘米挖个小坑,每个坑放入2-3粒 *** ,覆盖薄土,适当浇水即可。进入幼苗期消耗的肥水多,需及时追肥,肥水足才可旺盛生长。
为了让艾草品质更好,蕲艾使用的是人工栽培。特别当采摘期来临时,集中快速的采摘要求,导致需要的人力会更多。再加上近年蕲艾种植面积扩大,人力成本也不断提升。此外,随着整体经济市场的发展,人力成本本身就远高于过往。
近两年, *** 肆虐,消费者对健康越来越重视,艾灸的保健养生、提升免疫力方面的作用被更深入地认知,带来了艾草消费的又一轮风潮。
当商机来临时,有关艾草、艾制品相关的企业也拔地而生,进一步推动了消费者对艾草的认知、使用,从而对艾草的采购需求也日益增大。
好了,关于艾草之乡介绍和中国三大艾草产地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