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资兴银矿之乡,以及资兴矿工南路新项目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湖南省能源,矿产优势
一、矿业经济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湖南地处祖国的中南部,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全省国土总面积为21.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2%。1999年全省总人口为6532万人,城镇化水平为25.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5个百分点。2000年GDP为36 *** 亿元,“九五”期间GDP年均增长率为9.7%,比全国年均增长速度高出1.4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620元。
湖南省自然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之乡和旅游胜地之美誉。以矿产资源开发和生产加工为对象的冶金、化工、建材业已成为全省的支柱产业。1999年矿业及相关产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19.4%,占社会总产出的10.4%。矿业采选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8%。
湖南省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矿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2000年全省10种有色金属产量达82.4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0.96%,其中铅、锌、锑、铋、硬质合金产量分别为26.01、45.53、4.68、0.2835、0.0523万吨,分别占全国产量的25.17%、23.67%、43.9%、40%、61.2%。湖南锰业发达,其产品生产能力与生产设备以及产品质量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镉、铟等分散元素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以上。煤产量在南方省份位居前列,占全国2.52%。水泥产量为2273.9万吨,位居全国第8位,平板玻璃产量为750万标准重量箱,位于全国第5位。重晶石、萤石、石墨、高岭土、石膏等非金属矿产原料的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1999年全省主要矿产品及相关制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7195.15万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39.47%,其 *** 口总额为63573.26万美元,占全省的49.67%。
矿业的发展,促进了全省城镇化的进程,形成了娄底、郴州、衡阳、株洲等一批市级和桂阳、常宁、冷水江、花垣、临武、涟源、新化、平江、沅陵、桃江等一批县级以矿产资源为支撑的矿业城镇,矿业带动了全省运输业的发展,与矿业相关的运输业产值约32亿元。
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一)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及优势
湖南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优势矿产多且分布相对集中,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1.矿产资源种类丰富,优势矿产突出。截止1999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20种(计亚种141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70.18%。在已探明储量的矿种中,居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57种(含亚种),居前5位的有34种(含亚种),其中钨、铋、萤石、石墨、海泡石、石榴子石、玻璃用白云岩、陶粒页岩等8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占全国首位(表1),石煤、锰、钒、锑、铷、重晶石、玻璃用砂岩等7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2位。具有国际优势的矿产有:钨、铋、锑、萤石、隐晶质石墨、重晶石等,在国内具有优势或潜在优势的矿种有锰、锡、铅、锌、铌、钽、水泥灰岩、石膏、高岭土、芒硝,煤炭在南方地区具有比较优势。
2.矿床分布呈明显的区域 *** 和相对集中 *** 。钨、锡、钼、铋、铅、锌、石墨主要集中在郴州、衡阳地区;锑主要分布在娄底、益阳地区,锰主要分布在永州、湘西自治州、怀化和湘潭地区;金、银主要集中在衡阳、怀化、岳阳和郴州地区;煤主要分布在娄底、邵阳、郴州地区;盐、石膏和钙芒硝主要分布在衡阳、常德地区。
3.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大型、特大型矿床相对较多,金属矿共伴生矿多,贫矿多,难选冶矿多。按矿区计,全省共发现矿产地1196处,其 *** 大型矿6个,大型87个,中型205个,小型 *** 8处;品位大于30%的锰矿仅为总储量的30%左右,含硫大于35%的富硫铁仅占12.7%,铅+锌品位大于5%的矿仅占36%;铁、磷等矿产资源量大、质差,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难以利用;87.2%以上的有色金属矿区含有2种以上的有益共伴生组分,含10种以上的共伴生组分占4.7%。共伴生组分的综合利用价值高。
4.矿产资源找矿潜力大。铅、锌、钨、铋、钼、磷的预测资源量为其资源储量的2倍以上,煤、铁、银、萤石的预测资源量为其资源储量的3倍以上,金、锑、重晶石、岩盐、各类石灰岩、高岭土等的预测资源量是其资源储量的5倍以上。
(二)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现状
1.基础地质调查:已完成全省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区域化探测量和1∶50万区域重力测量工作,基本完成了全省的航空磁测。已完成1∶20万重力测量18个图幅,约占省域面积的58%,1∶5万区域地质调查187幅,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0%,20个县(市)1∶5万—1∶1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在6个重要城市区内开展了1∶5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在重要成矿区带内开展了1∶5万化探、1∶5万放射 *** 水文区域调查和地面伽玛测量。
2.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已探明83种(计亚种101种)矿产的储量,列入矿产储量平衡表的有68种。共发现各类矿产地约6000余处,列入储量平衡表上的1196处矿产地中,达到精查(勘探)程度的有451处,占37.7%;详查和普查(含普查以下)的矿产地745处,占62.3%。全省仍有大量具有潜力的矿点(矿化点)需提高其勘查程度。
至2001年底,全省已开发利用77种(含亚种)矿产(表2)。矿山总数达8875个。按矿山企业规模计,有大型矿山企业14个,中型72个,小型87 *** 个。矿山企业从事采选业人数46.14万人,年产矿石2.41亿吨。按所有制 *** 质计,矿山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66家,集体企业3501家,公司制企业88家, *** 企业4994家,中外合资及外商独资企业14家。1999年,全省矿山企业采选业产值达217.36亿元(位居全国前十名之列),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8%,矿业开发为我省 ***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1.能源矿产:建立了以涟邵、资兴、白沙3个矿务局和煤炭坝、辰溪、谭家山、群力煤矿为主体的江南较大的煤炭工业基地。利用的矿种有煤、石煤、 *** 、地热,其中以煤炭开发利用为主。2001年全省共有煤炭矿山2269个,其中中型矿山23个,小型矿山2244个。从事采煤业人数为19.45万人,产煤2944.33万吨。煤的自给程度在70%以上。石煤产量为86.07万吨,多为小型矿山,共74个。 *** 矿仅1个国有矿山在开采。宁乡、汝城等县利用地热资源,建立了旅游区、渡假村、疗养院。
2.黑色金属矿产:建立了以华菱集团公司、桃江锰矿、湖南冶金企业集团公司为主体的铁、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产加工基地。现有小型铁矿山100个,中型2个,年产铁矿石151.66万吨;大型锰矿山1个,中型4个,小型119个,年产锰矿石119.42万吨。小型钒矿山8个,年产钒矿石18.5万吨。
3.有色金属矿产:建立了以黄沙坪、水口山、宝山、李梅等铅锌矿和株洲冶炼厂、水口山矿务局、三立集团为主体的铅锌采选冶工业基地,以锡矿山矿务局、桃江板溪锑矿和益阳冶炼厂为主体的锑生产与加工基地,以柿竹园、瑶岗仙、川口等钨矿和株洲硬质合金厂为主体的钨生产与加工基地。以钨、锑、铅、锌、铜、锡等矿的开发为主。2001年有色金属矿山共计280个,其中大型4个,中型16个,小型260个。矿山企业从业人数为4.1万人,年产矿石1344.23万吨。现有铅锌矿山163个,钨矿山25个,锡矿山39个,锑矿山23个。主要有色金属矿产综合利用率为60—70%,综合回收率在40%上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贵金属矿产:建立了以辰州矿业公司、黄金洞金矿、高家坳金矿、龙王山金矿为主体的黄金生产和加工基地。全省共有133个金矿山。2000年产金4.14吨,占全国的2.9%。全省没有 *** 的银矿,主要是在有色矿的冶炼过程中综合回收银,1999年产白银31 *** 吨,占全国白银总产量的25.44%,属白银加工生产大省。
5.稀有、 *** 和分散元素矿产:从事稀有、 *** 矿产品生产和加工的基地,主要有株洲硬质合金厂、桃江 *** 金属冶炼厂、益阳鸿运 *** 股份有限公司和湘南 *** 金属材料研究所等。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全省有11个铌、钽小型矿山,年产矿石1万吨。稀有金属矿产铍和分散元素矿产镉、铟、铊、锗、镓、硒、碲等,主要是在冶炼过程中综合回收,锂、锆、铷、铯等稀有金属矿产和磷钇矿、独居石等 *** 矿产尚未开发利用。
6.非金属矿产:建立了以湘衡盐矿、湘澧盐矿为主体的盐生产和加工基地,以韶峰集团、雪峰集团、潇湘水泥集团、东江水泥厂为骨干的水泥生产基地,以及以岳阳磷肥厂、湖南磷化工总厂等为主体的化工生产基地。主要利用的矿种有水泥灰岩、玻璃砂岩、石墨、高岭土、石膏、大理石和花岗石等饰面建材、磷、硫、重晶石、岩盐、海泡石、萤石、冶金用白云岩、熔剂灰岩、耐火粘土等。共有非金属矿山5 *** 8个,其中大型矿山5个,中型矿山25个,小型矿山5867个。按矿种计,砖瓦粘土矿1912个,建筑石料及制灰用灰岩矿山1291个,建筑用砂968个,其它矿山1696个。年产矿石1.94亿吨。
7.矿泉水:全省现有矿泉水生产厂家31个,年产矿泉水24.65万立方米。
至1999年底,矿山废渣累计堆存量达2.22亿吨,矿业废渣堆存量占工业废渣总量的86.8%。采煤排出的废渣占总堆存量的36.94%,湘中地区采煤排出的废渣达0.65亿吨。各类矿山共占地20.05万公顷,其中占用耕地4.17万公顷。
近年来各地加强了对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1999年,用于矿山企业废水、废气治理的总费用约1.4亿元。土地复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至1999年底,共复垦土地面积0.60万公顷,复垦率为14.4%,恢复植被0.28万公顷,还绿率为7.6%;在矿山环境保护、 *** 、调查、尾矿废石的综合利用、典型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都已起步,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勘投资不足,后备资源短缺。地勘投入减少,导致人才严重流失,探索 *** 工作止步不前,致使导致煤、铁、锰、铜、铋、锑、锡、钼、砷等矿产资源储量增长速度低于消耗速度,主要矿山的资源面临枯竭,有色金属总公司的13家骨干矿山有7家因资源枯竭而相继关闭。一些驰名的大中型矿山,按目前的储量消耗速度最多只能维持6—8年,一些矿业城镇将因资源枯竭而衰亡。
2.矿业结构不合理。一是矿山数量过多,规模过小,小型矿山占全省矿山总数的99.03%;二是采、选、冶结构失调,采选能力小、深加工能力小、冶炼能力大;三是矿产品精深加工和高精尖产品率低,矿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不高,有色金属的深加工产品占总产品的10%;四是非金属矿产品开发相对滞后。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粗放,资源浪费严重。大部分国有矿山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集约化程度低,资源利用率低。矿山企业的“三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开展综合利用的矿山仅占可综合利用矿山数的25%左右,已综合利用的矿种仅占可综合利用矿种的约40%。
4.利用省外资源方式单一,资源供给的保证风险增大。以投资入股的方式获取省外或国外矿产资源的尚无一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大型矿业公司对矿产资源垄断的加剧,以贸易方式直接获取资源的难度和风险越来越大。
5.矿山开发利用造成的生态环境 *** 严重。矿业活动已 *** 土地及植被面积达1748.09km2,占省域面积的0.83%,局部出现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由采矿引发的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和泥石流,以及铅、镉、汞和砷等元素污染等次生地质灾害对国家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损失,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由于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使得土地复垦率及还绿率过低。如不加大力度,预测至2010年,因废渣堆存、废弃地以及水土流失等将使2518.58km2的土地受到 *** ,占省域面积的1.19%。
6.矿产资源开发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矿政管理有待完善。一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缺乏宏观调控,钨、锡、锑等优势矿产过量开采;二是矿产资源勘查虽然实行了统一管理,但勘查队伍的多头管理使得地质资料相互 *** 、投资浪费;三是矿业权市场建设滞后,矿业资本市场不够发育和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融资渠道不畅,现有体制和机制不健全;四是矿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五是地矿行政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市、县矿政管理专业技术力量不强,执法监督力度不足。
四、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及可供 *** 分析
(一)湖南省 *** 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其“十五”计划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要求
1.经济和人口的增长,要求加大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力度和保障程度。《湖南省 ***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预测“十五”期间全省经济增长率年均为9%,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5700亿元,人均GDP达8450元,人口控制在6800万以内,城镇化水平达36%。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人均资源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建材、冶金、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发展和一般加工业对矿产资源的普遍需求,这就要求为能源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提供更多的矿物原料。预测至2005年,全省需煤4508万吨,铁矿石570万吨,锰矿石100万吨,铜精矿2.5万吨,磷155万吨。
2.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要求优化和提升矿业结构,构筑和巩固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矿业。资源利用方向需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形成和延长产业链和产品链。
3.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要求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布局,建立以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非金属和化工等各具特色的矿业发展布局。
4.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所取得的成果,要求尽快转变矿产资源利用和保护方式,提升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水平。
5.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要求进一步建立全方位 *** 的矿业格局。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利于钨、锡、锑、石墨、铅、锌、锰、陶瓷制品等全省优势矿产品及其制品出口,有利于在更宽、更广的范围利用省外的石油、铜、铝、富铁矿、磷、钾盐等矿产资源,有利于稳定地吸引外资和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开发全省的矿产资源,有利于推进全省赴外勘查、开发矿产资源,建立稳定的供货渠道,但对那些规模小、技术落后、成本高的矿业企业将造成较大的冲击。面对机遇和挑战,必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建立包括矿产品贸易、利用外资勘查开发本省资源和赴省外国外勘查开发矿产资源的全方位对外 *** 的矿业格局,为 *** 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
6.改善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统筹矿产资源开发的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矿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持续发展。
今后10年,矿产资源满足全省 *** 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情况为:完全依赖省外的有石油、天然气、钾盐等;部分自给的有煤、铅、钨、锌、金、铜、铝、锑、锰、铁、磷、硫等;能完全自给的有 *** 、银、锡、钼、铋、 *** 、铌、钽、盐矿、砷、石膏、高岭土、重晶石、萤石、水泥灰岩、石墨、海泡石、耐火粘土和玻璃砂岩等。
矿业经济全球化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我省扩大利用国外矿产资源。但由于国际矿产品市场受 *** 、经济、军事的影响而变化,因此需要高度重视我省矿产资源的供应安全,建立相对稳定的供应渠道。
二、长江的矿产资源有哪些
问题一:长江的资源有什么长江流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有五大资源。
1.水土资源全流域水资源总量9616亿立方米,占全国总水量
的36%。1995年流域人口平均占有水量约2300余立方米,高于
全国平均值。全流域共有土地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
3.46亿亩,约占全国的24.3%,其中水田2.01亿亩,水旱比为
2.能源资源长江流域水能资源居世界大河之首,可能开发的
水能资源1.97亿kw,约占全国的53.4%,全部开发后相当于年
产原煤5.6t。本流域的煤炭资源相对较少,探明保有储量约占
全国的7.7%5油在流域内的储量更少,累计地质储量约占全国
3.矿产资源长江流域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占全国储量50%以上
的有约30种其中钛、钒、汞、磷等矿产储量占全国的80%一
90%以上;铜、钨、锰锑、铋等矿产储量占全国的50%以上;
铁、铅、锌、钼、金、银等矿产量占全国的30%以上。
4.森林资源全流域有林地约7亿亩,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岷
江、大渡河、嘉陵江等河的上游。
5.旅游资源长江流域山河壮丽、风光明媚、文化古迹众多,
还有驰名中外风景旅游区、 *** 圣地和大面积的自然保护区。
问题二:长江流域主要的矿产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地。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非金属及能源矿产丰富,储量大,部分矿种达中国乃至世界之最。流域内的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安徽等省均为我国的矿产资源大省,矿产资源及其相关产业成为这些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
长江流域是我国黑色金属(铁、锰、铬、钛等)矿产的主要基地。位于长江上游的西昌、攀枝花地区是我国钒、钛、磁铁矿的主要矿产基地。
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大冶,苏皖地区的南京、马鞍山、芜湖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磁铁矿矿产基地。滇中昆明、武定一带磁铁矿也十分发育。上述地区成为各大中型钢铁工业基地(如攀钢、武钢、马钢、昆钢等)的主要矿石来源地。除此之外,湘中、赣西及鄂西地区沉积型赤铁矿、陕西秦岭的菱铁矿、甘肃秦岭的赤铁矿等也有重要的工业价值。长江流域也是我国锰矿资源的主要产地。尤其在湘、鄂、川、黔、滇、桂诸省区的震旦系、泥盆系、二叠系地层中发育沉积型锰矿及其风化后形成的氧化锰矿,是我国冶金工业的主要矿源。
长江流域的有色金属矿产相对集中,储量巨大,尤其是锑、钨等矿种,矿产储量约占全国的50%以上,主要分布在湖南、广西、江西、贵州、云南等地。其中钨矿在湘、赣两省分别占全国总储量的30%和22%;锡矿在桂、滇、湘3省区分别占31%、27%、10%;锑矿在湘、桂、黔3省区分别占28%、26%和17%。上述矿种均为我国的常年出口矿产品。尤其是锑矿堪称世界之最,湖南锡矿山被誉为“世界锑都”。铜矿、铝土矿、铅锌矿、汞矿等也居全国前列。著名的云南东川铜矿、湖北大冶铜绿山铜矿、江西德兴铜矿、安徽铜官山铜矿等均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主要矿产基地。铝土矿资源也很丰富,其储量约占全国的1/3左右,主要集中在贵州。铅锌矿主要集中在陕西、甘肃南部的秦岭腹地和湖南、四川、云南等地。汞矿主要集中在贵州、陕南、四川、湖南等地,其储量占全国的80%以上,仅贵州一省就占41%左右。
金矿主要分布在南秦岭、陕甘川 *** 区及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银矿主要集中在江西,湖北、陕南等地也有发育。
长江流域也是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我国的石膏矿产储量居世界首位,国内四大石膏生产基地,长江流域就占有3处(湖北应城、江苏南京、湖南邵东)。我国的磷矿资源也居世界前列,储量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的湖北、云南、贵州、湖南、四川5省。中国六大磷矿生产基地均位于长江流域地区(贵州开阳、云南昆明、湖北荆襄、四川金河、湖南浏阳、江苏锦屏)。我国重晶石储量大、质地优,是世界更大的重晶石生产国和出口国。这类矿产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的贵州、湖南、陕南、甘南等地,其中仅贵州就占全国总储量1/3左右。湖南新晃贡溪、贵州天柱是我国著名的重晶石矿山。除此之外,长江流域的硫、耐火粘土、萤石也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贵阳一带的高铝耐火粘土为我国重要的耐火粘土矿产基地之一。湖南桃林为我国萤石的重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长江流域的石灰岩十分发育,成为我国更大的水泥灰岩矿产基地。我国水泥工业多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至少有一半左右的水泥灰岩矿山基地集中在长江流域。长江流域也是我国花岗石、大理石、玻璃硅质原料及金刚石、宝玉石的重要矿产基地。
长江流域的能源矿产相对匮乏,有限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其分布层位集中在下石炭统(如湖南涟源、邵阳地区)、二叠系(如重庆――贵州盘县、江西乐平――丰城、湖南耒阳――郴州、鄂东――皖南等地区)、上三叠统(如江西萍乡等地)中。长江流域的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南阳盆地和江汉盆地3个地区,现迸入开采的有川......>>
问题三:中国有哪些矿产资源?中国顶世界上矿种种类齐全,资源总量丰富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目前已经发现的矿种共有171种矿种,已探明矿产资源的总量有158种,矿产地包括没有开采的共有18000多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以上的有7000多处,特别是中国的煤、 *** 、钨、矽、钼、锑、钛、石膏、芒硝、磷镁矿、银石、滑石和石墨等矿产资源,在世界上具有明显的优势。2004年,中国主要矿产品的储量中,原油已经达到了1.75亿吨,煤炭19.56亿吨,铁矿石3.11亿吨,钢产量是2.73亿吨,10种有色金属达到了1430万吨,还有水泥等等。中国的煤、钢和10种有色金属和水泥产量,都占据世界之一位。但中国的人口多,人均矿产的占有率比较低,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是不能说因为这种简单的对比,就认为中国的资源没有出路,或者中国资源的需求会形成对世界的威胁。
问题四: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矿产资源长江中下游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很多,其中以有色金属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这主要由于江南山地丘陵在地质历史上曾有过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岩浆在冷凝过程中,所含的各种金属成分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形成钨、锑、铜、铅、锌等有色金属。江西大余的钨、湖南冷水江的锑,都是闻名世界的矿藏。江西德兴、安徽铜陵和湖北大冶的铜,湖南水口山的铅锌也都是储量很大的矿区。发挥地区矿产资源优势,为在这些省区发展有色冶金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黑色金属中有湖北大冶和安徽马鞍山与庐江的铁矿,它们分别为武汉和马鞍山的钢铁工业提供了原料。湖南湘潭的锰矿也很有名。煤炭资源分布情况是:长江以北多大煤田,如江苏徐州,安徽的淮北、淮南;长江以南多中小煤田,主要有江西萍乡、丰城,湖南资兴等。非金属矿产有湖北的磷矿,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问题五:长江有哪些物产和典故江物产资源
长江流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有五大资源。
1.水土资源全流域水资源总量9616亿立方米,占全国总水量的36%。1995年流域人口平均占有水量约2300余立方米,高于全国平均值。全流域共有土地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3.46亿亩,约占全国的24.3%,其中水田2.01亿亩,水旱比为5.8:4.2。
2.能源资源长江流域水能资源居世界大河之首,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1.97亿kw,约占全国的53.4%,全部开发后相当于年产原煤5.6t。本流域的煤炭资源相对较少,探明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7.7%5油在流域内的储量更少,累计地质储量约占全国的2.4%。
3.矿产资源长江流域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占全国储量50%以上的有约30种其中钛、钒、汞、磷等矿产储量占全国的80%一90%以上;铜、钨、锰锑、铋等矿产储量占全国的50%以上;铁、铅、锌、钼、金、银等矿产量占全国的30%以上。
问题六:读长江流域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流域资源丰富,请任意一个举出长江流域地区的矿产资源的产地_____(1)长江流域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相当丰富,比如江西德兴的铜矿、江西大余的钨矿、贵州铜仁的汞矿、湖南冷水江锡矿山的锑矿和常宁水口山的铅锌矿,在全国皆占据突出地位.(2)长三角工业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长三角是长江入海口,交通运输便利;经济腹地广阔.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丰富;城市密集,技术力量,工业基础雄厚.该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较高、农业发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故①②③⑤正确,选D;该地发展的不利条件是长江三角洲煤炭资源缺乏.(3)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现已形成了上游以重庆为中心、中游以武汉为中心、下游以南京为中心、三角洲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长江流域的大规模开发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水污染、大气污染、植被 *** ,水土流失加剧等.故 *** 为:(1)江西德兴的铜矿;三峡;(2)黄金水道;D;(3)武汉;水污染.
问题七:长江中下游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有什么(急!!!谢喽)有色金属矿产湖南、江西是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 *** 资源丰富的地区,是铜、钨、锑的主要产地。本区钨矿的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锑矿占38%、铜矿占36%。江西大庚、湖南柿竹园的钨矿、江西德兴的铜、湖南冷水江的锑矿、湖南水口山的铅锌矿等都是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产地,为发展有色金属冶炼提供了有利条件
关于资兴银矿之乡,资兴矿工南路新项目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