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航天发动机之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世界航天发动机排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中国的航空先驱是谁
冯如是中国航空先驱,是飞行大家,称之为“中国的莱特”也不过誉。
*** 5年,时年12岁的冯如,就告别了祖国和亲人,远行美国。临行前,他对父母说:“大丈夫以四海为家,株守乡隅,非所愿也。儿行矣,勿以我为念!”他在旧金山做工,日作夜读,十分勤奋。他目睹机器制造业的发达,曾对人说,国家要富强,必须工业发达,而工业之中尤以机器制造业最为重要。今日中国要由弱变强,非学习机器制造技术不可。于是,他更加刻苦钻研技术。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 列强群起角逐,争夺在华权益,妄图瓜分中国。冯如忧心如焚,决心去纽约学习机器制造。他历时7年,先后在船厂、电厂和机械制造厂做工,半工半读,钻研机械制造技能。在此期间,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制造的载人飞机飞行成功;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中国东北 *** 、俄分割、践踏。这两桩事给冯如极大震撼。他说:“是岂足以救国者!吾闻 *** 利器莫(无过)飞机若。誓必身为之倡(飞机发展),或一绝艺,以归飨(报效)祖国。苟(如果)无成,无宁死!”还说:“日俄战争大不利于中国,当此竞争时代,飞机为军事上万不可缺之物……倘得千数百只分守中国港口,内地可保无虞,微特足以固吾圉,且足以摄强邻矣!”从此,他就矢志献身航空事业。1906年,他重返旧金山,带领徒弟制造机器。同时开始积累资料,钻研飞机设计、制造和飞行,以图救中华于水火之中。经过前后10年的努力,冯如熟练掌握了30种机器的原理和制造技术,还创制了 *** 机、打桩机和一种 *** 电发报机,被当地报纸称为“很有名气的机械师和发明家”。但他谢绝富商聘请主持电力工业计划,于1908年5月,在奥克兰市设厂制造飞机。广大爱国华侨听说飞机可以救国,纷起“壮其言,助之资”。在华侨赞助下,冯如打算在旧金山屋仑埠租厂设计制造飞机,载人飞行成功后,再迁回祖国,开创中国的航空事业。科学发明的道路总是坎坷的。冯如一次次设计试验,却屡遭失败。1909年2月,新制成的一架飞机升空飞行,忽又坠毁。这时,筹集的资金已所剩无几,他的双亲又思子心切,频频写信催儿子回国。但冯如志如磐石,毅然表示:“飞机不成,誓不回国!”又经过十几次修改设计和试验,终于在1909年9月21日,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翱翔在美国奥克兰市上空。这一伟大壮举,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揭开了航空史的崭新一页。9月23日,加利福尼亚《美国 *** 》即以“中国人的航空技术超过西方”为题,作了报道,在欧美引起了轰动。飞行这一天, *** 先生也赶到现场观看,对冯如的艰苦奋斗和成功,深表赞许:“吾国大有人矣!”冯如和他的助手设计制造的这一架飞机:鸭式 *** 纵布局,上翼为弓形结构,下翼为平凸形,采用前置式的升降装置,动力装置安装在下翼 *** ,为推进式,特别是还有带4个机轮的起落架。这在当时,是相当完备的飞机,被称之为“冯如”1号。而1909年9月,距离莱特兄弟之一架飞机问世的1903年,仅6年多时间。
再接再厉,冯如和他的助手又经过6次失败。战胜厂房失火、资金匮乏等重重困难,终于在1911年1月又制成一架新型飞机。这架飞机参考“寇蒂斯”型飞机设计,翼展10.93米,机高2.44米,总质量376千克,装置“寇蒂斯”Vee8型水冷发动机,被称之为“冯如”2号。1911年1月18日,冯如亲自驾驶新型飞机起飞,空中飞行,降落,都大获成功。之后,作过多次飞行,更高飞行速度达到104千米每小时,飞行高度达210余米,航程32千米,把当时号称飞行冠军的记录远远抛在了后头。冯如被赞誉为“东方的莱特”,“君之名誉已腾于世界矣”。国际飞行学会发给冯如优等证书,美国人更不惜重金聘请冯如任飞行技术教练,但遭到他断然拒绝。他说:“我不能忘记祖国,我的心愿是把自己的菲薄才智,全部献给祖国。”这时,正值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张元济在美国游历。他把冯如举荐给两广总督张鸣歧。
1911年3月22日,冯如怀着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带着助手和 *** 的两架飞机,回到了大 *** 中心广州。4月27日,广州爆发了黄花岗武装 *** 。10月10日,爆发了 *** 的武昌 *** 。在大 *** 风暴中,冯如投身于广州 *** 军,被任命为陆军飞机长,成为中国之一个飞机长,肩负组编飞行队参加北伐,并立即着手在广州燕塘建立广东飞行器公司。由于清廷接受退位条件,南北议和,计划未得付诸实施。
1912年8月25日,冯如为了倡导创办航空事业,呈请陆军司批准,在广州附近燕塘 *** 场,进行飞行表演。飞行中,他对飞机 *** 纵自如,观者如堵,掌声不绝。冯如为了飞得更高一些,用力过猛,使飞机失控 *** 。冯如身受重伤。 *** 医生急驰救治,因缺医少 *** ,又恰逢星期日。陆军医生外出,终因救治不及而陨命。弥留之际,冯如仍心系祖国航空事业,谆谆絮语:“吾死后,尔等(你们)勿因是失其进取之心。”要明白,从事航空飞行事业,必然会有此类牺牲。冯如飞行不幸失事,成为我国之一位为飞行事业的殉难者。死后,他的遗体下葬于广州黄花岗,与七十二英烈相伴。
牺牲时,冯如年仅29岁,但他作为我国近代航空先驱者的英名和业绩,长存于 *** 。他忠于祖国的不渝志向,堪为典范。冯如墓在“ *** ”中被毁。1981年,广州市人民 *** 又重新修建了冯如墓塔,再次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这位航空先驱者的永远尊崇。
二、中国当代航空航天界著名科学家
一、任新民(1915年12月05日-2017年2月12日),男,祖籍盛康镇任家湾,出生于安徽省宁国市,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 *** 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二、黄纬禄(1916.12.18-2011.11.23)安徽芜湖市人,中国著名火箭与 *** 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首枚潜地 *** 总设计师,中国之一艘 *** 副总设计师。
中国陆上发射井液体战略 *** 副总工程师,水下 *** 固体潜地战略 *** 总设计师,陆上机动车固体战略 *** 总设计师和地空 *** *** *** 总设计师,知名 *** 专家,被誉为“巨浪之父”、“东风-21之父”、“航天老总”。
三、屠守锷(1917年12月5日-2012年12月15日),浙江省湖州市人。火箭总体设计专家,与任新民、黄纬禄、梁守槃一起尊称为“中国航天四老”。
四、梁守槃(1916.04.13~2009.09.05),福建福州人, *** 总体和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 *** 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早年从事航空工程教育。20世纪50年代起从事 *** 研制工作,在发动机技术和 *** 总体技术上尤有建树。领导研制成功多种海防 *** ,其中一种 *** *** *** 被评为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他是主要完 *** 之一。1994年获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
五、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 *** 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 *** 、 *** 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三、陕西航天职工大学和西安航天发动机厂培养机械人才的情况
西安航天发动机厂在陕西航天职工大学决定建立自己的机械人才培养基地,并根据该校教学师资力量和硬件条件,决定双方共同参与教学,经过优势互补,委托学校为公司培养(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方向),每年100人的委托招生培养业务。
机械加工产业加快了向精密化升级的步伐,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也强化了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地位,逐步打开了替代进口和承接国际化产业转移的市场空间。学院依托航天基地机械单位实施机械人才战略培养计划如下:
一、开设专业、学制及招生人数:
3、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方向),计划招生45名。
招生计划数最终以招生手册公布的计划数为准。
二、招生对象:具有高中毕业同等学历的 *** 。
四、实习就业单位:西安航天发动机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所属研制、生产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专业厂家,是我国唯一的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厂家,为中国跻身世界航天先进领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中国航天事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于航天发动机之乡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