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古代造纸之乡?贵州造纸企业排名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6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贵州古代造纸之乡的一些知识点,和贵州造纸企业排名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贵州黔南州景点:翁贵造纸作坊景点介绍
  2. 贵州丹寨石桥古法造纸
  3. 贵州铜仁景点:云舍土法造纸坊景点介绍
  4. 贵州纸厂有哪些
  5. 贵州有哪些非遗文化

一、贵州黔南州景点:翁贵造纸作坊景点介绍

1、翁贵造纸作坊位于长顺县改尧镇翁贵村,历史悠久,是贵州造纸工业的发祥地,被誉为蔡伦造纸的活化石。翁贵造纸作坊始于清代乾隆年间,由四川引进,当时仅有1户人家从事造纸业,很快发展到300多户、500余人从业、80多架纸槽的规模。年产量达20多万刀,每刀银价三两,总产值六万多两,并以其优良的质量(色泽雪白,细致而绵扎)畅销全国。

2、当时社会广泛流传这样一种说法:“货于他省者唯纸,以其绵结经久,异于南纸,以褚皮为主,出翁贵者上”,翁贵造纸作坊生产的“盖公纸”当时被朝廷专用于科举 *** 和衙门张榜。传说当时在贵阳,官府下令只准经销翁贵纸,否则商家不但要被罚款,还要立悔过碑。     翁贵生产的纸品种较多,除“盖公纸”,还产“竹帘纸”,四种夹纸、黄草纸等,用途极广,可用于包装、书写、死人入殓、上坟挂山、缝制裱糊、剪花作鞋底等等。翁贵纸的制造比较复杂,原料主要为树皮、竹子、稻草、麦杆,从浸泡原料到产出成品分四个步骤、七十二道工序,生产过程的配料到产品的包装都十分考究,人们称之为蔡伦造纸工艺的“活化石”。     后来,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作坊主姜满公发明了较先进的技术“抓头钉”后,翁贵纸的生产效益大大提高,质量更为保障,其被誉为“小蔡伦”。光绪二十七年,翁贵人简广与张佑成将造纸技术传到都匀,刘兴田传到惠水断杉和罗甸边阳,周向臣传到三都石桥,吴国良传到增塘城关天兴桥,熊程梁传到安顺地区紫云县板当,使周围数百里范围内的造纸技术得到长远的发展。     现在翁贵的居民每逢农历五月二十七日蔡伦的祭辰,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来纪念这位造纸业的始祖。另外作坊里还有一块《永垂定例碑》,这通残碑更高处约为47公分,宽约60公分,厚约13公分,为白棉石材质。残碑下部从右向左呈斜线齿状断损。石碑只一面刻字,碑首上清晰可辨的“永垂定例”字高约10公分、宽约9公分,碑文中120多个小字均为3公分。《永垂定例碑》作为历史物证,真实记录了翁贵造纸历史的发展变迁。     门票:详情咨询景区      *** 时间:全天      *** :长顺县改尧镇翁贵村     交通参考:在都匀汽车站乘坐都匀至长顺的汽车,票价22元。到达长顺县城后,可以乘坐从长顺发往改尧镇的车,然后再前往翁贵村即可。

二、贵州丹寨石桥古法造纸

1、都知道中国有四大发明,其中纸至今都还在世界上发挥着作用,今天说一个制造纸的地方,贵州“石桥古法造纸”,听我们老师说起,这种生产出来的纸张特别好用,常用作绘画,但是现在平常人应该是用不起啦!它产出的量不高,现在是 *** 给博物馆做文物修复用,到底是怎样一种纸呢!让小编来详细介绍。

2、纸质洁白,有柔韧 *** ,耐拉力,纸面平整,吸水 *** 强。是书画作品更佳纸品。具有上述特征的石桥古法造纸,在贵州省占有重要地位,是古代文化的缩影。它是石桥村人民为人类保存一份物质文化财富的遗存。

3、2006年1月,“石桥白皮纸 *** 工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将石桥古纸选定为古籍文物修缮用纸。

4、石桥白皮纸 *** 技艺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由于其 *** *** 完全传承自古代手工纸,故又称“石桥古法造纸”,其纸品又称“石桥古纸”

5、石桥纸制品有白皮纸和彩色纸,其中彩色之可分为云龙纸、皱褶纸、凹凸纸、压平纸、花草纸、麻丝纸等六大系列。由于石桥白皮纸靠原始手工 *** 作,工艺细腻,纸质优良,具有柔韧 *** 、光泽度好,吸水 *** 强等特点,深受国内外顾客青睐。产品远销西欧和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6、 ***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

7、最近不是一直在说我们的 *** 没有匠心吗?其实我在这群朴实的农民手中,看到了,它们对于自然,对于生活的理解,它们坚守着传统技艺,发扬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它们就是我们国家的匠人。

三、贵州铜仁景点:云舍土法造纸坊景点介绍

1.云舍土法造纸坊承载着中国深厚的造纸历史,这一传统工艺在云舍村传承了300多年,成为了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贵州古代造纸之乡?贵州造纸企业排名-第1张图片-

2.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的云舍村,海拔1500多米,四周山峦起伏,竹林环绕,神龙潭与太平河的水源四季不断,为古法造纸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

3.自清康熙年间起,云舍的先民们便 *** 至此,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资源,以造纸为生,并将这一技艺代代相传。

4.云舍土法造纸坊 *** :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梵净山土家民俗文化村寨。

7.周边公交信息:云舍公交站距离景区722米,途经公交车有江口3路。

8.自驾参考路线:从江口汽车站出发,沿三星路直行270米后左转,进入梵净山大道行驶5.4公里,再左转至X508行驶120米,随后右转进入X508,行驶2.7公里即可到达云舍景区。

四、贵州纸厂有哪些

贵州省纸业集团有限公司、贵州黔纸集团有限公司、贵阳纸业有限公司等。

1、贵州省纸业集团有限公司: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是贵州省规模更大的纸业企业之一,主要生产各类纸张和纸制品。

2、贵州黔纸集团有限公司: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是一家以生产包装纸、特种纸和文化用纸为主的纸业企业。

3、贵阳纸业有限公司: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是一家生产高档文化纸和特种纸的企业,产品主要供应于国内外印刷、出版、包装等行业。

五、贵州有哪些非遗文化

1、册亨布依戏,布依戏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布依戏,过去称“土戏”、“欢戏”,在布依语中称“谷艺”。册亨县布依戏主要流传于巧马镇、丫他镇、秧坝镇、弼佑乡、八渡镇、百口乡、双江镇、者楼镇等地。册亨布依戏是用布依语演唱的戏曲,并在布依八音、八音座唱(板凳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据板万戏班手抄历史资料《欢戏历源》佐证,布依戏至少在1741年(清乾隆六年)时就已形成,至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

2、侗戏,侗戏流传于贵州省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广西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以及湖南省通道自治县的部分侗族村寨。黎平位于贵州东南部,东连湖南靖州、通道,南临广西三江,西北两面与从江、榕江、剑河、锦屏接壤,是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地。县境内民族众多,侗族占60%以上。侗戏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以侗族民间故事为题材的如《珠郎娘美》、《郎夜》、《莽岁》、《美道》等;一是根据汉族小说、戏剧编纂或改编的,如《梅良玉》、《秦香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还有连台本戏,如梁士锦《行欢坐夜》、《投军别窑》、《打陆文秀》等。

3、福泉阳戏。福泉阳戏的正规演出每年举行3次。之一次在农历正月间演出,演出时间4天4夜;第二次在农历五月十三日“单刀会”当日为纪念关羽而演出,地点在当地的关帝庙前,时间1天;第三次演出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纪念神话中的二郎神和历史上的二郎(川主、水神)而演出,祈求庇佑一方平安。此外,还为民间“还愿”进行演出,但相对于正规演出要简单得多。

福泉阳戏由内坛和外坛两部分组成。内坛就是以祭祀仪式出现的二十四坛法事,具有还愿的 *** 质,故民间又称为“还阳戏”、“还愿戏”或“愿戏”,有开坛、发牒、正清、领牲等二十四请神、延神、酬神、送神仪式和“上刀山”、“下火海”、“顶华盖”、“悬钩钓斗”等特技(法术)表演。

4、思南花灯。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末清初。由于历史原因,思南花灯受邻省的影响较大。且自汉代以来,汉民族的不断迁入,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巴楚文化随之先后进入,与土著文化长期共存,使得思南花灯具有很大的融合 *** 。在明、清时期,思南花灯活动频繁,在演出的组织形式上多以自然村寨为主,并设灯会、设会长,即灯头。思南花灯在贵州戏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广大农民在生产劳动中的必然产物。它的题材、内容、形式都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婉转动听的唱腔,高亢激越的花灯打击乐,优美迷人的舞蹈以及美丽独特的服饰道具,而倍受人们青睐。

5、锦鸡舞。苗族锦鸡舞主要分布在丹寨县排调镇的也改、 *** 早、甲石、排保、南群、加配、麻鸟、羊先、羊告、也都和雅灰乡境内雅灰、送陇等苗族村寨。锦鸡舞最初的功能是祭祖,并且只能在12年1祭的祭鼓活动中才能跳,用于唤醒祖灵,以及在活动后将祖灵送回 *** 之地。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吃新节”、“跳月”以及大型庆典的迎宾礼仪活动中锦鸡舞也被广泛运用。

6、布依族“雯当姆”布依族民间舞蹈“雯当姆”,流传于贵州省荔波县洞塘乡及翁昂乡布依族地区。县内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因喀斯特面积大、地貌多样,生物丰富,与云南石林、重庆武隆共同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于2007年6月27日,被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列为世界自然遗产。“雯当姆”,汉语译意为“矮人舞”。舞蹈别出心裁地在肚皮上画上可爱的胖娃娃形象,并用大箩筐套盖住真人的脸和 *** ,作为布依族帽子道具,然后利用腰肚肌肉收放的表现力,造 *** 物丰富的表情变化。

7、苗族大迁徙舞,分布于贵州省赫章县河镇、可乐等乡镇。苗族大迁徙舞苗族称“够戛底戛且”,意为寻找居住的地方,为赫章苗族记载苗族大迁徙历史过程的民间舞蹈。苗族大迁徙舞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以舞蹈形式记录祖先迁徙历程,舞蹈场面宏大,古歌悠远,舞步凝缓。一些如“留恋”“回望”等舞蹈动作,如此故土难离,让观者潸然泪下,苗族大迁徙舞在赫章苗族中极具影响,是苗族人民千百年来在艰苦环境中形成的民族精神的直观载体。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贵州 造纸 古代 排名 企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