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贵州茶树之乡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贵州更好的茶叶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贵州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四季分明。良好的地理环境以及适宜的气候,使贵州茶叶获得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贵州成为了国内绿茶主要产区。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贵州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秀。1980年,在贵州普安县和晴隆县交界处首次发现了世界唯一的茶籽化石,经专业机构鉴定,确定为四球茶茶籽化石,仅次于第三纪地质层,距今已有100万年。这是贵州境内所发现的最早的茶叶。
而在2010年前后,全国各大媒体陆续报道了在贵州花溪久安发现了一批古茶树的新闻。茶叶专家们一般认为,茶树树龄超过100年的可称为古茶树。
经过现场勘查后,发现久安乡古茶树大植株的树龄在600年以上,大部分的树龄在100—200年之间。这样大规模的集中的古茶树在国内实属罕见。时间追溯到古代,西周时期,贵州省德江、务川、正安、沿河等县的少数民族已经能够 *** 出味美可口的好茶。至唐代时,贵州成为了我国的八大茶区之一,所产的茶叶与丝绸、瓷器一起通过茶马古道,经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欧洲等地。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在《阮郎归黔中桃李可寻芳》中,赞美贵州茶“品高”“焙香”“春味长”。
从古至今,贵州的茶叶文化沉淀了无数文化的瑰宝。唐代陆羽《茶经》、《宋史?食货志》、明代《一统志》清代康熙《贵州通志》等古代文献都花费了大量笔墨介绍贵州的茶叶产业。 *** *** 以来,贵州学者主编的《中国茶典》被著名茶届泰斗陈橼评价为“空间的史略,为中国茶与文化的好史书”。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阐述贵州茶文化的各类文章和专著不断涌现。除大量文章的撰写,推动着茶文化的发展之外,公开出版的书籍也不少。《茶周刊》、《茶的途程》、《贵州茶》、《贵州茶文化》、《黔山茶话》、《贵州茶百科全书》等颇具影响力的茶文化书刊,让贵州的茶叶逐渐走入世人的眼球,开始被国人所正视。2015年,贵州省茶叶种植面积6 *** 万亩,投产423万亩,均属全国之一位。干茶产量22.4万吨,产值214.8亿元。注册茶叶加工企业3040户,茶叶出口3 *** 8万美元,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资料。未来几年,贵州将大力打造贵茶系列品牌,推进主要区域品牌地理标志、原产地域保护、知名品牌建立示范区建设,增强茶产业市场竞争力,积极实施“产品品牌化、企业品牌化、基地品牌化”三位一体品牌战略,诸如西部农产品交易中心等平台的涌现也为贵州茶叶提供了更多的展示机会。与此同时,贵州将运用大资料、“网际网路+”等资讯科技加强茶叶标准化建设,完善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 *** ,推广茶园管理标准化、茶园建设标准化、 *** 工艺标准化和加工车间标准化,以保障产品质量。“黔山秀水育佳茗,贵茶飘香聚浓情。”
经现代茶学 *** 吴觉农依据古地质、古生物、古气候、古人类及近 *** 古和茶学研究成果,逐步提示了地处西南腹地的贵州高原,不仅是人类最早的活动地域和古生物的安详地,而且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和茶文化发祥地。贵州茶叶科学研究所高阶农艺师、茶文化专家张其生从清代王褒的《童约》中发现有“夜郎茶市”的记载。
四川武阳茶市曾是茶学界认可的中国最早的茶市,而张其生的这一发现证明了夜郎茶市比四川的武阳茶市还要早76年。这充分说明,茶树原产地在古夜郎国一带。贵州作为古夜郎国的中心地区,也是茶树原生地的核心区。1986年,在晴隆县发现了世界上惟一的一颗茶籽化石,更加有力的证明了贵州是古茶树原生地核心区。在务川发现野生大茶树万余株,在湄潭云贵山也发现了野生大茶树,这些都是贵州属茶树原生地的植物群落,也是很有价值的茶文化资源。
贵州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作为世界茶树原生地的世居民族,其发现、利用茶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其利用茶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因为民族的独特 *** ,也使得这些茶文化独具特色,不可 *** 。
黔东南月亮山一带的苗族鼎罐茶,黔西南晴隆、普安一带的苗族擂茶,印江的土家族罐罐茶,还有各地的姜茶、打油茶等等,都十分具有特色。
历史上,辛亥 *** 以前,贵州山区都是被主流文化边缘化的角落。但是,作为贵州的土著居民,在其繁衍生息的历史长河中,也创咋、继承、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作为利用茶较早的人群,也包括了茶文化的发展。贵州地貌特殊,地形复杂,民族众多,风俗各异,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座座文化孤岛,有“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天”之说。在这些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茶在各领域被广泛利用,包括了茶在 *** 、祭祀、婚礼、礼仪、社交等方面的利用,这就形成了贵州土著居民独居特色、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间茶文化。像黔北婚礼中的“放信茶”、务川家有喜事时的“讨茶”、各地的“吃油茶”等等,都有着很好的旅游利用价值。
与茶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文、各类文物、独特建筑等等都是茶文化资源。
贵州有贡茶数十支。现存有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立在云雾镇鸟王村关口寨的贡茶碑。
20世纪40年代, *** *** 实验茶场落户湄潭,现储存完好的中国最早的茶工业化遗址和茶叶机械化生产线,都有着很高的茶文化开发与利用价值。
在20世纪40年代,国立浙江大学为避日军侵华战火,西迁遵义、湄潭、永兴办学达七年之久,其间在湄潭的苏步青、刘淦芝、江问渔等成立了“湄江吟社”,常聚在一起,品茶论道,诗词唱和,留下了200余首传世佳作,其中茶诗就有60余首。浙江大学教务处所用的湄潭文庙是至今储存得最完好的贵州三大文庙之一,很具有观赏 *** 。
中国更大的壶型象形建筑——天下之一壶,是湄潭投资三千余万元在县城中火焰山上建造的巨型茶壶茶杯,已载入吉尼斯纪录。虽属现代建筑,但造型独特,依山凭江,巍然屹立,十分壮观。天下之一壶茶文化公园是已形成的景观。
二、贵州茶叶产地在哪里,贵州哪个地方产茶叶
要说贵州哪个地方产茶叶,其实贵州省共有88个县(市、区、特区),其中超过半数都有茶叶种植,全省茶园总面积超七百多万亩。贵州茶叶产地在哪里?下面倍领网就来介绍一下贵州各产地的 *** 名茶。
*** 茶有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正安白茶、绿宝石、小叶苦丁、遵义红。
余庆,位于遵义东南部,森林覆盖率达56%,是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
湄潭,位于遵义中北部,是贵州茶叶之一县,是贵州更大的茶区和出口红茶基地。
凤冈,位于遵义东部,中国锌硒有机茶之乡,因其有机品质、锌硒特色,其产凤冈锌硒茶屡获国际金奖。
正安,位于遵义北部,具备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远离大城市和重点工矿区,无工业污染,是茶叶生长不可 *** 的绝佳环境。
*** 茶有梵净翠峰、石阡苔茶、野生藤茶、姚溪贡茶。
思南,位于铜仁西部,地处武陵山腹地,乌江流域的中心地带。
松桃,位于铜仁东部,茶叶生长所需的低纬度、寡日照等条件十分突出。
沿河,位于铜仁东北部,产区内群山起伏、青山叠翠,云雾缭绕,是产优质茶叶的产地。
石阡,位于铜仁西南部,东有梵净山、南有佛顶山,云多雾漫,雨热同季就。种植茶叶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德江,位于铜仁东部,地处武陵山、大娄山汇接处,是黔北锌硒优质绿茶产业带、黔东优质出口绿茶产业带的交叉结合部。
江口,位于铜仁南部,处于梵净山核心区,太阳辐射年平均88千卡/平方厘米,常年云雾缭绕,是生产加工优质好茶最为理想的产区。
印江,地处武陵山脉主峰、 *** 名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西麓,属 *** 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暖湿同季,雨热同期,独特的自然因素造就了梵净山翠峰特有的品质。
*** 茶有雷山银球茶、黎平古钱茶、硒锌绿茶、天印贡茶、雷山红茶。
黎平,属于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分水岭,立体农业气候明显。
丹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海拔600-1200米,属中 *** 带湿润气候,土地肥沃深厚。
凯里香炉山,位于凯里市西15公里,是一座苗民的风水山,一块一尘不染的净土,山上的生物 *** 自然循环,生长着一个贵州境内罕见的小叶富锌含硒的茶叶品种。
雷山,坐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公山腹地,被誉为苗岭绿宝石,森林覆盖率71%,气候、土壤和生态环境适宜优质茶生长,是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有机茶生长环境。
镇远,海拔高度、日照时数、土壤、生态植被等自然条件非常佳,使得茶叶得以在云雾环绕、群山环抱的环境下生长。清露晨流,新芽初引,吸天地之清气,涵山川之灵秀,形似剑尖莲头嫩朵。
*** 茶有都匀毛尖、贵定云雾茶、高寨贡茶。
独山,种茶、制茶历史悠久,是黔茶的主要产地之一。
平塘,平塘地处中 *** 带与 *** 带季风湿润气候结合区,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特殊 *** 导致所产茶叶均比贵州其他地方茶场开采早15天以上,素有贵州春茶之一壶之称。
贵定,贵定云雾山,海拔1583.6米,为苗岭山脉主峰之一,群山叠翠,涧溪纵横,甜泉密布,常年云雾缭绕,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周围环境无污染源,有中国苗岭贡茶之乡的称号。
都匀,在都匀团山、哨脚、大槽一带,山谷起伏,海拔千米,峡谷溪流,林木苍郁,云雾笼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种种特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与茅台酒一起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的名茶都匀毛尖。
普安,海拔1500米-2200米。春秋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雨量充沛,多雾,无污染,造就了普安适宜优质有机生态茶种植的自然条件。
晴隆,茶叶生长、栽培、加工、品饮的历史悠久。1980年7月13日,高级农艺师卢其明在碧痕云头大山发现的茶籽化石,经初步认定是新生代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百万年以上的古生物四球茶茶籽化石,证明了晴隆是茶树的起源地。
水城。水城春富硒茶是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的特产。水城春茶富含有机硒和十余种 *** 必需的微量元素,该茶品质优良、风味独特、栗香高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醇鲜爽、叶底嫩绿匀亮。高山云雾有机茶、硒世珍品水城春
盘县。盘县着力发展名优、名牌茶叶。自1999年盘县剑春茶业发展有限公司组建以来,盘县名优茶的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品种有扁形茶、毛尖和红茶等。已开发出独具盘县山区特色的地方名茶碧云剑、碧云毛尖、盘州春、盘州红等。
金沙,是中国贡茶之乡,土质深厚,并呈酸 *** ,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甚佳,为高品质茶叶的形成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纳雍,位于毕节中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气候温凉的特点,是生产无公害有机茶叶的理想基地。
*** 茶有羊艾红茶、南贡河绿茶、苦毛尖茶、开阳南贡茶、黔陶赵司茶。
开阳,开阳地处黔中腹地,气候温润,植被优良,森林覆盖率达41.6%,因土地富硒,所以是中国富硒农产品之乡。
羊艾,艾茶场位于贵阳花溪,茶场建于1952年,占地二万多亩,其中现有茶园万余亩,果园七百余亩,是贵州省重要的茶叶出口基地。
久安,位于贵阳老城区的西南,花溪区的西北,阿哈湖畔上游,距贵阳市 *** 驻地17公里,距花溪区23公里,是高原古茶树之乡,贵州省十大茶旅目的地、贵州省十大古茶树之乡。
西秀,优越的自然条件赋予了西秀茶具备香高鲜郁、味醇鲜美、色纯鲜亮的特质。
镇宁,黄果树大瀑布所在地,其土壤主要是黄壤、红壤、黄棕壤,土地肥沃,地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
普定,冬暖夏凉,雨量充沛,自然生态良好、无工业设施,沃土滋养,日煦哺育,雨雾润泽,孕育出西南嘉木、黔中香茗朵贝茶。
三、贵州毕节七星关区被授予“中国古茶树之乡”称号
1、8月28日,毕节市七星关区荣获了“中国古茶树之乡”的殊荣,这一荣誉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颁发。尽管七星关区的茶产业发展在规模上相较于周边兄弟县市略显滞后,但其深厚的茶文化和悠久的种植历史不容忽视。全区拥有丰富的古茶树资源,如亮岩镇、燕子口镇、层台镇、小吉场镇和阿市乡等地,存有100年以上古茶树,预计总数量超过8万株。尽管其他乡镇目前尚未发现高龄古茶树,但茶文化的影响力仍然广泛存在。
2、近年来,七星关区 *** 积极投入,大力推动茶产业发展。通过 *** 奖励政策,新建成茶园面积近1万亩,新增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12家,茶叶加工厂3家。目前,全区茶园总面积已达到1万余亩,部分茶园开始投产,2014年以来产茶量显著增长,春、夏古茶产量已达2吨,预计2022年将突破5吨,其中春、夏古茶产量将超过3吨。未来五年,七星关区计划将亮岩等地区打造成古茶产业区,青场等地区发展为白茶产业区,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茶叶产业将扮演重要角色。
3、七星关区负责人表示,这一荣誉不仅是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大突破,也展示了他们保护古茶树资源和打造特色茶产业的决心。他们致力于将茶产业打造成为带动 *** 强、扶持力大的扶贫产业,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关于贵州茶树之乡,贵州更好的茶叶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