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之乡大闸蟹,养大闸蟹要多深的水 - 之乡 -

水韵之乡大闸蟹,养大闸蟹要多深的水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大家好,关于水韵之乡大闸蟹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养大闸蟹要多深的水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泰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2. 走进江南水乡——周庄
  3. 大闸蟹的广告词

一、泰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这个我知道!我特别喜欢旅游,上次去泰州旅游的时候,收集了泰州一些必去的景点资料。现在我把泰州十大必去景点的资料分享给需要的小伙伴们~

风景区四面环水,因水成趣,将江南水乡的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凤城河畔,“江淮之一楼”望海楼与其特有的戏曲更显城市的文化底蕴。景区以望海楼为中心,四面辐射,桃园、老街交相呼应。望海楼始建于宋代,无数文人 *** 客为其留下了珍贵的墨宝。

泛舟水上,听一曲婉转的戏曲,感受这座古城带来的心灵的放松与洗涤,领略水城的风姿与魅力。

依傍凤城河,以水为脉,以人为魂,集中而又完整地体现全国不多见的一种都市水韵,彰显了泰州悠久的历史文脉。

望海楼:40人民币;桃园:40人民币;学政试院:24人民币(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景区免费进入,景区内景点及游船单独收费。

溱潼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繁富 *** ,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众多佳词丽句。“溱湖八景”充满诗情画意,溱潼会船更以其浓郁的民俗风情独步天下。湖南面桥头镇有被誉为“十七世弓马世家,五百年衣冠旧地”的刘状元府旧址,清乾隆年间,刘氏兄弟三科两中武状元,传为美谈佳话。溱湖地区水土肥美,气候温和,人民勤劳智慧,各类水产极为丰饶,尤以簖蟹、鱼饼、虾球名闻遐迩,“溱湖八鲜”堪称水乡饮食文化中的珍品杰作,2007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饮食类节庆”。

溱潼古镇最早得名于明代。原名秦潼。后乾隆经此,朗声念道“秦潼”,然后略作沉思说:“此处四面环水,名字也应该字字含水,现在只有‘潼’字带水,朕给‘秦’字也加上三点水。”自此溱潼的名字就流传下来了。从名字来看,命中注定了溱潼与水的不解之缘。清代中叶起,溱潼农业、渔业和窑业日渐兴盛,又处姜兴河、泰东河的交汇之地,占航运之利,是漕运盐运必经之地。随之人烟稠密,店铺林立,成为水乡的闻名市镇。二十年代至 *** 初期,溱潼粮食贸易繁荣,米厂、油坊越办越多,茶馆、饭店、浴室兴起,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商业相应发展。镇上有电灯照明, *** 、电报成了商家的通讯手段。《溱湖日报》、《溱报》相继问世。溱潼一度有“小上海”之称。发展至今天,溱潼已成为闻名遐迩的历史名镇、全国重点镇。

门票:40人民币(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半票:1.60周岁(含)-69周岁(含)的老人凭有效 *** ;

2.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在校 *** 凭本人有效 *** .

免票:1.身高1.4米及以下或6周岁及以下的儿童;

2.70周岁及以上老人凭有效 *** ;

3.现役军人、残疾人导游等人员凭有效 *** 。

08:30-17: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6:00(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补充说明::享受国家抚恤补助地优抚对象免票

从四牌楼开始,这一带是兴化的老街,分西街和东街两段。

相对其他古镇,这个不是很大,错落的老宅建筑,很多小餐馆,也是商业化的一条街。

这里古建筑多数是翻建的,老街的周边有游船项目,走一走,看一看就可以了。

08:00-17: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7:00(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乔园位于江苏省泰州市老城区(今海陵北路68号)。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最初叫日涉园,为太仆寺卿陈应芳的住宅园林。取晋陶潜《归去来辞》中“园日涉以成趣”之句而命名。又因园内有三石笋,清嘉庆年间改名为三峰园。清末一度叫蛰园,后为两淮盐运使乔松年所有,又叫乔园。

08:30-17:3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7:00(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泰州老街,在凤城河畔桃园景区外,一个麻石铺就的明清小巷,穿梭在深深的四合院落,声声入耳的评弹说唱,满街悠悠飘香的小吃,加上悠长悠长的叫喊吆喝声,一条青砖黛瓦的古建筑带,这就是“泰州老街”。从以前到现在,已有300年了。

全天(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城东街道桃园路老街

李中水上森林公园原为荒滩,经过治理,成为江苏省更大的人工生态林。

园内栽种了10万余株水杉、池杉等品种树木,垛与垛间的夹沟里鱼游虾戏。

此外,这里是丹顶鹤、黑鹳、猫头鹰、灰鹭、苍鹭、白鹭等候鸟的乐园。

水韵之乡大闸蟹,养大闸蟹要多深的水-第1张图片-

公园内可乘木筏漂流、徒步观景,若恰逢大闸蟹肥嫩期,还能品尝到正宗的兴化红膏大闸蟹。

乘坐公交兴化201-1/兴化201-2/兴化201-3路至水上森林(公交站)下车,步行可达。

门票(不含船票):50人民币(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08:00-17: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6:00(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集天然湿地温泉水疗、 *** SPA、养生膳食与休闲娱乐于一身,拥有国内罕见的“三元温泉”。

水质为重碳酸硅钠型,富含多种矿物质,对治疗心血管病、肥胖症、皮肤病等多有医疗功效。温泉水皆在使用后排掉,绝不循环再用。

室内室外共有50多个特色温泉池,含有中 *** 保健浴、瓜果饮品浴、花卉灵草浴、原味汤池浴及私密园林情侣浴、亲亲鱼池和石板浴等特色项目。

除了温泉外,还有非常适合孩子观看的《梦水浮花》表演。将传统江南元素重新提炼,结合地域文化,将中国功夫与力量、戏曲与舞蹈、服饰表演与多媒体等完美结合,再现人在画中游的唯美梦境。

乘坐泰州—姜堰公交车到达姜堰,换乘姜堰—溱潼(东)公交车,在华侨城站台下车即是。

12:00-23: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22:00(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08:00-17:30(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迎春东路90号

4月1日-6月30日(夏季) 09:00-17:30

10月1日-12月31日(冬季) 09:00-17:00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金港南路五一桥南侧

凤城河风景区内核心景观望海楼,始建于宋,明清重建,更领江淮雄风,人称“江淮之一楼”。楼西文会堂,史载初为北宋滕子京所建。列北宋时在泰为官,而后升迁至宰相的晏殊、范仲淹、富弼、韩琦、吕夷简五相史料,堂前植“五相树”;立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所作范仲淹青铜塑像,加之以景区内的已有 *** 之久的州城遗址和宋城古涵等景点,一切尽显泰州“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名城名宦交相重”的辉煌历史。

8:30-17:30;(除夜游游船外)3月-11月夜游游船:19:30、20:30、21:30;12月-2月19:00、20:00、21:00

二、走进江南水乡——周庄

周庄,桥街相连,依河筑屋,小船轻摇,绿影婆娑,堪称中国水乡的典范。这些濒水而居的明清建筑,古朴典雅,水、桥、街、屋、埠,布局精巧,是江南最为典型的水乡古镇。走进周庄,一湾湾绿水,一座座古桥,一幢幢宅院,构成了古朴典雅的水乡情韵。周庄,“旖旎的水乡风光,特有的人文景观,传统的建筑格局,淳朴的民俗风情,被国内外公认为“中国之一水乡”。2003年,周庄镇被列入之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周庄,位于昆山市境内西南,古称贞丰里。春秋战国时期,周庄境内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称摇城。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舍宅为寺,始称周庄。元代中期,沈万三利用周庄镇北白蚬江水运之便,通番贸易,逐成江南巨富,周庄因此成为粮食、丝绸、陶瓷、手工艺品的集散地,遂为江南巨镇,至清康熙初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全镇依河成街,桥街相连,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一派古朴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在青山绿水间,寻一处水乡古镇,让心灵栖居,也让旅途中多一种体验。每次来周庄这里都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惊喜。走在遥远的他乡,带着旅途的气息,寻觅到这样一处婉约的水乡,看着河道上欸乃而过的乌篷船,静静地在河边的廊棚下听雨,在烟波桨声里,汇聚了沁人心扉的古韵。

街回路转,水清舟行,看小镇“小桥、流水、人家”景致,探寻如烟的往事,让如水般流逝的岁月重新呈现在我们眼前。粉墙黛瓦,前街后河,古桥驳岸,舟楫悠悠,碧水长流,古桥依旧,这就是我们心中追寻已久的江南水乡——周庄。徜徉在周庄,看小桥流水,庭院深深,这里的一砖一石都见证了岁月的斑驳,时空的交错,这里的慢时光让人平和与淡泊。周庄,是一处让人记住乡愁的地方,心灵深处那尘封的记忆——梦中的江南水乡。

在周庄,看小镇“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探寻小镇如烟的往事,让如水般流逝的岁月重新呈现在我们眼前。周庄仿佛就是一块洁白无瑕的玉不染一丝世俗的尘埃,在岁月的风尘与现实的浮躁中依然灵动与温婉。在这里可以平静地看时光流淌,随心所欲地发呆或遐想……

唐风孑遗,宋水依依,烟雨江南,碧玉周庄。周庄已历经900多年的历史,被国内外公认为“中国之一水乡”。这里仍完好地保存着公元14世纪“井”字形河街的古代水镇格局,民居依河筑屋,鳞次栉比,依水成街,河道上横跨14座建于元、明、清代的古桥,如富安桥、双桥(世德桥、永安桥)、通秀桥、梯云桥、报恩桥、太平桥、贞丰桥、全功桥、福洪桥等。众多的明、清民宅庭院保存完好,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曲折幽深的石板小巷,蜿蜒流淌的小河,赋予周庄宁静、古朴、典雅。这些濒水而居的明清建筑,古朴典雅,水、桥、街、屋、埠,布局精巧,是江南最为典型的水乡古镇。水乡人家,因水而筑,粉墙黛瓦的深宅大院,雕梁画栋的临河水阁,比比皆是。小镇不仅有建于明代的“轿从前门进,船自家中过”的张厅,也有规模恢宏的七进五门楼的沈厅,还有西晋文学家张翰“莼鲈思归”的南湖园。

周庄特有的人文景观、传统的建筑格局、淳朴的民间风情,使许多传奇故事和民情风俗绵延流传。江南之水柔媚而多情、内敛而灵秀,精巧雅致的小船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悠哉悠哉,游人坐在船上,听船娘唱上一首小曲,很是惬意。小镇上不时传出吴侬软语和阿婆茶阵阵飘香,续说着财神沈万三和聚宝盆的传奇;橹声欸乃、昆曲悠远,演绎着青年男女不期而至的邂逅。

漫步在小镇的桥头岸边,看鳞次栉 *** 百年老屋,条条河道轻舟荡漾,归去来兮,水乡的韵味,如诗如画,令人沉醉,不仅让人想起元代名句,“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辑好夷游。”在小镇上,泡一壶清茶、听听古筝,看看“小桥、流水、人家”景致,周庄,成为休闲生活的代名词。周庄是做梦、发呆、闲逛的好地方。

*** 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周庄,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周庄具有丰富的文化蕴涵。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等曾居周庄。周庄也是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沈万三的故乡;周庄也曾留下柳亚子、陈去病等人的足迹。

1984年,旅美画家陈逸飞造访周庄,以双桥为素材,创作了蜚声海内外的油画作品《故乡的回忆》。1985年,《故乡的回忆》成为 *** 首日封的图案。周庄由此作为江南古镇的 *** 走向世界。

周庄必去的景点:双桥、沈厅、张厅、富安桥、古戏台、全福寺、迷楼、叶楚伧故居、澄虚道院、周庄博物馆等。

双桥:周庄双桥指位于周庄中心位置的世德桥和永安桥,建于明万历年间,两桥相连,样子很像古代的钥匙,又称钥匙桥。因出现于旅美画家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中而闻名于世。双桥,河上的石桥联袂建筑,显得十分别致。因为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双桥中,石拱桥横跨南北市河,桥东端有石阶引桥,伸入街巷;石梁桥平架在银子浜口,桥洞仅能容小船通过,这两座石桥,双桥最能体现古镇的神韵,是周庄的象征。

关于双桥,有一则动人的故事。1984年春,陈逸飞在周庄将双桥绘成油画,题名《故乡的回忆》。这幅画就是他这次水乡之行的更大收获之一。《故乡的回忆》连同他的其他37幅作品,同年10月,在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所属的哈默画廊展出,这幅油画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后来,被阿曼德·哈默用高价购藏。同年11月,哈默先生在访问中国的时候,将这幅油画送给了 *** 。1985年,这幅画又经过陈逸飞的加工成为当时 *** 首日封的图案,深受集邮爱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睐,从此将周庄推向了世界。

站在这里举目望去,双桥不远处有一座石拱桥——太平桥,连接城隍埭和蚬江街。这座石桥是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兴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建。桥长13.2米,宽2.5米,为单孔石拱桥,跨度 4.8米,桥梁刻有“莲座”图案。桥旁是沈体兰的旧宅。

逸飞之家:逸飞之家是著名画家陈逸飞的纪念馆,位于周庄蚬江街 11号,离双桥很近的一处老房子,这里离双桥很近。逸飞之家的匾额由陈逸飞先生生前好友著名画家陈佩秋所题,园中的四季桂花和海棠树是陈逸飞家人栽种。纪念馆中有周庄人为陈逸飞所立的铜像,馆内还陈设了陈逸飞先生一些珍贵的手稿和照片。陈逸飞的作品《故乡的回忆》让周庄走向了世界,而如今周庄成为了世界文化名镇,周庄人没有忘记他,在周庄建立了一座纪念馆,以纪念他为周庄所做出的贡献。

站在市河一侧,看桥 *** 水潺潺,两岸院墙斑驳,一叶轻舟,徜徉在渌水小河之上,过双桥向北走不远,便来到了张厅。

张厅:张厅原名怡顺堂,相传为明代中山王徐达之弟徐逵后裔于明正统年间所建。清初 *** 给张姓人家,改名玉燕堂,俗称张厅。进入朱漆大门,砖雕门楼,庭院幽深,木雕花的窗子以及古老的屋檐,大气的厅堂,精致的摆设,都记载着当日门庭若市的繁华。张厅是江南民居中比较典型的前厅后堂格局,是周庄保存比较完整的明代建筑。整个张厅占地面积1800多平方米,前后六进,房屋60余间。张厅的后院还有一个箸泾穿越的后花园,园中翠竹摇曳,花木扶疏,荷塘水韵,为这个小巧的花园增添了几分灵秀之气。

坐靠在亭台里的美人靠上,细品古园风情,想象当年的张家 ***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可看绿水清波,吟诗作画,观花赏月,花下低吟,月下浅唱,是何等的闲情逸致。小河有一个优雅的名字“箸泾”。箬泾河穿屋而过,构成“轿从门前进,船自家中过”的张厅,构筑了水乡特有的灵动的情趣。它唤醒了游人的 *** 意识,感慨于时光的流逝。张厅是周庄镇仅存的少量明代建筑之一,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厅:沈厅原名敬业堂,清末改为松茂堂,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建成。沈厅位于富安桥东堍南侧的南市街上,坐北朝南,七进五门楼,大小房屋共有100多间房屋,占地2000多平方米。沈厅共有三部分组成。前部是水墙门和河埠,专门供家人停靠船只、洗涤衣物之用,为江南水乡的特有建筑;中部是门楼、茶厅、正厅,是接送宾客,办理婚丧大事和议事的地方;后部是大堂楼、小堂楼和后厅屋,为生活起居之处。整个厅堂是典型的“前厅后堂”建筑格局。正厅松茂堂厅堂 *** 悬匾一方,“松茂堂”三个凸出的泥金大字,为清末状元张謇所书。沈厅的第五进中,安放着江南豪富沈万三的坐像,他的面前有金光闪闪的聚宝盆。在周庄的明清建筑中更具有 *** *** 的当数沈厅。沈厅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万三,名富,字仲荣,行三,吴人呼为沈万三。元朝中叶,沈万三的 *** 沈祐由吴兴(今浙 *** 州)南浔沈家漾迁徙至周庄东诧,后又迁至银子浜。沈万三在周庄、苏州、南京等地都留下了足迹,但始终把周庄作为立业之地。沈万三富甲天下。出身低微的沈万三,由贫而富,又“既盈而覆”,成为元明之际江南地主豪富的一个缩影。岁月带走了先人的足迹,也尘封了那如烟的往事,然而沈万三在周庄的遗迹,他后裔所建造的巨宅沈厅,吸引了许多中外旅游者。

富安桥:从沈厅出来往北走不远就到了富安桥,相传桥旁有总管庙,所以它原名总管桥。富安桥由周庄人杨钟为报答祖先恩德捐资创造,建成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明嘉靖元年(1522年)、清咸丰五年(1855年)三次修葺。富安桥为单孔拱桥,桥长17.4米,宽 3.8米,跨度 6.6米。

富安桥,位于周庄中市街东端,横跨南北市河,通南北市街,桥身四侧的桥楼临波拔起,遥遥相对,气势非凡,是古镇桥与楼联袂结构完美的独特建筑,也是江南水乡仅存的立体型桥楼合壁建筑。富安桥是周庄现存最古老的桥,数百年来,历经风雨,迎送无数人的过往行人,见证了小镇的历史。

下富安桥向南,过梯云桥向右转走上一段便来到了叶楚伧故居。 ***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里面的那座桥正是周庄的梯云桥。在周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的名人。在清末民初,这里出现了一位爱国志士,他就是叶楚伧先生。叶楚伧故居,是他的祖宅,也是他曾居住过的地方。

叶楚伧故居:在镇中心的西湾街上,有幢临河坐南朝北的古宅院,它建于清同治年间,原先雅称“祖荫堂”,数经修葺,今为叶楚伧故居。这座五进清式建筑,包括墙门、轿厅、正厅和堂楼,还有一个幽静小巧的后天井。前楼堂为叶楚伧童年书房,后堂楼下的客厅曾是叶楚伧与南社社友柳亚子、苏曼珠等斗酒叙诗、切磋艺文之处。叶楚伧故居由叶楚伧祖父修建,叶楚伧曾祖父叶杏江为清朝官吏,祖父叶原甫无意于仕途,在周庄开设叶太和酱园,家境比较富裕,修建了这栋老宅,清砖小瓦硬山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是一座仿明的建筑。

叶楚伧,1887年出生于江苏吴县周庄一个书香门弟之家,祖籍周庄,自小在周庄长大,早年参加同盟会。他先后在上海创办《太平洋报》、《生活日报》。1916年,叶楚伧与邵力子合办《 *** 日报》,任总编辑。叶楚伧著有《世徽堂诗稿》、《楚伧文存》以及小说《古戌寒笳记》、《金阊之三月记》等作品。叶楚伧是著名的南社诗人和 *** 活动家,这位 *** 元老于1946年在上海病逝。

在叶楚伧故居附近还有两处景点是值得一看的,一处是中市街北面的澄虚道院,另一处是西湾街南面的全福寺。据周庄人讲,澄虚道院是周庄一带有名的道观。澄虚道院始建于宋代元祐年间,已有900多年历史,原名“圣堂”,是吴江澄虚人士来此捐建,故名澄虚道院,非常不幸,由于年久失修,道院已有所 *** 。1994年周庄 *** 出资重修,又重现了当年的面貌。

另一处值得一看的就是全福寺。周庄镇南濒临的一片大湖,俗称南湖、南白荡,与吴江分界。全福寺就坐落在南湖的北侧。全福寺始建于宋代,已有900多年历史原是宋元佑年间的周迪功廊舍宅为寺的,后经历代不断扩建,香火旺盛,成为江南一带的名寺。据说,不幸的是在“ *** ”期间,寺庙被毁。现在我们看到的全福寺是1995年重新修建的,并从原来的白蚬湖畔移址在现今的南湖畔。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世居周庄镇南二图港(近南湖)。在张翰之后,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也曾经在南湖寓居游钓。这里不仅景色宜人,也是寻幽访古的好去处。

贞丰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位于中市河西口,连接贞丰弄和西湾街。由于周庄古名贞丰里,以里得名,为贞丰桥。明崇祯七年(1634年)重修,清雍正四年(1726年)重建。桥长12.2米,宽2.8米,跨径4.4米。该桥如今拱洞完整,磨石斑驳,石隙间伸出枸杞枝,风貌如初,整修后傲然跨河而立,呈现一派古意。

桥北西侧,曾开设德记酒店,地处桥旁与闹市中间,顾客把酒临风,看窗外波光桥影,舟楫往来,桥楼互衬,风光无限,美不胜收,也曾经是南社成员柳亚子、陈去病、王大觉、费公直等人聚会的地方,人称“迷楼”。贞丰桥和迷楼现仍保存如初,一桥一楼,相得益彰。

迷楼:迷楼地处贞丰桥畔,为临河修筑的两层小楼。进门看到的扁额“迷楼”,就是由当年柳亚子所书,一楼主要陈列南社社员聚会的照片和一些书稿,二楼主要有四个发起人当时酣歌痛饮的蜡像,还有就是有关他们生平的简介。

迷楼原名德记酒店。店主李德夫祖籍镇江,建于清光绪末年,携眷迁徙周庄,因擅长烹调珍馐佳肴,掌勺开设酒店。夫妻俩年过40,才喜得千金名唤阿金,年长后,如一枝出水芙蓉,在水乡周庄压倒群芳。求婚者纷至沓来,李德夫难舍爱女远离膝下,小楼藏娇,让她守着双 *** 度生涯,当垆劝酒,张罗顾客,生意火红。

周庄系江南水乡的重要商埠集镇,贞丰桥又是镇境水陆要津,店铺毗邻,商贾云集。德记酒店地处小桥流水、富有诗情画意的闹市之中。宾客设酒临风,吟诗作画,窗外波光桥影,舟楫往来,颇有一番情趣,一种“酒不醉人人自醉,风景宜人亦迷人”,德记酒店幸得“迷楼”雅称,有人说这里的景色为之一迷,酒香四溢为之二迷,楼主的女儿阿金迷人为之三迷,所以就有了迷楼之说。

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南社发起人柳亚子、陈去病、王大觉,费公直等人四次在迷楼痛饮酣歌,乘兴赋诗,慷慨吟唱,后将百余首诗篇结为《迷楼集》流传于世。因此,周庄迷楼名声大振。现经修葺的迷楼仍保持当年风貌,依水傍桥,令人着迷。

每位背着行囊远足的行者也许都会有三毛情结,来到周庄的 *** 多都会在这里寻找三毛的踪迹。沿着弯曲的石板小路行走,来到离普庆桥不远的中市街111号,一座茶楼出现在眼前——三毛茶楼。周庄古镇内最有味道最值得品读的地方应该就是“三毛茶楼”了,这里与 *** 女作家三毛有着一段不解的故事。

三毛茶楼:周庄古镇内最有味道最值得品读的地方应该就是“三毛茶楼”了,这里与 *** 女作家三毛有着一段不解的故事。 *** 春天,是油菜花开的季节,多情的周庄迎来了一位多情的女子,那个浪迹天涯的 *** 女作家——三毛。她来到这块让她魂牵梦绕的故土——周庄,在离开周庄后,当地作家写下了散文《三毛在周庄》,在海内外报刊上发表。后来三毛信中写道:“周庄真好,还要来周庄吃阿婆茶,吃大闸蟹,要在周庄的大街小巷走个够”。三毛把周庄当作了她梦中的故乡,可如今香销玉殒,已经走了,留给了人们的只是回忆与惋惜。

可是周庄人没有忘记她。周庄的朋友为了把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 *** 女作家三毛在周庄短暂的停留与当地作家的情缘永远定格,几年后终于在周庄开设了一间茶楼,取名为“三毛茶楼”。一位周庄本土作家张寄寒先生与 *** 女作家三毛有过一段文字交往,幽思难遣,故收集了三毛与周庄的前世情缘,开了这个茶楼,取名“三毛茶楼”。三毛茶楼开设以来,慕名来访者众多,其中更多的是怀念三毛的读者。茶楼上下挂满三毛的照片、三毛的生平,还有她写给张寄寒先生的信件。周庄的遗憾在于没让三毛久久留下,三毛一离开周庄便陷入了更大的孤独,三毛临死时还在念叨周庄。枕河而居的三毛茶楼,有了一种文化的意韵,让人难以忘怀。如今,伊人已去,只有一座三毛茶楼在诉说着三毛和周庄的故事。

走累了,我们走进了三毛茶楼,找一个楼上靠窗临河的位置叫上一壶阿婆茶,要上几碟茶点,透过窗子看过往的船只在河上悠然往来,想象三毛当年行走在周庄的样子,引起无限幽思。淡泊宁静的闲适中,是心灵的归处,水天一色,方寸咫尺之间,别有一番江南水乡之美。在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小镇,我们静下心来,在水乡小镇的慢时光里更是品味一份休闲的惬意和安逸,体会岁月在这里变缓的步伐,诠释生命的意义。茶楼里正在播放三毛最喜爱的歌曲《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周庄还有一些值得一看的景点,如大诚堂、沈万三故居、沈万三水 *** 、贞固堂(沈体兰故居)、南湖园、周庄博物馆、怪楼、周庄舫等。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沈万三水 *** 在镇北银子浜底。水下有一古墓,埋着沈万三的灵柩。河面上泛起的粼粼波光,酷似无数碎银在闪烁,笼罩着神秘色彩。

贞固堂,又称沈体兰故居,系爱国教育家沈体兰先生幼年生活之处所。沈先生出生于周庄书香门第。贞固堂位于古镇太平桥堍,是一座高墙花窗、粉墙黛瓦的宅院式民居建筑,面街临河,环境幽雅,古色古香,别具风格。

来到古镇后港西街的周庄博物馆,浏览林林总总的陈列品,溯古寻源,在浓缩了的时空中,领略历史的厚重,感受多姿的水乡风情。周庄镇北的白蚬湖,湖水清澈,微波荡漾,湖畔垂柳依依,曲廊亭台一派典雅,沿着鹅卵石小径穿过穿过“云海阁”,走过木质栈桥,就上了周庄舫。

夜幕夜幕降临,我们来到周庄古戏台,在这里听上一场昆曲,让忙碌的心情变得轻松,会让旅途的疲劳顿消,感受心灵之旅的愉悦。

古戏台:戏台座南面北,以古戏台和走马楼式观演楼、展览馆为主体的古建筑群。台中心是由四百二十只木雕凤凰盘旋成复盆状,叫“凤凰藻井”,这是古代利用共鸣原理筑成的“高级音响”,使演唱婉转动听,绕梁三匝。古戏台上昆曲表演,水袖飘逸赏目,浅吟低唱天,赏心悦目……

古戏台上演的剧目:《长生殿》、《牡丹亭》、《白兔记》、《窦娥冤》、《孽海记》、《寻亲记》、《双珠记》等。古戏台常年上演昆曲,昆曲也叫“昆山腔”、“昆剧”,是戏曲剧种最古老的一种,昆曲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今属于江苏),昆曲成了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更大的声腔剧种,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成为现今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传统的戏曲形态。

漫步古镇,体会小桥流水人家的安逸,走过一座又一座的桥,观赏古桥驳岸、看小船摇摇晃晃地漾起一泓碧波;一叶轻舟,绿水逶迤,听一曲吴歌小曲,与船娘聊聊家常,让水乡韵味静静流淌。在烟波桨声里,碧波荡漾中,弥漫的古韵袅袅而来。此时的周庄清新而温婉,飘逸着古风古韵,散发出浓浓的乡情,时光仿佛在这里停顿,我们如同回到梦中的故乡。周庄,一个可以让时光驻留的地方,如诗,如画。周庄之美,让人萦绕心间,挥之不去。

三、大闸蟹的广告词

广告词也越来越流行,花样也是千奇百怪的。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大闸蟹的.广告词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2、爱上泗洪,只需一次“蟹”逅。

4、风吹湖蟹香十里,美酒醉客共月明。

5、河蟹飘香舞动水韵泗洪,湿地清新唱响 *** 之歌。

8、借问肥蟹何处有,人人遥指去高淳。

9、梁子湖产一品蟹,品质红遍全世界。

12、梁子湖一品螃蟹,当然值得“一品”。

13、梁子湖一品螃蟹,口味正美味到家。

14、梁子湖一品螃蟹,先天下之鲜。

15、梁子湖一品螃蟹,先天下之鲜而鲜。

16、梁子湖一品螃蟹,用鲜美感动世界。

17、梁子湖一品螃蟹,质先味鲜走世界。

18、梁子湖一品螃蟹--质先天下,味鲜天下。

19、梁子湖一品蟹,生态美味尽饕餮。

22、满城水韵满城绿,一湖美蟹一湖鲜。

24、螃蟹香飘千 *** ,疑是仙肴落人间。

25、品梁子湖一品蟹,人生何处不超越。

26、品泗洪螃蟹,享人生至味;游大湖湿地,做有氧呼吸。

27、情醉大湖湿地,梦萦河蟹世界。

28、情醉大湖湿地,梦萦河蟹世界。

29、山穷水尽疑无蟹,味美鲜肥在高淳。

30、舌尖上的华丽舞步,礼尚往来中的绝代佳品。

33、水韵泗洪以蟹为媒,大湖湿地留凤筑巢。

34、泗洪大闸蟹,舌尖上的记忆。

35、泗洪螃蟹,鲜天下之优而优。

38、苇幔轻舞惊白鹭,酒醇蟹鲜竞飘香。

39、蟹天蟹地,蟹香九州;水乡水景,水韵泗洪。

41、蟹中精品鲜盖百味,高贵人生香留 *** 。

43、一湖好水润泗洪,一品螃蟹鲜天下。

52、一手掰开红玉满,双螯吮出琼酥香。

58、煮酒论蟹游大湖,品茗尝鲜醉自然。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大闸蟹 韵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