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眉山中国进士之乡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中国进士之乡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中江是那个古代名人的古乡
1、中江是 *** 古县,历史文化厚重,东汉儒侠王涣、天文学家赵延义,北宋诗 *** 新运动先驱苏舜钦,首译《资本论》的现代著名经济学家陈豹隐,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等彪炳史册。更有“初唐四杰”之王勃、骆宾王诗酒应和,诗圣杜甫墨迹留香,宋朝诗人范成大题咏飞乌留下千古佳话。
2、中江是人文荟萃的状元故里,至今仍辉耀在玉江边上的《铜陵纪胜碣》,是北宋进士,曾任云南布政使、陕西左参议的王惟贤所撰。他在碣中追怀乡贤时满怀深情地写到:“苏易简,国初进士之一,蜀斯文发祥权舆之地。”在德阳市所辖六个市县区,历朝历代众多文化名人中,只有苏易简是唯一的状元。
3、苏易简22岁中状元,之前在松树梁子的苏家大院读书。他是“铜山三苏”之一人,另两名是其孙子舜钦、舜元。他们三人的事迹都上过《宋史》,在《中国文学大词典》中也有专门条目介绍。
4、苏易简(958-996年)字太简,梓州铜山人,“易简少聪悟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赡”,宋代太平兴国五年,苏易简考中状元后,举家迁至汴梁(今开封),任过礼部尚书,累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但天不假年,苏易简38岁就撒手人寰,著作有《续翰林志》及《文房四宝》,宋太宗赵光义很看重苏易简的才气,对他评价很高,曾赐诗苏易简:“少年盛世兮为词臣,往古来今兮有几人,首书文章兮居翰林,儒名善守兮会缘夤。”
5、苏舜钦(1008-1048年)字子美,“舜钦少慷慨有大志,状貌魁伟”,是为人清介耿直的爱国诗人、宋代诗 *** 新的先驱,在诗坛同梅尧臣并驾齐驱。《宋史》说他“当天圣中,学者为文多病偶对,舜钦与河南穆修好为古文、歌诗,一时豪俊多从之游”,当时的人称赞他“挽杨刘之颓波,导欧苏之前驱。”诗写得好,书法也别有韵致。
6、苏舜元(1006-1054年)号才翁,官至尚书度支员外郎,为人重气节、善草书。苏东坡评价苏舜元的草书时说:“才翁草书真迹,当为历世之宝。”苏舜元著作有《才翁集》一部。
7、“铜山三苏”同“眉山三苏”生活在同一时代,祖籍都在四川西部,但“铜山三苏”这三位文坛俊彦远没有像“眉山三苏”那样在故乡留下更多引人入胜的奇闻轶事。据德阳市管锡庆先生考证,眉山三苏平均年龄65岁,而铜山三苏平均只活了42岁,生活、创作的时间比“眉山三苏”少了23年;再加上“铜山三苏”长年在外地做官,苏易简 *** 取状元后便离开铜山,远赴开封做官,很少回家,只留下空落落的苏家大院、冷清清的读书台。苏舜钦、苏舜元出生在开封,做官在外地,也很难回故乡,在故乡留下的雪泥鸿爪不多。
二、眉山东坡区有多少乡镇
眉山东坡区有3个街道、16个镇、7个乡。
3个街道:苏祠街道、通惠街道、大石桥街道;
16个镇:象耳镇、太和镇、悦兴镇、尚义镇、多悦镇、秦家镇、万胜镇、崇仁镇、思濛镇、修文镇、松江镇、永寿镇、崇礼镇、富牛镇、白马镇、三苏镇;
7个乡:广济乡、盘鳌乡、土地乡、复盛乡、复兴乡、金花乡、柳圣乡。
东坡区属 *** 带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霜雪少见,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温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7.2℃,无霜期318天,年平均降雨量1057.5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193.8小时。水资源丰富,年平均径流总量5.43亿立方米,总水量15.03亿立方米。
东坡区古称眉州,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川秀丽、甲于西蜀,早在1000多年前就是州、郡治所。唐宋八大家中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占了三席,尤其是苏东坡被誉为“千古之一文人”。
两宋期间,共有886人考取进士,史称“八百进士”,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进士之乡”。宋代大诗人陆游盛赞:“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秉承东坡文化,历届 *** 委、 *** 重教兴学,全区现有中小学95所、省一级示范高中1所,省二级示范高中2所。
东坡区资源丰富,钙芒硝储量达100亿吨, *** 钠、石膏储量达3亿吨,有页岩矿等多种地下矿产。农产品丰富,拥有竹基地15.5万亩、水果种植面积30.22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76.46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8.4万亩、蔺草基地3.5万亩、水产品年产量达3.32万吨、畜 *** 年产值达27.25亿元。
参考资料:行政区划-东坡区 *** 三苏乡撤乡设镇-东坡区 *** 东坡区-百度百科
三、四川眉山东坡有哪几个镇
1、截至2019年,四川眉山东坡有15个镇,分别为:象耳镇、太和镇、悦兴镇、尚义镇、多悦镇、秦家镇、万胜镇、崇仁镇、思蒙镇、修文镇、松江镇、永寿镇、崇礼镇、富牛镇、白马镇。
2、截至2019年,眉山市辖四县两区,东坡区是全市中心城区所在地,也是全市的 *** 、经济和文化中心。
3、东坡区共有3个街道、23个乡镇(15个镇、8个乡),63个社区、238个村,1854个村民小组。
4、3个街道:苏祠街道、通惠街道、大石桥街道;
5、15个镇:象耳镇、太和镇、悦兴镇、尚义镇、多悦镇、秦家镇、万胜镇、崇仁镇、思蒙镇、修文镇、松江镇、永寿镇、崇礼镇、富牛镇、白马镇;
6、8个乡:三苏乡、广济乡、盘鳌乡、土地乡、复盛乡、复兴乡、金花乡、柳圣乡。
7、东坡区历史悠久,其建置有记载以来已有1500多年,历史上多为州、郡所治。新中国成立后,曾设眉山专区,撤消后改眉山县,先后隶属于乐山、眉山两地级市。2000年12月20日,改建为东坡区,至今,隶属于眉山市。
8、眉山建置,始于南齐建武三年(496年)。初置齐通左郡,治所龙安铺(今太和镇龙石村)。南梁普通年间(520-527年)改称齐通郡,并置齐通县。
9、太清二年(548年)设青州,辖齐通郡、齐通县,治所均在龙安铺。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青州为眉州(以峨眉山得名),辖齐通、青城两郡,治所不变。恭帝二年(555年)齐通县改称通义县。
10、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废齐通郡,建安乐县,治所在今老眉山县城,属眉州。建德元年(572年)改眉州为青州,随即恢复齐通郡,将安乐县改称齐通县。大成元年(579年)改青州为嘉州(以汉时的汉嘉县得名),治所通义县。
11、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存州。次年,改齐通县为广通县。仁寿元年(601年)废通义县,改广通县为通义县,属嘉州。
12、大业二年(606年),改嘉州为眉州,州治迁通义县城(即由今太和镇龙石村迁至今老眉山县城)。不久,撤州建眉山郡,郡治龙游(今乐山市市中区),辖通义等县。
13、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废眉山郡,复置嘉州。次年,从嘉州分置眉州,州治通义县城(今老眉山县城),辖通义、丹棱、洪雅、南安(今夹江)和青神5县。
14、此后眉州辖县多次调整。天宝元年(742年)废眉州改置通义郡。乾元元年(758年)又废通义郡恢复眉州,属剑南道西川。
15、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通义县为眉山县,属眉州。
16、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眉山县,归眉州直隶。
17、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眉州为眉县,属嘉定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眉县复升为眉州,直隶属四川布政使司,辖丹棱、彭山、青神3县。此后,明、清时期均沿袭此建置。
18、 *** 2年(1913年)废眉州,复置眉山县,属上川南道,次年改属建昌道。 *** 24年(1935年)设四川省第四行政 *** 区,治眉山县城,辖眉山、彭山、丹棱、青神、夹江、洪雅、大邑、邛崃、名山、蒲江10县。
19、1950年1月设眉山专区,治眉山县城,属川西行政公署,仍辖10县。后将大邑划出,新津划入。
20、1953年3月5日撤销眉山专区,眉山县改属乐山专区(以后为乐山市)。
21、1997年8月26日设眉山地区(与乐山市分置),治眉山县城,眉山县归眉山地区直隶。2000年7月撤销眉山地区设立地级眉山市。
22、同年12月20日,撤销眉山县,改建为东坡区(县级)。
23、参考资料来源:东坡区人民 *** —行政区划
24、参考资料来源:东坡区人民 *** —历史沿革
眉山中国进士之乡和中国进士之乡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