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瓷之乡德化,德化白瓷 ***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3

大家好,关于白瓷之乡德化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德化白瓷 *** 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德化白瓷简介
  2. 德化白瓷的历史演变
  3. 德化白瓷等级

一、德化白瓷简介

1、德化白瓷福建省德化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中国白原文是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白瓷的赞誉,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之上品。德化瓷器具有白度好,光泽度高,热稳定 *** 强,耐温、耐压、耐磨耐腐蚀等特点,另具有釉色纯净温润、致密度高,透光度好等理化特色。2006年12月27日,原国家质检 *** 批准对德化白瓷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3、德化白釉和瓷胎中所含氧化铁和氧化钛等杂质极少,因而釉色纯净,光泽莹润,有如凝脂、象牙,所含二氧化硅与钾、钠都较高,所以烧成后玻璃相比较多,致密度、透光度良好。明代早期釉面白中微泛红,犹如东方少女之脸白中泛红。明代中期釉面白中微泛牙黄,犹如成年象之牙,泛牙 *** 。

4、明代早期胎色白中泛粉红或肉红色,明代中期胎色白中泛肉红或牙 *** ,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胎色白中泛牙黄或牙白色。当然,迎光 *** 观察各个时期所显颜色,也会因作品的厚薄、配料的微少差异,以及烧制时温度控制的微小差别而出现变化。

5、值得注意的是,凡古代德化白瓷或青花瓷,不管其厚薄,迎光或灯光 *** 全部均应透光,如不透光就是赝品,这是判定真伪德化瓷器的一项重要依据。仿品釉面一般光泽度过亮,给人以刺眼感觉,真品釉面温润弱光。记得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易损部位有无断裂痕,界面是否为旧痕。

白瓷之乡德化,德化白瓷价格-第1张图片-

二、德化白瓷的历史演变

1、曾在史书上记载:“‘中国白’,乃中国瓷器之上品也。”更被誉为“世界白瓷之母”。德化窑制瓷的始止时间可用10个字概括,即“始于宋;盛于元、明;衰于清。”早在宋元时期,德化碗坪仑窑在生产青白瓷的同时就生产出了白瓷,但德化白瓷成为全国制瓷业中的一种具有 *** *** 的品种,则是在明代中叶以后。由于德化所具有的悠久的陶瓷生产历史,得天独厚的瓷土资源以及白瓷独具的优良品 *** 和广泛的市场需求,德化很快就以生产白瓷而著称,并且成为了闽南的瓷业中心, *** 了全国白瓷生产的更高水平。据考古发掘出土资料表明,在碗坪仓窑遗址出土有北宋至南宋初的青白瓷残片,在屈斗宫窑遗址则发现有大量元代烧制的青白瓷。另历史资料记载,德化窑经过宋、元时期的稳步发展后,特别是元代所生产的青白瓷,很大部分是通过海陆运输大量销往海外。德化窑在元代其实应该就已经成为中国比较重要的瓷窑之一了,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曾经在他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德化瓷器的生产和销售有过专门的介绍:在这条支流与主流道分叉的地方,屹立着廷基(德化)城。这里除了制造瓷杯或瓷碗、碟,别无其它值得注意的地方。这种瓷器的 *** 工艺程序如下:他们从地下挖取一种泥土,将它垒成一个大堆,任凭风吹、雨打、日晒,从不翻动,历时三、四十年。泥土经过这种处理,质地变得更加纯化精炼,适合制造上述各种器皿,然后抹上认为颜色合宜的釉,再将瓷器放入窑内或炉里烧制而成。因此,人们挖泥堆土,目的是替自已的儿孙贮备制造瓷器的材料而已,大量的瓷器是在城中 *** ,一个威尼斯银印能买到八个瓷杯。马可·波罗的介绍,引起了西方人的强烈兴趣。而整个元代德化瓷器在海内外的一个良好的销售市场,为德化窑在后代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非常优越的经济基础。到了明代,德化窑白釉瓷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工艺 *** 们研制出一种温润乳白,如脂如玉的白瓷,这在当时全国制瓷业中独树一帜,至此,德化窑达到了全盛巅峰时期。明代万历年间的《泉州府志》有云“又有白瓷器,出德化程寺后山中,洁白可爱”。在明代,该窑多产观玩器品,如瓷塑等。《天工开物》故曰“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不过到了清代,还以瓶炉、文具等为多产。德化窑的瓷器在近代寻常可见,而一向以明代德化为贵。德化窑创新不断,精品层出不穷,直至沿续到清代早期。全盛时期的德化瓷器蜚声海内外,其特殊的制造工艺为德化瓷器打出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德化瓷器瓷塑胎质优异,瓷质致密,透光度极好,釉面为纯白色,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脂,近光 *** 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色,故有猪油白、象牙白、鹅绒白、中国白之称,别有情趣。寂园叟在《陶雅》中评:德化所出白瓷花盆,瓷质雪白,价廉而式样不俗, *** 有彩画者,有坐像、立像者┅┅。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评价德化窑,自明烧造,本泉州府德化县┅┅称白瓷,颇滋润,但体极厚,间有薄者,惟佛像殊佳。 *** 时的许之衡《饮流斋说瓷》后制者出德化,色甚白,而颇莹亮,亦名福窑┅┅白者颇似定窑,惟无开片,佳者瓷质颇厚,而青里能映见指影,以白中闪红者为贵。所塑人物 *** 格鲜明,造型优美,神态逼真,风格洗练,有一种单纯的雕塑美和原材料的质地美。

2、这一时期,德化瓷塑造也是 *** 辈出,其中,以何朝宗最为出名,他的观音像形态万千、丰润饱满,为广大百姓所喜爱。清代乾隆朝《泉州府志》和道光年间《福建通志》中,在记载德化著名瓷雕艺术家何朝宗时,有如下记载:“何朝宗,不知何许人,或云祖籍德化,寓郡城,若陶磁像,为僧迦大士,天下共宝之;何朝宗,泉州人,或云籍德化寓居泉州,若陶瓷象,有僧迦大士,天下共宝之”。德化瓷器素有“东方艺术”之称,颇负盛名,港台及东南亚地区和英美法等博物馆、民间均有收藏。此外,德化窑所制箫笛,明末清初人周亮工在《闽山记》中所称色莹白,式亦精好,但累百枝,无一二合调者,合则声凄朗,远出竹上。明清时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时期。明初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交通史上空前未有的盛举,这次大规模的远航贸易开辟了太平洋至印度洋的航线,对后来东西方贸易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海路交通自进一步拓展,瓷器的外销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无论是行销的范围还是数额。都远远超出了宋元时期。虽然泉州港这时期在海外交通的地位趋于衰落,但是泉州地区的陶瓷器仍然通过民间商人或其他途径大量输往海外。明代主要从福州港、漳州港输出,明末以后改从新兴的厦门港。与闽南地区进行贸易的有 *** 的 *** 、日本,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 、新加坡。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西亚的 *** 、 *** 和非洲东海岸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35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中国瓷器。在对外贸易中,瓷器仍然是重要商品。德化瓷器凭借着有利的国际环境、地理条件和自身高超的工艺水平,很快就成为中国的一种外销瓷。并在以后数百年间盛烧不衰而名扬海外。可以说,德化窑的兴起与发展跟海外贸易及适应瓷器外销的经营方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十分注重迎合海内外市场需求,因此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3、 *** 自东汉由印度传人中国之后,伴随着中日文化的交流又传到了日本;南洋群岛的人民很早就 *** *** 。德化瓷土优良,很适合烧制圣洁的白衣观音。所烧制的观音,洁白无瑕,温润如玉,充分展示了其超凡脱俗、慈悲为怀的大度气韵,给人以力量、信赖和希望的感受,很容易唤起人们的崇敬和 *** 。这些塑像输到国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应,日本及东南亚 *** 国家对它格外喜爱。而在日本的 *** 信徒中,当作玛丽娅的圣像而大受欢迎,其需用量之大,几乎达到惊人的程度,德化因此也出产玛丽亚像,迎合日本市场需求。此外,它也生产早已流行于闽南地区的军执,这种器型十分明显地带有 *** 风格。

4、由此可见,德化瓷相对中国诸多窑口生产的瓷器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它面向海外,德化瓷见证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繁荣,见证了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特殊地位。不断有新收获的水下考古的研究成果证明了这一点,“华光礁”和“南海一号”的考古中都找到了属于德化的大量的青白瓷器。如上所述,德化窑的工匠们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十分注意吸引外来文化,研究各国人民的风俗习惯、 *** *** ,不断对产品的釉色、造型、装饰进行设计,使之尽量投合消费者的爱好和要求,因此其产品始终得以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大开。正是由于赢得了如此广阔的销售市场,从而又推动了德化窑瓷业生产的蓬勃发展。

三、德化白瓷等级

1、一等品是质量更高的德化白瓷,完全符合专业标准, *** 工艺精湛,装饰精美,无瑕疵。

2、二等品是质量较高的德化白瓷, *** 工艺较为优秀,装饰效果良好,存在一些细微的瑕疵或不完美之处。

3、三等品是质量一般的德化白瓷, *** 工艺普通,装饰较为简单,存在一些明显的瑕疵或不完美之处。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白瓷之乡德化和德化白瓷 *** 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德化 白瓷 *** 瓷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