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荆门帝王之乡这个问题,荆门必去景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荆门是荆州吗
不是。荆门市和荆州市是两个不同的城市,两者同是湖北省下辖地级市。
虽然都是湖北省的地级市,但是却是不同的地区,并且市 *** 归属地也不同,荆门市市 *** 位于东宝区,而荆州市市 *** 位于沙市区。
荆州,古时又称“江陵”,湖北省地级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位于湖北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全市国土面积1.41万平方公里。
荆门,湖北省地级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鄂中区域 *** 中心城市,素有“荆楚门户”之称,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下游,北接襄阳市和随州市,西靠宜昌市,东临孝感市,南分别与荆州市、潜江市、天门市接壤。
荆州市位于东经111°15°—114°05°,北纬29°26°—31°37°。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市,全长483公里。荆州东连武汉、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荆门、襄阳。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其中平原湖区占78.7%,丘陵低山区占21.1%。
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北接襄阳市和随州市,西靠宜昌市,东临孝感市,南分别与荆州市、潜江市、天门市接壤,东西更大横距155千米,南北更大纵距131千米,版图总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介于东经111°51′-113°29′,北纬30°32′-31°36′之间。
荆州市以平原地区为主体,海拔20-50米,相对高度在20米以下。丘陵主要分布于松滋市的老城、王家桥、斯家场和荆州区的川店、八岭、 *** 市桃花山等地,海拔100-500米,相对海拔50-100米,低山主要分布于松滋市西南部与湖南省交界处,海拔500米左右。
荆门市东、西、北三面高,中、南部低,呈向南敞开形,兼有低山坳谷区、丘岗冲沟区和平原湖区。东北部的钟祥、京山大部分地域地处大洪山南麓,地质特征为褶皱断块山地,主要由古生界、中生界碳酸盐岩、碎屑岩以及元古界变质岩构成,形成低山或丘陵。
荆州市河流交错、湖泊密布。全市有大小河流近百条,均属长江水系,主要有长江干流及其支流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等。
荆门市地处汉江中下游,境内水系发达,河流湖泊众多,溪泉库渠纵横,形成四大水系。
荆州市属 *** 带季风气候区。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全市太阳年辐射总量为 104-11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 1800-2000小时,年平均气温15.9-16.6℃,年无霜期242—263天,多数年份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间。
荆门市地处中纬度北 *** 带季风气候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无霜期长,具有春季温湿、夏季炎热、秋季干凉、冬季寒冷的特征。年平均气温15.6-16.3℃,年平均降水量804-1067毫米。
二、湖北省荆门市古代的名字叫什么
荆门在夏商时属荆州之域,西周分属权国、鄀国,春秋战国属楚,汉置当阳县,唐立荆门县,宋建荆门军,元设荆门府,明复荆门县,清为荆门直隶州, *** 降州为县,新中国成立后续为荆门县。1979年,分设荆门县、荆门市。1983年,荆门县与荆门市合并升为地级荆门市。
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北接襄阳市和随州市,西靠宜昌市,东临孝感市,南分别与荆州市、潜江市、天门市接壤,东西更大横距155千米,南北更大纵距131千米,版图总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介于东经111°51′-113°29′,北纬30°32′-31°36′之间。
荆门历史悠久,楚文化、三国文化、宋文化、明文化、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这里诞生了长江流域 *** *** 文化——屈家岭文化,出土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原装书——郭店楚简,距今2300年,内容涵盖《老子》、《太一生水》、《缁衣》等18部道家、儒家经典,改写了中国的思想发展史;
养育了道家思想家、中国“二十四孝”之一的老莱子,“春秋之一射手”养由基,上海城市之祖、“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一代帝王嘉靖皇帝朱厚熜、 *** 之后杂文之一人聂绀弩、 *** 双儿女亲家张文秋、开国上将陈士榘等历史名人。
留下了南宋著名理学家陆九渊的德政、开国元帅 *** 的战斗足迹,衍生出“百步穿杨”、“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绿林好汉”等千古传颂的历史典故。
三、荆门的名人
1、九渊:曾任荆门知州,是与朱熹齐名的理学家。字象山,1139年生于金溪,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治理荆门时政绩卓越。原荆门市水产路现更名为九渊路就是以此历史人物命名的。荆门市“象山”就是以他的号命名。,象山大道也是的,就连广播电台的《象山夜话》栏目也是沾了历史名人的灵气了。。。
2、孙叔敖:春秋时代楚国庄王的令尹。据《荆门直隶州志》记载,孙叔敖居荆门白土里(后改称孙家山,在荆门、荆州交界处)。孙叔敖为令尹五年,功绩显赫,特别是他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期思陂和沮漳河下游等地的水利工程,为千古传颂。
3、老莱子:曾隐居荆门象山,春秋时代楚国著名道学家,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子之一。著有十六篇学术著作,阐述道学的玄奥哲理。春秋时代,楚庄王得知隐居在荆门蒙山(今象山)东北麓的老莱子很有学问,便带着厚礼亲自登门请他出山辅佐朝政。
4、宋玉:荆门钟祥市胡集人,战国时期楚国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著作《登徒子 *** 赋》成为传世佳作,“登徒子”也成为 *** 者的代名词。宋玉长相秀美, *** 倜傥,且能言善辩,才华过人,与屈原等在宫中供职,专为顷襄王声色宴游助兴。他胸怀大志,却得不到升迁,谏言无门,怀才不遇之感油然而生。他以《阳春》、《白雪》自喻,不愿与《下里》、《巴人》从俗同流,超然独处,放浪不羁,最终沦为贫士,穷困潦倒,惟有愤世疾俗,赋诗明志。
5、舒成龙:公元1743年始,任荆门州知州。舒成龙在任荆门时,荆门经济繁荣,治安良好,官民关系融洽,他尊重贤能,培育人才。将沙洋官堤筑高加固,遗留到现在的荆园、龙泉书院、讲经台、读书台、孝隐亭等众多遗迹都是舒成龙在任时恢复与修建的。
6、尉迟恭:(公元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县)人。尉迟恭先为隋朝刘武周偏将,后归顺李世民,成为唐 *** 国元勋。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任襄州都督,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任荆州路总管府总管。当时荆门城为长林县治所,在荆襄大道上,尉迟恭下令构筑三关:北筑乐乡关,中间筑马牙关,南筑 *** 关。三关的构筑,使荆门进可攻,退可守,成为襄荆古道上的战略要地。他还在荆门古城西门内的隋代皇后的行宫旧址凤凰台修署衙,还建立沙洋 *** ,修筑汉江堤防,将长林县治移往后港藻湖西岸。尉迟恭忠于大唐,最后封为鄂国公,死后,被谥为忠武公,陪葬于唐昭陵,今我市境内新店铺有古迹尉迟恭墓(衣冠 *** )及尉迟恭祠。
7、荆门“三凤”:孙何,孙仅,孙侑。
8、孙何:荆门人,北宋大臣,是荆门知军孙镛的长子。与其弟孙仅、孙侑合称“荆门三凤”。
9、孙仅:荆门人,北宋大臣,孙何的大弟。孙仅少时勤奋好学,在荆门东山书院攻读时,与其兄孙何闻名一时,宋真宗咸平元年中进士,点为甲科状元。兄弟先后中状元,震动荆门地区。
10、孙侑:荆门人,为北宋良臣名儒之一,孙何的小弟。孙侑少时聪明伶俐,读书一目十行,对经史子集、上下古今、伦理道德的悟 *** 很高。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中进士,与孙何、孙仅同被列为荆门乡贤,并称“荆门三凤”。翰林大学士王禹伺感叹:“天地间的钟灵秀气,全部 *** 到荆门孙家。”
11、朱震:荆门人。少时在荆门东宝山下的东山书院攻读,宋徽宗政和年间中进士,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朱震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受到宋高宗召见。高宗垂问《易经》、《春秋》要领,朱震结合自己多年研究《易经》的体会,对答如流。高宗十分满意,提拔其为礼部员外郎,兼川陕荆襄都督府详议官。
12、朱厚熄:荆门钟祥市人,明朝第十一代皇帝,史称嘉靖皇帝。1521至1566年间在位。朱厚熄是一个很有才干的皇帝。他通过 *** 宿弊、振兴纲纪等措施,开创了20多年的“新政”时期,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拥戴。但朱厚熄也是一个固执专断、个 *** 极强的人。他为了“追尊私亲”,以求“名正言顺”,诱发了波及整个朝野,历时三年半之久,史称“大礼仪”的 *** 事件,有200多位文武官员因之受到了不应有的责罚。他作为一代皇帝,也同所有的封建帝王一样,祈求长生不老,营造陵寝宫苑,不仅在生时穷极享乐,而且追求死后的显赫尊荣,他在北京为自己修建了“永陵”,在家乡钟祥为生身父母扩建了“显陵”,又为他的轮回转世前身元佑道人修建了“元佑宫”。尽管这些建筑至今还闪耀着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光彩,但大兴土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增加了人民的负担,给人民带来了苦难。他虔诚修道,尤好丹术,长期不视朝政,造成了严嵩等人的专朝弄权,不仅“新政”未能彻底实施,反使国势日趋没落,嘉靖朝政也终归于穷途末路。
13、周培公:湖北荆门人,清朝康熙年间大臣,战功卓著,曾被康熙重用而后又遭受冷遇的大臣周培公,为我国历史上汉满结合的典范。荆门市原温泉大道现更名为培公大道就是以此历史人物命名的。培公坟在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官堰村10组。
14、陈士榘:湖北省荆门人。一 *** 七年加入中国 *** 青年团,同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 *** 并转入中国 *** 。土地 *** 战争时期,任工农 *** 军之一军一师一团教导队区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排长、副连长、副营长、副大队长,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参谋处处长、参谋长,红一军团司令员作战科科长、教导营营长,第四师参谋长,红十三军参谋长、代军长,红一军团随营学校校长。参加了长征。 *** 战争时期,任 *** 军一一五师三四天三旅参谋长,晋西支队司令员, *** 军一一五师参谋长,山东滨海 *** 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 *** 兼山东 *** 参谋长,华东 *** 军参谋长兼西线 *** 司令员,第三 *** 军参谋长兼第八 *** 司令员和南京警备司令员。中华人民 *** 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 *** 军事学院训练部部长、教育长,中国人民 *** 工程兵司令员兼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 *** *** , *** *** 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之一、二、三届国防 *** 会 *** ,之一、二、三届 *** *** ,中国 *** 第九、十届 *** 。
15、季雨霖:荆门马良人,之一次北伐的总司令;他曾率部直捣潼关,奠定了辛亥 *** *** 封建帝制的基础。荆门市广场路更名为雨霖路就是因此历史人物命名的。
16、聂绀弩:荆门京山县城关人,字干如(公元1903-1986年),是我国现代老一辈著名的多才作家,新闻工作者,杂文家,古典文学研究学者,诗人。早年曾在 *** 、 *** ,当过教员和报纸编辑。在三十年代初,他写过许多小说、诗歌、剧本。在 *** 战争时期尤其以写杂文著称。由于他的文学根底扎实,信笔写来,旁征博引,借古讽今,挥洒自如,他的杂文风格酷似 *** ,为文坛所称道。解放初,他为研究“三红金水”等古典文学巨著作出了贡献。有诗作《散宜生诗集》和小说《天壤》和《绀弩小说》。
关于荆门帝王之乡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