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甘肃马铃薯之乡的 *** 的一些知识点,和中国五大马铃薯之乡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中国马铃薯之乡
甘肃省定西市是我国马铃薯的主要产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最适合种植马铃薯的地区之一。在定西有我国最重要的马铃薯加工和制造业,设有全国 *** 的交易、 *** 市场,大批定西马铃薯被运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国外,被称为“中国马铃薯之乡”。
滕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有马铃薯专业镇4个、专业村285个,马铃薯春秋两季种植面积65万亩左右,总产200多万吨,年产值40多亿元,约占山东省种植面积的1/4、产量的1/3、出口量的1/2。
是我国马铃薯二季作区种植面积更大、单产更高、效益更好的县(市)。2000年,山东滕州被 *** 命名“中国马铃薯之乡”。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 *** 苗族自治县盛产马铃薯,特色突出。2008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马铃薯专业 *** 会下文授予威宁“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称号。
是我国更大的马铃薯产区,被誉为“中国薯都”。2008年 *** 认证了“乌兰察布马铃薯”地理标志,2009年3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正式命名乌兰察布市为“中国马铃薯之都”,2011年12月在国家 *** *** 注册了“乌兰察布马铃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04年, *** 武川县被“中国·新西部高层论坛”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武川县地处 *** 自治区中部,纬度较高,气候凉爽,日照充足,土质疏松且富含各种矿物质,故而非常适合马铃薯的种植。
2004年,宁夏西吉县被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西吉马铃薯产自六盘山西麓的黄土高原中心地带,这里工业欠发达,环境天然。因特殊的气候和土壤环境,马铃薯个大、皮薄、肉嫩,品质优良。
二、中国有哪些马铃薯之都马铃薯之乡
1、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乌兰察布市“中国马铃薯之都”称号。甘肃定西市 *** 区是中国 *** 命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被 *** 命名为“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
2、 *** 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特产“乌兰察布马铃薯”,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甘肃定西已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和全国更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
三、耿达周边旅游景点介绍 *** 耿达有什么景点
1、耿达镇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县。处于卧龙自然保护区。境内以水能资源为优势,兴修了数座水电站。境内有省映秀湾二、 *** 电站。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养殖业以猪、牛、羊及家禽为主。
2、东邻彭州市、都江堰市,南靠崇州市、大邑县,西接宝兴、小金县,西北和东北分别与理县、茂县相连。已建成以国道213、317线为主干,县、乡、村道为支线的四通八达的交通 *** 。
3、黄龙寺位于终年积雪的雪宝顶峰下的玉翠山麓,面向黄龙谷,四周林木茂密,宛若碧海,是一座古朴大方的木结构建筑,亦名雪山寺、白鹿寺。相传黄龙真人修道于此而得名;又传说古代大禹疏导岷江时,治水成功,百姓建庙以纪念其功。
寺后有一黄龙洞,内有石佛三尊,洞中的龙、佛、床、灯全由人工雕凿成,洞深不见底,深处有流水声。每年农历六月十六日起为庙会日,方圆数百里的藏、羌、回、汉各族群众都来赶会,还有远自甘肃、青海来的,一时帐篷鳞次栉比,热闹非凡。
四川毕棚沟海拔高度在2015米至5666米之间。
毕棚沟景区位于四川省理县朴头乡境内,南接东方圣山四姑娘山,东与 *** 卧龙接壤。从成都经都江堰、 *** 三小时以内即可到达,全程197公里。景区呈狭长形分布,全长35公里,宽4公里,幅员面积613平方公里,核心景区毕棚沟172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2015米至5666米之间。
整个风景区由6条自然沟构成了风光各异的6大景区即:塔子沟冰川景区、牛心沟海子景区、凉台沟雪山景区、蓝月山谷景区和阳光谷休闲景区。
毕棚沟生态景区是整个景区中的主景区。景区资源涵盖了7个主类,21个亚类,49个基本类型,主要景点资源可分为五级:其中五级旅游资源5个;四级旅游资源16个; *** 旅游资源17个;二级旅游资源5个;一级旅游资源4个。
一、奇峰、异石:女皇峰、才女十二峰、 *** 山、燕子岩窝、熊猫岭、神鹿峰、雄鹰岩、狮子守皇峰、野牛岭、磐羊峰、通天门、天狗望月、玉兔问天、镇山将军、下凡仙龟、仰面长空、仰天长啸、鲲鹏待月、包公岩(脸普岩)。
二、冰川:倒沟万年冰川、叉子口冰川、燕子岩冰川、大雪塘冰峰。
三、水群:美人链瀑布、神鹿峰千丈瀑、大草片珍珠瀑、座棚大瀑布、水帘洞、冒泉、女皇海、贝母海、大水海子、银厂沟、倒沟。
四、棚子:熬灶、寇乡约棚子、牛肉棚子、过年棚子、凛棚子、座棚、豹子圈。
五、滩坪:龙王塘、湿地滩、草莓滩、大雪塘、寇乡约塘、草海。
参考资料来源:毕棚沟风景区官网-景区概况
九寨沟在四川省南坪县城西45千米处,与甘肃省相接,因有九座藏族村居于其中而得名。九寨沟呈人字形,主沟叫树正沟,呈南北延伸,南高北低,向北开口,其上有两条支沟,东名则查哇沟,西名日则沟。沟谷总长约50千米。
其自然风景点都集中在沟两侧。九寨沟以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雪山、森林、湖泊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显现“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被誉为“童话世界”、“人间仙境”。九寨沟的高峰、彩林、翠海、叠瀑和藏族风情被称为“五绝”。
沟内串珠式的分布着108个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海子,虽深过数十米,但可直视海底。因水中植物种类和湖底沉积物不同,水色各异,涟漪多彩,晨曦或夕阳下,海中之倒影,更加明净真切,步移景异,妙趣无限。九寨沟既是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又是世界人类自然遗产。
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中国更高的风景名胜区之一。风景区由黄龙景区和牟尼沟景区两部分组成。地表钙华是黄龙景观的更大特色。面积700平方公里。
主要景观集中于长约3.6公里的黄龙沟,沟内遍布碳酸钙华沉积,并呈梯田状排列,仿佛是一条金色巨龙,并伴有雪山、瀑布、原始森林、峡谷等景观。黄龙风景名胜区既以独特的岩溶景观著称于世,也以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享誉人间。
*** 特别旅游区是2008年5月12日 *** 特大 *** 重建后特别开发的纪念 *** 和文化主题景区。由震中映秀、水磨古镇、三江生态旅游区组成,不仅山水秀丽,具有生物多样 *** 特点,而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生态、地质文化博大精深。自然风光与浓厚的乡土风情、民族文化、人文景观及田园风情交相辉映,独具魅力。
*** ,因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以及灾后重建迅捷而受到世界瞩目,它是全国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素有“大禹故里、熊猫家园、羌绣之乡”的美誉。
为推动振兴 *** 旅游产业, *** 县在5.12 *** 特大 *** 灾后恢复重建中,坚持“旅游统筹,全域景区,一三互动,接二连三”的旅游发展思路,以“世界 *** 、水墨桃源”为旅游 *** ,围绕资源,文化,城镇办旅游,大力发展三精旅游,着力形成了一步一景、步移景换的全域景区新格局。
鹧鸪山自然公园是理县鹧鸪山自然公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集四季观光、休闲避暑和滑雪于一体的旅游运动休闲目的地,是滑雪、戏雪圣地,露营自驾游的天堂。鹧鸪山自然公园于2016年12月19日正式对外营业,景区内打造了一个纯天然滑雪场,并将东北雪乡“搬”到了四川。
2017年春节7天时间,累计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鹧鸪山自然公园目前已建成占地2.8万平方米的冰雪乐园,园内的滑雪赛道从极限赛道--练习赛道可供不同需求的滑雪爱好者选择;除了滑雪场和雪地木屋,鹧鸪山自然公园还建有雪地迷宫、雪地坦克、冰山自行车、冰上碰碰车、雪地旋转木马等有趣的游乐项目和具有藏区特色的经幡索桥。
鹧鸪山自然公园景区位于海拔3000-4000左右的鹧鸪山上,这里的高海拔优势及丰富的森林资源,形成了特殊的自然气候。冬季至初春可以滑雪、赏雪、戏雪,晚春可以观光赏花,夏季可以露营避暑、观日出、日落、星空,而秋季则可以欣赏漫山遍野的红叶。
桃坪羌寨位于岷江上游杂古脑河畔的阿坝州理县桃坪乡,距离成都163公里,距离县城41公里,全寨共有98户人家.至今保存着原始羌寨建筑文化艺术“活化石”,被人们誉为“神秘的东方古堡”。桃坪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羌族建筑群的典型 *** ,完整地保存了羌族古老的民族特点,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布局严密工整。
所有建筑均以石块垒砌而成,远远望去,一片黄褐色的石屋皆顺陡峭的山势依坡逐次上累,或高或低错落有致,其间碉堡林立、气势不凡、风格独特。羌族建筑工艺精湛,构思独特,为防御敌人侵略,所有住房都互相连接,进入巷道,就像进入 *** 阵,古羌先民引山泉修暗沟从寨内房屋底 *** 过,饮用、消防取水十分方便,人 *** 寨内但闻水声叮咚于地底。
映秀 *** 遗址是一处AAA *** 景区,地处阿坝州南大门,距成都78km,是进出九寨沟、卧龙、四姑娘山的必经之地,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映秀镇境内水利资源丰富,水质好,落差大,先后修建了映秀湾发电总厂、华能太平驿电厂、福堂水电厂等水电站,有“水电之乡”的美映秀镇地理称。
大禹文化旅游区属阿坝州 *** 县北部、岷江上游流域。AAA *** 景区,占地 *** 0亩。景区处于纵贯岷山的大九寨国际旅游精品线西环线上,串联了都江堰、青城山,大熊猫栖息地。
黄龙、九寨四大世界遗产,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高品位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是四川最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精品旅游线路。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县西南部,邛崃山脉东南坡,距四川省会成都130公里,交通便利。 *** 特大 *** 后, *** 特别行政区对口资助援建卧龙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第三大自然保护区。四川省面积更大、自然条件最复杂、珍稀动植物最多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横跨卧龙、耿达两乡,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62公里,总面积约70万公顷。主要保护西南高山林区自然生态 *** 及大熊猫等珍稀动物。
水磨古镇位于四川省 *** 县南部的岷江支流寿溪河畔,早在商代就享有“长寿之乡”的美誉,时称老人村,后更名为水磨。国家5 *** 风景区。
2010年,水磨古镇被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和 *** 人居署《全球更佳范例》 *** 评为“全球灾后重建更佳范例”,被第三届世界文化旅游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精品文化旅游景区”称号。
巍峨的岷山山脉天造地设地掩映着险峻、沧桑、雄伟的岷江大峡谷,蓝天碧洗、白云飘飘、苍鹰展翅,一座幅员面积达100公顷的巨大古 *** 犹如从天上抛下的缀子,散落在崇山峻岭间。这就是萝卜寨——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更大、最古老的黄泥羌寨处处充满原始淳朴的风情。
耿达乡的海拔为1325米。耿达乡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县辖乡。处于卧龙自然保护区,1958年成立耿达公社,1980年置耿达乡。耿达乡境内以水能资源为优势,兴修了数座水电站。境内有省映秀湾二、 *** 电站。
耿达镇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居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彭州市、都江堰市,南靠崇州市、大邑县,西接宝兴、小金县,西北和东北分别与理县、茂县相连,县域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总面积8820平方千米。
交通建设成绩显著,已建成以国道213、317线为主干,县、乡、村道为支线的四通八达的交通 *** ,实现了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机耕道。邮电通信事业蓬勃发展,移动、联通通信 *** 覆盖率达85%以上。
县城及主要集镇已开通了 *** 通信,实现了通信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县城威州城区面积已达3.53平方公里,初具现代化城市规模,已逐渐形成阿坝州的交通集散地和教育科研基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耿达乡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