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广东鳄鱼之乡在哪和广东鳄鱼更大 *** 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广东哪好玩的旅游景点
1、越秀公园:位于广州解放北路。越秀山以西汉时南越王赵佗曾在山上建“朝汉台”而得名。,建过观音阁,又名观音山。著名古迹镇海楼,又名五层楼,楼分五层,高28米,登楼远眺,羊城美景尽收眼底。园内还有古之楚庭和佛山牌坊,古城墙、四方炮台、中山纪念碑、 *** 读书治事处碑、伍廷芳墓、明绍武君臣 *** 、海员亭、五羊石像、五羊传说雕塑像群、球形水塔、电视塔等。
2、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广州市北部,距市区约17公里,是九连山脉的南延部分,素有“南越之一山”之称。白云山全山面积28平方公里,其更高峰摩星岭海拔382米,是广州市更高峰。据说每到秋季,常有白云冉冉升起,使山上变成白漫漫的一片,犹如面纱笼罩,因而得名。自古以来,白云山一直是广州有名的风景胜地。
3、云台花园:云台花园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白云山入口处,位于白云山风景区南面的三台岭游览区内,它南临广园路,东接白云索道,1995年9月建成 *** 。因背依白云山的云台岭、园中又遍植中外四季名贵花卉而得名,是白云山风景区新景点之一,也是是我国大型的以各种观赏花木造景为主的园林式花园,享有“花城明珠”的美誉。
4、莲花山:莲花山是广东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番禺市东部珠江口狮子河畔。莲花山由48座红色砂岩低山组成,海拔更高为108米,占地2.54平方公里。其中有座麒麟峰,因峰顶上有一块酷似莲花的 *** ,所以后人把这座山称为莲花山。莲花山石景区,是自西汉始创、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采石场遗址,悬崖峭壁,奇岩异洞, *** 斧神工,以"人工无意夺天工"的石景奇观闻名于世,是国内仅见的"人工丹霞"奇迹。它与湖北大冶古铜矿遗址并称为我国两大古矿场,于2001年被 *** 评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莲花山上还有始建于明朝万历(公元1612年)年间的莲花塔和始建于清朝康熙(公元16 *** 年)年间的莲花城等古迹,均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番禺宝墨园:番禺宝墨园位于广州市番禺沙湾镇紫坭村,初建于清末,占地五亩,毁于20世纪50年代。1995年重建,历时6载,扩至100余亩,是一所集清宫文化、岭南古建筑、岭南园林艺术、珠三角水乡特色于一体的园艺艺术公园。
6、华南植物园:华南植物园游览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龙洞天源路1190号,占地面积333公顷,建于1 *** 9年,是我国历史最久、种类最多、面积更大的南 *** 带植物园。现与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植物园建立有学术及种苗交换关系,引种有国内外热带、 *** 带植物11000多种,被誉为永不落幕的“万国奇树博览会”,有“中国南方绿宝石”之称。
7、珠江夜游:珠江夜游是由来已久,极具特色的游乐项目,“花城明珠”号豪华游轮已正式启航,该船长38米,宽11米,3层高。首层内设高级咖啡厅和舞池;上层为观光和餐饮大厅,可同时容纳200人就餐;三层为全敞开式观光平台,可容纳 *** 名游客,船上安装了两个“空中玫瑰”激光探照灯,加上游船上的璀璨灯饰,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水上明珠,不仅为珠江增色,而且令游客尽情观赏上边所叙述的美丽夜景,领略“珠水夜韵”的真实韵味。
8.天河公园:天河公园是区属综合 *** 公园,位于广州天河区员村,西靠天府路,南连黄埔大道,北接中山大道,来往交通十分便利。公园总面积为 70.7公顷,水体面积占 10公顷。
9.海心沙公园:海心沙公园现在是广州的地标广州塔所在地,靠近花城广州和省博物馆,非常值得一去的。
博物馆、历史遗址、烈士墓园景点:
1、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八角形宫殿式建筑。整座建筑面积约为3700平方米,高49米,由前后左右四个宫殿式重檐歇山抱厦建筑组成,就像四层卷叠的龙脊,组成一个整体,拱托出 *** 巨大的八角形攒尖式屋顶。重檐歇山顶的 *** ,高悬着一块蓝底红边的漆金大匾,上面有 *** 手书的“天下为公”4个大字,雄浑有力。正面檐下,内外各八根大可三人合围的朱色水磨大石柱,拱托着彩绘的磨水石米斗拱、花梁和拼花图案的天花板,做工精细。那五盏巨大的长方形挂重穗嵌玻璃把中山纪念堂点缀的异常美丽,辉煌。
2、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墓:位于市区北面的白云山南麓,面积16万平方米,是为纪念 *** 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 *** 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举行 *** , *** 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过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七十二位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将此地改名为“黄花岗”,黄花即菊花,象征节烈。黄花岗墓园始建于1912年, *** 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烈士墓构筑在岗陵之上,纪功坊峙立墓后。墓道两旁苍松翠柏,烘托出满园黄花辉映碧血的庄严肃穆气氛。园内还建有八角亭、四方池、石桥等。建国后 *** 在墓园外筑起围墙,1961年这里被 *** 之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广州 *** 烈士陵园:1 *** 7年12月11日,中国 *** 在广州发动了广州 *** ,后失败,死难烈士多人,又有多人被 *** 派 *** 后英勇就义,都埋于此。为纪念 *** *** ,1957年广州市人民 *** 在此兴建了大型陵园,大门石壁上刻周 *** 题写的“广州公社 *** 烈士陵园”,气魄雄伟。被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4、镇海楼(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龙冈上。该楼又名“望海楼”,因当时珠海河道甚宽,故将“望江”变为“望楼”。又因楼高5层,故又俗称“五层楼”。楼前碑廊有历代碑刻,右侧陈列有12门古炮。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时,把北城墙扩展到越秀山上,同时在山上修筑了一座五层楼以壮观瞻。镇海楼历史上曾五毁五建,现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1 *** 8年重修时由木构架改建成。1 *** 9年成为广州市市立博物馆。1950年改名广州博物馆,分朝代陈列广州城2000多年发展的文物史料。
5、南海神庙:南海神庙是我国古代对外海上交通贸易的重要遗址,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至今已有1414年历史。它是我国古代海神庙中惟一遗存下来的最完整、规模更大的建筑群,也是西汉以来海上丝绸之路发源于广州的重要见证。南海神庙规模宏大,广州南海神庙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深五进,中轴线上由南而北分别有牌坊、头门、仪门、礼亭、大殿、后殿,两侧有廊庑、西南小岗上有浴日亭。现存建筑多为清代结构。庙宇建筑布局具有早期建筑特色,如仪门的复廊形制、头门的垫台等,据专家考证,尚存周代建筑遗风。中轴两旁为廊庑、碑亭等。牌坊为三间四进柱冲天式,花岗 *** 打制,正面石刻“海不扬波”四字。头门建于清代,面阔为三间,进深二间,分心墙用两柱,梁加雕刻鳌鱼等纹饰,前后两侧均设垫台,硬山顶,二龙争珠陶塑瓦脊。门前置一对红砂 *** 狮,两侧为八字墙影壁。仪门面宽三间、进深四间,硬山顶、两侧与复廊相通。礼亭,原建于明代,1990年仿明代风格重建。大殿原为明代建筑,单檐歇山顶,宽五间深三间,“ *** ”期间被毁, *** 重建。后殿是20世纪30年代陈济棠主粤期间改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1991年修建时,后殿重新安装了陶塑瓦脊。该庙因珍藏历代皇帝御祭碑甚多,及存韩愈、苏轼等名人碑刻而被誉为“南方碑林”。
6、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1 *** 4年,在 *** 两 *** 首度携手合作、 *** *** 风起云涌之际,世纪伟人 *** 先生 *** 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国立广东大学(今天的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 *** 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 *** *** 军训练军官,然后 *** 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1946年之后中国 *** 移交 *** 于国家后改称“ *** 陆军军官学校”到现在。
7、陈家祠:陈家祠为广东省陈氏的合族祠堂,又称陈氏书院。陈家祠建于清光绪十六至二十年( *** 0- *** 4年),由黎巨林设计。整座建筑坐北向南,占地1.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 *** 00平方米。为三进五间九堂六院大小19座建筑组成。陈家祠以其巧夺天工的装饰艺术著称,它荟萃了岭南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以其"三雕、三塑、一铸铁"著称,号称"百粤冠祠"。
1、长隆欢乐世界:长隆欢乐世界是长隆集团世界级旅游王国中一颗新的明珠,位于中国首批5 *** 旅游景区长隆旅游度假区的中心位置,是集乘骑游乐、特技剧场、巡游表演、生态休闲、特色餐饮、主题商店、综合服务于一体,具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超大型世界顶尖主题游乐园。
2、长隆水上乐园:长隆水上乐园是全球更大、更先进、最安全、水上游乐项目最多的水上乐园。荣获了由世界主题公园和景区协会颁发各项大奖。这些奖是中国的主题公园首次在国际更高端的游乐协会评选上得到的大奖,标志着长隆水上乐园的国际领先地位。
1、广州动物园:广州动物园(GuangZhou Zoo)位于 *** 中路东段,兴建于1958年,总面积为43.3万平方米,饲养和展出国内外数百种动物,是目前我国三大动物园之一。是全国有名的动物园之一,园内树木葱茏,花繁草茂,生机盎然,所有动物笼舍排列有序,掩映于红花绿叶之中,具有南方园林特色。每年吸引近 400万游人。
2、长隆野生动物园:广州香江野生动物世界以大规模野生动物种群放养和自驾车观赏为特色,集动、植物的保护、研究、养殖、旅游观赏、科普教育为一体。被誉为中国更具国际水准的国家级野生动物园,是 *** 更大的野生动物主题公园。园内拥有华南地区 *** 带雨林大面积原始生态;拥有13只澳洲树熊(考拉)、10只中国大熊猫、洪都拉斯食蚁兽等世界各国国宝在内的460余种20,000余只珍奇动物;拥有全国首创的自驾车看动物模式;拥有全世界表演阵容最强大的 *** 表演等五大动物表演秀。2007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广州唯 *** 家级5A旅游景区。
3、广州鳄鱼公园:广州鳄鱼公园于2004年开业,占地数千亩,是集鳄鱼观赏、科普教育、生态农庄、各类动物表演的综合 *** 主题公园,也是世界上更大的鳄鱼养殖场,拥有鳄鱼近10万条,占全国鳄鱼总量的70%以上。公园分为知识科普区、中心互动区、生长展示区、开心游乐区、休闲商业区等七个活动区域。
二、我国现有四大古桥,其中哪座位于广东潮州Tr
广济桥,在潮州城东门外,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广济桥[1]城山,景色壮丽迷人。
广济桥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曾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创建,初为浮桥,由八十六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康济桥”。淳熙元年间(1174年)浮桥被洪水冲垮,太守常炜重修之,并创杰阁于西岸,开始了西岸桥墩的建筑,至绍定元年(1194年)历五十四年间,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孙叔谨等太守相继增筑,完成了十个桥墩的建造。其中又以淳熙十六年(1 *** 年)太守丁允元建造的规模更大、功绩最著而改称西桥为“丁公桥”。卢沟桥绍熙五年(1194年),太守沈宗禹“皤石东岸”,筑“盖秀亭”,并称东桥为‘济川桥’,接着,太守陈宏规、林骠、林会相继增筑,至开禧二年(1206年)历时十二年,建成桥墩十三座。东西桥建起来后,中间仍以浮舟连结之,形成了梁桥与浮桥相结合的基本格局。
宋末至元代,广济桥又有诸多兴废,明宣德十年(1435年),知府王源主持了规模空前的“迭石重修”,竣工后“西岸为十墩九洞,计长四十九丈五尺;东岸为十三墩十二洞,计长八十六文;中空二十七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为浮桥”,并于桥上“立亭屋百二十六间”,更名为“广济桥”。
正德八年(1513年),知府谭纶又增一墩,减浮船六只,遂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
清雍正二年(1724年),知府张自谦修广济桥,并铸造牲牛二只,分置西桥第八嫩和东桥第十二墩,意在“镇桥御水”。道光二十二年门(1842年)洪水,东墩铁牛坠入江中。
故有民谣:“潮州湘桥好 *** ,十八梭船二十四洲,二十四楼台二十四样,二只牲牛一只溜”。
广济桥又是现存最早的开关活动式大石桥
潮州广济桥公元1171年南宋乾道七年,知州曾汪,造舟为梁,舟八十有六只,以接江之东西岸,且峙石于中,以绳其势,根其址,名曰“康济桥”。
公元1174年南宋淳熙元年,甲午夏,韩江水涨,康济桥桥舟漂没者半,知州常祎修之,增桥舟为一百零六只,以其余资,创杰阁于岸右,名之曰“仰韩阁”,以为临之观所。
公元1179年南宋淳熙六年,知州朱江建“登瀛门”,左掖曰“三己亥堂”,右掖曰“南州奇观”。增石洲二,与旧为三,筑亭其上,东曰“冰壶”,西曰“玉鉴”,中曰“小蓬莱”。
公元1180年南宋淳熙七年,通判王正公,复增一洲,距西岸数步,上跨巨木,下通船筏,至是始无冲突浮梁之虞。
公元1 *** 年南宋绍熙十六年,知州丁允元修浮梁,自西岸增四洲为八,亘以坚木,覆以华屋,曰“丁侯桥”。
公元1196年南宋庆元二年,知州事漳州陈宏规,益东岸洲二,结架如丁侯桥,而增广之,曰“济川桥”。更挹秀曰“济川亭”,以止过客。亭之后曰“见思庵”。
公元1198年南宋庆元四年,知州林漂,衍济川桥而袤之,增以四洲,雄丽过于西桥。又漳潮界上,道路硗确。捐金砌石,以便往来。
公元1203年南宋嘉泰三年冬,济川桥火,为亭若庵,一夕俱尽。知州赵师会,亟与通判马承规,增崇石洲故址,屋覆其上,砖瓮其下,面桥为亭,名悉仍旧。大书题扁,侍郎陈谠笔也。
公元1206年南宋开禧二年,知州福州林会,接济川桥之西,增筑石洲五,修其旧者一,亦屋覆而砖瓮之。扁曰“小蓬莱”,因朱侯命名之旧。
公元1228年南宋绍定元年,知州龙溪孙叔谨,复接丁侯桥之东,增筑二石洲。
公元1234年南宋端平初,知州叶观,以桥屡经溪洪风飓之余,亭屋俱弊,命判官赵汝禹督工,悉整而新之,中扁“玉鉴”,与“小蓬莱”对。仍辟二亭,面北曰“飞跃”,为祝圣放生之所;面南曰“盍簪”,为礼贤实践之所。
公元1233年浮桥旧以铁缆,绍定六年,梅寇冲突,仓卒销缆为兵置,而易之籐,随成辄坏。开庆元年(公元 *** 年)知州林光世,造新舟二十四,铁缆七十丈,从旁翼而贯之,遂可永久。
公元1262年南宋景定三年飓风之厄,舟与亭屋,俄顷而尽。知州游义肃重建,址之欹者改筑,材之蠹者更新,桥成极其壮观。邦人即济川桥建游侯生祠。
公元1298年元大德二年,总管大中怡里(蒙古人),修造桥亭,寻复为洪流所坏。
公元1306年元大德十年,总管常元德,复碑石,洲高三丈余,重修梁亭。
公元1326年元泰定三年,判官买住(蒙古人),易以石版,仅成四间,创新补旧,亭屋俱备,忽 *** 之一间石版自折。
公元1332年元至顺三年,又折一石版,溺死者三人。本路(元制称潮州为潮州路)同知喑都剌哈蛮(蒙古人),恻然捐俸,鸠合众力,重跨木梁,添创亭屋,往来者遂无战兢之恐。
公元1344年元至正四年,府判乔贤修桥,筑亭桥上者,为楹二十有四,为阁于桥之西,名之曰“仰韩阁”。
公元1435年明宣德十年,龙岩王源为潮州知府,主持了广济桥规模空前的重修。“凡墩之颓毁者,用坚
潮州广济桥(10张)磐以补之,石梁中断者,用梗楠樟梓之固巨者以更之,中流狂澜触啮,不能为梁者,仍设以浮舫,絷以铁缆,无陷溺之忧。桥之上乃立亭屋百二十六间,屋之下,梁之上,镘以厚板,板上侧卧二层甓,用灰弥缝之,以蔽风雨寒暑,以防回禄之虞。”(明姚友直《广济桥记》)桥上亭屋间还建起12座高搂,以壮游观。江心一段,仍用24艘船联成浮桥。桥成之后,极为富丽堂皇,其规模之宏伟,形制之 *** *** ,都达到了广济桥历史上的高峰。桥成,更名“广济桥”。
公元1470年明成化六年,知府谢光,重修广济桥亭屋,卖蒙山、宝定二废庵田产,入宁波寺为修桥费。
公元1497年明弘治十年,同知车份,重修石洲三而梁之,建亭屋二十间。
公元1510年明正德五年,知府郑良佐,去亭屋,易梁以石,工未就,以忧去,知府谈伦,续修如制。
公元1530年明嘉靖九年,知府邱其仁,立桥东西二亭,以息过客,而桥南北,皆瓮以灰石栏。杀浮梁四之一,岁佥桥夫四十四名,渡夫十名司守,每名纳银五钱,储于帑,为补置费。“十八梭船廿四洲”之格局从此形成。自创设以来,共历时359年。
公元1546年明嘉靖二十五年,浮梁坏,知府郭春震重修。又明万历间,广东巡按蔡梦悦,造广济桥石梁,民德之,立蔡公祠之左。
公元1650年清顺治七年,郑成功围潮州城,久攻不下,广济桥毁于兵火。总兵蔡元修复。
公元1653年清顺治十年,潮镇郝尚久,反清归明,清将耿继茂率满汉兵十万围潮州城,广济桥复遭兵毁,蔡元又修复之。
公元1671年清康熙十年,提学道迟煊,知府宋徵璧修桥。康熙十二年,八月,飓雨毁屋,广济桥圮。康熙十六年,八月廿四夜,西岸桥下吼声如牛,石墩忽倒其一,知府林杭学修桥。
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总督吴兴祚,捐万金,重修广济桥。
公元1724年清雍正二年,知府张自谦,倡缙绅士庶,修石墩一。铸鉎牛二,列东西岸,以镇水患。
公元1728年清雍正六年,知府胡恂,修桥墩一。
公元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大水,东岸石墩圮者六,损者二,坏者一。西岸石墩圮者三。木石桥梁,损失殆尽。鉎牛失其一。
公元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知府觉罗谕官绅捐款修桥,成西岸三墩,复造浮梁船四十二,合原设浮梁十八,直接东岸。
公元1847年清道光二十七年,嘉应盐商邱慎猷捐千金,募闽人,成东岸墩一。于是知府吴均捐廉,续修石墩三。其余五墩:布商朱莆瑞等捐修一墩。米商林资福等捐修一墩。嘉应、平远、镇平诸盐商捐修一墩。潮桥海运盐户共修一墩。郡绅设局劝捐共修一墩。并与饶平杨锺等,次第捐办木梁,统归邱慎猷经理。吴均去任,知府刘浔捐金足之。以二十九年五月桥成。
公元1871年清同治十年,大水,东岸桥墩复圮其一,总兵方耀率绅耆捐修。墩成,欲易木以石,以墩高水深而止。
公元1 *** 9年 *** *** ,曾取消浮桥,改用悬索吊桥,但通车一次即废。
随着历史变迁,至解放初,广济桥的桥墩已减少为二十座,十九孔,全桥长:517.95米,计东岸桥墩十二座加桥台一座,十二孔,长283.4米,西岸桥墩八座七孔,长173.3米,桥宽5米,中间97.3米,仍以十八木船连接。
1958年人民 *** 大修广济桥,原有梭船撤去,建成双柱式(高椿承台)桥墩二座,架以钢梁,铺设路面,接通东西二桥。原有旧石墩,全部整治后留用,在旧石梁上,加铺钢筋路面。路面原为宽五公尺,扩阔而为七公尺,两旁加设行人道,道外有花格栏杆及灯柱。至是全东西桥为一,汽车由桥上通过,直达闽浙各地,行旅称便。
1977年又一次进行扩建,原7米的桥面作为行车道,桥两侧各加宽2米作人行道。
1988年3月鉴于广济桥具有极大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因而被 *** 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月潮州市 *** 在广济桥下游一公里处建成现代化的韩江大桥,从而结束了广济桥作为交通纽带的历史使命,并为其全面修复提供了先决条件
1990年国家 *** 在潮州主持召开了“潮州广济桥修复论证会”,揭开了修复古桥之序幕。
2001年7月潮州市 *** 向省文化厅和国家 *** 上报《潮州广济桥维修方案》。同年12月,获 *** 正式批复。
饶宗颐[2]2002年4月潮州市 *** 决定成立“潮州市维修广济桥 *** 会”,以统筹修桥事宜,并聘请全国文物古建专家和海内外德高望重的潮籍乡亲为顾问。罗哲文、杨玉柱、吴庆洲以及李嘉诚、饶宗颐、陈伟南诸先生欣然接受聘请。
2003年10月广济桥维修工程正式动工。工程以修旧如旧为准则,以重现明代风貌为设计依据,功能 *** 为旅游观光步行桥,共分二期实施:一期为加固桥墩、修复桥面及十八梭船;二期修复桥上之亭台楼阁。经数年努力,工程于2007年6月告成。
2007年9月20日全面维修后的广济桥正式对游客 *** 。
梁舟结合的格局,使广济桥形成了自己的三大特点
梁舟结合,刚柔相济,有动有静,起伏变化,是广济桥的一大特色。其东、西段是重瓴联阁、联芳济美的梁桥,中间是“舳舻编连、龙卧虹跨”的浮桥。这简直是一道妙不可言的风景线。清乾隆间有诗赞道:“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湘桥春涨”因而列“潮州八景”之首。从结构上说,梁舟结合,实开世界上启闭式桥梁之先河。启闭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航、排洪,正如《粤囊》记载:“潮州东门外济川桥……晨夕两
开,以通舟棋。”而每当韩江发洪水,又可解开浮桥,让汹涌澎湃的洪流倾泻。还有关卡的作用,“郡县以广济桥为盐船所必经,乃始榷取盐税”。后来,上级甚至派人与潮州府共管,方志有载:“清雍正三年(1725),由盐运同驻潮州与知府分管桥务,东岸属运同掣放引盐,西岸属潮州府稽查关税。”
广济桥草创阶段,便有筑亭、“覆华屋”于桥墩上的举措,并冠以“冰壶”、“玉鉴”等美称。明宣德年间,知府王源除了在500多米长的桥上建造百二十六间亭屋之外,还在各个桥墩上修筑楼台,并分别以奇观、广济、凌霄、登瀛、得月、朝仙、乘驷、飞跃、涉川、右通、左达、济川、云衢、冰壶、小蓬莱、凤麟洲、摘星、凌波、飞虹、观滟、浥翠、澄鉴、升仙、仰韩为名。至此,桥楼之设,乃造其极。诚如明代李龄在《广济赋》中所云:“方文一楼、十丈一阁,华税彤撩,雕榜金桷,曲栏横槛,丹漆黝垩,鳞瓦参差,檐牙高啄……”古代岭南风雨桥是常见的,但规模如此之大,形式如此之多,装饰如此之美,确实是世罕其匹。
广济桥是“全粤东境,闽、粤、豫章,经深接壤”的枢纽所在,桥上又有众多的楼台,因此,很快便成清明上河图为交通、贸易的中心,成为热闹非凡的桥市。天刚破晓,江雾尚未散尽,桥上已是“人语乱鱼床”了。待到晨曦初露,店铺竞先开启,茶亭酒肆,各色旗幡迎风招展,登桥者抱布贸丝,问卦占卜,摩肩接踵,车水马龙,正如李龄《广济桥赋》所描写的:‘诺夫殷雷动地,轮蹄轰也;怒风搏浪,行人声也;浮云翳日,扬沙尘也;向遏行云,声报林木,游人歌而驿客吟也;凤啸高冈,龙吟瘴海,士女嬉而萧鼓鸣也;楼台动摇,云影散乱,冲风起而波浪惊也……”活脱脱地就像一幅活动的《清明上河图》。无怪乎,游客会闹出了“到了湘桥问湘桥”的笑话。
广济桥的夜色又别有一番情趣:“吹角城头新月白,卖鱼市上晚灯红。猜拳蛋艇犹呼酒,挂席盐船恰驶风。”明月初上的广济桥,酒肆中灯笼高悬,蛋艇里猜拳行令,妓篷中丝竹细语,真是“万家连舸一溪横,深夜如闻鼙鼓鸣”,待到“遥指渔灯相照静”,已是“海氛远去正三更”。
这座充满神奇的大桥,每一个桥墩距今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宋代建成之一个桥墩到形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格局,前后共延续了300多年。在古代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在大江上建造这样的大桥,其难度是超乎人们想象的,故潮州民间便流传许多“仙佛造桥”的传说。
据说,韩愈刺潮后,时常登东山门(即今笔架山)游玩。但深感过江之苦,便请他的侄孙韩湘子和广济和尚一起造桥。
韩湘子造东面一段桥,请 *** 来帮忙。韩湘子亲自去凤凰山取石,把石头都变成黑猪,一路赶来,但最后一群猪刚赶到凤南时,给一个孕妇识破,怪叫起来:石头怎会走路!一句话泄破了天机,石头再也赶不动了,因此韩湘子负责的那东面最后几墩没有修起来。
广济和尚造西南一段桥,也请来十八罗汉帮忙。他亲自去桑浦山开取石头,把石头点化成群乌羊,一路赶来。但当最后一群乌羊赶到半路时,碰到当地一个恶霸地主,存心想夺取这些羊,便说:“你这和尚哪来的羊呀!分明是我家的。”广济和尚被纠缠得不耐烦,便说:“既然是你家的羊,便赶到你田里去吧!"地主把羊一齐赶到他自己的田里去,却变成一座座乌石山,把地主的良田压掉了。相传这就是浮洋乌洋山的由来。
因此,最后一批黑猪,乌羊没有及时赶来,中间一段桥便没法修拢。怎么办?天又快亮了。 *** 中何仙姑只好将手中的莲花瓣抛向江心化成十八条梭船;广济和尚一见,立即抛下禅杖,化成一根大藤,把十八只大船拴住,成为浮桥。这样,人们为纪念仙佛合力造桥的功绩,便把此桥既称为“湘子桥”,又叫“广济桥”。
“湘桥春涨”是“潮州八景”之一:时当暮春三月,韩江水涨,河面增阔,湘子桥东西段中间十八梭船连成一线,真似长龙卧波。观上游两岸的滴翠竹林,下游仙洲盛开的桃花和沿江的绿柳都象浮在水面,景色宜人,一似三湘。这一番景致在清乾隆进士郑兰枝盛传海内外的“潮州八景”诗中,描绘得绝妙:“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激石雪飞梁上冒,惊涛声彻海门潮。鸦洲涨起翻桃浪,鳄渚烟深濯柳条。一带长虹三月好,浮槎几拟到云霄。”
随着历史的变迁,广济桥几经修筑。1958年对全桥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桁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1976年又一次进行扩建成现状。1988年1月,广济桥被 *** 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广东潮州一带流传着这样一首桥梁的民谣:“到广不到潮,枉向广东走一遭;到潮不到桥,枉向潮州走一遭。”民谣中所说的“桥”,指的是“广济桥”,初名“济川桥”,因韩湘子书“洪水止此”的石碑于桥畔的传说,又叫做“湘子桥”。它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广济门外的韩江上,是我国古代桥梁中最早的桥梁和浮桥相结合的开启式桥梁。因造桥艰巨、结构多样、在桥上又有商市等原因,使其闻名海内外。
韩江原名叫“意溪”,它的上游有两大支流,即东支汀江和西支梅河,交汇于三河坝,正是江面狭窄处,水流十分湍急,洪水危害甚大;再加上潮汐影响,更是浪潮汹涌。韩江因经常有鳄鱼出没,又有“鳄溪”与“恶溪”之称。唐代文学家韩愈(768-824),字退之,被贬做潮州刺史时曾动员民众驱鳄入海,并写下了著名的《祭鳄鱼文》。于是,民众以其字“退之”作了一副巧妙的对联:“恶溪鳄鱼;退之退焉!”这副对联,至今仍流传在潮汕一带。由于,韩愈在潮州两年的时间内修堤、造桥、植树、办学等,做了许多好事,故把“意溪”改为“韩江”。
韩江上的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6年(1170),历时56年建成。全桥长518米,分东、西、中三段,东西两段皆为石礅、石梁桥。东段共有12孔、13墩,长约283米;西段共有7孔、8墩,长137米;桥面很宽,约5米,这样的宽度在我国古代桥梁中还是很少见的。后来在不 *** 毁中,重建时增加至24墩,并建有望楼。中间一段长约100米,是浮桥部分,主要是因为“中流惊湍尤深,不可为墩”,同时又受台风洪水冲袭,不宜建墩。因此中间一段是用铁链把18到24只木船铰接在一起,定时开启,以利航行。那时,大型海船可以由汕头过桥经潮州直达上游的大埔,宽阔修长的木排则可顺流而下穿桥入海。在发大水时,就将浮桥拆掉,可使泄洪通畅。这种开启式的构思产生的结构,在中外建桥史上写下了新的篇章。故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最早的启闭式石桥”。而且,大桥在急流与海潮中,更形成了潮涌浪险惊人的景观。清乾隆年间进士郑兰枝作《湘桥春涨》诗云:“湘桥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激石雪飞梁上鹭,惊涛声彻海门潮。雅州涨起翻挑浪,鳄渚烟深濯柳条;一带长虹三月好,风光几拟到层霄。”
由于韩江水急势险,屡毁屡建,历元明清诸代,重修20多次,为适应其独特的地形、水势,才有独特的桥形,而桥墩就更有特色。桥下的24个桥墩,全部用花岗 *** 块卯榫砌成,比一般的桥墩要宽大。其中大的长度在14.4米到21.7米,宽度在9.5米到13.85米;小的长度也在10米以上,宽度在5.7米,使大桥显得敦实壮观。
由于桥墩长,桥面宽,广济桥的另一个特点是“一里长桥一里市”。就是在每个桥墩上都建有楼台亭阁,桥面上木屋相互比连,楼台鳞次,商贩云集,各色的叫卖声不绝;入夜,桥上灯火高悬,酒肆猜拳呼令,还有歌妓丝弦,已是嘈杂声不堪。在桥市里几乎听不到韩江的水声,因此,外来的人常常闹出“到了湘桥问湘桥”的笑话。长期以来,有关广济桥商市热闹非凡的诗文很多,生动地描写了这一场景。现举清人曾廷兰《晚过湘桥》诗一首。“韩江江水水流东,莫讶扬州景不同;吹角城头新月白,卖鱼市上脸灯红。猜拳疍艇犹呼酒,挂席盐船恰驶风;二十四桥凝目处,往来人在图画中。”
广济桥在800多年建设史中,留下了数不清的奇闻轶事。由于屡修屡圮,人们便祈求吉祥。清雍正6年(1728),在大桥又一次修好后“铸二铁牛,列东西岸以镇之”。铁牛背上铸有“镇桥御水”四个字,分别安置在西岸的第8墩和东岸的第12墩上。道光22年(1842)大水冲毁东岸桥墩。一只铁牛跌入河中,以后在上游较远处发现。另一只在1939年遭日本 *** 者飞机轰炸,后不知去向。1980年重铸铁牛一只,置于桥西第5个桥墩的分水尖上。为此,在潮州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潮州湘桥好 *** ,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两只铁牛一只溜。”
这首民谣清晰地概括了广济桥上发生的故事,特别是桥墩的演变情况。1958年4月当地 *** 对大桥做了全面的修理与加固,新建了钢筋混凝土梁,从此,结束了800年来屡修屡毁的历史。1976年再次将桥拓宽,车行道宽为7米,两侧又各增加了2米宽的人行道;桥两端的城楼,已作为工人文化宫供人们休闲。以后又在下游1公里处修了一座韩江大桥,把广济桥作为文物保护了起来。2003年至2007年对广济桥按照最辉煌时期的明代进行了修复,桥墩做了加固,恢复了“十八梭船”的启闭式浮桥,修复了桥上的十二座楼阁和十八座亭屋,并为之加上匾额与对联, *** 为旅游观光步行桥。
三、关于广东省的常识有哪些
简称粤。广东省一直处于 *** *** 前沿,深圳、珠海、汕头率先建立经济特区,已成为中国之一经济大省。广东省地处中国 *** 最南部,南濒南海,以琼州 *** 为界与海南隔海相望,西部与广西接壤,北部与湖南、江西为邻,东部和福建相交。全省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陆地中部。广东省属 *** 带季风湿润气候。广东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地、平原、丘陵交错。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主要有珠江、韩江、鉴江等。广东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祖籍广东的港澳同胞约600万人,华侨、华人约为2200万人,他们遍布世界各地。
广东位于中国 *** 最南部,全境陆地面积1798万平方千米, *** 海岸线总长3368千米。岛屿众多。南濒南海。以琼州 *** 为界与海南隔海相望。西部与广西接壤。北部与湖南、江西为邻,东部和福建相交。全省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陆地中部。广东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地、平原、丘陵纵横交错。全省更高峰是位于本列山地西北端的石坑崆,海拔1902米。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主要有珠江、韩江、鉴江等。珠江是中国第三大河流。南海沿岸的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广东省属 *** 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是中国光、热、水资源特别丰富的地区。年均温除粤西北的连山外,均在19℃以上。温度的纬向分布较明显,大致北低南高。广东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但分布不均,地区间和逐年间差异很大。广东也是中国受台风侵袭最频繁的省份之一。
广东省动植物物种丰富,其中野生资源植物有1000余种,其中古老植物有30余种,如水松、苏铁、树蕨等,被称为广东的活化石。北部南岭地区植物种类总数超过中国中部和北部植物种类的总和,有绿色宝库之称。珠江口沿海的滩涂还生长有成片的红树林。野生动物有700多种,珍稀动物则有苏门羚、华南虎等。南海淡水面积273多平方千米,约有鱼类860多种。广东矿产资源中已探明储量的有85种,其中有色金属居多。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也很丰富。
广东是祖国的南大门,毗邻港澳,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大洋洲、中东和非洲等地区的最近出海口。全省交通发达,以广州为中心的海、陆、空交通运输网,四通八达。有港口100多个。 *** 机场8个。有京九、京广、广梅汕、三茂等铁路干线,还有广深准高速客车直通九龙。公路四通八达,等级较高。
广东省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递增水平。广东的工业主要有食品、家用电器、塑料制品、服装、卷烟、陶瓷、纺织、丝绸、机械、电子、电力、煤炭、石油、造船、汽车、化工、医 *** 、建材、冶金等。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电子工业的门类及产值居全国前列。同时广东也是全国的水稻、蔬菜和水果生产基地。珠江三角洲是粮食、水果和甘蔗生产基地。雷州半岛是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东形成了浓郁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当地主要使用三种汉语方言:粤方言(又称广州方言)、客方言和闽方言。而地方曲艺多彩多样,主要有广东音乐、粤剧、潮剧、汉剧、雷剧、山歌剧等。
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又名羊城,简称为穗。位于省境中部,东连惠州市。西邻佛山市。北靠清远市和韶关市,南临东莞市、中山市。隔海与 *** 、 *** 相望。面积7435平方千米。辖10区,代管从化、增城2个县级市。在清朝五口通商前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现在是中国南方交通枢纽和对外 *** 的门户,是中国的南大门。广州市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是山区,中部是丘陵、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珠江穿城而过。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是全国果树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工业发达。产品丰富。农副业以种植水稻、蔬菜,养殖淡水鱼和家禽为主。广州有华南地区更大的国际贸易港,还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铁路网连接全国各地。
深圳市地处广东省南部沿海,东临大鹏湾,西连珠江口,南与 *** 新界接壤,北靠东莞、惠州两市,总面积2020平方千米,共设6个市辖区。深圳市属于 *** 带海洋 *** 气候,雨量丰沛。日照时间长,气候温和。
深圳是枕山面海、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曲折蜿蜒的大鹏湾海岸线70多千米长,分布着大梅沙、小梅沙、溪;中、迭福、水沙头、西涌等水碧沙白的海滩。
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历史悠久。早在秦汉年间。这里已是颇具规模的农民、渔民聚居的村落。唐贞观二年(628年),在城内的塔坡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遂得佛山之名。佛山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南邻港澳。佛山人文景观林立,有祖庙、孔庙、黄公祠等文物古迹。佛山祖庙,始建于北宋,为佛山诸庙之首;顺德清晖园,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此外还有孔庙、南海康有为故居、灵龟塔等。千百年来,佛山名人辈出,其中陈启沅、黄飞鸿、康有为、詹天佑、吴趼人、李小龙最为著名。佛山还是中国粤剧的发源地。
肇庆位于广东省中部,是远古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出土的青铜器表明,到春秋晚期,肇庆的岭南土著文化已开始与中原商周文化和长江流域楚越文化融合。汉时设县。隋置端州,宋始称肇庆,意为“开始带来吉祥喜庆”。唐代文学家李邕、日本人唐留学僧荣睿、 *** 禅宗六祖惠能、北宋名臣包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 先行者 *** 以及北伐名将叶挺等众多历史名人都曾在肇庆留下足迹。肇庆文物古迹众多。包括宋城墙、披云楼、梅庵、阅江楼、崇禧塔、丽谯楼、叶挺 *** 团旧址、七星岩摩崖石刻等。还有 *** 禅宗六祖的遗迹,东、西 *** 寺等。星湖、鼎湖是肇庆著名的风光景点。星湖被誉为岭南之一奇观。鼎湖山居广东四大名山之首,有活的自然博物馆之称。
珠海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角,珠江口西侧。东临伶仃洋,南端毗邻 *** 。距广州市140千米。市境三面临海,港湾众多,境内地形分散复杂,兼有低丘、孤山、平原、滩涂和红树 *** 岸。工业主要有电子、机械、纺织、轻工、化学、塑料、玻陶、医 *** 及医疗器械、建筑材料等门类,以及电力行业。农产品有稻谷、甘蔗、蔬菜、鲜花和荔枝、菠萝、香蕉、大蕉、柑橘等水果。水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著名的万山渔场。
雷州半岛是中国三大半岛之一,因多雷暴而得名。雷州半岛在广东省西南部,伸入北部湾与雷州湾之间,面积约8000平方千米。半岛南部隔琼州 *** 与海南岛相望。半岛地形单一,起伏和缓,以台地为主,其次为海积平原。地面坡度一般仅3~5米。半岛北部和缓的坡塘地形。海拔25~50米。台地上有螺岗岭、交椅岭和湖光岩等7座火山丘。半岛南部玄武岩台地非常平坦,分布有10座火山丘,一般海拔25~80米,高者达200米以上。半岛三面环海。岸线长约1180千米,连海岛岸线总长达1450千米。东海岸沿海有海成平原,外缘多沙泥滩,并有东海、南三和硇洲等岛屿。半岛东北侧拥有现代化水平的南海大港湛江港,为中国对外贸易港和渔业基地之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陵园墓门是一座高大牌坊,横排3个拱门, *** 先生所题“浩气长存”几个大字刻在墓门正 *** 。墓道宽阔,碑石林立。方形碑亭上树“七十二烈士之墓”石碑,后面是“纪功坊”,72块石砌叠成金字塔形坊顶,一个高举火炬的 *** 神像矗立于顶上。章太炎为此坊额题了“缔造 *** 七十二烈士纪功坊”古篆。坊后的石碑详记了 *** 经过。陵园中一年四季黄花不断,用以象征永垂不朽的烈士精神。
*** 位于珠江出海水道咽喉,南通大海,北抵广州黄埔港,是广州的出海门户。历代兵家固守之地。 *** 炮台又称 *** 门炮台。因口门内有大小虎山,形似两只下山猛虎雄踞江面而得名。林则徐、关天培在此共布局修筑炮台11座,设置大炮300多门。威远炮台筑在南山炮台前的 *** 中,与镇远、靖远两炮台呈品字形布局。炮台间系有铁链、木桩、排链没于水中,组成坚固阵地,阻挡外来船只的入侵,被誉为金锁铜关。位于 *** 东南面的沙角炮台遗存有3000千克古炮一门,是道光十五年(1835年)佛山铸造的。
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时的梁天监元年(502年),后来宋太宗敕赐“南华禅寺”,寺名乃沿袭至今。南华寺坐落于韶关市区东南22千米的曹溪之畔,六祖慧能在这里创立了禅宗。是 *** 禅宗的祖庭。南华寺呈中轴线两边对称布局。从正门进入。依次是曹溪门、放生池、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
*** 碉楼是 *** 市一带特有的乡土建筑群体,最多时达3000多座。现存1800多座。这些碉楼集居住与防卫功能于一体,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身。是一道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被誉为“令人震撼的建筑艺术长廊”。堪称世界一绝。
中英街是深圳八景之一。中英街具有世界独一无二的一街 *** 特色,街心有八块界碑石,界石的两面分别用中、英文刻上界石顺序号、立石时间。以此为界,部分属深圳,部分属 *** 。这条小街长 *** 米,宽约3米。两边商店林立,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如今的中英街已是旅游热点和一个繁华的商品贸易地点。1997年7月1日 *** 回归后,中英街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成为历史遗迹。
世界之窗面积约有48万平方米。景区是根据游览活动内容和世界地域结构所划分的,大大小小的景点共有118个其中包括埃及金字塔、美国大峡谷、印度泰姬陵、巴黎 *** 门、卡纳克·阿蒙神庙、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 *** 吴哥窟、意大利比萨斜塔等世界著名景观。世界广场上矗立着10尊世界著名雕塑,108根风格迥异的大石柱和近2000平方米的浮雕墙耸立在广场四周,此外还有6座巨门和一座华丽的舞台,其中的6座巨门用以象征世界古老文明发祥地。游人通过世界之窗可了解到外部世界的许多美妙景观。
七星岩旖旎多姿,素有“峰险、石异、洞奇、庙古”之说,重点游览区有七岩、八洞、五湖、六岗,可供观赏之景点约80处。天柱岩更高。海拔117米。石室岩洞留有许多上至唐朝、下至 *** 的文化遗迹,占整个七星岩摩崖石刻的 *** %。
陈家祠即陈氏书院,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建于清光绪十六至二十年( *** 0~ *** 4年),是当时广东省72县陈姓宗亲合资兴建的合族祠。整座建筑坐北向南,由3进5间9堂6院大小19座建筑组成。荟萃了岭南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以其“三雕、三塑、一铸铁”著称,号称百粤冠祠。书院建筑中心为主殿聚贤堂。整个建筑前后左右,严谨对称,虚实相间,极富层次。长廊、青云巷使整个建筑四通八达,庭院园林点缀其中,形成各自 *** 而又相互联系的整体。陈氏书院以其精湛的装饰工艺著称于世,建筑装饰中广泛采用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壁画和铜铁铸等不同风格的工艺。
白云山位于广州市北部,是南粤名山之一。被称为羊城之一秀,由30多座山峰组成。登高可俯览全市,遥望珠江。每当雨后天晴或暮春时节。山间白云缭绕,山名由此得来。
丹霞山位于中国广东省北部,是中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丹霞山的山体由红色沙砾岩组成,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极具特色,被称为中国红石公园,这里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在距今1.4亿年到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沉积了厚厚的红色地层。到距今7000万年以后,盆地发生多次间歇上升,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盆地的红色岩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形成了现在风光绮丽的丹霞山。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广东鳄鱼之乡在哪和广东鳄鱼更大 *** 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