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广西长寿之乡采访和广西中国长寿之乡名单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广西长寿之乡采访以及广西中国长寿之乡名单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世界上五大长寿之乡分别在哪些国家
世界上五大长寿之乡及其国家如下:
1.原苏联的高加索地区、外高加索人优越的遗传基因、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合理的饮食结构是他们长寿的主要原因。他们每天都吃用玉米面做的面包和粥,而且至少喝两杯牛奶、三杯酸奶。
2.巴基斯坦的罕萨、罕萨山谷附近有许多河流,这些河流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罕萨人常年饮用这种水,在种庄稼时也用这种水进行灌溉,因此种出来的蔬菜特别有营养。
3.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比尔卡班巴人喜欢吃玉米、香蕉、甘薯、大米、芒果及豆类食物。大多数当地人每周只吃一两次鸡或鱼等肉食。
4.中国新疆的和田、在昆仑山上,溶化的雪水不断地流入和田地区,养育着和田人和当地的农作物。据测定,这种雪水中富含镁、锰、铁、锌、钙等 *** 所需的矿物质,而且从未受到 *** 和重金属的污染。
5.广西的巴马、巴 *** 河水和泉水多半都是经过数千米的地下潜流区后才露出地面的,这些水从不同的地层中吸收了丰富的硒、锶等微量元素,有调节 *** 生理机能、延缓衰老的作用。
世界长寿之乡,是国际人口老龄化长寿化专家对城市养老生 *** 系的一个肯定所颁布的称号和嘉奖。长寿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现代医学普遍认为:人的寿命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环境,而60%取决于自己。
为研究和探索这些地区长寿之谜,原苏联、美国、日本及中国科学家先后分别到这些长寿地区进行调查和分析。这些地区老人长寿与以下诸因素有关: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坚持合理的饮食起居 *** ;长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坚持积极不间断的劳动;与遗传基因的作用有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世界长寿之乡
二、想知道: 广西省的长寿县 在哪
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几乎需要什么就能研究出什么,然而对自己所知甚少,尤其是长寿这个千古谜团,使人梦寐以求,但又从未实现,然而寿乡巴马却奇迹般的出现了74位寿星群体,向人类展现出实现长寿这一更高理想的光明前景,为全球提供了一块更具 *** *** 同时又有普意义的科研和实践基地。从种意义上讲,巴马是中国的,同时又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作为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本人有幸来巴马从事长寿研究,扎根巴马探个究竟,实在是人生中难得一遇的绝妙良机。本人几乎踏了巴 *** 山山水水,遍访巴 *** 寿星老人,从中看到一些巴马人长寿的玄机。
不可否认,巴马人具有独特的能够导致长寿的遗传基因。以巴盘为例,7位寿星都出在黄姓家蔟,这个小小的居民点,515口人中,竟奇迹般的冒出来7位寿星。占总人口的1.36﹪,为世界绝无仅有。‘纵观巴马百岁老人的家庭,大都有家簇长寿史,有的连续二三代都有9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不乏百岁姐妹,百岁兄弟之例子。甲篆乡平安村巴盘屯108岁黄妈凤老人,其父活到95岁,其母活到98岁才相继去世。巴马镇已故寿星卢娣花三姐妹,老大卢娣花111岁去世,老三卢娣妹(同母异父)97岁去世, *** 卢娣肖今年107岁,尚健在。’类似的情况很多,兹不赘述。我们告诉大家,遗传虽然是长寿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决定因素。笔者曾多次看到这样现象,有位寿星生有5个子女,时至今日5个孩子中4个相继逝世,这就说明,虽具长寿基因,但后天因素才是导致人长寿的关键乃至决定 *** 因素。这一事实给没有长寿基因的人带来了希望。
除了遗传遗传因素,个人身体的健康状态就是决定因素了,人常道,祝你健康长寿。可见人们早已知道,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实现长寿。没病不死人,道理很简单。笔者有位朋友,全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刘廷美教授,他说,我一生中不知道什么叫病,我的公费医疗证,早丢了。在治病方面,我没花过国家一分钱,这位57岁的老人耳聪目明,步履轻健,手脚从不释闲,头脑不减当年。他培养了多位少年进了中国科大少年班。其父年近百岁,亦然健康。
由次可见,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与长寿无缘,巴马现状,更是普遍,笔者曾专访巴马县甲篆乡卫生院,医生们讲,从未见过寿星进医院。
外因和内因一样,外因同样左右着人的健康水平,也是长寿的关键,甚至是决定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人类80%的疾病是从水上得的。事实上,巴马人之所以长寿,不可否认是得益于其独特的地型地貌,地质构造和四级常青的环境所孕育的水资源。因为有半数以上的寿星居住在盘阳河畔,几乎全部长寿老人生活在潘阳河流域。人称潘阳河为长寿河也就不足为怪了。潘阳河的确很特别,笔者称之为阴阳河。因为该河分为两个部分,即明流与暗流(或称潜流或地下河,也就是地下河段)。仅地下河部分就有三段。该河自源头风山县乔因乡山坡发源后,流经40千米在风山附近潜入地下,成为地下河,又于该县袍里乡水源洞流出地面,又流经2千米左右进山成暗河,于巴马县甲篆乡坡月村的百福洞(即原百魔洞)流出地面,又流淌7千米后,再潜入地下成为暗河,流淌约2千米于甲篆乡的延寿隧道(百鸟岩)出口流出地面。三进三出,世上罕见。该河径流150千米入红水河,其中地下河段36千米,沿途汇入许多支流,其不乏有存在地下河段的支流。正因为盘阳河的“阅历”非凡,才它具有神奇的魔力,百岁老人不驼背,没有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症。没有心脑血管疾病,许多百岁老人仍是家庭主要劳动力,有的还是顶梁柱,这在世界各地是罕见的。笔者就曾亲历两位百岁老人,不是因病而死,而是摔伤后不愿拖累儿女采取绝食方式主动地结束自己生命。另一位虽 *** ,但也是不食而死。这两例都是在2002年12月甲篆乡平安村发现的。从种意义上讲,他们虽死犹生。不算生理死亡,也不应计为病理死亡之例。这让笔者在痛心之余又不得不敬佩这两位百岁老人的高风亮节和为儿女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件事向我们敲了一次警钟,全社会都应关注寿星们的生活和医疗保障问题。寿星们的存在使我们这个星球充满希望,是我们国家乃至全人类的一笔不可多得的,更具研究和开发价值的资源和财富,设立寿星基金是水道成的事了。
盘阳河的确很神奇。它是一个富钙水系。其Ca含量之高足可以支持百岁老人的正常生理需要,百岁老人的强健体魄,已为我们的论断做了注释。就此而言,在我们的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应该说是少见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潘阳河流域是典型的嘎斯特地貌的石山区。地处东经106 51---107 23.北纬23 51---24 23之间,紧 *** 回归线。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山几乎都是由石灰岩构成的,而且纯度极高,杂质很少。该河流域是一条狭长的河谷盆地。嘎斯特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岩溶浸蚀现象随处可见,溶洞无数,更为奇特的是,笔者在百鸟岩下游甲篆乡西侧发现了板状河床,而且都是石灰岩构成的(2000年3月)。显然,这是由于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中,雨水溶入大量CO2后形成酸雨,作用于石灰岩,导致钙迁再析出而造成的,笔者66岁,来巴马前日补钙1280mg,来巴马后减少一半,和以前一样仍能维持正常生理需要。这条河水质极佳,尤其是百福洞出水口至巴盘河段,不仅卫生指标符合饮用水标准,而且浊度低,口感甘美。笔者两年3次来巴马考查,最后一次在此住了5个月,我们一家两口只生饮盘阳河水,从不喝开水,没有暖瓶。这也用事实证明了盘阳河水的水质是好的,是可以直接饮用的。事实上,巴盘人就是常年生饮盘阳河水。
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盆地和云贵高原的斜坡地带。在这里,90岁和100岁以上的老人分别由第三次人口普查的242和44人,上升到第四次人口普查的291和66人,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已经增加到531和74人,有3位老寿星达到了110岁以上,是五大长寿乡中惟一长寿老人不断增多的地方。
巴马人长寿,首先得益于大自然良好环境的赐予。巴马属于 *** 带气候,空气清新,每立方米负氧离子的含量高达2000—5000个,更高可达到两万个,被称为“天然氧吧”。
喜欢劳动、饮食习惯良好、生活有规律,这也是巴马寿星多的重要因素。4月14日早上,记者来到甲篆乡百马村坡纳屯寿星黄布铁家里采访。老人已经104岁了,但每天不是去摘猪菜,就是下地干活,还做家务。他每天吃两顿,每餐吃两碗饭。老人每天早睡早起,耳不聋、眼不花,一头黑发。他常说:“每天不出去活动一下,吃饭就不香,晚上睡不好觉。”要不是亲眼看到他麻利地摘猪菜,我们真不敢相信他的话。
巴马人长寿还和饮食有关。他们经常吃 *** 、玉米、茶油、酸梅、南瓜、竹笋、白薯等天然食品。玉米、白薯等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 *** 制成的油和汤含有大量的不饱和低脂肪酸。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森下敬一对巴马进行调查后认为,不饱和低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的摄入正是巴马人长寿的关键所在。
除了以上几点,乐观也是巴马长寿老人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在平安村平寒屯,我们遇到106岁的黄妈能时,她还背着小孙子。黄妈能耳聪目明,一边说话一边发出爽朗的笑声。她告诉我们,她现在五代同堂,还能记起年轻时唱的山歌。
三、巴马是“世界长寿之乡”,和国内外哪些地区平起平坐
1、 *** 规定,长寿地区的标准是每百万人口中要有75位以上的百岁老人。目前,全世界有5个地方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为长寿之乡。它们是:中国广西巴马、中国新疆和田、巴基斯坦罕萨、外高加索地区及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
2、和云贵高原的斜坡地带。在这里,90岁和100岁以上的老人分别由第三次人口普查的242和44人,上升到第四次人口普查的291和66人,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已经增加到531和74人,有3位老寿星达到了110岁以上。
3、巴马人长寿,首先得益于空气清新,每立方米负氧离子的含量高达2000―5000个,更高可达到两万个,巴马被称为“天然氧吧”。
4、喜欢劳动、饮食习惯良好、生活有规律,这是巴马寿星多的重要因素。4月14日早上,记者来到甲篆乡百马村坡纳屯寿星黄布铁家里采访。老人已经104岁了,但每天不是去摘猪菜,就是下地干活,还做家务。他每天吃两顿,每餐吃两碗饭。老人每天早睡早起,耳不聋、眼不花,一头黑发。他常说:“每天不出去活动一下,吃饭就不香,晚上睡不好觉。”要不是亲眼看到他麻利地摘猪菜,我们真不敢相信他的话。
5、巴马人经常吃 *** 、玉米、茶油、酸梅、南瓜、竹笋、白薯等。玉米、白薯等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 *** 制成的油和汤含有大量的不饱和低脂肪酸。
6、新疆和田于田县的拉依苏村有2400人,仅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就有16人。
7、已有110岁的肉孜老人,身体健朗,还能干简单的农活。肉孜老人每天天黑就睡觉,清晨鸡叫就起床。眼睛虽然花了,但他每天上午还要干两个多钟头的活。老人早晨和中午喝茶、吃馕,晚上几乎不吃东西,“晚上吃饭睡不着觉。”他说。老人喜欢吃汤汤水水的东西,爱吃玉米做的馕。 *** 肉孜汗现今95岁,在50岁之前没得过什么大病,只是近几年来偶尔患感冒,她早晨喝茶、吃馕,中午吃拌面、汤饭和馍馍,晚上吃半个馕。
8、最近,格鲁吉亚举办了90岁以上老人的“选美大赛”,参赛者中年龄更大的已有106岁。乐观生活态度是他们长寿的主要原因之一。记者在参加当地人的婚礼时,经常发现 *** 十岁的长者和年轻人一起又唱又跳。如果他们自己不说,人们都猜不出他们的真实年龄。当地人的饮食也很讲究。在格鲁吉亚的长寿乡阿巴哈吉亚,当地居民每天都吃用玉米面做的面包和粥。这里的人每天至少喝两杯牛奶、三四杯酸奶,喝时还要放葱、芹菜等。此外,当地人还常吃菠菜、豆角、韭菜、白菜、洋葱、红辣椒以及当地产的无花果,不吃香肠、熏肉或火腿,很少吃蛋糕、土豆、动物油脂和糖果。他们不喝咖啡,主要喝当地产的“格鲁吉亚茶”。
9、巴基斯坦罕萨:六七十岁不算老人
10、在罕萨,当地人几乎从不患病,六七十岁根本不叫老人, *** 十岁仍可在地里劳作,健康地活过一百岁在这里并不算什么稀罕事。罕萨人长寿的秘诀是,一是饮食,罕萨人喜欢吃粗制面粉、奶制品、水果、青菜、薯类、芝麻等。他们还喜欢适量饮用一种由葡萄、桑葚和杏制成的烈酒“罕萨之水”。二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罕萨山谷附近有许多冰川、河流,这些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常年饮用有利于 *** 健康。三是生活习惯:罕萨人多以务农为生,古朴的生活习惯使他们远离了现代社会的恶 *** 竞争,又为自己的长寿增加了一块砝码。
11、厄瓜多尔比尔卡班巴:没有金钱概念
12、在比尔卡班巴村庄大约有5000人,其中有20多位百岁以上的老人。这个山村是公认的西半球最长寿之地。比尔卡班巴人喜欢吃豆类、玉米、香蕉、甘薯、大米、芒果等。大多数人每周只吃一两次鸡或鱼等动物食品。当地人还喜欢饮用泉水,科学分析发现,当地泉水中的矿物质含量较高,其中铁、镁等成分的比例很理想。美国科学家尤金・佩因把这里称为“免疫岛”,因为当地人很少得心脑血管疾病。科学家认为,这主要归功于当地人没有金钱和竞争概念,喜欢劳动,这使得他们对心脑血管疾病“免疫”。而很少吃动物和高热量食品,使得当地人拥有缓慢稳定的新陈代谢。
13、五大长寿乡的饮食结构体现出了高度的一致 *** :豆类、薯类、玉米、水果吃得多,动物食品吃得很少,而且饭量小。据国际自然医学会调查,5个地方的人日均摄入热量1 *** 0千卡,明显低于一般人日均2400千卡的标准。
14、另外,五大长寿乡基本都位于偏僻地区,民风淳朴,居民热情友好、乐观向上、喜欢清静,这也是长寿的原因。
15、值得一提的是,五大长寿乡的居民都身体力行着现代人最难实行的长寿原则:劳动一生。专家认为,现代人追求尽兴、 *** ,缺少劳动意识,快速的社会节奏又常常使人处于紧张状态,这些对长寿来说都是背道而驰的。现在,除了巴马,其他几个长寿乡都出现了寿星减少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就是现代生活的影响。比如在比尔卡班巴,过去20年当地 *** 一直用“长寿”来进行旅游宣传,结果游客越来越多,人口不断膨胀,当地人逐渐告别了原本淳朴的生活方式,开始对可口可乐这样的东西习以为常了。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