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 白马之乡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 *** 更大的民族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 *** 白马之乡和 *** 更大的民族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给我介绍一下白马寺的历史
1、出洛阳东行十二公里,有一座 *** 名刹,在郁郁葱葱的长林古木丛中,隐隐透出峥嵘的殿阁和高耸的宝塔,给人以无限庄严、肃穆、神圣之感。这就是我国 *** 的发祥地,被称作“中国之一古刹”的洛阳白马寺。
2、它背依雄伟苍劲的北邙山,面眺历史上卓有名气、孕育了古代洛阳文明的洛河。在它的东面三华里处,蒿榛丛莽的古城垣依然断断继继地残存在地面上,清晰地勾勒出一座昔日大国京都的宏伟轮廓,使人依稀想见东汉洛阳城的豪华风姿。
3、一千九百多年来,这里时常红烛高照,青烟缭绕,不知有多少善男信女在殿前礼拜、诵经,在钟磐木鱼声中,送去了人世间的寒暑春秋。
4、 *** 、 *** 教、 *** 教,鼎相肩随,是人们所公认的世界三大 *** 。其中尤以 *** 历史最悠久,在中国的流布最广,影响也最深。正像世界 *** 起源于印度一样,中国 *** 则始传于洛阳。而洛阳白马寺又是 *** 在辽阔的 *** 赖以发荣滋长的之一座 *** 道场。
5、白马寺之于中国,正如竹林精舍、只园精舍之于印度。尽管在后世的长时期里,中国 *** 派系繁多,刹庙林立,但佛门 *** 们一向公尊洛阳白马寺为“祖庭”和“释源”。“祖庭”者,祖师之庭院也。“释源”者,释教(即 *** ——为 *** 所创)之发源地也。
6、直到今天,白马寺保存下来的古代碑刻和供器上,都还留有“祖庭”和“释源”字样。这就使洛阳白马寺和其他任何一座佛寺都有所区别,从而在中国 *** 史上占有一种独特的地位。
7、 *** 虽起源于印度,但发展却在中国。汉魏之后,中国佛法日隆。由河洛至江汉,由繁华京师至偏乡僻壤,九州起庙,五岳树塔,“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此皆始于汉明帝之创建白马寺!
8、 *** 不但对中国人民的思想和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还经由中国逐步传播到 *** 、 *** 和日本(以后一直是日本的主要 *** )等国。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于其他一些因素,以及随着一些中国人、日本人的进入欧美, *** 在欧美也有所流传。
9、所以,实际上对于诸如越、朝、日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 来说,白马寺也是其“祖庭”和“释源”。
10、两汉之际,古印度的 *** 文明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而其在中国传播和弘扬的之一站便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洛阳。永平年间,汉明帝降旨于洛阳创建白马寺,是为 *** 在中国的之一座寺院,被中国 *** 界尊称为“释源”“祖庭”。
11、《洛阳伽蓝记》有云:“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事物纪原》亦云:“汉明帝时,自西域以白马驮经来,初止鸿胪寺,遂取寺名,置白马寺,即僧寺之始也。”
12、关于白马寺的创建有一传说流传甚广。相传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金人身长丈六,项有白光,飞绕殿庭。次日得知所梦为佛,遂遣使臣蔡愔、秦景等前往天竺(古印度)寻求佛法。
13、蔡、秦等人在大月氏遇上了在该地游化宣教的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于是邀请二位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67)来到京城洛阳。汉明帝热情欢迎他们的到来,并专门为之建立佛寺,命名“白马寺”。
14、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之一古刹——洛阳白马寺
15、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洛阳白马寺:中国 *** 的发祥地
二、绍兴到 *** 旅游指南从绍兴到 *** 有多少公里
*** *** 的核心地区主要在今天浙江的绍兴、金华一带,也就是说中国的南方,当时 *** 在东南亚。他们之间没有关系。
苏泊尔(全称: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炊具研发公司;公司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
2004年,苏泊尔在深交所上市;2012年,苏泊尔产品双层全钢无缝电热水壶赢得了设计奥斯卡德国红点奖;2013年,苏泊尔以13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胡润中国家电品牌价值榜第9位;苏泊尔有四大业务领域:炊具、厨电、厨电、环保家电。
2021年8月,苏泊尔发布2021年上半年快报,显示苏泊尔2021年上半年总营业收入为104.34亿元,营业利润为11.18亿元。
:绍兴市 *** 至大理白族自治州公路全长2493.5公里。火车要换两次,绍兴到杭州,杭州到昆明,昆明到大理。列车信息发车及到达里程票价K181次快车(上海海南-昆明)杭州东(18:36)昆明(10:02)2726次硬座:253次硬卧:484次K79次快车(上海海南-昆明)杭州(21:16)昆明(08:46)287次硬座:239次硬卧:458次列车信息发车及到达里程票价N802/N803次快车(昆明-大理)昆明(21:05)大理(05:05
是越城区。坐火车到上虞大概19分钟。乘车33公里。D5455/D5458绍兴-上虞19:38-19:5719二等座软座9一等软座10D3209绍兴-上虞12:02-12:2119二等座软座9一等软座10D3119绍兴-上虞14:02-14:2119二等座软座9一等软座10D5599上虞20:39-20:5819
:30公里内5.绍兴市到越城区多少公里
,看你从越城区到上虞哪个位置。
*** 他的家乡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独特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一个真正解读 *** 的地方的作品,品味他的作品,感受 *** 那时候的生活状况。一条狭窄的青石路两旁,有白墙、大和、竹丝台门、 *** 祖籍 *** 故居、百草园、三潭印月、咸亨酒店。一条小河从 *** 面前流过的故居,乌篷船在河上摇摆。这一幕可以不禁使人想起 *** 的一些场景作品。经过精心保护和修复, *** *** 的故乡已经成为一个立体解读中国现代伟大作家 *** 的地方,一个城镇之宝在浙江绍兴。
位于绍兴城西1.5公里处。东汉永和年间,会稽县令马谡一直把和会稽县的36处水源作为湖泊,一直延伸到曹东起伊河,西至濮阳河,全长127英里,面积约206平方公里,可灌溉9000多公顷农田。两县人民受益匪浅。中唐以后,湖泊逐渐淤塞。湖上筑堤架桥,渔舟可看,远山环绕,水清如镜。堪称典型的江南水乡。
山山水水,林中翠竹(园中高山青峰)。书法圣地闻名中外(中国美术史上脍炙人口的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的故事就发生在兰亭)。名人古墓不朽(距今 *** 0多年的江南更大古墓——王景区内发掘的阴山王陵,是浙江余姚继河姆渡、良渚文化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被列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8年)。一个清凉的世界,一个度假胜地(一年一度的绍兴兰花节汇聚海内外名兰,数万株兰花竞相绽放,景区内一片兰花的海洋,展现了公园的勃勃生机)。
4.绍兴惠济秦王山 *** 文化旅游区
东晋的民居是云门古寺,唐人有穿越千云。王献之、智勇在此练字,《兰亭集序》数百年来珍藏于此,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前有若叶西施(惠济湖旅游休闲度假区),寺后是中国 *** 祖庙、嘉祥寺、秦始皇登临的秦王山。山上有会稽石刻。云门寺是绍兴更大的寺庙,有六座辅助寺庙。赞美云门寺的帝王、名人、诗人、诗词数不胜数。可以说,云门寺是世界之一名人酒店。
柯岩风景区是国家AAA *** 旅游区,位于绍兴城西8公里,杭州城东12公里。是集绍兴水乡风情、古代采石遗迹和山林生态。始于汉代,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到了清朝,它被称为著名的柯岩八景是 *** 和中国的著名景点。
通过现代独特的园林建设,恢复形成了柯岩、鉴湖、鹿珍、香林等四个景区,面积达四平方公里。是绍兴近年来规模更大、功能最全的景区。2003年经国家 *** 批准,被命名为中国著名旅游品牌由中国旅游报社等单位承办。
环江——百里无邪景区面积72平方公里,由南北景观相对集中的三个景区组成。金航公路是连接这三个景点的纽带。北部的百里无邪风景区主要是在火山碎屑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五级瀑布和曹东祖庭的百里无邪寺、唐代的佛寺等。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燕都南部景区和唐江岩景区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其自然景观由奇峰危岩、怪石洞、燕都狮子峰等16个景点组成。唐江岩风景区占地14平方公里,大自然的 *** 斧神工造就了唐江岩的奇特景观没有山,没有悬崖,没有石头,没有洞穴,没有穿的洞。
作为曹的主要景点之一e景区,舜耕公园位于上虞市西南侧。舜耕公园以舜耕群雕、大顺寺、顺桥、景顺为主要景点,反映了舜帝的历史上虞因避丹朱而得名。渲染舜帝孝顺为主,勤政为民的光辉一生。花园里的舜耕群雕是由中国艺术 *** 韩美林创作的。主要由花岗岩制成的大象群雕塑长68米,高27米,总重量约800吨。气势恢宏,体积庞大,堪称 *** 之最。
位于曹西岸的小女庙村;鄂河,距市区3公里。它是为了纪念东汉孝顺的女儿曹娥投江寻父而建的。曹鄂寺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几经重修。现在的建筑是 *** 二十三年重建的。曹#039
祝家庄,英台的故乡,是经典爱情故事中祝英台的故乡朱良。位于上虞市东南部,距市区7.3公里。朱家庄位于半山区,南、西、北三面环山。还有就是玉水河村前是一条南北长条形,贯穿西晋开凿的四十里河。还有朱的祠堂、鱼水河、孔敬泉、雅库茨基等与瀛台文化有关的古迹。
芒特山位于上虞市丰惠镇东南4公里处,距上虞市区17公里。它是国家2 *** 风景名胜区,面积2.4平方公里。它以陡峭的山脉和深谷、急流和瀑布、青翠的山脉和小桥流水的自然美景而闻名。其中,两个景点悬岩瀑布和 *** 古藤堪称奇观。有着丰富文化和历史积淀的嵩山,是道教第九洞所在地,有东汉道教创始人魏伯阳的炼丹遗址。魏伯阳一生在泰山炼丹,留下著作《周易参同契》,后被尊为《丹经王。景区内凤鸣真人寺始于汉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学者如谢东晋的安、宋代的朱、明代的潘馥和都来过。
白马湖和春晖名人园位于——春晖中学,省级文保单位,距市区4公里。三面环山,湖泊众多,幽静雅致,自然风光十分宜人。夏_尊、朱自清、丰子恺、刘勋璧、刘淑琴等。前来任教的,还有何香凝、蔡元培、叶圣陶、李叔同、胡愈之等。前来讲学,吸引了大批 *** 前来学习。他们闻名于世,赢得了南开在北方和春晖在南方。春晖名人园是一群名人的家庭办公室,包括夏_尊平宅,丰子恺李叔同的小柳屋弘毅 *** 的逸仙山居和昌松山居,多年来吸引了无数名人前来参观和瞻仰。
东山,又名谢鞍山。本来不怎么出名。东晋著名学者安隐居于此,留下了许多令人神往的故事,逐渐成为我国东南地区的一座名山。李白、何、刘长卿、苏东坡、陆游等。都在其间徘徊,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
山风景区据说位于上虞的西北部,距上虞市区7公里。据说在春秋末期,越王勾践竭尽全力为他的国家 *** 的 *** ,并努力工作。他曾称这座山为木炭剑和 *** 冶炼之地,因此得名这座山。景区是旅游景点;娱乐、餐饮、德育、拜佛是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上虞桃花源生态旅游区位于上虞市西南部,长塘镇桃源村,距关白市区约13公里,距绍兴市区25公里,景区面积2.6平方公里。目前,景区已建成以桃源湖为核心、以龙潭为精华的综合旅游景区,具有水上健身娱乐、沙滩浴场、龙潭休闲垂钓、野餐烧烤等多种休闲娱乐功能。并从2005年初开始积极申报国家A *** 景区。
东湖是绍兴的一个著名景点,被称为世界之一盆景。原来是青石山。从汉 *** 始成为采石场,到了隋朝,开采规模更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采石场里, *** 里的泉水喷涌而出,河水溢入湖中,湖面荡漾着碧波。这是今天它在东湖。清朝末年,会稽人陶瑞郭__看到这里的美景,于是修建了湖堤t
明朝嘉靖年间,吏部尚书陆郊的官邸俗称鲁夫第十三大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两大珍贵明代建筑之一。建筑群内交通便利,厅后有一条石板铺成的通道,东西走向,俗称马农。两条相邻的轴线之间有一条长长的车道,俗称水巷。西边还有一条小河,南边有一条新河,沿河还有一个码头,用于水运。明代江南地区罕见的大型民居建筑是研究明代江南官式建筑的重要实物标本。越城区新河巷169号。卢美国人的后裔仍有一部分生活在鲁夫。
西施故里旅游区是绍兴唯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环江百里无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以西施文化为主题,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家乡风情,将该地区建设成为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旅游设施完善、经济效益良好、富有时代活力的景区。
绍兴 *** 纪念馆 *** 路与中兴路交叉口
后山位于绍兴城东十二公里的高_。
罗东位于绍兴城东十二公里的高_。
百里无邪(诸暨)位于诸暨西北20公里处。
西电(诸暨)位于诸暨市以南半公里的徐欢沙溪畔。
*** *** 故居在 *** 纪念馆的一侧。
燕都(诸暨)位于诸暨市南部重镇牌头镇西北部。
穿石九峰景区(新昌)位于新昌市西南22公里处。
咸亨酒店是 *** 路44号咸亨的诞生地。
山塔是浙江省绍兴市的一个景点,在绍兴市的南端。
*** 《百草园》背后是 *** 故居。
高_,潘琪和云石市区以东十二公里。
秋瑾的祖籍是绍兴县福泉镇福泉山村。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顾璇亭口秋瑾纪念碑
于淼绍兴东南4公里的会稽山脚下。
绍兴五云门外有一土堆,西山遗址。
绍兴五云门外有一土堆,西山遗址。
银山王越陵位于绍兴市西南12公里处。
于风馆位于浙江绍兴市西南山顶。
新昌十里前溪在新昌县城西5公里,穿过茶壶。
位于绍兴县柯桥镇和湖塘镇交界处的纤夫路。
百丈瀑布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王源乡。
越车,绍兴文理学院河东校区附近的江泽廊桥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北纬2702~3111,东经11801~12310,东海、福建南部、江西西部和安徽、上海北部和江苏。浙江东西南北直线距离约450公里。
打开电饭煲的电源,然后选择要保留的功能。
设置好时间后,点击开始功能键。
苏泊尔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中国杭州,并建立了五个研发中心;在杭州、玉环、绍兴、武汉和 *** *** 市设有研发和制造基地,员工超过10,000人。苏泊尔是中国炊具行业之一家上市公司。苏泊尔拥有明火灶具、厨房小家电、厨卫电器三大业务领域,丰富的产品线全面满足厨房生活需求。
三、秦汉时期南方蛮越介绍
1、与北方民族被统称为“胡”相呼应的是,南方地区的非华夏族被泛称为“越”。“越”是方言、习俗等不尽相同的许多民族群体的统称,这也是史书所载“百越”得名之根本原因所在。百越大体可分为吴越、南越、骆越三部,主要活动于东南沿海、两广及今 *** 部分地区。史书中“西南夷”、“ *** ”,也于此部分略作叙述。“西南夷”中有不少也出自百越 *** ,如滇、夜郎、哀牢等,主要活动于今云南、贵州等地区。武陵蛮、巴蛮、板蛮等,是东汉时长期受关注的“ *** ”,主要活动于今湖南湘江、洞庭湖及鄂西、川东等地区。这些南方诸族史 *** 载较简略,文献、考古遗存相对较多的是南越与滇。>>百越之中的吴越包括东瓯(东越)与闽越。闽越王无诸、越东海王摇,“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史记·东越列传》),所领大概是先秦时的吴人、越人后裔。秦兼并六国,废吴越首领为君长,置闽中郡以统辖其地。秦末天下 *** 时,无诸、摇等率越人归附鄱阳令吴芮,参与灭秦之战,后又佐助汉军攻军。高帝五年(前202),封无诸为闽越王,辖闽中故地,以东治(今福建福州)为都;惠帝三年(前1 *** ),封摇为东海王,都于东瓯(今浙江永嘉县,或认为在温州),“世俗号为东瓯王”(《史记·东越列传》)。吴楚七国之乱时,东瓯跟随刘濞起兵;起兵失败后,东瓯受汉购赏,杀刘濞于丹徒,以此赎罪归国。刘濞之子逃亡闽越,怨恨东瓯杀其父,怂恿闽越攻东瓯。建元三年(前138),闽越进攻东瓯,武帝派兵援救,援兵未至而闽越撤兵。为避免闽越威胁,东瓯请求举国内附,获武帝准许,东瓯王率众4万余人迁徙至江淮之间,即今天庐江、安庆一带。>>建元六年(前135),闽越又攻南越边地,南越告急,武帝派兵分由会稽、豫章进攻,闽越王郢发兵抵抗。郢弟馀善 *** 之,汉罢兵。汉封无诸孙繇君丑为越繇王。馀善威行于国, *** 多归附,汉封之为东越王。元鼎五年(前112),汉击南越,馀善上书从汉军出征,却又首鼠两端、私通南越。汉灭南越国后,汉军将领杨仆使人上书,愿乘机进攻东越。次年,东越遂反,馀善自立为“武帝”,攻汉军。元封元年(前110),汉军攻入东越,越繇王及东越贵族杀馀善以降。汉封越繇王等人为侯,迁越人于江、淮间,逐成为汉***之编户民。>>于南越之地置郡、县。秦末,南海郡龙川令(今广东广州)赵佗,兼任南海郡尉,绝道据兵自守,占据岭南。南越国的疆域包括今广东、广西和 *** 北部地区。赵佗(?~前137),河北真定人(今河北正定县),南越开国国君,在位近70年。汉初,对南越采取怀柔政策:高帝十一年(前196),陆贾出使南越,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接受汉朝封号,表示愿为藩辅。吕后时,采纳有司建议:禁止与南越国贸易关市,不许出口铁器、农具,输出的马、牛、羊只能为雄、不能有雌。赵佗以此为借口,自立为南越武帝,兴兵攻打长沙边邑;以财物 *** 、交通并役属闽越、西瓯,东西万余里,“乃乘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国侔”(《史记·南越列传》)。>>文帝时,为缓和与南越的紧张关系,派陆贾再次出使南越,赵佗答应取消帝号,恢复藩属关系。景帝时,南越称臣,朝请汉帝,礼仪如诸侯;在南越国内,赵佗仍称帝、沿用旧号。武帝建元四年(前137),赵佗去世,其孙赵胡即位为帝,号“文帝”从南越王墓的“文帝行玺”金印来看,赵佗之孙仍延续帝制,自称为帝。考古所见“文帝”名为赵,与文献所记之赵胡不同。;后来,赵***太子婴齐宿卫长安。十余年后,赵胡去世,其子婴齐即位,托辞有病,不入见汉帝。婴齐去世后,太子赵兴即位,其生母***氏为太后。元鼎四年(前113),汉遣使游说赵兴及太后入朝,赵兴按其母意上书,“请比内诸侯,三岁一朝,除边关”(《史记·南越列传》)。此举激起南越丞相吕嘉等人不满,兴兵杀赵兴、太后及汉使,拥立婴齐长子越妻所生子建德为王。汉兴兵平定南越,俘虏吕嘉、建德,不少南越贵族降汉封侯,汉于南越之地设置九郡,存续了93年的南越国覆亡。>>南越国在覆亡前,名义上臣服汉朝,但基本保持 *** 态势。它与“内诸侯”的不同处,正可显见其 *** 特殊 *** :一则,不定期朝觐汉天子;二则,全权任命各级官吏;三则,不行用汉法。孙家洲:《由新出汉简看汉初朝廷与诸侯王国之法律关系》,载本书编委会编:《安作璋先生史学研究六十周年纪念文集》,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382页。汉之所以屡屡要南越内属,是为从根本上掌控南越;南越之所以迟迟不内属,是秉持赵佗以来的 *** 理念,“事天子期无失礼,要之不可以说好语入见;入见则不得复归, *** 之势也”(《史记·南越列传》)。武帝派兵攻打闽越、东瓯,多少有向南越***之意。>>南越国本是沿秦三郡旧地而建, *** *** 上大体袭秦汉之制。 *** 职官方面, *** 设立有丞相、御史、内史、中尉等重臣,设有郎、中大夫、将军等文武百官。地方行政方面,实行郡县制,如九真郡、揭阳县等,设假守、监、县令长等官职;还分封王、侯,如苍梧王赵光等。法律 *** 方面,从“除其故黥劓刑”(《史记·南越列传》)等记载来看,南越似沿用秦朝的黥、劓肉刑。从文化方面来看,南越也深受秦汉文化影响:南越国的度量衡 *** 与汉朝基本相同,南越王墓系仿照汉陵墓而建造,随葬品中又以汉式器物占多数,使用隶书及篆字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西汉木简发掘简报》,《考古》2006年第3期。,等等。但南越本为多民族聚居之地,自然要因地制宜的采取策略。陆贾初见赵佗时,赵佗“弃冠带”而“结箕踞”,招致陆贾“足下反天 *** ”之讥;陆贾一番言辞,说的赵佗“蹶然起坐”,称谢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汉书·陆贾传》)。由此可见赵佗 *** 南越之地,是适应越地风俗而融入其中。为巩固 *** ,赵氏拉拢越人参政,实行汉、越通婚。丞相吕嘉据说出身越人,为越人信任而深得民心。吕嘉宗族官居长吏者70余人,“男尽尚王女,女尽嫁王子兄弟宗室”(《史记·南越列传》)。>>赵佗 *** 下的南越国,不仅使越人相攻击的旧俗渐改,迁于南越的“中县人”数量也未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越文化对南越国产生较大影响实属情理中事,南越王墓随葬品的文化特色就是很好说明:带有越文化 *** 质的随葬品在数量仅次于汉式器物,如越式大铜鼎、越式大铁鼎等。南越国的地理位置极便于海外联系,大象牙、乳香、银盒等舶来品的出现,对认识东西方海上交通及文化交流有益。>>骆越,或称西瓯。秦时曾以其地置象郡,后成为南越国的一部分;汉平定南越国后,骆越主要分布于郁林、合浦、交、日南、九真等郡,即今广西南部及 *** 北部地区。交等地虽设置郡县,但所辖民众言语各异,需经多次转译方知晓其意。由此可见,骆越也是一个泛称,实际包 *** 不同的民族。骆越民众有“项髻徒跣,以布贯头而著之”(《后汉书· *** 西南夷传》)的习俗。两汉时,有不少中原罪人被迁徙于此,与骆越杂居。光武帝时,交太守锡光、九真太守任延,教导越民耕种田稼、 *** 冠履及姻亲之礼,兴建学校,以礼义教化当地民众,移变边俗。当时,有不少蛮人率种人归附,或有蛮夷进献白雉、白菟。>>建武十六年(40),有交女子徵侧及 *** 徵贰起事。交太守苏定依法处置徵侧的丈夫诗索,徵侧及 *** 徵贰因此起兵反抗郡守,“于是九真、日南、合浦蛮里皆应之”(《后汉书· *** 西南夷传》)。从事态发展的规模来看,她们起兵的原因恐非仅是出于忿恨,似也与汉朝官吏治理举措有关联。她们攻占60余城,徵侧自立为王;交刺史及诸郡太守,只能保守城池,无力反击。光武帝命长沙、合浦等郡准备车船,修建道路及桥梁,储备粮草。建武 *** (42),派伏波将军马援率兵 *** ,“缘海而进,随山刊道千余里”(《后汉书·马援传》);第二年春,大军到达浪泊,大败对手, *** 数千级,降者万余人;建武二十年,斩徵侧、徵贰,后又败其余 *** 。马援行军所过之处,为郡县修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整顿法律,“与越人申明旧制以约束之,自后骆越奉行马将军故事”(《后汉书·马援传》)。马援还于交获骆越铜鼓。“铜鼓文化”正可弥补文献记载不足,加深我们对南方民族历史之研究。>>西南地区,分布着许多语言、习俗不同的民族,正史统称为“西南夷”。大体而言,贵州西部有夜郎、且兰,云南滇池区域有滇,洱海地区有昆明,四川西南部有邛、笮,等等。夜郎、滇、邛等族民众结发为椎,从事农耕,有邑聚,有君长;昆明等族民众编发,以游牧经济为主,无君长。>>秦朝势力曾一度影响西南夷,开通从今宜宾至昭通的“五尺道”。西汉初,汉***与西南夷的官方联系虽中断,巴蜀地区与西南夷却依然维持交换关系。巴蜀商贾贩卖缯帛、枸酱至西南夷,并从那里贩运马、髦牛及僮(即奴婢)。武帝建元六年,汉番阳(今江西波阳)令唐蒙在南越发现蜀地出产的枸酱,探知从蜀经西南夷地区有路可达南越,故提出通夜郎,“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浮船柯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史记·西南夷列传》)。武帝派唐蒙率千余人,携带缯帛等礼物,到夜郎活动。此后不久,汉在巴蜀之南设犍为郡(治今四川宜宾),征发巴蜀卒修筑自道(今四川宜宾)通向柯江的山路。稍后,武帝又派司马相如至邛(今四川西昌一带)、(今四川汉源一带)、冉(今四川茂县一带),在这些地区设置都尉和十多个县。数年后,西南夷之路始终未打通,士卒因乏困、饥饿及恶劣气候,死亡者甚多;加之西南夷屡屡“反叛”,汉派兵攻打,又耗费无功。汉所置都尉及诸县,多数不久就裁撤了。>>曾对武帝说道:在西域大夏国时,他见到邛竹杖、蜀布,这些物品据说来自身毒(印度);大夏在汉朝西南,仰慕中国,因匈奴隔绝道路,如通身毒而交往大夏,有利无害。武帝根据其建议,派使者自巴蜀四出,企图找寻通身毒的道路。虽说这一目的最终并未达到,但无意中不仅打通了汉与滇交往的道路,且加深了对夜郎及其附近地区的联系。元鼎五年,汉征发夜郎附近诸部族兵攻南越,引起且兰反抗,杀汉使者及犍为太守。次年,汉兵从巴蜀南下,攻下且兰,设置郡(治今贵州黄平西)。倚于南越的夜郎首领,在汉军的震慑下入朝,被武帝封为“夜郎王”。汉凭借灭南越、诛且兰等军威声势,于邛都设置越郡(治今四川西昌东南),都置沈黎郡(治今四川雅 *** ),冉置汶山郡(治今四川茂县北),白马置武都郡(治今甘肃成县)。武帝派遣使者以破越、诛南夷等事讽喻滇王入朝,未果;元封二年(前109),汉发兵临滇,滇王举国降,汉以其地为益州郡(治今云南晋宁),“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史记·西南夷列传》)。>>文献对滇国的最早记载似见于《史记》:战国时,楚将庄领兵士溯沅水西上略地;适值秦国攻夺楚巴、黔中郡,道路阻塞不通;庄于是留驻滇池,入乡随俗,改变服饰,称王于滇。如按《史记》记载,滇国当建于前3世纪初(前280年左右);从滇文化遗存来看,滇国至迟建立于前5世纪中叶。>>昭帝时,益州郡故滇国境内民众“叛乱”,汉派大军 *** ,前后历时5年。因滇池而得名的滇国,在归附汉的20余年后,基本不再见诸文献了。滇国的主体民族,长期以来存有争议,或人,或羌人,或濮人,等等。现在,学者的意见渐趋一致:滇国的主体民族是越族,滇人是百越民族中的一支。不论是文化特征,还是生活习俗,滇国主体民族都与古越人相似。滇国居民成分复杂,除去人数较多、占 *** 地位的主体民族越人外,还有部分濮人、羌人,可能还有少量的汉族 *** 。>>滇国文化遗物中,以青铜器为大宗。我们对滇国的认识,大体都源于青铜器。农业在滇人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滇国青铜器中有大量农具出土,证明农业在滇人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有大量青铜农具出土,还发现有已经炭化的稻粒,青铜器的纹饰上也可见稻业生产、丰收归仓等场景。畜牧及 *** 也相当发达,家畜有牛、羊、马、猪、狗。滇人居住的房屋有“干栏式”、“井干式”等样式。“干栏式”建筑,一般分为上下两层,人住于上,牲畜处于下,中间用横梁、楼板隔开;置有独木梯,可供随时上下出入。底部用大小不等的桩柱支撑,使得上层房屋建筑高离地面,防潮及虫兽侵害。“井干式”建筑,是在圆形或方形木料的两端各开出凹槽,层层交叠砌成房屋底架及墙壁的一种建筑形式,滇青铜器上发现有完整的井干式建筑:有的直接建筑在地面上,有的建在干栏式结构的平台上。>>作为世界四大青铜文化体系四大青铜文化体系分别是中原地区的商周青铜文化、北方草原青铜文化、古希腊—罗马青铜文化、滇系青铜文化(或滇国青铜文化)。之一的滇青铜器,铜鼓、贮贝器等是更具特色的器物。铜鼓是南方民族及东南亚地区普遍使用的打击乐器,直到今天南方及东南亚地区的不少民族也仍在使用。铜鼓的前身是一种大型炊具,是供多人煮饭用的大型器物。早期出土的铜鼓,一般是鼓面朝下、圈足向上倒置,多无纹饰,鼓面等部位有较厚的炊烟痕迹。后来,铜鼓逐渐向滇王国礼器、重器转变,相当于商周时的钟、鼎等彝器。铜鼓多发现于大型墓葬中,使用、拥有铜鼓可能是权力、地位的象征。贮贝器,顾名思义,就是贮存海贝的容器。贮贝器的主要来源有二:一是利用现成的铜鼓,对其进行加工改造;二是仿照铜鼓外形,重新铸造。之所以盛装海贝,可能海贝是滇王国的稀罕之物、财富象征。贮贝器的发展逐渐取代铜鼓礼器的地位,成为新的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最能体现贮贝器特色的是其盖上的各种圆雕人物、动物组合而成的表现特定社会、特别场景的立体装饰画面。这些场景,几乎涵盖滇 *** 众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如纺织、播种、 *** 、祭祀、纳贡、战争等。>>武陵蛮、巴蛮、板蛮等中南地区的势力,虽说是东汉时备受关注的群体,但很早就见诸文献记载了。洞庭湖、湘江以西的山岭中,居住着古老的以犬为图腾的盘瓠蛮,又称武陵蛮、五溪蛮等。他们以农耕为主,也从事商贾,“无关梁符传、租税之赋”(《后汉书·西南夷传》)。他们的活动地域,战国时为黔中郡,两汉时称武陵郡。战国时,武陵山区纳入楚国版图而为黔中郡,黔中郡的具体四至及郡治文献不载,大体含今湖南西部及贵州东北部。从新近出土的里耶秦简来看,秦时对今湖南和武陵山区已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简文中似未见“蛮”、“夷”等称谓。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里耶发掘报告》,岳麓书社,2007年版,第3页、第180~217页。张家山汉简中有汉初案宗一件,其中称引汉律条文如下,“变(蛮)夷男子岁从钱,以当(徭)赋”《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213页。按:竹简记载南郡夷道蛮夷大男子岁纳“钱”五十六,正史中记载西汉初板蛮纳“钱”四十。数量为何有异,史 *** 载不详。。这宗司法案件发生在南郡夷道(今湖北宜都西北),时间在汉高祖十一年。从案宗中引用的汉律条文看,蛮夷缴纳“”似为通例;亦即许慎《说文解字》所讲,所谓“”即“ *** 赋也”。>>《后汉书·西南夷传》记载,西汉向蛮人征收“布”:大口每年一匹,小口二丈。东汉初,武陵蛮强盛起来,据险隘寇扰郡县。建武二十四年,汉武威将军刘尚率军 *** 武陵五溪蛮,反倒为其所败;次年,伏波将军马援率军出征,历尽辛苦方击破之。汉***在此增置官吏,加强对蛮人的 *** 。蛮夷的反抗绵延不绝,屡伏屡起。巴蛮又称廪君蛮,以虎为图腾,居于今鄂西、川东地区。战国末,秦兼并巴中,以廪君蛮的巴氏为蛮夷君长,世以秦女为妻;廪君民户岁出“布”八丈二尺,鸡羽三十。东汉时,廪君各部经常起兵,寇扰百姓,汉***多次派兵 *** ,并将他们迁徙至江夏郡(郡治今湖北新洲)。>>板蛮居于嘉陵江流域的阆中一带。秦汉之际,他们曾助攻下关中,蛮中的罗、朴、督、鄂、度、夕、龚等七姓首领,被免除租赋,一般蛮户每岁纳“钱”四十。板蛮天生劲勇,“郡守常率以征伐”(《后汉书·西南夷传》);又爱好歌舞,是汉初“巴渝舞”之来源。东汉地方官吏施行苛政,板蛮也曾屡屡起兵反抗。
关于 *** 白马之乡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