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温州书法之乡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温州书法之乡的知识,包括温州书法家中原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温州国辉历史
一、温州历史温州历史
温州古时为瓯地。公元前221年,秦 *** 统一中国,划天下为36郡,温州属闽中郡。
温州古时为瓯地。公元前221年,秦 *** 统一中国,划天下为36郡,温州属闽中郡。
西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 *** 年),温州为驺摇封地。驺摇即为东瓯王。汉顺帝永和三年(公元138年),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设在瓯江下游北岸今永嘉县瓯北镇境内,此为温境建县之始。
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折临海郡南部地置永嘉郡,郡治在永宁,并筑郡城于瓯江南岸,辖永宁、安固、横阳、松阳4县,此为温州建郡之始。
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置东嘉州,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置温州,自此以后,历1300余年至今,州名无改,州境亦无大变。
1911年11月8日温州成立“军政分府”,隶浙江军***。翌年7月废温州军政分府,置温州府。1932年建立行政 *** 区,后曾数度更名。1948年4月,改称第五行政 *** 区。
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建立温州市军事管制 *** 会;8月26日成立第五专区,并设温州市。
建国后,改称为温州区专员公署。其后,名称和辖县有所变动。1981年9月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建立温州市。
战国前,公元前1 *** 年为东瓯王的都城。浙南一带称作瓯
东晋323年,在东南,有个人看中了这地。一个围绕瓯江的小城由此而建,名为瓯。这个风水专家郭璞,让温州靠倚三山一水两分海。
晋代时期,备受李白欣赏的谢公谢灵运,在温州任永嘉太守,并留下许多诗和池上楼一个以诗命名的楼。
宋代温州民间发明了南戏,才演变出今天这么多名剧种,是中国戏剧的鼻祖。而且宋代的温州人早已产生了重商思想了。
南宋靖康之乱,宋徽宗曾逃至江心屿,住了很久。文天祥亦在这江心屿看着江水东逝流下不少诗句。《坛经》收录了一名重要的温州永嘉禅师,他是六祖慧能 *** 的法嗣,即玄觉禅师。
明代初期,刘基辅佐朱元章打下天下,大家是知道诸葛亮和吴用的,刘基即是如此。嘉靖年间,温州出了个官至内阁首府,相当于宰相位的张璁。同时该年间,温州的鲍一中,成为国最厉害的围棋手。古代,文林带着儿子文征明亦在温作官。
雁荡山更是被徐霞客收入其游记,沈括的《梦溪笔谈》和方孝孺的《中山草堂记》中。书法家蔡襄、范成大、汤显祖都留下许多诗句和题壁。中国有三山五岳,这三山就是黄山、庐山、雁荡山。谢灵运正是在在登雁荡山时发明了谢公屐。康有为在1 *** 4年游历雁荡,留下20多件作品。茅盾有诗《接客僧》,苏轼有诗《次韵周寄雁荡山图二首》。
温州状元王十朋在江心屿又留下绝对: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水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江心屿是一座孤岛,岛上有东西二塔,它和西湖一样“一湖印双塔”,又与江外的城市隔绝。烟台条约 *** 温州以后,英国人驻江心屿想拆掉东塔。不料那天台风刮起,阻止了拆塔工程,东塔的顶部后来也长出了一棵 *** 榕树。
清代末期,孙冶让,一代 *** 教育家,又为近代化中国作了巨大贡献。
近代时期,张爱玲亦来温寻找那个滥情的胡兰成,他们一起走遍了温州的庙观。上松台山时,胡拒绝了张的请求,张爱玲呆了20多天涕泣而去。袁世凯也曾任温处道,在温州地方为一方官。弘一 *** 李叔同一生出家24年,在温州就住了12年,常驻于庆福寺,研究佛家经典,如《华严经》,写下许多文章诗歌,如《清凉歌集》。丰子恺在赴日留学前也专程来温与弘一 *** 辞别。
现代化的温州,不只有生意经。南怀瑾,一代国学 *** 生在这里。研究庄老文化,孔孟之道的深奥的人。温州数学家曾出不绝,1/4的中科数学家都温州的额,其中又以苏步青、谷超豪为 *** 。
温州话更是温州绝无仅有的文化之一,在世界来看汉字是最难懂的语言,在中国,最难懂的方言就是温州话了,排在之一位。 *** 时期温州话经常用作 *** 传递的途径。
温州,文化灿烂的东瓯名镇,公元前1 *** 年是东瓯王驺摇的都地。公元323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公元675年始称温州。
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温州人杰地灵,代有名家,南宋时以叶适为 *** 的永嘉学派和以“永嘉四灵”为 *** 的 *** 诗派,近现代的孙诒让、夏鼐、夏承焘、苏步青等,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科学史上都具有重大影响。
从北宋时期至 *** *** 三十载,漂洋过海的温州人走遍世界闯天下,书写一个个传奇。展现这千余年的华侨历史,如今,一座华侨博物馆正在温州市筹划建设。温州市 *** 等有关部门正积极为筹建温州华侨博物馆做前期准备工作。
温州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有关史料记载,公元988年,北宋商人周伫随商船到 *** 经商,成为之一个出国的温州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温州人漂洋过海到日本、东南亚、欧洲诸国经商谋生,到新中国成立前就有华侨3.8万人。 *** *** 以后,更多的温州人走出国门创业闯荡。目前,全市有42万余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分布在93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归侨侨眷近43万人,以温州人为主、与温州人联系比较密切或由温籍侨胞担任主要负责人的海外侨团有227个。
近些年来,建立华侨展览馆、博物馆已成为越来越多海外温州人的共同心愿。每年“ *** ”期间,不少海外 *** *** 就这一内容提交提案。今年,蔡克骄 *** 提出要依托高校建设“华侨华人博物馆”。去年,杨伟忠 *** 在《关于建立温州华侨展览馆的提案》里认为,通过建立“华侨展览馆”,可以大量地收集旅居各国的华侨华人历史资料,这无疑是一批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日前,由温州市 *** 组织的考察组,先后赴福建省厦门华侨博物院和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参观考察。下阶段,市 *** 还将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并会同有关部门商讨制定温州华侨博物馆建设方案。据悉,目前,温州市瑞安枫岭、桂峰、塘下等重点侨乡已相继建立华侨展览馆或陈列馆。(温州市 *** )
景山公园位于温州市区西部,占地面积4000多亩,距市中心约2.5公里,交通极其方便,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景优美,景区内分布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正和堂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瓯王墓,还分布有唐代名寺护国寺和宋代道观紫霄观等多处名胜古迹,人文底蕴深厚,是一处具有浓郁地方民俗特色的生态休闲型森林公园。温州景山公园(5张)
为了开发景山公园,2000年,市***成立了温州市景山森林公园管理处,管理处系差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于温州市市政园林局,负责景山公园的建设管理、开发以及负责温州动物园的管理。2008年,经温州市人事局批准,我处增挂温州动物园牌子,与管理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我处现有正式职工70人,下设工会、办公室、工程科、经营科、绿化科、动管科、管理一所、管理二所等7个科室。
近几年来为满足市民需求,市***投资建设了多项工程,建成了集游览、休闲、科研于一体的温州茶花品种最多的茶花园,改新建了樱花园、桃花园、梅花园、松园、银杏林等各专类植物园,成为青少年认识植物种类,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科普教育基地。此外,景山公园休闲娱乐区“沁春园”占地200亩,辟有广场、人工湖、人工瀑布、思远亭等,另一休闲娱乐区“休闲园”建有休闲茶室、网球场、羽毛球场、游泳池等设施,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项目丰富、环境优美的休闲娱乐佳处。
2009年,景山公园还对景区内亭、廊、广场等设施进行了命名,完善了公园的功能,方便了上山游览的市民,诸多书法家的墨宝也为景山增添了文化气息,提升了景山的文化内涵。
二、温州动物园现状:景山公园内的温州动物园,座落在景山莲花芯,占地面积340亩,建筑面积5000平米,总投资3700万元,分动物展区和配套设施两大部分,于2000年10月1日建成对外 *** ,是一个集游览、观赏、动物保护、科普宣传、科学研究于一体的现代化国家二级动物园。动物展区内建有猴山、狮山、熊山、虎豹馆、小熊猫馆、两栖爬行馆、孔雀园、大象馆、长颈鹿园等30个馆园,现饲养有大熊猫、 *** 象、东北虎等各类野生动物155种近1874只。配套设施有主车道、游步道、停车场、游 *** 务中心、科普展览馆、动物驯化表演场、管理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及相应的植物景观等。温州动物园担负着野生动物救护、公众生态环境科普教育、科研、动物疾病防疫等重要职能。
为提高动物园的吸引力,我处每年举办一次动物艺术节,艺术节期间引进各种珍稀动物,通过多种形式向市民展示各种类型的动物文化主题,还通过举办摄影比赛、绘画比赛、征文比赛等系列活动增加趣味 *** 和互动 ***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此外,为提高动物的观赏效果,我处每年都对笼舍进行改造,2009年我们对珍贵猴房、长颈鹿、狮山、企鹅馆等笼舍进行了改造,极大提升了笼舍的整体景观效果。2010年我们还成功引进了国家大熊猫等动物,大大提高了动物园的吸引力。
温州动物园现年平均客流量达60多万人次,年平均门票收入1400万元,是浙南闽北更大的动物园,还是国家3 *** 旅游景点、浙江省杰出青年文明号、浙江省生态道德教育基地、浙江省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温州市文明单位、温州市一级5星公园。
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唐时始称温州,简称“瓯”。
瓯是一种陶制器皿的名称。约在 *** ,温州居住着原始瓯人并 *** 陶器。
留学海外的温州学子在看到 *** 被称作HONGKONG的时候根据温州的瓯语发明了YUJEU这个称呼。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
温州是一座山水江海交融的滨海城市,一座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一座民营经济发达的城市,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一座特别能创业的城市,一座努力走在前列的城市,一座充满活力与***的城市,一座充满魅力与梦幻的城市,一座充满智慧与故事的城市。温州人以[智行天下]·[善行天下]·[商行天下]而遐迩闻名。
温州贵礼节,史称[浙南邹鲁]。温州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中国南戏的故乡、中 *** 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 *** *** 的前沿阵地。
温州的锦绣河山、创新经济、迅猛发展、现代都市、鼎盛人文,陈志岁早年的一阕咏温州词曰:“人说繁华比帝乡,馆厦皇皇,道路皇皇。山川瑰丽胜苏杭,楼外花香,楼里人香。
攘往熙来富贵商,天上机航,水上舟航。王孙到此也牵肠,欲把他乡,落作家乡。”
温州古为瓯地,秦统一全国后属闽中郡。西汉惠帝三年(前1 *** )为东海王(俗称东瓯王驺摇)都地。汉顺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设在瓯江下游北岸今永嘉境内,是为温境建县之始。
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析临海郡南部永宁、安固、横阳、松阳四县置永嘉郡,隶扬州,郡治设在瓯江下游南岸(今鹿城区),是温州建郡之始。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置东嘉州,高宗上元二年(675)置温州。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
辛亥 *** 爆发,1911年11月8日温州成立“军政分府”,隶浙江军***。 *** 3年(1914)6月置瓯海道,辖温州、处州二府,道尹公署驻永嘉县,属浙江省。21年(1932)建立行政 *** 区。温州区初称浙江省第十县政 *** 区, *** 专员办事处驻永嘉县。后数度更名,称第四特区、第三特区、永嘉行政 *** 区、第八行政 *** 区,37年(1948)4月,改称第五行政 *** 区。
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建立温州军事管制 *** 会;8月26日成立第五专区,并设温州市。中华人民 *** 国成立后,改第五专员公署为温州区专员公署,后称温州专员公署。其后,名称和辖县有所变动。1981年9月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建立温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温州市现辖鹿城、龙湾、瓯海3区,瑞安、乐清2市(县级)和永嘉、洞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县。
温州市古为瓯越地,也称东瓯,又称欧城。瓯为一种陶制器皿的名称。约在 *** ,温州居住着原始瓯人并 *** 陶器。西汉初年建为东瓯国,流经温州的河流叫瓯江。温州别名斗城、白鹿城。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温州府志》载,当年建城时,太守郭璞登上西山,了望周围诸山,错立如斗、便对当地百姓说:“城饶山外,当聚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建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于是他仿照北斗星***置,围绕诸山筑城,故称斗城。传说在筑城时,有只白鹿衔花疾奔而来把花吐在城墙上,然后化作一团样云冉冉飞入天际,白鹿跑过的地方,一片鸟语花香。人们为取吉利,称为白鹿城或鹿城。
经 *** 批准( *** 2001年7月7日国函〔2001〕84号批准)(2001年8月20日浙政发〔2001〕51号通知),温州市从2001年8月21日起调整市辖区行政区划:一、1.将瓯海区的藤桥镇、上戍乡、临江镇、双潮乡、岙底乡和梧埏镇的划龙桥村、上田村、鱼鳞浃村、 *** 村划归鹿城区管辖;2.将龙湾区蒲州镇的蒲州村和上蒲州村划归鹿城区管辖;3.将永嘉县的七都镇和桥下镇的 *** 涂居委会划归鹿城区管辖。二、1.将瓯海区的永中镇、灵昆镇、天河镇、沙城镇划归龙湾区管辖;2.将瑞安市塘下镇的上涂、西一、中星、东门、埭头、石坦、屿门、邱宅、东溪、东成10个村委会和前冈、后冈2个居委会划归龙湾区管辖;3.龙湾区人民***驻地由状元镇迁至永中镇。三、1.将瑞安市的仙岩镇、丽岙镇划归瓯海区管辖;2.瓯海区人民***驻地由景山街道迁至娄桥镇。四、行政区划调整后:温州市区的总面积由1082平方千米增至1187.9平方千米,总人口由119.23万增至129. *** 万。鹿城区面积从104平方千米增到294.38平方千米,人口从51.68万增到60.03万。龙湾区面积从61平方千米增到279.02平方千米,人口从8.93增到29.77万。瓯海区面积从917平方千米减到614.5平方千米,人口从58.62万减到37.84万。
2001年,全市面积11784平方千米,总人口7 388 09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 341 348人,辖13街道、129个镇(其中2个民族镇)、147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558个居委会、6116个村委会。
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简称“瓯”。
瓯是一种陶制器皿的名称。约在 *** ,温州居住着原始瓯人并 *** 陶器。
西汉惠帝三年(前1 *** 年)为东海王(俗称东瓯王驺摇)都地。流经温州的河流叫瓯江。
留学海外的温州学子在看到 *** 被称作HONGKONG的时候根据温州的瓯语(温州话)发明了YUJEU这个称呼。温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沿海城市。
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温州,是一座充满活力与***的城市,一座充满魅力与梦幻的城市,一座充满智慧与故事的城市。
温州人以“智行天下”、“善行天下”、“商行天下”而遐迩闻名。温州文化灿烂,史称“东南邹鲁”。
温州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中国南戏的故乡、中 *** 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 *** *** 的前沿阵地。
二、描写温州的词语
1.求描写温州的诗词
南宋时期杨蟠描写温州的诗句《咏温州》:
南宋时期杨蟠描写温州的诗句《咏温州》:
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
水如棋局连街陌,山似屏帷绕画楼。
是赴有花迎我笑,何时无月逐人游;
西湖宴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钩
海有鱼盐无寇盗,民安耕织保妻儿。
宜雨宜晴天较远,不寒不燠气恒温。
一岫坡陀凝绿草,千重虚翠透红霞。
愁来始上消归思,见尽江城数百家。
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
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帏绕画楼。
是处有花迎我笑,何时无月逐人游。
西湖宴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钩。
南宋时期杨蟠描写温州的诗句《咏温州》: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水如棋局连街陌,山似屏帷绕画楼。
是赴有花迎我笑,何时无月逐人游;西湖宴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钩忆江南(节选)清·孙扩图温州好,丰乐太平时。海有鱼盐无寇盗,民安耕织保妻儿。
帝力少人知。温州好,别是一乾坤。
宜雨宜晴天较远,不寒不燠气恒温。风色异朝昏。
华盖山唐·张又新一岫坡陀凝绿草,千重虚翠透红霞。愁来始上消归思,见尽江城数百家。
咏永嘉宋·杨蟠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帏绕画楼。
是处有花迎我笑,何时无月逐人游。西湖宴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钩。
最近我也在搜索温州的诗词,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一、华盖山唐·张又新一岫坡陀凝绿草,千重虚翠透红霞。
愁来始上消归思,见尽江城数百家。二、咏永嘉宋·杨蟠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
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帏绕画楼。是处有花迎我笑,何时无月逐人游。
西湖宴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钩。三、大龙湫宋·王十朋龙大那容在此湫?银河得得为飞流。
好乘风雨昂头角,直到天池最上头。四、西山闲居宋·叶适面对吴桥港,西山之一家。
有林皆桔树,无水不荷花。竹下晴垂钓,松间雨试荼。
更瞻东挂彩,空翠杂朝霞。五、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六、(龙舟)竞渡曲明·侯一麟青烟横拂五云旗,一片洪波倒翠微。
顷刻鼓声何处尽,天边遥见六龙飞。七、游五美园明·张璁我有山东一亩宅,还忆山西五美园。
落日放舟循桔浦,轻霞入路是桃源。八、忆江南(节选)清·孙扩图温州好,丰乐太平时。
海有鱼盐无寇盗,民安耕织保妻儿。帝力少人知。
温州好,别是一乾坤。宜雨宜晴天较远,不寒不燠气恒温。
风色异朝昏。九、东瓯竹枝词(选二)清·郭钟岳大高桥接小高桥,近水楼开红绮寮。
笑倚栏干盼郎过,花船来往漫停桡。注:花船如杭之湖船。
大,小高桥皆在城内。十、***城南爱玉容,含情一笑带春风;手擎美酒劝人醉,潋滟杯斟琥珀红。
注:琥珀红,又名状元红,温酒之佳者。十一、江南倦历览,江北旷 *** 。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十二、游南亭作者:谢灵运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密林含馀清,远峰隐半规。
久痗昏垫苦,旅馆眺郊歧。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迟。
未厌青春好,已睹朱明移。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
*** 饵情所止,衰疾忽在斯。逝将侯秋水,息景堰旧崖。
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十三、登池上楼作者:谢灵运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 *** 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十四、《 *** .温州》————文梦先生月桂香都,白鹿衔花,瓯水弄潮。画江心孤屿,风华傲立;楠溪雁荡,碧秀芳娇。
滨海明珠,鸿图锐士,执握先锋胜自豪。邀红旭,绘人间瓯越,天韵丰饶!贤英荟萃今朝,为崛起中华比翼高。
继仲尼尊礼,万邦师表;阳明悟道,绝世文骁。文梦真学,神州一脉,再续千秋睿至韬。
挥明月,驭龙腾意气,虎踞***!十五、登永嘉绿嶂山---谢灵运裹粮杖轻策,怀迟上幽室。行源径转远,距陆情未毕。
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
眷西谓初月,顾东疑落日。践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
蛊上贵不事,履二美贞吉。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难匹。
最近我也在搜索温州的诗词,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一、华盖山唐·张又新一岫坡陀凝绿草,千重虚翠透红霞。
愁来始上消归思,见尽江城数百家。二、咏永嘉宋·杨蟠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
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帏绕画楼。是处有花迎我笑,何时无月逐人游。
西湖宴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钩。三、大龙湫宋·王十朋龙大那容在此湫?银河得得为飞流。
好乘风雨昂头角,直到天池最上头。四、西山闲居宋·叶适面对吴桥港,西山之一家。
有林皆桔树,无水不荷花。竹下晴垂钓,松间雨试荼。
更瞻东挂彩,空翠杂朝霞。五、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六、(龙舟)竞渡曲明·侯一麟青烟横拂五云旗,一片洪波倒翠微。
顷刻鼓声何处尽,天边遥见六龙飞。七、游五美园明·张璁我有山东一亩宅,还忆山西五美园。
落日放舟循桔浦,轻霞入路是桃源。八、忆江南(节选)清·孙扩图温州好,丰乐太平时。
海有鱼盐无寇盗,民安耕织保妻儿。帝力少人知。
温州好,别是一乾坤。宜雨宜晴天较远,不寒不燠气恒温。
风色异朝昏。九、东瓯竹枝词(选二)清·郭钟岳大高桥接小高桥,近水楼开红绮寮。
笑倚栏干盼郎过,花船来往漫停桡。注:花船如杭之湖船。
大,小高桥皆在城内。十、***城南爱玉容,含情一笑带春风;手擎美酒劝人醉,潋滟杯斟琥珀红。
注:琥珀红,又名状元红,温酒之佳者。十一、江南倦历览,江北旷 *** 。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十二、游南亭作者:谢灵运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密林含馀清,远峰隐半规。
久痗昏垫苦,旅馆眺郊歧。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迟。
未厌青春好,已睹朱明移。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
*** 饵情所止,衰疾忽在斯。逝将侯秋水,息景堰旧崖。
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十三、登池上楼作者:谢灵运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 *** 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十四、《 *** .温州》————文梦先生月桂香都,白鹿衔花,瓯水弄潮。画江心孤屿,风华傲立;楠溪雁荡,碧秀芳娇。
滨海明珠,鸿图锐士,执握先锋胜自豪。邀红旭,绘人间瓯越,天韵丰饶!贤英荟萃今朝,为崛起中华比翼高。
继仲尼尊礼,万邦师表;阳明悟道,绝世文骁。文梦真学,神州一脉,再续千秋睿至韬。
挥明月,驭龙腾意气,虎踞***!十五、登永嘉绿嶂山---谢灵运裹粮杖轻策,怀迟上幽室。行源径转远,距陆情未毕。
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
眷西谓初月,顾东疑落日。践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
蛊上贵不事,履二美贞吉。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难匹。
晋朝的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唐朝的张又新写了一首《白里坊》诗,“时清游骑南徂暑,正直荷花百里开”。
宋叶适《西山闲居》诗,写的就是今天的水心、吴桥一带的迷人景色:“面对吴桥港,西山之一家。有林皆桔树,无花不荷花。”
原来,我们的温州,自古就是令人心醉的荷花之乡。请读一读南宋时期杨蟠描写温州的诗句:《泳温州》诗日: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水如棋局连街陌,山似屏帷绕画楼。
是赴有花迎我笑,何时无月逐人游;西湖宴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钩(温州城西的九山湖,又名西湖)诗中的“水如棋局分街陌”便是极好的水城街巷白描。“山似屏帏”指连接温州城的四座小山。
“绕画楼”指当时民间建筑物的富丽奢华。最后两句“西湖赏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钩。”
是描写龙舟竞赛,大家闺秀都倾城而出,争看竞赛的热闹景象。诗歌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温州商业之繁华和江南水城的优美风光。
绍兴七年(1137),僧清了奉诏来江心屿设坛传经,率众填塞中川,两屿遂连接为一;填塞处,建寺,名中川寺,通称江心寺。未久,高宗赐名为龙翔兴庆禅寺,奉为“宗室道场”。
其后,外国僧侣也慕名来参禅膜拜,至明清两代,仍络绎不绝。江心屿遍布殿堂亭榭,甚富古迹,且古木葱茏,风景秀幽,向有“瓯江蓬莱”之称。
各代诗人题咏诗词就有500余首;如唐代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张子容、韩愈、张又新等均有名篇佳作咏及孤屿。青山横郭,白水绕城,孤屿大江双塔院;初日芙蓉,晓风杨柳,一楼千古两诗人。
——李宗昉撰温州江心寺楼联正是在这雄浑而自然中,孤屿砥柱中流,东西塔院遥相矗立。如果说青山横郭,白水绕城是匆匆晃过的虚远景,那么,孤屿大江双塔院,就是笔力凝重的实特写。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人是多么爱好自然。从一千六百年前南朝诗人--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清旦索幽异,放舟越垧郊。
”到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的“我可以负责地向全世界宣告:楠溪江是很美的。”
古往今来,永嘉山水激发了多少文人学士的情思,泼洒下多少 *** 人迁客的笔墨。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唐朝诗人孟浩然、宋文学家苏东坡等历代文士,无不慕名挥毫,吟咏不辍“水是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楠溪江,其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那迷人的山川,迷人的溪流,迷人的村落,迷人的风情,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来此观光游赏。
楠溪江风景之美,自古就已闻名。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就有傅隐遥、梅福等一些求仙 *** 的人来此隐居。
刘宋时期,谢灵运在此写出了中国之一批山水诗。稍晚一点,萧梁时期的陶宏景,曾在楠溪江的大若岩等地 *** ,他在《答谢中书书》里描写此地的风光“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历代诗人对楠溪 *** 水吟咏不辍,苏东坡赞叹道:“自言长官如灵运,能使 *** 似永嘉。”李清照南下温州,到楠溪江,写下了著名的《武陵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陈香岩他身兼丽水市和青田县诗词学会会长,在进行山水诗的创作中,陈香岩诗友为宣传青田,促进开发旅游事业,并提高侨乡知名度,不仅发动和组织学会会员,以“浙江绿谷,青田山水”为主题,多次举办观场采风活动,而且以身带头,描绘家乡风貌。
例如《 *** 峰》:“居然大器自天成,栩栩如生举世惊。傲骨铮铮形态美,威风凛凛采神清。
千夫常指横眉客,万户当存孺子情。一代文豪从莅此,石门放彩久驰名。”
该诗不仅写得形象生动,惟妙惟肖,而且意境优美,措辞恰当,对偶工整,可称精品。又如《游温州江心屿》:“约友江心共揽幽,劈波横渡似飞鸥。
两榕含抱迎宾赋,双塔争雄接客游。烈士宏碑垂万占,状元妙对历千秋。
水天一色惊奇绝,华夏风光堪一流”。诗中,“两榕合抱,”“双塔争雄”、“垂万古”、“历千秋”,非但对偶工整,而且气势浩然。
再如《咏青田瓯江大桥》:“长桥飞架碧波中,疑是凌霄落彩虹。南北车驰河伯醒,东西舟渡广寒通。
山浮绿浪春潮暖,水映朝阳花影红,天堑 *** 通一旦,凯歌万古赞丰功。”此诗非但琅琅上口,两联对句尤工,而且形象鲜明生动,呼之欲出。
香岩诗友的词创作,也具恢宏变化,独特风格,一如关西大汉,铜琶铁板,唱大江东去。兹举《鹧鸪天??咏金温铁路破土动工》一词,以见一斑:“一线纵穿山色葱,子孙世代梦飞龙,古来僻地求开发,欲展宏图常落空。
千百载,想成功,银锄终究奋苍穹。
咏江心屿历代诗篇佳句如: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南北朝•谢灵运)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唐•李白)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
(唐•杜甫)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唐•孟浩然)寺影一拳石,潮声四面风。
(宋•张扩)两寺今为一,僧多外国人。流来天际水,截断世间尘。
(宋•永嘉四灵之徐照)丛林忽涌中流地,双塔曾擎半壁天。(宋•林景熙)半天灯火东西塔,一枕风雷上下潮。
(宋•吴马日)罗浮山下雪来未,扬子江心月照谁?(宋•文天祥)衣沾炉气出,船载磬声还。(明•高启) *** 如有约,云水暂为家。
(明•朱谏)半角残碑埋曲径,一泓秋水拍长堤。(清•曾燮)欲回天地波涛上,只剩河山涕泪中。
(清•端木国瑚)故国山河无半壁,新亭涕泪此中川。(清•陆耀)归鸦洒墨高盘塔,征雁传书远入云。
怜才红袖嫌何少,交友黄金愧不多。(清•谷培宸)偏安烽火日,何处有清辉?(当代•鞠国栋)屿为船矣塔为樯,千古江心未启航。
开头六句,托物起兴,写出自己 *** 失意和进退失据的矛盾心情。“徇禄”二句,把自己迫不得已到永嘉上任及卧病之初的情况,作了交待,在诗的结构上起桥梁过渡作用。既给人以明确的时、地观念,又把自己的心境和外界的景物联系起来。“衾枕”以下八句,写登楼所见初春景色:久病初起,趁兴登楼,掀开窗帘,细听海涛隐隐入耳,远眺山峦叠翠,历历在目,满园 *** ,风和日丽,寒冬余气,荡然无存。池塘春草,杨柳婆娑,大地着上绿色新装,莺歌燕舞也显得更加欢快。“祁祁”以下,感时思归,又借《诗经》、《楚辞》的意境起兴,思如泉涌,典丽精工,由景生情,因情入理。最后,表示要向古代隐居之士学习,聊以排遣自己的苦闷。
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碧水逶迤浮翠巘,绿萝蒙密媚晴江。
不知谁与名孤屿,其实中川是一双。
张翥多丽西湖泛舟,夕归施成大席上,以晚山青
晚山青。一川云树冥冥。正参差、烟凝紫翠,斜阳画出南屏。馆娃归、吴台游鹿,铜仙去、汉苑飞萤。怀古情多,凭高望极,且将尊酒慰飘零。自湖上、爱梅仙远,鹤梦几时醒。空留在、六桥疏柳,孤屿危亭。待苏堤、歌声散尽,更须携妓西泠。藕花深、雨凉翡翠,菰蒲软、风弄蜻蜓。澄碧生秋,闹红驻景,采菱新唱最堪听。□一片、水天无际,渔火两三星。多情月、为人留照,未过前汀。
以下是谢灵运的谢灵运,南朝刘宋著名诗人,永初年间,出任永嘉郡太守。
谢灵运爱好永嘉山水奇丽,加之 *** 失意,寄情山水,恣意遨游,足迹遍及永嘉郡境内诸县,在永嘉写下31首不朽诗篇。《晚出西射堂》、《游南亭》、《石壁精舍还湖上作》、《初发南城》、《登池上楼》、《登江中孤屿》诸作,似“初日芙蓉,自然可爱”。
《过白岸亭》(今永嘉县境西南),《登绿嶂山》(绿嶂山今属永嘉县上塘镇)、《石室山》(石室山即今大若岩)等诗,意境新奇,辞章绚丽。所作山水诗名动京师,被后世称为山水诗派鼻祖。
明人辑有《谢康乐集》。《晚出西射堂》步出西城门。
幽独赖鸣琴。《登池上楼》潜虬媚幽姿。
无闷征在今《登江中孤屿》江南倦历览,江北旷 ***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像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密林含馀清,远峰隐半规”(《游南亭》);“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过白岸亭》)温州诗词,主要是指描写温州的或者是温州人写的作品,比较突出的是谢灵运和永嘉四灵的诗作。
谢灵运,南朝刘宋著名诗人,永初年间,出任永嘉郡太守。谢灵运爱好永嘉山水奇丽,加之 *** 失意,寄情山水,恣意遨游,足迹遍及永嘉郡境内诸县,在永嘉写下31首不朽诗篇。
《晚出西射堂》、《游南亭》、《石壁精舍还湖上作》、《初发南城》、《登池上楼》、《登江中孤屿》诸作,似“初日芙蓉,自然可爱”。《过白岸亭》(今永嘉县境西南),《登绿嶂山》(绿嶂山今属永嘉县上塘镇)、《石室山》(石室山即今大若岩)等诗,意境新奇,辞章绚丽。
所作山水诗名动京师,被后世称为山水诗派鼻祖。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晚出西射堂》步出西城门。遥望城西岑。
《登池上楼》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持 *** 岂独古。无闷征在今《登江中孤屿》江南倦历览,江北旷 *** 。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像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密林含馀清,远峰隐半规”(《游南亭》);“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过白岸亭》)永嘉四灵谢灵运在永嘉为官时,也将诗歌的 *** 带到了永嘉。在南宋时期,永嘉诗风甚盛,诗词名家辈出,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字灵秀)。
因为他们四人的字号中都有一个“灵”字,故世称“永嘉四灵”。“四灵”旨趣相投,创作主张一致,诗风相仿,因此形成了一个独具一格的诗歌流派,即“永嘉四灵”流派。
他们刻意苦吟,注重锻句炼字;反对用典,注重白描,其诗风浅 *** 易,简约清淡。还有别的:徐照《促促词》:“丈夫力耕长忍饥,老妇勤织苦无衣。”
翁卷《东阳路旁蚕妇》:“两鬓樵风一面尘,采桑陌上露沾身;相逢却道空辛苦,抽得丝来还别人。”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翁卷《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 *** 田。”。
三、描写温州佳句
1.描写温州景色的有关诗句
登池上楼诗》谢灵运
开头六句,托物起兴,写出自己 *** 失意和进退失据的矛盾心情。“徇禄”二句,把自己迫不得已到永嘉上任及卧病之初的情况,作了交待,在诗的结构上起桥梁过渡作用。既给人以明确的时、地观念,又把自己的心境和外界的景物联系起来。“衾枕”以下八句,写登楼所见初春景色:久病初起,趁兴登楼,掀开窗帘,细听海涛隐隐入耳,远眺山峦叠翠,历历在目,满园 *** ,风和日丽,寒冬余气,荡然无存。池塘春草,杨柳婆娑,大地着上绿色新装,莺歌燕舞也显得更加欢快。“祁祁”以下,感时思归,又借《诗经》、《楚辞》的意境起兴,思如泉涌,典丽精工,由景生情,因情入理。最后,表示要向古代隐居之士学习,聊以排遣自己的苦闷。
南宋时期杨蟠描写温州的诗句《咏温州》:
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
水如棋局连街陌,山似屏帷绕画楼。
是赴有花迎我笑,何时无月逐人游;
西湖宴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钩
海有鱼盐无寇盗,民安耕织保妻儿。
宜雨宜晴天较远,不寒不燠气恒温。
一岫坡陀凝绿草,千重虚翠透红霞。
愁来始上消归思,见尽江城数百家。
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
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帏绕画楼。
是处有花迎我笑,何时无月逐人游。
西湖宴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钩。
晋朝的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唐朝的张又新写了一首《白里坊》诗,“时清游骑南徂暑,正直荷花百里开”。
宋叶适《西山闲居》诗,写的就是今天的水心、吴桥一带的迷人景色:“面对吴桥港,西山之一家。有林皆桔树,无花不荷花。”
原来,我们的温州,自古就是令人心醉的荷花之乡。请读一读南宋时期杨蟠描写温州的诗句:《泳温州》诗日: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水如棋局连街陌,山似屏帷绕画楼。
是赴有花迎我笑,何时无月逐人游;西湖宴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钩(温州城西的九山湖,又名西湖)诗中的“水如棋局分街陌”便是极好的水城街巷白描。“山似屏帏”指连接温州城的四座小山。
“绕画楼”指当时民间建筑物的富丽奢华。最后两句“西湖赏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钩。”
是描写龙舟竞赛,大家闺秀都倾城而出,争看竞赛的热闹景象。诗歌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温州商业之繁华和江南水城的优美风光。
绍兴七年(1137),僧清了奉诏来江心屿设坛传经,率众填塞中川,两屿遂连接为一;填塞处,建寺,名中川寺,通称江心寺。未久,高宗赐名为龙翔兴庆禅寺,奉为“宗室道场”。
其后,外国僧侣也慕名来参禅膜拜,至明清两代,仍络绎不绝。江心屿遍布殿堂亭榭,甚富古迹,且古木葱茏,风景秀幽,向有“瓯江蓬莱”之称。
各代诗人题咏诗词就有500余首;如唐代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张子容、韩愈、张又新等均有名篇佳作咏及孤屿。青山横郭,白水绕城,孤屿大江双塔院;初日芙蓉,晓风杨柳,一楼千古两诗人。
——李宗昉撰温州江心寺楼联正是在这雄浑而自然中,孤屿砥柱中流,东西塔院遥相矗立。如果说青山横郭,白水绕城是匆匆晃过的虚远景,那么,孤屿大江双塔院,就是笔力凝重的实特写。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人是多么爱好自然。从一千六百年前南朝诗人--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清旦索幽异,放舟越垧郊。
”到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的“我可以负责地向全世界宣告:楠溪江是很美的。”
古往今来,永嘉山水激发了多少文人学士的情思,泼洒下多少 *** 人迁客的笔墨。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唐朝诗人孟浩然、宋文学家苏东坡等历代文士,无不慕名挥毫,吟咏不辍“水是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楠溪江,其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那迷人的山川,迷人的溪流,迷人的村落,迷人的风情,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来此观光游赏。
楠溪江风景之美,自古就已闻名。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就有傅隐遥、梅福等一些求仙 *** 的人来此隐居。
刘宋时期,谢灵运在此写出了中国之一批山水诗。稍晚一点,萧梁时期的陶宏景,曾在楠溪江的大若岩等地 *** ,他在《答谢中书书》里描写此地的风光“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历代诗人对楠溪 *** 水吟咏不辍,苏东坡赞叹道:“自言长官如灵运,能使 *** 似永嘉。”李清照南下温州,到楠溪江,写下了著名的《武陵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陈香岩他身兼丽水市和青田县诗词学会会长,在进行山水诗的创作中,陈香岩诗友为宣传青田,促进开发旅游事业,并提高侨乡知名度,不仅发动和组织学会会员,以“浙江绿谷,青田山水”为主题,多次举办观场采风活动,而且以身带头,描绘家乡风貌。
例如《 *** 峰》:“居然大器自天成,栩栩如生举世惊。傲骨铮铮形态美,威风凛凛采神清。
千夫常指横眉客,万户当存孺子情。一代文豪从莅此,石门放彩久驰名。”
该诗不仅写得形象生动,惟妙惟肖,而且意境优美,措辞恰当,对偶工整,可称精品。又如《游温州江心屿》:“约友江心共揽幽,劈波横渡似飞鸥。
两榕含抱迎宾赋,双塔争雄接客游。烈士宏碑垂万占,状元妙对历千秋。
水天一色惊奇绝,华夏风光堪一流”。诗中,“两榕合抱,”“双塔争雄”、“垂万古”、“历千秋”,非但对偶工整,而且气势浩然。
再如《咏青田瓯江大桥》:“长桥飞架碧波中,疑是凌霄落彩虹。南北车驰河伯醒,东西舟渡广寒通。
山浮绿浪春潮暖,水映朝阳花影红,天堑 *** 通一旦,凯歌万古赞丰功。”此诗非但琅琅上口,两联对句尤工,而且形象鲜明生动,呼之欲出。
香岩诗友的词创作,也具恢宏变化,独特风格,一如关西大汉,铜琶铁板,唱大江东去。兹举《鹧鸪天??咏金温铁路破土动工》一词,以见一斑:“一线纵穿山色葱,子孙世代梦飞龙,古来僻地求开发,欲展宏图常落空。
千百载,想成功,银锄终究奋苍穹。
你没表达清楚,是要描写温州的诗?还是要温州的诗人名单之类的?如果是前者的话如下:谢灵运《登池上楼》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狥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羣难处心。持 *** 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江南倦历览,江北旷 ***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谢灵运的《游南亭》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施.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杨蟠的《南塘》出门日已晚,棹短路何长.赖有风相送,荷花十里香.汪启淑的《南亭》雨余景物幽,俯仰得清旷.南亭一登临,顿觉吟怀畅.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晚照,中坐兴非一。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张又新《孤屿》碧水逶迤浮翠巘,绿萝蒙密媚晴江。不知谁与名孤屿,其实中川是一双。
没表达清楚,要描写温州诗?还要温州诗人名单之类?前者下:谢灵运《登池上楼》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任狥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羣难处心持 *** 岂独古无闷征今谢灵运《登江孤屿》江南倦历览江北旷 ***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延乱流趋孤屿孤屿媚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传想象昆山姿缅邈区缘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谢灵运《游南亭》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施。
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杨蟠《南塘》出门日已晚,棹短路何长。
赖有风相送,荷花十里香。汪启淑《南亭》雨余景物幽,俯仰得清旷。
南亭登临,顿觉吟怀畅。孟浩《登江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鲛人潜见渔父歌自逸忆与君别时泛舟昨日夕阳开晚照坐兴非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失张又新《孤屿》碧水逶迤浮翠巘绿萝蒙密媚晴江知谁与名孤屿其实川双。
“东瓯名城”温州,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中国沿海九个港口之一,公元323年,著名学者郭璞选址始建温州城。相传建城时,有一只白鹿衔花跨城而过,所到之处一片鸟语花香、祥云腾飞,故又名“鹿城”。
温州,文化灿烂的东瓯名镇,公元前1 *** 年是东瓯王驺摇的都地。公元323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公元675年始称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温州人杰地灵,代有名家,南宋时以叶适为 *** 的永嘉学派和以“永嘉四灵”为 *** 的 *** 诗派,近现代的孙诒让、夏鼐、夏承焘、苏步青等,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科学史上都具有重大影响。
南宋时期杨蟠描写温州的诗句《咏温州》: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水如棋局连街陌,山似屏帷绕画楼。
是赴有花迎我笑,何时无月逐人游;西湖宴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钩忆江南(节选)清·孙扩图温州好,丰乐太平时。海有鱼盐无寇盗,民安耕织保妻儿。
帝力少人知。温州好,别是一乾坤。
宜雨宜晴天较远,不寒不燠气恒温。风色异朝昏。
华盖山唐·张又新一岫坡陀凝绿草,千重虚翠透红霞。愁来始上消归思,见尽江城数百家。
咏永嘉宋·杨蟠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帏绕画楼。
是处有花迎我笑,何时无月逐人游。西湖宴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钩。
关于温州书法之乡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