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是不是茶叶之乡?上犹毛尖属于什么茶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上犹是不是茶叶之乡,以及上犹毛尖属于什么茶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上犹县地理环境
  2. 江西上犹特产:上犹绿茶
  3. 上犹县的特产
  4. 赣州上犹有哪些村/

一、上犹县地理环境

1、上犹县的地理环境独特多样,地质地貌丰富。县内 *** 类型主要分为酸 *** 结晶岩类、紫色砂页岩类、河流冲积物和第四纪红色粘土。酸 *** 结晶岩类主要以花岗岩和花岗斑岩为主,分布在五指峰、营前等乡镇,形成红壤、麻石泥土和麻沙泥田。紫色砂页岩则主要在低丘陵地带,如油石、社溪,土壤为紫色沙泥田和紫色土,富含钙、钾、磷等矿物质。

2、河流冲积物主要集中在上犹江等河流两岸,形成潮沙泥和潮沙泥田。第四纪红色粘土覆盖在低丘和岗地上,是冰水沉积物,土壤有红壤和黄泥土,常见于齐云山等地区。

3、地貌上,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海拔超过1000米,如五指峰和 *** 等乡,植被以松、杉、竹为主。丘陵地区则在黄埠、东山等地,海拔200至500米不等,地势平缓,河流穿行,以变质岩为主,植被覆盖稍差,存在水土流失。山间盆地如营前盆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农业发展活跃。

4、气候方面,上犹县的气候特点多样,2002年至2006年间,温度偏高,降雨量较多,但暴雨和秋汛也频繁发生。2006年尤其显著,台风暴雨造成严重损失。

5、上犹县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西部,山青水秀,物产丰饶,是赣粤湘三省交界处保存完好、融山水为一体的生态功能区;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是典型的老区、山区、库区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享有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优势,素有“水电之乡、旅游之乡、茶叶之乡”的美誉。全县通行客家语(于桂片),拥有浓郁的客家文化和风情。

二、江西上犹特产:上犹绿茶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或者整形、烘干等典型工艺 *** 而成的产品。

绿茶我国被誉为“国饮”。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 *** 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 *** 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 *** 理功效。茶叶具有 *** 理作用的主要成份是 *** 、 *** 、脂多糖、茶氨酸等。

上犹是不是茶叶之乡?上犹毛尖属于什么茶-第1张图片-

上犹县是全省有名的“茶叶之乡”,因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所产茶叶具有“香高、味醇、色翠、汤绿、形美”的独特风味。

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蒙顶山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从现存世界上关于茶叶最早记载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说,可以证明四川蒙顶山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绿茶最早起源于巴地(今川北、陕南一带),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当年周武王伐纣时,巴人为犒劳周武王 *** ,曾“献茶”。《华阳国志》是信史,可以认定:不晚于西周时代,川北(七佛贡茶)的巴人就已开始在园中人工栽培茶叶。

新鲜绿茶的外观色泽鲜绿、有光泽,闻有浓味茶香;泡出的茶汤色泽碧绿,有清香、兰花香、熟板栗香味等,滋味甘醇爽口,叶底鲜绿明亮。

陈旧绿茶的外观色黄暗晦、无光泽,香气低沉,如对茶叶用口吹热气,湿润的地方叶色黄且干涩,闻有冷感;泡出的茶汤色泽深黄,味虽醇厚但不爽口,叶底陈黄欠明亮。

经国家 *** *** 商标局核准,上犹县申报的“上犹绿茶”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是该县获批的首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上犹也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或者整形、烘干等典型工艺 *** 而成的产品。成为全国少数拥有地理商标的县市之一。

1.冲泡绿茶时,水温控制在80℃~90℃左右。若是冲泡绿茶粉,以40℃~60℃的温开水冲泡即可。份量是2公克绿茶粉配450毫升的白开水。

2.冲泡茶叶的之一泡不要喝,冲了热水后摇晃一下即可倒掉。

3.绿茶粉不可泡得太浓,否则会影响胃液的分泌,空腹时更好不要喝。

三、上犹县的特产

1、包米果:是江西赣南地区最有特色的地方美食之一,在上犹、南康、大余、信丰、龙南、赣县、于都等客家人 *** 地区更是久负盛名,包米果以四季时蔬为佐料,春之青菜,夏秋之瓜果,冬之萝卜,配以韭葱蒜肉泥,其味清爽可口。

2、九层皮:灿米浸泡后,加盐、香料、韭菜。葱、蒜,磨浆后用簸子像蒸烫皮一样,蒸熟一层后再上一层浆,再蒸,如此反复多次,直到九层。蒸好后,切成菱形小块,吃时一层层撕开,沾辣椒酱油。

3、酒酿蛋:先盛半碗开水,兑上点酒酿,敲落三个蛋,再添些糖,放进锅里蒸几分钟的时间,就成了香喷喷的酒酿蛋。酒酿蛋的 *** 很有讲究.蛋选家养母鸡生的,质嫩且新鲜;酒用上等糯米酿制,提取初开坛时的头道“酒酿”。 *** 工序看似简单,但讲究时间、温度等各方面因素。

4、汗头菜:只有世居上犹的客家人才能品其中味。它似菜非菜,辛辣不辣,特别是有点患感冒鼻塞的人,吃了腌制的汗头菜,出身腻汗,便会有一种轻松的感觉。

5、上犹客家全鱼宴:上犹县被誉为“水电之乡”,全县可开发水域达8万多亩。依托丰富的水域资源,数万库区渔民靠网箱养鱼发展鳜鱼、石鱼、银鱼、鳊鱼、鲟鱼、鲶鱼、斑点叉尾鱼、鲟鱼等特种水产养殖。如今库区“水上街市”的美丽夜景,吸引不少游客到渔庄吃鱼、赏鱼、钓鱼。养殖的鳜鱼远销韩国,石鱼干、银鱼干成为当地的特色旅游商品,汇聚了县内10多种特种鱼的客家全鱼宴更是深受游客喜爱。

6、石鱼:又名 *** 石鱼,是生长在上犹高山清水湖泊的一种虎科幼鱼,因头部有石粒状物质而得名,陡水、龙潭、南河、仙人陂、罗边等五大库湖是上犹石鱼的主要产区。乾隆年间,这里的石鱼曾为贡品,被皇室所珍爱。

7、玉兰片:上犹玉兰片是用冬笋尖制成,它营养丰富,还含有天冬酰胺,是一种纤维素丰富,而脂肪和淀粉含量极低的天然食品。1985年,获省优、国优产品称号。产品除行销京、津、沪等大城市外,还远销日本和港、澳等地。

8、上犹绿茶:经国家 *** *** 商标局核准,上犹县申报的“上犹绿茶”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是该县获批的首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上犹也成为全国少数拥有地理商标的县市之一。上犹县是全省有名的“茶叶之乡”,因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所产茶叶具有“香高、味醇、色翠、汤绿、形美”的独特风味。

四、赣州上犹有哪些村/

东山镇位于上犹县东南部,是上犹县的 *** 、经济、文化中心。2001年7月撤乡并镇,沿湖、中稍并入东山镇后,东山镇成为融城区、郊区、山区、库区于一体的复合型乡镇。全镇土地面积17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9万亩,山地15.6万亩,水面1.3万亩。辖17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20446户, *** 378人口(其中农业人口38235人)。

营前镇位于上犹西部,距县城46公里,与崇义、桂东相隔较近,并有公路相通。全镇土地面积65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255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总户数为8519户,总人口30018人,镇辖范围内还设有 *** 分局、法庭、 *** 中队、地税分局、国税分局等行政机构和中学、小学、卫生院等事业单位以及人造板厂、龙潭电站、白银铅锌矿等企业。

社溪镇地处县城东北部,距县城21公里。2001年7月24日,兰田乡并入杜溪镇,合并后辖区有16个行政村,277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总户数8363户,人口为3182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456人。全镇面积1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474亩,山地面积12.26万亩,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次为果茶、经济作物、畜牧养殖等。工业以矿产品开发、小水电建设、农特产品及来料加工为主。

陡水镇位于上犹县西南部,距县城21公里,全镇面积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85亩。下辖1个居委会,4个行政村,56个村小组,总人口523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24人。辖区内有省属上犹江水力发电厂、市属犹江林场、赣南树木园等企事业单位,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陡水湖公园,青山绿水,风光宜人,是赣州市绿色旅游的黄金景点。

黄埠镇位于县城东部,素有“上犹东大门”之称。全镇辖10个行政村,140个村小组,总人口161 *** (其中非农业人口为297人),耕地面积9024亩,山地面积6.8万亩。黄埠至赣州45公里,至县城7公里,赣丰线从中部通过,近几年,黄埠乘着工业小区的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镇、商贸活镇、产业富民”战略,全镇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位于县境南部;东邻东山镇,南接陡水镇,西连水岩乡,北界油石乡,有10个村,135个村民小组,1660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50人),户数5121户,耕地面积7702亩。

经济以农业为主,种双季水稻,兼种花生。圆村茶叶生产发展很快,实行科学密植,建立高产茶园,所产“九曲毛尖”为优质茶,远销省内外。

油石乡位于县城东北部,乡人民 *** 驻地距县城1O公里,辖9个村民 *** 会,235个村小组,总人口21980人。耕地面积11538亩(水田11538亩),人平0.6亩,山地面积93375亩,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次为茶叶、 *** 材和大棚蔬菜、花木等。工业有三个电站、一个石灰厂、一个红薯粉丝加工厂。

安和乡位于县境东北部,东邻社溪镇,南接油石乡,西连寺下乡,北界 *** 乡,总人数11 *** 人,自然增长率为7.68%,农业人口11007人,非农业人口243人。安和乡辖6个行政村。

安和乡耕地面积为5551亩(其中水田5465亩),安和乡是典型的山区乡,林业资源丰富,盛产木材和毛竹。油茶是安和乡特产,全乡有油茶林2.21万亩,年产茶油165吨。

寺下乡位于上犹县北部,乡人民 *** 所在地距县城46公里;辖9个村委会,13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078人,耕地面积7624亩,山地面积12.7万亩。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山地主要是松、杉、竹和油茶,缓坡地开发种植茶果。较大规模的经济作物有传统的水稻制种和新开发的食用菌种植。工业有水电站2个、铸造厂一个、木器厂2个。

*** 乡位于上犹县东北部,东接南康坪市,西与本县双溪乡、寺下乡,南与安和,北与遂川相邻,乡人民 *** 驻地距县城62公里,辖6个村 *** 会,12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342人,耕地面积10901亩(其中水田10736亩),人均耕地面积1.08亩,山地面积9932公顷,农业种水稻为主,次以槟榔芋、 *** 材等,工业有一个电站、3个红砖厂、一个玻纤厂、九个石板加工厂。

双溪乡位于上犹的西北部,海拔24O—1333.3米,国土面积129.7平方公里,全乡有8个行政会,14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337户,1224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4人)。全乡可利用草场面积约10万亩,土壤肥沃、杂草茂盛、灌木稀少、高山草场坡度较小,适宜发展 *** 、奶牛、山羊等养殖。

水岩乡位于上犹县中西部,与五指峰、营前、双溪、梅水相邻,是上犹的库区贫困乡。辖12个行政村,256个村民小组,5780户,2515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52人)。全乡国土总面积12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226亩,人平0.52亩,山地面积15.9万亩。农业以种水稻为主,其次是中 *** 材、茶叶、食用菌、蔬菜等。主要工业有:红砖厂、木材加工厂等。

平富乡位于上犹西南边陲,东靠营前,南与崇义县杰坝、金坑两乡相接,距县城49公里。全乡辖8个行政村,其中少数民族村2个(畲族),141个村民小组,1123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0人)。总面积为88平方公里,山地面积10.28万亩,耕地7195亩。

乡内资源丰富,有优质高岭土、石灰石、竹木及水力等资源,农产品有生姜、茶叶、果蔗、杂交猪、贵妃鸡、山羊等,主要土特产品有生姜、茶叶、凉薯、荸荠。有龙潭电站、红军医院、何阿四练兵场、冷圹温泉等主要旅游景点。

五指峰乡位于上犹县境内西部,乡人民 *** 驻地距县城70公里,东接营前镇,南临崇义县,西靠湖南桂东县,北连遂川县,为二省四县的交汇地,是镶嵌在上犹县西部的一颗绿色明珠和有名的旅游风景区。有五指峰国家级森林公园,辖7个行政村,9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531人,其中农业人口7535余人,耕地面积4217亩,水域面积4600亩,山地面积23万余亩,其中竹林面积6万余亩,经济林面积10万余亩,草山面积4万余亩,森林覆盖率高达 *** %;国土面积240平方公里,占上犹县总面积的1/5,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乡。

关于上犹是不是茶叶之乡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上犹 毛尖 茶叶 是不是 属于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