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摄影之乡宝山,以及宝山前风景区简介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上海市宝山区有什么好玩的
上 *** 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于2010年10月16日建成开馆,博览馆坐落于沪太路和外环线交界处的顾村公园东南角,外观设计理念取自于“中国结”这一民间文化形象,建筑面积14600平方米。
上 *** 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是集收藏展示、交流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公益 *** 公共文化设施,致力于国内外民间艺术的展示与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推广;并将结合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开展多元文化活动,成为宝山对外交流的窗口。并被命名为上海市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和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
博览馆一层的中庭有2个挑高10米、400平方米的展厅,可以用作举办大型展览和各类活动。350席的报告厅配备有同声传译 *** ,可举办论坛和国际会议等。博览馆二层展厅面积为1200平方米,共有6个展厅,可用于举办各种不同风格的临展。目前正在展出的临时展览有: *** 文化风情展、国际 *** 展、南通哨口板鹞风筝展、瓷器个人收藏展、茶具个人收藏展等。
位于上海市宝山区海滨街道东部,为黄浦江、长江、东海三水汇聚地,西倚炮台山,南迄塘后支路,北至宝杨路,其西南角是著名的吴淞口,清朝时借此地形建造水师炮台,所以得名为炮 *** ,呈南北狭长地貌。炮 *** 湿地森林公园陆地面积53余公顷、原生湿地面积约50公顷、沿江岸线长达1974.13米。
公园以自然、生态为设计理念,保留了长江滩涂地的原生态风貌。园内亭台中西结合、栈道林木相互错落,江水清澈、环境优美,又突出鲜明的国防科技特色,成为上海北部一大新旅游景观。现已 *** 。
炮 *** 湿地森林公园的主干道美不胜收,道路两侧各式虞美人、 *** 、三色堇夹杂在怪柳、碱蓬等野生植物间,开得很烂漫。最为令人注目的是虞美人,直挑的茎干撑起了向上的花朵,轻盈的花冠似朵朵红云片片彩绸。
公园里的草坪乐园拥有近2公顷的草坪活动区,以树木葱茏的炮台山为背景,适合放风筝、野餐等各项户外活动。嘉年华园是适合3岁以上儿童及广大青年人使用的户外游乐场。静心雅园则通过周边茂密的植物围合形成了滨江地区幽静的休憩空间。
中国首家以玻璃为主题的博物馆——上海玻璃博物馆,于2011年5月18日在宝山区长江西路685号开馆,原为上海轻工玻璃有限公司的旧玻璃熔炉车间,目前变身为展示现代技术与工艺发展的艺术场所。参观者可对玻璃这一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朋友”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上海玻璃博物馆坐落于国内首座以玻璃为主题的融展示、艺术、技术、商务、教育、娱乐、生活等功能于一身的G+玻璃主题园。以玻璃为艺术表现主体的G+玻璃主题园,一方面以多元、 *** 的物理业态,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解释、更新、丰富着玻璃的物质和精神形态。
上海玻璃博物馆旨在以丰富的历史知识,鲜活的玻璃作品, *** 的交流空间和社区化的传播方式,创造全新的博物馆参观体验,拉近中国与世界,玻璃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历史与作品,文化与产业,玻璃艺术和人的距离。
美兰湖位于上 *** 山区罗店,面积110亩,是上海市区第二大人工湖。美兰湖是罗店新镇的核心景观,被誉为“北上海最美丽的地方”。走进美兰湖罗店北欧新,一股浓厚的异域风情让人顿时辨不清到底身在何处。波光粼粼的湖面在柔美阳光的映衬下,矗立着的钟阁搭配起了各式红墙黑瓦的洋房。
景区以美轮美奂的美兰湖为中心,四周建有北欧风格三层不等的围合式建筑。有:亦购亦游的奥特莱斯购物广场和集餐饮、娱乐、休闲一体的北欧风情街;北欧 *** 般的五星级美兰湖皇冠假日酒店;北上海 *** 会议地标 *** 建筑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
还有充满娱乐趣味的美兰湖主题公园;全国十佳球场之一符合国际PGA标准36洞北森林南湖泊高尔夫大球场;有汇聚国内艺术名作的美兰湖国际美术馆;众多品牌参与的 *** 更大的美兰湖婚纱摄影基地。除此之外,景区内还有水上旅游项目、北欧钟楼、红桥、鳄鱼山、龟岛等休闲景点。
顾村公园位于宝山区外环线S20以北,是上海北郊较大的一个公园。公园内花木茂盛,是很受当地人欢迎的郊游地。平时公园的游人不算太多,天气好的时候常能见到带着小朋友来野餐、晒太阳的一家三口。而春天樱花开的时候,整个公园总会被自驾前来赏樱的游人挤得水泄不通。
公园面积较大,除了沿着湖边散步,你也可以选择租一辆自行车代步。除了可以在草地上搭帐篷野餐、放风筝、坐电瓶船、和朋友一起聚餐烧烤,公园内还有不少游乐设施以及一个恐龙园(需另付费)。恐龙园是近年新开的项目,里面的恐龙十分逼真,还有一场7D *** 可看(20元)很受小朋友喜爱。
二、宝山寺的寺庙及风景名胜
1、该殿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为全仿木石构建筑。明正德顺昌邑志载:“宝山在娄杉都,峭拔秀丽,群峰次第而列,正峰绝顶一庵,梁柱椽瓦之类,皆断石为之”。其梁柱用料粗巨,契合早期建筑肥梁胖柱审美特征,石构件仿木程序极高,雕刻精美,风格独特,有极高的文化、艺术、科学价值。国家专家考察后,认为全国仅见。二00一年被 *** 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00二年国家 *** 已通过维修方案,将拨款150万元进行维修。近年来,宝山寺引起了全国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激发了各地游客的极大兴致,前来考察、观光者络绎不绝。
2、位于宝山寺南天门后方的双圣庙,为南天门同期建筑,庙内筑有供奉孙悟空兄弟合葬的两道神位墓碑,墓碑镌刻宝峰齐天大圣神位”、“通天大圣神位”等字样。其墓早于吴承恩《 *** 记》成书200多年,是研究当地神猴文化及前 *** 文献不可多得的文化遗迹和实物佐证
3、南天门位于海拔1305米的宝山主峰绝顶,全仿木石构建筑遗存,为宝山寺三庵之一(上庵南天门)。建于大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代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曾进行重建,后因岁月风雨侵蚀和雷电的损伤,加上 *** 时期的 *** ,仅存残垣断壁式全仿木石构建筑遗存。石构件及建筑遗存建筑的精美雕刻,与宝山大殿的“肥梁胖柱”形成鲜明对比,为明代风格,为宝山寺国宝附属文物。
4、雕有“齐天大圣” *** 文字的洞窟壁刻,位于宝山主峰下的一处被当地居民俗称为“山狸洞”的古代人工矿洞内,海拔高度大约在1100米。深入山狸洞内约180米,可见一座不规则的石室,面积大约10平方米。在石室面朝东南的岩壁 *** ,竖行阴刻有繁体“圣见”二字。“圣”字高15厘米、宽11厘米,“见”字高12厘米、宽10厘米,两字上下相距4厘米。该壁刻字迹古朴,笔画线条呈中锋,笔势略带篆意,但字形结体一般,当属民间行为。圣见”二字的壁刻年代不晚于宋代
5、位于南天门遗址前,筑有供奉孙吾空兄弟合葬神位的大圣庙,为南天门同期建筑。两块墓碑各为“宝峰齐天大圣神位”、“通天大圣神位”。其墓早于吴承恩《 *** 记》成书二百多年,是古代名著《 *** 记》的重要实物佐证。站立宝峰山顶,四面风光尽收眼底:朝霞绚丽,晚霞灿烂,云雾诡序。宝山气候变化无常,在这里每天都可以让你领略到不同的景色。尤其是宝山佛光,时常在这里显现,佛光浓厚的神秘色彩吸引了众多游客。
6、宝山寺石构大殿下的台阶石上所雕刻的花纹。古印度 *** 中相传有一座虚拟的世界更高山叫须弥山,各路神仙都住在此山上。后来 *** 传说又用它来实指喜玛拉雅山。用须弥山作台阶石上的花纹,以此衬托台阶上建筑的神圣和威严,只有重要的庙宇和宫廷建筑可以用须弥座作装饰花纹。
7、宝山古为顺昌更高山,为屯兵设城,难攻易守理想之所。历史上宝山筑有宠大山城,现有古城墙遗存。古城墙当地村民称为城墙脚,依峭崖而筑,古城墙自上湖村竹林上连绵至仙 *** ,约有七、八里长,因年代久远,大部 *** ,完整处尚存几百米,是游人探幽思古的胜景。古城墙沿线,山势陡峭,易守难攻,眺望山下景色, *** 茫茫,竹海波涌,梯田阡陌,曲线动人。
8、宝山鸱吻鸱吻,又名鸱尾、螭吻: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建筑物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以固定之。。《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文中所说的“巫”是方士之流,“鱼虬”则是螭吻的前身。螭吻属水 *** ,用它作镇邪之物以避火。传说,龙生九子,即龙与别的九样灵 *** 配后繁衍出九个混血儿,而每子都不是龙,它们的名称分别是:贝履、霸下、狻猊、椒图、睚眦、嘲风、鸱吻、螭首、哜吻。他们不仅外貌不同, *** 格也不同。据说,龙的九子之一的鸱吻,住在南海,他能喷水成雨。汉武帝时,因宫殿经常发生火灾,依据“术士”们的说法,在宫殿的正脊两端装饰鸱吻即可镇火。由此看来,滴水大殿正脊两端雕塑的两个鸱吻,目的是为了防止火灾。人们还会发现,鸱吻的背上 *** 一剑。相传,这把宝剑是许逊(公元239-374年,晋道士。字敬之,汝南人,家住南昌,学道于吴猛,后举孝廉,曾为旌阳县令,感晋室棼乱,弃官东归,周游 *** ,传说东晋宁康二年在南昌西山举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宋代封为“神功妙济真君”,世称许真君或旌阳)的剑。鸱吻背上 *** 许逊的剑有两个目的。一个是防鸱吻逃跑,取其永远喷水镇火的意思;另一传说是那些妖魔 *** 怪最怕许逊这把扇形剑,这里取避邪的用意。
9、石构香炉在宝山寺正门外有一处元朝时期的香炉,称“宝炉”,高约3米,为全砂 *** 结构,古拙质朴。正面阴刻着一副对联,字迹清晰可认,十分罕见。联语为:纳九州贡化万民愆愆,读音为“千”,罪过与过失之意。对联的含意是,纳全国的贡品,化解众生的罪过。此联口气之大,在全 *** 间寺庙中很难看到,应惟宝山寺仅见。
10、香炉的右侧面有一个古代“钱币”的标志。这座香炉在漫长岁月中,不但没有被风化,至今已成为专家考察顺昌宝山文化的重要文物。
11、车至上湖村,可拾级登山,从上湖村至宝山峰顶,仅五里山路。上湖村是一个景色秀丽的生态示范村,如世外桃源。村庄现有村民三十多户,主要经济作物稻谷、毛竹。村口可仰望宝山雄姿。村庄四周毛竹环绕,村口风景林古树参天,芭蕉林翠绿欲滴,板粟成熟季节果实累累。山涧沿村而过,山泉淙淙,瀑布飞泻。四面梯田,层次分明,韵味动人。村中有红豆杉、银杏等珍稀树种。 *** 古银杏成林,分布于村舍之间,从高处俯瞰,村舍在树木间隐现,翠绿与白墙相映,极为动人。每当深秋,银杏果实满枝,黄叶满树,村民在下采果晒谷,极富山村情韵。多年来,每当银杏果熟,摄影爱好者蜂拥而至,争相抢拍。村中主要景点有 *** 银杏群、风景林、梯级竹林、古笋竹林、古笋干作坊、清代厝桥、瀑布。上湖村地势较为开阔平坦,四周竹森、树林、瀑布,是休闲极好去处,该村是建立度假村的理想之地。
12、冰棱雾松宝山现为顺昌第二高山,奇峰突起,傲立群峦。山上风大雨急,多有冰雪,每年有降雪、霜期较长。每到霜降和下雪,宝山成了一个冰雪世界,漫山遍野雪白晶莹一片。树枝上下,峭崖巉岩挂满了粗细大小,长短不一的冰棱。冰棱长者一两米,短者盈尺,山上成了一个童话般的琉璃世界,且树木常形成白茫茫“南方雾松”的奇景。为南方山水罕见的景观。
13、上述天然景观及宝山其它独特的生态环境资源等构成宝山风景区投资开发不可多得的天然优势。
14、竹林宝山现在竹林万亩,为毛竹丰产示范片。为适应旅游环境,竹林已大部分实行责任制,严禁挖笋,规范间伐。上山途径的一片毛竹林,为古茶山演植而成,呈梯级分布,林间点缀古笋干作坊,很有特色,为别处少见。顺昌是全国竹子之乡,宝山周边的几个自然村是顺昌毛竹主要产区之一,未到山脚,沿途已见毛竹成林,一望无际。景区内的上湖、土垅、新村、马料坑等村庄,竹林环绕村边,景色秀丽,游人在竹林内竹闲游玩,饶有风味。
15、每当春夏多雨季节和冬季多雾时节,在宝山顶眺望,云海翻腾,一望无际,群峰或隐没于云雾中或飘浮于云海上,变幻莫测,蔚为壮观。其景观可与泰山、黄山云海相媲美。登上宝山者无不为宝山云海叹服称奇。在宝山一年四季皆可看到云海,一年约有150天为云海天气。特别是冬季,十一月至春节期间为云海多出季节,这时的云海持续时间较长,要到中午方可散去。春夏季节,每当下雨,云雾蒸腾,群山若隐若现,云雾瞬息万变,处身峰项,如入仙山天境。雨后天晴,其景更为可爱,云海和群山仿佛全都洗过似的,云海雪浪滚滚,晶莹剔透,群山更加青翠妩媚。日出
16、宝山日出极为壮观,一轮磨盘大的红日或软溶溶贴近云霞冉冉升起,或金灿灿在群峰间奔腾跳跃而出。朝霞无限变化,绚丽多姿。每当朝阳升起,云海蒸腾翻滚。阳光映照云海,一会金黄一片,灿烂辉煌;一会晶白如雪,云峰四起。在宝山观日出,每日一景,变化无穷。宝山日出,闻名遐迩,每年都有成千上万游客专为日出登山而来。
三、龙三《无名之山》
1、无名之山
在中国这块版图上,大自然的 *** 斧神工一路从西部劈将过来,划出广袤的沙漠、 *** ;劈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削出神奇壮丽的横断山脉……到了云贵高原的边城——宣威地盘,刀斧手累了,小歇了一会,出手就有些潦草:这里群山连绵,但没有一座在地图上被醒目地标出,更没有一座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这也不奇怪,云南远离中原,自古就是蛮夷之地。中原的文明之光难以辐射到这里。
2、在中国这块版图上,大自然的 *** 斧神工一路从西部劈将过来,划出广袤的沙漠、 *** ;劈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削出神奇壮丽的横断山脉……到了云贵高原的边城——宣威地盘,刀斧手累了,小歇了一会,出手就有些潦草:这里群山连绵,但没有一座在地图上被醒目地标出,更没有一座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这也不奇怪,云南远离中原,自古就是蛮夷之地。中原的文明之光难以辐射到这里。
3、三山五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历史记载详尽而繁多,为之歌咏的人自然不计其数,天下名山大致如此。但也有一些很有特色的山,因为偏远或是其他原因,一直无人问津,名不扬,景不显。老东山就是这样一座无名之山,但也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4、老东山属于乌蒙山系,地处云南高原向贵州高原倾斜的斜坡地带,地势较为平缓,有较齐的山峰线和较平缓的山顶面,是宣威最长的山脉。主峰滑石板海拔2868米,是宣威的更高峰。宣威人说起哪座山,常拿“高不过黎山,长不过东山”来类比。其实老东山既是最长的山,也是更高的山。
5、土著宣威人习惯称呼老东山为石龙山。道光年间编修的《宣威州志》记载:“东山,一名石龙山,在城东七里。南北两山蜿蜒相接,中抱小阜,圆如宝。郡人谓之宝山。下即安司旧宅,名河东营。东北之麓,乱石嶙峋,盘旋而上,夭矫如龙,石龙之名以此。”从主城区看过去,它就像一条纵贯南北的巨龙,顶上起起伏伏的山峰像龙鳞。从远古到今天,它像一道长长的屏障横卧在宣威城的东边,静静地守护着宣威这座古老偏僻的小城,为古代宣威人民挡住了敌人的侵扰,挡住了寒风的侵袭,使宣威没有遭遇过大 *** 、大变革、大灾荒。所以,石龙山在宣威人民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6、石龙山龙头伸到北边的黄莺硐、龙硐,龙尾直达南边的高坡顶。两山衔接处的宝山之下涌出一泉,当地人呼之“龙口”。几年前,这里建了一座石厂,宝山被挖去一半,泉水也越来越小,几乎要消失在本地的史志上了。有次我去登山,和一村民闲聊,他痛心地说:“这是石龙山的龙脉啊,无知的人,龙脉挖断了,破了风水了呀”。
7、龙口上面有一堵悬崖,远看像个风姿绰约的美人,名玉美人。关于玉美人,有两种流传比较广的版本:一种说古代宣威境内有恶龙兴风作浪,观音大士就化身为一个彝族姑 *** 模样,在一处陡峭的悬崖边和恶龙大战,战胜之后,她怕恶龙卷土重来,就把那堵悬崖变成那个姑 *** 模样,守护着宣威这块坝子。另一种说法是:一个叫“玉美人”的美丽的彝族姑娘在给奴隶主家做工的时候,结识了主人家英俊勇敢的放羊娃。他们两个互相倾慕,产生了至死不渝的爱情。一天,放羊娃外出放羊,突然,狂风大作,倾盆大雨随之而来。羊群受到了惊吓,四处逃窜。为了寻找丢失的羊羔,他 *** 山崖不幸身亡。玉美人听到这个噩耗之后就天天到那个山崖去哭泣,最后山崖就化为玉美人的模样。为了纪念这段凄美的传说,宣威市人民***在向阳街和上堡街的十字路口塑了一个彝族少女的雕像,就称为“玉美人”。为了纪念玉美人对宣威的保护,每年农历的三月三日,宣威城可说万人空巷,人们都去登山比赛,一直顺小路爬到“玉美人”悬崖那里,上香、祭祀。“三月三,上东山”,这个日子逐渐演化 *** 们休闲、祈福、踏春、赛歌的习俗,所登的山也不再仅限于东山。
8、河东营背后的山坡上还有清末安土司的墓地。元朝为了笼络边疆,实行土官制,彝族首领安举宗统一了宣威各部,成为 *** 宣威的之一代土司。从此安家世世代代世袭土司官位。山高皇帝远,除了要给朝廷上贡,边疆地区有高度自治,土司其实在本地相当于皇帝,权利至高无上。为了扩大自己的范围,增强自己的势力,土司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老百姓深受其苦。对朝廷,则态度强硬。至清代,云贵总督鄂尔泰看到土司 *** 的种种弊端,对不顺从的土司采取强硬的政策,兵临城下,进行毁灭 *** 打击,改派流官进行管理。那时,安家第二十二代土司安于蕃正以朝廷命官的身份忙着招兵买马,扩充势力以巩固自己的 *** 地位。鄂尔泰以毁坏官府形象的名义发兵进攻, *** 了安于蕃,安于蕃被革职解送江南的江宁府。自此,安家对宣威473年的 *** 结束了,一个王朝的身影远去了。
9、安于蕃死后被运送回家乡,当地人哀怜他,把他葬在他家宅院旁的上坡上。现在,安土司墓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依稀可辨出主人曾经显贵的身份。荒草越长越高,快要淹没坟头了。此地没有多余的坟墓,安家的其他人,大概在和鄂尔泰对抗的时候逃走了,或者全被杀了。这座孤坟,独自守着曾经属于安家的领地,显得如此荒凉,让人徒增伤感。
10、石龙山中段的半山腰有一座寺庙,名东山寺,又名松鹤寺,为明初所建。东山寺由 *** 硐、普陀岩、祖师殿、灵光殿、大士阁、白斋洞、回廊、海会塔等主要建筑物构成,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 *** 胜地。从山脚到寺前有一千零二十六级台阶,寺庙屡毁屡建,现存的松鹤寺重修于 *** ,门头上的牌匾和对联是 *** 时龙云所题。松鹤寺世代香火旺盛,出过不少名僧。
11、寺庙里柏树森森,树龄几百年的比比皆是。寺内最古老的树据考有1200岁了,是一棵古梅。这棵老树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度过了自己的花样年华,为开出最美丽的花朵,她掏空了自己,盘虬的树干上出现一个空洞,就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五脏六腑都已经退化。古梅虽然没死,但已经开不动花了。后来,人们用水泥封严那个洞穴,几年前,古梅又焕发出新的生机,迎来了第二春,又年年盛开,甚至比以前还繁盛。每年大雪纷飞时,粉色的梅花和雪花交相辉映,红色的院墙为背景,巨大的树冠顶着千千万万朵梅花,那种美让语言无法抵达。爱好摄影的人们为留下古梅的芳姿,把寺庙的门槛都踏破了。
12、老东山喀斯特地貌很明显。这里有不为外人熟知的小石林,黑色的山石高高耸起,成林、成峰,山石上长满青绿的灌木、荆棘、野草。它们艰难生存的状态让人动容,只凭石缝里有限的一点泥土,就能生出粗大的根系,盘根错节,抓牢石块,只为保住属于自己那块立足之地。那些泥土可能是大风吹来的,也可能是鸟儿衔来的。山里人家要在这石旮旯里讨生活,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13、山上有很多自然村,有些以姓氏命名的,比如朱弯,李家村。有些是彝族名称,比如:卡基、谢且、色米依。也有些是乡村常用名,如三家村、火石盆、芙蓉寨、马场。东山上的土著民族是彝族,汉族多是明朝以后才有从江南迁来的。像西塔夸和色米依这样的村子,一个村子只有几家人,只有一所小学,一所小学只有十几个 *** 和一个老师。这个老师是校长,还是全科老师、伙夫、校工。一般都是本地人,娶一个本地 *** ,在一个学校里一呆就是一辈子。从小青年到退休,守着一代代孩子们,守着学校,守着大山,青丝熬成白发。本分、低调、受人尊敬。张家杀猪,李家宰羊,桌上总会给他留个位置。
14、西塔夸这个村,离城直线距离不远,就在电厂背后的山坡上。在村里,可以看见电厂的 *** 囱,可以看见城里错综复杂的电线 *** ,可以看见城市的辉煌灯火。西塔夸人在黑暗里看了几十年的灯火,村里的夜晚还是漆黑一片。没办法,村庄到山下几乎是垂直的山坡,修路架线的艰难可想而知,直到2008年,西塔夸搭上了西部大开发的快车,终于架起了电线,点上了电灯,用上了电器,看上了电视。现在又赶上新农村建设,村里进城的公路也修起来了,不过是多转几个弯,多打几个折,再陡的山坡,我们中国的面包车都能上去。
15、因为高寒,山顶除了课松树(就是会结松子的树)以外,就是 *** *** 的草地,山顶人家养殖和耕种并重。一般人家都有几头牛和一群羊。山上只能种植土豆、玉米、荞麦等主粮,还有大 *** (牛蒡)、大蒜、牛眼豆、蔓菁等经济作物。
16、在我看来,东山的四季都是那样迷人。
17、春天,各种品类的高山 *** 次第 *** ,东山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花山。从山脊到山顶,从二月份开始,陆陆续续开到七月份。三、四月间开的紫色 *** 最为壮观,我们叫它碎米花。从电厂后面的山坡一直到更高峰滑石板,碎米花翻山越岭,占领了半个东山,开成了花的海洋。多少世多少代,这些花只为牧羊人 *** ,而牧羊人看惯了这种景观,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随着徒步运动的兴起(没有徒步人到不了的山,没有他们看不到的景),这 *** *** 、一坡一坡的花被驴友们发现了,他们又告诉更多的徒步人,东山就有了几条经典的徒步路线,但殊途同归,每条终点都指向滑石板。有了微信以后,驴友把 *** 发到朋友圈,从此,东山这片花海就不再是牧羊人和驴友独享了,大批大批的市民到来,赏花、拍照。忘形地尖叫、狂喊,甚至泪流满面。你会发现面对惊心动魄的美,语言一点办法都没有,唯有回到蒙昧状态,表现出一些不合常规的疯狂之举,才能够把心中的感觉表现一二。
18、盛夏,大部分高山 *** 才 *** ,洁白,纯净,大朵大朵的,牛乳中洗过一般。城里热气腾腾,山顶凉风习习,花香宜人。在青草上坐着、躺着、看蜂子在小花间采蜜,听牛铃在风中奏乐,跟牧民聊聊家畜的繁衍、粮食的收成,你会乐而忘返。傍晚,牧人还会热情地邀你去他家做客。纯正的火腿、各种山茅野菜、上好的包谷烧,倾尽所有,生怕有怠慢。
19、夏天还是各种山果成熟的季节,白破斑、野树莓,乌榧,都好吃到停不下来。这些野果都太软,容易 *** ,不好携带,所以,想吃就自己上山,吃够再回来。还有栽秧果,红彤彤的,煞是可爱,可是枝条上都是刺,摘的时候要十二分小心。这些野果更好端午前吃,端午过后就会生虫子了。
20、端午节“游百病”,是宣威人的习俗,说是端午这天去山上游一游,就可消除百病,游百病的时候,顺变采 *** 。老人们常说,端午这天,即使采回来一根草,都可做 *** 。有一年我们去“游百病”,在东段的山腰上发现有成片成片的面蒿花,黄澄澄,金灿灿,仿佛天空都成了金色。宣威人只在春天采嫩嫩的面蒿叶子做粑粑,滇西人习惯 *** 做粑粑。所以我们做的面蒿粑粑是绿色的,滇西人做出来的面蒿粑粑是金 *** 的。面蒿叶子做出来的偏甜,面蒿花做出来的偏香。端午,山上的彝族青年男女还会上山对歌,把***直白的情歌唱给对眼的异 *** ,如果对方中意,晚上就可带回家见父母了。
21、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的火把节,也是彝族同胞们的狂欢节。从滑石板到小石林,从小石林到芙蓉寨,从芙蓉寨到安地,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杀羊、 *** 、祭祖、歌舞表演。来者都是客,不论汉族还是彝族,随便走进哪一家,坐下就吃,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吃饱喝足,黄昏以后,草地上燃起一堆堆篝火,欢快的彝族音乐响起,篝火舞会就开始了。不要害羞,手拉着手,几圈下来,舞步熟了, *** 就熟了。
22、即使是寒凉的秋季,东山也有各种不知名的小花,在自己那小块领地热烈地 *** 。金丝梅和野菊花是最寻常的两种,它们都具有阳光的颜色,给大山增加一抹明艳的色彩。野菊花的 *** 用价值很高,每年都有很多人上山采摘,拿回来上蒸笼蒸,去除毒 *** 和过多的寒 *** ,然后放太阳底下晒干,收藏起来,着急上火、喉咙疼痛、嗓子嘶哑的时候,抓出几朵泡水,效果很好。
23、冬天,只要城里一下凌,山上必然就要结冰,那些枯枝乱草,被洁白的冰凌变成 *** ,变成羽毛,变成千奇百怪的形态。红色的狗尿尿果被透明的冰包裹着,红的更红,白的更白,寒冰就有了三分暖意。最壮观的是雾凇,雾凇是东山顶最寻常的景观,宣威人根本不用跑到东北去看。
24、每年下凌或者下雪,我都要和朋友们结伴上东山,摔多少跤都阻止不了我们的脚步。去年,我们冒雪上山,一边艰难地爬山,一边大声歌唱,雪太大,得随时抖落身上的雪花,刚抖落一层,又积起一层。登到山顶,放眼一望,满世界白茫茫一片。遇一伙人,捡来枯枝,燃起大火,烧洋芋,烤牛肉,喝大酒。看见我们,就邀我们过去同吃。之后,大家在冰天雪地里,围着熊熊大火,跳起来了彝族的圆圈舞。让人顿生一种山大王的豪情,恍惚觉得脚下广袤的荒原“莫非王土”,天下众多的贤士“莫非王臣”。
25、东山上到处藏着宝。春天,可以采各种山茅野菜,什么大藤菜、金刚藤、臭椿、棠棣花、苦刺花、大白花、蕨菜、木通藤、毛菜、毛菇……凉拌、清炒、红烧,任由你折腾。城南有一家野菜馆,一年到头都可吃到野菜。老板夫妇两个都是勤快人,春天采好多来,吃不完的晾干,其他季节备用。
26、夏秋两季,几阵日头几阵雨,漫山遍野是捡菌子的人,不论你在哪匹梁子、在哪个时段上山,大山都会给你留下一份。在林子里、草丛中,看见各种蘑菇顶开头上的泥土,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你伸出手来,带着惊喜轻轻把它拾起来,它会鼓励着你不断地去寻觅这种惊喜。最开心的是捡到鸡枞,捡到独鸡枞都很开心,更别说捡到一窝,几朵乃至几十朵,那种兴奋一辈子都记得。我小时候就捡过一次鸡枞,十几朵,戴着黑色的尖顶帽子,挤挤挨挨在一块包谷地头,我拔猪草的时候猛然看见,高兴得差点昏过去。
27、有两种名贵的菌子,过去宣威人是不要的。一种是大花菌,一种是猪拱菌。大花菌有股 *** 味,人们嫌弃味道不好。不知从哪年开始,它突然有了一个文雅的名字——松茸,说是营养特别丰富,日本人尤其爱吃。名贵起来的大花菌, *** 暴涨,人们才把它当宝贝,寻宝一样上山去寻。猪拱菌原来也没人吃,之所以叫这个名字,说是***的母猪特别喜欢这种菌的味道。这是放猪人发现的,***的母猪老是拱厚厚松针下的土层,拱出一个个黑黑的怪东西,格吧格吧吃下去,似乎就可以缓解荷尔蒙带来的躁动。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它有了个好听的名字——松露,听说在法国人那里,要几千块钱一斤。从此,人们舍不得放猪去拱了,都去自己刨来吃掉。宣威人吃松露和松茸都很奢侈,大盘上,蘸芥末吃,或者在火锅里煮着吃。
28、东山上还有珍贵的 *** 材,比如草乌、灯盏花、连翘、柴禾、灵芝等。宣威人向来奉行 *** 食同源,很多草 *** 被当作美味佳肴来吃,比如春天吃的各种山茅野菜,好多就是中 *** ,像车前草、蒲公英、木通藤、苦刺花。瑞午节吃开胃的马蹄香、滋补的小黑 *** 。冬天吃大草乌。大草乌是毒 *** ,一般用来泡酒外用,但宣威人本着以毒攻毒的原则,每年冬天必吃一两回大草乌,可提高抵抗力,不感冒。煮大草 *** 讲究,得和火腿或腊肉一起煮,得煮七小时左右,中间不能断火,不能加冷水。吃的时候可以喝酒,但不能喝冷饮,吃后就在家呆着,不能出去被冷风吹到。有人一次可以吃一碗。我嫌草乌太苦,难以下咽,最多能吃一两个。
29、我 *** 生前经常到山里采 *** ,天晚了就寻个村庄住下,不需要认识,只要告诉人家你是干什么的,天晚了回不去了,需要投宿一晚,主人家就会热情地招呼进去,还要提供一顿晚饭。在粮食最珍贵的年代,我家里也接受过天南海北的客人投宿:磨刀的、弹棉花的、补锅的、卖丁丁糖的,我家人口众多,只有一间房,客人来了,都是在楼板上打地铺,在外流浪的人,也不嫌弃。可恨的是有一次住了两个安徽人,半夜起来走了,把我家的半锅饭连同铜吊锅一起背走了,我妈难过了好长时间,爹说,都是天下的可怜人,如果吃得饱,谁会要你半锅饭啊。我们都说,以后别让生人住我们家了,可是下次有人来投宿,还是照样收留,我也不知道,那些外地人怎么喜欢住我们家那又黑又破的老屋,它差不多是村里年代最久远的房屋了。
30、山里还有珍贵的树种,比如龙女花、云南松、杜仲、芙蓉、橡树。谢且村有两棵巨大的芙蓉树,一棵开红花,一棵开白花,是村里的图腾物。村里人都什么重大的举措,都要去树下商量筹办。有人要发毒誓,也要到这两棵树下发。
31、东山的几种特产受到全市人民的喜爱。大 *** ,学名叫牛蒡,是滋补的 *** 膳。马刺根,是清凉解毒的。都是秋后采挖。山上土地板结,要挖这些 *** 可不容易,力气不足、臂力不够的是挖不出来的。像我这种体单力薄的人,就不梦想自己挖了,总有人挖来街上卖。还有东山顶上的牛眼豆,开艳丽的花,每颗豆都有一只牛眼睛大。乡村办酒席,往往有这道菜,做法也简单:煮熟、拌榶。洋芋、萝卜、猪肉,都比其他地方的好吃。
32、在东山上行走,不经意就会走进一片坟塘,浦家坟塘、钱家坟塘、叶家坟塘、缪家坟塘……一个坟塘一个姓氏,他们生前都住在同一条街道,同一个村庄,死后在同一个坟塘,还是好邻居,还可论辈分,仿佛只是换个地方换种方式继续活。掐了坟地里的蕨菜,挖了坟地里的草 *** ,摘了坟地里的杨梅,捡了坟地里的菌子,道一声叨扰,什么也不说,地下的村民也不会怪罪。
33、我的客厅和主卧正对着老东山,从我这里到山脚,直线距离只有七公里。从我24楼的窗口隔空看过去,只能看见它陡峭的坡度、暗黑的沟壑、荒凉冷硬的 *** 、深色的植被和无 *** 往山顶的小路,再高再远就是天空,天的无限也被它 *** 了,变成一片想象的虚无。
34、对我来说,东山是智者,是知己。我之一次遭遇人生的不幸时,特别难过又无处诉说,我就想到它。我一个人骑着山地车,顺着崎岖的山路往上走,有几处坡度实在太陡峭,我使出吃奶的力气都蹬不动,不得不下来推着走,骑得精疲力尽才到达山顶。我把车子扔到一个山庄的围墙外,穿过那片姜子树林,一直往上爬,到达电视塔处,脚下就是悬崖,风猛烈地迎面吹来,有那么一刻,我真想飞身而下,一了百了,再也没有人世的痛苦。但我又害怕万一给途中的树枝挂住,或者摔不死成残废(其实是还觉得生之可恋)。我慢慢从悬崖边退回来,退回到林子里,阳光穿过树林,斑斑驳驳地洒落下来,地上厚厚的枯枝败叶被阳光烤的暖乎乎的,我躺下来,风也静下来,只有树叶和橡林子果在阳光里哔哔啵啵地响,那是它们的笑声。风拂去我脸上的泪水,逐渐撤出林子的阳光催我回去了,我起身,抖掉身上的树叶,也抖掉坏情绪。下山的时候,感觉身轻如燕,轮胎和地面摩擦的沙沙声都那么有节律,听了让人熨帖舒畅。
35、以后遇到什么事,我就去找石龙山。来到山顶,在松林里走一走,在金黄的松针上躺一躺,山立刻就明白我肯定有不开心的事,它让风送来一阵一阵的松涛,让鸟儿为我唱支歌,让草间那些蚂蚱、蝈蝈给我跳舞。它让牛儿遥起清脆的铃铛,让小羊羔奶声奶气地叫唤……我知道它做这一切都是在告诉我要看得开,要学会放下。
36、石龙山不是什么名山,但在我心中,它是最靠的山。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