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福建珊瑚之乡简介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珊瑚的产地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珊瑚乡的乡镇概况
珊瑚乡位于上杭县西北部,东邻著名老区才溪镇。南与湖洋乡毗邻,西接武平县中堡镇,北与官庄乡接壤。乡境是呈现出狭长状,从北到南长约10公里,东西境相距4.3公里,面积43平方公里。闽西之一大河汀江贯境而过。全乡辖5个行政村,有5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867户,总人口7750人。该乡基础设施健全,集镇人饮工程日趋完善。新建了乡邮电大楼及移动通信发射塔,移动信号覆盖全乡,信号死角少。新修的柏油路使交通瓶颈制约得到缓解。该乡是汉畲两族混居的乡镇,乡境内民风淳朴,民族风俗多,且较有特色,汉畲族人民通婚,通商、通学,民族交流极其活跃。
二、火山岛简介及详细资料
现象本质形成
从板块运动论来说:由于板块运动,海底各板块碰撞的消亡边界和板块之间生长边界溢出的熔岩流,以后逐渐向上增高,形成了海底火山。海底火山在喷发中不断向上生长,会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海底火山起初只是沿洋底裂谷溢出的熔岩流,以后逐渐向上增高。大部分海底火山喷发的岩浆在到达海面之前就被海水 *** ,不再活动了。所以,人们从来没有真正看到过海底火山爆发的景象。至多,只是看到海底的熔岩泉不断冒出新的岩浆形成新的火成岩。美国一个潜水探险队的两个成员,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探索夏威夷群岛火山。在水面下100英尺的深度,他们拍摄到了不断从海底火山口流出的熔岩河流,沿着火山的山坡向更深的海底奔腾而下,而周围的海水温度被加热到100℃以上。海底火山在喷发中不断向上生长,会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
从板块运动论来说:由于板块运动,海底各板块碰撞的消亡边界和板块之间生长边界溢出的熔岩流,以后逐渐向上增高,形成了海底火山。海底火山在喷发中不断向上生长,会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海底火山起初只是沿洋底裂谷溢出的熔岩流,以后逐渐向上增高。大部分海底火山喷发的岩浆在到达海面之前就被海水 *** ,不再活动了。所以,人们从来没有真正看到过海底火山爆发的景象。至多,只是看到海底的熔岩泉不断冒出新的岩浆形成新的火成岩。美国一个潜水探险队的两个成员,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探索夏威夷群岛火山。在水面下100英尺的深度,他们拍摄到了不断从海底火山口流出的熔岩河流,沿着火山的山坡向更深的海底奔腾而下,而周围的海水温度被加热到100℃以上。海底火山在喷发中不断向上生长,会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
火山岛并不是只有在海洋中的火山喷发才会形成,陆地火山爆发同样可以。一些陆地大型破火山口湖里面,会形成一些熔岩穹丘,这些熔岩穹丘生长变高后便会从湖里面探出来,类似情况是梅扎马火山口湖里面的精灵岛。
火山岛主要由玄武岩组成。在地质学的 *** 分类中,玄武岩和花岗岩同属于岩浆岩(也叫火成岩)。但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是由火山喷发出的岩浆 *** 后凝固而成的一种致密状或泡沫状结构的 *** 。火山爆发流出的岩浆温度高达1200℃,因有一定的粘度,在地势平缓时,岩浆流动很慢,每分钟只流动几米远;遇到陡坡时,速度便大大加快。岩浆在流动过程中,携带着大量水蒸汽和气泡, *** 后,便形成了各种形状各异、含有大量气孔的玄武岩。
而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是岩浆在地壳中侵入到靠近地表的地方,因温度下降 *** 凝固形成的。因为没有岩浆喷出口,岩浆运动缓慢,温度逐渐降低,所以花岗岩等侵入岩中有明显的结晶,如石英、长石、云母等。
消亡边界即板块隐没带,板块下俯冲带动地表物质进入上地幔,然后又被重新火山喷发出来,多年累计可以形成火山岛,如阿留申群岛。
生长边界因为是板块撕裂的地方,地壳都很薄,而且地下岩浆又活动频繁,不少会有岩浆溢流出来,累计形成火山岛屿,如冰岛,加拉帕戈斯群岛。
一种较为罕见的板内火山,这种火山岛的位置不处于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恰恰在板内。地下一根上升流从核幔边界直通 *** 圈底部,在地壳造就板内火山岛。如夏威夷群岛,大溪地岛,凯尔盖朗岛。
环太平洋火山带,南起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脉,转向西北的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向西南延续的是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 *** 岛、菲律宾群岛以及印度尼西亚群岛,全长4万余公里,呈一向南开口的环形构造系。环太平洋火山带也称环太平洋火环,有活火山512座,其中南美洲笠迪勒拉山系安第斯山南段的30余座活火山,北段有16座活火山,中段尤耶亚科火山海拔6723m,是世界上更高的活火山。再向北为加勒比海地区,沿太平洋沿岸分布着着名的火山有奇里基火山、伊拉苏火山、圣阿纳火山和塔胡木耳科火山。北美洲有活火山90余座,著名的有圣海伦斯火山、拉森火山、雷尼尔火山、沙斯塔火山、胡德火山和散福德火山。在阿留申群岛上最著名的是卡特迈火山和伊利亚姆纳火山。在堪察加半岛上有经常活动的克留契夫火山,向击千岛群岛和日本列岛山岛弧,著名火山分布在日本列岛,如浅间山、岩手山、十胜岳、阿苏山和三原山都是多次喷发的活火山。琉球群岛至 *** 岛有众多的火山岛屿,如赤尾屿、 *** 、彭佳屿、澎湖岛、七星岩、兰屿和火烧岛等,都是新代以来形成的火山岛。火山活动最活跃的可算菲律宾至印度尼西亚群岛的火山,如喀拉喀托火山、皮纳图博火山、塔匀火山、坦博拉火山和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培雷火山等,近代曾发生过多次喷发。
环太平洋带,火山活动频繁,据历史资料记载全球现代喷发的火山这里占80%,主要发生在北美、堪察加半岛、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之国",南部包括苏门答腊。爪哇诸岛构成的弧-海沟系,火山近400座,其中129座是活火山,这里仅1966-1970年5年间,就有22座火山喷发,此外海底火山喷发也经常发生,致使一些新的火山岛屿出露海面。
大洋中脊也称大洋裂谷,它在全球呈"W"形展布,从北极盆穿过冰岛,到南大西洋,这一段是等分了大西洋壳,并和两岸海岸线平行。向南绕非洲的南端转向NE与印度洋中脊相接。印度洋中脊向北延伸到非洲 *** 北端与东非裂谷相接。向南绕澳大利亚东去,与太平洋中脊南端相边,太平洋中脊偏向太平洋东部,向北延促又进入北极区海域,整个大洋中脊构成了"W"形图案,成为全球 *** 的大洋裂谷,总长8万余公里。大洋裂谷中部多为隆起的海岭,比两侧海原高出2-3公里,故称其为大洋中脊,在海岭 *** 又多有宽20-30公里,深1-2公里的地堑,所以又称其为大洋裂谷。大洋内的火山就集中分布在大洋裂谷带上,人们称其为大洋中脊火山带。根据洋底 *** 年龄测定,说明大洋裂谷形成较早,但张裂扩大和激烈活动是在中生代到新生代,尤其第四纪以来更为活跃,突出表现在火山活动上。
大洋中脊火山带火山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多集中于大西洋裂谷,北起格陵兰岛,经冰岛、亚速尔群岛至维德角群岛,该段长达万余公里,海岭由玄武岩组成,是沿大洋裂谷火山喷发的产物。由于火山多为海底喷发,不易被人们发现,据有关资料记载,大西洋中脊仅有60余座活火山。冰岛位于大西洋中脊,冰岛上的火山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岛上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30余座,人们称其为火山岛。据地质学家S、Thorarinsson(1960)统计,在近1000年内,大约发生了200多次火山喷发,平均5a喷发一次。著名的活火山有海克拉火山,从1104年以来有过20多次大的喷发。拉基火山于1783年的一次喷发为人们所目睹,从25公里长的裂缝里溢出的熔岩达12公里以上,熔岩流覆盖面积约565平方公里,熔岩流长达70多公里,造成了重大灾害。1963年在冰岛南部海域火山喷发,这次喷发一直延续到1967年,产生了一个新的岛屿-苏特塞火山岛,高出海面约150m,面积2.8平方公里。6a之后,在该岛东北32公里处的维斯特曼群岛的海迈岛火山又有一次较大的喷发。这些火山的喷发,反映了在大西洋裂谷火山喷发的特点。
东非裂谷是 *** 更大裂谷带,分为两支:裂谷带东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经马拉威肖,向北纵贯东非高原中部和衣索比亚中部,至红海北端,长约5800公里,再往北与西亚的约旦河谷相接;西支南起马拉威湖西北端,经坦喀噶尼喀湖、基伍湖、爱德华湖、阿尔伯特湖,至阿伯特尼罗河谷,长约1700公里。裂谷带一般深达1000-2000m,宽30-300公里,形成一系列狭长而深陷的谷地和湖泊,如衣索比亚高原东侧大裂谷带中的阿萨尔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50m,是非洲陆地上的更低点。
现代火山活动中心集中在三个地区,一是乌干达-卢安达-萨伊边界的西裂谷系,自1912-1977年就有过13次火山喷发,尼拉贡戈火山至今仍在活动;二是衣索比亚阿费尔(阿曼)坳陷的埃尔塔火山和阿夫代拉火山,自1960-1977年曾发生过多次喷发;三是坦尚尼亚纳特龙(坦桑)湖南部的格高雷(Grgory)裂谷上的伦盖(坦桑)火山,自1954到1966年曾有过多次喷发,喷出岩为碳酸盐岩类,有较高含量的碳酸钠,为世界所罕见。位于肯尼图尔卡纳湖南端的特雷基火山在80-90年代间也曾多次喷发。现代火山活动区,温泉广泛发育,火山喷气活动明显,多为水蒸气和含硫气体,这是火山现今的活动迹象。
该火山带分布于横贯欧亚的纬向构造带内,西起庇里牛斯岛,经阿尔卑斯山脉至喜马拉雅山,全长10余万公里。这一纬向构造带是南北挤压形成的纬向褶皱隆起带,主要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在该带火山分布不均匀,纬向构造带的西段,由于南北挤压力的作用,在形成纬向构造隆起带的同时,形成了经向张裂和裂谷带,如其南侧的纵贯南北的东非裂谷系,顺两构造带过渡段,因断陷而形成了内陆海-地中海、红海和亚丁湾等,这里的火山活动也别具特色,出现了众多世界著名的火山,如义大利的威苏维火山。埃特纳火山、乌尔卡诺火山和斯特朗博利火山等等,爱琴海内的一些岛屿也是火山岛,活动 *** 强,据义大利历史记载的火山喷发就有130多次,爆发强度大,特征典型,世界火山喷发类型就是以上述火山来命名的,岩 *** 属于钙碱 *** 系列,以安山岩和玄武岩为主。中段火山活动表现微弱,在东段喜马拉雅山北麓火山活动又加强,在隆起和地块的边缘分布著若干火山群,如麻克哈错火山群、卡尔达西火山群、涌波错火山群、乌兰拉湖火山群、可可西里火山群和腾冲火山群等等,共有火山100多座,其中中国的卡尔达西火山和可可西里火山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曾有过喷发,岩 *** 为安山岩和碱 *** 玄武岩类。
我国的火山岛较少,总数不过百十个左右,主要分布在 *** 岛周围;在渤海 *** 、东海陆架边缘和南海陆坡阶地仅有零星分布。 *** *** 中的澎湖列岛(花屿等几个岛屿除外)是以群岛形式存在的火山岛; *** 岛东部陆坡的绿岛、兰屿、龟山岛,北部的彭佳屿、棉花屿、花瓶屿等岛屿,渤海 *** 的大黑山岛,西沙中的高尖石岛等则都是孤立海中的火山岛,福建漳州南碇岛等。它们都是第四纪火山喷发而成,形成这些火山岛的火山现代都已停止喷发。火山喷发的熔岩一边堆积增高,一边四溢滚淌,是火山岛形成中呈圆锥形的地形,被称为火山锥。它的顶部为大小、深浅、形状不同的火山口。由许多火山喷发的地方都形成崎岖不平的丘陵。我国的火山岛主要是玄武岩和安山岩火山喷发形成的。玄武岩浆粘度较稀,喷出地表后,四溢流淌,由此形成的火山岛的坡度较缓,面积较大,高度较低,其表面是起伏不大的玄武岩台地,如澎湖列岛。安山岩属中 *** 岩,岩浆粘度较稠,喷出地表后,流动较慢,并随温度降低很快凝固,
碎裂的岩块从火山口向四周滚落,形成地势高峻,坡度较陡的火山岛,如绿岛和兰屿。如果火山喷发量大,次数多,时间长,自然火山岛的高度和面积也就增大了。火山岛的形成后,经过漫长的风化剥蚀,岛上 *** 破碎并逐步土壤化,因而火山岛上可生长多种动植物。但因成岛时间、面积大小、物质组成和自然条件的差别,火山岛的自然条件也不尽相同。澎湖列岛上土地瘠薄,常年狂风怒号,植被稀少,岛上景色单调。绿岛上地势高峻,气候宜人,树木花草布满山野,景象多姿多彩。
硇洲岛位于广东省湛江市,是中国更大的火山岛,也是"湛 *** 景"之一,美曰"硇洲古韵"。
在茫茫的大洋中,56平方公里的岛屿,看上去像一颗绿宝石。硇洲岛是40万年前海底火山顶发岩浆堆积而成的火山岛,。岛的东南面,正对南海 *** ,风大浪急,火山岩风化成千奇百怪的棱柱石壁,沉积岩壁和陨石般的石球石蛋遍布岸边。惊涛击石,浪花冲天而起,"轰隆"震耳,雾气如云。在海石滩旅游区,奇岩与沙滩共存,海水 *** 透亮,盐份恃浓,是游泳戏浪的更佳处。硇洲渔港是国家级有名的大渔港。硇洲岛国周围海底,布满火山 *** 和洞穴,海草丰茂,跚跚茂密,是 *** 生活的天堂。
硇洲岛有丰富的历史古迹。南宋朝廷逃亡时,曾在岛上驻扎四个月。现在残存的古迹有翔龙书院、宋皇村、宋皇井、三忠庙等。而 *** 9年兴建的硇洲灯塔,是目前世界仅存的两座(另一座为伦敦国际灯塔)水晶磨镜灯塔。灯塔建在更高处,灯光可照射20多海里,现在仍然为导航灯塔,镟转的灯光照亮整个岛屿和海面,煞是奇观。1996年,灯塔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西南临北部湾火山岛,当地俗称"六墩岛",由6座相连的小岛组成。传说在很久以前,在这里的一条小龙,爱上了天宫里的仙女,经常跑到天上与仙女相会,犯了天条。玉皇大帝一怒之下追到这里,把小龙砍成六截,化成六座小岛。传说,那位仙女经常来到这里,祭拜小龙,因此小岛也沾染了一点仙气。因此,火山岛的条件得天独厚,周围的海水清朗而湛蓝,岛沙滩细软柔和,50万年前的火山运动生成的 *** ,经由海水冲刷多年后有着没有的纹理。火山岛岸边鸟声唳唳,是白鹭的长居之所。岛上树木葱翠,树木种类繁多,更有平常不多见的热带野果,是名副其实的火山岛。在岛上,特别是海面 *** 养大蚝的一片片浮排,和 *** 养在滩涂上的一块块蚝田,也是一幅壮观的景象。风平浪静的海湾,碧蓝的海水轻轻地摇曳著沉睡的万亩大蚝排,洁白的海鸥不时的掠过海面,满载而归的鱼船缓缓游入港湾……鱼家乐旅游是火山岛的一大特色,不可不尽兴而归,如果只想散散心,那就任由自己沉浸在岛上迷人的风光里,或是赤着脚在细柔的沙滩上散散步。站在火山岛的小山上极目远眺,还可望见附近几座葱翠仙灵的小岛和现代化的港口。
粮船湾(英语: High Island)原为 *** 第四大岛屿,地区行政上属于西贡区;位于万宜水库西南面,粮船湾海以东,大头洲、鸡洲、老虎吊排、滘西洲、吊钟洲以东,匙洲、南风洲、伙头坟洲、小破边洲、黄泥洲、光头排、横洲以北,破边洲、饭甑洲以西。
粮船湾北面有一条西贡万宜路连线岛的东西部,是远足者畅游万宜水库南岸的必经之处。万宜水库西坝底下亦有创兴水上活动中心,供人玩乐。
1969年, *** ***在粮船湾洲北岸兴建万宜水库,将粮船湾洲和西贡半岛连线起来。从此在官方地图上,粮船湾洲改称粮船湾。在兴建水库之前,粮船湾洲和西贡半岛相隔着官门 *** 。
土木工程拓展署指出,整个华南东部及 *** 在1亿多年前属于火山带。经过土木工程拓展署于粮船湾进行了多年的地质调查发现,于2012年确认粮船湾伸延至果洲群岛处曾经有一座超级火山,名为粮船湾超级火山,直径长达18公里,是 *** 以至中国东南部首座被发现的古代超级火山。
逾400年历史的粮船湾天后宫,经过重修后,在2013年1月2日举行开光典礼,并在宫前举行百席盆菜宴,吸引了过千人参与。今次重修后,天后宫加设文物馆,展示过往所用的祭祀物品。
澎湖群岛,亦称澎湖列岛,是位于 *** *** 上的一组群岛,也是 *** 的附属岛屿之一,东距 *** 本岛约50公里,西离欧亚 *** 约140公里,由90个大小岛屿组成,总面积约为128平方公里,全境均隶属 *** *** 省澎湖县管辖,为 *** 实际管辖区域之一大离岛群。16世纪时葡萄牙殖民者来到东方,发现澎湖海域鱼产丰富,岛上住着许多渔民,因此称呼澎湖为渔翁岛(Pescadores)。
澎湖群岛多渔港,夜间万点渔火流动,忽明忽灭,与水中映射之星斗互相辉映,1953年 *** 省***将"澎湖渔火"选定作为 *** 八景之一。观光游憩是现今澎湖群岛的重要产业之一, *** *** 观光局也在1995年于澎湖群岛设立"澎湖风景特定区"。
澎湖古名"岛夷"、"方壶"、"西瀛"、"亶州"、"平湖"。最早在四千五百年前即有人居,当时可能是前往澎湖一带从事渔捞活动的短期居民。9~10世纪时(大约中国唐末或宋初)开始有汉族人定居。
中国文献对澎湖最早的记载出现于南宋,楼钥《攻愧集》卷八十八泉州知府〈汪大猷行状〉:乾道七年(1171年)四月,起知泉州,到郡……郡实临海,中有沙洲数万亩,号平湖……"文中并描述汪大猷为保护在平湖的 *** 不被毗舍邪国人(菲律宾米沙鄢群岛)所劫掠,在平湖造屋二百间遣将驻守。平湖与澎湖在闽南语中发音相近,学界普遍同意平湖即澎湖。由此可知中国最晚在南宋时已派兵驻守,将澎湖收为版图。
元朝时,随着 *** *** 日益增多,设定了巡检司;
15世纪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时留下的郑和航海图中的平湖屿就是澎湖群岛。
16世纪时葡萄牙人来到东方,发现澎湖海域鱼产丰富,岛上住着许多渔民,因此称呼澎湖为渔翁岛(Pescadores)。
17世纪上半叶(中国明朝时期),荷兰东印度公司两度企图在澎湖建立贸易根据地,但经明朝以谈判和 *** 驱逐而离开。1661年郑成功 *** 之后,在澎湖设定了安抚司;清代先后设定了巡检司、通判;1884年8月5日至1885年6月13日中法战争期间,法国远东舰队与清军在 *** 北部与澎湖之间发生西仔反战役。
*** 5年依据《马关条约》与 *** 本岛一同被割让给日本,设澎湖岛厅, *** 7年改称澎湖厅,之后就处于日本 *** 之下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为止。 *** 就原辖地区设立了澎湖县。
1991年, *** *** 观光局设立"澎湖风景特定区筹备处"。1995年,正式成立澎湖国家风景区,目标和宗旨为建设澎湖成为"国际级海上观光休闲渡假中心"。
澎湖群岛南海的虎井屿与望安岛之间海域有北回归线通过,绝对位置由北纬23°12′至23°47′,经度与百慕达相差约180°,由东经119°19′至119°43′间,因此澎湖群岛又被称为东方百慕达。
澎湖群岛由90个大小岛屿所组成,以下列出主要有人居住的岛屿:
90个大小不等的岛屿里面,除了最西边的花屿是由安山岩组成之外,其他都是由玄武岩组成。群岛的熔岩是于约1740万年前至800万年前,由许多小的裂隙孔洞喷出。各岛屿的地貌和夹层沉积岩皆十分平缓。所以澎湖的平坦面是真正的熔岩流台地面,而不是差异侵蚀造成的侵蚀面。
面向太平洋的 *** *** 边缘地带在大地构造上是一连串的断层盆地,断层盆地是因为地壳受到张力拉开造成的,会形成一系列的地堑和地垒,而澎湖正好位于南海盆地的北端,因此也有类似的地形构造。
群岛地表平坦,缺少地形的高低变化。
植物只有矮草和灌木,跟 *** 本岛的树木苍郁有很大的差别,主因是气候的关系。 *** 年雨量约 *** 0毫米,但澎湖列岛只有约1000毫米左右,降雨季也分布不均,强劲的东北季风是最主要的气候特征,当通过 *** 与 *** 之间的管状地形风力便会加速,让澎湖笼罩在冷冽的季风下,每年约有1\3时间处于大风下,尤其是10月至次年3月之间,平均风速约每秒8米;更大风速每秒可达每秒20米以上。季风不止影响农林植物的生长,也对土壤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本地的树木高不过附近的建筑物,是因为风切压住它的高度。另因岛屿位于海上,土壤盐分偏高,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海水每天都有两次规律 *** 的涨退潮称为潮汐,外海潮差约1米;但内海因受地形影响,潮差可达3米左右,因时因地潮差也不一样。潮汐侵蚀地形能力并不大,可是却可以日积月累搬运漂砂。因此潮汐对于海埔新生地、沙洲、海滩跟沙嘴等海岸地形有很大的影响力。
澎湖寺庙不但是村民 *** 中心,更具有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功能。因此澎湖居民对寺庙的建筑相当重视,甚至不惜巨额兴建,要求美轮美奂,以 *** 对神明的尊敬。
1.建筑材料:寺庙建筑材料大致上可分为二种,一种是木料,用来作建筑的主体,但由于澎湖本身并无森林,所以木材主要是进口而来。第二种是石材,主要是以花岗石为主,目的是防止石雕风化、侵蚀,也有部分寺庙用于墙身,对抗强烈的澎湖季风。另有当地石材-硓呮石(澎湖的珊瑚礁所形成的石材,一说应为呮硓石)。
2.空间隔局:澎湖寺庙是以合院建筑为主,庙宇屋脊背较大,是以防风来考量。
3.泥塑:泥塑是将三合土掺入棉花,再塑出各种形象的艺术,也会加入贝壳,再嵌上瓷片称之为剪花或剪黏。
4.花窗:寺庙正面花窗,一般寺庙多用花鸟或螭虎图案等吉祥图案为主,不过澎湖常以洗石子技法为之,或加色灰泥塑而成,有地域的特色。
5.彩绘:澎湖寺庙深受阴阳五行的影响,特别重视彩绘。不少寺庙梁柱和柱子都有使用"擂金画"。"擂金画"主要是将金箔磨成粉末状,趁底漆未干时用笔沾金箔粉敷上之画法,主要用在木雕上,颜色丰富。
6.柱子:功能是用来支撑整座庙,有圆柱、方柱、六角柱和八角柱,大多都有雕龙在柱身,身体盘绕柱子一圈,并用爪子捉珠,有的柱身更有豊富的虾兵蟹将、和 *** 或 *** 神话人物配置。
韩国济州岛(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观)
印尼群岛(主要集中在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
火山岛自然生态风景区位于 *** *** 西岸、与厦门岛毗邻的福建省漳浦县江口村,距离厦门机场90公里,约1小时20分钟车程。
景区总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其中海陆域面积30.7平方公里,海洋面积69.3平方公里。
景区北起龙海市交界处的崎沙湾,经香山半岛、江口湾、皇后乳、烟楼山、后蔡湾至整尾屿半岛,海岸线全长约18公里,海水清澈、沙滩平缓、沙质细腻指标优过夏威夷,属特级沙滩,是一个保持着原生态海岛风情的度假休闲绝佳之地。
火山岛,当然有着许多神奇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火山自然地貌,这些火山地貌景观的形成源于100余万年前的8次火山喷发。如雄伟峻奇的玄武岩群、造型奇特的火山喷奇口、巧夺天工的海蚀熔岩等等。
火山岛最吸引游人的还是那令人惊讶的可与夏威夷相媲美的优质沙滩,在这里,您真的可以忘记一切烦恼,把身心完全交给蔚蓝的海洋和轻柔的海风。
尼加拉瓜 *** 议会19日通过法案,批准该国更大火山岛奥梅特佩岛加入由 *** 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画"主导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尼议长努涅斯表示,当天所有与会的议员一致通过了该法案,支持奥梅特佩岛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这也是继伯萨 *** 雨林和圣胡安河之后,尼加拉瓜境内第三个加入"人与生物圈计画"的自然保护区。
奥梅特佩火山岛位于尼加拉瓜西南部的尼加拉瓜湖中,由两座海拔分别为1394米和1610米的火山构成,岛屿面积约为270平方公里,岛上常住人口约3.5万人。整个岛屿被各种热带植被覆盖,火山高耸入云,风景秀美,物种丰富,较完整地保留了中美洲动植物的独特 *** 和多样 *** ,也是当地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
"人与生物圈计画"主导的生物圈保护区是 *** 教科文组织科学部门于1971年发起的一项***间跨学科的大型综合 *** 研究计画,旨在建立全球 *** 的自然保护网。
三、珊瑚乡历史沿革
1、珊瑚乡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名字的由来颇具传奇色彩。据说,在古代,这片土地上曾有一个湖泊,湖泊清澈见底,湖底的石头形状奇特,如同珊瑚般美丽,因此得名珊瑚巷。这个独特的地名,为珊瑚乡打下了深深的历史烙印。
2、时间回溯到1956年,珊瑚乡与冷水滩乡进行了行政区划的合并,从此,珊瑚乡成为了冷水滩乡的一部分。然而,这段历史并未在此停滞,1958年,珊瑚乡归属 *** 公社,开始了新的行政管理阶段。紧接着,1961年,珊瑚乡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变革,改建为珊瑚公社,受冷水滩区的直接管辖。
3、1997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珊瑚乡的行政区划再次调整,它被纳入了凤凰经济开发区的管辖范围,这标志着珊瑚乡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扮演了更关键的角色。然而,2003年,珊瑚乡又回到了冷水滩区的怀抱,回归了它最初的行政区域,继续书写其独特的历史篇章。
4、这一系列的历史变迁,见证了珊瑚乡从湖泊边的小巷到行政区划调整的演变过程,每一次变动都为珊瑚乡的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使其在历史的长河中独树一帜。
5、珊瑚乡为地名,我国同名乡镇主要有: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珊瑚乡,该乡位于上杭县西北部,面积43平方公里,总人口7750人;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珊瑚乡,位于冷水滩区中部、城区北部,共2823户,10119人。
关于本次福建珊瑚之乡简介和珊瑚的产地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