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之乡创吉尼斯(中国竹编之乡是哪里) - 之乡 -

竹编之乡创吉尼斯(中国竹编之乡是哪里)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3

很多朋友对于竹编之乡创吉尼斯和中国竹编之乡是哪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东阳竹编的传承意义
  2. 草编的原料工匠
  3. 哪个地方以特色竹编出名
  4. 竹编的历史

一、东阳竹编的传承意义

近10多年来,随着市内几个原大集体竹编企业的改制解体,一批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跌打滚爬中锻炼成长的民营竹工艺企业应运而生。如市东风竹编厂等均为我市竹编企业的新生排头兵。它们或以动物器皿细竹编称长,或以平面中国书画竹编工艺品著称,或以江南民俗风情为竹艺精品题材,或以实用竹编工艺品作大批量生产,或采用新工艺 *** 竹编移影系列产品,或专门生产古代 *** 等健身新产品,真是 *** 过海,各显神通,将东阳竹编工艺水平提到一个新的境界和新的高度。围绕着这些排头兵转的,还有一大批分散在各乡各村、家家户户的竹编个体经营户,他们将东阳竹编工艺产品市场搞得又活又红火。

据不完全统计,东阳竹编的编织技法现有150多种。竹编工艺品可分为有人物、动物、器皿、仿古品、陈设品、家具、灯具、文具、浴具、花具、装饰品、竹丝镶嵌(竹木结合)、竹编书画艺术品、竹艺园林建筑、竹艺室内外装饰、竹编墙纸、竹根雕、留青雕等25大类,3000多个花色品种。全市从业人员6000余人。中国竹工艺 *** 2名,省工艺美术 *** 2名,高级工艺美术师4名,中级工艺美术师98名。产品远销欧亚美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全市竹编工艺品总产值达2亿元,出口创汇1.5亿元。东阳竹编工艺品,以其高超的技艺、独特的风格、优美的造型、精细的编织、典雅的色彩、欣赏与实用相结合著称于世。

总之,“东阳竹编”作为浙江省的传统工艺美术特艺品种,不失为中华工艺美术园地中的一朵向阳怒放的奇葩。如果能得到各级 *** 和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光辉的21世纪,东阳竹编必定能继承传统,创新技艺,创造新的佳绩。

创品牌,打造精品,已成为新时期竹编工艺品生产的一个亮点。至2005年,在国家级、省、部级工艺美术大展、大赛或博览会上,东阳竹编工艺品共获奖项95件,其中金奖以上42件、银奖18件、铜奖15件、优秀奖20件。获奖成绩在全国县市级竹编同行中遥遥领先。其中何福礼的竹丝白鹤鼎、大象、咏鹅图、哪吒闹海等金奖作品,卢光华的大型竹编壁挂《兰亭序》、百马图、威虎图、苏东坡前后赤壁赋书法、立体竹编《唐寅山水画》等金奖作品,徐经彬的千禧龙盘金奖作品,都在各自的工艺领域中达到了出类拔萃的艺术高度,为全国专家、行家和广大群众所称道。其中卢光华的《兰亭予》、《八骏图》和何福礼的《 *** 竹丝花篮》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何福礼在1997年为 *** 社会服务联合会庆祝 *** 回归而特制的 *** 0米长的巨型龙灯,由 *** 特首 *** 亲手为其点睛开眼,获当年吉尼斯世界纪录奖牌。 *** 也曾多次报道东阳竹编传统技艺。然而,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冲击,竹编技艺后继乏人,东阳竹编主要靠45岁以上的一批艺人支撑着,年轻人当中几乎没人肯学,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如果不及时加以保护,这一传统技艺将面临失传。所以对传统工艺美术产品一东阳竹编进行保护,已刻不容缓。

东阳产竹,素有竹编之乡之称。东阳竹编在殷商时代问世。作为工艺品的“东阳竹编”,也有1200多年历史了,宋代以元宵节灯著名,明清以来以选为贡品而闻名于世,清末民初进入全盛时期,早在1915年即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奖。解放后,特别是 *** *** 以来,东阳竹编枯木逢春,蓬勃发展,先后获轻工部优质产品、浙江精品、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银杯奖及金杯奖、中 *** 间艺术一绝金奖等。至2005年底,共获奖项95项(次)。

竹编馆藏有竹编精品500余件。其中有“竹编状元”马富进百年精品“提篮”、国家级珍品“九龙壁”和“渔翁”、“香炉阁”等稀世工艺杰作,以及“中国竹工艺 *** ”卢光华何福礼的 *** *** 力作。

二、草编的原料工匠

[嘉定的黄草] [山东的蒲草] [浙江金丝草] [杭州水毛花] [各地马兰草] [湖南龙须草] [东北马蔺草] [江浙的苏草] [ *** 的席草] [苏州的蒯草] [云贵的荐草] [安徽玉米皮] [四川的竹壳] [云南的箬壳] [陕西的麦草] [山东的麦草] [四川棕榈叶] [云南鸡广藤] [古永水厂藤] [盈江刮皮藤] [云南的黄藤] [贵州的红藤] [河北红皮柳] [四川青神竹] [湘南攸梨藤] [汝城的灰藤] [湖南盘山藤]

地域不同,原料也不同,长江流域的草编原料多用野生的黄草、苏草、席草(水毛花)、金丝草、蒲草、龙须草、马蔺草、蒯草、荐草、竹壳、箬壳等,也有用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稻草为原料的。黄河流域,比如河北、河南、山东的草编,多为麦草,另外还有东莞的黄草,浙江的金丝草,湖南的龙须草等。草编

巧媳妇李咏梅搞柳编每年换回一辆桑塔纳:

宁阳县东疏镇小王庄村27岁的农家妇女李咏梅,有一套精致柳编的绝活,普通的柳条在她手里可以变成2000多种诸如花篮、水果篮、食品盒之类的工艺品,全部销往国外。李咏梅对记者说:“俺用柳条一年能挣回来一辆‘桑塔纳’!”

艺人马富进、何福礼、卢光华简介

马富进(1860~1933年),曾名马府君,佐村谷岱村人。11岁学艺,竹编技艺超群,是清末民初东阳竹编杰出 *** 、著名匠师,创造了许多珍品杰作,名声流传于世。

他为吴宁清朝翰林李品芳家 *** 的1对3层托篮。化工3年半,油漆3个月。构思奇妙,编织精巧别致。该托篮于1952年由省文化局选购去送北京,现珍藏于故宫博物院。

他在50岁时创作的竹编神像“魁星点斗”,造型生动,气势雄浑,色彩典雅,编织精细。“魁星”左脚踩在鳌鱼头上,右脚向后踢,一手持斗,一手执笔,上身俯倾,呈点状元之势,炯炯有神,姿态逼真似生。1915年,被选送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1 *** 9年,参展于“西湖博览会”,获得“竹编状元”匾额1块和奖金,名声大振。

他创作的竹编工艺品还具有实用价值。如竹编小酒杯,玲珑精巧,美观别致,盛酒功能可与瓷杯媲美。

展品“八角提篮”创作于1906年,是东阳竹编老一辈艺人硕果仅存的稀世珍宝。

何福礼,中国竹工艺 *** 、高级工艺美术师。男,1944年生,1958年入东阳竹编厂学艺,现任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东风竹编厂董事长、总工艺师。

*** 出身寒苦,14岁为谋生进厂学艺,长期在竹艺编织之一线摸爬滚打,数十年磨一剑,终于从一个小篾匠成长为一代竹工艺 *** 。

*** 业精于勤,功底深厚,经验丰富,一直是原东阳竹编厂的业务骨干和技术权威。1983年由其主持编织技法处理的绝世珍品《九龙壁》,独创多种编法,被载入《东阳市志》,成为竹编工艺的一个里程碑。 *** 为 *** 特制的《工艺长龙》,全长达 *** 0米,1997年由港首 *** 亲自点睛,并创世界最长舞龙吉尼斯纪录。 *** 年过六十仍勤劳不缀,不断有新作精品问世。 *** 致力于培育新人,先后收徒数十人,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为东阳竹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竹编之乡创吉尼斯(中国竹编之乡是哪里)-第1张图片-

卢光华,中国竹工艺 *** 、高级工艺美术师。男,1948年生于浙江东阳,长在竹编世家,系雅溪卢氏竹编传人。现为中国竹子博物馆技术顾问、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市竹艺精品有限公司总设计师。

由其独创的大型竹编《兰亭序》开千古竹编艺术之先河, *** 后创作的竹编立屏《清明上河图》、《百马图》等40余件作品先后获国家级、省级金奖和银奖,两件作品评为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30余件大型作品为博物馆或国内外行家和知名人士收藏。他的竹编书画艺术被权威部门称为“中 *** 间艺术一绝”和“中国竹编书画之一家”。

卢光华 *** 独创的竹编书画艺术品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具独特的编织技艺,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流派,被人们誉为“古今中外竹编艺术的新高峰”。自20世纪90年 *** 始,随着经济体制 *** 的深入发展,竹编企业通过改制全面推进,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发展得生机勃勃、如火如荼,其中东阳竹编之花开遍城乡,涌现出了一大批竹编工艺能人和精品杰作。

近10多年来,随着市内几个原大集体竹编企业的改制解体,一批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跌打滚爬中锻炼成长的民营竹艺企业应运而生。如市东风竹编厂等均为我市竹编企业的新生排头兵。它们或以动物器皿细竹编称长,或以平面中国书画竹编工艺品著称,或以江南民俗风情为竹艺精品题材,或以实用竹编工艺品作大批量生产,或采用新工艺 *** 竹编移影系列产品,或专门生产古代 *** 等健身新产品,真是 *** 过海,各显神通,将东阳竹编工艺水平提到一个新的境界和新的高度。围绕着这些排头兵转的,还有一大批分散在各乡各村、家家户户的竹编个体经营户,他们将东阳竹编工艺产品市场搞得又活又红火。

据不完全统计,东阳竹编有家具、灯具、文具、浴具、花具、容器、动物器皿、装饰品、健身器皿、仿古品、竹丝镶嵌(竹木结合)、竹编书画艺术品、竹艺园林建筑、竹艺室内外装饰、竹编墙纸、竹根雕、留青雕等25大类,300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市从业人员6000余人。中国竹工艺 *** 2名,省工艺美术 *** 2名,高级工艺美术师4名,中级工艺美术师百余名。2002年全市竹编工艺品总产值达2亿元,出口创汇1.5亿元。

三、哪个地方以特色竹编出名

青神县素有“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的美誉,目前已开发了平面竹编、立体竹编、瓷胎竹编等25类3000余种竹产品,远销欧洲以及东南亚等5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内外赢得多方认可。

其中,竹编作品“青神竹龙”成功申报“最长竹编舞龙”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青神竹纸通过欧盟认证,贡献了竹纤维全价利用的中国智慧。

青神是之一代蜀王蚕丛故里,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岷江古航道小峨眉”、“苏轼第二故乡”、“中国椪柑之乡”、“中国竹编艺术之乡”。

青神国际竹艺城景区是国家AAA *** 景区。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而打造。景区位于县城以南,核心区面积2.8平方公里,景区主要包括: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中国竹艺城、熊猫馆、中国首家竹林湿地公园、竹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园和中国竹编之一村等6大景点。

汉阳古镇位于城南20公里,是蜀中经由水路通往乐山、重庆的重要停泊口岸。汉阳镇从汉 *** 始得名,历史悠久,有“富汉阳”之称。四合院、封火墙,吊脚楼、古檐、“井”字形街道构筑起汉阳古镇,有极 *** 古和旅游价值。

四、竹编的历史

1、在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就地取材,使用各种石斧、石刀等工具砍来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在实践中,发现竹子干脆利落,开裂 *** 强,富有弹 *** 和韧 *** ,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

2、在殷商时代,竹藤的编织纹样丰富起来。在陶的印纹上出现了方格纹、米字纹、回纹、波纹等纹饰。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竹的利用率得到扩大,竹子的编织逐步像工艺方面发展,竹编图案的装饰气味越来越浓,编织也日见精细。

3、秦汉时期的竹编沿袭了楚国的编织技艺。1980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出土的“秦陵铜马车”底部铸有方格纹,据专家分析,这方格纹就是根据当时竹编席子编织的方格纹翻铸的。

4、明代初期,江南一带从事竹编的艺人不断增加,游街窜巷上门加工。竹席、竹篮、竹箱都是相当讲究的工艺竹编。尤其以竹编最为著名。益阳的水竹凉席创始于元末明初。

5、 *** 战争胜利以后,中国的竹编工艺逐渐复苏。20世纪50年代以后,竹编艺术开始名正言顺的归口到工艺美术行业,进入了艺术的殿堂。

6、1990年以后,浙江嵊州,四川省青神县和渠县先后被评为“中国竹编之乡”。

7、进入21世纪以后,竹编工艺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而出现滑坡,其编织技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也有不少竹编艺术家们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新的艺术,新的作品在缓缓冒尖。

1、魅力的外表之下是瓷胎竹编深刻的文化内涵:天人合一的造物观。

2、瓷胎竹器工艺从材料的选择到编制过程,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准确,竹子搜集时间不当容易造成竹子生虫或者发霉,竹龄选择决定了竹子的柔韧 *** ,从而决定了瓷胎竹器的编制难度和美观程度。

3、瓷胎竹编的材料选择的时节、地域,传统竹编的 *** 工艺、 *** 水平最终决定了一件瓷胎竹编是否材美工巧。传统竹编虽然算不上 *** 斧神工,但是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造物观念“天人合一”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文章分享结束,竹编之乡创吉尼斯和中国竹编之乡是哪里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标签: 吉尼斯 中国 编之乡 哪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