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云南铜具之乡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云南铜锅哪里买更好的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云南矿山游(鲁甸乐马厂银矿-1)
乐马厂银矿床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地区鲁甸县城 *** °方向,平距23km,矿区呈北东35°方向展布,与构造线一致,矿区长5.26km,宽1.27km,面积6.70km2,经普查探明其为大型 *** 富银矿床。
矿区到龙头山镇公路里程约7km,为乡村简易公路,矿区至鲁甸县城约40km,龙头山镇至鲁甸县城为 *** 柏油路,矿区到昭通市区约67km,至昆明310km,矿区至内昆铁路昭通站约130km,交通方便。
从昆明可以选择乘客车到达昭通,再从昭通转班车到鲁甸。为了节约时间,我们选择了从昆明便开始包车。
早上8点从昆明出发,一路走走停停,风景不错,沿途都是“康庄大道”。但从昭通出来后,天开始飘起了小雨,于是大伙儿一合计决定改变计划,在鲁甸县城住下。
时间是晚上6点半,鲁甸县城餐厅,两肉三菜一汤,一顿美餐。吃完饭云开雾散,繁星满天,农历十七依旧团圆皎洁的月亮升上来,预示着第二天是个好天气。
早餐后,收行理,一直磨蹭到上午八点才出发。天气晴好,顺着 *** 柏油马路缓缓前行,山坡上漫山遍野的秋色正精彩的怒放着,咱们一路走走拍拍。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龙头山镇。
龙头山镇古称朱提山,境内八宝村乐马厂历史上为产银盛地,早在汉代即为朱提银的主产地,名驰海内。镇 *** 所在地距县城约31公里,东与火德红镇、大水井乡、文屏镇相连,南与巧家县包谷垴乡隔牛栏江相望,西与乐红镇相连,北与小寨镇、水磨镇接壤。
龙头山镇是乐红乡至县城必经之地。更高每拔2860米,更低海拔90米, *** 海拔1542米,立体气候显著,属典型干热河谷区,年平均气温14.9度,无霜期约290天以上,年降雨量700-1100毫米,全镇辖11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246个村民小组。
龙头山镇水能资源十分丰富,镇内有龙泉河、沙坝河流经,有一级、二级、 *** 、四级电站、龙桥电站、红石岩电站和即将投产的天花板电站。主要胜产烤烟、辣椒、核桃、花椒、花生、大蒜、蔬菜等经济作物,辣椒、核桃、大蒜是龙头山的特色经济作物。
龙头山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锦远深厚。龙头山古称朱提山,是朱提文化的发源地,清乾隆五年至嘉庆五年是乐马厂办银、铜矿的鼎盛时期,当时办矿者来自全国各省,达十余万人,各地商人均分籍贯结伙,组织同乡会。建起了各具特色的禹王庙、观音庙、建主庙、黑神庙、财神庙、西王庙、万寿宫、楚圣宫、寿福寺。与寺庙配套建设的有“三步两孔桥”、“三架楼梯望月亮”、月牙台、号台山、二台山、五台山、利台、望乡台等。加上大佛山、老君山以及照壁山的齐俊风姿,形成了一派楼阁林立、石阶碗蜒、钟鼓四起、奇峰巍峨、壮丽恢弘的繁华景观。在银矿鼎盛时期种植的两棵桂花,如今已成为乐马古桂,树高8米,树干须3人合围拢,枝繁叶茂呈蘑菇状,总覆盖面积约50平方米。每年的6月和8月古桂开花,淡淡的幽香随风飘散数里。树前有一方鲁甸县 *** 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标志牌,书刻“乐马厂古银矿遗址”。如今,这里居住着彝、苗、壮、回等十余个少数民族,交通便利,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安居乐业。
再朝前行,开始走上乡村弹石路面,而我们却失去了方向。从龙头山镇开始,那个“乐马厂古银矿遗址"的路牌就此消失,在岔路口,我们不得不停车询问当地村民,指引我们上山的方向。到达资料记载的“乐马厂古银矿遗址地"八宝村",再次问询当地小朋友:“银矿在那里?"孩子们给我们指了一个继续前进上山的道路。顺山路盘旋而上,发现了一个工厂样子的大门,却是一个现代的矿业公司所在,只是大门紧闭。在门口千呼万唤,里面鸦雀无声。问村民何故如此门可罗雀?答道因为大山已经基本被掏空了,出于安全考虑这里已经停工歇业。
我们只能打开地质资料,从地质图上寻找路线方向,计划从弯腰树矿段起穿越观音山矿段→黄硔山矿段→老君山矿段,然后返回龙头山镇。
我们先了解一下乐马厂银矿区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扬子地台西缘滇东台褶带的滇东北台褶束内,小江断裂之东的次级北东向乐马厂断裂带中部,滇东北区域内构造格架表现为北东向的向斜宽缓,背斜狭窄的隔挡式褶皱。
矿体处于龙头山背斜核部,东邻小赛向斜,西连大佛山向斜。乐马厂银矿床产于龙头山背斜核部的逆冲推覆断裂带中,在昭通——六盘水银、铅锌成矿带西部巧家——彝良成矿亚带的乐马厂银矿田内,为古生代 *** 裂谷发展的晚期(主沉积阶段),沉积环境有利于银、铅、锌的聚积,地层中这种元素丰度值较高。
上述有利的构造环境和区域成矿背景,为乐马厂银矿床的形成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十点半左右到达弯腰树矿段,沿着山路向上,路两边是连续的坡地,零星出现的房屋。一路走到半山腰,在一个拐弯处,来回寻找几趟,终于找到了寒武系砂、泥岩的分界线。
路顺着山腰平缓上升,天气炎热,走过半个多小时后,慢慢适应了节奏,还不觉得吃力。这段路出露地层有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寒武系砂、泥岩和白云岩,下、中奥陶统石英砂岩夹白云岩,中泥盆统曲靖组的白云岩,下二叠统铝士岩和灰岩,其间缺失了志留系,上奥陶统,上、下泥盆统和石炭系地层的沉积出露总厚度1500m。
大约走了一个半小时,我们到达了观音山矿段,看到了龙头山背斜构造,观察了F1和F5、F6断层。
从整个矿山来看,构造为北东30°方向展布的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主要断裂互相切割叠置组成叠瓦状。推覆断层 *** 为中泥盆统和下二叠统,总体为一背斜(龙头山背斜),次级褶曲发育(大虎山向斜和手把崖背斜),上盘地层自北东向南西依次为寒武系、中下奥陶统、中泥盆统和下二叠统,推覆体内褶曲发育。
F1断层:分布于矿区南部,长1800m,宽100~500m,上盘地层为中下奥陶统中泥统下二叠统,组成近南北向的老君山向斜, *** 地层为下二叠统,组成大虎山向斜。断层产状:西侧为80-120°∠40-70°,东侧为270-320°∠20-30°,轴部产状30-45°∠20-30°,构成呈北东35方向倾斜的半船形断层,破碎带宽0.20~40m,一般20m左右,在产状由陡变缓的地段厚度更大。破碎带 *** 具分带现象,顶底为断层糜棱岩,下部为角砾岩,中上部为碎裂岩。
F6断层:分布于矿区中、北部,延伸长4500m,破碎帯宽100~800m,上盘为塞武系碎屑岩和白云岩, *** 为中泥盆统至下二叠统灰岩、白云岩,断层产状与F1类似,破碎岩成分有砂、泥岩,白云岩和灰岩。F1和F6断层产状均表现为西陡东缓,倾向相反的半船形。
F5断层:纵贯矿区南北,长5260m,产状为高角度逆冲断层,西侧切割F6断层,在F5、F6上盘分别发育早期次级西倾正断层F2和F11。
主要含矿断裂为F1、F6两条,次要含矿断层为F5、F2和F11。
二、铜厂彝族乡简介
1、铜厂彝族乡,坐落在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的西北部,与易门县城保持着24公里的距离,而昆明省会则位于更远的122公里之外。这个乡村由9个行政村组成,每个村又细分为153个村民小组,占地面积广阔,总面积达到了2 *** 平方公里。乡内人口总数为22794人,其中超过六成是少数民族居民,这使得铜厂彝族乡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特色,尤其在山区的地理环境中,它更显得独具一格。
2、作为典型的山区乡,铜厂彝族乡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吸引着游客和学者。这里的居民保持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传统,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展现了彝族人民的独特生活方式。无论是深厚的历史积淀,还是多元的民族文化,都在这个小乡里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3、尽管地处偏远,铜厂彝族乡并未因此而落后,反而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也在寻求发展和进步,努力提升基础设施和教育水平,让村民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条件。这个充满活力与魅力的乡村,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界展示着云南少数民族乡村的魅力。
三、云南有哪些美称
1、云南美称有春城指昆明;黑白雪山丽江的玉龙雪山;云岭之南;坝子;彩云之南指云南的湖;旅游天堂;昆明池古称 *** 泽;十里不同天;动物王国;高原明珠;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 *** 材之乡等等美称。
2、昆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早在三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滇池周围生息繁衍;公元前278年滇国建立,定都于此;765年南诏国筑拓东城,为昆明建城之始;明末时期,南明永历 *** 在昆明建都。
3、昆明属北 *** 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为山原地貌,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沿湖风光绮丽,由于地处低纬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享有“春城”的美誉。
4、玉龙雪山在纳西语中被称为“欧鲁”,意为“天山”。其十三座雪峰连绵不绝,宛若一条“巨龙”腾越飞舞,故称为“玉龙”。
5、又因其岩 *** 主要为石灰岩与玄武岩,黑白分明,所以又称为“黑白雪山”。是纳西人的神山,传说纳西族保护神“三多”的化身。
6、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不论对于国内民众,还是对于海外人士,云南都是一个遥远的地方。云南素有“彩云之南”的美称,这既是对“远方”的地理时空的诠释,又是对心理的审美距离的表白。
7、云南大地,山川纵横,江河奔流, *** 滔滔,湖光山色,坝子平地星罗棋布,大气磅礴的风光与小桥流水的景致彼此映照,相得益彰。其风景之幽,习俗之奇,民族之多,古迹之真,民风之淳,人情之美,物种之繁,气候之异,造化之妙,文化之盛,比比皆是。
8、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 *** 泽、滇海。在昆明市西南,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平方千米,云南省更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
9、平均水深5米,最深8米。湖水在西南海口洩出,称螳螂川,为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
10、《中国云南野生动物》是兼具学术和科普价值的动物学新著。云南素有“动物王国”之美称,自古以来,不少研究者都试图深入认识它。徐霞客在游云南时就对一些特有动物作过生动的描记。
11、新中国成立后,以昆明动物研究所为 *** 的中国科学家们,响应国家的号召,为查清动物资源本底,踏遍了云岭滇水,长年累月的风餐露宿、洒尽汗水,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收集了大量的标本和资料。
12、终于之一次 *** 科学地描绘了云南动物王国的基本面貌的形成过程。此中的艰辛与豪迈,唯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
好了,关于云南铜具之乡和云南铜锅哪里买更好的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