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湘绣之乡,湘绣作品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 *** 在湘绣之乡的问题,以及和湘绣作品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中国四大名绣之湖南湘绣
  2. 更具湘楚之地特色的湘绣是哪里的特产
  3. 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具有什么美誉

一、中国四大名绣之湖南湘绣

1、——四大名绣,是优秀的地方绣种,于清末成名。

2、几 *** 的桑蚕织绣文化在地方上多有蕴养,民间刺绣发展至明末清初,在各地均已形成流派体系,这些流派在使用的材料、针法上没有很大区别,但在主要常用针法、技巧、题材等发面各有独特风貌;其中苏绣、湘绣、蜀绣、粤绣以所属民系风俗为依托,因题材而制宜针法技巧,从历史名绣中汲取营养,又在绣庄经营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去芜存菁,力求精工细作,继而成就了有自己特点的地方名绣。四大名绣在清末声名鹊起,也源于苏、湘、蜀、粤等地的富庶,地方上官绅商贾云集,商品绣交易空前繁荣,技艺切磋,互相促进,水准提升,售价便高,名声则远播矣。绣品不拘囿于日常生活用品的制式效果,追求观赏 *** ,并在名人名绣的滋养下开发出各自相对独到的绣制题材。对我们来说,不能弱化名绣之间的风格、题材、色彩、用材等特征,明辨其风貌特征是品鉴的之一步。

3、湘绣乃四大名绣之一,它在湖南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是以长沙为中心产地的刺绣,与苏绣相比,色彩相对浓烈,风格刚健饱满,较为写实,不论何种题材的绣面,都具有浓厚的民俗特色,狮、虎、松鼠是湘绣的传统题材,其中尤以绣狮虎著名(图1-4-5-9湘绣《狮》)。湘绣用丝线颇有讲究:把皂荚蒸煮后,再以笋皮裹着丝线抹拭,使丝线不易起毛,以获光滑洁亮的刺绣效果,此法与苏绣旧时沾洁净唾液抹平绣面有异曲同工之意。

4、湖南民间刺绣历史久远,1958年湖南长沙烈士公园楚墓出土的战国时期“龙凤蔓草纹刺绣”残片其生动活泼的构图,刺绣技法的精美,已凸显出战国时期湖南刺绣的高水平,又1972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一批汉代刺绣,色彩绚烂,图案丰富,绣工精致,针法细腻(图1-4-5-10汉绣长寿纹湖南省博物馆藏)。如此丰盈的楚绣文明体现了湖南民间刺绣的源远流长。

5、图1-4-5-10汉绣长寿纹湖南省博物馆藏

6、至清代,湖南民间刺绣普及城乡,嘉庆戊寅年(公元1818年)《湘潭县志》记载:潭邑妇居乡曲者,辛 *** 井臼,緂麻索缕;住城市者,勤力针黹营生;至富贵家闺秀,多事刺绣,针神丝绝不减前人(图1-4-5-11清湘绣蚊帐飘湖南省博物馆藏)。同治年间,湖南刺绣始称湘绣,它吸取了苏绣、粤绣的优点并迅速发展起来。

7、图1-4-5-11清湘绣蚊帐飘湖南省博物馆藏

8、清末,湖南岳阳市平江李仪徽(1854年-1 *** 8年),在她借居于大土绅叔祖父李次青“超园”期间,常读诗习字,临画刺绣,天长日久在画与绣之间,她悟出了一个新的刺绣针法——掺针绣,用此针法可以绣出原画的神韵,因此它的诞生使湘绣艺术品刺绣有别于苏绣和粤绣,并推进了湘绣技艺,成为湘绣的主要针法之一,之后吴彩霞绣坊将此针法发扬光大,一直延用在湘绣艺术品中(图1-4-5-12清湘绣荷塘 *** 台北历史博物馆藏)。

9、图1-4-5-12清湘绣荷塘 *** 台北历史博物馆藏

10、湘绣宗师胡莲仙(1832年- *** 9年)是吴彩霞绣坊的开创者,她出生于安徽,少时随父久居江苏吴县,学会了苏绣,20岁与湖南湘阴人吴健生结婚,后迁居湘阴,中年寡居,一度还在曾国藩家传教刺绣技术,1879年胡莲仙初挂“绣花吴寓”招牌,继改“彩霞吴莲仙女红”招牌,又于光绪二 *** ( *** 6年)胡莲仙之子吴汉臣、吴勋臣在长沙红牌楼开设“吴彩霞绣坊”,由此开启了湘绣商品发展之门(图1-4-5-13清湘绣吴彩霞绣坊产品湖南博物馆藏)。当时,湖南巡抚赵尔巽就将长沙红牌楼吴彩霞绣庄及附近典当所藏的湘绣搜购一空,运售出境,使湘绣首次走出国门。无独有偶,1905年端方接任湖南巡抚,他也对湘绣情有独钟,在任期内他不仅专门雇佣三十余名绣工为其刺绣字画,还在他离任之前,特地派一位鉴赏专家,以高于市价一倍的 *** ,在锦云绣馆定绣了大批的钟鼎、碑帖、名人字画为图稿的绣品(图1-4-5-14锦云绣馆原始绣稿湖南省博物馆藏),这批湘绣有的被他赠北京王宫大臣,有的带往国外赠与外国官员,这是第二次湘绣品大量流出国门,也使湘绣之名远播海内外。一时间,更多的湘绣馆也随之增设,湘绣形成繁荣之势。

11、图1-4-5-13清湘绣吴彩霞绣坊产品湖南博物馆藏

12、图1-4-5-14锦云绣馆原始绣稿湖南省博物馆藏

13、湘绣在往艺术刺绣延伸发展过程中,湘绣画师杨世焯为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杨世焯(1840-1910),字季棠,湖南宁乡人,出身书香门第,自幼攻书,能书善词,承先辈水墨衣钵,青年时师从湘潭画家尹和伯(1835-1919),书法摹欧阳询“变更体”,后又远游上海,饱览苏杭佳景,观赏历代丹青珍品,中年重返故里,开馆传艺,建办绣庄把书画与刺绣结合起来,培养了众多懂画擅绣的刺绣人才,湘绣早期的名家肖咏霞、杨佩珍、杨厚生都是这里培养出来的,那时,由他们绣制的湘绣艺术刺绣品,一件可售得数十两纹银,在长沙等地十分抢手(图1-4-5-15清杨世焯湘绣画稿湖南省博物馆藏,图1-4-5-16清杨世焯绘稿,杨佩珍施绣湖南省博物馆藏)。杨世焯把刺绣与文人画相结合的创举,提高了湘绣的艺术内涵,丰富了湘绣的艺术表现力,为湘绣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14、图1-4-5-15清杨世焯湘绣画稿湖南省博物馆藏

15、图1-4-5-16清杨世焯绘稿,杨佩珍施绣湖南省博物馆藏

16、清末像杨世焯这样敢于用优秀的绘画才能,为民间刺绣工艺倾注个人所能,是非常可贵的。在他的影响下,朱树之、陈英等地方画家也介入了湘绣的研究设计(图1-4-5-17画师陈英所绘湘绣画稿1,图1-4-5-18画师陈英所绘湘绣画稿2),使湘绣艺术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并茁壮成长。清宣统二年(1910年),在清 *** 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一批参展的湘绣一展风采,赢得广泛好评,湘绣名声鹊起。最让湘绣美名远扬的要数1933年绣制的美国罗斯福总统像了,这幅湘绣肖像由唐仁甫画、杨佩珍绣,在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上展出引起轰动,罗斯福总统亲临参观,为绣像的逼真和精彩而赞叹。现在这幅绣像仍收藏在美国亚特兰大市“小白宫”博物馆中。

17、图1-4-5-17画师陈英所绘湘绣画稿1

18、图1-4-5-18画师陈英所绘湘绣画稿2

19、湘绣自清末开始,几乎没有脱离过诸多画家的设计扶持相助,使得这一传统的绣艺始终不停地吐故纳新充满活力(图1-4-5-19清湘绣一品富贵 *** 藏,图1-4-5-20清湘绣紫绶金章 *** 藏)。

20、图1-4-5-19清湘绣一品富贵 *** 藏

二、更具湘楚之地特色的湘绣是哪里的特产

1、中国四大名绣中的湘绣一直是湘楚地区人民的骄傲,具有浓厚的湘楚之地的特色。湘绣作品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动物、人物,都让我们惊喜,那么更具湘楚之地特色的湘绣是哪里的特产?且随小编去了解吧。

2、长沙县沙坪和开福区霞凝一带,是湘绣生产的传统基地湘绣起源于民间刺绣,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已发现最早的实物是1958年从长沙楚墓 *** 土的一幅龙风图。1972年,马王堆汉墓又出土了40件刺绣衣物和一幅铺绒绣锦。这些绣品图案多达10余种,绣线有18种色相,并运用了多种针法,达到针脚整齐、线条洒脱、绣工纯熟的境界。至清代,长沙刺绣遍及城乡。

3、据清同治《长沙县志》载:“省会之区‘,妇女工刺绣者多,事纺织者少,大家巨族或以锦钿相尚。”长沙县沙坪和开福区霞凝一带,是湘绣生产的传统基地,多数农家妇女均以刺绣为业,曾有“绣乡”之称。城内绣庄众多,到清未有26家,绣工逾万,年产绣品2万多件。绣品以被面、枕套等日用品为主,也有少量高档画屏。

4、湘绣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它是以画稿为蓝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在刻意追求画稿原貌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故其独特技艺,尽在“施针用线”之中。湘绣针法多变,以掺针为主,并根据表现不同物象、不同部位自然纹理的不同要求,发展为70多种针法。

5、线色万千,根据各种不同画稿的题材,运用各种不同的针法,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丝线或绒线,凭借针法的特殊表现力和绣线的光泽作用,使绣制出来的物象,不但保存着画稿原有的笔墨神韵,而且通过刺绣工艺,增添了物象的真实 *** 和立体感,起到了一般绘画所不及的艺术效果。以致湘绣独成一派,到清末“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

6、从此,湘绣以其独特的捣 *** 魅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湘绣出尽风头。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时湖南省何键授意以他个人名义赠给罗斯福,传为佳话。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 *** 博物馆。

7、解放后,湘绣工作者一改过去传统产品多为单面绣的工艺,着力发展双面绣艺术,同时又创制出难度更大的“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它在一块透明底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出两个主题、构思、色彩、针法各异的物象。如双面全异绣“花木兰”绣屏,取材于《木兰词》中的名句。

8、一面绣的是“ *** 赴戎机……寒光照铁衣”,一面的绣的是“当窗理云,对镜贴花黄。”这样不仅出色地反映了木兰女扮 *** ,披坚执锐的英雄形象,又反映了“脱去战时胞”身着女儿装的少女校态,而且使对 *** 形象更加生动。

9、一面戎装,一面红装,其构思之巧妙和绣艺之精湛,堪称巧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湘绣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绣品丰富多采。着名传统名牌“虎”“狮”和“百鸟朝凤”等挂屏;有获“省优产品”的百鸟、百鱼、百花、百童、百蝶“五百”被面;还有众多的双面全异绣湘绣精品。

身在湘绣之乡,湘绣作品-第1张图片-

10、【结束语】湘绣源于湖南,流传于民间,在国内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令人称赞的是湘绣的双面绣,好像也就只有湘绣能做到如此。长沙县沙坪有“湘绣之乡”的称号,因而长沙县沙坪也因湘绣而出名了。

三、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具有什么美誉

1、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具有产品荣誉是

2、1910年,湘绣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

3、1995年,长沙沙坪镇被 *** 授予“中国湘绣之乡”的称号。

4、2006年,湘绣入选之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2006年,沙坪被授予湘绣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基地。

6、2011年03月28日,原国家质检 *** 批准对“湘绣”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7、2014年,湖南省湘绣研究所被 *** 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 *** 保护示范基地。

8、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它起源于湖南的民间刺绣,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优点而发展起来,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19世纪末,绣工胡莲仙的儿子吴汉臣在长沙开设之一家自绣自销的“吴彩霞绣坊”。

9、在湖南民间刺绣基础上吸收“苏绣”、“广绣”之优点,渐渐湘绣针法以参针为其特色。湘绣以着色富于层次、绣品若画为特点,民间有苏猫、湘虎之说。湘绣狮虎毛纹刚健直竖,眼球有神,几可乱真,已发展到异色、异形、异面的双面全异绣。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身在湘绣之乡和湘绣作品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湘绣 作品 绣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