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人参之乡绘画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人参手绘图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清代宫廷绘画的奖惩与赏罚
1、本文仍以清代宫廷内务府的档案资料,再来看一看清代宫廷是如何运用奖惩赏罚的 *** ,使用和控制供奉画家的。同样,关于这些问题,也未见于以往画史中有何论述,它们仅得之于档案内零星和分散的材料。
2、任何部门和机构,为保证运作的顺利,都需要有一套完整、严密的 *** 。在用人方面,奖惩赏罚分明,就是十分必要的做法。清代的宫廷画家是隶属于内务府造办处管辖的,皇帝通过 *** 传达他的命令,由内务府总管大臣等实施。造办处内的画家作画技艺好,为人勤勉,出勤率高,都会得到奖赏;如果相反,则要受到惩罚。笔者在查阅清宫档案时,发现一部分关于这方面的记载,现摘录如后,并略加说明,以补充画史叙述之所阙。
3、从档案记载来看,对宫廷画家的奖赏有下列三种形式,即钱财、实物和假期。
4、乾隆元年(公元一七三六年)宫廷画家唐岱、郎世宁以及郎世宁的 *** 王幼学因为画画出色,皇帝传旨赏给唐岱和郎世宁每人人参二斤、纱二匹,王幼学得到官用缎二匹。同年郎世宁等画家又得到皇帝赏给的 *** 缎、貂皮等珍贵物品。康熙时入宫的老画师冷枚,在乾隆七年(公元一七四二年)获得赏银五十两,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以奖励他在宫廷内长期供职的辛劳。同年画家郎世宁、王致诚、王幼学、张为邦、孙祜、丁观鹏、沈源等分别得到一个元宝和一匹缎的奖赏。以上是宫廷画家得到皇帝钱财和实物的赏赐。
5、奖励的另一种形式则是给予宫廷画家某种特许的假期。金廷标是一位得到乾隆皇帝欣赏的画家,乾隆二 *** (公元一七六三年)金廷标的 *** 金泓(或作金鸿)病逝,皇帝特别恩准金廷标回到南方家乡奔丧,而且在此期间照旧发给俸禄。宫廷画家周鲲系南方人,初到北方,水土不服,久病不愈,便请求皇帝允许他回到老家养病,并表示病好了之后仍然再进宫效力。因为乾隆皇帝颇为嘉许周鲲的画艺,同意了他的请求。三年后,周鲲病愈,还是回到了宫廷中继续供职。这类假期,也是皇帝给予宫廷画家的一种奖励方式。乾隆四十二年(公元一七七七年)供职宫廷的欧洲画家艾启蒙七十岁生日的时候,于圆明园得到乾隆皇帝召见,并赐朝服及御题海国耆龄匾,在北京的其他欧洲传教士亦参加了庆祝典礼,还下命令,使艾启蒙获得了乘坐八抬肩舆、乐队官员随行在京师中巡游的荣耀,这也应当是对宫廷画家的很高奖励。
6、特别受到皇帝喜爱的画家,不但在生前会获得皇帝给予的赏赐,而且在死后,也能有一定的荣誉。比如意大利传教士画家郎世宁,于乾隆三十一年(公元一七六六年)去世后,根据乾隆皇帝的谕旨,特追加侍郎衔,并赏银三百两为其料理丧事。画家死后封赐的事例并不多。其实这也是皇帝给予奖励的一种方式。
7、以上种种奖励的方式,都是为了鼓励宫廷画家能够更好提高技艺,勤勉作画,为皇帝服务。但是在宫中仅有奖励还是不够的,与奖励相对应,必须还要有严厉的惩罚措施来配合。一般来说,宫廷画家作画不认真、出现差错、工作态度怠慢,都将会受到惩处。
8、雍正六年(公元一七二八年)十一月内务府档案中有如下一条记载:六品官阿兰泰来说,为慈宁宫画画人散懒滑惰事启怡亲王。奉王谕:着沈照唐英例每日稽查,伊等如有不来者,即行启我知道。遵此。怡亲王允祥是雍正皇帝的弟弟,为总管内务府工作,负责宫廷画家的管理。根据怡亲王的指示,沈在慈宁宫画家中严加稽查,并于第二年的四月,将画画人王均革退。革退也即除名,是清代宫廷中比较严厉的一种惩罚。
9、乾隆十一年(公元一七四六年),宫廷画家金昆奉命画《大阅图》,绘制过程中,由于疏忽,竟然将八旗的位置画错。事出之后,画家金昆还企图加以掩饰。乾隆皇帝得知此事,十分恼怒,责令怡亲王允祥和内大臣海望将金昆治罪,停发其所食钱粮银,并要革除其职务。同时对监督宫廷画家作画的催总花善,以 *** 不力也做出了停发俸禄的决定。金昆急忙将画错的地方改过,并经其他人说情,另外金昆毕竟是一位在宫中时间较长的画家,画艺也比较出色,乾隆皇帝这才准许金昆继续留在宫中作画。但是当月只得到一半的俸禄, *** 失职的催总花善也只得到一半的俸禄。
10、根据以上所引档案资料,清代宫廷画家受到的惩罚,仅革除职务和停发或减少俸银这两项,尚未见到因为画错画而丢掉 *** 命的例子,与前代有的宫廷画家相比,处境还算是不坏的呢。比如像明朝有些宫廷画家因作画不称旨,而被皇帝处死。明初宫廷画家赵原以应对不称旨坐死(朱谋《画史会要》);盛着以画中水母乘龙背,不称旨,弃市(徐沁《明画录》)。清朝若干皇帝曾经多次大兴 *** ,株连甚众,倒还没有听到清朝有过什么图画狱。
二、 *** 乡 ***
1、以下哪个是古代著名“唐三彩”工艺中的基 *** 彩之一(白色)
2、我国古代称为“ *** 冰”的是(水晶)
3、我国古代称为“吉金”的是(青铜)
4、我国被称为“建筑业鼻祖”的是(鲁班)
5、古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产生了 *** 爆竹,最初用来(驱散瘟疫,镇妖避邪)
6、唐朝著名医生孙思邈曾为四大放明之一( *** )做出过卓越贡献
7、东汉时期发明的“水排”作用在于(提高冶铁质量)
8、著名的“赵州桥”位于(河北省)
9、“宋瓷”闻名世界,宋代五大名窑除定窑、哥窑、钧窑、官窑外,还有(汝窑)
10、宋代制瓷业非常繁荣,著名的汝窑位于哪个省(河南)
11、北宋庆历年间,印刷技术逐渐成熟,在雕版印刷基础上出现了“活字印刷”,这项技术的发明人是(毕升)
12、东汉时期,纸张逐渐代替竹简和丝帛来书写文字,这项造纸技术的发明人是(蔡伦)
13、东汉时期我国出现了世界上之一台监测报告 *** 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它的发明者是(张衡)
14、“景泰蓝”工艺品的主要原料是(铜)
15、古代工艺中的“云雕”是指(一种漆雕工艺)
16、秦代的“兵马俑”体现了古代工匠的哪项高超技艺(制陶工艺)
17、古代新春有贴年画的习俗,画中的鲤鱼 *** 哪种寓意(连年有余)
18、翡翠是古代一种贵重的玉器材料,它在材质上属于(矿物)
19、古代民间所用的“顶针”属于(缝纫用具)
20、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建造者是(李冰)
21、下列年代相对最早的一个朝代或时期是(汉)
22、东晋和西晋的顺序是(先有西晋后有东晋)
23、唐朝 *** 实行三省六部制,下面哪个省不在三省之列(下书省)
24、下列朝代按时间顺排列应为(夏商周)
25、曾经 *** *** 的隋炀帝名叫(杨广)
26、著名的陈胜吴广 *** 地点大泽乡在哪个省(安徽)
27、不属于二十四史的史书是(史通)
28、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治平局面称为(贞观之治)
29、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国号是(贞观)
30、提倡“兼爱,非攻”的是(墨家)
31、宋太祖赵匡胤通过哪个事件夺取 *** 建立宋朝(陈桥兵变)
32、北宋建国时所定的京都首都是(开封)
33、“农田水利法”是历史上哪次变法中提出的兴农措施(王安石变法)
34、《资治通鉴》是我国之一部编年体通史,它的作者是(司马光)
35、“元曲四大家”除了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外还有(郑 *** )
36、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之说的明朝思想家是(王守仁)
37、明代的小说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著成《三国演义》的是(罗贯中)
38、明代是短篇小说的兴盛时期,著名的短篇小说“三言、二拍”的作者分别是(冯梦龙、凌蒙初)
39、唐朝灭亡后,中原一带先后出现了五个朝代,史称“五代”,除后梁、后唐、后晋外还有(后汉和后周)
40、世界上最早记载“哈雷彗星”的书是(《春秋》)
41、西周时期出现的“十五国风”是指(十五种地方民歌)
42、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驾御车马)
43、东汉时期的“黄巾 *** ”领导者是(张角)
44、祖冲之之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推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
45、北魏末年贾思勰编写的《齐民要术》所总结的是(农业生产技术)
46、清朝入关后的之一位皇帝是(顺治)
47、太平天国 *** 的核心 *** 中,封为“西王”的是(萧朝贵)
48、太平天国 *** 的核心 *** 中,冯云山被封为(南王)
49、著有《徐霞客游记》的徐霞客是(明朝)人
50、著名的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是(元朝)人
51、中国古代历法名著《授时历》的作者是(郭守敬)
52、以下三个皇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康熙雍正乾隆)
53、清代著名小说《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
54、清代曹雪芹所著的小说《红楼梦》最初命名为(石头记)
55、康熙和乾隆所提名的“七十二景”位于(避暑山庄)
56、清朝推行“摊丁入亩” *** 的皇帝是(雍正)
57、古代著名的抒情诗《离 *** 》的作者是(屈原)
58、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是叫(节度使)
59、隋唐时期最盛行的体育活动是(马球和 *** )
60、唐朝著名诗人层出不穷,被誉为“初唐四杰”的有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61、唐代 *** 王孙思邈所著之书叫(《千金方》)
62、隋朝末年唐国公李渊是在何地起兵(太原)
63、历史上曾有“天下之盛,扬为首”之说,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 *** 业城市是在(唐)
*** 、唐朝作为重要对外贸易港口的城市是(广州)
65、唐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使)
66、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规定国家通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
67、“退避三舍”的典故所发生的时期和相关人物是(春秋时期的重耳)
68、曾经 *** *** 的隋炀帝名叫(杨广)
69、唐太宗时期京城长安在历史上是第(5次)被定为京城
70、唐朝官制中的三公是指(太尉,司徒,司空)
71、唐代有位世界上最早测量“子午线”长度的天文学家是(僧一行)
72、八王之乱,严重 *** 社会经济,导致北方各少数民族大规模内迁和各地流民起事,加速了(西晋)王朝的灭亡。
73、“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首脍炙人口的《侠客行》出自(李白)
74、“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出自(《长恨歌》)
75、被称为乐府双壁的是《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76、古诗名句“夕阳无限好”的下句是(只是近黄昏)
77、古诗名句“正是江南好风景”的下句是(落花时节又逢君)
78、古诗名句“十年一觉扬州梦”的下句是(赢得 *** 薄幸名)
79、古诗名句“今日听君歌一曲”的下句是(暂凭杯酒长精神)
80、古诗名句“千山鸟飞绝”的下句是(万径人踪灭)
81、古诗名句“举杯邀明月”的下句是(对影成三人)
82、古诗名句“采菊东篱下”的下句是(悠然见南山)
83、古诗名句“奇文共欣赏”的下句是(疑义相与析)
84、古诗名句“郎骑竹马来”的下句是(绕床弄青梅)
85、古诗名句“大漠孤烟直”的下句是(长河落日圆)
86、古诗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的下句是(无人知是荔枝来)
87、古诗名句“春风得意马蹄急”的下句是(一日看尽长安花)
88、古诗名句“男儿何不带吴钩”的下句是(收取关山五十州)
*** 、古诗名句“仰天大笑出门去”的下句是(我辈岂是蓬篙人)
90、古诗名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下句是(浅草才能没马蹄)
91、古诗名句“千里莺啼绿映红”的下句是(水村山郭酒旗风)
*** 、古诗名句“可怜九月初三夜”的下句是(露似真珠月似弓)
93、古诗名句“长恨春归无觅处”的下句是(不知转入此中来)
94、古诗名句“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下句是(道似无晴还有晴)
95、古诗名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的下句是(白云千载空悠悠)
96、古诗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下句是(一行白鹭上青天)
97、古诗名句“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下句是(谁家新燕啄春泥)
98、古诗名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的下句是(一片孤城万仞山)
99、古诗名句“凭君莫话封侯事”的下句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100、古诗名句“燕山雪花大如席”的下句是(片片吹落轩辕台)
101、古诗名句“人生得意须尽欢”的下句是(莫使金樽空对月)
102、古诗名句“马上相逢无纸笔”的下句是(凭君传语报平安)
103、古诗名句“云横秦岭家何在”的下句是(雪拥蓝关马不前)
10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
105、苏轼《赤壁怀古》中的“遥想公瑾当年”一句所指人物是(周瑜)
106、李清照《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的下一句是(浓睡不消残酒)
107、苏轼《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下一句是(卷起千堆雪)
108、岳飞《满江红》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下一句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09、宋词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一句是(似曾相识燕归来)
11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出自宋词《天净沙秋思》,作者是(马致远)
111、被称为“文房四宝”的是(笔墨纸砚)
112、被称为“天下之一行书”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113、有画圣美誉的吴道子是哪朝人(唐朝)
114、我国之一部 *** 分析字形和考求字义的字典是(说文解字)
115、著名的《女史箴图》是哪位画家的作品(顾恺之)
116、“ *** ”四个字一共由多少笔画组成(三十二画)
117、著名的《女史箴图》是哪位画家的作品(顾恺之)
118、被誉为“书圣”的是哪位书法名家(王羲之)
119、有“画圣”美誉的吴道子是哪朝人(唐朝)
120、以草书见长,人称“草圣”的书法家是(张旭)
121、被称为“文房四宝”的是(笔墨纸砚)
122、被称为“天下之一行书”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123、唐朝的“唐”字由多少笔画组成?(十画)
124、唐朝的“朝”字由多少笔画组成?(十二画)
125、“ *** ”四个字一共由多少笔画组成(三十二画)
126、“长安”两字一共由多少笔画组成(十画)
127、下列哪个字具有汉字的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折、钩、提”(永)
128、我国之一部 *** 分析字形和考求字的本义的字典是(说文解字)
129、古代名画“洛神赋图”的作者是(顾恺之)
130、古代名画“步辇图”的作者是(阎立本)
131、隋朝的“隋”字由多少笔画组成?(十一画)
132、以画竹子著称的书画家郑板桥是哪个朝代的人(清朝)
133、古代书画按风格来讲,“工笔”绘画注重(细致写实)
134、书画工艺中所称的“裱画”是指(为书画配上衬纸卷轴以便张贴和收藏)
135、“说琴谏国王”所说的是(邹忌谏齐王)
136、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乐器是哪一类(吹奏乐器)
137、五音是(宫商角徵羽)不包括(雅)
138、吹奏横笛的正确口型应该是(嘴角向两边)
139、古人所称的“锹秤”指的是哪种物品(棋盘)
140、中国象棋棋盘上的“米”字形方框叫做(九宫)
141、以下哪一个是象棋中不会出现的走法(象四进五,士二进四)
142、关于象棋的说法错误的是(兵和卒只允许前行,不能后退和平移)
143、关于围棋的说法错误的是(围棋的棋子分数辆相同的黑白子)
144、围棋开局的落子规则是(执黑先行)
145、围棋的棋盘图案是(横竖十九条直线)
146、关于琴的古代故事“说琴谏国王”所说的是(邹忌谏齐王)
147、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乐器是哪一类(吹奏乐器)
148、围棋棋子紧邻的直线交叉点称为(气)
149、古人所称的“楸枰”指的是哪种物品(棋盘)
150、关于围棋的说法,下面哪个是错误的(围棋的棋子分数量相同的黑白两色)
151、按音律的风格情趣划分,与阳春白雪截然相反的是(下里巴人)
152、古代流传的名曲“十面埋伏”主要由哪种乐器演奏(琵琶)
153、象棋之一步走“炮”至 *** ,俗称“当头炮”,这步棋的走法叫作(炮二平五)
154、以下“不属于”象棋术语的是(边前象)
155、以下属于围棋术语的是(三连星)
156、下列古代乐器中,属于少数民族乐器的是(马头琴)
157、“葫芦丝”是我国古代哪地区常见的民族乐器(西南)
158、“马头琴”是哪个民族的常用乐器(蒙古族)
159、以下乐器与“笛子”在演奏方式上属于同一类的是(唢呐)
160、以下乐器与“琵琶”在演奏方式上属于同一类的是(筝)
161、以下中国古代乐器,按常见大小计算,最小的是(木鱼)
162、民族乐器“葫芦丝”按演奏方式划分属于(吹奏类乐器)
163、“二胡”是民间常见的拉弦乐器,它的琴弦数目是(两根)
1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描述的是哪种乐器(琵琶)
165、琵琶顶部的“弦轴”作用是(调节音高)
166、象棋中的“ *** 马”是指(在对方将前一格形成将军的马)
167、以下象棋的棋子中不能走直线的是(象)
168、以下哪一个是象棋中不会出现的走法(兵七进二)(象四进五)(士二进四)
169、以下关于象棋的说法,那个是正确的(象棋起源较早,战国时期就已有记载)
170、魔族门派中只收男 *** 的门派是(狮驼岭)
171、一只召唤兽出战多场却没有损失忠诚度和寿命,可能是因为(是在擂台切磋)
172、战斗中捕捉怪物的快捷键是(Alt+G)
173、召唤兽是否听从主人的召唤出战,取决于它的(忠诚度)
174、能够提高防御力的宝石是(月亮石)
175、下列具有补充气血功效的装备特技是(气归术)
176、避免遇敌的“摄妖香”在哪可以买到(杂货店)
177、点击“人物状态”栏的“技能→烹饪”可能得到下面哪种物品(包子)
178、以下只能女 *** 角色佩带的装备是(黄铜圈)
179、以下只能男 *** 角色佩带的装备是(纶巾)
180、“装备收购商”不会收购下面哪类装备(耐久度为0的)
181、战斗中按下“Alt+A”的组合键,角色会怎样行动(随机攻击某个敌人)
182、物品放在“道具”栏与“行囊”栏有什么不同(行囊栏物品不能直接使用)
183、让角色“自动跟随鼠标”跑动的 *** 作 *** 是(压下左键几秒钟)
184、在哪个城市里的店铺可以买到“10级”兵器装备(建邺城)
185、以下物品在战斗中不能由召唤兽来使用的是(飞刀)
186、初入游戏时领取宠物后才能携带召唤兽,负责发放宠物的 *** 是(建邺城的宠物仙子)
187、“打开法术快捷栏”的组合键是(Alt+C)
188、下面哪项属 *** 的点数分配对“灵力”的影响更大(魔力)
*** 、 *** 怪和狐美人结婚后,可能养育哪个宝宝(小精灵)
190、游戏中向玩家传授“梦幻卡牌”技能的 *** 名叫(牌中仙)
191、梦幻卡牌对弈的胜负依据是(气血)
1 *** 、与 *** 对弈梦幻卡牌如果取胜,可以获得什么奖励(金钱奖励)
193、负责发放“官职任务”的 *** 是哪一位(李将军)
194、养育 *** 中,能够提高小宝宝法术悟 *** 的物品是(启蒙棋谱)
195、养育 *** 中,人族小女孩的默认名字是(小丫丫)
196、游戏中的“龟鹤延年灯”属于几级家具?(二级家具)
197、以下属于“一级家具”的是(漆花地板)
198、在家中摆放家具时,怎样转换家具的朝向(按空格键)
199、与“家具 *** ”相关的辅助技能是(巧匠之术)
200、可能天生具有“ *** ”技能的召唤兽是(律法女娲)
201、变异白熊的皮毛是什么颜色的(蓝色)
202、多少级以上可以携带“大蝙蝠”作为召唤兽(5级以上)
203、多少级以上可以携带“小龙女”作为召唤兽(25级以上)
204、游戏中收到邮件消息时,如何确认是 *** 或GM发来的消息?( *** 消息框无头像,并且有 *** 边框)
205、游戏高峰期可能出现计费 *** 繁忙、 *** 扣除延迟情况,此时怎样才能最准确地核实自己的消费记录(主页左侧 *** 区的“消费查询”)
206、东海湾的海岸边有一位船夫,他可以把行人送到哪里(傲来国)
207、“小家碧玉”是哪个门派 *** 的称谓(女儿村)
208、“护城小兵”是哪个门派 *** 的称谓(大唐官府)
209、等级达到多少时可以领取一级的门派�%C
三、求“域外绘画流入中土考略”全文
1、中土为古文明之国,一切文化,均独自萌芽,独自滋长,与域外无相关系。稍后,以文化、 *** 、商业、交通、进展等诸原因,渐渐发生域外与中土交互之事实。换言之,文化、 *** 、商业、交通等愈进展,交互之事实,亦愈综错,而文化学术之互相影响变化,亦愈甚;此为人类进化上之自然现象。绘画为人类文化之一部,其进展,亦自不能离开自然现象之例。兹为域外绘画与中土绘画交互上便于研究起见,将域外绘画流入中土之时期及影响变化等,作一慨略。
2、夏禹治洪水,分九州,铸九鼎,《左传》云:“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为备,使民知神奸。”有人颇以此为域外绘画更先流入中土之证。然考夏代版图,仅为九州之地,所谓远方者,顾无名称地域之可考,以意度之,总不外九州不远之边陲,则仍属中土范围,未可以较扩大之域外相看待也。
3、又《拾遗记》云:“周灵王时,有韩房者,自渠胥国来,身长一丈,垂发至膝,以丹沙画左右手,如日月盈缺之势,可照耀百余步。”按《拾遗记》为符秦方士王嘉所撰,其言多荒诞,为《齐谐》志怪一例;证之史传皆不合。而韩房之各,既未见于中土谈画之书;记载之事实,亦全近神话。所云日月盈缺之势,亦不过一种极简单之形象,不能谓为较完成之绘画。如据此以为域外绘画之流入中土,殆始于周季,自是不妥。
4、域外绘画之流入中土,比较近于事实者,厥为秦始皇时骞霄国画人烈裔来朝一事。故予以秦代烈裔来朝,为域外绘画流入中土之之一期。次为后汉 *** 绘画之流入中土为第二期。再次为明代 *** 教士欧西绘画之流入中土为第三期。末为近时之欧西绘画之流入中土为第四期。在事实上较显著者,自然须从第二期起,即依次简述于下:
5、中土与欧洲之交通,虽开始于元代,然自元人 *** 衰微以后,并因欧、亚 *** 交通之不便,以致中断。至西历十四五世纪间,欧、亚两洲,各亟谋彼此之交通;在中土,则有明永乐至宣德时,三保 *** 郑和七下西洋;在西方则有地亚士(Bartholomew Diaz)发现好望角等。至西历1514年,葡萄牙人阿尔发耳(Jorge Alvares)至广东之三洲岛后,荷兰、西班牙、英、法诸国,俱相继而至 *** 广州等处。并渐渐沿漳、泉、宁波而达北京。西方 *** *** ,亦随之而来中土,亦即为西方绘画之随来中土。
6、明季 *** *** ,时由海道来中土之广东,福建诸沿海地传教,然多不为中土官民所 *** ,无甚成绩。至1579年, *** 会教士罗明坚(Michael Ruggseri)至广州。1580年,利玛窦继来金陵,建 *** 教堂, *** 教始植其基础于中土。后并至北京,于是中土人士之信 *** 教者,亦渐增多。当时中土学者,如徐光启等,即为笃信 *** 教义而受洗礼者。利氏,住中土甚久,通华文 *** ,东来时,挟有欧西之图画,及雕版图像书籍器物等甚夥,西洋之历算格致哲理等诸科学,亦由利氏之传教而传入中土,明万历二 *** ,西历1600年。宗表文有云:
7、“谨以《 *** 像》一幅,《 *** 母像》二幅,即 *** 像。《 *** 经》一本,真珠镶嵌十字架一座,报时钟二架,《万国图志》一册,雅琴一张,奉献于御前。物虽不腆,然从西极贡来,差足异耳。”
8、利氏所献之《 *** 像》、《 *** 母像》,当然为其东来时,挟带图像中之一部。姜绍书《无声诗史》云:“利玛窦,携来西域《 *** 像》,乃女人抱一婴儿,眉目衣纹,如明镜涵影,踽踽欲动,其端严娟秀,中国画家,无由措手。”张氏所谓《 *** 像》,即《 *** 像》也。当时顾起元既曾见利氏其人,并见利氏所携之 *** 像。顾起元《客座赘语》云:
9、“利玛窦,西洋欧罗巴国 *** 。面皙白,虬须深目,而睛黄如猫。通中国语,来南京,居正阳门西营中。自言其国以崇奉 *** 教为道, *** 者,制匠天地万物者也。所画《 *** 》,乃一小儿,一妇人抱之,日天母。画以铜板为帧,而涂五彩于上,其貌如生,身与臂手,俨然隐起帧上,脸之凹凸处正视与生人不殊。人问画何以致此?答日:‘中国画,但画阳,不画阴,故看之面躯正平,无凹凸相。吾国画,兼阴与阳写之,故面有高下,而手臂皆轮圆耳。凡人之面,正面迎阳,则皆明而白;若侧立,则向明一边者白;其不向明一边者,眼耳鼻口
10、凹处,皆有暗相。吾国之写像者,解此法用之,故能使画像与生人无异也。”
11、顾氏所记,较《无声诗史》为详。且记述利氏谈西洋画用光学以显明暗之理,是则西洋画理,亦由利氏而开始萌芽于中土。继利氏而来中土者,有利氏之徒罗儒望(Joao da Rocha),德国 *** 会教士汤若望(Joannes Adam),均挟来相当之画像器物,并有由邮寄而来中土者。崇祯二十二年间,汤若望曾进呈《 *** 降凡一生事迹像》。黄伯禄《正教奉褒》记其事云:
12、崇祯十三年十一月。先是有葩槐国(B *** aria)君玛西理(Maximlianus)饬工用细致羊蒋,装成册页一帙,彩绘《 *** 降凡一生事迹》各图,又用蜡质装成三王来朝 *** 圣像一座,外施彩色,俱邮寄中华,托汤若望转赠明帝。若望将图中圣迹,释以华文,工楷誉缮。至是,若望恭赍趋朝进呈。
13、盖当时西洋教士,深知中土人士之爱好绘画,故以此为宣传之具。与汉、魏、南北朝时之西域及印度僧人,携来佛画,以为 *** 宣传之工具者,全为一辙。1615年,利玛窦所著拉丁文《中土布教记》(De Christiana expeditione-apud Sinas),1629年毕方济(P.Franciscus Samdiaso)所著之《画答》,皆言及西洋画,西洋雕版图画,为中土传教之辅助而收大效之事,盖可想见。中土人士,亦因西洋教士携来之绘画,应用阴阳明暗之法,俨然若生,为中土所未见,而生爱好。并因喜新之心,中土画家,亦渐渐受其影响。然明季传入中土之西画,大率为《 *** 像》、《 *** 像》,及《 *** 一生事迹》等,纯系写像人物画。故中土更先受西画影响,而采用西法者,厥为 *** 派。此派之开始者,为明末闽莆田人曾鲸。鲸,字波臣,流寓金陵,写照如镜取影,妙得神情;其傅色淹润,点睛生动,虽在楮素,盼睐颦笑,咄咄逼真,若轩冕之英,岩壑之俊,闺房之秀,方外之踪,一经传写,妍媸唯肖。然每图一像,烘染至数十层,必穷匠心而后止。陈师曾谓“传神一派,至波臣乃出一新机轴,其法重墨骨而后傅彩,加以晕染,其受西画之影响可知”。盖波臣流寓金陵,正在利氏传教金陵之时,定与徐光启、顾起元等同目睹利氏悬在金陵教堂中之《 *** 》、《 *** 》诸像,所谓烘染至十数层者,即为参用西洋画法之明证,非曾氏以前之 *** 家所知也。日 *** 村西崖云:万历十年,意大利教士利玛窦来明,工欧西绘画,能写 *** 、 *** 像,曾波臣乃折中其法,而作肖像,所谓江南派之写照也。传波臣之学者殊众,有谢彬、郭巩、徐易、刘祥生、张琦、沈韵、沈纪诸人,均有声誉。徐瑶圃 *** ,不独神肖,至笔墨烘染之迹,亦与之俱化,为沈韵入室高弟。
14、清初,主事钦天监者,多西洋教士,彼辈通欧西之科学艺术,每于无形中,与以西画入中土有力之帮助。中土人士,亦于潜移默化中,濡染其影响。例如钦天监五官正焦秉贞,以西画远近诸法,而成中西折中之新派,是以中画而参与西法者。张浦山《画徵录》云:焦秉贞,济宁人,钦天监五官正。工人物,其位置,自远而近,由大及小,不爽丝毫,盖西洋法也。清圣祖并谓“秉贞素按七政之躔度,五形之远近,所以危峰叠嶂,中分咫尺于 *** ”。按焦氏,在康熙二十一年间入直内廷,工山水界画,深明测算之学,悟会有得,取欧西绘画之 *** ,变通而成之耳。焦氏之后,有冷枚、唐岱、陈枚、罗福曼等,均以折中新派见称于世。
15、又张恕,字近仁,工泰西画法,自近及远,由大及小,皆准法则。崔鲜,工人物仕女,学焦秉贞法,傅染净丽,风情婉约,均属焦氏一派。
16、明季西画之传入中土,为数殊夥。然东来之诸敦士中,兼通绘事,供奉画院,从事内庭绘事者,尚属无人。至清初康熙末年,始有意大利教士郎世宁、艾启蒙、王致诚等,供奉画院。按郎氏,康熙五十四年至北京,工欧西绘画,后兼习中土绘画,因参酌中西画法,别立中西折中之新体。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擅长,住中土甚久。人谓郎氏所绘之花卉等,具生动之姿,非若彼中庸手,詹詹于绳尺者比。画马尤工,掩仰俯侧,姿态各异,阴阳明暗,尽形体之能事。艾氏亦工欧西绘画,参与中法,工翎毛。《石渠宝笈》载其画迹者凡九。其他如潘廷璋(Giusephepanyi)、安德义(Tean Da *** scene)均长中西新体,与郎、艾诸氏,奉清高宗之命,画《平准噶尔部 *** 图》,纯为以西法为本,而参以中法者。
17、西画法自明末已渐兴盛,至郎氏时代,实为最 *** 。一因当时西洋教士之来中土者日多。二为因喜新,而造成时新之潮流。三为郎氏诸人之技艺,非通常画史所能希及。实与中土绘画之一 *** 动。
18、此外,尚有纯以西法 *** 者,莽鹊立为此派之 *** 。《画徵录》云:“莽鹊立,字卓然,满洲人,工 *** 。其法本于西洋,不先墨骨,纯以渲染皴擦而成,神形酷肖,见者,无不指是所识某也。”传其法者,有诸暨人金介,又丁允泰及其女瑜,《画敞录》渭其一遵西洋烘染之法,亦属此派。
19、总之,西洋画,自明万历初年,至高宗乾隆末,凡二百年,其势力殊盛强;宫廷之间,尤为活动。渐渐由 *** 而至山水花卉,以及于《西清研谱》等器物图谱,均受其风化。惟民间画家,受其影响者较少。自乾隆末年,开始严厉之禁教后,西洋绘画,在中土之势力与影响,均骤然中绝。其原由固甚复杂,然西洋绘画,终不甚合中土皇帝人士之目光,实为一总因。虽当时王致诚、郎世宁等之供奉内廷,颇思以西画之风趣,及明暗远近诸端,输之中土;于是 *** 花卉等,一遵西法。然色彩之渲染,浓淡之配合,阴影之投射,终不为皇帝所欣赏,因强师西土画家,而习中土画法。王致诚曾驰函巴黎而言其事云:“是余抛弃平生所学,而另为新体,以曲阿皇上之意旨矣。然吾等所绘之画,皆出自皇帝之命。当其初,吾辈亦尝依吾国画体,本正确之理法而绘之矣;乃呈阅时,不如意,辄命退还修改,至其修改之当否,非吾等所敢言,惟有屈从其意旨而已。”(见戴岳所译之中国美术)
20、福开森《中国画史》又云:“王致诚初入北京,以画受知于高宗,于郎世宁为后进。高宗不喜其油画。因命工部转谕曰:‘王致诚作画虽佳,而毫无神韵,应令其改学水彩,必可远胜于今。若 *** 时,可令其仍用油画。’”
21、由此,可见西洋画家供奉内廷而受束缚拘执之苦矣。当时中土画家,亦每讥评贝乏斥,殊少赞许之评论。吴渔山云:“我之画,不取形似,不落窠臼,谓之神逸。彼全以阴阳向背,形似窠臼上用工夫,即款识,我之题上,彼之识下。用笔亦不相同,往往如是。未能殚述。”邹一桂亦云:“西洋画菩勾股法,故其绘画,于阴阳远近,不差锱黍。所画人物屋树,皆有日影。其所用颜色与笔,与中华绝异。布影,由阔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学者,能参一二,亦具醒法。但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对于西敦士及焦秉贞之折中新派,亦多致不满。张浦山云:“焦氏,得利玛窦西洋画法之意而变通之,然非雅赏,为好古家所不取。”此盖为东西民族 *** 格之不同,与文化基础之各异,有以致之耳。唯至清代末年之康有为氏,对于郎氏之折中新派,备致推崇。谓“郎世宁乃出西法,他日当有合中西而成大家者,日本已力讲之,当以郎世宁为太祖矣。如仍守旧不变,则中国画学,应遂灭绝”。(见《万木草堂藏画目》)康氏不谙中西绘画,主以院体为绘画正宗,是全以个人意志而加以论断者。恐与其平见之由维新而至于 *** 者相似,不足以为准绳。
22、中土自道光二十二年 *** 战争后,致成五口通商。随后即继以八国联军,使中土沿海各门户,洞然开启。因之西洋之文化学术等,亦渐由五口等地为根据,侵入中土内地。中土人士之有识者,亦以国势衰弱,非维新中土之学术思想等,不足以自强。致酿成戊戌 *** ,废科举,兴学校,派遣中土青年,留学东西洋诸举。西洋 *** *** 诸教士,亦以通商故,重来中土,布教于中士内地.《 *** 像》及雕版图像等之欧西绘画,亦随西教士重来中土。然当时中土人士,对于此等绘画,.一因已属惯见,大不似明末清初新来时之惊奇骇异。二因《 *** 像》等古典派之作品,离纯粹之艺术基点尚远,不足以餍足中土画家之追求。三因明末清初时,中西折中之新派,终不为中土人士所欣赏,致被公认为品格不高之匠品。故西画,虽自道光末年,重来中土,直至光绪末年止,其影响于中土之绘画者,实属有限。在江南仅有吴石仙等几人而已。吴氏,金陵人,光绪末年间,侨寓上海。喜参用西法,作烟雨秋山诸景。黄宾虹氏曾评之云:“金陵吴石仙,以字行。初画山水,略仿蓝田叔,喜作秋山白云红叶。继参西法,用水渍纸,不令其干,以施笔墨,独夸秘去,凄迷似云间派而笔力遒劲之气泯焉。”自光、宣后,至民间初年,西画在中土之势力,始渐渐高涨。其原因,一为欧西绘画,近三五十年,极力挥发线条与色彩之单纯美等,大倾向于东方唯心之趣味。二为维新潮流之激动,非外来之新学术,似无研究之价值。三为中土绘画,经三四 *** 历代天才者与学者之研究,其挥发已至更高点,不易开辟远大之新前程,殊有迎受外来新要素之必要。四为欧绘画,其用具与表现 *** 等,有特殊点,另为一道,而有试验之意义。缘此中土青年,有直接彻底追求欧西绘画之倾向。当时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竭力迎受欧西学术,已为迎受欧西学术之先进国。故在光绪三十年间,即有李叔同先生息,叔同先生。为予幼年业师,初名岸,长文学书法,攻欧西音乐绘画,与曼殊和尚等,同为南社诸子。 *** 六年间,剃度于杭州,法名演音,号弘一,现云游闽省。东渡日本入东京美术专门学校,研习西画。至宣统初年,即返中土,为中土赴域外专习西画之之一人。亦为赴域外研习西画更先返中土之一人。次为陈抱一,约在宣统末赴 *** ,至 *** 四年春,回中土,亦算较早。至 *** 初年,始有李超士、王静远、吴法鼎等直接赴法之巴黎,专习西回。超士, *** 七年返中土,静远较迟。此后,直接赴欧,学习西画者,曰渐增多,以致英、美、意、法诸国,无不有人,可谓盛矣!至中土研究西画之学术机关,以三十年前之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 *** 成立后,改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继又改为东南大学。 *** *** 南京后,改为 *** 大学。为最早。该校开办在清光绪二 *** ,简派李梅庵名瑞清,号清道人,为监督。即今校长.道人固笃学君子,尤长于书法绘画,壹志提倡艺术教育;且以既废科举而兴学校,则直接需要之艺术师资,为数甚夥.与其输耗巨大经费,派遣多数 *** 出洋留学,不如添办艺术专科,延聘少数外国学者,来华教授之为经济与简便。但当时该校学制,仅规定开设文学、数理、史地、衣博、理化等科,而艺术不与焉.道人乃咨询校中之诸外国教授,汇集东西各国师范教育设科之成例,拟订艺术专科之 *** ,条陈学部,奏准添设。乃于光绪三十二年,实行创办此科,连开两班,约造就师资五六十人。所聘西画及中画教授,为日人盐见竞、亘理宽之助及萧屋泉名俊贤,别号天和逸人,等.如凌直支、文渊、吕凤子浚以及姜敬庐先生辈,皆该校毕业生也。查该科办法,约略与东京高等师范之艺术科相仿。当是时,公家财力,尚称宽裕,物价又低,故设备颇善。关于艺术之中外图书,及石膏模型,油画材料,用器画标本仪器等,皆从东西洋直接采办。此等艺教用品,当时国内,尚乏买卖之处。上海,仅有别发洋行一家,备有少数油画颜料,供给少数西人购用。虽惜于辛亥 *** 时,大好文物,皆毁于兵燹;然此辈艺术人才,多分布服务于苏、皖、赣、浙、湘、粤、川、晋,及北京等各中学师范等校,此为欧西画法,直接由国人率先推行于新艺术教育上之嚆矢也。同时北方之保定优级师范,亦援例开办艺术科一班,造就若干人,又同时上海徐家汇土山湾教会内,亦有若干人练习油画,且自制油画颜料。惟所画,均为 *** *** 质之题材;指导者,为法国教士;学习者,则为中土信徒;此点,当亦有多少影响于当时之社会。然在此等人材未造成之前,各省师范学校之规模较大者,即普通科之西画教师,亦多聘日人任之,例如光、宣间之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图画教师,初为日人吉加江宗二。至宣统三年,以中土既有相当师资,自可收 *** 育职权。遂辞退客乡,而改聘姜敬庐先生继任。至 *** 元年秋,该校长经颐渊先生亨颐,以浙江省各中学艺教师资缺乏,特设艺术专科一班,聘李叔同先生王其事。其组织及教学,亦仿行东京高师艺术科之大略;设备及教室等,亦极完善;高年级,均以半身真 *** ,为西画之基本练习。即所谓 *** 模特儿者,已见用于中土矣。 *** 七年间,在上海创办艺术专科师范之吴梦非等,即在该科毕业者。斯时上海方面,尚无研究西画之较好团体与学校,兹录汪亚尘四十自述中云:
23、“高小毕业后,十四岁那年的春天, *** 前三年。同我的 *** ,到上海来游玩,遇着甬人乌始光和陈汉甫。汉甫深知书画,一见我,便很鼓吹我学习绘画。那时,小花园文明雅集茶馆内,有一个书画研究会,由汉甫介绍做会员,每晚同汉甫到文明雅集看许多上海画家,当场挥毫。一位矮胖的蒲作英,常到书画会作画。那时吴昌硕一幅四尺整张,不过买十几块钱。倪墨耕、黄山寿诸画家,常常合作。我自入文明雅集以后,每夜必到,差不多就是我研究中国画的场所;同时就是自己练习。……武昌 *** *** ,杭州也光复了,我再随 *** 来上海,复访乌始光。那时候,乌始光在一个布景画传习所里学画,主办人是周湘。画的是照相背景,学的是水彩画,专画些中西合璧的题材。那时候,上海的洋画,简直没有,幼稚得可怜。一般学洋画者,专在北京路旧书摊上觅 *** 上的颜色画;不管是图案画、广告画,只要看见,就买回来,照了模仿。因为没有真正的洋画,也找不着学习的场所,我们几个朋友,就杜造范本,还去骗人。我由国画而改习洋画的动机,便在于此。当时在上海有伊文思与普鲁华两家洋书店,有西洋画印刷品经售,将那种印刷品买回来,临摹临摹,便充作至上的西洋画。现在想起,着实可笑!
24、 *** 二年春季起,我每天到乌始光家里补习英文,晚间在四川路青年会夜馆念书。这一年冬月,有一天早晨,在始光家里,遇见了刘季芳,就是现在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季芳和始光,都是周湘背景传习画友。从那天起,还合了丁悚、夏剑康、杨柳桥等五六人,想筹备一个图画学校。那时候,季芳比我小二岁,始光比我大九岁,始光在上海住得久,普通的英语,很能对付,所以比我们的经验都丰富些。我会见季芳那一天中午,始光请客,邀季芳与我三个人,便到乍浦路日本人开的西洋 *** ——宝亭——午餐,正在进餐,从窗门中望出去,看见对过墙上,有一张召租字条;那幢半中半西式的房子,又紧闭着,知道是出租。餐后,打听房价不贵,就由始光去赁定那间房子,试办学校的起点,也就在那个场所。上海图画美术院,是最初的定名,兼办临摹稿本的图画函授学校。最初,人数寥寥,继续二年间,也不过二十余人。那时候,要在上海社会,树立美术学校的招牌,确难号召。而且有许多连自己都还弄不清,练习造型艺术,从何处入手?可说茫然不知。不过那时图画美术院里几个年轻小伙子,确抱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主义,耐心干去,这一点,我个人便觉得勇气直冲。
25、 *** 四年春,陈抱一由日本归来,讲给日本人学洋画的 *** ,须用石膏模型,为练习初步。另外又组织一个研究所,定名叫做东方画会,地点在西门宁康里。起初征 *** 员,有二十余员,因为每月收纳研究费,石膏模型既少,研宄的兴趣,便提不起,学员渐渐减少,办了半年,便收旗鼓。”
26、据上所述,则中土上海方面之西画,至 *** 元年,或宣统末年。始有周湘所办之布景画传习所。至 *** 二年冬,始有上海图画美术院之刨立。至 *** 四年舂,陈抱一由日本回中土后,才产生东方画会,始用石膏模型,为西画基本之练习。其幼稚简略,实非意想所及。大约至 *** 七八年间,始有上海图画美术院所改名之上海美术专门学校,与吴梦非等所办之艺术专科师范等,较臻完善。稍后,北京亦有中等程度之艺术专修学校之创设;至 *** 十三年,改为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此后,在上海又有上海艺大、新华艺大等之产生;在内地,则有成都、武昌、苏州、广州等各艺专,相继设立;在南京中 *** 范院,又有艺术组之添设;真是为数不少。然为五年制之正式大学制者,尚属无有。有之,自 *** 十七年,部派林风眠在杭州所开办之国立杭州艺术院始。又 *** 十四五年间,上海美专、北京艺专,并聘 *** 画人普特尔斯基,法国画人克罗多,任西画课程,教授中土青年。至此纯粹之欧西绘画,在中土各地之发生滋长,直是风起云涌,不可一世矣。然自东西各国学习欧西绘画而回中士者;或在中土学习西绘画者,大多数只能 *** 于欧西某派某系一部之间者,已属不弱。若仅此即谓为有所建树,则予尚抱奢望。凡吾同道及有志青年,希共同努力之耳。
27、至中土画家,受欧西画风之影响,而成折中新派者。 *** 初年间,在上海则有洪野等。全以西画为本,而略参中法者。在北平则有郑锦等,略带欧西风味,全为抄自日本者,力量均不强,无特别注意之必要。较有力量而可注意者,则为广东高剑父一派。高氏,于中土绘画,略有根底,留学日本殊久,专努力日人参酌欧西画风所成之新派,稍加中土故有之笔趣;其天才 *** ,颇有独到处。其作风,与清代郎氏一派,又绝不相同。近时陈树人、何香凝、及高剑父之弟高奇峰等均属之。惜此派每以熟纸熟绢作画,熟绢作画,始于唐,盛于五代及宋,至元已渐见衰减;明清之世,仅有少数院派及工整作家,尚沿用之。近时东瀛诸画人,则仍袭吾国唐宋人旧法,以熟绢为中心画材。盖熟绢熟纸,光滑不沁水,易于落笔落墨,尤宜于工描细写,第不能尽量发挥笔情墨趣耳。并喜渲染背景,使全幅无空白,于笔墨格趣诸端,似未能发挥中土绘画之特长耳。
28、原来无论何种艺术,有其特殊价值者,均可并存于人间。只须依各民族之 *** 格,各个人之情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选择而取之可耳。英人秉雍氏La *** ence Binyon谓:
29、“东方绘画,最初形为 *** 美术,与古意大利之壁画同宗。其后渐形发达,致入于自然主义一途;然 *** 唯心主义之气味,固时弥漫于其间也。西洋近代之画学,使无文艺复兴以后之科学观念参入其中,而仍循中古时代美术之古辙,以蝉嫣递展,其终极,将与东方画同其致耳。”
30、原来东方绘画之基础,在哲理;西方绘画之基础,在科学;根本处相反之方向,而各有其极则。秉雍氏之言,固为叙述东西绘画异点之所在,实为赞喜双方各有终极之好果,供献于吾人之眼前,而不同其致耳。若徒眩中西折中以为新奇;或西方之倾向东方,东方之倾向西方,以为荣幸;均足以损害两方之特点与艺术之本意,未识现时研宄此问题者以为然否?
31、此后之世界交通日见便利,东西学术之互相混合融化,诚不可以意想推测;只可待诸异日之自然变化耳。
关于人参之乡绘画,人参手绘图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