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文化之乡剑川(云南剑川白族调)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3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白族文化之乡剑川,云南剑川白族调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我的家乡剑川600字左右快快快快
  2. 剑川县基本概况
  3. 白族的简要介绍
  4. 白族民俗文化有哪些
  5. 云南剑川古镇简介

一、我的家乡剑川600字左右快快快快

剑川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东邻鹤庆,南接洱源,西与兰坪、云龙接壤,北与丽江毗连。县境东西横距58公里,南北纵长55公里,面积约2 *** 平方公里。

剑川地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大理、丽江之间,滇藏公路

214国道纵贯县内,交通便利。剑川集三顶桂冠于一身,以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石宝山和全国和全国之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钟山石窟及全国木雕艺术之

乡著称于世;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剑湖(含金华山、满贤林、县城景风公园)及老君山,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山脉有老君山、石宝山、金华山、盐路山、雪斑山等,

山区面积占87.78%。县城海拔2200米、县内更高点雪斑山主峰海拔 4295.3米,更低处米子坪海拔

1973米。县内地貌类型复杂、海拔高低悬殊2300多米,从垂直带看,具有多层 *** 。主要河流有金龙河、海尾河、白石江、弥沙河、象图河等。县内著名的坝

子有金华坝、沙溪坝、马登上兰坝。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比较明显,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习俗、民间艺术等地也不尽相同,有着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

县内风景名胜较多,素有剑川八景之称,即金华朝阳、玉龙晴雪、东岭夕晖、海门秋月、桑岭古木、石宝灵泉、海面渔灯、郊边牧笛。最令人赏心悦目,旅游

条件已初具规模者,当首推石宝山及剑湖景区。石宝山位于剑川县城西南约25公里,这里峰峦叠嶂,林壑幽深,古迹荟萃;这里有在全国屈指可数的珍品—— ***

*** “阿吒力”派唐宋明王堂等造像、“阿央白”(女 *** *** 崇拜雕刻)及独一无二的南诏王造像石窟;这里有“石头开花”的丹霞地貌和扭松成林的自然奇观。奇

窟、奇石、奇松,三奇蜚扬天下。剑湖距县城东南4.5公里,水清清、湖蓝蓝,景色秀丽,为无污染高原淡水湖泊,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湖泊,曾入写《天龙八

部》,在金庸先生笔下生辉。满贤林、金华山的佛、道寺观和县城景区公园内的明清古建筑群,令人叹为观止。

二、剑川县基本概况

剑川县,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是一个集三顶桂冠于一身的美丽之地。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大理、丽江之间,滇藏公路214国道穿越县内,交通便利。

剑川县的自然地理特点鲜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山脉有老君山、石宝山、金华山等,山区面积占全县的87.78%。县城海拔2200米,县内更高点雪斑山主峰海拔4295.3米,更低处米子坪海拔1973米。县内地貌类型复杂,海拔高度悬殊,从垂直带看具有多层 *** 。主要河流有金龙河、海尾河、白石江等,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明显,造就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剑川县风景名胜众多,被誉为“剑川八景”,包括金华朝阳、玉龙晴雪、东岭夕晖等。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石宝山和剑湖景区。石宝山位于剑川县城西南约25公里,峰峦叠嶂,林壑幽深,古迹荟萃,拥有珍稀的 *** *** “阿吒力”派唐宋明王堂造像、独特的南诏王造像石窟,以及“石头开花”的丹霞地貌和扭松成林的自然奇观。而剑湖,水清湖蓝,景色秀丽,是无污染的高原淡水湖泊,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湖泊,曾入写《 *** 》,在金庸先生笔下生辉。

剑川县的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畜 *** 生产条件优越。其中,剑川木雕工艺精湛,历史悠久,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 *** 命名为全国“木雕艺术之乡”,展现了剑川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白族文化之乡剑川(云南剑川白族调)-第1张图片-

地名古有北宋的剑川县,今有云南省剑川县。

三、白族的简要介绍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据文献记载,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白族先民是洱海周边的土著昆明人、河蛮人与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以及部分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 *** 等多种族群融合形成的民族。

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是白族的族源地、祖居地和主要聚居地,约有80%的全国白族聚居于此。此外,云南昆明、丽江、怒江、迪庆、保山、玉溪、楚雄、文山、临沧等州市都有白族聚居区。

三月街亦称“观音市”、“观音街”;“祭观音街”,白族传统盛大节日,也是白族传统的民间物资交流和文娱活动的盛会,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

三月街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 *** 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四川、 *** 、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它不仅是个交换场所,还是表演各种舞蹈和 *** 、竞技的园地。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 *** 、斗羊、斗鸡、 *** 、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白族绕三灵,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白族绕三灵是大理白族的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一种富有生活气息的白族群众 *** 歌舞。

白族绕三灵起源于唐南诏时期,清代白族学者杨琼《滇中琐记》也有所记载。绕三灵属农闲季节白族民间的自娱 *** 迎神赛会,流传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洱海周边地区的白族村寨,是当地白族人民农忙前游春歌舞盛大 *** 。

四、白族民俗文化有哪些

本主崇拜是白族全民信奉的 *** 。本主白语叫“武增”,是“本境福主”的简称,意即“我的主人”。他们是白族村社的保护神,有的一村供奉一个本主,也有几村供奉同一本主的情况。

此外,道教、 *** 教在白族群众中也有一定影响。

白族的服饰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饰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为尊贵。

白语是白族的民族共同语。中 *** 族语言学界一般认为白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也有研究者认为白语和汉语的关系更为密切。

20世纪50年代白语方言调查以后,将白语分为大理(南部)、剑川(中部)和怒江(北部)三大方言。

其中,怒江方言原称碧江方言,因怒江州碧江县于1986年撤销,故又改称怒江方言。

也有将白语三大方言改称西部(怒江)、中部(剑川)、东部(大理)的新意见。两种提法所涉及的方言区域划分基本一致。

白族有两种民族文字,即老白文和新白文。老白文是在汉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白文则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制的拼音文字。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佳期。农历三月十五至 *** 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 *** 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举行、绕三灵,农历四月下旬,为期三四天、石宝山歌会,农历七月末的在石宝山石钟寺举行三天、剑川骡 *** 、本主节、蝴蝶会、茈碧湖歌会、海西海歌会、朝鸡节。

农历一月初一至十五在宾川鸡足山举行、耍海会,农历八月初八在大理才屯举行、葛根会,农历一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内举行。

白族住屋形式,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

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的各民族相互往来,创建了灿烂的经济文化。

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五、云南剑川古镇简介

云南剑川古镇为剑川县沙溪古镇,位于大理和丽江间,始建于元代,已有650多年历史。

剑川古城名气不及大理和丽江,甚至还不如下辖的沙溪镇,但却是一座活着的古城,至今还有百分之九十的原住居民仍生活在古城内。

这里是白族汉族文化交融之处,是了解茶马古道的窗口。古城至今依然保留了上百处明清白族院落,古民居建筑更占了全古城的90%以上,堪称云南建筑的原生态博物馆,实属难得!

剑川古城人受儒家思想影响,这里堪称文墨之乡,人才辈出,大部分古建筑里依然居住着他们的后人,古城街道皆曲折延伸、流水不绝,这在全国都属少见。

他们不但对于房子的布局、装饰、牌匾都很讲究,而且都很重视家训。家家户户自撰楹联,手绘门画,以自己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温婉谦逊的续写着历史。

满贤林千狮山位于大理剑川县以西1.5公里处,景区总面积3.5平方公里,满贤林最有特色,最能吸引游客的则是规模宏大,气势壮观的石雕千狮山。满贤林原名“蟒歇岭”,又名“莽歇岭”或“买闲林”,是剑湖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沙溪兴教寺,明代白族阿吒力 *** 寺院——兴教寺。是国内现仅存的明代白族阿吒力 *** 寺院.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

坐落在云南省剑川县沙溪寺登镇鳌峰山阳坡。现存大殿、二殿。大殿内有明代 *** 壁画12铺。寺区周旁存合抱之古槐、古黄连木数株,山门前有大狮子一对,山门正对戏台一座。

石钟山石窟位于云南省剑川县石宝山支脉,开凿于公元七三八至一二五三年,及少数元、明时代作品。这里山清水秀,怪石嶙峋,三月的石宝山满山翠松,浓荫掩径,远眺石钟山像是 *** 的头部,花状的突起物更像 *** 头部的卷贝发,或许古人就因此殊胜奇景而发愿开窟。

以上内容参考:剑川县人民 *** -剑川县沙溪古镇保护管理办法

白族文化之乡剑川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云南剑川白族调、白族文化之乡剑川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标签: 白族 剑川 云南 化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