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苹果之乡,徐州有哪几个乡镇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3

大家好,关于徐州苹果之乡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徐州有哪几个乡镇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中国都什么地方产苹果
  2. 徐州有什么特产啊
  3. 徐州6区6县的具体资料是什么

一、中国都什么地方产苹果

中国苹果主要生产地有:天水、静宁、白水、延安、灵宝、万荣、烟台、静宁、沂源、蒙阴、砀山。

其他地方不生产苹果的原因主要是,苹果生产栽培要求比较高,是喜低温干燥的温带果树,要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壤对苹果的生长、产量、质量的好坏影响很大,需要土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含丰富有机质,微酸 *** 到微碱 *** 。

1、天水:天水花牛苹果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之一个获得正式商标的苹果品种。2008年,天水市被 *** 列为第二批中国苹果优势产区。全市苹果总面积达115.7万亩,总产值为5.1亿元,成为全国更大的元帅系苹果生产基地。

2、万荣:苹果皮薄肉厚、质脆汁多、酸甜爽口。享有“一口万荣果,三日未绝香”之美誉,口感源自于万荣县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连续四年出口澳大利亚,占全国出口到澳大利亚的苹果40%的份额,2015年成为中国首家出口美国的苹果品牌。

3、白水:县是国内外专 *** 认的苹果更佳优生区之一,素有“中国苹果之乡”的美誉,其“白水”苹果也被确定为陕西省知名品牌。

4、延安:是苹果的更佳适生带,所产苹果个大、色艳、细、脆、香甜,耐贮运、无污染,品种近70个,延安苹果及其果汁、果干等制品已成为远销全国各地的名特产品和来延旅游观光人士馈赠礼品必购之物。

5、灵宝:是最适于苹果生长地带之一,因为境内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宜苹果生长,果味在酸度和甜度都高于全国其他地区。为苹果之王,色泽鲜艳,味道纯正,深加工产品已经有苹果醋、苹果酒、苹果果汁、苹果罐头等几十个品种。

二、徐州有什么特产啊

1、小孩酥糖:小孩酥糖是江苏省徐州市的特产食品,香甜酥脆,营养丰富,深受儿童们的喜爱。并在1980年获得(江苏)省优质产品的称号。在苏、鲁、豫、皖四省闻名。

2、“小孩酥糖”虽没有外国巧克力糖的那种苦甜味,白白腾腾形似但也不失中。中国传统糖果的酥香,不仅包含了中国的传统作法,也蕴含了现代工艺,所以别有一番风味,倍受人们青睐。剥开糖纸,便露出乳白色的糖果,有点儿奶油糖的感受,或薄荷糖,可一尝却都不像,整个糖果形似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孩,真是名副其实。咬开糖果,便露出里面淡 *** 的糖仁,此糖仁是由芝麻、花生、白砂糖等多种原料混合而成,常吃可补充 *** 中的糖分、蛋白质、维生素等各种微量元素,老少皆宜。品尝一下,香甜可口,脆生生的,真是咬一口直叫脆,吃一口满口香这就是小孩酥糖别有一番风味之处!小孩酥糖的 *** *** 也十分独特。首先要把花生、芝麻等各种原料碾碎混合然后将白砂糖加工成乳白色,将做好的糖仁包容起来,放进小孩形状的制糖机内,凝固后,小孩酥糖便做好了。

3、简介:辣汤以面粉为主料,外加几样佐料。用料简单,造价不高,但喝来别有一番风味,其诀窍在 *** 的技术上。辣汤的 *** 很别致,一般在10个小时以前就要做好和面、洗面的工作,即头天下午准备,第二天早晨下锅食用。具体做法是:将面粉掺水和成面团,然后加清水用手徐徐洗,洗到只剩面筋为止。将洗好的面筋放在盆内养起来,直到l0个小时以后,把养的面筋徐徐搅入面汤开水锅里。烧开后,放入胡椒、豆腐皮、青菜、海带丝、鸡蛋皮等佐料,即可食用。食用时再加醋及香油少许,喝来香辣可口。食用辣汤对 *** 健康有很多好处,夏天去火防暑,冬季开胃避寒,汤内含多种营养成份,是大众化汤类早点的佳羹。

4、徐州辣汤:徐州的辣汤是用鸡和猪骨煮汤,把母鸡煮得酥烂。煮的时候除了加葱之外,加上大量的生姜,这个汤的味道就偏辣,这种辣味很鲜。把洗好的面筋在温水中醒透,让原来海绵状的面筋表面变得光滑柔软,然后掐成一小块张开下锅,同时用筷子顺时针搅动,这时面筋就会被甩成片状,如鸡蛋絮,但比鸡蛋絮略厚一些。加上鳝鱼丝,盐,味精,适量的白胡椒(黑胡椒也可以,不过煮出来的汤颜色发黑)。在汤中加上些许香油,更是美味!

5、鼋汁狗肉:鼋汁狗肉是沛县最负盛名的小吃,已有2100多年的 *** 历史。据《史记》记载:刘邦手下名将樊哙,少时以屠狗为生。刘邦与他交深,常食肉不付分文,久之樊不快。为躲刘邦,樊将肉摊迁至湖东夏阳(今山东省微山县夏镇)。

6、刘邦闻讯赶去,遇河受阻,正苦于无钱乘舟,忽河中游来一只大鼋,驮刘邦游过河去。刘邦找到樊哙,樊正愁狗肉无人问津,刘邦抓起狗肉就吃,经刘邦一吃,人们遂竞相购食。其后,刘邦常乘鼋过河食之,樊哙恼鼋,杀之与狗肉同煮,不料狗肉更香,狗肉售完,至此鼋汤煮狗肉,香味不减。因此,沛县狗肉又称“鼋汁狗肉”。刘邦定天下后,樊哙将鼋汁汤传给其侄,世代相承。

7、沛县狗肉以凉食为主,食时用手撕肉不用刀切,其味尤佳。相传,刘邦做泗水亭长后,得知樊哙杀了老鼋,非常气愤,将樊哙切狗肉之刀全部收走,且令他今后不准用刀。樊哙无奈,只好把狗肉用手撕碎 *** 。故“沛县狗肉不用刀”的吃法一直流传至今。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乱,途经故里沛县,宴请乡亲,以狗肉作饮,酒酣,赋《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今守四方!”沛县狗肉伴随《大风歌》名扬四海。

8、简介:古人认为鱼和羊是天下最“鲜”的食物,而把这两种最鲜的食物同烹则更鲜,所以便有了“羊方藏鱼”这一名菜。羊方藏鱼因将鱼置于割开的大块羊肉中文火同炖而得名。

9、做法是羊肉用花椒、精盐、绍酒、葱姜搓抹,腌6小时,再下水锅中氽水,洗净。将鲫鱼宰杀治净,在鱼面两侧剞上花刀,下水锅分水洗净,抹上精盐和绍酒。用刀从羊肉侧面剖开,将鱼藏入。放入锅中,加清水、精盐、绍酒、葱姜、花椒,烧沸后移小火炖至羊肉酥烂,加入味精,淋芝麻油即成。

10、由来:徐州古称彭城,源于彭祖。据西汉史 *** 载,彭祖是大彭国国主、中华上古大贤,寿命八百岁,是现代公认的中国烹饪界和中华养生学鼻祖,相传在尧之时,彭祖因擅烹饪 *** 汤,得到帝尧的赞赏而受封,在徐州一带建立了大彭氏国。徐州的菜点秉承有大彭风味, *** 考究,风味独特,自成体系,几乎每一道菜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11、相传,四千三百年前,彭祖小儿子夕丁喜捕鱼,但彭祖恐其溺水而坚决不允,一日夕丁捉到一条鱼,恐 *** 责备,央母亲将鱼藏入正在烹煮的羊肉罐内,彭祖品尝羊肉时感到异常鲜美,当弄清原因后如法炮制,使“羊方藏鱼”这一“天下之一名菜”流传至今,这也是“鲜”字来源,现为徐州特色名菜。以无公害水产 *** -徐州庆安水库无公害鲜鱼和本地产白山羊为原料,佐以数十种天然植物香料,独特工艺精心烹制。真正鲜美,无与伦比。

12、地方读音:luǒ mō正宗徐州方言读“ *** 摸”,谐音其实是“捋摸”。

13、简介:烙馍来自于江苏徐州,烙馍作为一种源自徐州的面食,已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了。为徐州当地不是特产的特产。因为交通便利,这种面食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郑州、洛阳、安徽更有多种变形。韩信转述妇人的“捋捋摸摸就成啦”的典故是读音正统。

14、广为流传的烙馍在苏北和皖北逐步发展为特色面食,形似煎饼,口感、材质、制法不同,因 *** 简易、食用方便、易于保存,受到广泛欢迎,是当地居民的日常饮食中的一部分。徐州有流传儿歌,“圆圆小饼径尺长,根根馓条黄脆香,外软里酥饼卷馓,送与抗金英雄尝”。

15、清代顺治年间,方文来徐州做客时,在其《北道行》中这样写到徐州的烙馍:“白面调水烙为馍,黄黍杂豆炊为粥。北方最少是粳米,南人只好随风俗。”从这可以看出,烙馍这种民间的面点食品不但历史悠久,并且久有名气。

16、春夏秋冬,街头巷尾老奶奶更乐于弄个烙馍摊子,用木头生柴火,架上乌黑的铁鏊子,和好面的面盆,擀面杖下的面皮薄如纸(1mm),从案板被挑到鏊子上,在柴火的劈啪声中飞舞的竹批把面皮翻动,最后放到保温的竹篾框子里。四季如歌,在徐州市内的王陵路上,有家烙馍摊子前放着块宣传板,写下烙馍的传说故事,在吃到面的时候,更想到当年老妪手巧、老汉急中生智的军民互拥的动人故事。烙馍吃起来劲道且富有韧 *** ,某种意义上说,也正象征了普通老百姓不怕吃苦、坚韧不拔的品格。如今虽然烙馍不能挣多少钱,烙烙馍这套做饭的手艺仍然活跃在少数街头巷尾。娘俩、或婆媳、或姊妹几个,围着一张案板,支起一个鏊子,揉的揉,擀的擀,挑的挑,面团在妇人手下飞舞着,跳跃着,眨眼功夫一张又薄又圆的烙馍便好了。向来数年之后,城市化的脚步前进,城里人该想办法请谁去 *** 这烙馍了。

17、烙馍之后是军民情。军民相拥在徐州也是历来传统,作为战争城市,徐州一直是双拥拥民拥军城市典范,这普通的烙馍看似平凡普通,温度中却满是情感。而路过街头烙馍摊,观看优美娴熟、节奏感十足的烙馍动作也被外地游客视作视觉享受,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道风景。

18、烙馍已经逐步成为当地的民俗之一,由于饭店预订和 *** 时间、愿意、会烙馍的人逐渐变少,烙馍开始涨价,即便 *** 不变,买也不容易买到了。“烙馍卷馓子”(烙馍、馓子、黑咸菜、青椒粒)也因为没有烙馍供货、没有优质馓子不卖了。

19、据徐州文史资料载:北宋时徐州抗金英雄赵立 *** 群众抗金时,地方百姓特制烙馍并卷上酥香而松脆的馓子,送于抗金英雄吃。故烙馍品种流传至今,历代不衰。曾几何时?在徐州地方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圆圆小饼径尺长,根根馓条黄脆香。外软里酥饼卷馓,送于抗金英雄尝。

20、传,楚汉相争时,刘邦率兵与项羽作战。因为刘邦的 *** 一向以纪律严明而深入人心,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拥戴,士兵们劳于作战,很少能吃上饱饭,百姓们为了能让刘邦的 *** 吃上一顿饱饭,徐州百姓急中生智,结合当地农作物情况,发明了一种 *** 简单快速、携带方便的面点——烙馍。从此刘邦得到民心支持,刘邦 *** 士气大增,为他们作战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21、在徐州南边的人吃爱米饭,北边的山东人爱吃煎饼。为什么惟有徐州这方圆二百来里地方的人爱吃烙馍呢?

22、当年项羽兵败垓下(邳州,徐州市),刘邦派韩信指挥三十万大兵乘胜追击。这时项羽仅剩八百骑兵,连夜鏖战,官兵几天都没吃一顿饭了。朝信看到项羽的失败成定局,但项羽在徐州一带因兵不扰民,在民间享有声誉。韩信趁项羽失败的机会,败坏他的名誉。于是心生一计,找来巧妇,令她做饼。那时做饼又大又厚,一时不能熟透。项羽的官兵很快就要过去了,若做这样的大厚饼,时间怎来得及?韩信就向巧妇说:“你快把面捋捋摸索摸摸、弄薄弄熟,越快越好。”巧妇急中生智,就用一个圆棍一擀,将面擀得薄薄的,放在铁鏊子上一翻一正,面就熟了。韩信一看很兴奋,这样既能多做又能熟透,不多一时做了两大蓝子。遂令一个老头挑到项羽必经的路上去卖,并说:“你要见不到项羽,回来我一定杀你的头。”老头无奈,只有拼命到指定的地方去等待。

23、起先有几个骑兵来到,问老头:“当此兵荒马乱,人家都逃亡,你这老头不怕死,还卖什么东西!”老头说:“我卖的是好吃的。”兵士一吃听是好吃的,一心想吃,但手中无钱,心里干着急,就向老头说:“我们项王的兵马,一向不吃百姓的东西,除了管军需的带钱,连项王都不琏钱。”说着这几个骑兵摧马扬鞭走了。

24、接着又来一群骑兵到来,为首的一个彪形大汉骑着乌骓马。老头想这必是项羽了,连忙拦着说:“大王!我看你的 *** 无钱不吃我的东西,可见大王治兵有方;不过你一连打了这么些天的仗,实在够苦的了。就是手中无钱,也请大王吃我的东西,饱饱肚子,好再打仗。我绝不要钱要钱。”项羽说:“我现在身无分文,虽然然挨饿,也绝不白吃老百姓的东西。”老头心中很受感动,觉得人说项羽这个人,生 *** 耿直,带兵廉洁,的确不假,遂把心里的话,老实地向项羽说了:“大王!我是韩信派来的。来时韩信向我说:‘项羽若吃你的东西,他无钱给你,后人将说他不义;若杀了你这个老头,后人将说他不仁。’你现在即不吃我的东西,又不杀我,我回去后,韩信必说我没见到大王,一定会杀我。这怎么办呢?我求大王救我一命。”项羽说:“既然如此,我还要急着赶路,这样办吧!”项羽遂用力将他的十三节 *** 鞭,拔出四节,交给老头说:“你见了韩信,拿着我这四节鞭,他就知道你见到我了。因为韩信过去给我扶过戟,执过鞭。”说罢,项羽即随大队向南急驰而去。

25、老头 *** 泪望着项羽的身影渐渐消失了。老头听说韩信早已追赶项羽去了,也未再去见韩信。他回到家中,将烙馍争给亲邻尝尝。在家问老头这个像纸薄的圆饼叫什么名字?怎么做法?老头就把当时韩信向巧妇说的原话“捋捋摸摸就成啦”告诉大家。从此,就以此谐音称为“烙馍”。人们都争相学做烙馍,烙馍也就成了徐州的特产。直到今天,徐州的小女孩,几岁就会做烙馍,吃烙馍成了徐州人的爱好。

徐州苹果之乡,徐州有哪几个乡镇-第1张图片-

26、传说三乾隆微服出巡观看烙馍飞舞

27、有句戏词这样唱道:“从北京到南京,中间隔个徐州城。徐州人爱吃‘烙馍馍’,那么地个狠劲咬,那也不嫌牙根疼。”这是说烙馍确实是徐州所特有的,吃起来柔韧而筋骨,外人看嚼的这动作,还真有点“望馍兴叹”哪!

28、烙馍故名思义就是在鏊子上烙成的,鏊子大多是铸铁的,近年来也有了熟铁和铝合金做成的,用法也大致相同。鏊子不大,直径一尺二寸左右烙馍直径也就一尺左右了。

29、所谓“烙”,制造烙馍要两道技术关要过。一是“擀”,二是“翻”。

30、“擀”要擀得薄、匀、圆。烙馍多用白面为原料,少有掺有杂面。先将面调水和得软硬适中,更好让面“醒”半小时以上。面和得硬了,擀起来较难;和得太软了擀好了也会变形,所以和好面是擀的之一步。将和好、“醒”好的面,分成单个馍剂,然后用特制的擀面杖擀。擀馍的好手每斤面能擀十六个,还要又大又圆又匀且薄。

31、相传,乾隆下江南时路过徐州,曾在微服私访时间到徐州乡村妇女擀烙馍的精彩表演。只见一女子于面案上迅即擀出薄如蝉翼、大如银盘的面饼,挑于轴儿上顺手一挥,那面饼便飞落到东间里的热鏊上,接着又一张飞向了西间里的热鏊上……乾隆见到的确是一位擀烙馍的高手,这女子一个人擀可以供两盘鏊子上,难怪乾隆皇帝看傻了眼。人说:“高山出俊鸟,民间出奇人”,在徐州地区确是这样。

32、旧时徐州都是自家烙制烙馍,一般妻子擀、丈夫翻,也有 *** 、大婶们合伙 *** 的,谈笑风生中飘出烙馍的香味,有点像是逢年过节时候的一起包饺子的景象。不过现在都是手工作坊、社区里的地摊,新建小区里面都没有。只能自己寻觅有烙馍的地方。

33、啊,徐州烙馍那独特,那柔韧的口感,那精美的 *** ,真让人回味无穷。

34、发展和种类:烙馍原本是厚饼,跟“壮馍略有渊源,本是大的厚饼,却因为赶时间而形成薄的面皮,最终自成一格。”

35、始自徐州彭城,由于苏北区域中心城市彭城在交通上的便利,烙馍在区域内广为流传。又因为朴实无华只能作为配菜点缀、或者日常食品,但因为又没有什么科技含量,因而不是那么“稀罕”,没有形成流行的因素。后来烙馍又发展出了水烙馍和菜合子。菜合子是用两张烙馍在有油的平锅上,馍中间铺上韭菜等各种新鲜蔬菜、可加鸡蛋、盐、油等各种作料等,手工烙熟以后再吃。吃起来就不要别的佐餐了。比较经典的是韭菜合子。

36、正统烙馍:直径尺余的乌黑的铁鏊子(必须是铁质凸形),用木柴火烧(必须是木柴,火温较高,这样烧制的食物味道比较醇厚,火苗稳定,温度易控制),大小均匀的一个个面团用一根枣核式的擀面杖“捋捋摸摸”成面皮(形如20-30cm的圆形“馄饨皮”),在鏊子上加热,用一根扁竹劈子(竹批子,必须是竹子做的,内有水分,可耐高温,光滑不变形)反正面。温热柔软,筋道有嚼劲,普通食品塑料袋密封,因干燥易于保存长久,最长能达半个月(当然基本上都是当晚吃完,一般三口之家一顿饭就一两斤烙馍,也有外地游客带走作为特产的,便宜又特色,还容易保存,但要注意密封,烙馍有少许水分,风干就不好吃了)。

37、特点是,温时柔软,冷时干硬,软柔劲道,薄而有韧 *** ,不容易破损,可以搭配各种干、湿食材卷着吃,泡汤吃,可透光,透光度低。

38、铁鏊子,烙,柴火等加粗字样是烙馍出现面香味的的要素。纯的烙馍才是烙馍。

39、名词解释:“鏊子”就是把薄石头打磨成龟背状,再磨制光滑的一种器具。后来又改为生铁铸造,也就演化为今天的“鏊子”。为中原地区特有炊具。

40、水蒸烙馍在原生正统烙馍之后,水烙馍的做法差不多,只是用锅蒸熟的而已,可以配合北京烤鸭、京酱肉丝卷着吃。

41、特点是,面皮直接水蒸,软嫩、水分大,质薄,透光度高。适合老幼吃,失去烙馍原有的面粉烙制的香味,易咀嚼,容易破,弹 *** 低。

42、水烙馍,是蒸制的烙馍,没有反正面“烙”的动作,失去了烙馍的 *** 。但因为美观而登上北京烤鸭等宴席。

43、特点是最为干燥,强韧而口感稍差,过于有嚼劲,易于保存。可作菜合子、菜饼等。

44、其实用平锅的哄烙馍是用平锅,受热不均容易出现糊点。

45、使用平锅烙制的还有菜盒子,但是是加豆油或者菜籽油,是不同吃法了。

46、吃法:旧时,小孩子会拿它卷些白砂糖吃,味道很可口。

47、家庭做法:烙馍卷馓子,里面脆,外面软,有劲道,喷香十足。素饼店也有加上少许黑咸菜、青椒调味的。

48、卷菜吃:醋溜土豆丝儿,咸鸭蛋、卷的时候盖住一端,不会流出汤水。辣椒炒鸡蛋,煎上一锅辣椒疙瘩,用烙馍卷着吃。

49、汤泡馍:羊肉汤泡馍,比正宗泡馍要容易消化,但容易泡烂。只能蘸汤吃。其它汤料也可以。

50、菜盒子:韭菜盒子,也有其他蔬菜加蛋的。不容易买到了。

51、烙馍卷烙馍丝:盘子里一半是普通的烙馍,一半是炸得酥脆金黄的烙馍丝,卷着吃别有一番风味。

52、烙馍卷烤羊肉串:烙馍还成了烧烤摊上一道必不可少的吃食。酒喝至酣时,要上几张烙馍,卷上几串羊肉串,大口吃着,使劲嚼着,非常带劲。

53、绿豆面烙馍:顾名思义,白面成为绿豆面,纤维素比较高。杂粮烙馍。水果烙馍,机械烙馍。但惟独白面手工烙馍最为正宗,吃起来也最为地道。

54、丸子汤煮馍:普通丸子汤,快开锅的时候加馍。趁热吃。

55、红酒烙馍:2009年10月24日,法国老外发明的

56、简介:在山东青州、博山等地区又被称为“蜜食”,以老字号“隆盛”、“景德东”所制更受欢迎。蜜是饴糖,是由大麦等粮食经发酵糖化而成,浆亮不粘,味道香甜绵软,芝麻香味浓厚的特色。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的功效。

57、由来:相传北宋年间,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时,与云龙山上的隐士张山人过从甚密,常常诗酒相会。一天苏东坡与张山人在放鹤亭上饮酒赋诗,苏东坡抽出一把新得的宝刀,在饮鹤泉井栏旁的青石上试刀,连砍三刀,在大青石上留下了三道深深的刀痕,苏东坡十分高兴。正在这时,侍从送来茶食糕点,有一种新做的蜜制糕点十分可口,只是尚无名称,众友人请苏东坡为点心起名,他见糕点表面亦有三道浮切的刀痕,随口答:“蜜三刀是也”。

58、此外,徐州还有许多很具特色的特产,例如龟打,桂花楂糕,苔干,丰县苹果,沛县冬桃,草编,剪纸,泥人,布艺等等

三、徐州6区6县的具体资料是什么

徐州六区分别是:云龙区、贾汪区、九里区、鼓楼区、泉山区、新城区。

徐州六县分别是:邳州市(县级市)、新沂市(县级市)、丰县、沛县、铜山县、睢宁县。

位于徐州市区东部,占地1400亩,是国家4 *** 精品文化旅游区。其内涵主要为汉代三绝,即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外延有车马出行雕塑广场、汉史馆、如意湖、竹林寺、汉文化旅游服务中心等五大部分。景区每年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已成为“中外游客必到、徐州市民常到”的城市金名片和全国汉文化旅游中心。

贾汪区位于徐州市主城区东北部,地处苏、鲁两省结合部。它的矿产资源丰富,已勘查和发现的矿产有18种,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1种,探明矿床23个。煤、石灰岩、白云岩、水泥配料用砂页岩含量居全省前列,大理石、钛铁矿砂矿、耐火粘土、硫铁矿含量在徐州地区占据优势。

九里区是江苏省第二大城市徐州市的五个主城区之一,位于徐州市区的西北部,面积93平方公里,耕地5万余亩。在徐州市新城市规划中,九里区作为五个城市组团之一,将建成一个面积18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人的新城区,城区规划建设生活区、商贸区、教育区、办公区、旅游区。有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江苏省模特艺术学校三所大中专院校和全国重点中学徐州一中。还有徐州矿务集团、江苏巨龙集团、徐州发电厂等多家大集团坐落境内。

鼓楼区隶属江苏省南京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南京城西北部。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五六 *** 前就有许多原始村落存在,建区始于 *** 22年3月,始称南京市第六区。鼓楼区行政区域面积54.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4.9万人(2016年),辖13个街道,120个社区,拥有中世纪世界更大的皇家造船厂遗址、大马路街区、静海寺、清凉山等景点。

泉山区位于徐州市西南部,中抱云龙湖、云龙山,因境内泉山国家森林公园而得名,属温带季风 *** 气候。泉山区是徐州的经济、教育、医疗中心,徐州特大城市的核心区之一。也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工程试点区、江苏省人才先进区、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区。内有江苏省江北地区和淮海经济区唯一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也有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拉犁山汉墓、汉画像石艺术馆等自然人文景观。

徐州市新城区总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可容纳40万人生活居住,是徐州市的行政中心及区域 *** 的商务、金融、文化中心。经过几年的建设,新城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行政办公区基本建成,100多家市级 *** 政机关单位入驻办公;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青年路小学、撷秀中学、幼师幼儿园等徐州名校在新城区招生办学,市级机关医院、徐州工程学院新校区投入使用。

邳州历史悠久,境内大墩子文化遗址距今6000年,是江苏文明最早的起源之一。自古有“北接齐鲁、南连江淮”之称,东临亚欧 *** 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西依历史文化名城徐州,陇海铁路横穿东西,大运河纵贯南北,是国家“ *** ”和江苏省“四沿开发”战略重要枢纽城市。

新沂市是沿东陇海城镇轴中心城市,苏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北接山东郯城县,南隔沂河、骆马湖与宿迁市相望,西和邳州市相邻,东与东海、沭阳两县毗连,是江苏的正“北大门”。

丰县以盛产红 *** 苹果、白酥梨、山 *** 、牛蒡和芦荟闻名,同时该地拥有众多的农副产品加工工厂,其产品远销海内外。丰县也是历史诸多名人的出生地和寄宿地。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之处。被称为苏北果都。

沛县境内以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煤田面积为160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为23.7亿吨,具有煤层多、煤层厚、储量大、煤质好、分布稳定而有规律等特点。现在,年产优质原煤已达1000万吨以上,是我国沿海地区主要的煤炭基地之一。

铜山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20多种。原煤、铁矿石储量丰富,且伴有金、银、铜、钴等金属;境内有700余座山头,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高岭土等资源储量可观,开发前景广阔。

睢城镇是个历史名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它是汉时睢陵县城故址。 *** 元年(1912年)县城设为城厢市,1917年改为睢城市,1934年7月设睢宁市,9月又改为睢城市。19 *** 年重新设立了睢城镇,2000年4月,经江苏省人民 *** 批准,将睢城镇、睢城乡、朱楼乡合并成如今的睢城镇。

关于徐州苹果之乡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徐州 乡镇 果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