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众多的美食街中,位于东直门内,二环路东直门立交桥西段,西到交道口东大街东端的簋街算是最出名的了。这里是圈北京深夜党的聚集地,也是外国友人体验正宗中华美食的绝佳场所。据悉在在这条仅一公里多的大街上汇聚了近200家店铺,其中餐饮服务业的就占了近90%。这条街在夜色阑珊的城市之中永远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被称为是北京的餐饮一条街,是北京一张响当当的美食名片。
据传簋街曾经是“鬼街”,是旧时往城里运送木材以及往城外运送死人的必经之路。这一来一往,逐渐就在城门内部形成了最初的早市。商贩们凌晨开市,天亮就散了。但从远处看,商贩们掌起的一盏盏煤油和街道两旁的棺材铺和杠房,所以便被称为“鬼街”。也有传闻称这条街上的饭店生意都因为红火一直开到后半夜,很多出租车司机都会到这里吃夜宵,所以被称为“鬼街”。后来觉得“鬼街”不太好听,就用“簋街”替代了。
有句话叫逛在南锣、玩在三里、吃在簋街。那么作为北京最负盛名的一条美食街,簋街究竟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美食呢?
麻小儿
提到簋街,人们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麻辣小龙虾。当地人称为“麻小儿”,是用大量花椒和辣椒炒出来的小龙虾,颜色鲜红,味道香辣。
来簋街吃麻小儿的地方很多,但生意最火爆的,当属胡大,虽然胡大光是在簋街都开了好几家分店,但几乎每次去,前面至少都有30家以上的在排队。所以要想吃到最美味的麻辣小龙虾,还得早点出发去排队哦。除此之外,香辣蟹、羊蝎子、红焖羊肉等,也-都是簋街率先创出的特色菜。
牛蛙
来簋街,吃肉才是硬道理,除了麻辣小龙虾,牛蛙也算是簋街比较知名硬菜。几乎每个大点的餐馆都有牛蛙这道菜,比如用青笋和丝瓜混合作底,上面放上辣、咸、嫩、鲜的蛙肉,满满一大盆,分量比较实在的泉水牛蛙。
比如在锅底汇集了数十种名贵的食材、香料,细火慢研,加上较新鲜牛蛙原料的干锅牛蛙。香气怡人,吃起来辣而不燥,细而不腻。
再比如鲜嫩实惠,麻辣可口的馋嘴蛙火锅,加上冬瓜、青菜、青笋之类的,简直无敌了。
火锅
簋街以麻辣小龙虾而知名,既然提到麻辣,自然不能忽略火锅了。簋街是“重口味”人群的天下,是人们吃火锅的选择最多的地方之一。在簋街,光是火锅店就有数十家,牛肉火锅、羊肉火锅、牛板筋火锅、猪骨鸡脚煲火锅、自助火锅等等多不胜数。
此外全国各个地方的火锅都有,四川老灶火锅、重庆鸡公煲、澳门火锅,所以来簋街吃火锅,不用担心口味不一样,因为选择足够多。
撸串
既然是夜市之光,自然不能少了撸串。深夜那些在三里屯看完球或在工体蹦完迪
不尽兴的,作为北京“深夜食堂”的簋街是撸串儿好去处。在簋街,大排档随处可见,是撸串爱好者的天堂。这里的烤串大多价格实惠,味道极佳,一口一串。前面提到的龙虾、牛蛙也都有烤制的,腌制肉类、青菜类,选择多样,一百来块钱,保你吃个够。
除此之外,簋街还有各种甜品,例如让人又爱又恨的榴莲四季。各种烤鱼,烤猪脚,烤生蚝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在人们的印象中,簋街有三大特色,麻小儿、平价、24小时营业。当你在深夜来簋街游玩时,一定会让你感受到北京的另一大魅力。
新京报讯(记者 王萍)7月30日,北京消费季·簋街不夜节正式启动,现场宣布花家怡园、胡大、姚记炒肝、花开素食等成为“簋街十大必吃商户”,同时正式推出簋街联名文创冰淇淋。本次活动将持续至8月8日。
北京消费季·簋街不夜节活动由北京市商务局主办,北京烹饪协会、簋街商会承办。不夜节期间,百余家簋街餐饮商家将推出多项主题消费活动,并通过星厨达人直播探店、品牌掌门人派发优惠等形式吸引消费者到店体验。
在不夜节启动现场,北京烹饪协会首次推出了“簋街十大必吃商户”,包括花家怡园、胡大、北平三兄弟、姚记炒肝、聚点串吧、东兴楼、花开素食、通乐、嘉陵楼、九本日料等品质餐厅。同时,簋街联名款橘汁北冰洋汽水、“簋街龙虾钳”、“馋嘴泡泡蛙”和“九门腰牌”文创冰淇淋等簋街联名文创产品也与消费者见面。簋街商会会长花雷表示,今后还将整体研发簋街文化IP系列产品,通过开发联名产品让簋街文化IP更加生动、具象化表达,营造全新的簋街餐饮夜生活场景。
除了簋街不夜节,“北京消费季”还将在丰台京荟产业园启动“首届丰FUN消夏美食节”美食市集活动,联动全市餐饮夜间消费。
新京报记者 王萍
编辑 王琳 校对 柳宝庆
地下炸串大杂院,簋街头一家『第1家』地下炸串店
80年代大杂院风格装修
店中间还长了一棵树
炸串荤素自选、9毛9每签
还有抖音爆款吊针啤酒哦
推荐单品
乐山卤油炸串、小冒菜
店名:大炸院油炸串串香·深夜食堂
坐标:簋街 预估人均:76元
簋街地下的复古炸串店
簋街居然有开在地下的店啦,专卖四川乐山当地最火的街边油炸串串。各种小吃、主食、精酿啤酒也一应俱全,目测即将成为簋街下一个人气据点!
穿过神秘台阶下楼进店后,低矮的竹制桌椅、服务员的校服着装,各处的复古元素装饰,瞬间让人穿越回八、九十年代,真有种小时候坐在街边撸串的惬意心情呢。
串串荤素自选、9毛9每签
■ 48种串任选 ■
当天现穿现处理的48种串,在保鲜冷柜里一字排开,想吃哪个用竹筐自选自取,一律9毛9一签、按签计费。
鸡皮、鸭肠和鸡排等小串系列的串串都是成把卖的,一把十串,一次性撸起来更过瘾。
掌中宝和小郡肝都是我私心钟爱的串,脆脆弹弹口感佳。
他家的炸串火候把握精准,即使是蔬菜也不会太干,吃起来仍然脆嫩有水分、辣度也适中,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还能吃到别处少见的炸大蒜、炸洋葱、炸苦瓜、炸黄瓜等等。
千页豆腐厚厚嫩嫩,分量格外实惠,也值得尝试哦。
■ 药草卤油炸制 ■
他家的串还原乐山当地的做法,用秘制药草卤油炸制,每天坚持换新油,出锅后还要刷上自制的灵魂蘸料——椒麻汁,撒上辣椒面、芝麻、葱花和香芹等多种配料,每一步都很有讲究。
■ 冬季标配加热装置 ■
现在天气冷了,店里还准备了可以边加热边吃的“烛光晚串”小炉子,太贴心啦。
■ 推荐网红吃法 ■
除了单纯撸着吃,也可以尝试一下网红吃法,点一份店里招牌的蛋炒饭、撸串、开拌!即刻享用加倍的快乐。
如果你喜欢,拌面吃也不失为一种好尝试呀。
乐山街边小吃大全
■ 10种小碗冒菜 ■
小碗冒菜系列适合更能吃辣的小伙伴们,10种待打卡。
每一碗的食材都带着川渝血统,冒火锅粉用的就是来自重庆当地的苕粉,入口任性十足有嚼劲,越吃越香越辣。
手工打制的虾滑做成冒菜也别有滋味,温润里带着辣味的过瘾。
冒小郡肝更是到店必点之一,这类有嚼劲的食物最适合边吃边喝边聊天了。
■ 其他小吃和主食 ■
01
当然,辣的吃多了也需要一些续命神器,馄饨、抄手、炒饭、牛奶醪糟等等,只要你想得到的四川小吃,他家几乎都能满足。
最经典就是人手一碗冰粉,吃完一碗还能再战几十个辣串!
■ 独家饮品 ■
最近都印上很火的吊针啤酒他家也有,逼真的打针造型值得多拍点照片和视频,雪熊精酿啤酒的口味也经得起推敲。
他家还是北京唯一能喝到峨眉雪的店,这款荔枝味的怀旧饮料,是很多四川朋友的儿时记忆了。
满满一柜的酒水总有一款适合你,超大不锈钢壶装的酸梅汤也很清爽。
深藏地下的80年代风“大杂院”
把乐山街头巷尾常见的小竹桌、小竹椅搬来,店中央还拔地而起一颗树,这环境实在太有趣了,respect。
还搭建了很多8、90年代的特有场景,老剧院、 *** 亭、小卖部等等,连小贴画和贴墙报纸这些细节都栩栩如生,穿越感十足。
簋街:永不打烊的宵夜江湖簋街是北京夜晚最有人间烟火气的一条街。白天,它和城市里其他的大马路一样,车来车往,按部就班,等到夜幕降临,才显露出感性的一面,霓虹错落里混杂着食色生香,觥筹交错中包含着喜乐悲愁。在这条街上,灯红酒绿的饭馆成为一部平民美食的传奇故事,为夜色中执着等位的食客们,撑起一个永不打烊的宵夜江湖。
▼
在北京,没有比簋街更适合夜市生活的地方了。醒目的招牌,满街的红灯笼,油亮鲜香的麻小、烤鱼和火锅,独特的美学与风味,吸引了北京四九城的人慕名而来。前不久,刚落幕的“簋街不夜节”上,30多家簋街名店的营业时间直逼24小时,尽管如此,这些饭馆门前等位的食客依然多到让人抓狂。
很多娱记爱在这里捕捉明星八卦,比如陈奕迅爱吃烧烤,经常点“四串脆骨,羊肉串来十个二十个”,而且他很喜欢“晚上来吃,天冷更好”。郭富城偏爱在簋街的一家店吃火锅,只要发现有娱记 *** ,就一声令下,服务员齐刷刷地排成人墙,挡住镜头护送他上车。
相比出租车司机对簋街堵车的嗤之以鼻,代驾师傅们更喜欢簋街的食客,在他们眼里,从工体夜店出来的人喝洋酒,酒劲儿上来的快,撒酒疯的、叫不醒的,很挠头;但去簋街的人,喝白酒啤酒的多,剥麻小、涮火锅,浅斟慢酌后就“体面”多了。
①
从“鬼”到“簋”的传奇故事
簋街新地标的建立,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东直门立交桥西侧立起了“伯簋”雕塑。在此之前,关于簋街的各种传说版本各异。据说当时东直门城门内形成了最初的早市,在这里贩卖杂物菜果的小贩们后半夜就开始蹲点叫卖,黎明时则四散开来。这些小贩们以煤油灯取光,远处看去灯光朦胧,故此地被人称为“鬼市”。
比较传奇的说法是,市场大潮开始后,东直门大街两侧的很多商家店铺做起各种各样的生意,但几乎都是“赔本的买卖”,只有开饭馆的生意能成功,而且这里的饭馆白天几乎没有人光顾,到了晚上却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另有一番繁荣景象。
开饭馆的人很注意风水,簋街名店胡大的五家分店中,并没有“四店”,簋街仔仔对外宣称九家店,但实际只有八家。据说很早以前,东城区就想用“鬼街”给这条街命名,但是商户们一致反对,觉得不吉利,而官方的另一个命名——“东内餐饮一条街”也毫无特色。后来,北新桥街道的老主任在查字典发现了“鬼”“簋”同音,后者是一种食器,恰恰符合这条街与吃相关的特性。
②
之一个“点灯人”闹市归隐
在簋街还叫做“东内大街”的时候,这里最有名的是稻香村的东直门总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靠着北新桥街道的“赞助”,稻香村这个老字号在街道缝纫厂的厂房里复兴。很多老的北新桥街道工作人员回忆,那会儿大家会帮着一起糊点心盒子,到了中秋节,从街道干部到普通工作人员,一块儿帮着给月饼卸车。元宵节人手不够,全街道动员一起摇元宵……
新京报记者 王萍 摄
之一个在这条街上开通宵饭馆的是李小林。改革开放初期,吃饭的地方就是国有企业的公家食堂,连国营的餐厅都少有,更别提个体饭馆。但是社会变革的力量已初露端倪,李小林看中的是东直门外即将兴建使馆和商贸区的前景。当时的东直门远没有今天这样繁华,通向农展馆的还是一条土路,东直门内也是萧条冷清,晚上没有吃饭的地方,也没有人吃夜宵,晓林菜馆是之一家24小时营业的饭馆。
当年北京的夜晚太过安静,在北京的老外们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在这里发现了凌晨营业的饭馆。“东直门那有一做夜宵的”,几个月后,晓林菜馆晚上的客人就比白天多了。一时间,口口相传,给这条街聚集了当时北京少有的“夜生活”的人气。
这些关于李小林的创业史如今也都靠口口相传,因为他创办的晓林火锅如今只剩两家,而且因为李小林“有个性”,同行与他联系甚少,对媒体也只是一句“不接受采访”。时至今日,这个曾为簋街“点亮之一盏灯”的人,已经鲜少露面。
③
最早的“夜经济”由此开始
1997年,28岁的花雷拿着一笔50万元的拆迁补偿款,在簋街开了花家怡园。这时候的簋街已经有40多家餐厅了,东直门的夜宵矩阵也初具规模。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孙玉珍揣着仅有的200块钱来到北京,靠着聪明和倔强,开始在大钟寺批发水产。因为老往簋街送货,孙玉珍就盘算着能在这里开一家自己的店。她把安徽的小龙虾带进北京,成为了簋街更大的供应商。1998年,她创立了胡大饭馆,最早“麻辣小龙虾”就是特意为了北上,适应重口味的北方人而定下的“主旋律”。
经过十年左右的积淀,跨进21世纪的簋街成了北京唯一一条规模化的通宵餐饮街,这里让最有经营头脑的老板们看到了“夜经济”的潜力,让精力旺盛的年轻人知道了下班后“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1993年开张的金鼎轩,最初叫“金鼎酒楼”,直到2002年搬到地坛之前,它都是簋街人气最旺的地方之一。之所以搬出簋街,是因为作为东直门周边拆迁改造的一部分,这里近一半的店面面临拆除。因为享受夜生活的地方太少,当时簋街的拆迁登上了各大媒体头版,有专家甚至断言“簋街想再火起来可能性极小”。
新京报记者 王萍 摄
面对当时的情况,花家怡园老板花雷决定组织留守在簋街的商户举办“麻小节”,为期一周吸引了十几万人。“11岁的尤雅在‘吃小龙虾比赛’中击败所有对手,成为冠军,她在3分钟内一口气吃掉30只小龙虾,是‘餐饮特色街首届麻辣龙虾节开幕式’上的明星。尤雅吃龙虾的速度确实令人佩服,她每抓起一只龙虾,先用两只手把虾头和虾尾掰开,然后利用右手使劲把虾壳挤碎,立刻用嘴把虾肉吸出,一串动作下来不到10秒钟,令所有参赛的成年人甘拜下风。”当年这则报道甚为短小,谁也没想到“小龙虾”却就此成了簋街的图腾。
也有商户认为,簋街再度火起来,是因为席卷北京的那场非典。“那时候人们惧怕上街,但人们从心底是渴望社交的。当大家发现很多商户都关门了,而簋街的馆子还在营业,难免有种患难见真情的感觉。”
④
两次改造三次开街
眼见着簋街名声在外,越来越热闹,堵车也成了“槽点”,很多出租车司机一听去簋街都直摇头,附近居民的烦恼却是安静的生活被打扰。
据说,曾经有一位簋街西头的老住户,坚持认为自己近千元买的一只沼泽山雀,是被簋街浓重的油烟熏死的,“本来能活10年,不出40天翅膀不能动了。”的确,居民家常过日子的市井气,与到此纵情一番的食客们的烟火气,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你不住这儿,吃完一抹嘴走了,让你在这儿住,甭长了,一个月你试试。” 在居商混合的簋街上,有着100多个居民院儿,涉及北新桥街道的5个社区,而那时很多簋街上的“老店”,“老”到墙都看不出本色儿,地上的油腻粘脚,甚至能爬出一根手指那么长的蟑螂……“就这样儿,到了饭点儿照样排队,来的还都是开着跑车的年轻小姑娘。”
2017年5月,全面整治改造后的簋街亮相。簋街西段、东段共拆除违法建设207处,改造后人行道普遍宽3米以上,绿化面积多达4100平方米,8个公厕改头换面,沿线3个老旧胡同重新修排水布线……至此,簋街68家使用煤气的餐饮商户,也全部实现管道通气。
簋街的升级改造,应了那句“树得剪,孩儿得管”。通过环境综合提升,簋街市政管线优化,安全隐患由多向少转变,经营秩序优化,商户管理向有序转变。道路交通优化,用住在这里的居民的话说,就是路“干净了、好走了”,但也有居民觉得短时间并不能检验出整治的成效:“新装完都好着呢,要看以后怎么保持。”
一个见微知著的变化是,以前很多商户会给等位的食客提供瓜子,供他们打发无聊的等位时间,据说在胡大饭馆门前,环卫工扫上两扫帚才能看见路面。如今,等位的零食都变成了爆米花、妙脆角和玉米片。
改造后的簋街有了管委会,也成了北京诸条有名商街中最忙和下班最晚的一个。在这儿工作的人无论多怕冷,都特别欢迎冬天:因为冬天来簋街吃饭的人少,商家下班早。到了夏天,尤其是夏天的节假日,“你就得跟簋街保持一样的作息”。
簋街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大多都有与商户“斗智斗勇”的经历,正所谓“不打不成交”:你说不让盖违建,前脚走,后脚支起一个架子;一个错眼不见,玻璃就给安上了;让干什么偏不,拖不过去就糊弄。“就跟侯宝林大师《夜行记》里说的,不是让点灯吗,行,给你糊个纸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全面管理后的簋街干净有序,食客也比以前更多了。
近十几年里,簋街经历了两次改造、三次开街,每次大家都有担忧,但又放心地看到它无可取代。就像每个人的成长一样,从最初的自由无序,逐渐接受塑造,直到渐渐学会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
有意思的是,在簋街管委会工作的人,无论日常吃饭还是朋友聚会,尽量都不在簋街,这也已经成了一种微妙的默契。“说避嫌有点儿过,但就是这个意思。”实在想吃了,工作人员们都会自觉保留单据,现在手机支付发达了,也会留存消费明细。
⑤
“三巨头”依旧 簋街江湖继续
现如今,全长1472米的簋街,有商户238家,其中餐饮业95家,麻小、烤鱼和火锅,依旧是这条街上最有特色的“三巨头”。也有不少人吐槽簋街餐饮同质化严重,吃饭时间比不过等位时间,吃饭也越来越贵……但无论怎么吐槽,这里依然是北京城最火的夜生活之地。
在商户们看来,外行看到的是同质化,但有竞争才会提高品质,这对于商家和食客绝对是“双赢”:只有一家卖麻小的,他怎么卖顾客就得怎么吃。而且不得不承认,吃饭吃的是氛围、是热闹,正是因为聚集了,才能称之为特色,才能有“吃麻小,去簋街”的口碑和名号。
虽然,现在的簋街依然以“三巨头”为主打,但也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了日料、咖啡、甜品……这些年轻的、潮流的、网红的吃食,与传统“三巨头”间的“反差萌”,让簋街这个正经八百的餐饮江湖,显得更时髦了一些。
在簋街,刚才还在网红冰淇淋店里嘟嘴 *** 的“小甜心”,剥起虾来秒变“女汉子”;讲究手切羊肉不能渗出一滴血水的“ *** 湖”,也忍不住问问旁边一起排号等位的年轻人:“你手里这个叫啥?冻酸奶?”一切交给市场和食客,才是簋街的生存法则。
有人说,如今北京高级到米其林餐厅、平凡到路边的苍蝇小馆,每人心中都有各自口味、情感的燃点和寄托,簋街也绝不再是夜生活的不二选择,甚至无法伺候得起嘴刁的饕餮食客。但是既然来了,无论你是谁,放下挑剔,任性来一场通宵的宣泄,在北京的夜里,做个轻松、友好、乐呵的普通人,就挺好的。
【京蜜福利】
鸣谢:北新桥街道办事处、簋街管理委员会、簋街商会、胡大饭馆、花家怡园
新京报记者 王萍
摄影 韩舒雯(除署名外)摄像 薛珊
设计 韩舒雯
编辑 李扬 校对 刘军
别就知道簋街了!北京这几条街才是隐秘而好吃的存在!很多人对于北京美食街的认识,
还停留在簋街牛街等著名美食地标,
还有王府井、大悦城等商圈层面...
怎么说呢?还未得北京美食其精髓。
而真正被私藏起来的老街,
只有资深的吃货才找得到!
那些隐秘而伟(好)大(吃)的地方,
小编也不过是略知一二!
↓↓↓
-- 广安门内大街 --
广安门内大街,
与牛街其实就是一个拐弯的距离,
同样也是个美食扎堆的地方~
东来顺饭庄的涮羊肉
老陕人家的臊子面
东兴楼饭庄的干炸丸子
渡娘火锅的鲜椒鱼
撒拉花儿西域美食的新疆大盘鸡
-- 新街口 --
因为这传承了老北京记忆的美食,
一定都能合了您的胃口!!
老西安饭庄的羊肉泡馍
华天新川菜馆的麻辣凉面
四九城炙子烤肉
高老四羊汤
王胖子驴肉火烧
-- 食宝街 --
北京吃货地图又添新坐标,
一大群吃货去年开始涌入食宝街!
和府捞面
速度牛排
小伊的家日料
黄斗笠越南河粉
四环冷面王的烤冷面
在帝都,总有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有空一定要逛逛这里,
解解这馋口~~
簋街,乍一听街名有些奇怪,但看到那古老的“簋”字,立刻会心地想到了美食。
这是北京老城里一条富有文化内涵的美食街,也是带给人们方便快乐的网红街。每当夜色阑珊,道路两侧比肩而立的饭店、酒吧就散发出五彩斑斓的光芒,一排排大红灯笼高挂门前,不断有汽车停下,一拨拨客人进进出出,整条街道充盈着喜悦的面庞,散发着迷人的笑声。那是北京夜晚最繁华和最接地气的景致,是实实在在的帝都烟火气息。
而今,一部京味儿话剧《簋街》与这个美食地标联系在一起。簋街变迁的精彩故事,几位主演的用心演绎,舞台艺术的成熟运用,使得小故事折射大变化,小人物胸有大乾坤,小街道反映大时代……浓浓的代入感、深深的人间情和风趣幽默的“北京对白”,让观众对这部仅有十多个角色的话剧《簋街》发出由衷的赞叹,纷纷表示剧作精彩出人意料。
6月17日和18日,北京演艺集团原创话剧《簋街》再次登陆北京舞台,在天桥艺术中心赢得了观众的一次次掌声和喝彩。
簋街位于东直门内,东起二环路东直门立交桥西段,西到交道口东大街东端,一公里长的街道聚集了100多家餐馆。经过30余年发展,已经成为北京家喻户晓的餐饮一条街。其意义超出了餐饮酒肆的范畴,具有很强的时代烙印和地域特点。
2020年,一向注重原创的北京演艺集团把簋街拉进艺术生产的视野。曾创作过电视剧《情满四合院》《正阳门下小女人》等影视作品的著名京味儿编剧王之理执笔起话剧《簋街》的文学剧本,导演钟浩,编剧杨硕、作曲戴劲松、舞美灯光设计任冬生、服装造型设计耆娜、文戈等国内一线主创人员和一批实力派演员汇聚在一起。
于是,《簋街》的故事徐徐展开。居住在簋街的李一刀曾是国有副食店一名技术能手,他最早辞职在家门口摆摊,卖起以祖传手艺“清酱肉”为主打的各式早点,成为时代弄潮儿。后来又在簋街开起之一家饭店“酒盈樽”,店名还是即将参加高考的儿子李国华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里取的。李一刀只希望儿子报考北京的高校,毕业后接手“酒盈樽”,把“清酱肉”做大。
然而,李国华和同学加邻居金玲想走出北京看看改革开放的前沿和更大的世界,他们考上了广州的高校,至此李氏父子断绝了来往。李国华和金玲毕业后留在广州工作,两人婚后又在广州下海开起饭店,办得风生水起,成为岭南名店。李国华工作之余还凭着自己少年时的饮食记忆研发“清酱肉”,把所 *** 的饼命名为“思乡饼”,深受食客欢迎。但他却因为和父亲的矛盾,多年未回故乡。而金玲的父亲金守业把簋街的房产出租给了安徽来的打工人,开起了主打小龙虾的“小玉饭店”,渐渐地,小龙虾为北京市民所接受,“小玉饭店”在簋街连锁开了四家。即便如此,老北京们还喜欢吃地道的北京饭菜,金守业常常到“酒盈樽”蹭吃蹭喝,两位亲家嘴仗不断,却又谁也离不开谁。
剧作是以“最近”的时间点展开剧情的。李家和金家的第三代、从小在广州长大的李泽诚,带着一个特殊任务回到北京。原来,“酒盈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门庭冷落,经营困难。李泽诚带着父亲做的“思乡饼”给爷爷李一刀,也带来父亲希望获得爷爷的原谅,并希望共同把李家祖传的“清酱肉”做大。另一边,“小玉饭店”却顾客盈门,高峰时还要排队,连李泽诚一听到“小玉饭店”请大家也不愿吃爷爷做的小吃。矛盾冲突的剧情,把李一刀的思绪一次次地前拉二三十年……过去现在将来、亲情友情乡情、一条街一座城一个国家,那种温暖、勤奋、变化乃至面对市场变化的迷茫,就在这朴实无华的剧情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特别是,导演数次运用两组平行时空里的相关人物对话,使得剧情更加紧密,时空浓缩,却又让人理解,十分亲切,时代的大潮还在浩荡向前。
剧中闪回的三个时间点对于北京和簋街都有着独特意义:1988年是改革开放的第十年,簋街之一家饭店开业;1998年的世界杯,北京簋街有了之一家大排档,夜宵文化开始兴起;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标志着北京快速走向国际化大都市。观众们在这些有着时代共鸣的画面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北京记忆。
“我家住在北京城,二环的里边儿,中轴线鼓楼大街,往东一拐弯儿……”在清幽的三弦伴奏中,悠扬顿挫的北京唱腔传出,那是话剧《簋街》的烟火味道,也是北京人钟爱的小曲清音……
题图和文内剧照均由北演集团提供
来源:作者:樊江洪
吃腻了胡大和望京小腰?簋街的这些店同样值得一去!簋街,是位于北京东直门内餐饮一条街的称呼,东起二环路东直门立交桥西,西至交道口东大街东,这段不足两公里的大街上,餐厅林立,密度之大在京城恐怕难以找到第二处。
簋街餐饮店一览图
作为北京的吃货天堂,除了像望京小腰、胡大这样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店,这些年来,簋街也新增了不少餐饮新花样。天气渐凉,火锅、羊蝎子、烤鱼、麻辣烫都可以吃起来啦。
川味火锅:小洞天
这是簋街最早的川味火锅,红红火火的红油辣锅冒着泡,肉片在锅内翻滚,加入豆皮、面筋,堪称舌尖上的火锅。牛蛙和羊肉更受欢迎。
地址:雍和宫大街 66 号
鲁菜:东兴楼饭庄
稍微了解饮食文化的朋友都知道,”东兴楼“这三字的份量。除了被誉为”八大鲁菜饭庄之首“,它还频频出现在各类文艺作品中,纽约的东兴楼还曾是李安执导的电影《喜宴》拍摄地。而这家东直门的东兴楼,招牌菜着实不少。
酱爆鸡丁用了核桃仁和鸡腿肉,包裹着半粒大小的核桃,吃到口中香得出油,鸡丁酱香与醇美相得益彰;
干炸丸子配上椒盐、蒜泥、剁椒三种调味料能配出 5 种以上口味,外焦里嫩,满口含香;
烩乌鱼蛋汤的芡汁薄厚适中,一股清香味扑鼻,比常规鲁菜馆更柔和些。
地址:东直门内大街 5 号
烤鱼:万州独一味
烤鱼鼻祖店,有草鱼、清江鱼、黑鱼等,用炭火烤,推荐双椒烤鱼,味道鲜香,鱼肉的肉质细嫩,鱼皮香脆。此外,还提供单点的川菜和烤串。
地址:东直门内大街 282 号(簋街路南)
羊蝎子:华阳餐厅
与簋街一街之隔,却是吃羊蝎子更好的去处。这家老店的招牌菜是涮羊蝎子、羊脊柱、羊尾,还有羊腿、羊排等。使用电炉铜锅,价格亲民。
地址:东直门北小街 24 号楼(近北新桥派出所)
干锅牛蛙:蛙蛙叫干锅年代
各种口味的干锅牛蛙和干锅虾,配菜丰盛,十分入味,肉质不错。此外,还推荐鱼香酱汁味的铁板豆腐。而且,这家店的双人餐、四人餐、六人餐都很实惠。
地址:东直门内大街 288-6 号
说到北京的夜市,大家之一个想到的肯定就是——簋街!
簋街就是东直门内大街,作为北京饭店密度更大的一条街,簋街早已成为了北京人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吃夜宵,必然会选择簋街!
那簋街到底有什么好吃的呢?现在就跟着小编的脚步一探究竟吧!~排名不分先后~
1、麻辣小龙虾
麻小麻小,簋街永恒不变的主题!
簋街大部分的饭店都有小龙虾,其中有几家人气尤其的火爆,每次去排队都要等很久,听口音,等位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当然,名气也自然不是白来的。鲜活的小龙虾,采用现做的方式。这样新鲜甜美的虾味才更浓郁,虾肉更弹牙,辣得过瘾。口感相当不错,鲜、嫩、味儿足,多汁。赞一下!
推荐菜:麻辣小龙虾、麻辣蜗牛、秘制香辣蟹、烤生蚝、香辣猪蹄、烤扇贝、香锅牛蛙等
2、干锅牛蛙
干锅牛蛙也是簋街的特色美食之一。锅底汇集了数十种名贵的食材、香料,细火慢研,加上较新鲜的牛蛙原料,吃起来辣而不燥,细而不腻,香气怡人,绝对是让你停不了口的美味!牛蛙营养价值丰富,肉质滑嫩劲道,微辣的口感,油而不腻,鲜香满溢。低脂肪、高蛋白、低胆固醇,备受人们喜爱。其他特色更加美味,让人留恋往返。
推荐菜:鸡蛋豆干丝、重庆辣子鸡、麻辣扇贝、干锅千叶豆腐等
3、铜锅涮肉
北京人的又一大爱好就是铜锅涮肉。店里装修典型的老北京风格,经典的铜锅配上养生的清汤锅底,特制的麻酱,吃的不仅仅是味道,更是一种情怀。
店里的羊肉牛肉都有超多种类,手切羊肉非常推荐,用小架子直接摆上桌,非常直观的体现店里的更大的特色“立盘不倒”,特别新鲜,看着就嫩,下锅涮几面捞出,口感更是没的说!建议喜欢老北京火锅的一定要来!
推荐菜:手切羊肉、小龙虾、羊蝎子、红柳羊肉筋、肉串、鲜百叶、虾滑等
4、馋嘴蛙火锅
簋街的馋嘴蛙火锅也是一绝,这里的馋嘴蛙火锅简直无敌了!牛蛙整个的在里面,超级嫩不说,价格也合适;再点些蔬菜之类的下进去,特好吃。小料是自助的,按人头收费。菜的种类也不少,但是人多的时候,会容易缺货。记得提前预约哦!
推荐菜:牛蛙火锅、土豆、青笋、豆皮、金针菇、木耳
5、烤猪蹄
烤猪蹄算得上是簋街的胡同私房菜了。煮好的猪蹄先腌后烤,有秘制味、黑椒等多种口味。猪蹄经过煮、腌、烤没有一点油腻的感觉,而且口感非常好,十分酥脆。
推荐菜:烤猪蹄、烤猪小排、沙茶肥牛、土豆泥、冰糖梨水
6、炒肝
簋街上有一家有名的炒肝店~他家的炒肝特别正宗!炒肝=藕粉+酱油+蒜汁+酱杂碎。
除此之外店里还有老北京爆肚、卤煮火烧味道也都很正宗……基本上老北京的特色小吃都有。
推荐菜:炒肝、爆肚、卤煮
7、冷锅串串
听说是明星都爱的冷锅串串店。小编也很喜欢这家的冷锅串串,和川渝那边的口味几乎丝毫不差。随便点,基本不会踩雷~
推荐菜:蘸锅串串、小酥肉、烤脑花、红糖糍粑
8、川菜
川菜是簋街上不变的主题,有几家口味是最正宗的。泉水牛蛙,强烈推荐!蛙肉鲜嫩,麻辣劲儿十足~水煮鱼也推荐,量大味美!凡是四川的当家菜做的都不错,整体价格还算实惠。
推荐菜:泉水牛蛙、水煮鱼、麻婆豆腐、口水鸡
小结:当然对于簋街来说,这些店铺只是其中的一小小部分,更多的店铺还需要等您慢慢去探索。想知道哪家更好吃吗?不如趁着这个周末,赶快走起吧!~
文丨职业餐饮网 孙佳瑶
江湖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没有一只小龙虾可以活着走出北京。
原因就是北京有这样一个餐饮企业,每天都要狂炒超过8万只的小龙虾!
不仅如此,这家店更是让顾客排队到绝望!平日排队3个半小时打底,节假日超过2000号,人送外号“帝都排队神店”!
更特别的是,这家店异常执着,开店只在一条街上开,一条1400米的簋街上就开了4家,并且翻台率高达10台!成为京城美食名片!
它就是胡大,20年来,一直以低调而被外界逐渐“神话”,而近日,职业餐饮网就专访了胡大饭馆的总经理郭冬,看看鼎鼎大名的胡大到底有哪些“生意经”?
(胡大饭馆总经理 郭冬)
1
每天排队上千桌,等位区变酒吧留住80%客人
总店冬天排队700桌,至少要排3个小时打底;
夏天排队1000桌,顾客近4个小时能吃上;
刚刚过去的五一更是排队2000桌,共计日售14000斤小龙虾!
……
惊人的排队量一直是胡大备受关注的焦点,但是,排队人再多都只是表象,能留得住才是真本事!
胡大到底是用了什么秘密,能保证夏天留住70%的顾客,冬天能留得住80%的顾客呢?
(胡大门前等位,常年的“春运”既视感)
顾客等位每天吃掉600斤免费瓜子
北京这样快节奏的城市,等位能一个半小时基本就是极限了,很多人看到几百桌的排号直接就走了,上次小编去商场某火锅店,虽然前面排了72桌,但是等了不到10分钟就吃上了,有效的叫号根本没几个。
而传统的火爆餐厅等位都会有几个让顾客消磨时间的 *** ,娃娃机、美甲、叠星星小游戏……
你以为这样就行了?早在簋街可以嗑瓜子的时代,胡大每天供顾客免费吃的瓜子就有600斤,夏天每天都要发几千块钱的冰棍!
上千号的等位注定除了以上“一条龙式”等位必备,必需玩点新花样!
等位大堂改成精酿酒吧
为了解决留客问题,胡大只能不走寻常路。把三店的等位大堂改成精酿酒吧就是其中更大亮点。
(等位大堂变酒吧)
顾客来了以后先拿号,再点上一杯精酿酒,和伙伴一起聊聊天,这样一来不知不觉两个小时就过去了,并不会觉得时间过的很慢。
但是大堂的面积毕竟有限,无法容纳过多客人,所以胡大也会在外面售卖成杯的啤酒,供顾客来喝,同时也会有根据等位时长送顾客精酿啤酒的活动。
目前胡大有四款精酿酒,其中一款取名“养·生啤”也是大有讲究的。
在最开始命名的时候,郭冬想了很多“有格调”的名字,比如惊鸿一瞥、红颜不老等等,最后通过别人的意见,直接简单粗暴的取名“养·生啤”。
因为中国自古以来的养生文化根深蒂固,现代年轻人“保温杯里泡枸杞”更是常态。
而这款啤酒可以“养生”,简直是正中下怀,光靠这个名字,这款“养·生啤”就可以大卖。
2
后厨机器“各显神通”,每天炒出8万只小龙虾!
胡大的前厅留住客人是之一步,那么效率极高的后厨就是第二步,必需环环相扣,绝不能拖泥带水!
胡大后厨称得上是“中西合璧”,不是常见的一字型、T字型,而是专属的“胡大型”。
利用油水隔离系统,解决部分环境污染问题;
单是一个传输带就能为单店一年节省50万的费用;
利用一些智能化机器更是可以一个人控制多台机器;
所有改造加在一起,包括人力物力每年可以节省500万-1000万的费用。
武器一:油水隔离系统
绝活:解决川菜油水大问题,省下十几万的处理费
胡大小龙虾每天卖出的小龙虾量都在6000斤-7000斤左右,龙虾的炒制需要油炸,因此胡大自己的工程团队研发出这款便捷的油水隔离系统,将废弃的油隔离出来,再交由专门的废油脂回收机构去处理,有效地减少了资源浪费,每年能为公司节省十几万,节约就是创收!
武器二:轨道传输带
绝活:省5个人工,缓解上菜压力,节省十几平空间
上菜慢、动线不合理员工打架、占空间……
这些问题小饭店都会出现,更何况是胡大。
因此胡大在后厨设计了一款传送带,不仅缓解了上菜压力,省下5个人的人工,最重要的是节省了十几平米的后厨空间。
目前也有很多餐饮企业来胡大交流学习,这款传送带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武器三:智能监控
绝活:方便顾客和厨师长共同监督厨房
阳光餐饮时代,实时预览的监控同步到用餐区,让顾客吃得更放心。但胡大厨房的传菜间也有实时监控系统,厨师长与前厅经理在监视器前就可以一目了然整个餐厅的前厅与后厨,哪个区域有什么问题,之一时间处理,提升工作效率。
武器四:智能控时
绝活:利用机器定时,一个人控制6个锅
胡大菜单之前有180多种菜,后来虽然减到90种,但对于后厨仍然压力不小,所以采用智能机器势在必行,这也是胡大被称为“中西合璧”厨房的原因。
就拿 *** 小龙虾的机器来讲,通过智能化机器实现标准化,一个人就可以控制6-8个锅,节约了人力,大大提升效率!
武器五:保鲜库
绝活:6平米的保鲜库抵20个冰柜
胡大的这个保鲜库可以说是很“宝藏”了,一个占地6平米的保鲜库,因为合理规划内部空间,容量抵得上20个冰柜,大大节约了空间。保鲜库压缩机设计在厨房外,让厨房内环境更舒适。
武器六:食梯分层传菜
绝活:一次多传10几道菜,更大程度保温
因为胡大面积都在千平以上,所以定制了食梯来传送菜品。以前传统的 *** 只能放8道菜,而现在一共分4层可以多传10几道菜,省人工,也缩短上菜时间。
通过食梯来运输盛放菜品的推车,大大提高了食梯的运行效率,同时员工可以直接用推车上菜,也提高了传菜效率。
武器七:员工独立卫生间
绝活:从源头抓卫生,保证食品安全
几年前提出的“厕所革命”理论虽然引起重视,但真正落实的却并没有几家,而胡大不仅是顾客卫生间做到极致,连员工的卫生间也深层次管理,从洗手到消毒,时刻有流程示范,从源头减低食品安全隐患。
武器八:狠抓细节
绝活:规范、整洁、省钱!
别看胡大名声在外,但是家大业大,节约要从每一滴油开始。
胡大每天要用十几桶油,而每桶油底部都会有30-50克的残留,那么一天就是1、2斤油,通过简简单单的沥油,胡大一年也省几万元!
(井然有序的调料,密闭保证口味和食品安全)
(员工水杯的单独架子)
(相比于传统灭火器,这样的新式灭火器操作更简单,向下一拉即可灭火,省空间也更高效)
类似的点滴细节随处可见,胡大的后厨每走一步都会让人觉得是“经过大脑思考”的设计。
3
3个坚持,让企业20年“不跑偏”
“胡大如果开通外卖,肯定火爆!”
“胡大如果开小龙虾单品店,一定成为扛把子,没人能争得过他!”
“胡大在别的地区多开几家分店,多区域发展,肯定更强!”
而面对这些尖锐的外界的疑问,郭冬直言,“胡大只想以百年老店为目标,实实在在做餐饮。”
1、坚持不开单品店
记者:“您为什么不趁热打铁,在商超等地开出单品店呢?”
郭冬:“单品店这两年确实很火,很多创业型的餐饮新品牌,都是考虑做单品。在我看来,单品店的背后,其实是运营模式、品牌定位、客单价、顾客体验等一系列的问题。”
“从商业运营的角度,单品店供应成本低、易管理、能快速复制、挣钱快,但这不是我们的初衷。我们的愿景,是做一家百年老店,而快速扩张的背后,就是产品标准化和工厂化,食材的控制、菜品的味道,势必会有影响,这不是我们追求的。
“胡大发展到今天,20年了,有独属于自己的成功基因和沉淀,一直以来,我们走的是产品多元化的方向,并通过服务、用餐环境、氛围等多个维度带给顾客全方位的用餐体验。单品店产品结构单一、复购率低、整体生命周期短。”
“单品店需要高客单,但我们只是平民化定价。我们店里的小龙虾其实利润很低,通过其他的菜来补平差价也OK,但是一旦开了小龙虾单品店,那么价格势必会很高,不符合我们胡大一直以来的平民化定价。”
“虽然说近几年频繁有商超来找我们,给各种租金优惠政策,但我们还是要能够拒绝眼前的诱惑,为品牌做长远的打算。”
2、坚持不做外卖
记者:“就算不开单品店,那么胡大是24小时营业,夜宵属性很强,受众也足够多,为什么连外卖也不做呢?”
郭冬:“首先,外卖弱化了就餐体验。我们中餐讲究锅气味,要有场景的体验,就像我们的筷子都是20多块钱一双的鸡翅木,这些体验是外卖达不到的。”
“其实2013年左右外卖逐渐兴起,很多平台来找我们,也给出很多优惠政策,很庆幸当时禁得住诱惑,不然我们也会被平台的规则和模式所牵制。”
3、坚持不在簋街以外的地方开店
记者:“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特别好奇,胡大为什么只在簋街一条街上开店呢?多开一些区域岂不是辐射更强?”
郭冬:“一开始确实没有明确的定位就要开在一起,不过慢慢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发现‘簋街和胡大’、‘胡大和簋街’变成了大家潜意识里紧密关联的东西,我们就希望做地标性餐饮文化品牌,开在一起也能形成聚焦效应。另外一点,簋街孕育了很多餐饮品牌,也成就了胡大,我们也希望能坚守在这里,回报这种孕育之情。”
“胡大只在簋街发展,但考虑到人才需要上升空间,所以我们孵化了子品牌红巷子,走出北京簋街,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平台。”
记者:“但是很多人质疑,胡大4家店只开在一条街上开,会分自家的客流,这点您怎么看?”
郭冬:北京是一个旅游城市,08年奥运会之后更是超级旅游城市,簋街几公里内的三里屯、后海、雍和宫,南锣鼓巷,五道营等等商业圈都是必去之地,不管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客流量是完全不用担心的,这么大的人流量我们想分流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担心呢?
“其次,簋街夜宵文化早已深入人心,已经有30年的传承了,从来没有改变。2018年,我们簋街商户也是抱团取暖,打造了之一届北京簋街不夜节活动,提升簋街人气。我们相信簋街名气大了,所有商户受益,这才是一个餐饮特色街健康发展的模式。”
职业餐饮网小结:
火爆的前厅是结果,高效的后厨体系是后盾,创始人对初心、对目标、对诱惑的认知和坚持,让企业发展方向不跑偏;
拒绝外界一切诱惑不跟风,老老实实只做自己的品牌,让我们看到企业的匠人精神;
而切实转变思维,用机器等设备提高效率,更是为城市环境做贡献,让我们看到企业的不变初心;
胡大用20年时间,塑造了“品牌力、产品力、服务力”,而传承与创新就是一切成长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