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毒蛇之乡 我养了一条毒蛇免费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6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养毒蛇之乡和我养了一条毒蛇免费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养毒蛇之乡以及我养了一条毒蛇免费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北方有毒蛇吗
  2. 中国之一蛇村,最多一年养了多少条蛇呢
  3. 中国十大养蛇能手

一、北方有毒蛇吗

1、除蝮蛇、蝰蛇外,其他种类的毒蛇不易在北方养殖,就算创造的条件养殖再好,成功的系数也很小。

2、这是因为毒蛇根本不能适应北方所特有的环境和气候所决定的。如不耐严寒、不耐干燥、无法解决蛇食问题。因大多数毒蛇都有喜食蛇类的习惯,而北方野生杂蛇较少,无法满足毒蛇吃蛇的这一“嗜好”,所以北方诸省(区)不适合人工养殖毒蛇。

二、中国之一蛇村,最多一年养了多少条蛇呢

1、从湖州德清县城向西北行约30公里,有个村子名叫子思桥村。

2、这里河网密布,河道上的小桥名曰子思,寓意邻里和睦,中庸为人,横跨两岸的小村也因桥得名。站在桥上四望这个村子,黛瓦白墙与桑园、稻田相辉映,乍看下与普通的江南水乡一般无二。

3、就在不远处的白墙上,“中国蛇村”的宣传语赫然在目。自上世纪80年代起,村民以养蛇为业,在不到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最多时饲养着300多万条各种蛇类。后来,不少人将这里称为“中国之一蛇村”。

4、近40年了,蛇村如今怎样了?记者近日走访德清子思桥村,探秘村民“与蛇共舞”的生活。

5、小桥西面,开着一间以蛇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划出水蛇、陆蛇两块区域,隔成小间的玻璃罩里饲养着乌梢蛇、王锦蛇、蕲蛇(五步蛇)、 *** 蛇等数十个品种的蛇类。

6、“这是蝮蛇,有毒的。”说话的是这家博物馆的馆长杨洪昌。他是村里最早的养蛇人之一,最多时他一人就养着近20万条蛇。目前,除了展览他仍然养殖着不少蛇,而博物馆对面的一排低矮平房,就是饲养室。

7、杨洪昌领着记者进入其中一间养着乌梢蛇的饲养室。饲养室光线昏暗,几扇窗户都蒙上了黑布,地下铺满了小石块,“这是为了控制湿度和温度。”杨洪昌说完停在一处木笼前,准备拔去笼上的 *** 销。打开笼门,两条青色小蛇察觉到了异动,昂起头吐着信子,把身体略略扭向了记者。在同一面墙上,类似的木笼超过30个。

8、杨洪昌说,子思桥村饲养的蛇类,以无毒的赤链蛇和带毒的蝮蛇为主,共计有十几个品种。每年清明以后,天气转暖,就有村民陆续开始养蛇。记者在村里踱了一圈,已有几户村民养起了赤链蛇。

9、走进养蛇户家中,偌大的一楼厅堂内几乎被全部清空。地面上铺了层细沙,“熟练的养蛇人只要一捏沙子,就知道湿度是否适宜。”养蛇户说。细沙上垫着一大块网纱,在上面几十个网袋紧挨着放在一起。每个网袋中都盘着几条蛇,袋口用绳扎紧,防止母蛇逃脱,“每个袋子里的蛇,都按大小分类,否则就会抢食,甚至同类相食”。东西两个堂屋都放满了这样的网贷,加起来足有千把斤蛇,数量得有近万条。

10、除了赤链蛇,村里还有几家养蛇户饲养蝮蛇等毒蛇。记者在其中一家看到,南北两个大院共筑着8个蛇池,而水泥瓦围成的长方体,就是蝮蛇的窝。“里面用木板架出了好几层,取 *** 的时候,才会把盖板抽开。”养蛇户老陆比划着说,一塘蛇池少说有两三千条蛇,晚上凉快的时候,可以看到它们游出蛇窝,在墙边挤作一团,最强壮的甚至可以向上爬出近半米高。

11、在子思桥村,不少人家和老陆一样,每晚枕着上万条蛇入眠。

12、村民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以养蛇为生。

13、子思桥村水网密布,又背靠白娘娘山,当地本来就有不少蛇。上世纪70年代后,有不少村民在农闲时,会上山捕蛇,取下蛇胆和蛇皮卖给收购商人。嗅到了商机的杨洪昌,开始琢磨起了养蛇。

14、经过几次试验后,杨洪昌选择在当地分布广泛的赤链蛇作为种蛇。蛇有野 *** ,并不愿意 *** 工喂养的饲料,加之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的 *** ,成活率并不高。试过水草、纸箱、沙土等材料后,杨洪昌发现,用泡沫箱来模拟蛇在洞穴中的生活环境最为适宜,这让赤链蛇的孵化率提高到了80%。

15、养蛇时间长了,杨洪昌也碰到过不少险情,他最怕的是蛇逃跑,尤其是毒蛇。一次晚上醒来,“忽然觉得肚皮上一凉,马上知道有蛇爬上来了。”他眼睛向下一瞄,一条黑白相间的银环蛇正从腰际游向他的左臂。“银环蛇带有 *** 的神经 *** ,我吓得一动不敢动,好一会才游走。”

养毒蛇之乡 我养了一条毒蛇免费-第1张图片-

16、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拣蛇喂食的时候,难免被蛇咬到,“至少上万口吧,这无毒蛇多的时候一天一百口都不止。”杨洪昌指着自己的手,过去手上密密麻麻都是蛇牙留下的小孔。最惊险的一次,还是在为五步蛇挤毒液时,蛇头忽然扭过来,反咬在杨洪昌手上。“我立刻拿刀在手上划出两道口子放血,再用水急冲,再叫车去杭州的医院打血清。”

17、目前,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子思桥村的赤链蛇饲养和人工孵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孵化率相比野外提高了不少。

18、记者了解到,养蛇有很独特的门道,比如每年蛇产卵的前几天,要把蛇的嘴巴缝起来,免得蛇把蛇蛋给吃了。另外天热的时候,蛇每天都要洗澡,不然容易死亡。

19、养蛇并不容易,但比较赚钱。一般的养蛇户,一年靠养蛇赚个四五万是起码的,更赚钱的是收集蝮蛇 *** ,按克算的,一池子蝮蛇抽一次有两矿泉水瓶 *** ,冷冻磨粉后卖给医 *** 公司,一次就是3万块,半个多月抽一次,可以抽好几次,一年收入在20万元上下。

20、在养蛇更好的光景,子思桥村180户人家中,有近 *** 以养蛇为业。

21、如今记者走在村道上,还是到处可见晒制的蛇皮、蛇胆。

22、这几年,子思桥村的养蛇业起了变化。“养蛇的人少了,不少人又干回了老本行,做起了丝织围巾。”以前,一百多户人家几乎家家养蛇,而现在锐减到了不到四成。养蛇户中也几乎看不到年轻人,“老人为主,年轻人不愿意干这行啦。”村口的一位老养蛇人感慨。

23、事实上,子思桥村的蛇,养殖大多不会超过3个月,在取完 *** 或孵完胎蛇后,除少部分进行放生外,大多被剖杀入 *** 。村里有不少年轻人觉得这样的养殖方式太过原始粗放,杨芳是杨洪昌的大女儿,在 *** 的培养下,她成了自家蛇业的第二代传人。“如果只是把蛇抓来,等饲养大后剖蛇入 *** ,这个产业是没有前途的。”对于此前的养殖方式,她不太赞同。

24、为此,她和武义刘金蛇类养殖场合作成立了一个实验室,对更多品类的蛇进行人工养殖实验。目前,养殖场已熟练掌握了大王蛇、 *** 蛇、蕲蛇、滑鼠蛇等蛇类从蛇蛋孵化、小蛇培育到人工繁殖的 *** 养殖技术,等到明年下半年,人工养殖的第三代五步蛇就将诞生,此后还将对乌梢蛇、银环蛇等蛇类进行小规模养殖实验。

25、对杨芳这样的蛇村下一代来说,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深化,蛇村会走出和老一辈不同的路。

三、中国十大养蛇能手

1.江苏省沐阳县刘集乡刘集街东500米的苏北大型养蛇场,创办人刘家芝经过几年的奋斗,开创了在苏北人工养殖毒蛇的先河:并成为宿迁市首届“十大青年致富状元”。在他的帮助下,一部分农户靠养蛇发了财,圆了他们的致富梦。

2.南宁横县校椅镇雷村农民黄光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凭五角钱起家,在野外捕蛇回家饲养,稳步扩大养殖规模,如今发展到年养蛇6000多条,获收入30多万元。由他举办的养蛇技术培训班,已吸引了全国各地28个省市的1.2万名学员前来学习。

3.湖南常德邵阳潘仁华养蛇一年也能赚个一百万。

4.走进中国之一蛇村走进中国之一蛇村湖州德清县子思桥村是有名的养蛇专业养蛇村20年来全村共出产幼蛇7000多万条,创产值1-3亿多元,直接给村民带来利润5000多万元,大多数村民每年都有五六万元的收入,好的有10多万。

5.央视《致富经》2007.9.10日播出“秀才养蛇有一套”,蛇场坐落在江西省宜春市市郊,里面养了3000多条毒蛇和无毒蛇,幸亏刚才咬人的是无毒蛇,只有无毒蛇,他们才敢直接用手抓,如果是毒蛇的话,那就得用钩子了。黄新洪今天的交易额达在3000元左右,像这样的的交易每隔两三天就有一次。

6.先后被评为全国劳模、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群众建功立业先进个人、首届中国企业成功女 *** 、全国杰出创业女 *** 、江西省劳动模范、抚州市种养业标兵。...于是,她有了人生的之一次创业---养蛇场。

7.钦州灵山县沙坪镇沙坪村委永信养蛇协会,自协会成立两年以来,为60多个会员户提供各种服务,使养蛇效益迅速提高,他们养的蛇远销广州、深圳等地。仅2007年,协会会员养蛇总产量达到了9000公斤,平均每户收入2.8万元。

8.在平南县平南镇附城村,却有一位妇女靠人工繁殖和养殖 *** 蛇走上了致富路,她就是陈琼莲。近年来,陈琼莲先后被自治区、贵港市评为“双学双比先进女能手”、自治区“三八红旗手”和广西“十大水产养殖女状元”的称号。陈琼莲的养蛇技术得到国家林业部门的肯定。2006年,陈琼莲和丈夫创办的平南县平安野生动物驯养殖场被国家林业部确定为国家野生动物繁殖利用三个试点之一。2007年1月1日, *** 农业频道《致富经》栏目组报道了她创业的经历。节目播出之后,她的名声越来越大。

9.新野县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地势平坦,按说这里并不具备养蛇的更佳环境,可是有个叫朱令善的人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要做当地的养蛇之一人。由于当地村民普遍对蛇有一种恐惧感,使他在养殖的时候阻力重重,只得到处东躲 *** ,这也直接促成他采取一种特别的养殖方式。

10.平南镇附城村养蛇专业户、 *** 员曾日波带动群众发展养蛇业,使平南镇成为全国更大的养蛇基地,带富了一方百姓。

文章分享结束,养毒蛇之乡和我养了一条毒蛇免费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标签: 毒蛇 免费 蛇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