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贵阳箫笛之乡,以及笛子父老乡亲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贵州贵阳市的人文地理
贵阳(英语: Guiyang Municipality,汉语拼音: Guìyáng shì,旧称: Kweiyang)是中国贵州省的省会。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东部,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贵州省的 *** 、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被誉为“高原明珠”。中文名称:贵阳外文名称:Guiyang Municipality;Kweiyang city别名:林城行政区类别:地区级行政区(省会地级市)所属地区:贵州省下辖地区:三县一市七区 *** 驻地:金阳新区林城东路 *** 区号:0851邮政区码:550000地理位置:贵州省中部偏北面积:8034平方公里人口:3598245人(截止于2007年底)方言:贵阳话气候条件: *** 带湿润温和型气候著名景点:黔灵山,弘福寺,南郊公园,甲秀楼,翠微园,文昌阁,华家阁机场: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火车站:贵阳站车牌代码:贵A简称:筑阳的经济贵阳是西部内陆 *** 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的居住条件、便利的 *** 政策,使贵阳的 *** 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引进企业质量越来越好。2007年全年共引进内资项目1628个,实际到位资金252亿元,同比增长20.2%。目前美国沃尔玛、微软,日本京瓷,法国达能、斯奈克玛、拉法基、 *** ,泰国正大集团、 *** 润泰集团、韩国新世界、中国中化集团等世界500强以及青岛海信、西洋肥业、山东兖矿、杭州娃哈哈等一批国内500强企业相继落户贵阳。 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807.6亿元,比2006年增长15.8%,是1984年以来增幅更高的一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88.66亿元,增长19.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39亿元,同比增长18.9%。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781元,比1979年增长3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88元,比1981年增长14倍。2009年,贵阳市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0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完成财政总收入252.05亿元,增长12.4%。生态贵阳贵阳山川秀丽、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是自然和旅游资源的富集之地,尤其适宜发展旅游、文化、现代物流、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因此,贵阳市将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使第三产业达到较高比例,稳定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同时三次产业都要向生态化方向发展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文化产业,将是今后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多彩贵州”、“贵阳避暑季”等活动宣传力度的加大,贵阳“中国避暑之都”的城市品牌效应凸现,旅游持续升温,旅游经济运行呈现出增长快、效益好,行业稳的发展态势。2007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2325万人次,与上年同比增长26.03%;接待海外旅游者12万人次,与上年同比增长34.58%;旅游创汇5535万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41.78%;国内旅游收入116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42.45%;旅游总收入120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41.94%。2009年贵阳GDP实现902亿元,2010年将突破1000亿大关文化名人 1、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王阳明 2、明代著名诗人、书画家———杨龙友 3、清末民初著名画家、诗人、学者———姚茫父 4、清代著名才子、诗人———周渔璜 5、清朝重臣、历任漕运总督、河南巡抚、江苏巡抚、四川总督、湖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陈夔龙 6、晚清著名维新派 *** 人物之一、诗人———李端棻 7、当代外国文学研究奠基人、新文化运动 *** 人物之一———谢六逸 8、当代中国乡土文学 *** 人物之一、著名作家———蹇先艾 9、当代中国著名书法家、文史学家———陈恒安 10、当代中国著名画家———宋吟可 11、当代中国著名书法家———萧娴 12、中国著名物理学家——易家训 13、中国著名数学家——张筑生 14、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何士光 15、中国围棋 *** ——彭荃 16、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古生物学家——乐森璕 17、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生理学家——殷宏章 18、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有机化学家,教育家——邢其毅 19、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何启智 20、著名农业生物化学家教育家——罗登义 21、著名物理学家——张永立 22、白云鄂博铁矿发现者,著名地质学家——丁道衡美食民俗贵阳是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各地民族节日内容丰富,各具特色。苗族的“四月八”、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跳场”等民族节日,为少数民族青年男女寻找意中人提供了极佳的机会。在民族节日、 *** 期间及农闲时节,农村要开展演地戏、跳芦笙舞、赛歌、 *** 、 *** 等饶有情趣、极富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体育活动。而那乡间寨上民族情趣极浓的婚俗、酒规、葬礼,也会使游 *** 开眼界。如果你有幸参加这些民族节日的话,一定会感受到少数民族的浓郁风情。六月六六月六”是贵阳布依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贵阳市及邻县成千上万的布依族群众便要集于风景秀丽的花溪河畔,穿密林,绕花间,乘游船,吹木叶,唱山歌,尽情欢度佳节。男女借机向意中人表达爱慕之情。六月六”的缘起,有这么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位美丽的布依族姑娘绣了一幅花开锦绣、香飘长天的青山秀水图。魔王见此宝图,顿起贼心,前来抢夺。姑娘和众乡亲苦战七天七夜,终因力量悬殊,六月初六这天,眼看宝图就要落入魔王手中,姑娘急中生智,将图抛向空中,宝图即化为花溪的青山秀水,魔王被气死化为一堆乱石,沉入花溪河底。此后,为了纪念这位造就花溪秀美山川的布依姑娘,每年六月初六,人们汇集于花溪河畔,载歌载舞,以表敬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名扬省内外的“六月六”歌节。四月八“四月八”是贵州、湘西、桂北等地的苗、布依、侗、瑶、壮、彝、土家、仡佬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节日内容不尽相同,其中,规模最为宏大、场面最为隆重、影响最为深远者,当首推贵阳市苗族的“四月八”庆祝活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天,贵阳市及邻县的苗族群众都要身着民族盛装,云集贵阳市中心喷水池一带。他们吹响芦笙、箫笛,唱着山歌,跳着苗家舞蹈,欢度自己的传统节日。“四月八”的由来传说甚多,主要是为凭吊“四月八”葬于今喷水池一带的古代苗族英雄,辈辈相传,而成习俗。如今,贵阳的“四月八”已成为贵阳及其附近苗、布依、侗、壮、水、仡佬、汉等民族共同狂欢的节日,成为展示民族传统文化的盛典。少数民族男女青年还借此机会,通过自己饱含深情的舞姿与歌声寻找意中人。芦笙舞芦笙,是一种古老的竹木制簧管乐器,大的有一丈多,小的不及一尺,管的数目多的有10管,少则单芦笙舞管、 *** ,最常用的是6管,其音调可雄浑低沉,亦可清脆高亢。在苗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苗族人民不仅把芦笙作为本民族的 *** 物,还把它融于舞蹈、音乐中、水、布依、瑶、彝等民族舞中,芦笙舞也甚为流行。芦笙舞现有曲百首,舞步百余种,其中最常用的有10多种。这些舞步节奏明快、粗犷热烈。芦笙 *** 吹女跳,或男女自吹自舞,有的舞步吸收了苗族武术动作及高难度杂技动作,为人所喜闻乐见。芦笙舞成了贵州喜庆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 *** 赛贵阳市郊农村的 *** ,不像西班牙是人与牛斗,而是牛与牛斗的一项农闲娱乐活动。 *** 的时间是在 *** 秧之后,收获之前的农历六月至八月之间,地点主要是高坡、孟关两个乡。当地称即将上场参赛的大公牛为“巴郎”,为预祝巴郎胜利,本寨及外寨的亲朋好友均要请巴郎的主人喝酒,叫“喝巴郎酒”,意在壮行。开场那天的“踩场”是群牛 *** 的精彩序幕。铁炮声响过,巴郎牛头系红布,背披亲友赠送给主人的一床床被单,在众人的簇拥下绕场一周。由于同去踩场的有许多寨子的人和牛,唢呐昂扬,爆竹震天,使得气氛极为热烈,场面极为壮观。随后一位寨老致词,再取下牛背上的礼品,踩场结束。 *** 正式开始前,要先经两位牛主人同意,然后才蹄飞角撞,各使绝招,若二牛实力相差大,不久即可见弱者轰然倒地,或落荒而逃;若二牛旗鼓相当,则胜负难分,直至气喘吁吁,口吐白沫。这时自有管牛老手上场,以绳索竹竿等物拉开二牛,防止伤亡。 *** 场一般选在四周为缓坡中间是平地的地方,便于人海观望。花灯展花灯是贵州民间举办的一种载歌载舞的文娱活动。正月十五晚上,悬挂彩灯,并进行这种活动。民间称为“玩花灯”、“唱花灯”、“跳花灯”或“花灯”。民间过年风习的民谚称为“三十夜的火,十五夜的灯”。花灯大约是在明朝初年,由来自江南及中原、留在贵州驻守和屯耕的军士们传入贵州。到清朝时期,花灯在贵州已经十分流行。 *** 年间,花灯普及到贵州绝大部分的乡村集镇。贵州花灯包含花灯歌舞和花灯剧(戏)两种艺术形式。花灯歌舞(俗称“地灯”、“锣鼓灯”或“锣鼓转”等)较简单、短小,无整戏剧情节,主要是抒发某种感情或说明某件事理。表演时,演员一肌要手执扇和手帕,载歌载舞、歌舞结合。有时,还要 *** 韵白(俗称“拉白”)、对唱、轮唱、齐唱、合唱等。贵阳名菜辣子鸡辣子鸡以本地土鸡作为主料,选用贵阳花溪辣椒舂制的糍粑辣椒作为辅料烹制而成,香辣味浓、色泽红亮、粑糯爽口,是贵阳人逢年过节必备团圆菜之一。糟辣脆皮鱼糟辣脆皮鱼贵州糟辣椒是黔味菜肴的重要调味品之一,此菜选用贵州独有的槽辣椒作为主要调料制成,清香脆嫩,其味鲜咸,经久不易变味,能促进食欲开胃,颇具独特地方风味。是我市传统名菜之一。青岩豆腐青岩豆腐此菜为贵阳名菜,是以地方特产青岩豆腐为主料,配以青椒等辅料制成。具有绵滑清香等特点。宫保鸡丁宫保鸡丁选用净仔公鸡肉为主料,糍粑辣椒等辅料烹制而成。此菜为黔味传统名菜,红而不辣、辣而不猛、香辣味浓、肉质滑脆。据传,此菜创始人丁宝桢,贵州织金人,咸丰进士,授宫保衔,历任山东巡抚,四川总督,美食家,自幼聪颖,偏爱辣鸡,常以家乡此菜宴请宾客,流传至今。1918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原贵阳市 *** *** 赵惠民曾将宫保鸡传到日本,深得日本人士赞扬。状元蹄状元蹄又称“青岩卤猪脚”。据记载,1886年4月2日,在光绪丙戍年科殿试大考中荣获状元的青岩贡士赵以炯年青时常去青岩北门街夜市吃卤猪蹄。故乡人们为怀念为这位历史名人,称卤猪蹄为状元蹄。如今“游青岩古镇,品青岩美蹄”已成为当地的一种旅游文化现象。该道菜色泽红褐、皮充盈泽润、肥而不腻、味道醇厚。泡椒板筋泡椒板筋选用大猪通脊肉内筋(当地又称背柳肉)为主料,配以泡椒制成。色泽红亮,酸辣爽口,滑脆鲜嫩。此为贵阳独有选料 *** 烹制的特色菜肴。八宝甲鱼八宝甲鱼此菜由原有的贵州名菜八宝娃娃鱼演变而来,以甲鱼为主料,配以金钩、瑶柱等辅料而制成。汤鲜味浓、营养丰富。酸汤鱼酸汤鱼传说,很久以前在黔东南苗岭有一山寨,寨老(公推的首领)年迈体胖,爬坡下坎十分吃力。一次,儿媳煮饭时,不慎多放了些水,于是就把多余的热米汤舀在一个土缸里。四五天后,米汤经发酵后变得清彻透明,并略带酸味,用来煮鱼,其味鲜美异常,寨老一家吃得津津有味,从此儿媳便常用这种酸米汤煮鱼,长此以往,寨老渐觉身轻体健,上山下坡不再费力。这事很快传遍苗岭山寨,家家竞相效仿,“酸汤鱼”由此传开。此菜由黔东南传入贵阳,在贵阳迅速发展并发扬光大,名扬海内外。其 *** *** 为:选用鲜鱼为主料,配以黔东南苗岭特色酸汤煨制而成。民间通常采用边煮边食的火锅形式,配以其他新鲜蔬菜,使其营养更为丰富。其特点:鱼鲜肉嫩,色泽靓丽,酸辣爽口,汤清味美,有开胃消暑,提神养颜等特殊功效。民族工艺刺绣与挑花是贵阳民族传统工艺百花园中盛开的两朵奇葩。蜡染制品民族工艺——贵州蜡染则蕴 *** 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它们与粗犷、古朴的傩 *** 等民族文化的精品一样,备受国内外友人的青睐。贵阳小吃贵阳的风味小吃,着实令人垂涎。仅地方传统的风味小吃就达100多种。无论白天黑夜,贵阳街头巷尾的小吃摊点星罗棋布,一些饭店酒店将有特色的部分小吃列入筵席中,还有专门的小吃筵可供品尝。贵阳最有名的风味小吃有:恋爱豆腐果、雷家豆腐圆子、糕粑稀饭、“丝娃娃”、荷叶糍粑、吴家汤圆、胡味烤肉、花溪王记牛肉粉、程肠旺肠旺面、清镇刘姨妈黄粑、清镇热汤丝娃娃清镇凉水井腊肉、小吃广场臭名远扬臭豆腐、小吃汤系列、人剧卤味之一家、小吃广场白吃串串碳烧生耗、河滨公园素春卷、洋芋粑、中曹野菜馆野菜系列、青岩豆腐、青岩黄家玫瑰糖等。地标建筑甲秀楼黔灵公园兰花雕塑人民广场大十字广场贵阳地标——甲秀楼青岩古镇东山塔贵阳大剧院凯宾斯基酒店贵航喜来登贵州饭店贵州省图书馆贵阳美术馆新贵阳国际机场新贵阳火车站民族文化宫国贸大厦富中国际天怡豪生大酒店南国花锦购物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贵州电视台贵阳市行政中心中环国际中心花果园立交桥贵阳热门景点贵阳森林公园贵州红枫湖贵阳息烽温泉贵阳乌当
二、贵阳必买的八大特产_贵州特产送人必买
老干妈是贵阳最著名的特产之一,作为知名度更高、影响最深、范围最广的中国辣椒酱之一。老干妈远销海内外,不仅受到国内人的喜爱,声名更是漂洋过海受到了外国人的追捧。
青岩玫瑰糖是贵阳市著名的传统名点,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其主要用玫瑰花、红砂糖、糯米、小麦、芝麻、核桃仁、红砂糖制成条状或块状,闻着芳香,吃着酥脆。
但家香酥鸭是以“多年绝技、麻得开心、鲜麻酥脆、清香回味”为特色的美食。每到贵阳大街上都会看到香酥鸭门口 *** 着购买香酥鸭的人。
清镇酥李是贵阳著名的特产水果,以个大、味甜、色泽好、采摘时间长等闻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开阳枇杷,贵州省开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其色泽浅黄、果肉嫩滑、口感细腻、鲜甜润喉等特点而著称,非常适合夏季食用。
羊艾毛峰属于绿茶类名茶,茶外形细嫩匀整,条索紧结卷曲,银毫满披,滋味 *** 鲜爽,汤色、叶底嫩绿匀亮。为贵州十大名茶之一。
茅台酒是我国的国酒,名气享誉全国,既然来到了贵阳,正宗的茅台陈酿自然是不能错过的。
花溪辣椒是花溪传统的名特产品,花溪辣椒以辣味适中,香味有余著称。以它加工制成的红油(即辣椒油),色泽金红,鲜香入味,辣而柔和,堪称助餐的佐料佳品。
贵州茶叶风味独特,以都匀毛尖、遵义毛峰、贵阳羊艾毛峰等最为有名。贵阳市郊是贵州名茶主要产区之一,市郊黔陶乡赵司村生产的赵司茶,是经烘炒加工而成的绿茶,外形均整不碎,泡茶汤色黄绿,清香爽口,颇负盛名。
1、贵州茅台:茅台酒选用优质高粱为原料,小麦制曲,采用我国传统的独特工艺精心酿造,经过8次下曲、7次蒸馏、9次发酵,并经过长期窖藏而成。
2、威宁火腿:威宁火腿是贵州的传统特产,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早就闻名海内外。威宁海拔2000多米,属高寒的乌蒙山区。
3、都匀毛尖:都匀毛尖茶产于贵州南部的都匀市。它以优美的外形,独特的风格列为中国名茶珍品之一。
4、贵州银画:艺术品在生活中不仅是高 *** 的装饰品,同时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味和对生活的态度。
5、苗族银饰:进入苗族社会的银饰决不单纯表现为某个民族专有的艺术形态,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合体。苗族银饰可分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盛装饰和童帽饰等,都是由苗族银匠精心做成。
6、湄潭翠芽:“湄潭翠芽”茶产于贵州高原东北部,素有“云贵小江南”之美称的贵州省湄潭县。
7、贵州老干妈:老干妈(陶华碧)牌油制辣椒是贵州地区传统风味食品之一。
8、玉屏萧笛:玉屏萧笛为“贵州三宝”之一,贵州特产—玉屏箫笛,蜚声海内外,是与茅台酒齐名的“贵州三宝”之一。玉屏箫笛,音韵清越,工艺精巧,是民族乐器中的精品。
9、罗甸玉:“罗甸玉”产于贵州省罗甸县,其化学成分与产品的玉质特 *** 与我国新疆和田地区和青海昆仑山脉一带所产软玉相近,属于优质的软玉矿。
10、刺梨:这可是好多贵州人的童年回忆了,被誉为“维C之王”的刺梨果表面布满肉刺、青中透黄,像小灯笼一样果圆饱满。
三、贵州有哪些民间手工艺
1、播娜摩簸箕画是贵阳市的少数民族农民画,播娜摩,布依族语,指雄踞市郊的云雾山。一个个寻常的农家常用簸箕,经生花妙笔将花草虫鱼、飞禽走兽、日月山川、神州传说、人间趣事等绘制上去,便成为一件件古朴典雅的艺术品。播娜摩簸箕画洋溢着浓郁的乡情,极富民族特色。
2、闻名海内外的大方漆器,是贵州省大方县(原名大定)出产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传统工艺美术制品。
3、明、清朝代,大方漆器就被选作“贡品”上京供奉皇帝。作为家庭陈设品装饰书斋、客厅,更增添了古色古香的雅致。民间也作为日常生活中的用具,盛装干鲜果品、蜜饯乃至菜肴均可。大方漆器在清道光年间盛极一时。当时古老的大定府城内几乎家家都会 *** 漆器,故享有“漆城”之誉称。
4、大方漆器的特点是,图案幽雅逼真,造型朴实,漆色光亮可照人影,色泽艳丽,经久耐用,并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用作食具,不导热,不串味,不漏水,不生虫,耐酸、碱,不易腐朽,不褪色等。
5、当前,大方所生产的漆器品种有碗、盘、盒、壶、瓶、杯、屏风、一家具、玩具等280余种,其中对外销售的为126个品种。大方漆器选料精良,采用牛、马皮脱胎和布胎,以上等漆作涂料,一般一件制品需经过四十多道工序才得以完成。漆器 *** 工艺,可分为制坯、漆地、装饰等几个重要环节。比较复杂的是装饰。装饰的技法有100多种,总起来可分为浮花、平花、暗花三个类型。这些工艺都极为精湛,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
6、大方漆器,做工精致、细腻纤巧、五彩缤纷,显示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7、布依族在贵州省分布广泛,是至今保留本民族传统习惯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特别是妇女 *** 蜡染、刺绣、编织、挑花的技艺保留至今并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为贵州独特的民族民间精湛技艺和强烈的民族艺术风格。安顺地毯厂生产的布依地毯,就是在这块民间艺术沃土上开出的新花。她融汇了民族民间优秀纹样,推陈出新,在继承基础上,加以发展,为中外人士喜爱并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图案有 *** *** 、幸福、长寿的“石榴、桃子”,有象征着快乐、美满的“蝴蝶、鱼和花”等。它选用优质羊毛精工织造而成,富有弹 *** ,产品纹样清晰、活泼,有立体感,新颖别致。配色一般为白和蓝,使人感觉淡雅、明快、朴实和富有乡土气息。布依地毯现有九十道、一百二十道等品种。
8、蜡染是贵州著名的 *** ,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印染 *** 之一。贵州蜡染的图案造型以行云、流水、花草、鱼、虫、禽、鸟、几何图纹为主,。取材十分广泛,加之造型不拘一格,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蜡染艺术风格亦多姿多彩,并因当地民族、地域的不同而各个特色。比如有的工整严谨,突出对称;有的以几何图形为主题结构,显得清新秀丽,也有的蜡染加红黄两色,使其色调深厚,层次更加丰富;还有的大蓝底白花上再用彩色丝线刺绣,就更加五彩斑斓,别具韵味。
9、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采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芦笙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远在唐代时期,贵州少数民族人民就开始 *** 芦笙,并涌现了不少的优秀芦笙吹奏家。古代进京朝贡者,就曾带着芦笙到宫廷演奏过,得到朝廷官员的高度赞赏。
10、随着时代的变迁,芦笙的形状和演奏技巧,除保持了原有的风格外,有了新的改进。如今的芦笙有六管、十管及十二管的,其长度有二尺、五尺及一丈多的;芦笙的曲调,除保持原来的古朴、悠扬之外,曲调多变,节奏明快,特别是伴之深沉、雄浑的芒筒声,使芦笙的声响和音量加重,格外委婉动人。其跳和舞姿的变化更大,不但跳步踢腿刚健有力,而且舞姿潇洒自如,动作优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芦笙会规模宏大,少则几千人,多则几万人,十几万人。十里外,便能听到嗡嗡悠扬的芦笙吹奏的声音。
11、遵义丝绸,历史悠久,是贵州丝绸的发源地。清乾降时,由外传来了柞蚕放养和巢丝法和技术。到清道光年间,遵义就已成为贵州丝绸贸易中心。近年来,所生产的丝绸织品畅销国内,甚至销到南洋各地,产品质量与杭绸不相上下。
12、此外,遵义的丝织品还有工农被面、缎背经、美丽绸等。丝织品的特点是:绸身紧密,手感光滑柔软,温润如玉,轻飘而绚丽,具有桑蚕丝所特有的天然光泽。遵义的丝织品,远销北京、上海、兰州等地。生丝、和服绸还外销日本,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好评。
13、原木艺术是以自然界中和种带表皮的木本、藤本及草本植物作为材料,因而作品既淳朴自然又具现代美感,表现出贵州地方原始文化的远古、神秘、纯朴和粗犷的美学情趣。其伤口有的气势磅礴,有的隽永深邃,有的活泼可爱。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陈白秋原木艺术展",受到国内外美术界的高度评价,其中三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贵阳市白云区设有原木艺术展馆。
14、产于被誉为"箫笛之乡"的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它是侗乡民传统的手工艺品和民族乐器,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箫笛在清朝被列为贡品,故又名贡箫。玉屏箫笛用当地产小水竹 *** ,竹节长而均匀,管壁肉厚持坚,不易破裂,不易虫蛀。箫笛音质纯正,音色圆润,尤其是椭圆形扁箫,音色更佳,为萧中上乘。玉屏箫笛的传统雕刻颇具特色。凤翥龙翔,栩栩如生;山水花鸟,清新迷人;草纂隶楷,流畅古雅。
15、心灵手巧的贵州苗族妇女,大都善于飞针走线。在她们绣衣最明显的部分,往往绣着各式各样的优美图案:有金花银果,彩蝶鸟禽,游龙飞凤,还有千奇百怪的鱼虾虫蟹,真可谓是千姿百态,令人目眩。
16、在各种喜庆的日子,诸如“四月八”、“六月六”、“姊妹节”、“跳花场”、“ *** ”等节日,苗族姑娘都要穿上自己亲手绣制的绣花衣,梳妆打扮,竞相比美,以此来表明自己的聪明灵巧,赢得小伙子的爱慕。
17、苗族刺绣针法繁多。常见的针法有平绣、破绣、布贴绣、打籽绣、盘绣、辫绣、线绣等数十种针法。这些刺绣针法具有朴实优美、平滑光亮的特点。苗族刺绣针法有强烈的装饰意趣,耐人寻味。苗族刺绣的纹样,因地区的不同而各具特色。贵州黔东南台江、施秉等地区刺绣图案常用祭奠祖先“龙公”的图腾纹样;施洞地区则喜爱雀、兽、鱼、虾;从江地区偏爱花、草、家禽。这些刺绣在配色上多用鲜明的对比色,强烈感人。
18、贵州苗族妇女除刺绣技艺外,还擅长于挑花,其中尤以花溪苗族挑花最为著名。花溪挑花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古老的花溪挑花图案严谨,以鱼刺纹为主。现在的花溪挑花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不论是在色彩上,还是在结构上都更为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要求。挑花图案题材广泛,但花溪挑花常用植物纹样,如刺梨花、蝴蝶花、八角花、鸡冠花等,很少有动物和人物纹样。构图形式一般采用对称式,二方连续,单独纹样等,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挑花用色较为单纯。以白、红、黄、桃红、绿五种颜色为主,极少杂以其他颜色。十字挑花因受十字针脚的工艺 *** ,因此,造型概括、简练,形体“几何化”,具有强烈的装饰意趣。在挑绣过程中,为了不使绣品弄脏,挑花能手大都用双股或单股丝线从反面挑绣,形成了花溪地区独特的“反排正看”的艺术风格。贵州苗族刺绣挑花常被应用在服饰、坐垫、壁挂、背包等日用生活品之中,具有朴素美丽的装饰效果。贵州苗族刺绣挑花现已销往世界许多国家,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19、“雄精”是雄黄矿中的结晶体,属斜方晶系,色橙黄,半透明。用雄精雕刻工艺品,独具特色,是贵州传统工艺品之一。雄黄是贵州的特产之一。但是提炼“雄精”却很困难,因而产量很小,非常名贵。雄精雕刻在清代就已盛行。历史上贵阳所产雄精雕刻工艺品,有仙佛像、三星(福星、禄星、寿星)、历史人物、如意及其它摆件、佩件、玩器等。
20、贵州民族织锦,当地群众叫做“织花”。她是祖国兄弟民族民间染织工艺百花园中一朵瑰丽的山花,播馥传俏于贵州高原清水江两岸;在苗族、侗族和布依族人民中世代相传,是贵州各族妇女朝暮接触的有着浓郁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民族 *** 。
21、贵州民族织锦的织造,是用土机进行手工数纱挑织,即挑经织纬和纬线起花。它分素锦和彩锦两大类。素锦多以黑白为基调,属通经通纬织造,如黔东南从江一带的侗锦和丹寨的苗锦。彩锦则多以通经断纬或通纬断纬相结合,其织造工艺较素锦要复杂得多,如黔西南的兴义市依锦和黔东南台江一带的苗锦。贵州民族织锦多属几何图案,其取材主要来源于各族人民劳动生活中所熟悉的自然界的飞禽走兽和花鸟虫鱼之类。在织锦图案的造型上,少数民族妇女在挑、编、织、绣方面,一个个无不都是巧夺天工的能手,在图案造型上独具匠心。根据织物经纬结构的规律和本民族的审美习惯,她们凭借自己对于自然物象的直观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所需饰物进行了高度的提炼概括、变形夸张,从而产生了自己独特的古朴优美的民族纹样。其用色多以暖调而不受自然色的制约。着重强调对比、鲜艳和明快,以达到五彩绚烂、艳而不俗的效果。
22、苗锦中的彩锦,流行于清水江一带,其 *** 作莫过于苗家妇女着盛装时围在百褶裙前面的“红围腰”了。它是古老苗锦中的明珠,可谓“彩锦之王”。苗家姑娘七、八岁就学织花,到十二三岁始学挑织,待十五六岁才基本学会红围腰的织造。它是聪慧的苗家姑娘心血的结晶,是她们借以显示手艺、寻偶择配、寄托终身和憧憬未来的珍贵织物。苗族妇女的盛装,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全身的银饰,这是珍贵富有的表示;再就是交织着姑娘们挑、编、织、绣才华的锦装而服。这主要是上装的衣袖花和下装的围腰花。围腰花,远看色彩斑斓醒目,近看龙盘鸟舞,花团锦簇。其比起衣袖花来,分外耀人眼目。所以,它是姑娘们“游方”、“踩鼓”和“吃姊妹饭”对比巧斗艳的奇珍佳品。
关于本次贵阳箫笛之乡和笛子父老乡亲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