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鱼米之乡乌镇 *** 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乌镇东栅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小学四年级上册推荐一个好地方作文(乌镇)
1、【篇一】小学四年级上册推荐一个好地方作文(乌镇)
2、昨天,天空还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我和妈妈就起床了。我们快速地吃完早餐,来到车上。我和表妹在车上玩游戏,不知不觉中就到了目的地——乌镇。
3、来到乌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摆渡船,把大家摆渡到对岸,我看见了江南水乡的`景色,还有一条清清的小河,小河上有许许多多的小船,每条小船都有六位游客,船夫都在认真的摆度着小船。小河两岸还有一座座小桥两对岸。我们沿着小河边慢慢地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4、我们又越过一座桥,就来到了儿童的乐园——童玩馆。我和表妹一进门就惊讶地叫起来,开心的玩起来。玩着玩着,我忽然看见了一个篮框,篮框上写着40分过关、160分过关、240分过关、360分过关,每过一关加一分钟。我投入一元钱,就马上开始了投篮,我先紧紧抓住篮球,再看准篮框,最后用力一投。“哇!球进啦!”可是,还只投进一个球,就用了5秒。我抓紧时间,一分钟后,我得了20分,虽然没有过关,但我已经很满足了。投完篮球后,我看见一条通往一楼的滑滑梯,就往下滑,“啊!妈妈好 *** 啊!”我呼喊道。我快速的滑下滑滑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童玩馆。
5、乌镇真好玩儿,希望你们也能去那里细细游赏。
6、【篇二】小学四年级上册推荐一个好地方作文(乌镇)
7、“酒香不怕巷子深”,跟着导游走进巷子里,有一家酿酒的作坊。作坊的主人正从那大酒缸里舀起香醇的米酒,让来往的游客品尝。我兴致勃勃地上前抿了一口,米酒微甜,咽到喉咙口有一点辣。听作坊工人说,这酒是用米酿的,把米蒸成饭,拌上酒 *** ,发酵后成酒酿,然后再加水,过了一段时间,除去酒糟,就成了 *** 的米酒。米酒没加一点儿香精、酒精,绝对是纯天然的。
8、导游带我们来到蓝印花布染坊。工人们把刻好花纹的木板放在布上,涂上蜡,并把布放进染缸里搅动,经过一道道漂洗,漂亮的蓝印花布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走到晒场,竹竿上晾着染好的蓝印花布,晒场四周种着蓝草,据说染缸里的蓝色颜料就是用它榨出来的。
9、乌镇有一条小河,我们在河岸边漫步。一座座圆拱石桥连接两岸,桥下成美丽的月洞。小船穿梭在清澈的河上,船上的老爷爷摇着撸,还唱着歌儿。回家的路上,我对妈妈说:“古镇的景色很美。”妈妈说:“是啊,古镇的人更勤劳、更聪明啊!”
10、【篇三】小学四年级上册推荐一个好地方作文(乌镇)
11、去年十月黄金周,我们全家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来到了这座美丽的古镇。这里小桥流水,水乡风情和精巧雅致的民居建筑,更多地飘逸着一股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气息。
12、来吧!现在就跟着我的导游小旗开始在乌镇的游览吧!首先,让我们登上一叶小舟,在水乡的河道中细细游览依河道而建的民居建筑。小舟顺流而下,呈现在各位两侧的房屋,一律漆成白色的墙,而瓦片又是一色的黑,如此“白墙乌瓦”的搭配倒映在水中,使我们畅游其间别有一番情调。
13、接着,请跟着我的导游旗来逛逛这里的街道吧!乌镇的居民为了让来自远方的朋友们对乌镇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都自发在街道旁贩卖一些小工艺品。我要特别给你们介绍“竹蜻蜓”,聪明的手艺人通过一系列调试,是这些制成蜻蜓状的竹片真正地“蜻蜓点水”,它可以用它那尖尖的“嘴”轻松地站在你的手指上。
14、乌镇由于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所以,当你在选择度假的去处时,不防到乌镇一游。
15、【篇四】小学四年级上册推荐一个好地方作文(乌镇)
16、一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间间白墙黑瓦的房子,它们依水而建。河上是一座座拱形的石桥。时常有一艘小船缓缓地驶来,又缓缓地驶过,给平静的河水留下一道道细小的波纹。你可以坐着乌篷船来一次悠闲的水上之旅。
17、清晨,人们在河两边的甲板洗着衣服,互相说说笑笑。到了中午游客开始多起来,街上的店铺开始热闹起来。店里的物品琳琅满目,精致的木雕、玲珑的手链、美味的姑嫂饼……都令人忍不住停下来看一看,买上一两样。
18、晚上,古色古香的阁楼亮起了金黄的灯光,倒映在水面上,就像一位朴素的村姑换上了华丽的装束。
19、如果碰到下雨,乌镇笼罩在江南的烟雨里,就有了戴望舒笔下《雨巷》的意境,让人心生愁怨。
20、听了我的一番介绍,你心动了吧,快去吧,美丽的乌镇正等着你呢!
21、【篇五】小学四年级上册推荐一个好地方作文(乌镇)
22、一进乌镇,看到的是青瓦白墙的房屋,一种古色古香的味道扑面而来,让人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古时候。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适合人们休闲娱乐。
23、看,一条条青石板路的两旁,杨柳依依,随风摇曳着柔软的纸条,好似一位舞者在 *** 柔软的腰肢,是那么美丽动人;弯弯的小河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仿佛在唱着轻快的歌;一条条小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水里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老渔夫划着小船徐徐而来,船桨过处,水波粼粼。我们乘坐着小船在小溪上行驶,划啊划,划过石拱桥,划过黑瓦白墙的房屋,划过了正在嬉戏的小孩……也不知为什么,船总是摇摇欲坠,令人又害怕又感到激动,让人有一种难以说出的情绪。
24、乌镇有许多许多的卖工艺品的店,里面的工艺品琳琅满目,有摇动的小鼓、漂亮的纸油伞和轻巧的快板……乌镇的饭菜非常好吃,而且便宜。
25、听说,这里还是茅盾的故乡,虽然因为故居维修而没法进去参观,但是走在这里的每条街道,都让我感到浓浓的书香味,在心里慢慢飘散开来。
二、乌镇历史
1、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的边境,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史称"乌戍"。
2、唐时,乌镇隶属苏州府。后梁,隶属不变,为吴越国地。后晋天福五年(940年),乌镇为湖州路乌程县地,青镇为嘉兴路崇德县地。镇地设都巡检。
3、明宣德五年,析崇德县的募化、千金、保宁、清风、永兴和梧桐六乡置桐乡县,青镇属之,隶嘉兴府;乌镇仍属乌程隶湖州府。这一隶属关系至清未变。明清时在乌镇特别设立浙直分署和江浙分署,以一小镇而行使相当于府衙的职能。 *** 元年,乌、青两镇依旧分治。
4、1950年5月,乌、青两镇合并,称乌镇,属桐乡县,隶嘉兴。
5、定升桥南堍有个瘟元帅井,井旁建有瘟元帅亭,亭里供奉着瘟元帅像,亭上题“瘟都元帅”,左右对联“护乡民爱心齐日月,避瘟疫壮举感天庭”。
6、传说瘟元帅生前是个白面书生,为人热心,急公好义。有一年江南大旱、河水干涸,人们汲井水饮用,水贵如油。一日,那书生发现有恶 *** 向井中投毒,于是第二天,这名秀才就守在这口井旁,不让老百姓取水,许多不明 *** 的老百姓责骂和 *** 他,在万般无奈之下,这名秀才纵身入井。
7、当百姓把已经溺水身亡的秀才打捞上来时,发现他脸色铁青,齿裂眼突,十分可怖,是身中 *** 的症状,方知他是为了一方百姓的平安而献身的英雄,于是就追奉他为“瘟元帅”,为他塑像,希望他在天有灵驱赶瘟 *** ,继续为地方造福。
8、瘟元帅的塑像神情凶恶,怒目圆睁,其实是为了镇住瘟 *** 。秀才跳井示警的那天是五月十五日,所以乌镇有一个风俗,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都要迎一次瘟元帅会。
9、迎会时,人们用轿子把瘟元帅像抬出来,在街上巡游一番,请他把街上游荡的瘟 *** 捉进事先准备好的瓮里。迎会队伍很壮观,前面鸣锣开道,硬牌护行;
10、后面两人抬一只空酒甏,甏里有个青面 *** 头,头上系着一根绳子,绳子穿过抬杠上的滑轮,一边走一边扯动绳子, *** 头在甏口一隐一现,谓之收瘟甏收瘟 *** ;随后又有两人抬一盛有木炭且窜着火苗的铁锅,据说火可慑 *** ;瘟元帅的轿子就跟在后面;
11、最后是八个手持刀枪的护轿判官。据说这样一来,盛夏时就不会发生瘟疫了。这大概是人类出于瘟疫的恐惧,而古时的医学又未发达到足以祛除瘟疫,因此人们才想象出瘟元帅这样一个形象来,以抚慰恐惧、祈佑平安吧。
三、乌镇在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县
乌镇隶属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苏州市吴江区,地处江南水乡。位于东经120°54′,北纬30° *** ′。地处桐乡市北端,京杭大运河东侧,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为两省三市交界之处。
陆上交通有县级公路姚震线贯穿镇区,经姚震公路可与省道盐湖公路、国道320公路、318公路、沪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相衔接。乌镇距桐乡市区13公里,距周围嘉兴、湖州、吴江三地分别为27公里、45公里和60公里。镇域面积71.19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
1、贺岁拜年,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旧称“过年”,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前一日名除夕,俗称“大年夜”,合家团聚吃“年夜饭”。新妇盛服向尊长献鞋履,名“辞岁”,尊长给钱与新妇及孩童,名“压岁钱”。当晚并有拜利事、接灶神等活动。
初一晨起,开门放鞭炮,焚香拜天神,名“接天”,次拜 *** ,再拜高堂,长幼循拜,然后会亲朋、贺新岁,统称“拜年”。近代已逐渐简化,不再跪拜。初一都不会客,出门走“喜神方”,初二起亲友互访,至元宵乃罢。
2、元宵走桥,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俗称“正月半”,乌镇人有走桥的习俗,入夜三五结伴出游,途中要走十座桥,路线不可重复,此俗源于旧时普遍流行的一种以妇女为主体的避灾禳解活动,称“走十桥”或“去百病”。
当时妇女们梳妆后各带一只平时煎 *** 的瓦罐结队而行,过桥时将瓦罐丢入河中,认为这样可保在新的一年里无病无灾。
3、清明踏青,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唐代以后与寒食节合而为一。祭祖扫墓、洗头 *** 花、踏青赏春,各地皆然。而乌镇更有许多与养蚕相关的习俗,前一夕“清明夜”,做青团、裹粽子、设祭“禳 *** ”,门前用石灰画弓矢,以祈蚕,煮螺蛳,以针挑食螺肉,名“挑青”。清明四乡蚕农齐赴普静寺烧香祈蚕,名“香市”。
4、端午吃粽,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亦称“天中节”,家家裹粽子,亲友互相馈赠,相传此俗源于对屈原的纪念,古人以“重五”为“毒气横溢, *** 魅活跃”的“恶日”。
于是挂钟馗图、贴天师符,门前悬艾蒿、菖蒲、桃枝、大蒜以避邪,食黄鱼、饮雄黄酒,乃至啖蛇虫以毒攻毒,孩童穿戴虎形服饰,妇女剖缯为囊贮雄黄佩之以示强健。正午用苍术、白芷、鳖甲、芸香“打蚊烟”,墙边屋角喷雄黄酒、撒生石灰水以驱虫豸,凡此种种都带有禳解的 *** 质。
5、分龙彩雨,农历五月二十五为“分龙日”,亦称“分龙节”。传说司雨的龙王们于此日分赴各自管辖的区域降雨,故又名分龙,是日各公益 *** 消防组织---水龙会照例举行消防大演习,届时各坊水龙会整装集队,带上全副救火器具,会聚于镇中旷地河畔。
6、天贶晒虫,农历六月初六,时值盛夏烈日,乌镇有谚称“六月六,晒得鸭蛋熟”。是曝虫晒霉的好时光,宋代曾定为“天贶的时节”,其原由是真宗皇帝赵桓的一个精心编造的梦话,
后人觉得乏味,便把传统的七月初七“曝书日”移了上来,读书人家晒书籍,寺庙僧尼晒经卷,普通百姓晒衣物,是日牵猫狗浴于河的习俗,据说可避虱蛀,镇人晒热水为孩童洗澡,妇女于是日洗发,而家家户户吃馄饨的习俗则是由混浴引申而来。
乌镇地处东南沿海,属典型的 *** 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1842.3小时,具有春长秋短,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的特点。一年中春季为78天,夏季为90天,秋季为 *** 天,冬季长达133天。年平均气温16.1℃。
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3.6℃;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8.1℃;年平均降水量1233.9毫米,全年有3个明显降水时段即4-5月(春雨),6-7月(梅雨),8-9月(秋雨),冬季会下雪。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