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养殖基地,鸵鸟养殖基地繁育总场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4 0
新疆兵团养殖户:养殖鸵鸟觅“钱”景“鸵”起致富梦

一只只鸵鸟悠闲踱步。 汪潇 摄

一只只鸵鸟悠闲踱步。 汪潇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8月20日电 (戚亚平 汪潇 田艳玲)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之一师阿拉尔市托喀依乡喀尔墩村家禽养殖户阿克喀日·亚森的养殖圈舍,只见一只只鸵鸟悠闲自在地踱着步,阿克喀日·亚森正在一旁给它们喂食。

2020年年初,受疫情影响,不能外出工作的阿克喀日·亚森无意间在 *** 平台上看到养殖鸵鸟的视频,从小喜欢动物的他便有了养殖鸵鸟的想法。

阿克喀日·亚森给鸵鸟喂食。 汪潇 摄

阿克喀日·亚森说:“从小家里就零零散散的养着鸡、鸭、鹅等,后面又开始养鸽子。鸵鸟易养,肉质营养价值高,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高蛋白,我觉得鸵鸟也可以当成家禽去养。”

经过三四个月的咨询、了解和学习,2020年6月,阿克喀日·亚森从新疆塔城地区买回10只小鸵鸟开始养殖,因为缺乏技术和经验,这批鸵鸟只存活了6只。新疆兵团纪委监委驻托喀依乡喀尔墩村“访惠聚”工作队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鼓励他发展特色养殖。

工作队副队长张严军说:“我们跟师里协调后,投入了30多万元,规划了养殖场、购置了2台孵化器。为保证鸵鸟成活率,我们还聘请了塔里木大学教授来进行技术指导。”

有了工作队的支持,阿克喀日·亚森便辞去驾校教练的工作,带动周围的亲戚朋友,成立了阿克喀日畜禽养殖农民合作社,专心养殖鸵鸟。

从去年的6只鸵鸟,到现在,阿克喀日·亚森已成功孵化出25只。 汪潇 摄

为提高养殖技术,阿克喀日·亚森不断的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咨询技术人员。除此之外,他还在网上查询学习养殖鸵鸟的资料,养殖技术显著提高,从去年的6只鸵鸟,到现在已成功孵化出25只。

一只鸵鸟一年才能出栏,第二年才开始产蛋,想要形成一定的养殖规模,大概需要2到3年的时间,阿克喀日畜禽养殖农民合作社便利用孵化器孵化鸡苗,投入市场,用挣来的钱补贴鸵鸟养殖。

“我买了5000枚鸡蛋孵了4000只小鸡,卖出去3000多只,除去全部成本,盈利在1万元左右,这些钱可以更好地投入到鸵鸟养殖上。”阿克喀日·亚森说。

看着2米高的成年鸵鸟,阿克喀日·亚森非常开心,算起了经济账。“商品鸟整只出售利润在2000元左右,而分类销售效益就更高了,鸵鸟蛋市场价格每枚约300元,鸵鸟肉每斤65元,鸵鸟皮每张800元,鸵鸟毛每斤100元。”

浑身都是宝的鸵鸟能带来多方面的经济效益,这也是阿克喀日·亚森坚定信心发展鸵鸟养殖的重要原因。

“今年,我打算继续扩大鸵鸟养殖规模。还要扩大合作社畜禽养殖场规模,多养一些鸭、鹅、牛、羊等家禽和牲畜,拓展更多养殖业务,带动村民一起增收致富。”阿克喀日·亚森信心满满地说。

托喀依乡1958年建乡,2005年之前归新疆阿克苏市管辖,2005年10月10日整体移交新疆兵团之一师阿拉尔市。乡 *** 距阿拉尔市区10公里,下辖有6个行政村,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横穿乡境。(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男子骑鸵鸟在马路上狂飙 警方:系养殖基地训练师 已批评教育

近日,有网友举报绵阳一男子在机动车道上骑鸵鸟,视频中可以看出一男子骑着一只鸵鸟走在路上,身边不断有车辆开过。交警大队的民警杨建随即找到该男子,据了解,他是当地一养殖驼鸟基地里的训练师。民警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该男子也深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表示以后再也不会骑鸵鸟上路。(绵阳交警)

来源: 四川日报

吉林珲春:鸵鸟养殖打开农民致富新门路

视频加载中...

视频;《走进本溪县首家鸵鸟养殖基地》

对于本溪县来说,鸵鸟是一个新来的户,之前这里的人们并不熟悉它,物以稀为贵,本来就很罕见的,这里又成了大面积的饲养,这里的确是一个新看点。

经主人介绍,这里才刚刚饲养半年多的时间,经验还处于摸索中,共饲养40余只左右,其中约一半是新孵化小鸵鸟崽子。

鸵鸟身体硕大,成年可达100公斤以上,一个成年人想要制服它是很难的。

这些是出壳仅两个月的鸵鸟幼崽,体重至少也有10多公斤以上。

非洲鸵鸟是鸵鸟目中唯一的一个种,也是走禽类中的代表。最早的鸵鸟至少出现于始新世时期的欧洲,从上新世到更新世在欧亚大陆广泛发展,种类繁多,在中国也曾发现有从上新世至更新世的安氏鸵鸟、维氏鸵鸟和蒙古鸵鸟的化石,大约在更新世时迁移到非洲,但到了19世纪时,就只剩下非洲鸵鸟1种了。

鸵鸟的祖先也是一种会飞的鸟类,它是怎么变成今天的模样,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鸵鸟是一种原始的残存鸟类,它代表着在开阔草原和荒漠环境中动物逐渐向高大和善跑方向发展的一种进化方向。与此同时,飞行能力逐渐减弱直至丧失。非洲鸵鸟的奔跑能力是十分惊人的。它的足趾因适于奔跑而趋向减少,是世界上唯一只有两个脚趾的鸟类,而且外脚趾较小,内脚趾特别发达。它跳跃可腾空2.5米,冲刺速度在每小时70公里以上。同时粗壮的双腿还是非洲鸵鸟的主要防卫武器,甚至可以致狮,豹于死地。

这是主人展示的鸵鸟蛋及食用制成品

鸵鸟蛋有1公斤多重,可经受住一个成年人的体重,我以前在酒店吃过鸵鸟蛋,有点鹅蛋的味道。

这些鸵鸟是从吉林省引进的,看来不用担心在辽宁的越冬问题。

鸵鸟食性很杂,但以植物的茎、叶、果实等为主,特别是开花的灌木,寄生的匍匐植物,地面蔓生的葫芦科植物和野生无花果等,也吃昆虫、软体动物、小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同时吃进一些砂粒,以帮助消化。

颜色黑色的是雄鸵鸟,灰色的是雌鸵鸟。

野外繁殖 ;婚配为一雄多雌,一般1只雄鸟配3-5只雌鸟。鸵鸟交配后约1周左右,雌鸟开始产卵。通常每隔一天或两天产1枚卵,直到巢内有12-16枚卵时,便开始了长时间的孵化工作,孵化是由雄鸵鸟和雌鸵鸟交替进行。雌鸵鸟一般是在白天孵卵,雄鸵鸟则是在夜间孵卵,因为在夜晚其艳丽的颜色不易被发现。当鸵鸟在巢中孵化时,经常沿地面伸展其颈部,这可能是一种伪装 *** ,用以迷惑其他敌兽。筑巢于地面,所有的雌鸟将卵生在同一个巢穴中。每只雌鸟产卵10-12枚,每窝的卵数可以达到25-30枚。卵大,黄白色,大小为152×203毫米,卵重1300-2000克左右。白天雌鸟孵化,夜晚雄鸟承担。孵化期为40-42天。雏鸟为早成性。3岁性成熟,寿命为60年。

主要价值 ;非洲鸵鸟全身羽毛均为绒羽(仅有羽轴和羽小枝),羽毛质地细致,保暖性好,手感柔软,可作高贵的服饰和头饰。它的羽毛不带静电,可用于擦拭高级精密仪器和电脑。非洲鸵鸟的皮可制成极佳的皮革,其特点是:轻柔,美观,有独特的毛孔图案,透气性好,拉力强,不易老化,耐用,可卷曲,制成产品后使用年限长,并随时间的增长,产品表面更光亮。

这里还饲养着五只孔雀,2雄3雌,计划发展中。

出壳不久的孔雀幼崽

孔雀蛋,大小如鸭蛋。

正在人工孵化中的孔雀蛋


这里是以鸵鸟为主打品牌的“鸵鸟山庄”,以餐饮食宿为主要服务性质的民宿类型。

祝愿这里的鸵鸟饲养成功,祝愿这里的生意红火,也祝愿勇于开拓进取的探路者们事业有成,为带动本溪县的经济作出表率。

谢谢朋友们的关注!

乡村振兴丨鸵鸟养殖“鸵”起乡村振兴致富梦


5月29日,走进包尔海乡岱尔斯提村张海洋家,被围栏围着的一大群鸵鸟正在阳光下悠闲的边散步边觅食,看到有人过来,它们便伸着长长的脖子,跟着来回走动。从脱温鸡苗到鸵鸟养殖,张海洋一家通过逐步摸索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的养殖新路子。


张海洋从2022年6月开始尝试养殖鸵鸟,通过不断的摸索研究,从最开始的20只到现在的200多只,鸵鸟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他还经常去广东、深圳等地去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认真学习钻研鸵鸟疫病防治,并自学了给鸵鸟接种疫苗的技术,为扩大鸵鸟养殖规模打下坚实基础。



据张海洋介绍,鸵鸟幼鸟养殖主要把握三个关键技术:之一是保温管理,幼鸟必须在室内温度相对恒定的条件下进行喂养,温度不能低于20℃,如果低于这个温度必须铺设地暖或用加温器升温,以保证育雏所需要的适宜温度;第二个是饲料管理,要防止鸵鸟误食玻璃渣、铁钉、铁丝等异物,这些异物容易导致鸵鸟的胃或其他内脏受损而死亡,因此,养殖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养殖场地,及时排除这些危险物品;第三是做好疾病预防,要及时给幼鸟打疫苗,包括新城疫疫苗、禽流感疫苗、球虫疫苗等。


鸵鸟浑身都是宝,鸟肉、鸟皮、鸟毛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利润可观,鸵鸟蛋壳还可以做成工艺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养殖鸵鸟的前景十分广阔。“鸵鸟每个阶段的价格都不同,我们现在是从厂家那里拿到鸵鸟幼鸟,度过脱温期,并且接种过4次疫苗后,就能销售了,市场售价一般一只能卖到800-1200元左右。我们家一般都是接订单,因为前期养殖脱温鸡苗积累了一大批老顾客,再加上乡里和村里也广泛帮我们宣传,所以不愁销路,有多少卖多少!”张海洋介绍到。


如今,张海洋的鸵鸟养殖事业蒸蒸日上,他还积极和乡 *** 对接,寻找更适合的养殖基地,准备进一步扩大规模,实现鸵鸟养殖的规模化,并带动更多的人一起走向致富路。“今年我还想继续扩大鸵鸟养殖规模,如果技术成熟,我还想引进孵化设备,探索自繁自养。”张海洋信心满满地说到。


审核:刘豫 黄丽娟

责编:马青燕

编辑:热孜颜·托乎提


<

湖南娄底凤鸣谷里鸵鸟欢 特色养殖托起致富梦

扶贫户曾有志给鸵鸟喂草。 康承贵 摄

中新网娄底5月26日电(通讯员 康承贵 邹国栋)“一般的成年鸵鸟有3米高,最重的达150公斤,3年即可下蛋,鸵鸟蛋可以食用,蛋壳还能做成工艺品。”指着养殖场内浑身是宝的鸵鸟,湖南娄底市娄星区水洞底镇凤冠村种养专业合作社鸵鸟基地负责人胡念忠满脸喜悦地介绍道。

1981年出生的胡念忠是村民嘴里的能人,大学毕业后独自外出创业,在广东开公司从事医疗器械检验诊断行业,收入可观。在一次与朋友的聊天中,胡念忠得知,鸵鸟以食草为主、精饲料为辅,生长快、易饲养、抗病力强,养鸵鸟属于新兴养殖行业,市场前景非常好。

胡念忠由此产生了养鸵鸟的想法。夜深人静时,他躺在床上反复思考,家乡凤冠村多山地,水草丰美,应该可以饲养鸵鸟。

在广东台山鸵鸟基地考察一番后,2017年,胡念忠回乡成立集家禽、家畜、水产、特种养殖等为一体的凤冠村种养专业合作社,自己在广东的公司业务则交由弟弟帮忙管理。次年3月,胡念忠选派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左中平前往广东汕头学习鸵鸟饲养技术,学成归来后任鸵鸟专职饲养员,包吃包住每月酬薪2200元。后花2.4万元从广东1号鸵鸟基地购回120只小鸵鸟(每只0.5公斤),圈在凤鸣谷饲养。

驱车从凤冠村出来往东行驶500米,爬上海拔100米的凤鸣岭后,再顺着一条新修的斜坡土路下到凤鸣谷底,就来到了胡忠念的鸵鸟养殖基地。一群高大的成年鸵鸟见到陌生面孔,非常警惕地在圈内快速走动,大声鸣叫,“嘎嘎嘎”声此起彼伏。

贫困户曾有志见状,赶紧拿起一束刚刈回来的青草走近鸵鸟喂食。“我们这个鸵鸟基地建成后,有4名像我这样的贫困户在这里长期做事,另外还有24个季节工,基地有活干时就请他们来,每天可获得100元报酬。”

据胡念忠介绍,鸵鸟饲料来源广,青草、叶子、嫩枝、树根、果实都可食用。一只鸵鸟养一年,利润大约在6000至8000元。“去年销售105只鸵鸟,获利80万元。”胡念忠说,受疫情影响,今年基地没有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存栏鸵鸟30只。

“合作社将逐步配置区域级屠宰场和孵化基地,加快鸵鸟特色餐饮和观赏价值开发,发展餐饮连锁店等,为更多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说起未来的打算,胡念忠信心满满。(完)

访惠聚 | 伽师县:养殖鸵鸟觅“钱”景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西娅

灰褐色大长腿、长脖子的鸵鸟从围栏探出一个个小脑袋,时而优雅散步,时而嬉戏玩耍。在伽师县米夏乡巴什欧依托格拉克村鸵鸟养殖基地,鸵鸟养殖正成为该村的一个全新产业。

4月15,伽师县米夏乡巴什欧依托格拉克村鸵鸟养殖基地,鸵鸟们等待“开餐”。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赵西娅摄

“鸵鸟浑身都是宝,肉可食用,我们算过一笔账,每年每只鸵鸟光羽毛、蛋、幼苗就可以赚1万多元,而且鸵鸟蛋还可以做蛋雕工艺品,都是一笔不小的收益。”4月15日晚,养殖户吐尔孙·亚克甫和妻子为鸵鸟准备了营养可口的胡萝卜大餐。驼鸟们踱着大步奔向夫妻俩。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一只只驼鸟羽翼丰满,体型更大的已有100多公斤。

吃饱喝足的鸵鸟闲庭信步。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西娅摄

一年前,养殖鸵鸟在村民眼里还是件不敢想的事,如今,不仅是本村村民,就连周边县市的村民都来基地观摩,学习养殖技术、预定幼苗……巴什欧依托格拉克村因为养殖鸵鸟声名鹊起。

2022年,自治区教育厅驻伽师县米夏乡巴什欧依托格拉克村“访惠聚”工作队之一书记张文在调研时发现,鸵鸟有较高的附加值,养育成本低,而且育肥速度远远高于牛羊。经过多次市场调研和论证,最终巴什欧依托格拉克村“两委”决定尝试鸵鸟特色养殖,并申请自治区财政资金20万元引进200只鸵鸟幼苗,采取村集体+合作社的模式养殖鸵鸟。

长脖子、小脑袋的鸵鸟萌萌哒。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西娅摄

因缺乏养殖经验,养殖鸵鸟起初也经历了一波三折,出现了部分鸵鸟死亡情况。经过在其他养殖基地学习和邀请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吐尔孙逐渐掌握了科学养殖技术。“鸵鸟是杂食动物,不挑食,喜欢相对干燥的环境。我们还把鸵鸟按照大小分成两个片区管理。”如今,吐尔孙只要往鸵鸟群一瞅就能察觉出来哪知鸵鸟有恙。目前百余只鸵鸟已经长大,个个活力十足,今年10月,鸵鸟将进入产蛋期。村里正积极联系销售渠道,已与疆内多地签订预售协议。

为推进鸵鸟养殖基地可持续发展,今年,巴什欧依托格拉克村还将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民的方式养殖,打造集鸵鸟孵化、养殖、观赏、销售于一体的鸵鸟养殖特色产业链,带动群众增收,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年收入50余万元!鸵鸟养殖“鸵”起致富梦

近年来,正蓝旗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农牧民发展特色养殖,提升农牧区“造血”功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之路。正蓝旗黑城子示范区韩志海的鸵鸟养殖作为一种全新的创收门路,拓宽了养殖户的增收渠道,为农牧民致富开辟了新路子。

在黑城子示范区缘林鸵鸟合作社养殖基地,记者看到200余只鸵鸟圈养在围场内,它们伸着长长的脖子东张西望,黑灰两色相间的成年鸵鸟在场地内玩耍追逐、悠闲散步。韩志海招呼着鸵鸟们开饭进食,每到开饭的时候,这些“大家伙”们就显得格外激动兴奋。

韩志海介绍,他在一次外出旅游时,无意间接触到了一家农民鸵鸟养殖基地,对陆地上更大的鸟类产生了兴趣。实地了解后发现鸵鸟全身都是宝,蛋、皮、肉甚至蛋壳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鸵鸟本身繁殖力强,环境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且易饲养,尤其是养殖占地面积小。看到这么好的经济价值和实用性,韩志海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黑城子示范区这片养牧的草原上,开创一条新的特色养殖路。

2016年开始,韩志海在南方考察,同时购买了大量与鸵鸟养殖相关的学习教材,反复研究,认真进行了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几番实地参观考察学习之后,认定黑城子气候环境非常适应鸵鸟养殖,当地青饲料资源丰富,养殖成本低,投资省见效快,且生态环保无污染。韩志海说服家人和朋友筹资300万元,于2020年4月注册了正蓝旗缘林养殖专业合作社。

该合作社利用自家33亩退化严重的草场,建成钢栏式活动釆食区1万平米,并建设饲料加工室、孵化室、脱温室、消毒室、看护房、鸵鸟展厅合计1500平米;购买引进饲料粉碎机、搅拌机、孵化器、清洁车等设备;引进非洲蓝颈鸵鸟和黑颈鸵鸟两个品种的小鸵鸟苗110只。目前现存栏鸵鸟200余只,年繁育出栏幼鸵鸟1000只,年产蛋1000余枚。从最初养殖时的入不敷出,到现在已经稳定年收入50余万元,合作社已经注册鸵鸟产品商标,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前景十分广阔,鸵鸟养殖这条新型特色养殖业不仅托起了韩志海自家的养殖梦,也成为黑城子示范区农牧民特色养殖的引路人。

韩志海:“每一只小苗从饲养到成年能长到200斤左右,一年的饲养费用加上它的苗,全加上一块儿的话,应该是在2000元左右,如果卖的话,咱们自己屠宰的话,销售肉这块儿应该能卖到4000元,一只鸟的收入在2000元左右。如果是屠宰加工厂,直接给他的话,一只鸟的收入一年稳妥的有1200元左右。如果你养到3年,把它养成种鸟,两年它产蛋,像这种的收入就可观了,一只鸟养到三年后,收入能达到一万多,所以还是养成种鸟收入还是比较可观。”

据韩志海介绍,他养殖的鸵鸟品种是非洲的鸵鸟蓝劲和黑劲,正常的情况下一只成年鸵鸟年产蛋大约在40枚,一年可以孵30只小鸟是没问题的。而且鸵鸟具有繁殖力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易饲养、抗病力强等优点。鸵鸟的饲料以玉米、麦麸、青草、青菜为主,精饲料为辅。目前韩志海已通过抖音、快手等电子商务平台及微信朋友圈的宣传打开了一定的销售市场,周边旗县及外省经常有人前来订购小鸵鸟、买种公鸟和购买鸵鸟蛋,同时韩志海还拓展了“养殖+”业务,开启了鸵鸟产业的学习考察、旅游观光、鸵鸟骑行等附属价值。

鸵鸟特色养殖日渐走上正轨,韩志海切身感受到特色养殖、规模养殖带来的红利,他对未来的市场充满信心,希望能够通过努力将鸵鸟养殖发展成为属地的新型特色养殖产业,带动周边的农牧民共同走出致富之路,走出乡村振兴之路。(来源:上都新闻)

鸵鸟养殖基地,鸵鸟养殖基地繁育总场-第1张图片-

标签: 鸵鸟 养殖 基地 总场 繁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