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罗马丝绸之乡秦汉帝国和古罗马与秦汉的成就对 *** 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罗马丝绸之乡秦汉帝国以及古罗马与秦汉的成就对 *** 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秦汉时代 是 *** 格局形成的时期 的理由
1、秦汉时代是 *** 格局形成的重要时期。
2、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之一个 *** 集权帝国。秦始皇创帝制、筑长城,统一文字、货币,开疆拓土,创立了不世伟业。汉朝处于 *** 形成期的历史关口。汉武帝对外北击匈奴,开通西域,对内更化革新,创设 *** ,气魄宏恢,睥睨天下,创造了辉煌的帝国文明,与唐朝并称为“强汉盛唐”。汉朝所确立的社会和 *** *** ,延续了近两 *** 。中国人现在仍称自己为“ *** ”、“汉族”,其文字亦称为“汉字”。
3、四百多年的秦汉帝国具有重要的地位,犹如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人类历史长河之中。
4、之一,它形成了从华夏族至汉族为主体的伟大的中华民族。先秦时期,以华夏族为中心,周边的夷、戎、狄、蛮经过长期的和平相处、互相通婚,以及 *** 、经济文化、生活习俗的深入交流与相互吸收,一个伟大的民族——汉族形成了。此后,民族融合步伐进一步加速加大,民族成分也进一步扩大,在秦汉数百年间,终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西域各族加强了与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的进程亦进一步加速。
5、在此同时,秦汉对东北、东南、西南各地加强了开发,与各族加强了联系与融合,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就是在这种既和平相处、又时而争战中逐渐融合而成的。这是秦汉帝国一大成果与贡献,也是人类史上一大奇迹。
6、第二,它奠定了祖国辽阔疆域的基础。汉代在秦统一六国的基础上,又开疆拓边,“地东西九千三百三十里,南北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汉书•地理志》)。以西汉为例,全国设十四州部,含郡国103。其中幽州乐浪郡,治所 *** 平壤。交州交趾郡,治所羸陵( *** 河内);九真郡,治所胥浦( *** 清化);日南郡,治所西卷( *** 广治)。东湖、匈奴、诸羌等非直辖区,亦为汉代势力所达。东汉时, *** 远及中南半岛东北角,故秦汉帝国的版图是十分广阔的,不失为东方一泱泱大国。
7、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在这一大帝国内,公元2年(汉平帝元始二年),全国有“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即当时全国各族人数有近6千万,东汉史学家班固不禁惊叹道:“汉极盛矣。”
8、第三,它确立了中国二千多年 *** 、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各项封建 *** 的基本模式。秦创建的皇帝名号,自此成为定制,使 *** 集权 *** 得以长期延续下去,具有无可动摇的权威;皇帝之下采取三公九卿制,更是历代封建王朝官制的楷模。秦始皇、李斯力排众议,废分封,立郡县,县下设乡、亭、里,不仅在二千多年封建社会中所沿用,而且在今天,也影响着地方 *** 的建设,如县、乡等基层组织,至今未变。在土地 *** 上,“令黔首自实田”,确认土地私有制,成为地主阶级 *** 的经济基础。秦历来重法制,统一后不断充实完善起来的《秦律》,已形成一部较为完整的封建法典。今从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代竹简,较全面地反映了秦律的内容。在军事 *** 上,实行征兵制,全国成年男子都要服兵役,组成多军种的庞大 *** 。
9、汉承秦制,在秦的基础上,有所变革与发展。如对地方的行政管理上,既行郡县制,又行分封制,形成郡国并行的格局。在官制上,创建了一套新的选拔官吏 *** ,如按人口数量,由 *** 和地方要员推举,经考核后,任以官职;或由皇帝征召,或以“公车上书”形式,录用有一定能力和真知灼见者为官;随着太学、郡国学的设置,博士 *** ,经 *** ,按等级录用。这样就扩大了 *** 基础,加强了封建 *** 。
10、第四,它完成了思想文化“大一统”,推进了文化和科学的巨大发展,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国思想文化,从“尊王攘夷”、“用夏变夷”到“百家争鸣”,然后至秦汉的思想文化“大一统”,经过了漫长的整合过程。汉代尊儒兴学,奠定了中国二千多年来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疑聚力的维系,对于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在此同时,两汉间, *** 传入,道教创立,形成儒、佛、道三足鼎立之势。
11、秦汉气势恢宏的长城和宫殿建筑,神奇的农、医、天、算、造纸等科技成就,以及汉赋、诗歌、散文、雕塑、壁画、帛画、史学与文化典籍及其整理,在当时均居世界领先水平,对中外文化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成书于汉代的《九章算术》,集聚了中国古代数学成就,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如关于分数、负数的运用,早于欧洲 *** 以上。
12、第五,它是一个在 *** 、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全面对外 *** 的时代,在中外友好交往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在东方, *** 与中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早在三千多年前双方就有频繁而密切的 *** 经济、文化交往,受秦汉影响很深。
13、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相传秦始皇遣徐福率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寻求长生不老之 *** ,无果而登上日本列岛,与当地土著居民(倭人)相融合,奠定了日本经济文化的基础,徐福因而成为日本人的“国父”
14、在南方,中国与 *** ,自古以来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就有密切的往来。东汉废除原残暴的“越律”十余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与水利建设,促进了 *** 北部地区的发展。一些士人亦来此著书讲学,传播了汉文化。
15、西南的 *** ,秦汉之际或更早时期,与中国就有往来。中国到东南亚各国的通道,除陆路(中亚、 *** )外,还有海道(中国广东— *** —印度—斯里兰卡—马来半岛)。这说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内陆、海洋并重,具有对外 *** 意识,积极打通海道与外国交往的国家。
16、往西向,揭开了中西经济、文化交往的辉煌篇章。他们除到我国新疆地区外,还到过中亚、西亚一些国家,如当时的大宛、大夏、大月氏、康居、 *** 等国。中国丝织品为中、西亚各国各地所珍视,张骞通西域后,从此连同漆器等精美手工业品源源不断地通过天山南北运销西域、中亚、西亚直至欧洲大秦国(罗马)等地,史称“丝绸之路”。西汉末,印度的 *** 传入中国。东汉时,今南亚地区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诸国商人从陆路(“丝绸之路”)、海路(经日南郡,今 *** 境内)来到中国,进行贸易。汉明帝遣蔡愔去印度取经后,印度的僧尼不断来中国译佛经、传佛学,后渐融入中国文化 *** ,充实了中国传统文化内容。
17、第六,纵观当时世界与秦汉帝国并存的大国,主要有 *** 、贵霜、罗马三国,史学界习惯把此三国与中国秦汉时代,称为世界上古史的四大帝国。
18、秦汉时期,古罗马与中国经济文化均有交往。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是东西并驾齐驱的两大帝国。在 *** 、贵霜、罗马、秦汉四大世界帝国中,中国开辟的“丝绸之路”贯穿其间,联结着各国 *** 、经济和文化的交往,促进了东西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秦汉帝国东至 *** 、日本,西至波斯湾,南至东南亚和南亚次 *** ,均有联系与往来,是当时 *** 、经济、文化和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而且,随着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此后,国号虽历有变化,然建国的主体则始终未变,直至今天。这与其他各国先后消失是不同的,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特殊 *** 与优越 *** ,是其他各国所无法与之相比较的。
二、汉朝与古罗马两大帝国打过仗吗
1、古罗马最兴盛的时期,正值中国的秦汉王朝时期。罗马与秦汉同时存在于欧亚 *** 的两端,而且都建立了幅员非常广阔的帝国。两大帝国彼此了解对方的存在,并且通过欧亚 *** 这一陆上通道(以双方之间其他古国与民族为中介),以及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南中国海这一海上通道,有着一定程度的接触。古罗马称中国为赛里斯国,即丝国,汉代中国称呼罗马为黎轩、大秦或海西国。
2、谜案一:周穆王是中国远行欧洲之一人吗?
3、《史记》等中国典籍中所记的、通过西亚陆路或东南亚海路来到中国的黎轩善眩人或幻人(杂技魔术艺人),可能是最早来到中国的罗马人。那么,谁是前往欧洲的中国之一人?
4、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历史上前往欧洲的中国之一人,可能是西周的第五位国王——周穆王,其在位时间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这时的欧洲,还是 *** 战争的时代。但这只能说是个历史谜案。
5、周穆王的故事,要从中国历史上最有文化价值的一次盗墓事件说起。
6、西晋时期的公元281年,在汲郡(现河南汲县),有一个名叫不准的盗墓者,盗了战国时魏襄王(公元前318-前296在位)的墓。这次盗墓最重要的发现,是陪葬的战国时期的竹简数十车。由于事关重大,晋武帝马上命令官员和学者进行研究。其中的两部书,一是《穆天子传》,一是《竹书纪年》(并称汲 *** 古书)。
7、《穆天子传》讲的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周穆王(即穆天子)西行。周穆王在北征犬戎之后,带领“七粹之师”,驾着“八匹之乘”,从西周的东都洛阳出发,开始长途跋涉。先向北经过山西北部的雁门关,然后转而向西。书中记载了非常多的地名、国名、部落名称、山名、水名、人名,非常复杂。这些地方究竟在哪里呢?
8、近代以来的学者,对《穆天子传》书中的地理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提出了很多思路与猜测。有人认为,周穆王西行可能在中国的宁夏、甘肃一带。有人认为,他越过了新疆边境,经过中亚,进入西亚,甚至越过乌拉尔山进入欧洲,最远来到了今天的波兰。
9、为什么?因为书上所载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神话传说、民俗习惯,能够与这些地方的历史信息一一对上号。
10、比如,周穆王曾经来到“群玉之山”,这是不是盛产美玉的新疆河田?比如,周穆王登“昆仑之丘”,有学者认为,此即阿尔泰山。又比如,周穆王到了瑶池,会见了西王母,有学者认为,此处即今哈萨克斯坦的斋桑泊。西王母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大名鼎鼎的人物,也许是某一个母系社会部落首领的神化的形象,也有学者认为,这位女神的原型就是起源于小亚细亚、流行于地中海许多地区的“众神之母”西比利(Cybele)。关于周穆王见西王母的传说是《穆天子传》中最精彩、文字最多、也更具有神话色彩的故事: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招待穆王,两人互相酬唱,然后依依惜别。
11、除《穆天子传》外,《史记》和《竹书纪年》都有周穆王与北方民族打仗和驾车远行的事迹。那么,《穆天子传》是基于历史事实的中国之一部小说,还是带有神话传说色彩的历史记载?周穆王真的远行到了欧洲吗?他是踏上欧洲的之一个中国人吗?
12、谜案二:汉朝 *** 与罗马军团打过仗吗?
13、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媒体和学者共同推动,反复地炒作这样一个所谓历史 *** :说是在甘肃永昌境内有一座罗马城,是汉朝 *** 俘获的罗马战俘在此建立的,现在这个地方还有许多具有古罗马体貌特征的当地居民,就是那些战俘与当地人通婚的后裔。击败过匈奴的大汉雄师,战胜了威名赫赫的罗马军团?这个故事太引人入胜了,引发了一次次炒作,而且调门一次比一次高,最早说是“永昌境内有一座罗马战俘城”,后来变成“一支罗马 *** 在中国境内消失”,最后变成“中国境内驻扎过一支罗马军团”。
14、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是牛津大学历史学家德效骞教授最早提出来永昌境内有罗马城这一命题的。
15、汉朝确实曾在永昌境内设立过一个古城,叫犁鞬(即“黎轩”的异写)城,这早已被中外学者确认。但是,有根据说它是因为汉朝 *** 跟罗马 *** 打仗、把战俘安置在这里而建立的吗?
16、持这种主张的学者,依据的是《汉书》中记载的一个事件。
17、公元前36年(汉元帝建昭三年),在中亚地区一支匈奴人的首领郅支单于,向汉朝 *** *** 挑战。汉朝西域都护骑都尉甘延寿和副校尉陈汤,矫诏(假冒汉朝皇帝的命令)与他们在郅支城都赖水(今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处)打了一场大仗。汉军在郅支城离城三里处扎营布阵,看到单于城里有这样一支 *** :
18、“单于城上立五采幡帜,数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余骑往来驰城下,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陈(阵),讲习用兵……土城外有重木城,重木城中射,颇 *** 外人。”
19、所谓罗马军团的传说就出自这段记载。据称,这种用圆形 *** 连成鱼鳞形状防御的阵式(可能是古罗马 *** 的龟甲战阵)和修“重木城”的 *** ,只有古罗马 *** 采用。因此,他们是一支被匈奴单于雇佣的罗马 *** 。那么,这支罗马 *** 来自何处?德效骞教授推测,他们就是在与 *** 帝国作战中失踪的那支古罗马 *** 。
20、公元前53年的卡雷战役,是西方战争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古罗马著名历史学家普鲁塔克在其名著《希腊罗马名人传》中生动描写了这场战役。
21、这年,罗马著名军事领袖克拉苏,带领着几千罗马军团远征由波斯人建立 *** (帕提亚)帝国。他的儿子小克拉苏与他一同出征。战役过程中,小克拉苏率领1800人,想绕到 *** *** 的后面实行突袭,但中了 *** *** 的埋伏。小克拉苏见局势无可挽回,让副手把自己 *** ,他的士兵多数被 *** ,一些人被俘虏。老克拉苏背水一战,最后兵败身死。书中交代有“一万人被生俘”。
22、德效骞教授就是从研究这“一万人被生俘”的下落着手的。他推论,这些人辗转地来到了中亚,投靠了在当地称雄的匈奴人,做了匈奴人的雇佣兵,17年之后,即公元前36年,在郅支城与汉朝 *** 打了这场战役。战败之后,这些人被汉朝 *** 俘虏到中国甘肃境内设立了犁鞬古城安置下来。
23、这个故事引人入胜,但证据不足。
24、首先,不管是普鲁塔克的描述,还是其他史料,都没有表明他们到了匈奴处。
25、其次,《汉书》记载,郅支城战役的结果是阏氏(单于的夫人)、太子、名王以下1518人被杀,145人被生虏,千余人投降。甘延寿和陈汤把这些俘虏“赋予城郭诸国所发十五王”,就是送给了跟着汉朝 *** 作战的15个西域国家的国王,没说这些人被带到了甘肃或内地任何地方。
26、那么,为什么当地确实存在一些具有与欧洲人相似的体貌特征的居民呢?这个问题也很好理解:当地正处在中国内地连接西域的交通要道,有欧洲人到中国来太容易了,未必非得认定他们是罗马 *** 的后裔!
27、谜案三:曾有罗马商团到洛阳吗?
28、两大帝国没有发生军事接触,那么有没有商业往来呢?
29、《后汉书·西域传》讲道,张骞、班超经营西域,内地与西域联系通畅,汉朝 *** 在当地立屯田、设驿站,使节不断,商旅云集。
30、这就为西域各国使团和商旅进入中国内地提供了客观条件。那么,这些商旅中有无来自罗马帝国的?
31、公元150年左右,在罗马 *** 下的希腊,著名地理学家托勒密在所著《地理志》中转述他人的记述,有马其顿商人梅斯·提提阿努斯的助手曾经到过赛里斯。
32、有趣的是,《后汉书·西域传》和《后汉书·和殇帝纪》,都有关于公元100年左右“蒙奇兜勒”使者的记载。
33、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班超遣掾甘英穷临西海而还……于是远国蒙奇兜勒皆来归服,遣使贡献。(《后汉书·西域传》)
34、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冬十一月,西域蒙奇兜勒二国遣使内附,赐其王金印紫绶。(《后汉书·和殇帝纪》)
35、蒙奇兜勒在哪里?是两国还是 *** ?与托勒密说的马其顿使团是不是一回事?学者们认为,“蒙奇”就是“马其顿”的译音。但是“兜勒”是什么地方呢?也许“蒙奇兜勒”就是这个国家的名字,而不是“蒙奇、兜勒二国”?
36、《后汉书》是南朝范晔所著,其所记载的东汉与西域的关系,主要来自班固、班超、班勇一家两代的记载。班固是《汉书》的作者,曾随大将军窦宪北征匈奴;其弟班超在西域建功立业31年,告老还乡以后,其子班勇在西域继续担任长史。所以,班氏家族对西域的记述应该是准确的。《后汉书》在《西域传》中只写“蒙奇兜勒”,但在《和殇帝纪》中却写成“蒙奇兜勒二国”,也许作者自以为蒙奇、兜勒是两个国家吧,以致后 *** 被误导。但是,如果把“蒙奇兜勒”连在一起念,那是否就是“马其顿(人)”?如果是真的,也许这就印证了托勒密的记载。而所谓“遣使贡献”、“遣使内附”,也许是把商人当成了国家使节,或是“ *** 帝国”心态的表现吧!
37、冥冥之中,罗马与中国的两部古典名著,记载了同一个历史事件,让人感到神奇与不可思议!
38、没有建立官方关系,并不表明双方不想建立,而是机缘不巧,没有成功。例如著名的甘英出使大秦受阻的故事。
39、自汉武帝时期张骞开通西域通道、汉朝 *** 打赢对匈奴的战争,汉与西域联系一时非常紧密。但到两汉之交,匈奴再次坐大,欺压西域各国,威胁东汉西部边疆安全。东汉王朝不得不派窦固等人再次发动反击匈奴的战争。
40、这时,就出现了继西汉张骞之后的另一位边疆英雄班超。公元73年,班超随窦固出使西域,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气概,带着36个随从,一举消灭匈奴使团,震慑依附匈奴的西域各国,重建东汉与西域的联系。班超经营西域31年,被汉朝封为定远侯。
41、就在他经营西域的过程中,他派出属下甘英,来到 *** 西界的西海边。“皆前世所不至,《山经》所未详。”(《后汉书·西域传》)
42、我们知道,中东地区在国际 *** 中号称“五海之地”,周围环绕着 *** 海(含波斯湾)、红海、黑海、地中海和里海。班超在西域派甘英西行,有可能到这五海中的任何一海的岸边。不管这个“西海”是哪里,他只要再迈出一步、两步,就可能来到罗马帝国!
43、那么,他迈出这一步了吗?没有!因为他受到 *** 人的阻吓。
44、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度,而 *** 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游死亡者。”英闻之乃止。(《后汉书·西域传》)
45、 *** 人为什么阻吓甘英?他们说的是实话吗?五海中的哪一个海,都不至于要3个月才能渡过去。
46、那么他们为什么吓唬甘英,不让他渡海到大秦去?原因很简单:横亘在汉帝国与罗马帝国之间的大国 *** ,要垄断汉与罗马之间的丝绸等货物的贸易,不希望汉与罗马直接建立联系。对这一点,《后汉书》作者就非常了然:
47、其(大秦)王常欲通使于汉,而 *** 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后汉书·西域传》)
48、不管怎么说,甘英功亏一篑,没有再向前一步,踏上罗马帝国的国土!
49、60年后,又有一位中国官员在前往罗 *** 旅途中留下遗憾。这已经是三国孙权时期的事。
50、孙权黄武五年(公元226年),有大秦贾人(商人)字秦论,来到交阯(今 *** )一带。当地太守吴邈派人送他去南京见孙权。孙权问其方土风俗,秦论都一一回答。
51、有人会问,一个罗马商人,怎么会有中国人的名字呢?其实外国人到中国来起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是很普遍的。他姓秦,也许就是以国为姓,这在历史上也不少见。并且《南史》也说,此人“字秦论”,不是他的本名嘛!
52、看来秦论在东吴住了一段时间,因为其中还有一个故事:234年,诸葛恪(诸葛亮之侄,在东吴为官)领兵平定居于丹阳的山越人,捕获到“黝歙短人”(歙,《说文解字》:缩鼻也),秦论见到说:“大秦很少见到这样的人。”后来孙权派会稽人刘咸送秦论回国,结果“咸于道物故”——刘咸死在了路上。他不但给家人留下了遗憾,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历史遗憾!于是秦论“乃径还本国也”。(事见《南史·夷貃传》)
53、不管是甘英止于西海,还是刘咸物故于道,中国向罗马派遣使臣的两次尝试均告失败,使两大帝国的正式交往失之交臂,中国的使臣始终没有踏上罗 *** 国土,给我们留下 *** 的历史遗憾!
三、秦汉历史引发的蝴蝶效应 丝绸之路的开启
1、秦汉一体,可以解释为:秦朝是汉朝的楼盘,汉朝是秦朝的楼宇。秦朝社会是战国中期秦国的卫国人公孙鞅志在天下而建立的小农户(两个男劳力以内的农业家庭),以什伍邻居 *** (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编在一起,相互监督、检举),秦朝将此推广到齐、楚、燕等所有 *** 地区,组成农民构成一个不能 *** 迁移的“亭乡”社会,保证国家有稳定的赋税收入和征用的劳力。这是一个国家官史替代封建贵族管理地方的“耕战”社会(半军事化的村寨),平时为农民,战时为战士(共工中国2100年后的人民公社也这样),农民劳动主要是为国家打仗,主要区别在于:是私有制,没有机器工业。秦朝人口因此增加很快,少女就要当妈妈,做国家的母猪,文官就是庶民的法律老师。秦朝实际上还是沙盘上的皇朝,官吏就是秦国郡县 *** 、文化模式的推销商。项羽和刘邦的楚汉战争的实质是, *** 楼盘,还是建成楼宇。刘邦成功了,七代人实行黄老 *** ,将被战火烧黑的秦朝楼盘变成富农 *** 贫农的农民庶民中国楼宇:官不管乡,富绅治村。
2、汉朝中国,分为定都在长安的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9年,又叫前汉)和定都在洛阳的东汉(公元25年到220年,又叫后汉),总共活了407年的高龄皇朝。这400年的历史岁月里,封建部族国家定格为统一民族国家,汉承秦制,包括法律、文字、书法,等等,但都换上了汉朝的儒教包装,华夏族也就定格为汉族了。秦朝15年对南方越族一直如狼似虎地凶猛侵犯,对北方匈奴却只是筑城防御。西汉前70年对匈奴温顺如羊,后141年却逐渐反过来了,温顺的羊成了威武的狮。
3、高祖刘邦不怕秦始皇,也不怕项羽,为何会对匈奴温顺?因为匈奴一点也不“奴”,很凶,比豺狼虎豹还凶。匈奴是个很特别的沙漠行国,大头领称“单于”, *** 迁移不定称“王庭”。在它的部族时代,全无中国舜帝时代那种礼仪伦常,跟希腊神话中儿子打趴老子那种文化一样。公元前201年,匈奴王子冒顿带领他的部属用响箭 *** *** 头曼, *** 继母与弟弟,宣称自己是匈奴的“单于”之后, *** 西讨, *** 东到辽东半岛,西到西域新疆,南到甘肃河套的辽阔地区,比秦朝和汉朝都大,自称是夏朝的后裔,理直气壮、锲而不舍地侵略西汉。一开始,西汉刘邦哪里肯忍这种野蛮人的气?你侵略我就还击。结果前200年,刘邦在白登被匈奴包围,几乎被俘,逃脱之后采纳跟匈奴单于结成儿女亲家的和亲政策,选了一位皇族女儿封为公主嫁给冒顿,这被后来很多朝代学习。这个冒顿真是个冒失汉,在刘邦死后吕后掌权之际,他竟然写信说:嫁给我当小 *** 吧,从此匈奴和汉朝成为一家。吕后文雅回信说:我老了,让年轻的公主代替吧。
4、汉朝的温顺是权宜之计。当时汉朝根本没马打仗,更大的 *** 是发展经济、繁殖人口。黄老 *** 让 *** 不干预地方,很快出现了人口超过秦朝,马也很充足的繁荣。 *** ***仅养在长安的马就有40万匹,民间处处是马。这时候汉武帝做了皇帝,要从他爷爷的斯文影子里走出来,于是从前133年起,对匈奴开始反击。大将王恢统军30余万,埋伏马邑,给匈奴设了一个守军首领被杀的陷阱,匈奴单于率10万骑兵去攻马邑,差点陷进去,发现是圈套后撤了,长年战争拉开帷幕。
5、匈奴恢复大规模的侵略。西汉不甘示弱地回击。前126年,大将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分别出上谷、代郡、云中、雁门四路进击,大败匈奴,将其赶出河套地区。此后,卫青更深入匈奴300公里,俘虏男女15000人。前121年,青年大将霍去病两次出陇西,深入1000多公里,斩杀和俘虏匈奴将近4万人。匈奴一支浑邪王向中国投降,哀歌:“亡我祁连山,使我牲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男牧民居然成了怨妇。匈奴王庭远走瀚海沙漠群以北。
6、前115年,西汉设立酒泉、敦煌等四郡管理河西走廊。之后,西汉与匈奴的交战仍不时地开展,但已经没有先前的那种威猛的势头了。匈奴躲避西汉帝国之后,依然顽强地消耗西汉国力半个世纪,最后自身 *** 为南、北两个匈奴国。
7、前51年,呼韩邪单于率领南匈奴部民及牲畜,向西汉投降,迁居河套。此后他不断朝觐西汉,前33年,皇帝将绝色宫女王昭君赏赐给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和亲。南匈奴在西汉全力援助下 *** ,由弱变强,北匈奴 *** 西迁,灭掉西域的坚昆、康居两个王国。西域从汉武帝时期西汉张骞出使开始,已与中国有了外交和经济交往。西域各族时而亲匈奴,时而亲西汉。康居贵族被匈奴当作奴隶奴役,受不了了,向西汉求救。前36年,西汉副校尉陈汤指挥西域各国联军40000多人,分两路夹攻,合围郅支城斩下郅支单于的头,北匈奴灭亡。呼韩邪单于成为匈奴唯一 *** ,不久向西汉申请离开河套而得到准许,回到北方故土。
8、就在匈奴看来已经不成为中国的问题的时候,汉朝历史被新朝截断。新朝侵略匈奴,中国与匈奴的关系重新紧张起来。新朝愚蠢,所以仅14年,汉朝又 *** ,进入东汉时期,制住外戚势力之后再度强盛。匈奴在北方遭遇西域强敌乌桓部落的不断侵袭,势力范围萎缩至蒙古沙漠地区,呼韩邪单于二世再次归降中国,南下请求保护。不愿意归降留在蒙古的匈奴人又组成北匈奴,并进攻南匈奴。
9、南匈奴要求东汉保护。公元73年,东汉都尉耿秉出张掖北进,窦固出酒泉西进天山,占领北匈奴最肥沃的伊吾卢,留兵屯垦。班超随窦固征伐,后出使西域,在鄯善国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常识和勇气袭杀北匈奴使者30几人,震慑了国王,鄯善归附西汉。此后班超挟此英豪之气,两次出使西域,使50多国归附西汉。军事和外交两方面攻势之下,北匈奴在蒙古和西域都势力衰微,先后209个部落进入长城,归顺南匈奴。公元 *** ,东汉和南匈奴三路 *** 在涿邪山会师,联手击溃北匈奴主力,北匈奴单于向西逃走。91年,大将耿夔统军包围北匈奴。单于突围之后再西逃。300年后北匈奴侵入黑海北岸,引发西哥特部落西逃侵入多瑙河上游,又引发汪达尔部落侵入东罗马帝国,西哥特人侵入西罗马使之衰落。
10、北匈奴远走他乡之后,定居河套的南匈奴这次不再眷恋蒙古沙漠了。一百余年后的216年,南匈奴单于被曹 *** 留在许昌,匈奴被分为五部,各设立一个都督,由 *** 直接管理。立国约430年的匈奴灭亡。匈奴,中国秦汉蝴蝶的翅膀。
11、美国气象学家罗伦兹1963年首创一个在 *** 学中被称为“蝴蝶效应”的理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 *** 。”这是说 *** 这样的大气候,起源却是蝴蝶扇动翅膀引起的小气流。气流最初很微弱,却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 *** 产生一个个的连锁反应,最终形成 *** 。描述“蝴蝶效应”的这句话,来源罗伦兹 *** 的一个模拟气候变化的电脑程序的图像:这个图像是 *** 的,很像一只蝴蝶张开的双翅。这个理论应用很广泛。
12、应用蝴蝶效应理论看历史,古代世界就不是全然无关的孤立事件,匈奴侵略中国并非偶然。秦国兵征天下立朝代周之后,面临着打天下向治天下的转型,太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就是秦朝走向仁政礼治的人物。匈奴在北方的压力,导致秦朝扶苏和蒙恬都被派到长城并被害掉 *** 命,以致秦朝因 *** 而速亡。匈奴长期进攻和 *** 扰两汉边防,引动两汉 *** 北伐和西征,因此有张骞、班超出使西域,郑吉、班超任都护以及保护丝绸之路。这就成了上苍逼北匈奴去打罗 *** 历史安排。匈奴和罗马,一东一西相隔十万八千里,却居然被“ *** ” *** 排了,这稍后再说。这里不妨简要地谈谈两汉伐匈奴,所致中国高贵的人文精神出现的卑劣变异。
13、以汉武帝时期伐匈奴中赵信、李陵、李广利投降为例,作一个简要的分析。赵信本为匈奴将领,战败而降为汉朝多次立功,再败而降原本自然,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应责备。李陵以5000步兵勇战8万匈奴骑兵,转斗千里杀敌上万,箭射完了以短刀 *** ,力竭被俘投降,兵败原因是缺乏支援;身为***,如果汉武帝善待其家人,李陵就是假投降,是搁置在匈奴的一柄活 *** 。但李陵家人被汉武帝 *** ,终于逼他真投降。李广利出征匈奴三胜两败,妻子被诏狱法庭以巫蛊罪名投入监狱后投降匈奴,后来被先投降的卫律出于嫉妒诬陷而被匈奴单于杀掉祭神。将军上前线自当英勇, *** 上贪生怕死必须谴责,战败后投降求生不必 *** ,道法自然。春秋秦国孟明视,崤山战败后被俘虏,放回秦国后还被重用,秦国才有三年后打败晋军称霸西戎的荣耀。汉武帝大国皇帝,担当却不及小国诸侯。这就是废除贵族制后的平民胸襟:皇家天下贵过人命,皇帝制诏即是法。战国时期卫国公孙鞅、魏国张仪为秦国变法、用计,家人都没被杀。这就是以民为本。
14、书经上说:宁可放掉罪人,也不冤杀一人。这就是“刑不上大夫”的中国华夏族人的封建人道主义。可叹秦汉中国开始,君权王法杀一人,是否诛杀全家,全凭皇帝心愿。所以李斯虽官至丞相,秦二世不仅用五刑,而且腰斩于街上,杀三代;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投入诏狱割掉男人的 *** 器。诏狱即冒犯皇上而受到刑法处罚。秦朝确立皇权行政至高无上,从汉武帝起,以皇帝和官员信奉儒家思想的儒教制约,也凭良心。良心在中国,无论封建制,还是皇权制,都很看重。中国人讲天命难违,所以项羽虽然失败也不失为豪杰, *** 看似为面子,实乃捐躯向天命认输。儒家历史观看英雄,功绩只是一方面,更看重的是人格魅力。
15、李陵、李广利投降之前,匈汉之间恢复使节交往几个月,却由于汉朝副使张胜密谋 *** 单于母亲又被中断。张胜投降匈奴。毫不知情的正使苏武拒绝投降,被放逐贝加尔湖,靠牧羊维生近20年,回国时成了60多岁的老人。班超投笔从戎,以“入虎穴,得虎子”的勇气让西域几十国归属汉朝,后 *** 传颂,却更传颂苏武吃野鼠野草、当牛做马,宁愿做匈奴奴隶,也要手持汉朝节杖19年的故事,即使好友李陵劝降也不为所动。苏武道德气节可让人类叹服,看业绩一无所有,但在人格上却为汉朝立了大功,使匈奴人崇拜汉朝文明而自愧不如,犹如今日我们自愧不如美国。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罗马丝绸之乡秦汉帝国和古罗马与秦汉的成就对 *** 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