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鹿角巷山寨事件吵得沸沸扬扬,山寨的让消费者分不清楚到底谁是山寨的,谁是原创的,《鹿角巷“被改名”,还获得千万融资,原创商标的保护之路为何这么难?》经过最近的数据调查,终于水落石出了,经过统计鹿角巷,目前才开11家直营店,山寨已经达到500家。
这数字还挺惊人的!下面我们就来剖析一下鹿角巷发酵的后续进展。
网红之路:更大对手不是同行,是山寨
在等了二十分钟后,记者终于拿到了两杯招牌奶茶。
鹿角巷奶茶杯型独特,杯身和底部都呈圆弧状,被网友称为“胖胖杯”。不同于其它珍珠奶茶,其珍珠取名为“鹿丸”,官网介绍是由黑糖熬制而成。
鹿角巷招牌“黑糖鹿丸鲜奶”
珍珠口感不错,富有弹性,更底层的浓稠黑糖珍珠与第二层鲜奶相溶形成独特的分层,带有明显的台式风味。
记者喝了几口,除了珍珠的口感特别外,整体口味和其他奶茶差异不大。朋友还打趣道:“等了这么久,这和学校门口十块钱一杯的有什么区别?我看都是来拍照的。”
“鹿角巷在广州地区有两家店铺,一天的销量约为2000-3000杯,均价22元/杯。”鹿角巷大陆地区品牌总经理谭力告诉记者。
据介绍,鹿角巷创立于2014年,五年来,全球门店已近百家。其创始人为台湾知名插画师邱茂庭,“鹿头”LOGO便是由他手绘。饮品从包装到内里都非常重视美学,高颜值带来了大量用户,尤其是一群文艺女青年。
手提袋采用星空蓝星空紫吸引文艺青年
关于品牌的含义,邱茂庭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品牌创立之初,取名为斜角巷,也就是哈利·波特中最繁华的商业街道,任何新奇有趣的东西都能在那找到。后来担心品牌名字被电影场景局限住了就更名了,以赤鹿作为品牌形象是因它蕴涵了女性端庄高贵的气质。”
鹿角巷先是在香港火起来,成为“排队王”后在互联网上迅速扩散。2017年9月,开出其在上海的之一家店铺后,成为朋友圈的著名”旅游胜地“。
门店客人络绎不绝
谭力告诉记者,鹿角巷从没做过任何互联网营销活动,类似“朋友圈转发”,“邀请好友打折”等均是用户自发的分享行为。
截至7月中旬,鹿角巷在中国大陆市场门店共11家,分布在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的大型商场内。谭力称,年内店面将覆盖更多一二线城市热门商超,预计门店数量将扩张至50间。
茶饮市场现在已经有奈雪的茶、喜茶等知名品牌,鹿角巷是否有核心竞争力杀出重围?
谭力谈到,鹿角巷已成立五年,全球开店近百家,非常熟悉各国用户的口味,能根据大量用户的反馈不断更新迭代产品。
“我们不怕同行竞争,更大的困境,其实是山寨问题。”谭力谈及此,非常气愤。
品牌之困:直营店才11家,山寨已达500家
在鹿角巷店门口,记者看到了一张《声明》。
放置在鹿角巷门店的声明
“鹿角巷THE ALLEY全国皆为总公司直营,近期骗子猖獗, *** 上一切招商、加盟、直营等一切以任何形式收取费用的皆为骗子,多人上当受骗,大家千万勿信。”
虽然鹿角巷开始使用法律手段反击,山寨问题依然严重。
带着疑问,记者通过百度搜索“鹿角巷”,排名之一的网页为“鹿角”奶茶,logo为一只蓝色“鹿头”(门店鹿角巷是白色鹿头),无论是logo形状,还是网页内容均与鹿角巷香港官网高度相似,只是网页内多了一些招商加盟的广告。
在新浪微博中,搜索鹿角巷竟有190个相关用户。其中,“鹿角巷”和“鹿角巷官方微博”发布众多邀请加盟的内容,且评论和互动内容很少。
鹿角巷新浪微博号泛滥
到底谁才是真的?记者询问了上文中自称是鹿角巷大陆地区品牌总经理的谭力。
“鹿角巷全部都是直营店,没有任何加盟店。那些号称“加盟”的公司都是为了赚快钱,3万元的加盟费,轻轻松松就可以赚到几百万。希望能少点人上当受骗。”谭力说道。
“百度搜索之一的网站,他们买了一个艺术家的鹿角工艺品作为logo,把网页名字改成鹿角,少了一个字。商标 *** 也拿他们没办法。还有一家广州公司,把产品名字改成鹿角戏。”谭力叹了下气。
不过,“鹿角戏”品牌负责人曾向媒体表示,“鹿角巷”没有商标,而“鹿角戏”已注册商标。目前全国各地的鹿角巷店铺越来越多,孰真孰假已无从辨认,在混乱情况下鹿角戏果断选择更名并且拿到了注册商标。
对此,谭力解释,“大陆商标要等到2019年年初才能下来,在这之前,我们还会继续 *** ,我们有底气。”说完后,谭力马上给记者发来一份其商标注册的详细图片。
鹿角巷在澳门和新加坡的商标注册
据介绍,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市场正规鹿角巷店铺才11家,山寨店铺就已经有500家。
“如果你是在街边小摊看到鹿角巷的,那肯定是假店铺 ,我们只入驻大型商场。还曾和著名IP《昨日青空》合作,希望能提升正品知名度,教育消费者辨别真假。”谭力补充道。
*** 之道:商标注册必知的9个防范清单
商标申请需要一年的周期。9个月初审期+3个月公告期,一个品牌、一个商标没有任何阻碍的情况下,要一年才能拿到商标证。
提前做好查询工作。一个商标不一定要等拿到证书才有效,可以提前做好查询工作,避免出现品牌火到大江南北,但是商标却拿不到的情况。因为不能证明这个是你的,导致大家随便用。
双品牌运营。未来可以做一个新品牌,让消费者知道这两个其实是同一个东西。
借势知名品牌。像加多宝那样,它一开始是大家完全不知道的品牌,但通过和“王老吉”结合,一下子成为大家熟知的品牌。
企业的核心一定要注册。对于餐饮行业而言,43类的商标是大家都有的。但是,几百成千上万的形象,如果不能全部注册,起码要把最核心的东西注册。
目光放长远,注册周边,及时做好预防措施。如果没有做周边保护,某些行为可以说是不典型的侵权,不是恶意的。
建议多注册几个类别,一个是广告营销的35类,一个是零售行业的第29类。当企业发展到足够的市场之后,有可能需要做一些预包装食品,或者将产品原料直接对外进行售卖。
不光是在国内,还可以提前在国外注册。如果想要往国外发展,建议品牌超前注册,提前布局,更有利于走出去。建议可以通过组织提交申请,因为这些组织里可以有一百多个国家,那么品牌就不用自己每个国家都逐一地去注册申请。
邀请侵权方成为品牌加盟商。如果一旦被侵权,可以对侵权的品牌进行考察,如果各方面的条件符合自己品牌的加盟条件,那么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或者发律师函的方式跟对方沟通,告知它侵权了,愿不愿意加盟进来。
如果对方不愿意,品牌方就可以进行诉讼。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办法,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
和全国性的律师团队合作。很多企业其实都有自己的法务,但连锁行业全国 *** 非常难,每个区域都要找一个律师事务所,一个简单 *** 可能就必须找10家以上律所,而且后续维护成本高。
文/ 鄢子为 实习生周静颖
22日晚九点半,在广州正佳广场一楼,一个15平米左右的奶茶店内,有数十个人正在排队付款,等待区的四行座椅上挤着近40人。
一位少女正和外国帅哥拿着奶茶 *** ,人多嘈杂,为了拍到完整店面,他们摆拍了5分钟。
如果你生活在广州或者深圳,会发现热门商场里有一个“鹿头”LOGO的店铺。门店以黑色砖墙木纹设计为基础,大量鹿角饰品和绿色植物元素点缀其中,带来时空感和精致感。无数年轻人在烈日下排队半小时以上,只为在朋友圈发张打卡图。
这家奶茶店名叫“The Alley 鹿角巷”(以下简称鹿角巷)。今年夏天,其招牌产品“黑糖鹿丸鲜奶”刷爆社交 *** 。在小红书上,关于鹿角巷的分享笔记就有7394篇。
网红之路
在等了二十分钟后,记者终于拿到了两杯招牌奶茶。
鹿角巷奶茶杯型独特,杯身和底部都呈圆弧状,被网友称为“胖胖杯”。不同于其它珍珠奶茶,其珍珠取名为“鹿丸”,官网介绍是由黑糖熬制而成。
珍珠口感不错,富有弹性,更底层的浓稠黑糖珍珠与第二层鲜奶相溶形成独特的分层,带有明显的台式风味。
记者喝了几口,除了珍珠的口感特别外,整体口味和其他奶茶差异不大。朋友还打趣道:“等了这么久,这和学校门口十块钱一杯的有什么区别?我看都是来拍照的。”
“鹿角巷在广州地区有两家店铺,一天的销量约为2000-3000杯,均价22元/杯。”鹿角巷大陆地区品牌总经理谭力告诉《21CBR》记者。
据介绍,鹿角巷创立于2014年,五年来,已从台湾拓展到加拿大、法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地,全球门店近百家。其创始人为台湾知名插画师邱茂庭,“鹿头”LOGO便是由他手绘。饮品从包装到内里都非常重视美学,高颜值带来了大量用户,尤其是一群文艺女青年。
关于品牌的含义,邱茂庭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品牌创立之初,取名为斜角巷,也就是哈利·波特中最繁华的商业街道,任何新奇有趣的东西都能在那找到。后来担心品牌名字被电影场景局限住了就更名了,以赤鹿作为品牌形象是因它蕴涵了女性端庄高贵的气质。”
鹿角巷先是在香港火起来,成为“排队王”后在互联网上迅速扩散。2017年9月,在中国内地开出之一家店铺后,成为朋友圈的著名”旅游胜地“。
谭力告诉《21CBR》,鹿角巷从没做过任何互联网营销活动,类似“朋友圈转发”,“邀请好友打折”等均是用户自发的分享行为。
截至7月中旬,鹿角巷在中国大陆市场门店共11家,分布在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的大型商场内。谭力称,年内店面将覆盖更多一二线城市热门商超,预计门店数量将扩张至50间。
茶饮市场现在已经有奈雪的茶、喜茶等知名品牌,鹿角巷是否有核心竞争力杀出重围?
谭力谈到,鹿角巷已成立五年,全球开店近百家,非常熟悉各国用户的口味,能根据大量用户的反馈不断更新迭代产品。
“我们不怕同行竞争,更大的困境,其实是山寨问题。”谭力谈及此,非常气愤。
山寨之困
在鹿角巷店门口,《21CBR》记者看到了一张《声明》。
“鹿角巷THE ALLEY全国皆为总公司直营,近期骗子猖獗, *** 上一切招商、加盟、直营等一切任何形式收取费用的皆为骗子,多人上当受骗,大家千万勿信。”
虽然鹿角巷开始使用法律手段反击,山寨问题依然严重。
带着疑问,记者通过百度搜索“鹿角巷”,排名之一的网页为“鹿角”奶茶,logo为一只蓝色“鹿头”(门店鹿角巷是白色鹿头),无论是logo形状,还是网页内容均与鹿角巷香港官网高度相似,只是网页内多了一些招商加盟的广告。
在新浪微博中,可以发现有三个加V微博,“鹿角巷”、“鹿角巷官方微博”和“The Alley 鹿角巷”。其中,“鹿角巷”和“鹿角巷官方微博”发布众多邀请加盟的内容,且评论和互动内容很少。
到底谁才是真的?《21CBR》询问了上文中自称是鹿角巷大陆地区品牌总经理的谭力。
“鹿角巷全部都是直营店,没有任何加盟店。那些号称“加盟”的公司都是为了赚快钱,3万元的加盟费,轻轻松松就可以赚到几百万。希望能少点人上当受骗。”谭力说道。
“百度搜索之一的网站,他们买了一个艺术家的鹿角工艺品作为logo,把网页名字改成鹿角,少了一个字。商标 *** 也拿他们没办法。还有一家广州公司,把产品名字改成鹿角戏。”谭力叹了下气。
不过,“鹿角戏”品牌负责人曾向媒体表示,“鹿角巷”没有商标,而“鹿角戏”已注册商标。目前全国各地的鹿角巷店铺越来越多,孰真孰假已无从辨认,在混乱情况下鹿角戏果断选择更名并且拿到了注册商标。
对此,谭力解释,“大陆商标要等到2019年年初才能下来,在这之前,我们还会继续 *** ,鹿角巷已经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商标证书了,我们有底气。”说完后,谭力马上给记者发来一份其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商标注册的详细图片。
据介绍,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市场正规鹿角巷店铺才11家,山寨店铺就已经有500家。
“如果你是在街边小摊看到鹿角巷的,那肯定是假店铺 ,我们只入驻大型商场。还曾和著名IP《昨日青空》合作,希望能提升正品知名度,教育消费者辨别真假。”谭力补充道。
奶茶行业入行门槛低,建立行业壁垒难,易于仿制。鹿角巷想取得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台海网8月2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陈捷通讯员思法)网红饮品店“鹿角巷”在厦门遍地开花,孰真孰假?此前,导报曾报道过的真假“鹿角巷”之争终于有结果了。近日,思明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原告诉求。
经查,这起案件的原告是邱茂庭(广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被告吴先生是思明区一家饮品店老板,目前该饮品店因亏损已经关闭 *** 。
原告起诉认为,公司经“鹿角巷”系列作品创作人邱茂庭授权,将相关的文字、图案等标识用于生产茶类与奶类饮品。同时,依据授权,公司可以对任何侵犯上述作品著作权的行为采取 *** 行动。被告饮品店未经许可,擅自在店铺装潢及产品包装上使用“鹿角巷”系列作品,侵权产品已大量流入市场,侵犯了原告享有的“鹿角巷”系列作品著作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
被告则认为,图案中的雄鹿、中英文字母不存在艺术加工和创作,不具独创性,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而且,“鹿角巷”图案并不是邱茂庭创作的,是案外人尹某于2013年创作、使用,均早于邱茂庭。为此,被告提交了广州市天河区法院的生效判决文书作为证据,证明尹某享有著作权。
本案争议焦点为邱茂庭是否为涉案“鹿角巷”系列美术作品的著作权人。思明区法院审理查明,根据国家版权局的《作品登记证书》,邱茂庭绘画创作“雄鹿”系列图案始于2015年1月1日。而根据广州市天河区法院的判决,案外人尹某的《作品登记证书》显示,首次发表时间为2013年11月10日,确认尹某对“鹿角巷”美术作品享有著作权权利。
所以,思明区法院审理后认为,在该判决未经法定程序撤销的情况下,邱茂庭餐饮公司主张邱茂庭是涉案作品的著作权人依据不足,因此一审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鹿角巷”的迷惑行为大赏!核心商标拿回来了,但还远远不够最近两天,想来大伙也没少被如下截图刷屏了---
如上所示当属知名奶茶品牌鹿角巷的大陆品牌负责人谭力,而他所发布的图片当属最近下发的“第43类鹿角巷”商标证。
这是一个关联着咖啡馆流动饮食供应茶馆餐厅等等行业类目的商标。而如果你们一直都有关注相关事情,那想来也应该知道是怎样一回事了。
是的,这场围绕“鹿角巷”和各大山寨奶茶店的商标之争终于来到尾声。谭力所在的原创鹿角巷公司终于可以举起“商标侵权”的大刀向那数量高达7000家的山寨奶茶店狠狠地劈下去了。
压抑了整整两年多时间,也因为 *** 事务所导致的精力分散而在一定程度上错过了国内奶茶创业的黄金期,所有的苦闷和无奈都似乎在谭力的这六字感叹中得到最为淋漓尽致的诠释。
那鹿角巷的未来何去何从呢?而过去曾让自己焦头烂额的山寨问题果真能够凭借一纸商标证便能一劳永逸的解决吗?
坦白说,如果你曾如此想象,那就未免有点儿天真了。
下面内容我将从鹿角巷的商标申请历史说起,好让你们明白这家曾一度媲美喜茶和奈雪的国民奶茶店究竟面临着何等残酷的知识产权问题---
迟缓且松散的商标申请
依据网上信息显示,鹿角巷门店早在2013年就成立开来了,然而有意思的是相关负责人却待到2017年8月1日方才正式向商标局提交品牌的申请。
很可惜,如上43类别商标在18年年中却因为近似而遭到了驳回。虽说紧接随后也提出了异议,但让人可怕的是,就在这期间社会上却涌现出了数以十计注册“鹿角巷”的商家,自此也让第43类别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
依据商标局信息显示,第43类鹿角巷商标在今年3月进入公示期后就遭到了13家公司的异议,最后经过漫长的逐家答辩过程,方才在12月初拿到这枚久违的关键商标。
如上所示当属鹿角巷公司的之一大错误“品牌商标注册迟缓”,晚了将近4年时间,几乎在品牌已经初具市场热度后才醒悟注册商标的事宜,从而也就留给了唯利是图者恶意抢注的空隙。
不过鹿角巷的错还不仅止于此,我逐一翻看了这家公司的商标注册过程,基本可以说毫无常识---
43类别是在17年8月注册的, 这个商标确实关键,也是奶茶店经营的命脉所在。
但单一个类别真的够了吗?难道就不考虑一下杯子,面包,即冲奶茶等等衍生品的销售以及互联网端的建设和宣发吗?
其实这个事情鹿角巷的高管还是注意到了,于是他们分别在18年2月注册了21类(饮水用具)和30类(方便食品),而到了18年5月则补充申请了35类(广告销售),32类(啤酒饮料)以及29类(食品鱼肉)这几类商标的申请。
不过很可惜,这些后补的商标除了21类之外几乎全都面临被驳回的厄运。
这可以说是鹿角巷的第二大错误“对商业的拓展范围缺乏明确的认知”。
什么?你说这无足轻重,认为鹿角巷拿着43类商标并继续深耕奶茶门店就足以赚得盆满钵满?
太天真了,现代商业的竞争早已发展至龌龊不堪的地步了---
真假鹿角巷
原本这篇文章是打算在这里收尾的, 最多最多也就搭上“喜茶”曾经走过的品牌弯路的例子点缀共鸣下以及贴几张鹿角巷官网产品图并呼吁大家支持正版就基本完事(喜茶原为“皇茶”,同样因为迟缓的商标注册而遭到了大批量的恶意注册,最终被迫改名)。
但让我哭笑不得的是,我居然在搜索“鹿角巷官网”的过程中迷路了!
如上为在百度键入“鹿角巷”关键词后的搜索反馈,除了最顶部出现的竞价广告外,我们还能看到3个指向官网的链接。
表面上看都挺有范儿,尤其排名更高且有硕大的“鹿角巷THE ALLEY”小图的那个就更显权威。
是的,我一开始就是通过这个网站去浏览鹿角巷的相关履历和产品介绍的---
从企业的理念,到创业经过,以及各式网红产品的展示和全球门店的分布都准确无误的匹配得上正版门店信息。
那是否说明,它就是真的鹿角巷官网呢?
很遗憾,我被骗了。
只要你去深入操作其网站的内容,你便会赫然发现所有的信息都只是“皮囊”,只是通过简单的搬运和图片展示功能进行最浅层的模拟罢了。
而他们的目的就在于将受众导向“加盟”,通过山寨的鹿角巷门店授权赚取一笔不菲的加盟费用。
事实上不仅仅百度之一位的是假货,第二位明示“鹿角巷官网”的链接也同样龌龊不堪---
在这个山寨网站的首页里我们看到了鹿角巷当红的几款饮品,不过有意思的是图中所示的鹿角巷商标已经从“THE ALLEY”变成了“THE ALLEY IHONEY”了。
我顺手到网站备案平台查了查这个山寨网站的信息,结果发现同乡啊,不过随即而来的也是背脊发凉的触动:“难道我在佛山买的鹿角巷都出自这家山寨企业之手吗?”
着实让人遗憾,作为国内更大的搜索引擎,百度竟然将鹿角巷的正版官网放到了最后面,请大家认准如下繁体字所示的官网了,而只要点击打开,我们便能看到官方对系列山寨网站的抨击,当然上述两个网站是肯定包含其中的---
看到了吗?鹿角巷对品牌保护的不重视是贯穿线上线下的(俗称O2O),不过我需要强调官网的“被山寨”只是鹿角巷厄运的开端。
就当我顺着数个山寨网站的信息去搜索一番后,似乎鹿角巷已经陷入到四面楚歌的囹圄了---
其一,真假微博。
作为一家诞生在互联网浪潮的企业,怎么可能不开设个微博账号呢?
鹿角巷做到了,而且还是一次开了好几个---
从上往下分别是粉丝数量42万的“鹿角巷奶茶微博”,同样42万的“鹿角巷”,以及粉丝只有34万的“TheAlley鹿角巷”。
谁真谁假?
我琢磨了半天,最后经过运营的活跃度,内容发布的B格,以及最早发布的时间等等维度最终才勉强排除了“鹿角巷奶茶微博”的山寨性---几乎都在推销加盟的事宜,而鹿角巷官网已经严正声明了不对外开放加盟了。
至于后面两个微博或许都是真的,但“鹿角巷”似乎已在今年3月份停用了,而粉丝最少的“TheAlley鹿角巷”则一直保持着高活跃。
接着我们看看另一更为奇葩的产品:真假鹿角巷奶茶。
此奶茶非门店销售的奶茶,而是在电商平台贩卖的冲调奶茶---
你只需要打开某东,并在搜索栏键入“鹿角巷”三字,即可看到如下反馈的看似一本正经的鹿角巷奶茶饮品。
那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呢?如果你的勘察本领仅仅停留在“查看用户评价”层面,那你得到的反馈是这样的---
“好喝,特别好喝,黑糖鹿丸牛乳茶更好喝了”
“奶茶包装很好,绝对是正品”
如果此时再来个什么双十一双十二活动,那想来N多消费者便会毫不犹豫的下单了。
但作为一个研究了将近一整天“真假鹿角巷”的知识产权从业者,我又岂能跟风网友的评价而罔顾了自我的判断意识呢?
于是乎我便逐格逐格的扫视这款鹿角巷奶茶的介绍,并最终发现了四大端倪---
1.正版鹿角巷的图形LOGO不是一头“正面对视的麋鹿”吗?怎么现在歪着头颅了?
2.鹿角巷的英文LOGO不应该是“THE ALLEY”吗?怎么如今改成“MILK TEA”了?
3.鹿角巷就鹿角巷啊,为什么偏要加上香港二字?这是想要隐瞒什么东西吗?
而第4大端倪来自下图所示的奶茶杯背面---
硕大的“奶茶食刻”四字印刷其中,这是什么意思?是嫌设计师留白太多太难看了,因此主动用艺术字体点缀一番吗?
然而结果告诉我们,事情可真没有那么简单呢---
如上所示为第32类“奶茶食刻”的商标示意图,它棣属于香港鹿角巷实业有限公司,而申请时间也早在16年年初就开展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如今能在这家公司名目下查询到的商标也就仅此一个,而翻看正版鹿角巷所处的“上海鹿角箴钰实业有限公司”的关系图谱,也并无发现它和香港鹿角巷的联系--
那究竟在电商平台贩卖的即冲鹿角巷奶茶是假是真呢?
不好意思,我真无从判断,但综上所示又是歪头的图形,又是另类的英文,又是特别的中文描述,这着实很难不让人警惕三分。
好了,如上所述当属鹿角巷给我们带来的2019年度迷惑行为大赏。基本可以断言这家曾经媲美喜茶的奶茶店在“丢失的两年时间里”其相关品牌的传播渠道乃至衍生品销售都极有可能陷入到全面被侵占的囹圄。
如今密切关联奶茶门店的第43类商标确实回来了,但冒牌网站呢?即冲奶茶呢?单凭这个商标可能真的远远不足够呢。
好吧,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鹿角巷的未来有多糟,那创业前的完备的商标注册准备就有多重要。
希望各位创业者不要再掉进皇茶和鹿角巷们的商标巨坑中了。
点击进入商标风险评测系统「链接」
中华网财经2月17日讯,今日,“网红奶茶花1个亿打假”登上了热搜。据央视财经报道,奶茶品牌“鹿角巷”被山寨,最夸张的时候全国只有114家直营店,而假的店却有7000多家。当取得商标以后,进行一个打假和拆除招牌的行动,经济成本的话,就达到了一个亿左右。
对此,鹿角巷发布了官方声明称,由于我们来自中国台湾对大陆商标注册细则不详,在商标注册过程中让假店钻了法律空档,导致喜爱我们品牌消费者喝到假鹿角巷,并造成市场混乱,对此我们深表歉意,虽然山寨事件对我们负面影响很大,但我们还是会一如既往致力于用心做好每一杯茶。
据鹿角巷官网显示,鹿角巷成立于2013年,全球有300多家门店,目前开放的单店合作模式只限国内,海外市场暂不合作。
2017年初,鹿角巷开了之一家店后,品牌方在当年的9月份申请注册餐饮服务类商标,在这期间山寨门店的开店速度远远大于正版店铺。
据了解,商标共有45大类,需要分类别进行注册和保护,而鹿角巷一开始只注册了第43类餐饮服务商标,忽略了第30类方便食品与第32类啤酒饮料的注册,在清理了7000多家山寨门店后,市场上又出现了大量的山寨冲泡类奶茶,而这些冲泡类的奶茶一般出现在超市里。
根据法律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条,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本文源自中华网财经
花1个亿打假7000家山寨店后,鹿角巷称线上平台店铺多为正品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李梦涵)2月17日下午,针对“网红奶茶店花1个亿打假7000家山寨店”一事,鹿角巷线上运营负责人王延晨回应贝壳财经记者称,鹿角巷已经与多家外卖平台合作打假,如今线上平台鹿角巷店铺多为正品,消费者可放心选购;而线下购买时,消费者还需留意鹿角巷官方微博、微信所发布的正品门店信息,仔细加以甄别。
贝壳财经记者以北京为例,在多家主流外卖平台搜索发现,如今,“鹿角巷”相关店铺数量锐减,且现存营业店铺均能在品牌官网上查到对应门店信息。
2月17日,#网红奶茶店花1个亿打假#词条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高达2.3亿。据央视财经报道,该正规茶饮品牌的负责人称,2017年初开了之一家店后,品牌方在当年的9月份开始申请注册餐饮服务类商标。在这期间,山寨门店的开店速度远远大于正版店铺。“最夸张的时候我们全国只有114家直营店,假的店有7000多家。当取得商标以后,进行一个打假和拆除招牌的行动。经济成本的话,就达到了一个亿左右。”
对此,2月17日中午,@TheAlley鹿角巷发布微博回应称,由于品牌对大陆商标注册细则不详,在商标注册过程中让假店钻了法律空档,导致品牌消费者喝到假鹿角巷,并造成市场混乱,未来会一如既往致力于用心做好每一杯茶。
贝壳财经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鹿角巷品牌于2013年创立于中国台湾,并于2017年进入大陆,早在2018年初,鹿角巷就曾在官方微博发布“打假声明”,提醒投资人不要误信山寨加盟信息。直到2020年,鹿角巷才在官方网站开放中国大陆地区加盟。去年3月,鹿角巷还曾发布声明,表示将对冒用“鹿角巷 THE ALLEY DA”商标进行宣传、招商的相关主体保留追究其单位和个人法律责任的权利,依法 *** 。
编辑 徐超 校对 李铭
近年来山寨“鹿角巷”门店8.5万元即可加盟,深圳只有两家正牌门店近年来,南山区陆续出现不少网红奶茶店,排队场面令人惊诧,源于台湾的“鹿角巷”便是其中一家,因其门店数量不多,要买到其招牌奶茶,至少需要排队两三个小时。但近日市民张女士向消息报记者爆料称,南山出现了多家“鹿角巷”门店,扩张速度之快让她不禁怀疑其中存在“山寨版”。
走访
白石洲附近2公里内有4家“鹿角巷”
根据张女士的爆料,消息报记者在地铁南山站、桃园站出口处不远均发现了名为“鹿角巷”的奶茶店,从名字以及产品名称看,都与较为知名、落户在海岸城的“鹿角巷”极为相似。
除此以外,记者打开某外卖App发现,在白石洲附近2公里就有4家名为鹿角巷的奶茶店,商标也都是标志性的鹿头。翻开其评论页面发现,不少网民均在询问“这家店到底是不是正宗的?”
记者向其中一家店询问,店员表示:“我们是有授权的鹿角巷专营店,不存在冒牌的可能。”但记者在鹿角巷海岸城店内看到一张声明称,目前鹿角巷在南山营业的正牌门店只有海岸城店,正在筹备中的有万象城店、欢乐海岸店,“其余门店与正版鹿角巷均无关系,请大家谨慎购买。”
对此,市民肖女士表示晕头转向:“到底哪家真哪家假,现在都弄不清了!”
调查
山寨“鹿角巷”8.5万元即可加盟
市民郭女士向记者爆料称,她日前接到自称鹿角巷加盟 *** 的 *** ,“问要不要花85000块加盟一个山寨版的鹿角巷,和正版鹿角巷的产品一模一样”。对方还称,“正版鹿角巷是不开放加盟的,但加盟盗版鹿角巷能赚几个月快钱。”
记者在网上搜索“鹿角巷”,排名之一的即是“鹿角巷全国加盟中心总部”。记者拨通 *** ,一位自称招商经理者介绍了整个 *** 流程,她表示,只需缴纳6.98万元的前期费用以及1.5万元的管理费与保证金,合计约8.5万元,即可在选址、装修、产品、运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
但当记者询问该品牌与海岸城的“鹿角巷”是否同一家时,她明确否认。她透露:“因为鹿角巷在大陆还未成功注册商标,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做鹿角巷的项目,真正等商标注册下来可能还需6-7个月,所以现在做鹿角巷的公司都是有招商资质的,不存在虚假招商的情况。”
如果商标被成功注册,所谓的加盟店还能叫“鹿角巷”吗?面对记者质疑,对方则称“一个网红产品火爆周期有限,等商标注册下来,回报周期也差不多到了”。她还表示,真到那时,他们公司还可以协助“换一个品牌”,进行“全新的包装”。
律师
建议创业者尽早注册商标保护自身权利
据记者了解到,“鹿角巷”源于台湾,其创始人为邱茂庭。邱茂庭在鹿角巷官网发布声明,称鹿角巷所有门店均为直营店,目前未开放个人加盟,也不曾授权任何公司、单位和个人以鹿角巷的名义进行“再次授权”或“开放加盟”。
为何火极一时的网红品牌“鹿角巷”会如此真假难辨呢?记者从中国商标网查询到,注册名内带“鹿角巷”的商标有337条记录,其中最早一条可追溯到2017年8月1日,商标名为“鹿角巷 THE ALLEY DA”,申请人为邱茂庭,但商标申请流程中显示,该商标状态为“驳回复审中”,日期为2018年10月9日。相关律师表示,该状态即表明该商标尚未注册成功,正在进行复审。
北京市尚权(深圳)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甘定中告诉记者,如果因为品牌发展太快,商标未注册成功,确实会让人有可乘之机,可利用山寨版进行商标侵权。这种情况下,先使用者可以通过“在先使用权”进行民事诉讼,运用法律手段 *** 。
对于此事,甘定中还建议南山广大创业者,一定要增强产权保护观念,要尽早注册相应商标,保护自身权利。
知多D
国内正牌鹿角巷只有14家
消息报记者从媒体报道中获悉,鹿角巷截止2018年7月28日止,国内已开放的正牌门店仅有14家。包括上海4家,广州3家,深圳2家,杭州2家,厦门1家,东莞1家(具体地址请看上图)。
今年,鹿角巷开始了在大陆的扩张步伐,到年底将有100家直营店铺,遍布一二三线城市。“现在还没有开放加盟,怕影响品牌口碑。发展太快的弊端是,我们对店铺服务没法精准掌控,店铺分布在全国各地,如何培训服务员标准服务就是一个难题。这也是我要向星巴克学习的地方。”邱茂庭说。
据大陆地区品牌总经理谭力说:如果你在街边小摊看到鹿角巷,那肯定是假的。因为我们只入驻大型商场。想了解更多鹿角巷资讯,请关注本头条号;
点击“了解更多”,获取官方加盟详情资料!
↓↓↓
刚开店,这家“鹿角巷”就被鹿晗告了……
“我们附近的商场里就有山寨鹿角巷店,完全仿照,商场里还有条幅挂的口号。真是笑死我了。就这么光明正大的山寨,居然还吸引了大批消费者,搞得我都想山寨了。”在接受《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采访时一消费者向记者说道。
136家直营,3000家山寨店,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数字。也就是说你排队几个小时打卡购买的网红奶茶,只有不到5%的概率是正品,岂不是比年会抽奖抽出一等奖还低?
前一段时间,鹿晗代言“鹿角巷”的消息,被传得火热。没过几天,就被打脸。近日,鹿晗工作室辟谣,称鹿晗从未代言鹿角巷,擅用艺人肖像权,目前鹿晗方已向法院提起诉讼。当然,那家被起诉的“鹿角巷”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所谓正版鹿角巷。
以一款黑糖珍珠鲜奶迅速蹿红大陆市场,其消费体验和品牌调性也大受年轻族群的喜爱。在准入门槛低、市场区隔不大、技术壁垒不高的茶饮市场,今年以来,鹿角巷一直是被疯狂山寨和仿冒的对象。
网友:喝了这么多年鹿角巷,竟然不知道孰真孰假?
有的网友发出感慨“喝到正牌鹿角巷是检验是否是欧皇的唯一标准”,有的网友惊讶“开在大商场里都有假的?”
山寨大行其道,受损害的不止是利益损失严重的正牌品牌,还有被蒙骗的慕名而来的消费者和“被”代言的明星。
《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从鹿角巷官方微博处得知,知名偶像鹿晗的工作室就曾经为此与一家山寨鹿角巷“拼起了刺刀”。
一时间鹿晗工作室状告山寨鹿角巷侵权成为热点话题,山寨鹿角巷利用品牌及代言人的名气,轻而易举捕获大量人气,自然财源滚滚。
为此,鹿角巷官方微博也接连发声,力挺被侵权艺人,并提醒消费者认准正牌,不要轻易上当。
相关媒体也刊发假鹿角巷的报道,同时,不少网友认为,正是因为大量仿冒“鹿角巷”店铺才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
山寨鹿角巷“野蛮生长”,盗版比正版上新快
《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采访知名业内人士,业内人士称2017年还好,2018年下半年开始,半年时间鹿角巷山寨店疯狂生长,短时间内山寨店铺滋生三百多家,而那时候正牌鹿角巷是多少家呢?大陆只有14家!
如今过去一段时间,山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愈演愈烈。山寨者已经不满足于山寨线下鹿角巷的实体店,毕竟要开一家实体店的成本也不小。
山寨开始盯上了速溶领域,速溶式“鹿角巷”很快充斥了便利店。这真的是盗版比正版上新还快。
鹿角巷官网还曾发布官方声明特别澄清:鹿角巷起源于台湾,一直以来都以小清晰口味取胜,凭借一款黑糖鹿丸鲜奶才打开大陆市场的。
《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搜索外卖平台,以天津为例,竟然搜索出将近17家鹿角巷奶茶店。而根据鹿角巷官方微博公布的,截止4月底全国正牌鹿角巷分布图来说,天津仅有2家鹿角巷奶茶店为正牌!
山寨的胃口不小,除了要赚足消费者的钱财,还要骗人加盟,以此获取巨额利益。
鹿角巷加盟骗局:伤财又伤心
既然有了山寨奶茶店,自然会有山寨加盟出现。打着鹿角巷的招牌收取巨额加盟费,被收取加盟费的老板还以为自己是真的加盟了鹿角巷。不止损失了钱财,还惹了官司。
近日,“鹿角巷”之争在思明法院上演,广州一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把吴先生告上了法庭。
餐饮公司获得鹿角巷创始人邱茂庭的授权,可以使用“鹿角巷”系列作品用于生产茶类和奶茶类饮品。
原告经调查发现,吴先生的饮品店未经许可,擅自在店铺装潢及产品包装上使用“鹿角巷”系列作品,要求吴老板的饮品店立即停止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赔偿损失5万元,并在媒体刊登声明。
而实际上吴先生也是有苦说不出,付了加盟费为何还被告?
授权和操作竟是两套标识
被告吴先生一方的委托 *** 人出示了该店与另一家餐饮公司的加盟合同。
据介绍,去年吴先生上网搜索“鹿角巷”加盟事宜,联系上了该公司。据吴先生了解,当时该公司正在申请注册商标,并称已经从“鹿角巷”系列作品著作权人郑某处取得版权授权。吴先生一方还提供了郑先生出具的版权授权证明,但是加盟合同中写的却是“鹿角湾”三个字。
当时该公司跟吴先生解释说,加盟之后可用“鹿角湾”名称,也可使用“鹿角巷”名称。最后吴先生表示不继续追究骗他钱财的加盟公司,原因是“心累,不想折腾了”。
这可真的是网红加盟有骗局,伤财又伤心。
哪里能加盟正牌鹿角巷?
《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在搜索引擎上键入鹿角巷加盟关键词,仍然能够看到铺天盖地的加盟网站。
《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为此采访到了台湾 *** 协会中心负责鹿角巷项目的专业人士,付经理表示鹿角巷只做直营,不接受一切形式的加盟。也就是说,你能在网站上看到的一切付费加盟的鹿角巷都是假的!
山寨为何如此猖獗?鹿角巷:还未成功注册商标
想要加盟鹿角巷反而生意钱财两空,鹿角巷官方微博发布敬告各大加盟鹿角巷品牌以及正在计划【加盟】鹿角巷的投资者公告。
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根本原因是鹿角巷还未成功注册商标。对于商标注册的情况,鹿角巷的 *** 律师表示,商标目前还在申请中。
《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查询中国商标网发现,以“鹿角巷”为关键词申请商标多达414件,鹿角巷创始人邱茂庭在2019年02月13日最新的商标申请依然在等待实质审查状态。
为何正牌公司不早早地注册商标?
庭审该案的施法官告诉记者,原告解释说“火得太快了根本来不及,之前也没有这个法律意识。”
但是《中国食品安全网》记者从专业人士得知,正版鹿角巷大陆商标有望在今年七月份申请下来。届时将是一场针对山寨浩浩荡荡的打假活动,是一次“腥风血雨”。
*** 也是一场战争,将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无法估量,但是还是要去做。
想一想,你排队五个小时,花费几十元喝到的廉价珍珠甜腻奶味鹿角巷,值得吗?遇到山寨口味古怪不说,因为缺乏品牌管控,万一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就得不偿失了。
山寨行为不止损害了品牌方、代言人,更加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
中国食品安全网新闻线索E-mail:wwwcfsncn@163.com
新闻热线:
特别说明
2018年9月5日,国家网信办为《中国食品安全网》颁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中国食品安全网》成为唯一获得国家新闻资质的中国食品安全中央 *** 媒体。
本号定位为:调查食品安全黑幕,传播食品健康知识。让人民吃得放心!
为更多人的健康安全,请关注转发!
台湾起家开遍全球的鹿角巷终于来京啦
之一家店开在三里屯3.3大厦
招牌是黑糖鹿丸鲜奶
.每天现熬黑糖珍珠 浓到挂壁
还有装在瓶子里的北极光
01
鹿角巷正版店来了
网红小鹿鲜奶
鹿角巷!终于开来北京了!这家从台湾火起来的黑糖珍珠鲜奶,是创始人邱茂庭先生2013年创立的品牌。现在全球很多地方都有店,ins上也是满屏的打卡图~
北京唯一正版店
注意撩!北京唯一的正版店开在3.3大厦,NPC旁边的那个~ 有大片明亮的落地窗,店里还有很多可供堂食的桌椅~
02
鹿丸系列头牌:黑糖鹿丸鲜奶
赏味期有点短
【黑糖鹿丸鲜奶】是店里的招牌饮品,也是鹿丸系列的头牌,之一次来肯定要尝尝。不过它的更佳赏味期限是半小时之内,越快喝掉越好喔~
杯子也很有辨识度,圆墩墩可爱的杯身上有一只很美的小鹿头像~
不是奶茶是鲜奶
热乎乎的现煮鹿丸搭配精品鲜奶,不加任何茶底,就是这杯黑糖鹿丸鲜奶的全部组成。
他家的鲜奶喝起来非常浓郁,口感柔滑~
温热的现煮珍珠
黑糖珍珠每天现煮,保证更大程度的新鲜。刚拿到一杯【黑糖鹿丸鲜奶】的时候,底部还是温温的,用手托着好治愈啊~
珍珠本人Qduang极了,煮的恰到好处。咀嚼珍珠真的是人生一大乐事吧~
超浓郁挂壁黑糖
鹿角巷的黑糖珍珠熬煮的十分浓稠,整杯倒过来可以看到它们缓慢地下滑坠落,留下挂壁的痕迹。
两种喝法
这么浓稠的黑糖,可以挑战将吸管插到底直接喝!或者喝到鹿丸后,搅拌9下,再喝~
03
瓶装北极光了解一下
三色北极光冰沙
他家的极光系列更是美到窒息,连明星都来打卡合影~
这杯是【北极光】,在北欧神话中,北极光被认为是幸福的象征。总共三层渐变,中间的冰沙是葡萄口味的~
还有一杯晨曦
除了【北极光】,还有一杯【晨曦】。里面是绿茶和新鲜芒果做的冰沙,喝起来口感浓厚,味道香甜~
摇匀才能喝
极光系列喝之前要充分摇匀,让三层混合起来,口味更佳~ 由于每层分别 *** ,点单后等待时间有点长,要等15分钟左右~
04
第二次来可以试试它们
抹茶鹿丸、可可鹿丸
除了【黑糖鹿丸鲜奶】,鹿丸系列还有【小鹿出抹】和【鹿丸可可鲜奶】,一共三款~
小鹿出抹是抹茶口味,鹿丸可可鲜奶是可可口味。这两杯颜值很高的分层鲜奶,很适合闺蜜出街手捧~
虽然渐层很美,不忍破坏。但是黑糖珍珠都在下面,还是搅匀再喝。
还有这些小鹿杯
【9号拿铁】 的分层也很美,上层是皇家9号红茶下层是鲜奶。要记得摇匀再喝,可以作为每日的晨醒饮品~
【鹿角三巷奶茶】里加料丰富,有珍珠、椰果和蒟蒻。每一口都能吸到不同的配料,喝(吃)着非常满足~
还有清爽的茶饮,这款【白桃乌龙】精选用白桃烘焙的乌龙茶,现泡的喝起来很新鲜~
05
歇歇脚的阳光小店
落地窗+吧台
鹿角巷的店不是买完就走的窗口喔,是一家可以坐下歇歇脚的店子~ 阳光透过明亮的落地窗洒进来,还有一个吧台可以摆拍文艺 *** ~
店里的小鹿元素
鹿角巷嘛,小鹿元素多多的。墙壁上,靠垫上随处可见~ 但整体环境还是走了比较简洁的ins风~
整面的鹿墙前很适合拍照打卡喔~
店名:鹿角巷 The Alley
请认准目前北京唯一的正版店
↓
3.3大厦店
地址:三里屯路33号3.3大厦1层底商1099商铺
营业时间:今日开始正式营业
预估人均:25元左右
鹿角巷。图:IC photo
“我们所在的商圈有5家鹿角巷,等到总店找过来,我们才知道自己之前加盟的是假店。”高先生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2019年初,他在北京繁华地段的商圈开了一家鹿角巷加盟店,营业近一年后却被告知自己加盟的店铺是假店。后来经过双方协商,高先生所在的店铺最终接受了鹿角巷总店的“收编”。
在过去两年中,像高先生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2022年2月17日,#网红奶茶店花1个亿打假7000家山寨店#词条登上热搜,阅读量高达2.3亿。
据央视财经报道,该正规茶饮品牌的负责人称,2017年初开了之一家店后,品牌方在当年的8月份开始申请注册餐饮服务类商标。在这期间,山寨门店的开店速度远远大于正版店铺。“最夸张的时候我们全国只有114家直营店,假的店有7000多家。当取得商标以后,进行一个打假和拆除招牌的行动。经济成本的话,就达到了一个亿左右。”
山寨门店为何这么多?@TheAlley鹿角巷官方微博发布回应称,由于品牌对大陆商标注册细则不详,在商标注册过程中让假店钻了法律空当,导致品牌消费者喝到假鹿角巷,并造成市场混乱,对此深表歉意。
自2017年进入大陆开出之一家直营店开始,鹿角巷是怎么被山寨品牌“打败”的?官方宣称花费一亿 *** 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对于企业来说,商标注册又应注意哪些问题?
“周边5家店总店都不相同”,李鬼太多加盟商入坑
“2018年的时候鹿角巷特别火,我跟风点了一杯黑糖系列的奶茶,还挺好喝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再点感觉味道越来越差。”奶茶达人小雨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自己2018年、2019年前后曾是鹿角巷的忠实用户。
没过多久,鹿角巷各类奶茶口感下滑厉害,小雨开始转投其他新式茶饮怀抱。直到前两天看到#网红奶茶店花1个亿打假7000家山寨店#的热搜,小雨才“恍然大悟”,自己可能被李鬼骗了。
加盟商高先生至今还记得自己的店是如何由盛转衰的。
据高先生介绍,2018年鹿角巷凭借黑糖系列奶茶在 *** 上爆火,自己通过 *** 联系上了“鹿角巷总店”,很快就实现了加盟,于2019年初在北京西单一家商场中开业。“刚加盟初期,生意特别火爆,很多网红和大学生还特意到店铺拍照打卡”。
高先生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刚开业时,由于黑糖鹿丸系列奶茶在 *** 上热度很高,自家店铺几乎每天都是爆满状态。“2019年初刚开业,每天营业额能有4000多元”。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周边店铺越开越多,高先生发现自家奶茶店铺生意越来越差,“最多的时候我们商场周围开了5家鹿角巷,据我了解,每家加盟的总店还都不相同”。
高先生称,由于鹿角巷品牌 *** 热度消散,再加上饮品口味不佳,复购客人较少,开业不到一年,自家店铺的营业额就下滑至起初的四分之一,日均销售额在1000元左右。商圈其他的鹿角巷“加盟店”也陆续倒闭。
2019年底,正牌鹿角巷总店找上门来,高先生才知道自己加盟的是假店。双方进行了协商,最后高先生决定以“收编”的方式加入鹿角巷。
高先生介绍,自家店铺接受“收编”后,鹿角巷为店铺更换了全新的收银系统及饮品菜单,并要求全员到总部进行培训,各类饮品也有了更正规的 *** 流程。
“现在我们 *** 饮品都必须使用电子秤称重,更换了全新的原材料,改革了 *** 方式,口感和之前的完全不同”。接受收编后,高先生称自家门店销售额有了显著的提高。2021年8月,品牌方与某流量明星的生日公益应援活动吸引了大批顾客前来消费,“队伍从店铺一直排到了商场门口”。
为何李鬼这么多?注册商标未及时覆盖核心商品及服务类别
近年来,国内奶茶市场百花争艳,各类奶茶品牌层出不穷,这么多家品牌中为何单单鹿角巷成为了被山寨的大户呢?对此,鹿角巷官微发布解释称,自己是来自中国台湾的品牌,对大陆商标注册细则不详,在商标注册过程中让假店钻了法律空当。
鹿角巷品牌线上运营负责人王先生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品牌于2017年初进入大陆,于同年8月份才开始申请注册餐饮服务类商标,在这期间已经陆续有山寨店铺出现。
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显示,鹿角巷相关商标最早注册时间为2017年8月1日,申请人为该品牌创始人邱茂庭。彼时,邱茂庭提交了“鹿角巷THE ALLEY DA”的商标申请,申请领域为第43类餐饮服务类。然而,从申请到注册成功,鹿角巷耗费了两年多的时间,中途经历驳回复审、多次商标异议申请等流程。直至2019年,品牌方才拿下第43类商标。商标信息显示,这枚商标的初审公告日期是2018年12月13日,注册公告日期2019年12月7日,专用权期限从2019年3月持续到2029年3月。
贝壳财经记者以“鹿角巷”和第43类为关键词搜索发现,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在案的商标申请信息共有428条,其中不乏“鹿角巷THE ALLEY DA.”、“鹿角巷THE ALLEY”等打擦边球的商标名称。
对此,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孟泽东解释称,商标注册时长基本在一年以上,有的甚至长达两年或以上。因为鹿角巷商标注册现状比较复杂,鹿角巷商标注册的历程长达两年也属于正常现象。
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还显示,尽管邱茂庭最早申请注册“鹿角巷THE ALLEY DA”商标,但未及时覆盖核心商品及服务类别,起初只注册了第43类餐饮服务类,忽略了第30类方便食品、第32类无酒精饮料的商标注册。这导致了除山寨门店外,市面上还出现了大量山寨冲泡茶饮。如今,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显示,邱茂庭申请注册的第30类鹿角巷商标正等待实质性审查,第32类则已经被驳回申请。对于超市内山寨鹿角巷冲泡茶饮,鹿角巷的 *** 之路还很漫长。
针对鹿角巷 *** 难一事,孟泽东提醒,首先,企业在注册商标时要确保保护范围全面,例如可以采取“主商标+子商标+多类别”的防御性保护模式。这样的商标保护模式,可以有效预防日后被他人恶意抢注。其次,在成功取得注册商标后,要及时依据企业发展规模和商品拓展领域补充注册相应的类别。
花费一亿多打假背后,鹿角巷线下 *** 路漫漫
据鹿角巷线上运营负责人王先生介绍,自2019年底鹿角巷第43类商标注册成功后,品牌便开始着力进行线上、线下打假活动。
在线上,鹿角巷与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合作,清扫了一大批冒用鹿角巷商标的奶茶店铺。在线下,鹿角巷会根据 *** 平台显示的开店信息派人逐个筛查,同时也有专人实地走访摸查。
裁判文书网信息显示,鹿角巷品牌方与各地涉嫌侵权的个人或公司纠纷高达1631起,官司最早可以追溯到2019年9月。鹿角巷品牌负责人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称,公司对山寨店铺进行打假和拆除招牌的行动,前后经济成本就达到了一个亿左右。
面对如此高昂的 *** 成本,孟泽东律师分析,一是自身商标保护力不足,未能有效阻止恶意注册或者抢注的现象;二是侵权规模比较大,范围比较广,侵权形式比较复杂多样;三是 *** 本身流程较为复杂,从发现侵权现象、侵权行为固定再到提起诉讼 *** 所需要的成本较高。
贝壳财经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鹿角巷品牌于2013年创立于中国台湾,并于2017年进入大陆,早在2018年初,鹿角巷就曾在官方微博发布“打假声明”,提醒投资人不要误信山寨加盟信息。
据当时报道显示,每家正品鹿角巷店铺门口还曾张贴通知,称品牌目前只有直营模式,尚未开放加盟。鹿角巷官网显示,直到2020年,鹿角巷才开放大陆地区加盟。2021年3月,鹿角巷还曾发布声明,表示将对冒用“鹿角巷 THE ALLEY DA”商标进行宣传、招商的相关主体保留追究其单位和个人法律责任的权利,依法 *** 。
自2019年末始,经过两年多的漫漫 *** 路,王先生告诉贝壳财经记者,鹿角巷已经与多家外卖平台合作打假,如今线上平台鹿角巷店铺多为正品,消费者可放心选购。线下购买时,消费者还需留意鹿角巷官方微博、微信所发布的正品门店信息,仔细加以甄别。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李梦涵 编辑 徐超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