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全脂奶粉好吗,雀巢全脂奶粉能给婴儿吃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4 0
雀巢今年三上质检总局黑榜,多个相关产品被拒入境

文|AI财经社 实习生 *** 程

编|杨舒芳

9月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2017年7月未予准入的食品、化妆品信息,其中包括了来自美国的3批雀巢可可粉、巧克力粉。这已经不是雀巢品牌之一次登上质检总局黑榜名单。今年3月份和6月份,雀巢品牌就曾两度上榜。

本次披露的未被准入信息显示,天津开发区嘉宏实业有限公司进口的一批雀巢可可粉、北京好食好吃进出口有限公司进口的两批美国雀巢巧克力粉,共计738.36千克未获准入,原因都是由于雀巢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葡萄糖酸铜、 *** 锰、生物素。

类似的情形在今年发生过不止一次。

今年7月底质检总局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6月份,福建喜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台湾进口的雀巢全脂奶粉,因为“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而未予准入;双城雀巢有限公司从荷兰进口的乳糖,因PH超标未予准入;雀巢旗下的6种克宁奶粉,因“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生物素,维生素B6等”,亦未被准入。

今年3月未获准入的名单中,由俊翘(上海)贸易有限公司进口、Nestle (雀巢)UK生产的核仁巧克力制品(90g)、气泡牛奶薄荷巧克力制品(113g)、气泡牛奶薄荷巧克力制品(36g)、巧克力制品(巧克力威化38g)、巧克力制品(巧克力威化120g),共计280千克,同样赫然在列。这批食品被退货的原因,是“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酒石酸、叶绿素铜”、“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

对于被产品未被准入的情况,今年8月初,雀巢中曾对《证券日报》表示,6月份国家质检总局列出的进境不合格产品中,有些只针对中国台湾市场而非大陆市场,两地法规要求不一致;有些是由进口商自行采购,雀巢方面并未对其有进口授权;还有的产品是用于做实验,而非生产环节。

雀巢中国公关部门的人员向AI财经社表示,对于质检总局公布的7月份的未予准入产品,其三家生产企业OMNI PACIFIC COMPANY、TRANSOCEAN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TRANSOCEAN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与雀巢美国生产厂家的名称不匹配。“这些英文名称更像是经销商的,而非生产企业的。”该人员表示,雀巢方面正在调查核准这一信息。此外,她还提到,这批产品的进口商与雀巢也并不存在合作关系,并不清楚他们是如何进口这批货物。

雀巢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总销售额为430亿瑞郎(约合2991.1亿元),净利润49亿瑞郎(约合340.8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亚洲、大洋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实现销售额79亿瑞郎(约合549.5亿元),亚洲地区市场销售已连续第五年保持增长态势。

【想看更多,请移步“AI财经社(ID:aicjnews)”微信公众号】

宝妈注意!雀巢紧急召回问题奶粉,可致婴儿恶心呕吐

1866年,德国人亨利·雀巢(Heinrich Nestle)在瑞士创立了雀巢公司,专门生产人工奶制品为无母乳的婴儿服务。




图片来源:雀巢北美官推

Nestle在英文中有“舒适地躺着”和“安静地依偎”等美好恬静的含义,雀巢公司也以鸟巢图案作为商标,让人自然联想到慈爱的母亲哺育婴儿的情景。



而恩敏舒(Alfamino)是瑞士食品业巨头雀巢(Nestle)旗下婴幼儿奶粉系列中的一款拳头产品,400g一罐的恩敏舒产品在国内售价超过400元人民币,在欧洲约为75欧元,在美国则大概为50美元左右。

即便有着“瑞士进口”、“国际知名品牌”等标签的高价产品,也无法避免出现质量问题。这一次在亨利·雀巢的老家德国,雀巢公司紧急宣布召回一批出现问题的恩敏舒奶粉。

问题产品可致恶心、呕吐和头痛

宝宝的安全成长是天大的事情,而新手父母们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售价高达几百元一罐的瑞士进口奶粉,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12月6日,雀巢公司德国官网发文称,雀巢日前宣布在德国召回一批恩敏舒氨基酸婴儿配方奶粉,原因是其部分产品的矿物质含量过高,可能引起儿童不适,如有影响必须立刻就医。德国媒体随后普遍报道了这一事件,提醒家长注意安全。



小编注意到,出现问题的产品是生产批号为80250346GA的400克恩敏舒氨基酸罐装奶粉。

雀巢德国官网表示:“若婴儿食用此批有问题的罐装奶粉,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和头痛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

雀巢公司警告家长不要给孩子服用这批奶粉,并提示问题奶粉在冲调后会呈现出灰色或绿色,便于家长识别。雀巢声明称,已通知经销商和零售店停止销售并召回该批次产品,并已积极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讨论研究,寻找导致矿物质含量值过高的原因。

雀巢回应:国内市场不受影响

事件发生后,之一财经记者向雀巢公司求证,雀巢方面确认了在德国出现问题奶粉一事,但表示这次事件并不影响德国以外的市场。“我们在德国决定召回一批恩敏舒。涉及批次产品可能含有过量的矿物质,数量非常有限(30到40罐),受影响的批次仅针对德国市场。对此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据公开资料介绍,恩敏舒是针对牛奶蛋白过敏宝宝研发的100%氨基酸特配奶粉,建议食用3-6个月左右。有媒体记者向 *** 人员咨询问题批次是否会影响国内产品, *** 回应称,“请您放心购买。”



在天猫国际“Nestle Health Science”雀巢官方旗舰店,400克恩敏舒氨基酸罐装奶粉原售价为488元,产地为瑞士,标签写明由“瑞士原装进口”。不过小编注意到,截至12月10日,该款产品在天猫旗舰店内已搜索不到。

在京东商城,该款产品在不同商家处的售价范围在415-435元,也有标注“丹麦直邮进口”的同款产品售价519元。不过,在海囤全球(原“京东全球购”)网站,有商家已经将恩敏舒产品下柜。



雀巢问题奶粉“有前科”

小编注意到,就在4个多月前,雀巢NAN幼儿奶粉因产品安全问题被智利卫生部全面禁止。

今年7月27号,智利卫生部发出警报:雀巢旗下品牌NAN早产儿配方奶粉被检测出细菌超标,此次一共涉及到10092罐奶粉,分别于五月份、六月份流入市场。细菌超标的产品批号为L80190346AH。

此前智利国内出现至少4起因为食用该产品所引起的不适案例,但没有发现病症与问题奶粉有直接关系。出于安全考虑,智利卫生部呼吁消费者立刻停止食用该批产品。随后,智利卫生部在对市场上雀巢NAN其他10个产品批号进行追踪检测,陆续发现L80480346AT、L72080346AB批号同样出现细菌超标情况,L72080346AB批号的幼儿奶粉检测出金黄色葡萄菌超标。

在该款奶粉多次被检测出细菌超标后,智利卫生部再次发出警报,呼吁全面禁止雀巢NAN幼儿奶粉的食用。如有已购买的用户,可以向当地卫生部门进行更换。

而在去年,雀巢还出现过10吨奶粉被我国质检部门禁止入境的情况。

2017年7月31日晚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2017年6月未予以准入的食品化妆品信息。通报显示,雀巢公司及其下属品牌克宁共有6批次,10.82吨进口奶粉因“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维生素B2、B6、B12”被拒绝入境。

此次逾10吨雀巢不合格奶粉共包含1批次的雀巢全脂奶粉(690公斤)和5批次克宁奶粉(10.13吨),进口商分别为福建喜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平潭纵横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雀巢中国方面则表示,国家质检总局所通报的雀巢全脂不合格奶粉并非为中国大陆市场生产的,所以与国内法规要求不尽一致。“该产品是由一家福建进口商自行采购进口的,并未知会雀巢公司,雀巢公司更未授权其进口。”

而就在这一事件发生前不久,2017年7月18日,上海雀巢产品服务有限公司经销的两款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由于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中硒检出值低于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而登上了国家食药监总局的黑名单。7月25日,上海市食药监局公布,上海雀巢产品服务有限公司被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案调查,相关批次产品被召回下架。

“开卷”6·18|乳企盯上的成人奶粉“真香”吗

一年一度“6·18”大战打响,针对青少年、中老年的奶粉市场十分火热,飞鹤、君乐宝、蒙牛、伊利、雀巢等品牌齐发力,多个企业宣称除了补钙、补铁等基础功能外,产品还有益于心脑血管、骨骼健康。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以下简称“婴配粉”)增长乏力之下,成人奶粉作为乳企新风口发展速度迅猛,2022年市场规模达到200亿元,或成为乳企的“第二增长曲线”。但随着成人奶粉成为“香饽饽”,国家标准相对滞后,入局品牌良莠不齐。

三类人群

“充值购物金叠加满300减50,优惠折上折......”随着“6·18”临近,伊利奶粉天猫旗舰店直播间加足优惠马力,其中一款由乒乓球世界冠军刘国梁代言的“欣活骨能膳底配方奶粉”,宣称“针对中老年人关心的运动力与免疫力提升,定制化添加了乳铁蛋白、透明质酸钠、益生菌等多种营养成分,全方位呵护中老年人运动力和保护力”。在该直播间在售的数十件商品中,成人奶粉占据一半以上,压过了婴配粉的势头。

相比于婴配粉,成人奶粉有着更为广大的消费群体。目前天猫国际平台上销售的成人奶粉以消费群体的年龄、性别区分主要分为三个大类,分别是学生奶粉、女士奶粉和中老年奶粉。

如热销的雀巢“健心金装”,被超过4万人收藏。对于该产品有什么功能,雀巢官方旗舰店 *** 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该产品高钙配方,每天两杯益于骨骼健康,降低乳脂肪,营养更均衡”。此外,该产品宣称添加德国进口植物甾醇酯,有益于心脑血管健康,营养成分表中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钙、铁、锌等。

另一家专业奶粉品牌美羚主打羊奶粉,旗下销售最火的“成人全脂纯羊奶粉”宣称采用液态牛奶一次成粉工艺以及附聚造粒工艺,实现奶粉3秒速溶。与牛奶粉不同的是,美羚羊奶粉宣称富含EGF因子。美羚旗舰店 *** 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该产品不含蔗糖及任何添加剂,适合3岁以上所有普通人群使用”。

随着成人奶粉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张,大量进口成人奶粉正在进入中国市场。天猫国际数据显示,近三年新增入驻品牌20多家。截至2023年初,入驻品牌数量突破100家,在售商品突破2500余种。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知名电商平台在售的成人奶粉品牌中,既有飞鹤、雅培、宜品、美羚等专业奶粉品牌,也有雀巢、伊利、蒙牛、光明、哈纳斯、认养一头牛、臻牧等乳业品牌,价格从几十元的全脂奶粉到几百元的骆驼奶粉不等,其中热卖的“伊利女士大学生高铁高钙成人奶粉”月销量超过4万罐。

需求旺盛的成人奶粉,也吸引了一些供应商的注意,广东一位从事奶粉原料供应的吴先生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成人奶粉需求有所上升,公司目前主要分为恒天然进口和国产两种原料,都是食品级的,主要供上海、广东、天津三个区域,可在第三方仓库自提”。

第二增长曲线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针对中老年群体的奶粉需求旺盛,伊利、蒙牛、飞鹤、君乐宝、雀巢等头部企业抢占成人奶粉市场,意在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伊利去年年报中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健康管理意识的增强,成人乳基营养品已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蒙牛也表示针对“银发经济”趋势,将强化中老年奶粉、成人营养的研发与投入;飞鹤在2022年财报中表示,将成人营养与孕妇婴儿、儿童青少年、健康食品视为重点4大业务领域。

作为专业奶粉行业的头部企业,君乐宝于2014年开始布局成人奶粉,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近年来把成人奶粉成人营养品作为奶粉事业部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产品线涵盖了从学生到全家、成人、中老年人群的全生命周期”。

尽管不少主流乳企都在布局成人奶粉,但目前对企业营收的贡献尚微。以飞鹤为例,2022年营收中,婴配粉产品占比93.5%;包含成人奶粉在内的其他乳制品占比仅为5.4%,营养补充品实现收入2.25亿元,占比为1.1%。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国内成人奶粉行业市场规模约180亿元,2022年进一步增长至约200亿元。而据Euromonitor数据,2022年中国婴配粉市场规模约为1717亿元(含婴幼儿食品),成人奶粉仅占婴配粉市场规模的十分之一。

两大隐忧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从婴配粉到成人奶粉,在营养补充方面将更加精准,但随着奶粉市场进一步细分,存在噱头层出不穷和国家标准滞后两大隐忧。

噱头层出不穷,是成人奶粉发展的一大隐忧。北京商报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成人奶粉”,出现的产品让人眼花缭乱,其中不乏“免疫、三高、糖尿、睡眠、肠胃”等宣传话术,一般消费者在选择时很容易被误导。

北京允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崔梦嘉表示,“在奶粉产品的宣传上,此种涉及疾病预防、健康保障的话术还是应当谨慎使用,否则容易产生将奶粉产品混淆为医药产品的效果,一方面对部分消费者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有违反广告法第十七条规定之虞,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法律风险。”

而国家标准滞后,也是成人奶粉发展的另一大隐忧。北京商报记者从多家乳企了解到,现阶段成人奶粉适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GB 19644-2010)”,已经是13年前的标准。对此,乳业分析师宋亮建议,“一是国家尽快出台标准,能够规范市场,建立一个行业准入门槛;二是加快引导企业自主创新,为中国的专业产业发展打基础;三是国家应该明确相关产品的名目、法律法规方面,让真正好的产品在中国落地”。

2023年2月22日起,号称“史上最严”奶粉“新国标”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21)、《较大婴儿配方食品》(GB10766-2021)和《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21)正式实施。截至2023年2月15日,已有31家乳企旗下112个品牌的316个配方获得“新国标”注册,绝大多数都是主流品牌,中小品牌占比甚微,加速行业进一步洗牌的同时,也挤压部分企业向准入门槛较低的成人奶粉行业聚集。

根据尼尔森IQ发布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洞察及趋势报告》显示,国内奶粉市场份额前五名的厂商,占总体的销售比重,已从2019年的44.2%上升至2022年的53.4%。2022年国内奶粉行业前10名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80%。相比之下,2022年一季度,国内成人奶粉市场中除伊利、蒙牛市占率合计近四成外,前十名变动剧烈,行业格局未定,给中小品牌发挥的余地。

宋亮指出,“目前市场上的品牌良莠不齐,市场繁杂,劣币驱逐良币,在成人奶粉‘保健品化’趋势下,产品不能止于表面的噱头,还是要在专业营养方面提升功能性”。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奶粉市场进一步细分,很多品牌自身的企业标准还是需要迅速随之调整和对标,在这方面那些全国性的大品牌因为长期以来十分重视产品标准和质量而具有先手优势。”

对于大品牌来说,品质是基本功,在创新研发上舍得投入。君乐宝称一直将成人奶粉的生产对标婴幼儿奶粉的标准和要求,伊利也针对特殊人群推出了特医全营养粉,重点研发一些可做单一营养来源的特医配方粉产品,为中老年人提供营养补充。

北京商报记者 孔文燮

洋奶粉也不安全?雀巢紧急召回问题奶粉 可致婴儿恶心呕吐




1866年,德国人亨利·雀巢(Heinrich Nestle)在瑞士创立了雀巢公司,专门生产人工奶制品为无母乳的婴儿服务。

Nestle在英文中有“舒适地躺着”和“安静地依偎”等美好恬静的含义,雀巢公司也以鸟巢图案作为商标,让人自然联想到慈爱的母亲哺育婴儿的情景。


恩敏舒(Alfamino)是瑞士食品业巨头雀巢(Nestle)旗下婴幼儿奶粉系列中的一款拳头产品,400g一罐的恩敏舒产品在国内售价超过400元人民币,在欧洲约为75欧元,在美国则大概为50美元左右。

即便有着“瑞士进口”、“国际知名品牌”等标签的高价产品,也无法避免出现质量问题。这一次在亨利·雀巢的老家德国,雀巢公司紧急宣布召回一批出现问题的恩敏舒奶粉。如果有德国 *** 雀巢奶粉的家庭需要确认下。



问题奶粉可致婴儿恶心、呕吐和头痛


宝宝的安全成长是天大的事情,而新手父母们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售价高达几百元一罐的瑞士进口奶粉,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12月6日,雀巢公司德国官网发文称,雀巢日前宣布在德国召回一批恩敏舒氨基酸婴儿配方奶粉,原因是其部分产品的矿物质含量过高,可能引起儿童不适,如有影响必须立刻就医。德国媒体随后普遍报道了这一事件,提醒家长注意安全。


小编注意到,出现问题的产品是生产批号为80250346GA的400克恩敏舒氨基酸罐装奶粉。

雀巢德国官网表示:“若婴儿食用此批有问题的罐装奶粉,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和头痛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

雀巢公司警告家长不要给孩子服用这批奶粉,并提示问题奶粉在冲调后会呈现出灰色或绿色,便于家长识别。雀巢声明称,已通知经销商和零售店停止销售并召回该批次产品,并已积极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讨论研究,寻找导致矿物质含量值过高的原因。



雀巢官方回应:国内市场不受影响

事件发生后,之一财经记者向雀巢公司求证,雀巢方面确认了在德国出现问题奶粉一事,但表示这次事件并不影响德国以外的市场。“我们在德国决定召回一批恩敏舒。涉及批次产品可能含有过量的矿物质,数量非常有限(30到40罐),受影响的批次仅针对德国市场。对此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据公开资料介绍,恩敏舒是针对牛奶蛋白过敏宝宝研发的100%氨基酸特配奶粉,建议食用3-6个月左右。有媒体记者向 *** 人员咨询问题批次是否会影响国内产品, *** 回应称,“请您放心购买。”


在天猫国际“Nestle Health Science”雀巢官方旗舰店,400克恩敏舒氨基酸罐装奶粉原售价为488元,产地为瑞士,标签写明由“瑞士原装进口”。不过小编注意到,截至12月10日,该款产品在天猫旗舰店内已搜索不到。

在京东商城,该款产品在不同商家处的售价范围在415-435元,也有标注“丹麦直邮进口”的同款产品售价519元。不过,在海囤全球(原“京东全球购”)网站,有商家已经将恩敏舒产品下柜。



雀巢问题奶粉“有前科”


小编注意到,就在4个多月前,雀巢NAN幼儿奶粉因产品安全问题被智利卫生部全面禁止。

今年7月27号,智利卫生部发出警报:雀巢旗下品牌NAN早产儿配方奶粉被检测出细菌超标,此次一共涉及到10092罐奶粉,分别于五月份、六月份流入市场。细菌超标的产品批号为L80190346AH。

此前智利国内出现至少4起因为食用该产品所引起的不适案例,但没有发现病症与问题奶粉有直接关系。出于安全考虑,智利卫生部呼吁消费者立刻停止食用该批产品。

随后,智利卫生部在对市场上雀巢NAN其他10个产品批号进行追踪检测,陆续发现L80480346AT、L72080346AB批号同样出现细菌超标情况,L72080346AB批号的幼儿奶粉检测出金黄色葡萄菌超标。

在该款奶粉多次被检测出细菌超标后,智利卫生部再次发出警报,呼吁全面禁止雀巢NAN幼儿奶粉的食用。如有已购买的用户,可以向当地卫生部门进行更换。


而在去年,雀巢还出现过10吨奶粉被我国质检部门禁止入境的情况。

2017年7月31日晚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2017年6月未予以准入的食品化妆品信息。通报显示,雀巢公司及其下属品牌克宁共有6批次,10.82吨进口奶粉因“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维生素B2、B6、B12”被拒绝入境。

此次逾10吨雀巢不合格奶粉共包含1批次的雀巢全脂奶粉(690公斤)和5批次克宁奶粉(10.13吨),进口商分别为福建喜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平潭纵横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雀巢中国方面则表示,国家质检总局所通报的雀巢全脂不合格奶粉并非为中国大陆市场生产的,所以与国内法规要求不尽一致。“该产品是由一家福建进口商自行采购进口的,并未知会雀巢公司,雀巢公司更未授权其进口。”

而就在这一事件发生前不久,2017年7月18日,上海雀巢产品服务有限公司经销的两款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由于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中硒检出值低于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而登上了国家食药监总局的黑名单。

7月25日,上海市食药监局公布,上海雀巢产品服务有限公司被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案调查,相关批次产品被召回下架。

“毒奶粉事件”曾经让中国父母很受伤,为了孩子父母们不惜以更高的价格 *** 奶粉,如果国外的大品牌还出现各种问题,那真的是一场信任灾难!

洋奶粉也不安全?雀巢紧急召回问题奶粉,可致婴儿恶心呕吐

1866年,德国人亨利·雀巢(Heinrich Nestle)在瑞士创立了雀巢公司,专门生产人工奶制品为无母乳的婴儿服务。

图片来源:雀巢北美官推

Nestle在英文中有“舒适地躺着”和“安静地依偎”等美好恬静的含义,雀巢公司也以鸟巢图案作为商标,让人自然联想到慈爱的母亲哺育婴儿的情景。

而恩敏舒(Alfamino)是瑞士食品业巨头雀巢(Nestle)旗下婴幼儿奶粉系列中的一款拳头产品,400g一罐的恩敏舒产品在国内售价超过400元人民币,在欧洲约为75欧元,在美国则大概为50美元左右。

即便有着“瑞士进口”、“国际知名品牌”等标签的高价产品,也无法避免出现质量问题。这一次在亨利·雀巢的老家德国,雀巢公司紧急宣布召回一批出现问题的恩敏舒奶粉。

问题产品可致恶心、呕吐和头痛

宝宝的安全成长是天大的事情,而新手父母们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售价高达几百元一罐的瑞士进口奶粉,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12月6日,雀巢公司德国官网发文称,雀巢日前宣布在德国召回一批恩敏舒氨基酸婴儿配方奶粉,原因是其部分产品的矿物质含量过高,可能引起儿童不适,如有影响必须立刻就医。德国媒体随后普遍报道了这一事件,提醒家长注意安全。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出现问题的产品是生产批号为80250346GA的400克恩敏舒氨基酸罐装奶粉。

雀巢德国官网表示:“若婴儿食用此批有问题的罐装奶粉,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和头痛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

雀巢公司警告家长不要给孩子服用这批奶粉,并提示问题奶粉在冲调后会呈现出灰色或绿色,便于家长识别。雀巢声明称,已通知经销商和零售店停止销售并召回该批次产品,并已积极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讨论研究,寻找导致矿物质含量值过高的原因。

雀巢回应:国内市场不受影响

事件发生后,之一财经记者向雀巢公司求证,雀巢方面确认了在德国出现问题奶粉一事,但表示这次事件并不影响德国以外的市场。“我们在德国决定召回一批恩敏舒。涉及批次产品可能含有过量的矿物质,数量非常有限(30到40罐),受影响的批次仅针对德国市场。对此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据公开资料介绍,恩敏舒是针对牛奶蛋白过敏宝宝研发的100%氨基酸特配奶粉,建议食用3-6个月左右。有媒体记者向 *** 人员咨询问题批次是否会影响国内产品, *** 回应称,“请您放心购买。”

在天猫国际“Nestle Health Science”雀巢官方旗舰店,400克恩敏舒氨基酸罐装奶粉原售价为488元,产地为瑞士,标签写明由“瑞士原装进口”。不过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截至12月10日,该款产品在天猫旗舰店内已搜索不到。

在京东商城,该款产品在不同商家处的售价范围在415-435元,也有标注“丹麦直邮进口”的同款产品售价519元。不过,在海囤全球(原“京东全球购”)网站,有商家已经将恩敏舒产品下柜。

雀巢问题奶粉“有前科”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就在4个多月前,雀巢NAN幼儿奶粉因产品安全问题被智利卫生部全面禁止。

今年7月27号,智利卫生部发出警报:雀巢旗下品牌NAN早产儿配方奶粉被检测出细菌超标,此次一共涉及到10092罐奶粉,分别于五月份、六月份流入市场。细菌超标的产品批号为L80190346AH。

此前智利国内出现至少4起因为食用该产品所引起的不适案例,但没有发现病症与问题奶粉有直接关系。出于安全考虑,智利卫生部呼吁消费者立刻停止食用该批产品。随后,智利卫生部在对市场上雀巢NAN其他10个产品批号进行追踪检测,陆续发现L80480346AT、L72080346AB批号同样出现细菌超标情况,L72080346AB批号的幼儿奶粉检测出金黄色葡萄菌超标。

在该款奶粉多次被检测出细菌超标后,智利卫生部再次发出警报,呼吁全面禁止雀巢NAN幼儿奶粉的食用。如有已购买的用户,可以向当地卫生部门进行更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而在去年,雀巢还出现过10吨奶粉被我国质检部门禁止入境的情况。

2017年7月31日晚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2017年6月未予以准入的食品化妆品信息。通报显示,雀巢公司及其下属品牌克宁共有6批次,10.82吨进口奶粉因“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维生素B2、B6、B12”被拒绝入境。

此次逾10吨雀巢不合格奶粉共包含1批次的雀巢全脂奶粉(690公斤)和5批次克宁奶粉(10.13吨),进口商分别为福建喜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平潭纵横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雀巢中国方面则表示,国家质检总局所通报的雀巢全脂不合格奶粉并非为中国大陆市场生产的,所以与国内法规要求不尽一致。“该产品是由一家福建进口商自行采购进口的,并未知会雀巢公司,雀巢公司更未授权其进口。”

而就在这一事件发生前不久,2017年7月18日,上海雀巢产品服务有限公司经销的两款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由于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中硒检出值低于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而登上了国家食药监总局的黑名单。7月25日,上海市食药监局公布,上海雀巢产品服务有限公司被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案调查,相关批次产品被召回下架。

雀巢今年三上质检总局黑榜,多个相关产品被拒入境

文|AI财经社 实习生 *** 程

编|杨舒芳

9月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2017年7月未予准入的食品、化妆品信息,其中包括了来自美国的3批雀巢可可粉、巧克力粉。这已经不是雀巢品牌之一次登上质检总局黑榜名单。今年3月份和6月份,雀巢品牌就曾两度上榜。

本次披露的未被准入信息显示,天津开发区嘉宏实业有限公司进口的一批雀巢可可粉、北京好食好吃进出口有限公司进口的两批美国雀巢巧克力粉,共计738.36千克未获准入,原因都是由于雀巢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葡萄糖酸铜、 *** 锰、生物素。

类似的情形在今年发生过不止一次。

今年7月底质检总局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6月份,福建喜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台湾进口的雀巢全脂奶粉,因为“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而未予准入;双城雀巢有限公司从荷兰进口的乳糖,因PH超标未予准入;雀巢旗下的6种克宁奶粉,因“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生物素,维生素B6等”,亦未被准入。

今年3月未获准入的名单中,由俊翘(上海)贸易有限公司进口、Nestle (雀巢)UK生产的核仁巧克力制品(90g)、气泡牛奶薄荷巧克力制品(113g)、气泡牛奶薄荷巧克力制品(36g)、巧克力制品(巧克力威化38g)、巧克力制品(巧克力威化120g),共计280千克,同样赫然在列。这批食品被退货的原因,是“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酒石酸、叶绿素铜”、“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

对于被产品未被准入的情况,今年8月初,雀巢中曾对《证券日报》表示,6月份国家质检总局列出的进境不合格产品中,有些只针对中国台湾市场而非大陆市场,两地法规要求不一致;有些是由进口商自行采购,雀巢方面并未对其有进口授权;还有的产品是用于做实验,而非生产环节。

雀巢中国公关部门的人员向AI财经社表示,对于质检总局公布的7月份的未予准入产品,其三家生产企业OMNI PACIFIC COMPANY、TRANSOCEAN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TRANSOCEAN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与雀巢美国生产厂家的名称不匹配。“这些英文名称更像是经销商的,而非生产企业的。”该人员表示,雀巢方面正在调查核准这一信息。此外,她还提到,这批产品的进口商与雀巢也并不存在合作关系,并不清楚他们是如何进口这批货物。

雀巢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总销售额为430亿瑞郎(约合2991.1亿元),净利润49亿瑞郎(约合340.8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亚洲、大洋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实现销售额79亿瑞郎(约合549.5亿元),亚洲地区市场销售已连续第五年保持增长态势。

【想看更多,请移步“AI财经社(ID:aicjnews)”微信公众号】

洋奶粉也不安全?雀巢召回问题奶粉

1866年,德国人亨利·雀巢(Heinrich Nestle)在瑞士创立了雀巢公司,专门生产人工奶制品为无母乳的婴儿服务。

Nestle在英文中有“舒适地躺着”和“安静地依偎”等美好恬静的含义,雀巢公司也以鸟巢图案作为商标,让人自然联想到慈爱的母亲哺育婴儿的情景。

而恩敏舒(Alfamino)是瑞士食品业巨头雀巢(Nestle)旗下婴幼儿奶粉系列中的一款拳头产品,400g一罐的恩敏舒产品在国内售价超过400元人民币,在欧洲约为75欧元,在美国则大概为50美元左右。

即便有着“瑞士进口”、“国际知名品牌”等标签的高价产品,也无法避免出现质量问题。这一次在亨利·雀巢的老家德国,雀巢公司紧急宣布召回一批出现问题的恩敏舒奶粉。

问题产品可致恶心、呕吐和头痛

宝宝的安全成长是天大的事情,而新手父母们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售价高达几百元一罐的瑞士进口奶粉,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12月6日,雀巢公司德国官网发文称,雀巢日前宣布在德国召回一批恩敏舒氨基酸婴儿配方奶粉,原因是其部分产品的矿物质含量过高,可能引起儿童不适,如有影响必须立刻就医。德国媒体随后普遍报道了这一事件,提醒家长注意安全。

出现问题的产品是生产批号为80250346GA的400克恩敏舒氨基酸罐装奶粉。

雀巢德国官网表示:“若婴儿食用此批有问题的罐装奶粉,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和头痛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

雀巢公司警告家长不要给孩子服用这批奶粉,并提示问题奶粉在冲调后会呈现出灰色或绿色,便于家长识别。雀巢声明称,已通知经销商和零售店停止销售并召回该批次产品,并已积极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讨论研究,寻找导致矿物质含量值过高的原因。

雀巢回应:国内市场不受影响

事件发生后,之一财经记者向雀巢公司求证,雀巢方面确认了在德国出现问题奶粉一事,但表示这次事件并不影响德国以外的市场。“我们在德国决定召回一批恩敏舒。涉及批次产品可能含有过量的矿物质,数量非常有限(30到40罐),受影响的批次仅针对德国市场。对此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据公开资料介绍,恩敏舒是针对牛奶蛋白过敏宝宝研发的100%氨基酸特配奶粉,建议食用3-6个月左右。有媒体记者向 *** 人员咨询问题批次是否会影响国内产品, *** 回应称,“请您放心购买。”

在天猫国际“Nestle Health Science”雀巢官方旗舰店,400克恩敏舒氨基酸罐装奶粉原售价为488元,产地为瑞士,标签写明由“瑞士原装进口”。不过截至12月10日,该款产品在天猫旗舰店内已搜索不到。

在京东商城,该款产品在不同商家处的售价范围在415-435元,也有标注“丹麦直邮进口”的同款产品售价519元。不过,在海囤全球(原“京东全球购”)网站,有商家已经将恩敏舒产品下柜。

雀巢问题奶粉“有前科”

就在4个多月前,雀巢NAN幼儿奶粉因产品安全问题被智利卫生部全面禁止。

今年7月27号,智利卫生部发出警报:雀巢旗下品牌NAN早产儿配方奶粉被检测出细菌超标,此次一共涉及到10092罐奶粉,分别于五月份、六月份流入市场。细菌超标的产品批号为L80190346AH。

此前智利国内出现至少4起因为食用该产品所引起的不适案例,但没有发现病症与问题奶粉有直接关系。出于安全考虑,智利卫生部呼吁消费者立刻停止食用该批产品。随后,智利卫生部在对市场上雀巢NAN其他10个产品批号进行追踪检测,陆续发现L80480346AT、L72080346AB批号同样出现细菌超标情况,L72080346AB批号的幼儿奶粉检测出金黄色葡萄菌超标。

在该款奶粉多次被检测出细菌超标后,智利卫生部再次发出警报,呼吁全面禁止雀巢NAN幼儿奶粉的食用。如有已购买的用户,可以向当地卫生部门进行更换。

而在去年,雀巢还出现过10吨奶粉被我国质检部门禁止入境的情况。

2017年7月31日晚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2017年6月未予以准入的食品化妆品信息。通报显示,雀巢公司及其下属品牌克宁共有6批次,10.82吨进口奶粉因“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维生素B2、B6、B12”被拒绝入境。

此次逾10吨雀巢不合格奶粉共包含1批次的雀巢全脂奶粉(690公斤)和5批次克宁奶粉(10.13吨),进口商分别为福建喜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平潭纵横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雀巢中国方面则表示,国家质检总局所通报的雀巢全脂不合格奶粉并非为中国大陆市场生产的,所以与国内法规要求不尽一致。“该产品是由一家福建进口商自行采购进口的,并未知会雀巢公司,雀巢公司更未授权其进口。”

而就在这一事件发生前不久,2017年7月18日,上海雀巢产品服务有限公司经销的两款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由于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中硒检出值低于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而登上了国家食药监总局的黑名单。7月25日,上海市食药监局公布,上海雀巢产品服务有限公司被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案调查,相关批次产品被召回下架。

900克的奶粉连罐到手只有512克?雀巢奶粉到底弄丢了什么?

文:向善财经

5月18日,未来网报道,湖北荆州的一位消费者曾先生爆料称,其购买了6罐雀巢奶粉,每罐奶粉均标识净含量为900克,但其中一罐在未开封的情况下,连罐实秤重量仅512克。

据了解,4月5日,曾先生在武汉的一家门店花费1171元购买了6罐雀巢能恩2段奶粉,随后寄回荆州老家。然而,4月30日,其父母在开箱后发现,6罐奶粉的外包装均完好无损,但其中一罐却非常轻,摇晃罐体还能听到奶粉勺撞击罐体的声音,称重后发现这罐奶粉短斤少两近一半。

随后有媒体查验,曾先生购买的6罐雀巢奶粉的确如其所述外包装完好无损,罐体上标识的净含量也确实为900克,但有一罐明显比其他几罐要轻一些。而且在该问题奶粉罐底贴的溯源二维码,可以正常查到此罐奶粉的生产日期、生产批次等相关信息。

而在曾先生向雀巢的 *** 拨打 *** 反映此情况后, *** 回复称,只能申请给他更换一罐新奶粉。对于该解决方案,曾先生并未接受。目前,曾先生已向武汉市江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花水市场监督管理所反映了此事。

不过由于监管部门尚未公布调查结果,所以对于此次雀巢奶粉“缺斤少两”的问题尚不能妄下结论。不过,从前段时间的雀巢瑞士工厂发现大量可卡因,到现在被曝出的雀巢奶粉“缺斤少两”,连续两起意外事件似乎都指向了雀巢内部可能存在的生产管理和质检安全问题,这不禁令人疑虑雀巢奶粉还能放心选择吗?

争议中的雀巢奶粉,不只是缺斤少两?

事实上,即便是抛开此次雀巢奶粉“缺斤少两”事件不谈,近年来雀巢奶粉被曝出的食品安全事件并不在少数。

今年2月份,一位家住呼和浩特市的刘先生向媒体爆料称,在1月17日,其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规划路宝贝壹选母婴店购买了7罐雀巢能恩幼儿配方奶粉。2月9日晚,家人在冲奶粉的过程中发现,奶粉罐中竟然有一块长约2厘米的絮状物。

随后刘先生按照奶粉罐上显示的厂家 *** 拨打过去,但对方坚称产品不可能出现问题,双方也一直未对此事的解决达成一致。

不过在2月16日,雀巢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滕女士向媒体回复称,接到刘先生投诉后,公司要求刘先生提供异物的实物用以检测遭拒,“通过刘先生提供的照片来看,异物不可能是我们公司的生产来源,到目前为止,我们从来没有出现过产品异物。”

目前,刘先生已将此事向呼和浩特市12315热线进行了投诉,目前该投诉已经流转至金桥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所介入处理,市场管理部门将在45个工作日内给出回复。

雀巢全脂奶粉好吗,雀巢全脂奶粉能给婴儿吃吗-第1张图片-

尽管上述两起雀巢奶粉的投诉事件目前都尚未得出明确结果,但向善财经注意到两起投诉爆料的涉事产品似乎都为雀巢能恩品牌系列奶粉,难道这是个巧合?

事实上,早在2017年7月初,环球网就曾报道过,雀巢能恩奶粉在澳洲被卷入“有毒纳米粒子”风波。

据了解,当时在雀巢超级能恩金盾1段中被检出含有针状羟磷灰石纳米粒子,而有研究表明,针状羟磷灰石纳米粒子具有潜在毒性。但雀巢中国却对此辩解称,当有钙和磷存在的时候,纳米羟磷灰石微粒也可以通过加工产生,二者均存在于牛奶中,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必需成分。

从这个角度看,雀巢能恩奶粉系列在生产管理方面似乎确实存在一定的质量安全管理漏洞,那么从2017年到现在,究竟有多少该系列的奶粉产品存在品控问题?又有多少问题奶粉已经被婴幼儿们所食用?这一切我们不得而知。

但唯一可以明确的是,雀巢奶粉的质量安全问题并不仅限于此。2017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6月份未予以准入的食品化妆品信息,其中雀巢公司及旗下品牌克宁7批次共10.82吨来自台湾地区的进口奶粉因“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维生素B1、B2、B6、B12等”被拒绝入境。

据了解,此次逾10吨雀巢不合格奶粉中,1批次雀巢全脂奶粉有690公斤,而雀巢旗下的克宁品牌奶粉有6批次共10.13吨,7批次奶粉的生产企业均为蒙特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口商分别为福建喜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平潭纵横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国家质检总局表示对不合格食品化妆品,在口岸均已退运或销毁,未予准入。

而在2018年12月,英国路透社报道称,雀巢宣布在德国召回一批生产批号为80250346GA的 400克恩敏舒氨基酸罐装奶粉,原因是该批次部分产品的矿物质含量过高,可能引起儿童不适。对此,雀巢方面回应属实,同时表示“若婴儿食用此批有问题的罐装奶粉,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和头痛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

除此之外,有媒体统计从2005年至2020年期间,雀巢奶粉的质量安全问题曾先后被中国经济网、中国网、内蒙古日报等多家媒体“点名”报道过。如在2005年5月,“雀巢”牌金牌成长3+奶粉在浙江质量抽检中被发现碘超标,随后北京、昆明等地也有类似发现。但雀巢方面一直没有给出关于召回或者退货的进一步答复,导致大部分消费者退货无门。

直到6月5日,雀巢中国高层才就其奶粉碘超标一事向消费者道歉。但随后在6月8日,国家标准委对此公开表态:“碘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婴儿配方奶粉应禁止生产和销售”。

2014年,据齐鲁晚报报道,一位消费者在冲好的雀巢能恩婴儿奶粉中发现一条长约6厘米的虫子;2017年7月18日,雀巢经销的两款特殊配方奶粉因质量问题上了国家食药监的黑名单……

从上述一系列安全事件不难发现,在海外大牌雀巢奶粉光鲜亮丽的背后似乎还隐藏着另一副面孔,那这是否意味着此次湖北荆州曾先生遭遇的雀巢奶粉“缺斤少两”事件或许并非是个偶然?

不过无论怎样,雀巢作为有着百年历史的国际奶粉大牌,甚至据天眼查APP显示,早在1995年雀巢中国就已成立,这就意味着雀巢还经历了我国2008年三聚氰胺的安全事件。在这种情况下,雀巢理应对奶粉质量安全有着更加严格的把控标准和检验要求,但如今为何会接二连三地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这样的奶粉品牌,宝爸宝妈们又如何能让孩子放心食用?

新国标联袂二次配方注册制登场,雀巢奶粉该何去何从?

要知道,2016年“史上最严奶粉新政”——《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的颁布,本就意在清退大部分质量、技术不达标的婴幼儿奶粉品牌企业,从而全面提高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整体质量安全水平。

或许正是在婴配奶粉注册制的“高压”政策下,伊利、君乐宝等国产品牌迎来了口碑积累的关键期,并由此逐渐追平了与雀巢、美赞臣和雅培们的奶粉产品差距。

而如今,随着婴幼儿配方注册制5年期限已过,二次配方注册制再度开闸,再加上奶粉新国标的出台,这一轮的奶粉周期政策是否助力国产奶粉品牌对雀巢、美赞臣等海外奶粉大牌的全面反超,我们不得而知。

但仅从新国标来看,我国对婴幼儿奶粉的要求真正达到了全球更高标准,2段、3段奶粉将有各自独立的国标,而且各种营养成分含量规定也更严格。从这个角度看,现在质量安全问题不断的雀巢奶粉,无论在产品还是品牌方面似乎已经丧失了其作为国际奶粉巨头应有的行业优势,这对雀巢奶粉来说无疑是个值得警惕的市场信号。

其实,随着我国新生儿出生率增速放缓,再加上外部的疫情环境,叠加之下婴幼儿奶粉市场的压力不言而喻。或许正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婴配奶粉行业进入了从奶源到生产工艺,再到乳业安全指标等全方位的质量竞争时代,并掀起了新一轮行业洗牌进程。

具体来看,我国婴配奶粉市场上的国内奶粉玩家们正面临着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边是伊利、君乐宝等国产奶粉的逆势崛起与疯狂收购扩张;另一边是外资奶粉品牌的退潮撤离。至于原因也很明显,比如雅培,虽然也是大品牌,但在奶粉领域的产品层面却问题不断,甚至仅仅在香兰素成分上,雅培、达能们就曾多次踩雷。

事实上,随着国内婴配奶粉行业整合加速、品牌市场集中度提升,国产婴配奶粉或许正在走向成熟阶段,最终的市场格局正在形成,而这对雀巢等外资奶粉品牌来说并非什么好消息。

因为自政策端的收紧和婴配奶粉配方制的实施,国产奶粉再次崛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数据显示,2018年国产奶粉占据约45%的市场份额,而2021年国产奶粉已超过外资品牌占据了市场60%以上的份额。

外资奶粉企业市占率不涨反跌的背后,透露出的市场信号正是内资奶粉企业曾经的劣势正转化为优势,而外资奶粉企业曾经的优势正转化为劣势,因此不少外资品牌开始选择撤离国内市场。

2021年2月,美赞臣大中华区婴幼儿配方奶粉和营养品业务,被利洁时 *** 给春华资本。同年5月,新西兰a2牛奶宣布对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战略进行审查。而在2019年,恒天然就已出售在山西及河北的两个牧场,并减持贝因美。

至于还不舍得国内市场的雀巢等外资奶粉企业们,虽然仍占据着一定的市场高位,但若是其仍然保持着对奶粉质量安全问题的O容忍,此消彼长之下,留给雀巢们生存的空间或将越来越少……

香到筷子都拿不稳的家常菜

准备好食材,黄油用的是安佳有盐黄油,奶粉是雀巢全脂奶粉小火将花生仁炒熟,然后去皮,去皮的过程很麻烦,一颗颗剥的将黄油放在锅里融化放入棉花糖,小火慢慢使其溶化加入奶粉,搅匀再撒入准备好的花生仁和蔓越莓干,稍微搅拌几下倒在油纸上,铺平,等待晾干硬化了以后就可以切块并享受美味啦4-5岁,2-3岁,零食,大众人群,学龄前儿童,牛轧糖,中国菜,甜,下午茶,煎

雀巢今年三上质检总局黑榜,多个相关产品被拒入境

文|AI财经社 实习生 *** 程

编|杨舒芳

9月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2017年7月未予准入的食品、化妆品信息,其中包括了来自美国的3批雀巢可可粉、巧克力粉。这已经不是雀巢品牌之一次登上质检总局黑榜名单。今年3月份和6月份,雀巢品牌就曾两度上榜。

本次披露的未被准入信息显示,天津开发区嘉宏实业有限公司进口的一批雀巢可可粉、北京好食好吃进出口有限公司进口的两批美国雀巢巧克力粉,共计738.36千克未获准入,原因都是由于雀巢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葡萄糖酸铜、 *** 锰、生物素。

类似的情形在今年发生过不止一次。

今年7月底质检总局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6月份,福建喜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台湾进口的雀巢全脂奶粉,因为“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而未予准入;双城雀巢有限公司从荷兰进口的乳糖,因PH超标未予准入;雀巢旗下的6种克宁奶粉,因“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生物素,维生素B6等”,亦未被准入。

今年3月未获准入的名单中,由俊翘(上海)贸易有限公司进口、Nestle (雀巢)UK生产的核仁巧克力制品(90g)、气泡牛奶薄荷巧克力制品(113g)、气泡牛奶薄荷巧克力制品(36g)、巧克力制品(巧克力威化38g)、巧克力制品(巧克力威化120g),共计280千克,同样赫然在列。这批食品被退货的原因,是“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酒石酸、叶绿素铜”、“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

对于被产品未被准入的情况,今年8月初,雀巢中曾对《证券日报》表示,6月份国家质检总局列出的进境不合格产品中,有些只针对中国台湾市场而非大陆市场,两地法规要求不一致;有些是由进口商自行采购,雀巢方面并未对其有进口授权;还有的产品是用于做实验,而非生产环节。

雀巢中国公关部门的人员向AI财经社表示,对于质检总局公布的7月份的未予准入产品,其三家生产企业OMNI PACIFIC COMPANY、TRANSOCEAN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TRANSOCEAN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与雀巢美国生产厂家的名称不匹配。“这些英文名称更像是经销商的,而非生产企业的。”该人员表示,雀巢方面正在调查核准这一信息。此外,她还提到,这批产品的进口商与雀巢也并不存在合作关系,并不清楚他们是如何进口这批货物。

雀巢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总销售额为430亿瑞郎(约合2991.1亿元),净利润49亿瑞郎(约合340.8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亚洲、大洋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实现销售额79亿瑞郎(约合549.5亿元),亚洲地区市场销售已连续第五年保持增长态势。

【想看更多,请移步“AI财经社(ID:aicjnews)”微信公众号】

标签: 雀巢 全脂 奶粉 婴儿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