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普宁龙舟文化之乡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揭阳龙舟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普宁非物质文化遗产
1、普宁,这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犹如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芒。
2、国家级一批的普宁英歌,源于四百年前的劳动人民智慧,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它以其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被誉为“南有普宁英歌”。流沙南山英歌、新坛英歌等地方特色鲜明,每一场巡游都充满浓郁的民俗风情。
3、嵌瓷,作为潮汕建筑的独特装饰艺术,源自明代,色彩鲜艳且经久不衰。普宁嵌瓷工艺人才辈出,被誉为“嵌瓷之乡”,影响深远,甚至流传至 *** 和东南亚。
4、潮剧,扎根于普宁,结合当地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范围广泛。其剧本创新和音乐设计独树一帜,如梅正潮剧团和普宁潮剧团等剧团在近代引入声光艺术,丰富了舞台效果。
5、木雕艺术在普宁也有深厚底蕴,溪南木雕尤为著名,匠人们用精湛技艺塑造出各种精美作品,融入建筑与生活之中。
6、春节习俗丰富多样,反映了普宁的民俗风情和乡愁,是维系全球普宁人情感的纽带。锣鼓镖旗巡游则展示了普宁的侨乡文化风貌,历史悠久。
7、贵政山茶叶陶罐,作为地方特色工艺品,传承于清朝,至今已有 *** 多年历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老香橼 *** 技艺则保留了古老的传统工艺,具有 *** 用和食用价值。
8、广东汉乐和潮州音乐作为民间音乐的瑰宝,深深扎根于普宁,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如晨风乐社和钧天乐社等乐社更是人才济济。
9、铁枝木偶戏,已有七百年的历史,作为传统戏曲的 *** ,至今在普宁仍活跃。赛龙舟则作为端午节的重要活动,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10、工夫茶艺,不仅是日常生活的艺术,更承载着历史文化价值和健身益智作用,是普宁文化的重要体现。
11、普宁市,中国 *** 人口之一大县(县级市);是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西缘的一座中等新兴城市,中国至今唯一的中国中 *** 名城试点城市, *** 西岸经济区城市。沿海经济 *** 区城市。拥有粤东最 *** 路口岸,目前是拥有地级市经济管理权限的县级城市,也是广东改省直市呼声更高的城市。普宁还是中国著名侨乡,中国 *** *** 老区。 2002年12月,普宁市与东莞、中山等同成为首批“中国纺织基地市”。2006年7月,与三亚、高雄等同因“城市自然风景秀丽、生态环境优美而独具生态特色魅力和生活特色魅力”被推选为“ *** 魅力城市”。
二、揭阳到普宁流沙 路线
1、在汽车总站门口一样可以坐到!(无需更换地方等车)到揭阳”海关马牙路口“坐车就可以!都是直达车辆!中途无需转车!凡是写着:”揭阳到流沙“的车均可以到!万成车也可以到,建议坐万成。
2、揭阳市,别称“岭南水城”,广东省地级市,潮汕四市之一,汕潮揭都市圈城市之一。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与海西经济区的地理轴线中心。辖2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陆地总面积5240平方千米,海域面积9300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揭阳市常住人口为5577814人。
3、揭阳既是潮汕人重要的祖籍地、聚居地之一,也是潮汕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以及兴盛地之一。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和外出乡贤近600万人,遍居世界各地。
4、揭阳潮汕文化底蕴深厚,以潮语、潮剧、潮汕英歌舞、潮汕工夫茶、潮汕菜、潮绣、潮汕善堂、潮商文化、迎老爷、三山国王、潮汕木雕、潮汕民居、潮汕祠堂、潮汕工艺、潮汕抽纱、出花园、拜月娘等特色文化为 *** 。
5、揭阳境内主要有榕江、龙江和练江三大水系,广东省第二大深水河榕江南北两河环绕揭阳市区,形成独特的水上莲花形状,有着“鱼米之乡”、“浮水葫芦”、“水上莲花”之美称。揭阳因古五岭之一的揭阳岭得名,见诸史载已有2200多年。
6、是潮汕地区历史较长、面积更大、人口最多的新兴城市,是中国玉都,“ *** 玉都”,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有“海滨邹鲁”、“国画之乡”、“小戏之乡”、“龙舟之乡”之美称。揭阳是广东沿海经济带东翼主 *** ,揭阳滨海新区是广东省委省 *** 专门规划、专项政策支持打造的广东沿海经济带重点平台。
三、普宁民俗特色
1、普宁,这个广东省的民俗艺术之乡,自1996年和2008年连续获得“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和“中 *** 间文化艺术之乡”殊荣以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备受瞩目。潮汕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这里得到了生动体现,如潮剧、汉乐和城隍庙会等,都是普宁独特的民俗艺术瑰宝。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宁英歌和嵌瓷更是为这座城市增色不少。
2、当地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逢传统节日和重要时刻,如游神赛会,都充满了浓厚的潮汕风情。例如,农历正月初七的人节或人日,家家户户会享用七样菜,正月初九的拜天地,人们清早点灯笼、祭拜“天公”,而元宵节上元节则是新婚和生男孙家庭的重要庆祝日。清明节,潮汕人视为祭祖的重要日子,而端午节则有赛龙舟、吃粽子、拜神驱邪的习俗。
3、此外,还有奉财神、出花园、七月半做“人仔果”、中秋节的祭祖拜月、落三姑、烧大窑活动,以及冬节的做米粉圆等,这些节日习俗承载着普宁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价值的坚守。每一项活动都深深地根植在普宁人的生活之中,代代相传,展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民俗风貌。
4、普宁市,中国 *** 人口之一大县(县级市);是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西缘的一座中等新兴城市,中国至今唯一的中国中 *** 名城试点城市, *** 西岸经济区城市。沿海经济 *** 区城市。拥有粤东最 *** 路口岸,目前是拥有地级市经济管理权限的县级城市,也是广东改省直市呼声更高的城市。普宁还是中国著名侨乡,中国 *** *** 老区。 2002年12月,普宁市与东莞、中山等同成为首批“中国纺织基地市”。2006年7月,与三亚、高雄等同因“城市自然风景秀丽、生态环境优美而独具生态特色魅力和生活特色魅力”被推选为“ *** 魅力城市”。
四、2014普宁南溪村端午节龙舟赛
1、鼓声阵阵,人声鼎沸。本月12日(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当天下午,普宁市南溪镇下尾张、南溪、北溪、新溪等4个村分别举行龙舟赛欢庆端午节,活动吸引了周边乡村及揭阳、普宁市区的群众前往观看。
2、赛龙舟民俗在揭阳历史悠久,清乾隆《揭阳县志》载:“(端午)自一日起至五日,江浒竞渡龙舟,或以花红赏捷者,官府士夫各设酒馔往观。”清雍正《惠来县志》卷十三载:“端午……于溪港池塘集舟竞赛,夺取旗标。”可知清初以前,揭阳已有赛龙舟的习俗。普宁市南溪镇下尾张、南溪、北溪、新溪等4个村每年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由来已久,每逢这个节日,4个村的青壮年男子就会分成不同的团队进行表演或比赛,因此享有“普宁赛龙舟之乡”的美誉。2010年,由中 *** 间文艺家协会、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文联、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龙舟文化节”在东莞举行。来自湖北、山西、贵州、广西等省和省内部分市、区、镇的龙舟 *** 队参加了这一盛会。在揭阳市委宣传部、揭阳市文明办、揭阳市文联的重视指导下,以及普宁市委市 *** 、普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南溪镇委、镇 *** 的大力支持下,揭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经过全面调查和精心筛选,向大会组委会推荐由南溪镇下尾张、南溪、北溪、新溪等4个村组成的普宁龙舟 *** 队参赛。经过紧张争夺,普宁龙舟 *** 队以优异的成绩夺得了金奖,为我市争了光,也打响了“赛龙舟之乡”的名声。
3、当天下午,天下着大雨,记者先后在南溪村和下尾张村的龙舟比赛现场看到:比赛还未打响,但健儿们一个个整装待发,跃跃欲试。而邻近乡村的村民们更是早早就赶来,争着到场占据更佳位置以便观战助威。下午2时左右,随着一声鼓响,只见2条龙舟像离弦之箭,劈波斩浪,在碧绿如镜的河面上划出一道道美丽的浪花,惹得两岸 *** 欢呼雀跃,场面非常令人振奋。
4、据下尾张村 *** 支部 *** 、村委会主任张龙波介绍,下尾张、南溪、北溪、新溪等4个村赛龙舟历史悠久,每年各村都有组织龙舟表演或竞赛。近年来,4个村每年在端午节前夕都齐聚一起举行“张氏龙舟友谊赛”,以增强乡亲们之间的感情,促进4个村齐心协力,携手并肩发展经济。张龙波告诉记者,如今,赛龙舟已成为下尾张、南溪、北溪、新溪等4个村仅次于春节的一大盛事。
5、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候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遭陷害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躯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6、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击鼓声中,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 *** *** 、半娱乐 *** 的节目。
7、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附予不同的寓意。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我国南方不少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午节都要举办富有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张辑
关于普宁龙舟文化之乡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