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之乡洛阳?洛阳会下雪的餐厅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3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雪之乡洛阳的问题,以及和洛阳会下雪的餐厅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洛阳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2. 关于洛阳雪景的诗句
  3. 洛阳城里 *** 好,洛阳才子他乡老。出自哪里

一、洛阳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仰韶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75公里处渑池县仰韶乡仰韶村。面积3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4米,是中国 *** 文化的重要遗址。著名的仰韶文化即以1 *** 1年首先于此处发现而得名。195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再次进行发掘。发掘仰韶及同类遗址所获得的丰富资料,为研究仰韶文化的 *** 质、类型和分期打下了基础。仰韶文化分布于黄河中游,以河南、山西、陕西为中心,时代距今约六七 *** 。�

【王湾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约3公里处郊区谷水镇王湾村涧河东南岸之一台地上。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发现该遗址,1959年秋、1960年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曾两次进行发掘,共揭露面积3350平方米。遗址包括 *** ,以及周代、晋代、北朝诸时期的文化堆积。 *** 文化层一般可达3米左右,又可分为王湾一期(仰韶文化)、王湾二期(过渡期)、王湾三期(河南龙山文化)遗存。王湾遗址提供了研究由仰韶到龙山过渡期文化的资料,证实定了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承袭关系,在 *** 时 *** 古学上占有重要地位。�

【孙旗屯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南2公里处郊区孙旗屯乡孙旗屯村。东西宽180米,南北长500米。1954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进行发掘。遗址包含 *** 的仰韶文化,仰韶、龙山过渡期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商文化的遗迹遗物。其中仰韶期出土有陶、骨、石器以及兽骨等,陶器以红陶为主,亦有彩陶;过渡期出土有灰色或红色素面陶、彩陶、极少数蛋壳陶、磨光陶、骨镞、石斧、石刀以及猪骨等;商代出土有铲、石片、陶纺轮、骨镞、卜骨、陶环等,陶器多绳纹。该遗址是研究中原地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

【矬李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南4公里处郊区古城乡矬李村伊洛二水之间。台地南北长约700米,东西宽约500米。1975年冬、1976年春由洛阳市文物考古部门进行了试掘。遗址文化层堆积很厚,可分为五期。之一期为仰韶文化,第二期为河南龙山文化,第三期为河南龙山文化煤山期,第四期为二里头一期文化,第五期为二里头二期文化。它再一次证实了二里头类形文化是由河南龙山文化发展而来的。矬李遗址位于传说中的夏都范围,对探索夏文化有重要价值。�

【东马沟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南4公里处郊区孙旗屯乡东马沟村。1956年,文物考古部门进行了部分发掘,清理了11座古墓葬,出土有成套的酒器及盆、豆、罐等陶器,不少器物显得精致美观。还发现有灰坑和房基。出土器物特点与二里头二期文化遗存相似,为探索夏商文化提供了线索。�

【桥北村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南约85公里处嵩县库区乡桥北村。东西长350米,南北宽 *** 米,总面积8.75万平方米。1956年冬发现,1959年夏复查。出土陶器以细泥红陶、粗红陶和白衣彩陶为主,还有少量夹砂粗陶;石器有钻孔石刀、石镰、石凿、石轮、石斧等。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苏羊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南75公里处宜阳县张坞乡苏羊村。东西宽800米,南北长1000米。文化层堆积达6米。陶器有泥质彩陶、泥质黑陶、夹砂灰陶;石器有刀、镰、斧、铲、网坠、圆形器等。苏羊遗址面积大,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对研究 *** 文化有重要价值。�

【唐坡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南70公里处洛宁县涧口乡唐坡村。东西宽3000米,南北长400米。主要遗物为陶器和石器,陶器有细泥彩陶、素面红陶、夹砂粗红陶,石器有网坠、斧、镰等。�

【禄地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南108公里处洛宁县陈吴乡禄地村。南北长800米,东西宽600米,总面积48万平方米。陶器为夹砂粗陶、细泥灰陶、磨光黑陶、夹砂红陶等。器型有鼎、鬲、盆、小口罐等。石器有石斧、石刀。含仰韶、龙山两种文化。�

【土门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南33公里处伊川县白元乡土门村。东西长800米,南北宽 *** 米,总面积20万平方米。1965年发现,经考古部门调查,发现房屋4座,瓮棺葬3座。灰坑呈圜底,有袋形、锅形两种,器物有泥质红陶缸、釜、釜形鼎、盆等,还有红项钵、尖底瓶、高颈瓮等。以图案别致的瓮棺"伊川缸"最有名。文化特征接近洛阳王湾遗址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邵窑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南20公里处宜阳县寻村乡邵窑村。东西长900米,南北宽240米,文化层厚达6米。1978年发现。陶质为泥质红陶、夹砂红陶、夹砂灰陶、泥质灰黑陶等;石器有斧、铲、刀、纺轮、环状器等。该遗址面积大,堆积丰富,保存较好,对研究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过渡有重要意义。�

【墁子头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南约200公里处栾川县城关镇墁子头村。1958年发现。遗物有陶片、石斧、石镞等。上层为龙山文化,下层为仰韶文化。�

【灰嘴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东南约40公里处偃师市缑氏镇灰嘴村。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自上而下依次叠压为商代文化层、龙山文化层、仰韶文化层。三层总厚度约5米。如此三层叠压的情况,在黄河以南属首次发现,对研究三者承袭关系有重要价值。�

【卦沟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北13公里处孟津县朝阳乡卦沟村。被沟分为东西两部分,沟西面积为2.2万平方米,沟东面积为6.4万平方米。出土有炭化谷物遗痕、泥质灰陶碗、夹砂灰陶片等,还有少量石刀、石镰等。�

【高平寨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40公里处新安县铁门镇高平寨村。总面积2.24万平方米。分东西两部分。遗物、遗迹有灰坑、红烧土块、石器、陶器等。陶器以红陶为主,有陶钵、尖底陶瓮等。含仰韶、龙山两种文化类型。�

【东干沟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北1公里处东干沟(东涧沟)村。1958年开始发掘,先后三次共揭露面积1800平方米,清理龙山文化灰坑5个,二里头型灰坑126座,窑址4座,墓葬5座。该遗址以二里头文化为主,文化层厚2米,面积在15万平方米以上。�

【白元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南38公里处伊川县白元乡白元村。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1979年发掘。遗址中有房基、墓葬、灰坑等。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铜器等。该遗址提供了河南龙山文化向二里头文化过渡期及二里头文化早期的实物资料,有重要学术价值。�

【南岗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40公里处新安县铁门镇南岗村。总面积4.25万平方米。主要器物有磨制石器斧、刀、铲,陶器有大口尊、鬲、鼎、高颈罐等,均为泥质灰陶。遗址保存完整,对研究夏、商文化有很高价值。�

【二里头遗址】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东约25公里处偃师市翟镇镇二里头村。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文化遗存可分为四期,一、二期属于夏文化,三、四期属于商文化。此处即夏都斟寻阝故址。出土石器、陶器等器物多种。所出青铜器如刀、爵、铃、镞等,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青铜器。墓葬显出差别。第三期发现宏伟的宫殿遗址,其台基略呈正方形,坐北面南,东西108米,南北100米。在台基中北部有一座面阔8间、进深3间的大殿遗址。此外还有铸造、制骨、制陶作坊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1959年开始的大面积发掘,至今仍在进行中。二里头遗址范围广大,遗存丰富,地层关系清楚,对探索夏文化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 *** 乡沟商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东32公里处偃师市城关镇洛河北岸 *** 乡沟一带。西南距二里头约6公里。此处即商都西亳遗址。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桀后,在此建都立国。城址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700余米,东西宽北部1215米、中部1120米、南部740米。四面有城墙遗址。共发现城门7处,东垣、西垣各3座、北垣1座。城内道路纵横交错,城外有宽4.6米的环城路。城内中偏南部,分布3座小城,宫城居中,正方形,长宽各200余米。在其东部偏北和东南隅有两座宫殿遗址,另两座小城分别位于其东南部、东北部,可能属营房、库房一类。出土有石器、骨器、陶器、铜器等。

二、关于洛阳雪景的诗句

1.洛阳雪景的诗句

洛阳雪景的诗句如下:

密洒征鞍无数。冥迷远树。乱山重叠杳难分,似五里、蒙蒙雾。

惆怅琐窗深处。湿花轻絮。当时悠飏的人怜,也都是、浓香助。

词的大意:骑马远行的路上,雪花铺天盖地落下,迷蒙了远处的树林,模糊了重叠的山岭,教人无法辨个明白,仿佛身陷五里雾中。当初这雪花也飘进过我们的窗户,一如濡湿的花朵、轻盈的柳絮。那悠扬的样子多么惹人怜爱,但不是因为雪花太美,而是因为你就在我身边。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天晚欲雪,思念旧人”时所作。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这首诗大意为:大地一片雪白,风色寒厉,纷纷的雪花片片如大手。笑死了陶渊明,就因为你不饮杯中酒。你真是浪抚了一张素琴,虚栽了五株翠柳。辜负了戴的头巾,我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 *** 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洛阳雪景的诗句如下: 1、洛阳春·雪清代:纳兰 *** 德密洒征鞍无数。

冥迷远树。乱山重叠杳难分,似五里、蒙蒙雾。

当时悠飏的人怜,也都是、浓香助。词的大意:骑马远行的路上,雪花铺天盖地落下,迷蒙了远处的树林,模糊了重叠的山岭,教人无法辨个明白,仿佛身陷五里雾中。

当初这雪花也飘进过我们的窗户,一如濡湿的花朵、轻盈的柳絮。那悠扬的样子多么惹人怜爱,但不是因为雪花太美,而是因为你就在我身边。

2、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天晚欲雪,思念旧人”时所作。

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 3、嘲王历阳不肯饮唐代:李白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这首诗大意为:大地一片雪白,风色寒厉,纷纷的雪花片片如大手。

笑死了陶渊明,就因为你不饮杯中酒。你真是浪抚了一张素琴,虚栽了五株翠柳。

辜负了戴的头巾,我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

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 *** 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

霓节飞琼,鸾驾弄玉,杳隔平云弱水。倩皓鹤传书,卫姨呼起。莫待粉河凝晓,趁夜月、瑶笙飞环佩。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

2、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宋朝李煜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

访戴归来,寻梅懒去,独钓无聊。

4、寿阳曲·江天暮雪-唐朝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5、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清朝向子諲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6、献仙音·吊雪香亭梅-清朝周密

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衬舞台荒,浣妆池冷,凄凉市朝轻换。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共凄黯。

共东风、几番吹梦,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无语 *** ,对斜阳、衰草泪满。又西泠残笛,低送数声春怨。

燕塞雪,片片大如拳。蓟上酒楼喧鼓吹,帝城车马走骈阗。羁馆独凄然。

燕塞月,缺了又还圆。 *** 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泪看婵娟。何日是归年。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10、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清朝万俟咏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阑干。

莫把栏杆倚。一望几重烟水。何处是京华。暮云遮。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此诗前两句描写雪景,运用比喻传神地描绘了雪沾青枝、使青枝变白的状态,也暗写了诗人临窗观赏的经过。后两句抒情,以希冀大雪覆盖“人间恶路歧”来表达诗人铲平人间罪恶的心愿。这里,上文的描写雪景为下文的抒 *** 感作了铺垫,而下文的抒情则使上文的写景有了着落,可以说,情由景起,景为情染。这方 *** 有 *** *** 的还有唐代诗人王维的《雪中忆李揖》、孟浩然的《赴京途中逢雪》等。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春雪】刘方平

君看似花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 ***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 *** 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雪:1. *** 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2.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春天,黄莺飞鸣迅速,穿梭于园林之间,时而在柳树上,时而在乔木上,似乎对林间的一切都有着深厚的情感。黄莺的啼叫声就像踏动织布机时发出的声音一般。

洛阳三月,百花争奇斗艳,竞相 *** ,犹如锦绣。你看那些辛勤的黄莺正忙碌于园林之中,正是它们,费了多么大的工夫,才织成如此壮丽迷人的 *** 啊!

描写“洛阳名胜、景色”的诗句有以下:

雪之乡洛阳?洛阳会下雪的餐厅-第1张图片-

1、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唐欧阳修

2.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唐·刘克庄《莺梭》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唐·王绩《野望》

6.花开花落 *** ,一城之人皆若狂唐白居易

7.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刘禹锡

8.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唐欧阳修

9.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唐韩愈

10.香车倾一顾,惊动洛阳尘。唐·韩愈《李花二首》

11.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唐王建

12.洛阳城里 *** 好,洛阳才子他乡老。唐韦庄

13.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白居易

14.玉楼金阙慵归去,且 *** 梅花醉洛阳。朱敦儒(宋)

1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唐杜甫

16.洛阳春日最繁花,红绿荫中十万家。宋司马光

17.何人不爱洛阳花,占断城中好物华。清刘灏

18.曾为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唐欧阳修

三、洛阳城里 *** 好,洛阳才子他乡老。出自哪里

1、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2、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3、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4、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 ***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5、劝君今夜须沈醉,樽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6、洛阳城里 *** 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渌,水上 ***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7、

之一首写他早年在洛阳时的一段美好的遇合。当时他为了生计和前程不得不离开这个女子,而她曾弹了一曲琵琶赠别,并叮嘱他早一日回来。

8、之一首写他早年在洛阳时的一段美好的遇合。当时他为了生计和前程不得不离开这个女子,而她曾弹了一曲琵琶赠别,并叮嘱他早一日回来。

9、这首词是写离别之情的。“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掩流苏帐”,“红楼”“香灯”“流苏帐”所构成的是一幅何等温磬旖旎的背景。温庭筠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倭堕低梳髻,连绢细扫眉”诸词,说它们寄托了极为深婉的珍重爱美的情意。这首词开端两句表面是写闺房情事,似颇为香艳,试想如果不是离别,在有香灯和流苏帐的红楼之中,该是多么 *** 旖旎的情事。但是这里的“红楼”紧接着“别夜”,“香灯”和“流苏帐”之间隔有“半掩”二字。在平常休息睡眠的时候,香灯是可以熄灭的,流苏帐是可以放下来的,而香灯一直亮着,帐子也掩着,就意味着今宵是离别之夜。这两句浅直的叙写中,有许多矛盾的对比,所以说“堪惆怅”,就因为他们不能欢聚在有香灯的流苏帐的红楼之内安眠,而内心之中满是离别的悲哀。把红楼别夜写得如此值得珍重恋惜,是直要读到第五首的“凝恨对斜晖,忆君君不知”才会真正体会出其中的深意的。《论语》上说过:“可与言而不与之言,谓之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谓之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对于诗词的欣赏,也应该做到不失 *** 不失言。对于诗词的作者,如果他有深意,而你不理会,你便对不起他,如果是他的作品没有深意,你要强加于他,则是你的错误。尤其是对于含蓄委婉的作品更应不失 *** 不失言。“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残月”有两种解释,一是缺月,二是西沉的月。在《花间集》中有词云“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可以为证。只有西沉的月亮才会与人的脸平齐,温飞卿的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也点明了破晓是行人上路之时。从别夜的香灯到清晨的残月,都透露作者对离别前时间点滴流逝的敏感。“残月出门时”,到了不得不与所爱的女子相别的时候,“美人和泪辞”,这一句在句法上有三种解释之可能,之一种解释是美人 *** 泪和我相辞,第二种解释是我 *** 泪与美人相辞,第三种是我与美人都含泪而辞,这三种解释可以并存。《菩萨蛮》的牌调是每两句押韵。“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中的“羽”、“语”应是韵字,换上“金翡翠”就不押韵了,可知此处不应是“金翡翠”,这是很简单的辨别 *** 。“金翠羽”是装饰在琵琶弹拨部位上的饰物,是翡翠鸟的羽毛,这是极言琵琶之精美珍贵。“弦上黄莺语”是说那琵琶弦上弹出的声音犹如那婉转的莺啼。晏几道(小山)词云:“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可知琵琶是可以传达内心中深刻婉转之情意的。韦庄要写的便不仅是临别时美 *** 奏了琵琶这件事本身,而是着重在写琵琶弦上所传达出来的相思之情。“弦上黄莺语”是说琵琶弹奏的如莺啼婉转的声音都是多情的叮咛叙述,说的是什么?就是下边一句:“劝我早归家”,何以要早归家?那理由非常充足,就是因为“绿窗人似花”,有如花般的美人在家中等待,你难道能不早归家吗?!花的生命是短暂的,一个女子的美貌也难以持久,如果你还想见到如花的人,就该早点归来,若是晚了,既便你回来以后那人依然还在,可已经没有如花的美貌了。王国维写过两句词:“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我历尽了天涯离别之苦,没想到回来以后,花已经这般的零落。总结起来,这之一首词写的都是离别珍重的感情,对于这首词所传达出的这种情感,当以后讲到第五首时,我们会有更深的体会。

10、第二首写他到了江南,七八年中他求仕求食,行程 *** ,依然一无所获。人人都说江南好,在韦庄眼里,江南更好的莫过于那些胳膊雪白的卖酒 *** 了。可是他心里却惦着家乡,一心想回去,而北方此时正处于战火之中。所以江南人劝他: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11、“人人尽说江南好”,是与第三首词的“如今却忆江南乐”对应的,“人人尽说”,这其间所隐藏的意思是自己并未曾认为江南好,只是大家都说江南好而已。下面的“游人只合江南老”,也是别人的劝说之辞,远游的人就应该在江南终老。“只合”,合者,该也,在江南是一个游人客子,而却劝在江南终老,因为韦庄是在中原一片战乱中去江南的,当时的中原如同他在《秦妇吟》中所描写的是“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在这种情况下,江南人才这样劲直的劝他留下来。下面则是对江南好的细写,说江南确实是好的,“春水碧于天”是江南风景之美,江南水的碧绿,比天色的碧蓝更美。“画船听雨眠”是江南生活之美,在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这种生活和中原的战乱比较起来,是何等的闲适自在。更进一步,江南又何尝只是风景美、生活美,江南的人物也美,“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垆,一作“罏”,又作“炉”,是酒店放置酒器的地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买酒舍乃令文君当炉”。江南酒垆卖酒的女子光彩照人,卖酒时攘袖举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下面的“未老莫还乡”,这么平易的五个字却有多少转折,佛经上说“才说无便是有”,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他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细细地品味,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说“莫还乡”是叮咛嘱咐的话,是你想还乡,而现在却有不能还乡的苦衷,“还乡”是一层意思,“莫”是第二层意思,又加上“未老”二字,是第三层意思,因为人没有老,在外漂泊几年也没有关系,这里再回头看“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人合江南老”,就会明白陈廷焯为什么赞美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了。

12、第三首写的是“如今”——也就是他在西蜀的时候,这时他已经老了,唐王朝也已经灭亡了。不要说家乡了,就连江南也成了永远的过去。他的记忆中是“满楼红袖招”,可当时他并没有被这些“红袖”招去,所以“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也算是弥补当时的遗憾吧。

13、“如今却忆江南乐”,“如今”是跟从前做对 *** ,是说我现在才反而回想起江南的好处,“却”是反对之词,“如今却忆”四个字一笔勾销了当年的“人人尽说江南好”,再次突出他当时并没有认为江南好的意思,据此也可以肯定这首词是离开江南之后写的。当时在江南,他并不以江南为快乐,他的心心意意都在那“红楼别夜”的中原,都在那“劝我早归家”的美人,所以对那风景如画的江南,垆边似月的酒女都并没产生丝毫的留恋。但等他离开了江南,反而却回忆起在江南那段生活的美好了。

14、“当时年少 *** ”,多数的词所传达的感发的力量不是靠形像,而是靠叙述的口吻,也就是用赋的笔法。“ *** ”三字就是形像,写少年的光景之美好和可怀念。李商隐有过两句诗:“庾郎最年少,芳草妒春袍。”为陪衬庾郎的年少,用了春袍的质料的轻快和色泽的鲜明的形像,那使芳草都嫉妒的这样的明快充满活力的春袍,正是青年的形像。“骑马倚斜桥”,更是形像,怎样描写男青年的英武潇洒,西方文学作品里少女心目中的男青年形像就是所谓的白马王子,中国也有类似的传统,白居易的诗:“郎骑白马傍垂杨,妾折青梅倚短墙,墙头马上遥相望,一见识君即断肠。”这位中国青年骑的也是白马。韦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也是写的这样的男女之间感情的遇合,一定要重视他们共同所写的这种遇合的传统,这种遇合都同时有一种共同的含意,就是要以你更好的年华,最出人的才能,更好的面貌去得到这种可贵的遇合。“骑马倚斜桥”是英武与潇洒的结合,“骑马”是英雄勇武的一面,“倚斜桥”是 *** 潇洒的一面,“满楼红袖招”是说满楼的女子都为之倾倒。韦庄的这两句词是说他当年何尝没有才华,何尝没有遇合,何尝没有人赏爱,然而他那时对满楼的红袖钟情吗?真的看重那些人吗?他没有,因为他之一句就写的是“如今却忆江南乐”,所以他所说的“满楼红袖招”都是反面的陪衬,是说我当年有那样的年华、遇合、赏爱,但我没有看重这些,而这一切现在都过去了。

15、至此为止,写的都是对江南往昔的回忆。下半阕“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二句,一则可能仍是写回忆中的情事,再则也可能是写今日之情事,有两种可能,也可以兼指。“翠屏”是镶有翡翠的屏风,“金屈曲”是屏风上的金属环纽,用“翠”“金”二字,意在写明环境之美。“花丛”在古人诗词中,不单是指自然界的花丛,广义的还指如花的女子,他说我当年面对“满楼红袖招”都没有钟情,而现在要能再有像当时那样的遇合,“此度见花枝”,我便将要“白头誓不归”了,“誓”表示其态度之断然坚决。“白头誓不归”这句与前首的“未老莫还乡”是鲜明的对比,当年是说没有年老还可以暂时不回故乡,真正意思是说年老时一定要回乡。

16、第四首写他与西蜀主人对饮,为了不让自己沉浸在回忆的痛苦中,还是一醉方休的好。

17、这首词头两句说“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下半首又说“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四句之中竟有两个“须”字,两个“莫”字,口吻的重叠成为这首词的特色所在,也是佳处所在,下面写“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又表现得冷漠空泛。“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是深情的主人的劝客之语,一个“今夜”,一个“明朝”具有沉痛的含义,是说你今夜定要一醉方休,酒杯之前不要说起明天的事情。人是要有明天才有希望的,明天是未来希望的寄托,可是他现在用了一个“莫”字,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的事你千万别提起。为什么莫话明朝事呢?那必然是明天的事情有不可期望,不可以诉说的悲哀和痛苦,所以他这里反映了非常沉痛的悲哀。这是主人劝客之词,如果联想到他的“红楼别夜”的美人劝他早归家,则当时他的希望原当在未来,在明天,明天回去可以见到他“绿窗人似花”的美人,而现在主人劝他“尊前莫话明朝事”,是明天绝无回去的希望了。“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纵然是对红楼别夜的美人还是这般的锺情和怀念,但是没有再见的希望,我就珍重现在热情的主人的心意吧,因为主人敬给我的酒杯是深的,主人对我的情谊也是深的。李白有首诗是这样写的:“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兰陵的美酒散发着郁金花的香气,白玉碗中的酒浆闪泛着琥珀般的光泽,只要主人能使我沉醉,我就忘记了什么地方是他乡。一般人只知道欣赏李白诗潇洒飞扬的一面,其实李白诗也有非常沉痛的一面,李白写饮酒的诗最多,而且多与“悲愁”联系在一起,像“抽刀 *** 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都属此类。在韦庄这二句写的主人劝酒之情中,也隐含了深重的悲哀。下半阕的“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我以为此处乃是客人自劝之词,我忧愁的是像今晚这般欢饮的春夜非常短暂,我不再推辞说你又将我的酒尊斟得太满。“遇酒且呵呵”,“呵呵”是笑声,如果你认为是真的欢笑就错了。因为“呵呵”两个字只是空洞的笑的声音,没有真正欢笑的感情,韦庄所写的正是强做欢笑的酸辛。如果你再不珍惜今天“春漏短”的光阴,今天的欢笑,今天这“酒深情亦深”的感情,明天也都不会再存在了。唐朝灭亡,当时的韦庄已经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了,所以他说“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18、第五首是对全组词的总结:现实是“洛阳才子他乡老”,而这位在他乡老去的才子并没有忘记他早年的恋人。当他看见桃花春水上成双成对的 *** ,便想起那个远方的心上人,可是对方知道这一切吗?

19、这第五首词是全组五首词的总结,是对红楼别夜的回忆。这第五首词可分为两层意思来看:一是果然怀念的是红楼别夜真正的女子;二是有喻托的含义。按之一层意思来讲,可能是他在洛阳时确有一段遇合,因此而怀念洛阳的 *** ,更何况韦庄又真的见过洛阳的 *** ,《秦妇吟》的开头就曾说“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是洛阳之 *** 果然美好,使人追怀忆念。可是当年的“洛阳才子”却是“他乡老”了,再也没有回到洛阳去,而且以后也绝无回去的希望了。王建在蜀称帝以后,与篡唐的朱温成为对立的国家,韦庄因此便只能终老他乡,但他却执著地怀念着故乡,“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洛阳城外的魏王堤上遍种杨柳,白居易曾这样加以描写说:“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春天还没来而却已经使人有了春天的情思的,正是魏王堤上柔弱无力地垂拂的杨柳。韦庄这首词开端四句,一方面是写洛阳,一方面是写他乡,“洛阳城里 *** 好”,“柳暗魏王堤”是洛阳;“洛阳才子他乡老”,“此时心转迷”是他乡,“洛阳城里 *** 好”是昔日,“此时心转迷”是今日,四句是两两对 *** 呼应,都是今日此时对洛阳的回忆。我记得当年的洛阳“柳暗魏王堤”,“暗”者是茂密的样子,想起魏王堤上的柳树,那千条万缕的柳丝在我心中唤起了相思怀念的凄迷之情,所以说“此时心转迷”。下半阕的“桃花春水渌,水上 *** ”,又用了一个“春”字, *** 着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但这句的春却已经不再是洛阳之春,而是今日此时在成都的春天了,杜甫当年写成都的景色,曾说“春流泯泯清”,韦庄所用的“渌”字也是清澈的意思,他说清澈的春水两旁开满桃花,杜甫在《江畔独步寻花》一诗中也会描述过成都春天这种美丽的景色,他说是“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水上 *** ”也是当年成都的景致之一,杜甫在成都也曾写过“泥融飞燕子,沙暖睡 *** ”。当然,韦庄用“ *** ”二字除写实外,也有象喻之意,鸳鸳是成双成对的, *** 着相思的感情,韦庄看到水上的 *** ,就引起了他对故乡故人的怀念之情。“凝恨对斜晖”,是说我内心之中凝聚着不可排解的愁恨,“凝”是深发不散,不是短暂的愁恨,不是一时片刻的愁恨,而是深心凝聚着的愁恨。面对着落日的斜晖,“斜晖”也有两层含意,一是果然是在黄昏的时候,黄昏最易触动人们的相思怀念。二是象喻的意思,斜晖 *** 着一个王朝的败亡消逝。辛稼轩的“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便有这层托喻之意。古人常说的落日、斜阳,都是慨叹一个朝代的衰亡。而末句“忆君君不知”,

20、则一下子打回到开头的“红楼别夜”的美人,他说你难道以为我说了“白头誓不归”,就真的不想念你了吗?其实我何尝不对你时时牵挂怀念,只是“忆君君不知”罢了。对他人的思念是需要以行动来加以证明的,不能只凭口说,而韦庄是不能用行动来向红楼别夜的美人证明他的怀念了,所以他这五个字写得极为沉痛,而联系到前面的“劝我早归家”一句美人的惜别之言,则更见其可悲了。韦庄这五首词是同时可以有两层含义的,之一层可以说他所写的只是跟一个现实的女子离别的相思怀念,因为他毕竟漂泊江南,终老蜀中而不能重返中原与所爱之人重聚了。同时更可注意的是他可能还结合有两层托喻之意,是暗写对于唐朝故国的一份忠爱的感情,因为唐朝最后的灭亡是在洛阳,因为据《旧唐书·昭宗纪》所载,天佑元年正月朱温曾胁迁唐都于洛阳,八月遂弑昭宗而立昭宣帝,未几朱温遂篡唐自立,所以唐朝最后的灭亡是在洛阳发生的,韦庄这首词最后点明洛阳,以历史背景和作者身世而言,其有托喻之意,自然是十分可能的。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洛阳 下雪 餐厅 雪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