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是端午节了,端午节的时候有吃粽子的传统,我昨天在超市里的时候买了一些糯米,准备自己来包一些粽子吃,高压锅煮粽子需要多长时间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高压锅煮粽子需要多长时间
20分钟左右。
高压锅又叫压力锅,压力煲,高压锅通过液体在较高气压下沸点会提升这一物理现象,对水施加压力,使水可以达到较高温度而不沸腾,以加快炖煮食物的效率,因此用高压锅煮粽子的时候只需要较少的时间就可以将粽子给煮熟了,根据生活经验来说,煮20分钟即可,不过时间到了之后更好不要马上打开,可以焖一会儿,这样粽子的味道会更为可口一些。
高压锅煮粽子放多少水
刚好没过粽子的水即可。
粽子味道细腻可口,煮粽子的时候,无论是用大锅来煮粽子还是用高压锅煮粽子都是一样的,水温刚刚好没过粽子就好了,水太多的话,粽子的香味会比较淡,水太少的话会烧锅,烧锅的粽子一股糊味,吃起来味道不是很好。
高压锅煮粽子用冷水还是热水
用冷水即可。
高压锅煮粽子本身就比较容易熟,不用额外的使用热水来加速粽子煮熟,用冷水即可,而且用冷水煮的话,粽子是缓慢加热变熟的,如果是用热水的话,很容易出现外面更熟,里面不那么熟的情况,这样的话,粽子的味道就不是很可口了,建议还是用冷水加热煮为好。
高压锅煮粽子用大火还是小火
大火。
高压锅压制粽子的时候都是用的大火,如果火力不够的话,粽子的味道会差上许多,可能会出现粽子没有加热熟或者没有煮得软烂的情况,因此,高压锅煮粽子的时候是用大火煮的,煮熟之后可以用小火再煮一下,也可以不打开继续焖一会儿,焖个10分钟左右再打开进行食用。
煮粽子总是夹生?大厨:牢记3点多放2料,香甜软糯不夹生,更营养煮粽子总是夹生?大厨:牢记3点多放2料,香甜软糯不夹生,更营养
大家好,感谢阅读我分享的文章,这次我要和大家说的是:『煮粽子总是夹生?大厨:牢记3点多放2料,香甜软糯不夹生,更营养!』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各地都有一些“特色粽子”,比如竹筒粽、荷叶粽等。有人习惯自己包,也有人图方便直接买速冻粽子,吃之前煮一下就行了,但煮的 *** 却大不同。
速冻粽子是熟的,只需要在锅里煮10分钟,热了就可以吃了。但自己包的生粽子怎么煮?很多人煮的粽子是夹生的,就是 *** 错了,今天我就和大家说说,如何煮一锅香甜软糯的粽子,不会煮的朋友快学学吧。
煮粽子时,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用什么水煮?冷水、热水还是开水?很多人都错在这一步。
很多人认为,用开水煮粽子熟得快,但只是外层熟了,里面还是夹生的,一点都不好吃。二舅是金牌大厨,他告诉煮粽子要牢记3点:
①什么水下锅?——应该冷水下锅,粽子受热均匀,才能不夹生,香味也更浓郁。
②煮多长时间?——高压锅煮30分钟,而普通锅要煮3个小时。
③煮熟后焖一会儿——煮熟的粽子放在锅里焖一会儿,糯米会吸收水分和粽叶的香味,变得饱满软糯,香甜可口。
要注意的是,生糯米很吸水,所以一定要多加点水,防止煮干了。先用大火煮,再用小火煮,如果一直用大火煮,粽子会发干,不好吃。
大多数人煮粽子,锅里都只放了清水,味道很一般,大厨说多加2样调料——食盐、食用碱,粽子更香更甜,更软糯。
1、食盐:俗话说“咸能引甜”,加入少量食盐,可以激发糯米的甜味,食盐的渗透力很强,可以让水分进入粽子的最深处,让粽子吸水更多,从而更软糯,还不会夹生。
2、食用碱:食用碱能释放糯米、粽叶的香味和营养,这样粽子才会更香,也能糯米快速变软。
如何挑选粽子?
很多人爱自己包粽子,是因为亲手包的粽子是最新鲜的,而买的速冻粽子无法保证新鲜。
确实,每年生产的粽子不可能都卖光了,有些人会担心,我买到的会不会是去年的“陈粽子”?也有这个可能,所以在购买时一定要辨别 *** 。
速冻粽子有2种,一种是散装的,一种是包装的, *** 也不一样。
对于包装的粽子,只要包装完好,在保质期内,质量都是有保证的。建议挑选离生产日期越近越好,粽子越新鲜。
而对于散装的粽子,可以从这3个方面来判断:
?尽量买现场包的粽子——端午节时,很多超市的粽子都是现包现卖的,一般都比较新鲜。
?闻起来有香味的粽子更好——速冻粽子是煮熟了的,就算是冷冻状态下还是能闻到香味,如果没香味,说明存放了很长时间。
?粽叶颜色绿一点比较好——冷冻时间越长,粽叶的叶绿素流失越多,颜色会发黄,所以粽叶越绿,说明冷冻的时间短,比较新鲜。
只要按照这3点来买,就不用担心买到去年的陈粽子了。
煮粽子用凉水还是开水?煮多久?牢记“3要2不要”,香糯不夹生这篇文章对您有用吗?如果觉得有用,请大家给我点赞、评论、转发、关注,让更多的人都学到技巧,下次我会继续给大家分享有用的美食知识。
马上又要到端午节了,最重要的节目之一就是“吃粽子”,粽子初名为“角黍”,是先民用来祭祀用的祭品,而且最初使用的是具有粘性的“小黄米”,后来历史上经过几次南北人口迁徙,南方的“大米文化”就和北方的“角黍”相结合,出了如今的“糯米粽子”。
而后又因为历史的原因粽子和“屈原”事迹结合在了一起,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屈原的文化习俗,总之端午包粽子,吃粽子是中国人的重大传统习俗。
那就说到该如何包粽子,煮粽子了,尤其是“煮粽子”,做得不好粽子很容易就夹生,口感软硬不一,香糯感全无,有的甚至煮的粽子还会有炸裂的情况,如何把粽子真正的做好,今天就分享“3要2不要”技巧,保证你煮的粽子香糯好吃。
——煮粽子3要——
①:要冷水下锅煮
粽子冷水下锅,其温度是随着水温的升高而一点一点由外向内部渗透的,升温很均衡,不会出现内外成熟度不一致的情况,而开水煮粽子就很容易造成外面熟透而内部还很“生”,也就是夹生。
②:要加点料
煮粽子的时候更好加点料,首先之一个乃百味之首的食盐,少许的食盐可以衬托出糯米的香甜,第二是少许的“食用碱”或者小苏打,可以帮助分解食材中蛋白质,帮助糯米“快速”成熟,口感更加的软糯,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新鲜粽叶的颜色不变。
③:煮的时候要用重物压着
用重物压着可以防止粽子随着水的沸腾而不停地翻滚,可以避免翻滚中的碰撞而造成粽子破裂“跑米”,也可以让其受热均匀成熟度一致。
——煮粽子里的2不要——
①:过程中不要加凉水
建议煮粽子的水一次加足,以水面没过粽子5到10厘米为好,中途尽量不要添水,如果非添不可,也要加开水,切莫加凉水,以减少对粽子口感的影响。
②:煮好的粽子不要着急取出
煮好的粽子不要急着取出就吃,更好放在锅内焖1到2个小时,这样利用余温可以避免粽子的夹生的情况出现,使其口感更加的软糯。所以建议端午节前一天晚上开始煮,到了第二天早晨正好可以开吃。
——粽子煮多久?如何判断粽子是否熟透?——
如果是家中的普通炊具,先用大火煮40分钟,而后转为小火再煮1个小时左右就基本熟透了,此时关火后再浸泡1个小时到自然冷却就可以吃了。如果是高压锅,则只需要30分钟左右即可。
怎样判断粽子是否熟了呢?很简单,就是打开一个看一看,尝一尝,如果没有熟透就继续煮,千万不要等到凉透了才发现有“夹生”,从头再来耗时又费力!
正确包粽子,煮粽子步骤
【食材】
糯米,粽叶,红枣,食盐,食用碱,清水
【步骤】
①
糯米淘洗干净后放到清水中浸泡1—2个小时,粽子叶也要先清洗,如果是干制的粽叶还要先用清水浸泡一夜,使其吸饱水分,而后再放入开水锅,加入少许食盐,煮5分钟左右,关火后再浸泡10分钟,捞出来后冲洗干净即可以使用。
②
取粽叶卷好,放入适量的糯米,喜欢的可以放入放入几颗红枣和葡萄干,再盖上糯米铺好,包好后用细线扎紧待用。
③
把粽子码放入锅内,加入少许食盐和食用碱,再倒入清水没过粽子5到10厘米,再放上一个篦子,在篦子上放一大碗水压住,开大火烧开煮40分钟,再转为小火煮1个小时左右既可以关火,加盖继续焖至1至2个小时即可出锅。
——技巧再总结——
煮粽子要用凉水下锅,并且适当地加一点食盐和食用碱,煮的时候水要加足,中间不要添凉水,粽子还要用重物压着,煮1到2个小时,再焖1到2个小时即可。
还有一个糯米浸泡的问题,我不建议糯米泡的时间太久,否则粽子的口感太过“软烂”,1个小时左右足以,糯米不浸泡也可以,但是在粽子下锅后更好让其在凉水中泡1到2个小时,这样让其吸收更多的水分,有利于煮的时候成熟不夹生。
我是阿胡的小食光,一个喜欢研究美食文化和美食做法的饕餮小食客!喜欢今天的内容的可以关注我,并点赞,转发和分享此文,明天还有更精彩的内容呈现,感谢阅读,明天见!
煮粽子时,有人用冷水,有人用开水!大厨:都不对,教您正确做法端午节即将来临,大街小巷弥漫着浓浓的粽子香气,这个传统节日的标志性食物让人们倍感仪式感。随着节日的临近,家家户户都开始热火朝天地包粽子,煮上几大锅,为了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享受美味,为家人带来节日的喜悦。
包粽子既是一项技术活,也是一种传承和分享的方式。家人们相互传授包粽子的技巧,将自己独特的秘方代代相传。年长者用稳定的手势将粽叶巧妙地包裹住,年幼者则兴致勃勃地将馅料放入粽子中。包粽子的过程不仅是一种技艺的展示,更是亲情和友情的交融,拉近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下煮粽子的小技巧,粽香扑鼻还不散,一起来看看吧。
所需食材:糯米、大枣、粽叶、细绳或草绳
【具体做法】1、将糯米淘洗干净,加足够的清水浸泡4至6小时,使其充分吸收水分,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才会香糯不夹生。2、将粽叶也清洗一遍,用开水烫一下,去除杂质和涩味,大枣也清洗干净备用。3、取一片粽叶,将其折成一个漏斗形状,在粽叶底部放一层浸泡好的糯米,然后加入适量大枣,再放上一层糯米,将粽叶折叠包紧实。用细绳绑扎牢固,绑扎时要稍微用力,确保粽子内部的馅料不会散出来。在我们当地最常吃的就是大枣和花生粽子,又香又甜,感觉任何馅都不如这两种好吃,大家喜欢吃什么馅的粽子呢?
接下来就是今天要讲的重点了,煮粽子到底是用冷水还是开水呢?其实都不对,正确的 *** 是用温水。因为用冷水可能导致粽子煮得不均匀,而开水可能使粽子皮煮破或煮得过硬。温水能够更好地控制粽子的煮熟程度,使其保持松软的口感。
锅中多加水,烧至不烫手的状态,水温不宜过高,以避免煮粽子时水沸腾过快导致外层煮破。将粽子轻轻放入温水中,水要高于粽子,用中小火煮1-2小时,具体时间根据粽子的大小而定。
通过使用温水煮粽子,可以确保粽子受热均匀,内外熟度一致。此外,温水也能更好地帮助粽子吸收水分和香料的味道,使粽子更加美味。锅中的粽子慢慢变得饱满而有弹性,糯米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与大枣的甜味融合在一起,令人无法抵挡。煮粽子的过程是一个等待和期盼的过程,每当香气弥漫开来,都让人感受到端午节的浓厚氛围。
大家围绕着锅盯着粽子,观察它们逐渐变化的颜色和状态。粽子慢慢浮起来,每一个饱满的形状都是手工包裹的成果。锅中的水渐渐沸腾,细微的气泡冒出水面,伴随着轻轻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粽子的美味故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到了煮熟的时刻。当打开锅盖时,一股浓郁的粽子香气扑鼻而来,弥漫在整个厨房里。这独特的香气是那么熟悉,让人心生温暖和愉悦。此时,可以小心地用铲子或筷子将粽子取出,让它们沥干水分,稍作冷却。粽子外层的粽叶逐渐变得柔软,轻轻撕开,内部的糯米和馅料显露出来,诱人的色彩和香气令人垂涎欲滴。
大枣糯米粽子的口感软糯,每一口都充满了糯米的香甜和大枣的鲜美。吃下一口,浓郁的香味弥漫在口腔,回味无穷。这是一份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
无论是享用自家 *** 的粽子,还是品尝外面买来的粽子,每一口都是对端午节传统的尊重和享受。这个煮粽子的过程不仅是一项技艺,更是家人团聚、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分享的方式。
除了享用家人 *** 的粽子,人们还将粽子作为礼物赠予亲朋好友。送粽子不仅是一种问候,更是一种传递温情和祝福的方式。粽子的香甜和精心包裹的外观让人感受到节日的祥和与团圆,让亲朋好友们在节日里倍感温暖和关爱。
降价!节后摊贩粽子忙清货!没吃完的粽子怎么保存?没卖完的粽子如何处理?
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吃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选项,可端午一过,没卖完的粽子该怎么办呢?
端午节后的篆新农贸市场,之前生意火爆的布依族迷你香粽等临时摊位已经卖完了粽子收了摊,只剩下零星几家固定摊位还有少量库存在售。这位商贩介绍,端午期间,摊位上一共卖出近15吨粽子。
商贩:“还剩着500多公斤。”
记者:“现在是降价卖了是吗?”
商贩:“降价啊!下午降到10块钱一公斤,我都要把它卖完,因为我每年只卖这几天。”
另外几家售卖粽子的商贩也表示,节前每天的销售量都有一两吨,营业额喜人。但由于新鲜粽子保质期就两三天,端午节一过,没卖完的粽子只能降价清货,每种粽子每公斤基本上都降了5到10块钱。
商贩:“像白粽子,我们过节的时候,卖20块钱一公斤,现在卖15块一公斤 。像肉粽的话,过节我们是卖40块钱一公斤,现在只卖30,都是很优惠的价格了。”
商贩:“价格优惠啊,原来这个35一公斤,现在30,这个原来25一公斤,现在20 。”
在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超市,之前专柜销售的粽子基本上也已经售罄。超市工作人员表示,每年超市在节前都会根据往年销售情况精准备货,外加节前和过节当天,超市都会推出各类促销活动,所以基本上粽子都能卖光。
家乐福公共关系经理 鲁江艳:“如果剩余少量货,我们会作为正常的商品进行正常销售,因为现在粽子不仅仅是应节气,也是一个日常食品,但是今年我们的粽子是全部售罄了 。”
没吃完的粽子怎么保存?
端午节过完了,
您家里的粽子吃完了吗?
没吃完的粽子能保存多久?
一起来看相关提示!
粽子作为节令食品,不少商家在端午节后为了清理库存,都做了各种促销活动,市民也趁着促销抓紧囤货。但夏季天气炎热,粽子含水较高,容易酸败,所以储存和食用都要特别注意食品安全。
首先要注意查看真空包装粽子、速冻粽子外包装上标示的保质期,而新鲜粽子不建议购买后存放,避免淀粉老化后粽子发硬。储存方面,真空包装的粽子需要放置在冰箱冷藏室存放,也可以直接在室内阴凉处存放,常温下保质期一般为6到9个月。
速冻粽子需放在冰箱冻藏室存放,冷藏条件下保质期一般为1年。打开包装袋的粽子,室温存放不应超过2小时。新鲜粽子一次吃不完,应在冰箱冷藏条件下存放。
商贩:“新鲜粽子常温的话就是放两三天,因为新鲜粽子不放添加剂,两三天就会变味了,买得多的话,就分装冷冻,冷冻的话可以放半年,想吃的时候拿出来煮煮就可以吃了。”
需要注意的是,再次食用冰冻的新鲜粽子,需要蒸熟煮透。吃多少、煮多少,避免反复冻融、蒸煮。由于粽子主要以糯米或其他谷类食物为原料,糯米中的淀粉主要为支链淀粉,升糖指数高,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另外,粽子加工时常加入动物脂肪,老年人、儿童和心血管病患者都应少量食用。有逆流性胃炎的患者应控制食量,以免反酸症状加剧。
记者:马江艳 杨友存
来源: YNTV2都市条形码
煮粽子,别直接丢入锅中煮,掌握3个窍门,煮出的粽子软糯更好吃“水风吹殿送微凉,竹叶金盘粽子香”,端午节将至,又到了吃粽子的时节。
食粽子应该是端午节众多民俗中流传最广的一种,全国从南至北,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端午节当天煮粽子吃。吃甜粽也好,吃咸粽也罢,总之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
家中有老人的,通常对这些传统美食都是信手拈来,一般提前两三天就开始买粽叶、泡糯米准备包粽子,而包粽子不熟练的就会上超市或街边买上一袋自己喜欢的口味回家直接煮着吃。
好吃的粽子,不仅要馅料配的好、粽子包的好,还要煮的好。对大多数家庭来说,一般一年就只在端午节这天煮上几个粽子吃,故而很多人并不了解怎么更好地煮粽子,包好的粽子直接丢入锅中煮,煮好的粽子经常会碰到夹生、口感差、露馅等情况。
实际上煮粽子也是有技巧在其中的,分享给大家3个煮粽子的窍门,全是老一辈人总结下来的经验,今年端午节再煮粽子不妨试一试,照着做煮出的粽子肯定软糯好吃。
技巧一:包好的粽子泡一泡
粽子包好后,很多人会直接放入煮锅中煮,这样煮出的粽子中的糯米和馅料虽已熟透了,可吃起来缺了一分软糯感。
如果不着急吃,又想要让粽子煮出来软糯香甜,可以在包好粽子后放在清水中浸泡一个晚上,,糯米也变得更软易煮透,煮出来不仅不会再夹生,入口也会又软又糯,非常好吃。
粽子无论是咸口的,还是甜口的,更好都放水中浸泡一下,让其吸足水分,不过咸口的肉粽、蛋黄粽子可以适当减少浸泡时间,煮出的咸粽软糯中能保留一丝Q弹,与之相反的甜粽就要多浸泡一段时间。
技巧二:煮粽子记得加两种料
粽子虽是已经包好的,一般来说直接煮就可以了,但许多人不知道煮粽子也是要加料的。在开火煮粽子之前,若煮的是甜粽子,要往锅中加上两勺白糖,糖的加入会让粽子放大香甜度,吃起来会更加鲜甜;若是煮的是咸粽子,可以往锅中加上一勺食盐提味,肉粽吃起来会更鲜香。
技巧三:煮粽子的时间要足够
煮粽子记得一定煮够时间,平日里蒸米饭、煮粥或许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就能蒸熟、煮透,但粽子不一样,糯米被粽叶包裹,米粒之间的缝隙很小,糯米受热程度小,所以仅仅煮一两个小时是远远不够的。
粽子一般至少要煮4个小时左右,包得较大的粽子也要相应地延长时间,切勿心急。煮的时间短糯米可能熟了,但入口不够软糯,只有煮够了时间,最后粽子所呈现的口感会给你一个完美的交代。
粽子煮的时间较长,中途可以像煮饺子一样,往锅中添上三次冷水,根据所煮时间的长短均匀间隔,比如煮小些的粽子需要煮4个小时,那就每次间隔1小时添一次水即可。
——老井说——
端午节在家包粽子如果包的量少,可以直接用高压锅煮,相对来说更节省时间和力气,电高压锅大概上汽后煮一个半小时即可,如若是明火高压锅,则煮一个小时即可。
煮粽子按照以上所列的小技巧煮就可以,保证煮出来软糯好吃,这次包的是北方的甜粽,用了两种粽叶,包的红豆蜜枣馅的,煮好后蘸上白糖,味道口感都很棒,大家更喜欢甜粽还是咸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最后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煮熟的粽子怎么保存?分享2招,放两个星期都没问题,很香很糯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导语:煮熟的粽子怎么保存?分享2招,放两个星期都没问题,很香很糯
端午节到了,家人又团聚在了一起,挺热闹的,餐桌上除了美味佳肴,还有又香又糯的粽子,不吃一两个怎么叫过节,不过每个人的胃都是有限的,又吃菜又吃粽子,哪能吃那么多,结果端午节过后粽子还剩下不少,而这些粽子都是煮过的,已经是熟粽子,该怎么保存呢?一旦保存不当,粽子会慢慢变干,口感差吃着也不香,还会变质坏掉。
在端午节前就有很多人忙活着包粽子了,一包就是一大锅,毕竟做一次粽子挺费事的,所以多数人就想着反正要忙活,那不如一次多做点。可多做的粽子,一两天根本吃不完,一次吃多了难受,天天吃又难免难受,这该如何是好?
很多人保存粽子,都习惯将粽子直接塞进冰箱,这么做是不对的,放冷藏的话,粽子会慢慢坏掉,放冷冻的话,粽子会慢慢变硬,口感差,香味也会流失。
煮熟的粽子怎么保存?分享2招,放两个星期都没问题,很香很糯!我每年端午节都会多做一些粽子保存起来,吃的时候像现做的一样。
下面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保存粽子的 *** ,非常实用,相信你可以用得上,快来看看吧。
之一种 *** 的做法:
先准备一个深一些的桶或者别的什么容器,放在家里最阴凉的地方,把熟粽子放进桶内。
倒入足量冷水,没过粽子即可,每天想吃的话,捞出一个剥皮就可以吃了,想吃热的可以放锅中蒸几分钟。
还有两三天不能及时吃完的话,要给桶里的水换掉,每隔一两天换一次水,粽子这么保存不容易坏,口感也没发生变化。
过去家里没有冰箱的时候,老妈经常用这个 *** ,粽子没有出问题,但利用这个 *** 的前提是,要家里足够凉快,而且要勤换水。若是家里实在太热了,天天像个蒸笼似的,那就别用的一种 *** 了,可以看看第二种 *** 。
第二种 *** 的做法:
粽子要彻底凉下来,用保鲜膜包起来,这么做是为了让粽子降低和外界接触的机会,粽子内的水分也流失慢,保持不干燥。
每个粽子都包好后,将粽子分几份装进保鲜袋里,这样分袋装,便于存放,要吃的时候也很好取。
把保鲜袋内的空气排掉,再扎紧袋口,给冰箱冷冻室腾出空间,放进冰箱里冷冻。
等到想吃的时候,把粽子取出,放蒸锅里回蒸一下即可。
这样保存后,粽子不容易变质,保存时间长,粽子吃起来像现包的,存放两个星期绝对没有问题。
这个 *** 和超市冷冻粽子的原理差不多,水分流失少,粽子就会软糯口感不好。
这两个 *** 你都学会了吗?我个人比较推荐第二种 *** ,因为这么做每个粽子都是隔离开的,还包裹得很好在冰箱冷冻,粽子不容易滋生细菌,吃着更健康,而且放进冰箱后就不用管了,比较省事。不妨试试?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不管煮什么粽子,下锅前后多注意这几点,粽子香甜软糯一点不夹生“喂,儿子,今年端午节回来吗?”
“额…,可能不回来吧!你跟我爸在家要照顾好自己。”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一转眼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快到了,今年已经过了一半,生活却还是乱糟糟的,感觉一事无成,说实话,实在不好意思回去。
端午节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民间是一个相当隆重的日子,到了这一天,人们会举行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放纸鸢、睇龙船等活动,这些都是流传千年的端午习俗,而端午吃粽子是流传最广泛的习俗之一,粽子也成为了端午节代表性“美食”。
虽然每年临近端午节时,超市都会提前摆满粽子,但是很多人还是喜欢自己在家包粽子吃,既经济实惠,又美味放心,而且一家人一起动手,还能体验 *** 过程的乐趣。
包粽子并不难,只要提前把糯米泡好、馅料准备好,再用粽叶把糯米和馅料包紧,用绳子捆紧实,不漏米就行了,关键就在于煮粽子,有人会说煮粽子还不简单,直接把粽子丢水里煮熟不就是了。
确实如此,可是有的人煮出来的粽子不是夹生,就是没味或香味不浓,其实煮粽子也是有技巧的,要想粽子煮的好吃,这“三步”要牢记,煮出来的粽子软糯香甜不夹生,而且粽香味浓郁,端午节快到了,赶紧收藏好,学会了家人就有口福了。
之一步:冷水下锅煮
有些人觉得煮粽子,冷水下锅和热水下锅应该没什么区别。
其实是有区别的,就好比我们给肉类焯水时,如果热水下锅煮,肉质表面一层很快缩紧,导致外面热水难以进入,里面血水出不来。
煮粽子也是一样的,如果热水下锅煮,外面一层的糯米很快熟了粘连在一起,导致外面的热气很难进入中心的位置,这样煮出来的粽子就容易夹生有硬芯。
正确做法:先把粽子放入锅中摆好,然后一次性加满没过粽子5cm的水,先大火煮开,然后盖上盖小火煮3个小时,随着水温的升高,水也慢慢把热量带到粽子里面,这样煮出来粽子不会夹生。
第二步:加适量盐和小苏打
煮粽子还要加盐和小苏打吗?有必要这么麻烦吗?
有,当然有。
很多人煮粽子都是直接用清水煮的,虽然也能吃,但总感觉差点什么味,没错,差的就是盐和小苏打在煮粽子时发挥作用的味道。
喜欢吃白粽子的人很多,白粽子本身没什么味道,如果蘸糖吃又怕太甜,不蘸糖又没味。俗话说“要想甜,加点盐”,煮粽子的时候,往水里加点盐,可以激发糯米的甜味,而且盐水的渗透性强,可以让粽子受热更加均匀。
加入小苏打的作用是让粽子更软糯,粽叶更加柔软不易破,因为小苏打是碱性,还可以让粽子煮的过程中营养流失更少。
第三步:煮好焖一个小时
粽子煮好以后,一般满屋飘香,让问闻到就是食欲打开,忍不住刚煮好就拿出来吃。
虽然这个时候也是可以吃的,但是粽香味还没出来。
正确做法:粽子煮好以后,直接关火,不要揭盖敞气,直接焖上一个小时,这样粽味的香味就会慢慢进入粽子中,吃起来粽香浓郁,更加软糯入味。
买粽子时如何挑选
包粽子虽然有乐趣,但是耗时间,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很多年轻人还是喜欢买粽子,可是粽子像月饼一样,都是节日美食,过节后就很少有人吃了,而生产厂家不可能每年能把生产的粽子卖完,所以在市场上也有一些去年的“陈”粽子,我们如何去挑选呢?
1.看包装:现在很多超市的粽子都是独立真空包装的,这时我们要看好包装上的标签,是不是最近生产的,包装是否有蓬松漏气的现象。
2.看颜色:粽叶一般是绿色的,是不是颜色越绿越好呢?当然不是,一般的粽叶煮过后颜色会变暗,如果煮过后粽叶是碧绿色,说明粽子用的是“返青粽叶”,这种粽叶是经过特殊处理,还是不吃为妙。
3.闻气味:买粽子时更好闻一闻味道,如果带有粽叶和糯米的清香味,说明是好粽子,如果带有酸味、蛤喇味、或没清香味,说明放的时间很久,建议不要买。
剥开能放多久?煮好还是蒸好?原来粽子还有这些讲究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人间烟火,风味长存,关注我,每天为您分享不同的美食知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感谢观看。
端午
安康
端午佳节
粽子作为传统节令食品大量上市
您在选购、辨别、烹煮和食用粽子时也请勿忘“安全”
一定要注重食品质量
那么粽子应该如何选购?
到底“蒸“”煮“哪个更加有营养?
哪些人又确实不适合多吃粽子?
一起跟小九来了解一下吧
选购粽子做到“一闻二看”
粽子要通过正规可靠渠道购买并保存相应购物凭证,要看清外包装上的相关标识是否齐全;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粽子,不要购买超过保质期的粽子。选购粽子叶切记“一闻二看”,闻起来有金属化学味道,或是看起来颜色过于均匀的,可得留心了。购买粽子时勿过度追求粽叶颜色,正常粽叶在 *** 过程中经过高温蒸煮,颜色会发黄发暗。
通州区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遇有闻起来有金属化学味道,看起来颜色过于均匀的要多留心,自己不要购买的同时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打开的粽子室温下别超过2小时
对于真空包装类和速冻类粽子,购买后按照标签所示方式保存,并按照标示食用 *** 加工食用。生熟粽子分开贮存,打开的粽子放在室温下不得超过2小时。如您发现购买的粽子和生产经营粽子的单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可拨打12345投诉举报 *** 。
新华社 张爱林 摄
北京熟透食用,老人、三高应少吃
烹饪粽子时,需要蒸煮较长的时间才能煮熟煮透,尤其是含有杂粮或杂豆的粽子。另外,速冻粽子因淀粉返生、脂肪凝固等原因,不宜直接食用,应当煮熟煮透后方可食用。冷藏或冻藏过的粽子,食用前也要彻底加热。
粽子大多属于高碳水化合物(糖、淀粉等)、高能量的食物,如甜粽、肉粽等,因此不易消化,不宜多吃。老年人消化系统机能减弱,为减轻胃肠负担,更应少吃,对于糖尿病、三高、肝胆等疾病患者,在食用时应尤为慎重。另外,食用时更好搭配蔬菜、汤羹等,以均衡营养,更易消化。
粽子是蒸的好还是煮的好?
关于蒸粽子还是煮粽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有人认为蒸粽子好吃,因为可以保留粽子的营养;也有人认为煮粽子好吃,觉得粽子经过水煮,可以更加入味且糯米会变得特别软,那到底用什么 *** 更好呢?
当下市场上的粽子主要分两种,一种是现包粽子,另外一种是速冻粽子。粽子的种类不一样,采取方式也不一样。
新华社 张爱林 摄
速冻的粽子,煮熟即可
市场上速冻的粽子,都是工业化 *** ,快速把食品冻结,对产品的贮藏温度非常的严格。这种粽子更好用煮的方式,速冻粽子就和速冻饺子一样,它不需要解冻就可以直接 *** ,水烧开以后,冲洗干净的粽子,直接进去煮15分钟即可。
如果是用蒸的方式,因为粽子是在零下18摄氏度保存,里面的冰晶没有水渗透进去,加热时间也会大大延长。
现包的粽子,分两种情况
有的人包粽子,为了保留粽叶的香味,会把它浸泡在盐水中,接着捞出来,放入自己浸泡好的糯米,还有馅料。这种粽子是需要煮的,因为粽叶煮了以后,香味才会融入到糯米中,吃起来才会比较爽口。此外,现包的粽子,糯米浸泡的时间如果不是特别长的话,用蒸的方式有可能夹生,因为里面的水分不够。
煮过的粽叶包的粽子,而且糯米浸泡时间比较长的话,这种直接蒸可以了,因为香味可以保留,而且蒸的话不至于太软糯,也保证了口感。
如果嫌辨别起来麻烦的话,直接采用煮的方式也可以,像第二种情况,糯米浸泡时间久,粽叶煮过再包,这样 *** 的粽子还是比较少的。
哪些人不适合多吃粽子
粽子有清热除烦、通利小便、健脾暖胃,非常适合初夏食用。除了追忆屈原的文化传统,端午时节正是农忙时节,古人这时候体力劳动大,天气又热,身体消耗很大,而且古人多是缺营养的状态,这时候吃点补虚的粽子是很好的。如今呢?我们吃得太好,动得太少,很多都是脾胃受伤,营养过盛的代谢病(高血糖、高血脂等),端午放假可能运动更少了。而且吃黏黏的糯米食物往往咀嚼不充分,脾胃运化它就需要更多的动力,正常人过节吃一些还好,如果本就是脾胃虚弱的人,负担太大脾胃就容易反抗了。而且有些人更加不宜多吃糯米粽。
1、脾胃虚弱,痰湿重的人
平常痰湿重,整天觉得疲倦、没力气,肚子胀闷,经常打嗝,胃酸较多的人,就不要吃了,特别是凉的粽子更要避而远之。
2、小儿经常口气酸臭、大便臭,容易积食的
3、湿热体质,痰火偏盛的人,舌头黄腻黄腻的
4、老人、病后消化能力较弱的
5、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因为
升糖快(GI值70),比白糖还快,所以糖尿病人和高血脂患者也不推荐吃。
粽子好吃可不要吃太多哦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
粘性大不易消化
如果吃多了容易引起腹胀
因此每次可以少吃一点
同时可搭配蔬菜、水果等
以帮助肠、胃蠕动,避免消化不良
内容来源:新华网、每日养生、通州市场监管局
来源: 北京交通广播
端午节煮粽子,先听听这些经验,用冷水还是热水?煮多久?大不同“端午浓情至,粽叶飘香时”,临近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些端午节的传统美食——粽子。有的会直接买来包好的成品粽子,有的则会提前去买粽叶、泡糯米,自己亲手包上一大盆粽子,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着食用。
软糯鲜香的粽子,口味多样,南方人偏爱咸香的肉粽子,北方人则更喜爱包了豆沙、花生、红枣一类的甜粽子。但无论是哪种口味的粽子,在吃之前都要面临同一个问题,那就是“煮粽子”。
这煮粽子听起来虽简单,可实际上蕴含了不少道理和小窍门在里面。如果掌握不好,煮出的粽子极有可能会夹生,吃起来也不香,因此而被剩下浪费了。
在煮粽子之前务必要先弄懂,粽子是用开水煮还是冷水煮?又要煮多长时间?怎样煮粽子才更好吃?等等这些问题,只要了解了,用对 *** 了煮出的粽子才会软糯更好吃。
一、粽子用开水煮还是冷水煮?
煮粽子时遇到的之一个难题,就是纠结到底是开水下锅好,还是冷水下锅好。大部分人都认为,粽子一定要冷水下锅,不然会导致粽子外熟内生,还有可能把粽子煮散了。
其实,煮粽子用冷水或开水都可以,只不过要区分开甜粽子和咸粽子。冷水更适合煮甜粽子,像豆沙馅、红豆馅、蜜枣馅等一类甜味粽子,冷水下锅会让糯米及其他馅料逐渐升温,粽叶的香气也会逐渐渗透进糯米里,让甜味的粽子吃起来更清香不腻,无论是外层的,还是里面的糯米也都会被煮的更软糯一些,和豆沙馅等馅料融合的更好。
煮咸味的肉粽子更适合用热水,粽子直接下入热水后,外层的糯米遇到热水会迅速膨胀变熟,糯米会交织成一层黏膜,能够很好的包裹住粽子里的肉香及肉汁,不会轻易的流出来,这样煮出的咸肉粽肉香四溢,吃起来也是鲜香美味。另外,热水下锅的粽子只要煮够时间也无需怕它会夹生,包裹的严实也不会轻易散开。
买来的冻粽子也要热水下锅,因为这种冻粽子一般都是熟粽子了,冷水下锅煮的时间就过长了,粽叶容易烂,粽子也可能会散,所以热水下锅稍微煮一下,煮透就可以了。
二、煮粽子需要多长时间?
煮粽子是不能心急的,一定要煮够时间,才能保证粽子煮透了,口感软糯可口,放凉之后也不会回生。粽子至少要煮三个小时,如果个头再大一些,则要适当的增加煮制的时间。
之所以粽子要煮这么长时间,是因为糯米是完全被粽叶包裹住的,而且糯米粒全部都紧凑的挤在一起,受热的面积很小,热量也要穿过粽叶,再一层一层的传递进去。如果时间煮的太短,粽子就很容易出现夹生的情况,即使糯米吃起来都熟了,但口感可能也没那么软糯,香甜味也没散发出来。
煮粽子时要记得加够水,煮的时间较长,中途可以每隔一小时添一次水。如果是用高压锅煮粽子,上汽后大约压煮30-40分钟即可。
三、煮粽子记得加两样
在煮粽子的时候不要直接用清水煮,要记得加两样东西,分别是小苏打和盐。
小苏打是一种碱性物质,而粽叶属于酸性的树叶,糯米也属于酸性食物,如果适当的加一点小苏打进去煮,能很好的中和粽子的酸碱性。一方面可以让粽子吃起来的口感更为清香软糯,不会发酸。
另一方面,许多朋友在吃过粽子后,多会感觉胃里沉甸甸的、不消化的感觉,而煮粽子时加点小苏打,也可以让粽子变的更好消化吸收,从而减轻肠胃不适感。
煮粽子时水中放一点盐,也是为了让粽叶的香味能够更多的被激发出来,粽子也会煮的更为紧实一些,不会轻易散块,入口也会软糯,并且延长粽子保存的时间。另外,盐的加入,也会给粽子增加底味,甜粽子吃起来会更香甜,咸粽子则吃起来味道会更浓郁。
可能有的朋友会觉得,煮甜粽子加盐会窜味,让粽子的味道变得奇怪,其实并不会,盐的加入反倒会抑制住粽叶里残留的酸涩味,让甜味更突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南方朋友会喜欢拿水果蘸盐、蘸酱油的原因。
如果煮甜粽子还是觉得放盐不合适,放两勺糖进去也行,要比清水煮出来的好吃的多。
四、分享红豆蜜枣粽的做法
所需食材:粽叶、糯米、红豆、蜜枣、花生、桂花
1、取适量的糯米、红豆和花生,分别淘洗两遍后加清水浸泡一个小时。粽叶用清水浸泡一小时,再放入清水锅里加盐,开火煮五分钟,捞出后再泡入冷水中。
2、泡好的糯米、红豆、花生倒入多余的水,混合在一起,里面放入几勺桂花和适量的白糖,搅拌均匀。
3、拿一张泡在水里的粽子,折成漏斗状,盛入混合后的糯米,放入蜜枣,把余下的粽叶折下来盖住糯米馅,封好边系上彩线捆扎好。
4、包好的粽子先放清水里再泡上三四个小时或是一晚上,再下入冷水锅里,加少许盐,煮三小时,中途适当添水,粽子煮熟透即可关火,再焖上半小时取出食用。
——老井说——
许多朋友在包粽子的时候,为了让糯米更好煮熟,通常都会提前将糯米泡上一晚或是三四个小时以上。这样包出的粽子煮起来确实容易熟,但却容易把糯米的米香味给泡出来,香味也随着水给倒掉了,更好是包之前缩短浸泡的时间,在包好粽子后,再一起浸泡几个小时,这样粽叶会包裹住糯米的香气,煮出来的粽子会更香,糯米也好熟,吃起来也会更软糯香甜。而且,煮好后一定要再焖上半个小时到一小时,粽香味会更浓郁。#端午节#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