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甲鱼非常简单,猪肝就可以,猪肝腥味浓烈,晚上放10个地插,运气好可以收获10个甲鱼,即使没有钓到甲鱼,黑鱼,大口鲶鱼,也会钓到几条,有时间还有大鲤鱼。
本期超锅给大家分享钓甲鱼的 *** ,从钓点选择、饵料准备,垂钓 *** ,三个方面来了解甲鱼出没的地点,用适口的饵料来钓,收获自然不会差。老司机请绕道,干货分享,建议收藏转发,看完必有收获。
之一点:找到甲鱼藏身的地方。
气温低的时候甲鱼不怎么活动,气温到达20度以上,甲鱼甲鱼会出来下蛋。晒太阳。当我们钓鱼的时间,窝子打好后不要着急下竿,让窝子多发一会。这个时间可以到处看看。
沙子多的浅水,沙土多的水草附近,如果这个水域有甲鱼,一般呆在这些地方。到了晚上甲鱼还会上岸,有脚印留下来。看到鸡爪式的脚印,附近肯定有,下钩必有收获。甲鱼喜欢把自己埋在泥沙里面,在呼吸的时间,水面会冒出水泡,大小在5里面左右,看到后可以拿钓伞的支架,顺着气泡往下挖,直接就抓起来了。
如果看不到这些特征,就需要选有水草的浅滩,甲鱼也会在这些地方捕食小鱼小虾,螺河蚌。甲鱼受到惊吓会躲进石头底下,或者钻到沙堆、淤泥里面,如果水底没有结构,光秃秃的,附近肯定不会有甲鱼。
第二点:钓甲鱼的饵料选择:
钓甲鱼的饵料有很多,水边的田螺把壳砸碎,肉挂上去就可以钓。小青蛙,泥鳅,黄鳝,小指粗的大蚯蚓这些都可以。首选的还是猪肝,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猪肝腥味重。猪肝要新鲜的。切成小块,根据你的鱼钩大小,把钩尖包住,这样甲鱼在吃猪肝的时间直接就吞到肚子里面去了。
第三点:钓甲鱼的装备和钓法。
传统钓甲鱼用的针,横着绑,甲鱼在吃猪肝的时间直接把针吞到肚子里,吞进去就横起来了,吐不出来。取钩只有把甲鱼杀死后才取得出来,钓多了吃不完养不活。甲鱼死了不能吃,据说有毒,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我是没有死过。
钓甲鱼的线组很简单,一个钩一根线就可以了。我是自己做的线组,12号大立马做的主线,2号大立马做的子线。鱼钩用10号左右的伊势尼鱼钩,带歪嘴的鱼钩都可以。线组长度在10米左右,单钩。双沟中鱼后容易挂底,跑了可惜。
线组可以可以自己做,一个地插加一个泡沫线圈,塑料瓶也可以。网上买也便宜。钓甲鱼靠的不是质量,是数量。以多取胜。
钩扔出去之后把线往回拉一点,不要绷紧。我们去看的时间线还是弯曲的,说明没有鱼吃,不需要重新拉回来。线拉直了或者到处乱窜,说明有鱼了。钓到的甲鱼不要放鱼护里面,我原来不知道,结果鱼护被咬了一个大洞,不光甲鱼跑了,其它鱼也跑了。
钓甲鱼的时间白天选在下午,钩下好后不要经常看,隔两个小时看一次就好。天黑后下钩,在12点左右看一次。一般在前半夜上鱼。
即使钓不到甲鱼,黑鱼,鲢鱼,肉食性的鱼也会钓到,有时间还有鲤鱼。
学会的钓友麻烦双击加关注,我是你最真挚的钓友超锅,祝大家多多爆护!
大概是从四月份开始吧,我就有看到一些钓友钓到甲鱼了,当然我这指的是江河里或者是水库、荒塘等自然水域哈,养殖的小范围的鱼塘不算。钓到甲鱼,我自认为是个稀罕事,毕竟这东西比鲫鱼鲤鱼草鱼鳊鱼更少见,价格也更昂贵,像我们这边纯野生甲鱼都卖到几百块一斤了。很多钓友可能也和我一样,感觉野河中甲鱼是很难得的事,于是就特别羡慕,同时又想知道垂钓者用的是什么饵料、什么 *** ,心想自己也可以去试试,万一也钓到了呢。
实际上,钓这玩意儿你先别去问有没有什么秘籍,我觉得祖传秘方都比不上资源好!
其他鱼种看不看资源呢?也看,但是像鲫鱼鲤鱼这类常见鱼种,在江河湖库中一般都会有分布,只是量多量少的问题,而甲鱼包括一些比较珍惜的鱼种如鳜鱼、鳗鱼,不是量多量少的问题,可能在某些水域压根就没有,或者是极少极少。
拿我老家的江河小溪来说,有甲鱼也有鳜鱼,连鳗鱼都见到有人钓起来过,但是这一条江河每天有数十人在作钓,一年可能就被钓起个一两个,你说这密度不和中彩票的概率差不多么。如果你真的想钓甲鱼,那我认为至少得见过或听过有人曾经钓起过,如果贸然去钓,信心会严重受挫的。
钓甲鱼的 *** 之一:如何用手竿作钓
除非是知道这个地方有甲鱼且有一定的密度,否则是不建议专门用手竿去钓甲鱼的,因为成功率比较低,真的要钓那我觉得也是水域面积越小越好,像一些小塘、比较窄的河道可以一试。
正常情况下你要是想钓甲鱼,就拿两根竿或者三根竿,一根作为主竿、钓鲫鱼鲤鱼或者抽白条都行,其余两根挂个猪肝丢一边钓甲鱼。因为猪肝的话,鲫鲤并不怎么爱吃,小鱼也不会闹,并不会有很多杂乱漂相,不会太让你分神,所以你用多根竿也行。
对了,像汪刺鱼、鲶鱼这类食肉鱼种可能也会吃猪肝,但没有关系,这些鱼都不怎么聪明,不需要像鲫鱼那样抓口抓的那么及时,你把钩子放大点,吃进去也比较难吐出来,缺点是容易深喉。
钓甲鱼的 *** 二:下多钩,采取“广撒网”的办法增加上鱼的概率
鱼钩下的越多、中鱼的概率必定越大,这是绝对的,甲鱼的话也有它喜欢待的地方以及特定地洄游路线,如果我们用手竿作钓、选错了钓位,空军的概率就很高,尤其是在资源不太好的地方。但是如果下多付钓组,那就可以很大程度解决这个问题,只要钓组够多,咱们每隔五米、十米下一个就不怕钓位不行了。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下太多钓组一是费时费力费钱,二是有可能被别人收走。
所以这种钓法我觉得首先要解决的是下钩时间,一般情况下都是晚上去下钩、大清早去收,而且要把线组藏得隐蔽点,因为不排除有夜钓的。钓组的数量,如果是废弃的塘、面积不大,那不需要多少,如果是野河、水库,那就说不清了,理论上肯定越多越好,大家根据自己的精力来选择吧。
这种钓组网上有卖,但实际上自己完全可以做,没什么难度, *** :准备一段30公分左右的树枝或者竹片,然后在顶端固定一个泡沫线圈(就是平常绕线组的那种线圈),接着截一段8~15的大力马线,三号五号都行,线一端链接树枝,另一端安装一颗铅坠、一枚八字环,八字环再链接子线,子线就是咱们平常钓鱼用的双钩子线,只不过需要用大力马来绑钩,钩子用专门钓甲鱼的钩尖内弯的那种,网上可以买到。当然你也可以子线上不绑钩,用根钢针来代替。实在不知道怎么做,你可以某宝上搜索甲鱼线组,然后根据它的样子,自己去模仿,特别简单。
注:钓甲鱼用钢针比较好取钩,用倒刺钩中鱼后要么直接剪断,生拉硬拽容易导致鱼死亡。自制线组,鱼线通常在5~15米,一般七八米用的比较多,具体看钓点面积、深度,通常甲鱼是靠边的。
甲鱼线组
钓甲鱼的钓点选择
如果用第二种 *** 下多组钩去作钓,那么对于钓位的选择不需要太严苛,因为咱这是属于“广撒网”的战术,只要在不同的地形下钩就行了,时间久了,钓得多了,你自然会知道哪些地方容易上鱼。如果是用手竿作钓,尤其是白天钓,我觉得更好是有水草、树枝等遮蔽物的地方,这种地方食物多、便于躲藏,如果水草比较多,就找菱角这一类能够铺在水面上的水草,这种水草既可以遮蔽阳光、又可以使甲鱼在露出水面换气的时候不那么容易被发现。
还有一种情况大家也别放过,就是水面上看起来水草不多,但岸上有很多杂草、树木、竹子,然后这些植物往外延伸可以在水面上形成一个阴凉区。这种地方甲鱼也喜欢待,咱们使用短一点的线组把饵丢阴阳交界处就行,可以斜着丢。
钓点
钓甲鱼用什么饵,要不要打窝
第二种钓法是不需要打窝的,也不太现实,如果是之一种钓法用手竿作钓,咱们可以适当地打一点。打窝的饵我个人感觉要方便、经济实惠,那就用腥味的颗粒,网上一搜一大把,钓黄颡鱼有一种腥味颗粒,那个也行。如果想针对性强一点,就用猪肝(切成小块)或者死虾,我记得以前有一位钓友分享过,把死虾买回来后放袋子里扎紧袋口丢太阳下晒几个小时,等虾发臭后再打窝效果比较好。打窝的量不需要多,野钓能钓着一个就谢天谢地了,打太多万一甲鱼进窝,把它喂饱就不好了。
饵料方面主推猪肝,切成三五厘米长一二厘米宽的长条型挂钩即可,采用新鲜猪肝、臭猪肝还是太阳下微微晒一下的猪肝,其实都是可以的,我都试过也都钓到了,具体哪个更好没试出来。饵料也可以用虾肉、鱼肉、青皮大蚯蚓,反正腥味的就行了,像野钓有的时候用腥味的商品饵照样也能正口钓起甲鱼。
猪肝
钓法上的注意事项
下多钩作钓,前面说了一般是晚上放早上去收,除了线组放隐蔽点,其他没什么特别的注意事项,而且晚上黑灯瞎火的为了安全着想也不太建议老在水边溜达,要是你白天放,可以隔段时间去拉拉线组看有没有鱼中钩,偶尔也去换换饵料。
手竿作钓换饵的频率可以高点,像猪肝在水里泡久了会发白,血腥味会降低,这样诱惑力就大大减小了,我一般是看猪肝发白就换,用虾肉鱼肉作钓同理。
用手竿作钓如果你有空闲,一定要多注意观察水面,因为甲鱼每隔一段时间要出水换气,夏季水温高、天气闷热,换气的频率会很高,只要你看到甲鱼浮头了,马上挂饵料抛到它附近,然后等着,此时中钩率高达99%,反正我遇到这种情况都能钓起来。
另一种是看鱼星,甲鱼的鱼星我看网上有很多种说法,流传比较广泛的是“鱼星密集,呈双行带状或圈状,大小不等,移动缓慢”,另一种说法是甲鱼鱼星不成团、不连串、不移动、不易散,都是单颗出现且有间隔。但我遇到的情况是那种一连串的泡泡,每颗泡大小差不多,明显感觉是甲鱼在水底移动形成的。
例:某年夏季我在一农庄钓鱼,我知道里面有甲鱼,所以特地带了猪肝前去,但是上午的时候我并没有挂猪肝,而是挂玉米钓草鱼鳊鱼。到了下午二三点的时候,一甲鱼在近岸五六米的地方露了头,我当时非常激动,赶紧起竿换饵,一起竿可能被甲鱼察觉到了,见它马上沉了下去。当时由于猪肝是放塑料袋的,而塑料袋又是放在钓箱里,所以把袋子拿出来、解开,再把猪肝挂钩上,中间花费了不少时间,刚丢下去浮漂并没有动静。但我没有放弃,以它露头的地方为中心,前后左右试了个遍、而且不停的挑逗,在几分钟以后我明显看到一串泡泡冒了出来,并且逐渐向钩饵位置靠近,我猜测是甲鱼闻到了味道、慢慢爬过来了。于是我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并且眼不离漂、手不离竿,果然,鱼星到了钩饵附近时就没了,但浮漂却产生了动作,为了保证一击必杀,前面的小顿口我都放了,等到浮漂被拉黑才敢提竿,最后顺利中获一只斤把的甲鱼。
最后补充:
纯自然水域,甲鱼是可遇不可求的,大家如果真的想钓获,我认为还是采用多组钩的 *** 比较靠谱,要是凭一杆一线两个钩去钓,那中鱼的希望比较渺茫。市面上有很多诱钓甲鱼的中药包、小药,那个东西我也用过,说实话感觉是有点用,但主要还是看甲鱼的密度,如果你钓的这一片区域没有甲鱼经过,那也是白搭,因为小药再厉害,它不可能把气味扩散到几十米以外的,况且几十米以外也未必有甲鱼。
【作者简介】:小飞,一个90后钓鱼爱好者,希望用文字记录垂钓的美好、把心得留给需要帮助的人,欢迎渔友们关注
稻田生态养殖中华鳖应怎么做?只要 *** 对了,一亩地赚两亩地钱文 | 三旬后的理想
编辑 |三旬后的理想
中华鳖是我国特有的鳖种,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可用于烹饪和药材,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吸引了众多养殖户的养殖兴趣。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养殖方式,导致鳖的质量较差。
在养殖过程中,除了注意选择优质的鳖苗外,还需进行合理的繁殖,并引入稻田健康生态养殖技术,以恢复中华鳖的优质品质。
?——【· 中华鳖种质优选 ·】——?
现存问题
目前中华鳖的种质正面临严峻的情况。养殖户规模较小,鳖的数量有限,导致繁殖时多为近亲交配,这大大降低了基因的多样性,使得鳖的自身抗性和病菌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物种的退化。
由于人工养殖条件较好而缺乏自然环境下的优胜劣汰,养殖户为追求经济效益大量繁殖鳖,无论基因是否优良都得以保留,这对保护物种资源非常不利。
近年来引入外种鳖较多,而中华鳖品种特殊,一旦发生杂交现象就会导致中华鳖品种纯度下降和质量下滑。
此外,由于采用集约化的养殖方式,通过现代科技改变鳖的生存环境,延长繁殖期、增加产卵量,使鳖失去冬眠等生活习性,对其造成了巨大危害。
中华鳖的种质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为了保护中华鳖的种质和优质品质,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养殖方式。在养殖过程中遵循科学的原则和 *** ,以确保中华鳖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发展。
种质优选 ***
为了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应注意以下几点:
之一,选好亲本。作为繁殖用的鳖,品质非常重要。首选野生鳖,其次是经过常温养殖一至两年、自然过冬并达到性成熟状态的非血缘关系养殖鳖。亲本鳖应是五、六岁以上,健壮、肥大,繁殖能力强(多次产卵),无病无伤,外形体色正常,行动敏捷。
第二,建立相对封闭的生产体系。收集和培养亲鳖,以及繁殖和养成稚鳖应在自己的养殖单位完成,减少因引种和运输导致的疾病传播和损失。
第三,严格筛选鳖苗。制定严格的筛选标准,保留优质的鳖苗,及时剔除不合格的鳖苗,以保持鳖的高质量。
?——【· 中华鳖稻田健康生态养殖技术要点分析 ·】——?
稻田选择与改造
在养殖中华鳖的产业中,设施是基础,而稻田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鳖的养殖场所。具体要求如下:
稻田的水源必须充足且没有污染,水质指标要符合渔业养殖用水标准;
进排水设施必须通畅,以保持水的充分流动,确保水质始终符合标准等。只有符合以上标准,稻田才能满足鳖的“三喜三怕”的需求。
选择适合的稻田之后,还需要对稻田进行一定的改造。例如,加固田埂可以提供鳖休息、产卵等基本活动的场所,并保证水的正常流通。另外,可以开挖鳖沟,既能在夏季甚至干旱季节保持水源,也为鳖提供活动场所。
稻田作为中华鳖养殖的场所,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并进行适当的改造,以提供良好的环境满足鳖的需要。
设立防逃设施
为了防止中华鳖逃跑,必须在养殖地周围设置防逃措施。以下是两个重要的建议:
之一,需对田埂进行建设。可以使用塑料薄板,沿田埂外围挖掘一个深度约二至三十厘米的沟槽,然后将塑料薄板埋入其中。
确保薄板露出土地的高度超过五十厘米,并且每隔一至两米用木棍进行支撑固定,防止薄板倾斜。对于养殖地的四角,应使用弧形薄板,以防止出现连接不紧密的漏洞。
第二,对进排水口也需要建设。需要安装阀门和铁制网,当不需要排放或进入水时,严格封闭进排水口,以防止中华鳖通过进出水口逃跑。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防止中华鳖的逃逸,确保其安全留在养殖地内。
苗种投放
在投放中华鳖苗种之前,需要注意对养殖地点进行消毒,可以采用生石灰干法消毒的 *** 。
在养殖地中留下约十五厘米左右的水,按每亩地一百五十千克生石灰的标准化水进行泼洒,杀灭其他有害生物。将养殖地暴晒七天后,重新注入新水。
对于水稻,也需要选择优质高产高抗的品种,并严格按照肥床旱育模式进行育苗。在种植时,有一定的密度要求,更好使用大垄双行技术,即每两行为一组,组内行间距为二十厘米,组间距为四十厘米。
中华鳖苗种应在水稻种植后二十天开始投放,放养密度应为每亩二百只。幼苗应选择体型宽大、体色正常、体质强壮、反应敏捷且规格相差不大的苗种。
在投放之前,幼苗需要在浓度为每克二十毫升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十至十五分钟,以消毒和杀灭携带的致病菌和寄生虫,以保证养殖地的水质和环境的卫生。
饲料投喂
中华鳖主要以肉食为主,喜欢食用新鲜的鱼虾、螺蚬肉等饵料。然而,在投放饵料时,也应搭配一些天然植物性饵料,如豆类、玉米、瓜菜等,以及中华鳖专用饲料,以确保饮食的营养均衡。
需要注意的是,动物性饵料在投喂之前同样需要经过强氯精或二氧化氯消毒,以杀灭可能附着在饵料上的致病菌和寄生虫,避免因饵料导致中华鳖群体生病,同时也避免对养殖环境造成污染。
在养殖过程中,投喂饵料时应注意搭配不同类型的饵料,保证饮食的多样性和营养均衡,并确保饵料的卫生消毒,以提高中华鳖的生长和养殖环境的质量。
日常管理
要进行水的更换和水位的调控。每半月每亩地使用15至20千克生石灰进行泼洒消毒,同时需要注意及时加水和换水。在水稻栽种初期,要保持水位在15厘米左右,而其他时间水位应保持在20至25厘米之间。
保持饵料台的清洁。定时清理饵料台上残留的食物,并使用浓度为每升5毫克的漂白粉溶液进行洗刷消毒,以避免发霉发臭污染水质。
每日都要进行巡查。观察水位、水温、水质、中华鳖的生长情况以及防逃设施是否被破坏导致逃逸等情况。在大雨、干旱天气时应增加巡查次数,以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利用稻田养殖中华鳖是一种健康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将中华鳖养殖与稻田种植相结合,符合“提质、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
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中华鳖的品质,同时还与水稻共同生长,减少了成本并增加了收入。它能够充分激发养殖户的积极性,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稳定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疾病防治 ·】——?
在中华鳖养殖中,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严格要求苗种、水体、饲料台、晒台和养殖工具的消毒,确保清洁卫生。可以使用环保型消毒剂对它们进行处理。
投喂优质环保饲料,避免使用污染物质。可以适时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培养饵料,以维持水体的清新和营养丰富。
加强病害的监测与预防,使用高效、低毒、无污染的环保型中草药来控制和预防疾病。杜绝使用禁用渔药,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渔药使用准则进行防治。
在实施防治措施时,可以通过多个环节来实现。比如进行环境消毒,对鳖体进行消毒,对饲料进行消毒,以及对工具、饲料台和晒台进行消毒。此外,还可以通过内服药物来进行消毒。
为了保证中华鳖的健康养殖,我们需要遵循合理的防治原则,进行全面的消毒和预防措施,确保养殖环境的卫生和水质的良好,同时杜绝使用有害物质,促进可持续的养殖发展。
?——【· 结语 ·】——?
通过中华鳖的养殖,我们可以看到它作为一种健康、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在稻田中的应用。它不仅提高了中华鳖的质量,还与水稻共同生长,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粮食生产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我们也要牢记“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严格要求消毒、投喂优质环保饲料,并加强病害的监测与预防,杜绝使用禁用渔药和有害物质,实现可持续的养殖发展。
中华鳖养殖不仅给养殖户带来了经济效益,还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鼓励更多人加入中华鳖养殖行业,合理利用资源,推动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养殖的成功离不开养殖户的辛勤努力和科学管理。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中华鳖养殖业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的中华鳖产品,同时为农业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甲鱼养殖是时候池塘的养殖技术你知道几点?现在爱吃甲鱼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因为甲鱼的味道鲜美,还有一些功效,那么养殖甲鱼的朋友在池塘饲养的时候,自己的技术不够,知识不足,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甲鱼的养殖技术。
1、池塘的选择首先是池塘的选择。因为甲鱼喜洁怕脏、喜阳怕风、喜静怕惊的特性,我们在池塘的选择上一定要重视。池塘要远离各种污染源,保持清洁,在养殖前进行杀毒工作。应当设置给甲鱼晒背的地方。四周当然少不了防止甲鱼逃跑的设施,高度一米左右即可。
2、甲鱼苗的选择现在甲鱼苗主要来源于工厂化育苗和专业户批量生产,还有市场种大小不一的野生甲鱼,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在甲鱼苗正式养殖前,要进行为期15天的分级暂养,让甲鱼适应环境。
3、饵料的选择甲鱼虽然说是杂食性动物,但是更加偏爱肉食。所以,在 *** 饵料时,我们可以选择畜禽的内脏、残料等天然饵料,这样既能让甲鱼摄食更加有效率,也能降低养殖成本。也不要不忘记给甲鱼配置少量的植物性饵料,营养要搭配均衡嘛。
4、注意事项甲鱼是变温动物,体温会随着水温而变化,摄食量也会随着水温而变化。在水温低于15℃时,甲鱼会停止进食,进行冬眠。20~30℃是养殖甲鱼的适宜温度,摄食量和食物转化率都正常,高于32℃,甲鱼的食物转化率就会降低。为了让甲鱼生长更快更好,一定要做好水温调节工作,让甲鱼处于适宜生长的温度中。
因为甲鱼喜洁怕脏的特性,我们不但在养殖之前要清洁水塘,在养殖时更要注意水质问题。池塘的水三天更换一次,一次更换三分之一水量,定期进行进行池塘消毒工作。也可以在池塘种植少量的水生植物,比如水葫芦、水浮莲之类的,这些水生植物能有效提高水质,增加池塘的含氧量。
上述就是给大家介绍的甲鱼的养殖技术了,希望文章能够对大家的养殖有所帮助。
前言:闲暇的时候,我总是喜欢看着我桌面上的小水族箱发呆,不仅是被观赏鱼通身的绚烂颜色所吸引,还因为这个水族箱,虽小,但却是一个浓缩的水下世界。现在想来,在我养过的观赏鱼里,我尤其偏爱喜欢吃活蟑螂的龙鱼。
虽然我养龙鱼也曾养了掉眼,也曾出现过掉鳞,但是却没有养死过。其实,不管是养小型观赏鱼还是养龙鱼,还真的是需要一些小的技巧,掌握了这些技巧,水族箱里的这些精灵们才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视觉享受和漫无边际的遐想。
龙鱼有多种,常见的有银龙鱼,金龙鱼,红龙鱼。它们都属于骨舌鱼科,属于大型的淡水鱼。下面列举了它们的饲养 *** ,投喂技巧,还有水族箱的清理和维护。下面是我个人的一点点心得,希望能为养龙鱼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
(一)龙鱼饲养的不同阶段
龙鱼的性格随和,可适当混养,饲养起来相对简单。可以和龙鱼一块混养的有泰国虎,火箭,金菠萝,皇冠九间等大型鲶鱼科淡水鱼。但体长都不要超过龙鱼身长的一半,因为这类鱼都属于中下层水域的鱼类。而龙鱼却是属于上层水域鱼类,这样它们可以互不干扰,各自悠闲活动。
龙鱼的饲养,目前偏向采取少投饲料,多次投放的 *** 。龙鱼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的次数也是不同的。
1,龙鱼的鱼苗阶段
投喂次数,6到8次为宜。投喂时间安排在龙鱼食欲旺盛阶段,当然这取决于水温和溶解氧量。通常投喂时间可以安排在上午十点到晚上六点之间为宜,晚上不投喂。时间在5到10分钟喂食完更佳。
2,龙鱼的幼鱼阶段
幼鱼阶段是指龙鱼在12厘米长度以下的阶段,开始吃生饵时,可以喂刚脱壳的白色面包虫,或者是刚脱壳去头的小虾还有血虫等。当然,也要少食多餐,一天喂3次更好。
3,龙鱼的小鱼阶段
在龙鱼12到25 厘米的时候,可以在一天中,分3次投喂更好,就像人类的一日三餐一样,每次8分饱就可以了。还要尽量让龙鱼在10分钟内吃完,避免饵料残留破坏水质。
在这个阶段,可以喂面包虫,小蟋蟀,还有2厘米以下的小鱼等。还可以喂食蟑螂,一定要是活食才好。一些去头的小虾,人工合成的鱼饵料在这个阶段都可以投喂。
通常我们可以在早上喂人工合成的饲料,中午喂小鱼,晚上喂小虾和昆虫。一定要记得喂上浮的饵料,因为龙鱼不喜欢吃身下之物,也还要注意,龙鱼经常吃身下之物的时候会导致“掉眼”,那就不美观了。
4,龙鱼的压成阶段
24到45厘米的龙鱼,就是将要长成的亚成鱼了,这时候,龙鱼通身的颜色在不断变化,是明显的发色期。为了不让龙鱼太胖,只能每天喂一次,每周还要停一次,注重投喂饵料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小虾,蜈蚣,蟋蟀还有蟑螂等,都富含虾红素和胡萝卜素,很适合这个时期的龙鱼,可以促进龙鱼发色。
5,龙鱼的成鱼阶段
当龙鱼长到45厘米以上的时候,就属于成鱼阶段了,这时候生长就较为缓慢了,喂食太多很容易会造成脂肪堆积,严重影响美观了。一天就只能喂一次,这时候,饵料要以小鱼虾,鳖,蜈蚣,蟋蟀,面包虫,生鱼,虾肉,青蛙,泥鳅等为主。成年龙鱼这个时候就变得越来越不挑食了,胃口也越来越好了。
(二)喂龙鱼要注意什么?
- 大型虾一定要将虾的尖锐处剪掉,避免伤到龙鱼的胃部
- 在饲养鱼饵的时候,要使用消毒的容器,刚买的小虾和泥鳅,也要消毒后才可以投喂。
- 每次投喂的数量,最多按龙鱼的食量喂8分饱。
- 龙鱼更爱吃的蟑螂也一定要鲜活的,因为要警惕杀虫剂对龙鱼的伤害。
- 活泥鳅投喂的时候,也要先把泥鳅弄晕,过于鲜活容易碰伤龙鱼
- 在幼鱼阶段,不要喂食全虾,避免龙鱼消化不良,造成幼鱼期暴死。
总之,我们在喂养龙鱼的时候,尽量不要让龙鱼吃得太饱,注意区别对待龙鱼各个阶段的不同之处,按需喂食。
(三)养龙鱼的水族箱如何换水和清洗?
首先要确定的是,水族箱里养龙鱼,保持水质清澈和稳定是首先要做的。
1,清理鱼缸污垢
夏季时,每天要清洗一次,其他季节可以稍微间隔几天。首先,要用胶皮管吸走水底的龙鱼粪便,还有吃剩下的鱼饵废料。污物全部被吸出后,还要搽干净水族箱壁的水珠和污垢,再慢慢加入缺失的水量。
2,换水
要尽量少换水,换水量和次数,频率都要根据水族箱的过滤系统而定。要避免温度变化剧烈,让鱼受到惊吓。水质的ph值要控制在6到7之间,水温要控制在24到29摄氏度,保证氧气充足。
水中的有害物质也要控制在正常的安全水平以下,保证生物过滤的长效性。
3,换水需要注意什么?
当水质发腥,发臭,浑浊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换水。绝对不可以对着龙鱼直接冲水,你换进鱼缸的水要提前去除掉有害物质。
当需要全部换水时,一定要切断水族箱的电源,把龙鱼捞到干净的并且相似的容器里,彻底清洗水族箱后,再重新注水。
因此,高效的过滤系统是保证水族箱清洁的利器。如果使用药用活性炭在过滤系统里,也需要2到5个月更换一次。
4,水族箱的温度要适宜
冬天要注意保暖,清洗时也要使用热水,并用高锰酸钾消毒彻底。消毒后调节水温,开动循环过滤一段时间之后再放龙鱼,放的时候也要小心些,要避免龙鱼擦伤。
总结:
看着粉红色梦幻的灯光,优雅的水草,还有箱底错落有致的沉木,相互嬉戏又色彩斑斓的龙鱼。这样的水族箱足以给我们紧张忙碌的生活带来些许的安慰。因为这是一个浓缩的水下世界,是我们用双手打造出来的美好。大自然神秘一隅真实地摆在这里,不得不说养龙鱼让我们感受到生活是写意的。
当我们看到经过我们细心呵护的龙鱼,自由自在地在水族箱里玩耍,此刻也肯定会被自己的辛劳付出惊叹到的。如果,你也喜爱龙鱼,不妨养几条,无论是在客厅里,还是在生活中,它在,美好亦在。
感谢阅读!我是@草缸养鱼虾,个人观点,有不妥之处请鱼友们批评指正!部分图源 *** ,侵删!了解更多养草养鱼虾的经验,敬请关注!
用养殖模式图和数据说话,亩效益10000+|稻田里养甲鱼稻田种养是利用稻田空间养殖其他经济动物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的新型产业,也是“一地多用”“一水多用”的节约型种养产业。稻田养鳖是在不影响种稻的基础上再养鳖的新型高效种养形式,通过对比,稻田中养鳖的效益要比养殖其它水生动物既稳又好。目前我国稻田养鳖的模式很多,其中田池结合型稻田养鳖模式,很适合在地势平坦的稻区稻田中推广应用,现介绍下这种种养鳖模式的技术管理与经济效益,供参考。
一、田池型稻鳖种养的布局与设施设置
●1、田池布局和挖建●
田池式稻鳖种养就是在稻田中套建小型鳖池搞稻田养鳖,田池式稻鳖种养模式的田池比例一般不超过5:1(田80%,池20%),池塘如是稻田单位面积在5亩以上的大型稻田可采用两头型和中间型两种布局,池塘为长方形,如是小型稻田一般可挖建在稻田中间。鳖池深0.8米,池堤和池底铺设防渗膜,挖建时要求离田埂内侧1米,池堤四周高出稻田平面20厘米(图1、图2)。
图1说明:1、进水口 2、饲料台 3、栖息晒背台 4、稻田 5、出水口
图1 平行两头造池和设施设置
图2说明:1、进水口 2、稻田 3、栖息晒背台 4、饲料台 5、出水口
图2 两头对角造池和设施设置
●2、设施设置●
设施设置应适合播种和收割时的机械化操作和保证产品安全,所以在稻鳖种养面积的比例设置中既要符合种养的效果,又要适合机械操作。设施设置的主要内容一是设计好种养面积比例,通过多年的实践,平原地区稻田养鳖的种养面积比例更好是鳖的养殖面积以稻田总面积的10%~15%为宜,即每亩100平方米左右。设置时可采用稻田对角或稻田平行两头挖小型池塘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但易管理也适合大型机械操作,特别是稻田收割后可利用小型池塘暂养当时无法集中销售的商品鳖,建造小型池塘时池内和正常养鳖一样要设饲料台和晒背台。
二是防逃设施,因这种类型的稻田面积较大,且又是大范围连片,所以既可以单个田块设置防逃设施,也可以设计成区块大范围周围设置防逃设施,防逃设施一般采用水泥瓦和无节网栏,有条件的地方直接建成水泥堤埂,如设置水泥堤埂顶部设突出墙面15厘米的防逃檐(图3)。值得强调的是在挖小型池塘时一定离开稻田堤埂向内2米处,不可在稻田堤埂下挖建。池塘深60厘米,进出水口一定要用不易腐烂的栅网拦好,以免逃鳖。
二、田池型稻田养鳖的技术管理
●1、鳖种放养●
稻田养鳖设施设置好后,一般在春季气温达到28℃以上,水温在25℃以上并在上升时就可放养,目前我国人工养鳖的品种很多,但笔者认为应选择既是当地市场消费者比较熟悉和喜爱,又适合本地气候条件下健康生长的本土品种更好。千万别选看上去生长很快,但很难适应本地气候条件或影响本地消费认知的品种。从多年各地养殖的情况看,普遍反映较好的是本地中华鳖(如黄河流域的中华鳖黄河品系、广西的中华鳖黄沙品系、太湖流域的中华鳖太湖品系等)和我国20世纪九十年代引进的中华鳖日本品系,既好养也好卖。
图3 浙江德清清溪鳖业的稻田鳖池
放养密度可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养成规格要求和稻田自然饵料生物的多寡及不同投喂方式科学制定,通常根据市场需求食用商品一般要求养成规格为750克以上,而养殖户养殖所需的大规格鳖种要求400克以上(表1)。
表1 田池模式稻田养鳖苗种放养建议
鳖种鳖苗可直接放养在稻田两头的鳖池里,放养前6天要进行清塘消毒(新建的池塘不用消毒),如是沿海的滩涂稻田可用市售的二氧化氯按产品说明消毒,如是内地稻田池塘可用生石灰100公斤/亩干法消毒,消毒后注水到标准水位等待放养。鳖种鳖苗放养前必须称重记录并用市售的聚维酮碘按产品说明进行鳖体消毒,放养时间更好选雨后晴天的上午进行。
●2、日常管理●
田池模式稻田养鳖的日常管理主要是投喂和巡田,其中投喂主要是指需要投喂的类型,投喂量刚放养时可按每日3.5%的投饵率(当时存池鳖实际重量的百分比),一周后可根据当天的气候和吃食情况以10%的比例灵活调整,制定 *** 是投喂后2小时去观察一下,如因天气等原因没有吃完就应把剩饵捞出,第二天就应减少10%的量,如全部吃光天气又好,就应加10%的量。每日投喂2次的,投喂时间在上午8点,下午6点,投喂一次的在上午10点,投喂时必须把饲料准确的撒在饲料栏或饲料台上,切忌满天星全池扬撒。
巡田池的时间为每日投喂前和特殊天气时,巡田观察项目从养鳖的角度主要有观察鳖的活动情况、鳖的吃食情况,稻田水质水位变化情况和各种设施完好情况等,并做好详细记录,巡田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解决。
●3、捕捞暂养●
当水温开始降到20℃以下时,就应逐步降低和放干稻田水,此时大部分鳖会随着水流到小池塘集中,等割完稻子后再到田里捕捉剩余的鳖,并把捕捉到的鳖集中到小池塘暂养逐步销售或安全过冬。
三、田池型稻田养鳖的产量效益
浙江桐庐昊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采用田池模式在120亩稻田养鳖(图4),稻田中的鳖以投喂为主,结果为年亩产稻谷600公斤,甲鱼114公斤。年亩综合效益1.8万元,其中鳖的利润1.3万元,占总效益70%以上(表2)。
表2 杭州桐庐昊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稻田单位面积(亩)养鳖产量与效益分析
图4 田池型稻田养鳖(本文转自【科学养鱼】。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关键字】:稻田甲鱼种养水产养殖
50元/公斤,养甲鱼,看这一篇就够了甲鱼在普通水产品价格中算是比较高的,前些年它的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高档酒店,但是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甲鱼的营养价值等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据了解,南京、杭州、上海等地区日消费甲鱼量已高达一百吨,消费市场巨大,前景很不错。
现在养殖甲鱼属于朝阳产业,即便市场有时候价格不高,还可以多养养再出售,不存在滞销的风险。目前市场上的甲鱼价格集中在50元/公斤,利润较为可观。
数据来源:水产养殖网
本期编辑一组甲鱼养殖技术,供大家参考。
选择适宜环境
甲鱼池应建造在阳光充足,环境幽静,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池塘作为养殖基地,既交通方便、接近电源,又离水源近而无污染。
甲鱼池的土质应为粘土或壤土,有利于保水,如用易渗漏的沙质土地,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
水源水质必须良好、洁净,没有受到工业、农田农药污水污染。河、湖、水库水更好,井水要通过晒水池提高水温。
甲鱼场应靠近饲料源,如附近有肉类、鱼类加工厂或水生动物资源(螺蚌等)丰富,可利用其内脏等废弃物及鲜活天然饵料养甲鱼,降低成本,且根据养殖对象不同而分别设计。
温室养殖甲鱼,因室内气温较高,应注意通风换气,并加强水质的调节和饲料的合理投喂。
科学放养苗种
放养前养殖池塘须认真清塘消毒,可先把池水放干使池底干燥,在放养前10天用强灭灵400~500倍直接喷洒消毒即可。
室外池塘如是水泥精养池,可在放养前10天用强力海因加水泼洒消毒;如是室外土池,可先把池底的水排干后用生石灰每亩20~30公斤加腐植酸钠(黑土)15~20公斤。
甲鱼苗来源一般为工厂化育苗和专业户批量生产,也有市场上大小不等的野生甲鱼。应选无病无伤,规格整齐,活力强,体色鲜润,品种优良,产地明确的苗种。
不管哪种甲鱼苗进池时一定要分级暂养15天左右,待适应环境后再投入养殖池。
甲鱼体消毒后应马上放养于池中,切忌长时间高密度集养,放养时如是甲鱼种可贴着水面任其游走,如是未开食的甲鱼苗,可直接用手捧起撒于池中即可。
放养密度根据池塘和其他因素而定,亩投2~3龄幼甲鱼100~150公斤,最多不得超过200公斤。
定期进行水质调节和水体消毒,一般每隔20~25天用二氧化氯、溴氯海因等环保药物交替使用消毒。
加强饲喂管理
甲鱼为水生杂食动物,喜食动物性饵料。
幼甲鱼以水生昆虫、水蚯蚓、蝌蚪、小虾等为食。成年甲鱼喜摄食鱼、虾以及动物尸体,尤喜田螺、蛤蜊等软体动物,也食蔬菜、水果、杂粮等植物性饲料。
在甲鱼喜食的饵料中,添加少量植物性饵料,如麸皮、玉米粉、豆渣及少量瓜类和微量元素,加工搅拌混合后投喂。
使用鲜料喂食时,必须经过消毒、清洗处理,并现配现用,以免腐败变质。投料时应采取投喂形式,饵料离水面2~3厘米即可。甲鱼胆小,投料时应尽量减少对它的干扰。
投饵应遵循“四定”原则。即定质、定点、定时、定量。定质是除了按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进行合理配比外,要求绝不投喂变质腐败的饲料;定点即在固定的食台或食场投喂,这样既可掌握吃食情况,又了解甲鱼的生长情况,同时也便于清洗消毒。
定时是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和甲鱼的规格调整投饲时间和次数,成甲鱼养殖阶段为1天3次,即之一次早上6时,第二次下午1时,第三次晚上7时。
做好消毒防病
由于接触外界病原体的机会多、面积大,清塘消毒就特别重要,一般可用生石灰泼洒清塘和漂白粉带水清塘;环境消毒可用“溴铵”“强力海因”“金碘”“强灭灵”等采用喷雾、扬洒等 *** 进行。
在甲鱼流行病多发季节,鲜活饲料中应添加些防病抗病的“肠炎平”“清热散”“强壮素”,并配合水体消毒“强力海因”“溴铵”“金碘”“新灭灵”“强灭灵”及病毒阻断剂,增加甲鱼的机体抗病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商务合作:cooperation@shuzisannong.com文章来源:中国农网图片来源:中国农网编辑排版:养殖牛人
侵权请联系删除
? end ?
点个“在看”再走吧
大概是从四月份开始吧,我就有看到一些钓友钓到甲鱼了,当然我这指的是江河里或者是水库、荒塘等自然水域哈,养殖的小范围的鱼塘不算。钓到甲鱼,我自认为是个稀罕事,毕竟这东西比鲫鱼鲤鱼草鱼鳊鱼更少见,价格也更昂贵,像我们这边纯野生甲鱼都卖到几百块一斤了。很多钓友可能也和我一样,感觉野河中甲鱼是很难得的事,于是就特别羡慕,同时又想知道垂钓者用的是什么饵料、什么 *** ,心想自己也可以去试试,万一也钓到了呢。
实际上,钓这玩意儿你先别去问有没有什么秘籍,我觉得祖传秘方都比不上资源好!
其他鱼种看不看资源呢?也看,但是像鲫鱼鲤鱼这类常见鱼种,在江河湖库中一般都会有分布,只是量多量少的问题,而甲鱼包括一些比较珍惜的鱼种如鳜鱼、鳗鱼,不是量多量少的问题,可能在某些水域压根就没有,或者是极少极少。
拿我老家的江河小溪来说,有甲鱼也有鳜鱼,连鳗鱼都见到有人钓起来过,但是这一条江河每天有数十人在作钓,一年可能就被钓起个一两个,你说这密度不和中彩票的概率差不多么。如果你真的想钓甲鱼,那我认为至少得见过或听过有人曾经钓起过,如果贸然去钓,信心会严重受挫的。
钓甲鱼的 *** 之一:如何用手竿作钓
除非是知道这个地方有甲鱼且有一定的密度,否则是不建议专门用手竿去钓甲鱼的,因为成功率比较低,真的要钓那我觉得也是水域面积越小越好,像一些小塘、比较窄的河道可以一试。
正常情况下你要是想钓甲鱼,就拿两根竿或者三根竿,一根作为主竿、钓鲫鱼鲤鱼或者抽白条都行,其余两根挂个猪肝丢一边钓甲鱼。因为猪肝的话,鲫鲤并不怎么爱吃,小鱼也不会闹,并不会有很多杂乱漂相,不会太让你分神,所以你用多根竿也行。
对了,像汪刺鱼、鲶鱼这类食肉鱼种可能也会吃猪肝,但没有关系,这些鱼都不怎么聪明,不需要像鲫鱼那样抓口抓的那么及时,你把钩子放大点,吃进去也比较难吐出来,缺点是容易深喉。
钓甲鱼的 *** 二:下多钩,采取“广撒网”的办法增加上鱼的概率
鱼钩下的越多、中鱼的概率必定越大,这是绝对的,甲鱼的话也有它喜欢待的地方以及特定地洄游路线,如果我们用手竿作钓、选错了钓位,空军的概率就很高,尤其是在资源不太好的地方。但是如果下多付钓组,那就可以很大程度解决这个问题,只要钓组够多,咱们每隔五米、十米下一个就不怕钓位不行了。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下太多钓组一是费时费力费钱,二是有可能被别人收走。
所以这种钓法我觉得首先要解决的是下钩时间,一般情况下都是晚上去下钩、大清早去收,而且要把线组藏得隐蔽点,因为不排除有夜钓的。钓组的数量,如果是废弃的塘、面积不大,那不需要多少,如果是野河、水库,那就说不清了,理论上肯定越多越好,大家根据自己的精力来选择吧。
这种钓组网上有卖,但实际上自己完全可以做,没什么难度, *** :准备一段30公分左右的树枝或者竹片,然后在顶端固定一个泡沫线圈(就是平常绕线组的那种线圈),接着截一段8~15的大力马线,三号五号都行,线一端链接树枝,另一端安装一颗铅坠、一枚八字环,八字环再链接子线,子线就是咱们平常钓鱼用的双钩子线,只不过需要用大力马来绑钩,钩子用专门钓甲鱼的钩尖内弯的那种,网上可以买到。当然你也可以子线上不绑钩,用根钢针来代替。实在不知道怎么做,你可以某宝上搜索甲鱼线组,然后根据它的样子,自己去模仿,特别简单。
注:钓甲鱼用钢针比较好取钩,用倒刺钩中鱼后要么直接剪断,生拉硬拽容易导致鱼死亡。自制线组,鱼线通常在5~15米,一般七八米用的比较多,具体看钓点面积、深度,通常甲鱼是靠边的。
甲鱼线组
钓甲鱼的钓点选择
如果用第二种 *** 下多组钩去作钓,那么对于钓位的选择不需要太严苛,因为咱这是属于“广撒网”的战术,只要在不同的地形下钩就行了,时间久了,钓得多了,你自然会知道哪些地方容易上鱼。如果是用手竿作钓,尤其是白天钓,我觉得更好是有水草、树枝等遮蔽物的地方,这种地方食物多、便于躲藏,如果水草比较多,就找菱角这一类能够铺在水面上的水草,这种水草既可以遮蔽阳光、又可以使甲鱼在露出水面换气的时候不那么容易被发现。
还有一种情况大家也别放过,就是水面上看起来水草不多,但岸上有很多杂草、树木、竹子,然后这些植物往外延伸可以在水面上形成一个阴凉区。这种地方甲鱼也喜欢待,咱们使用短一点的线组把饵丢阴阳交界处就行,可以斜着丢。
钓点
钓甲鱼用什么饵,要不要打窝
第二种钓法是不需要打窝的,也不太现实,如果是之一种钓法用手竿作钓,咱们可以适当地打一点。打窝的饵我个人感觉要方便、经济实惠,那就用腥味的颗粒,网上一搜一大把,钓黄颡鱼有一种腥味颗粒,那个也行。如果想针对性强一点,就用猪肝(切成小块)或者死虾,我记得以前有一位钓友分享过,把死虾买回来后放袋子里扎紧袋口丢太阳下晒几个小时,等虾发臭后再打窝效果比较好。打窝的量不需要多,野钓能钓着一个就谢天谢地了,打太多万一甲鱼进窝,把它喂饱就不好了。
饵料方面主推猪肝,切成三五厘米长一二厘米宽的长条型挂钩即可,采用新鲜猪肝、臭猪肝还是太阳下微微晒一下的猪肝,其实都是可以的,我都试过也都钓到了,具体哪个更好没试出来。饵料也可以用虾肉、鱼肉、青皮大蚯蚓,反正腥味的就行了,像野钓有的时候用腥味的商品饵照样也能正口钓起甲鱼。
猪肝
钓法上的注意事项
下多钩作钓,前面说了一般是晚上放早上去收,除了线组放隐蔽点,其他没什么特别的注意事项,而且晚上黑灯瞎火的为了安全着想也不太建议老在水边溜达,要是你白天放,可以隔段时间去拉拉线组看有没有鱼中钩,偶尔也去换换饵料。
手竿作钓换饵的频率可以高点,像猪肝在水里泡久了会发白,血腥味会降低,这样诱惑力就大大减小了,我一般是看猪肝发白就换,用虾肉鱼肉作钓同理。
用手竿作钓如果你有空闲,一定要多注意观察水面,因为甲鱼每隔一段时间要出水换气,夏季水温高、天气闷热,换气的频率会很高,只要你看到甲鱼浮头了,马上挂饵料抛到它附近,然后等着,此时中钩率高达99%,反正我遇到这种情况都能钓起来。
另一种是看鱼星,甲鱼的鱼星我看网上有很多种说法,流传比较广泛的是“鱼星密集,呈双行带状或圈状,大小不等,移动缓慢”,另一种说法是甲鱼鱼星不成团、不连串、不移动、不易散,都是单颗出现且有间隔。但我遇到的情况是那种一连串的泡泡,每颗泡大小差不多,明显感觉是甲鱼在水底移动形成的。
例:某年夏季我在一农庄钓鱼,我知道里面有甲鱼,所以特地带了猪肝前去,但是上午的时候我并没有挂猪肝,而是挂玉米钓草鱼鳊鱼。到了下午二三点的时候,一甲鱼在近岸五六米的地方露了头,我当时非常激动,赶紧起竿换饵,一起竿可能被甲鱼察觉到了,见它马上沉了下去。当时由于猪肝是放塑料袋的,而塑料袋又是放在钓箱里,所以把袋子拿出来、解开,再把猪肝挂钩上,中间花费了不少时间,刚丢下去浮漂并没有动静。但我没有放弃,以它露头的地方为中心,前后左右试了个遍、而且不停的挑逗,在几分钟以后我明显看到一串泡泡冒了出来,并且逐渐向钩饵位置靠近,我猜测是甲鱼闻到了味道、慢慢爬过来了。于是我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并且眼不离漂、手不离竿,果然,鱼星到了钩饵附近时就没了,但浮漂却产生了动作,为了保证一击必杀,前面的小顿口我都放了,等到浮漂被拉黑才敢提竿,最后顺利中获一只斤把的甲鱼。
最后补充:
纯自然水域,甲鱼是可遇不可求的,大家如果真的想钓获,我认为还是采用多组钩的 *** 比较靠谱,要是凭一杆一线两个钩去钓,那中鱼的希望比较渺茫。市面上有很多诱钓甲鱼的中药包、小药,那个东西我也用过,说实话感觉是有点用,但主要还是看甲鱼的密度,如果你钓的这一片区域没有甲鱼经过,那也是白搭,因为小药再厉害,它不可能把气味扩散到几十米以外的,况且几十米以外也未必有甲鱼。
【作者简介】:小飞,一个90后钓鱼爱好者,希望用文字记录垂钓的美好、把心得留给需要帮助的人,欢迎渔友们关注
甲鱼居然可以这么养中华鳖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水生爬行动物。因江苏省滨海县交通便利、用水方便,适宜发展大规模仿生态中华鳖养殖。加之该县 *** 给予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所以滨海农场,运营至今已有5个年头,去年4月份,养殖场负责人王先生从海睿引进了养殖场的水质监测技术,将水质监测系统充分应用到每个甲鱼池,也顺利的拓展鱼池100亩。预计年养成鳖4.5万公斤,实现产值650万。
据王先生讲,很多不了解的朋友都会觉得甲鱼是一种成活率高,比较容易养的水产,其实一旦大规模的养殖,各种投饵、换水、消毒等日常都需要特别谨慎。
养殖场需背风向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日常管理:
(1)早晚巡塘,检查中华鳖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勤换水,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3)水温日变化控制在1-2℃内,更好不要超过3℃,以防中华鳖代谢紊乱;
(4)养殖场所封闭上锁,确保无偷盗事件发生。
甲鱼摄食受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很大,当气温、水温发生变化时,很容易引起甲鱼的内分泌失调,甲鱼生性喜净怕脏,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水质调控工作做得好坏,决定着养殖的成败。
通过安装水质监测设备,安装在各个甲鱼池里的传感器将实施的数据进行上传,24小时监测养殖场中的水温、氧气含量、各种微生物含量,如果水质超过安全标准,会立即发出预警。
企业介绍
福建蜂窝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www.fwiot.com),领先的物联网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以“数智感知,精准控制“为初心,自主创新研发4G/5G和NB系列数据采集器、传感器、控制器和物联网云平台,可实现在线环境监测、智能分析预警、远程自动化控制和可视化管理等功能,广泛应用于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环保和科研教学等领域。
想钓甲鱼,懂得这四句话,让你成功钓到它甲鱼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物种,一直有很多人专门去垂钓它。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那时候的野生甲鱼就非常值钱,随着大量捕抓,导致现在野生甲鱼非常稀缺,都需要人工养殖。而且在很多地方已经没有发现它的存在,所以在垂钓上的要求就比较严格多了。那我们该如何去垂钓它呢?
认识甲鱼
甲鱼又名水鱼、团鱼、脚鱼其学名为鳖,以前在我国是很常见的生物,可以说在稻田小溪里都能抓到甲鱼,但是从上世纪末开始野生甲鱼的数量出现了急剧的下降,甚至消失在一些地方,除了一些自然水域,很多人只能去水库寻找它。
四句话带你了解甲鱼
有句诗是这么写的,桃花水发爬上滩,夏日炎炎歇树间,九月重阳入水底,寒冬腊月钻深潭。读懂了这首诗,对你来说,垂钓甲鱼是非常容易上手的。因为这四句话足以概括甲鱼的生活习性,我们只需要按这习性去找,就会容易钓到它们。
- 桃花水发爬上滩
意思不难理解,就是在每年的春季桃花开后,甲鱼就开始出来活动,因为甲鱼是种变温生物,对外界温度变化 是十分敏感的,一般在10-12°就开始进入冬眠,这春雨过后,随着温度上升,甲鱼就开始从冬眠逐渐苏醒开始进食,到了20°以上的时候,就进入了产卵繁殖时段,在这个季节的甲鱼一般都是生活在有沙滩的地方,或是沙砂多的地方。所以跟春钓滩如出一辙。因为在春季里,万物复苏,浅滩有着非常多的小鱼小虾藏在水草中,这也就成了甲鱼的更佳觅食场所。
- 夏日炎炎歇树间
意思就是到了夏天高温季节,它则会跑到水凉的地方,但这也得看时分段,比如在早晨间,甲鱼是很喜欢晒自己的背壳的。过了中午之后,因为阳光炎热,气温很高,因此它换气频率就很高,这时它会向阴的地方转移。所以在夏天里,针对钓点的选择尽量选在石头边上,或者水草里,因为甲鱼习性胆小,加上视觉,嗅觉,跟听觉都非常灵敏,所以会在水草复杂的地方活动觅食,还方便它进行换气。但是水草点不利于甲鱼咬钩将它拉出来,所以要选在石头边上。
- 九月重阳入水底
这到了秋季之后,随着气温上下波动,天气好时,它就会转到向阳的一方活动,但是秋季的风很大,从上面了解到它胆小,听觉又好,所以在有风的时候甲鱼一般是不会出现的,那么在垂钓的时候,要选在向阳背风环境下钓甲鱼。因为在这种环境下它才安心觅食。
- 寒冬腊月钻深潭
这就不用说了,本身是变温生物,在低于10-12°,受到外界温度变化影响,它就会进入冬眠。水温一低就会钻入水底进入冬眠。但在变温前,却也是垂钓的好时机,因为体能需要,在入冬眠前它都会大量进食。不妨也给垂钓带来好机会。
最后总结
本身甲鱼还是个处女座,所以在水质清洁的湖泊,水库是很容易发现它的。在那风平浪静,有阳光的白天就常趴在岸上晒太阳,一有风吹草动就迅速潜入水底淤泥中。所以要想钓好它,对于它的习性你得去了解,不然想中它是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