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香肉丝的做法视频全过程,鱼香肉丝的做法视频老式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5 0
传统经典川菜鱼香肉丝的做法!做好这2步,肉丝细嫩爽滑酸甜适口

{"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d8b0130000bt7slbnvfligbs9u7lkg","duration":159.22,"width":848,"height":480,"file_size":22009134,"thumb":{"web_uri":"tos-cn-p-0000/ead67a4cc80743198dfb4320574e7b43","width":636,"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high":{"duration":159.22,"file_size":19212950,"w":848,"h":480},"normal":{"duration":159.22,"file_size":16157631,"w":636,"h":360},"ultra":{"duration":159.22,"file_size":19207352,"w":848,"h":480}},"is_encrypted":null,"sp":null,"md5":"5c25676fd3ade675023242da720aa1ee","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鱼香肉丝不用买着吃了,教您在家做,做法简单、比外面卖的还好吃

{"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28b0g10000c5gs0abc77u5emcig5fg","duration":143.198,"width":960,"height":540,"file_size":27745143,"thumb":{"web_uri":"tos-cn-p-0000/1d85bfb4d0a5402aaa5ec4123d07df8c","width":640,"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normal":{"duration":143.198,"file_size":18855298,"w":640,"h":360}},"is_encrypted":null,"sp":null,"editor_project_id":null,"md5":"2ce8a71bb255cd52c9caacafb7fbe459","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大厨教你做鱼香肉丝, *** 简单,成本不高,适合家庭聚餐的菜肴

鱼香肉丝是一道备受欢迎的中国菜肴,其独特的味道和丰富的口感令人回味无穷。这道菜的主要食材为猪肉丝和木耳,辅以糖、醋、酱油等调料烹制而成。从家常做法的角度来看,鱼香肉丝 *** 简单,成本不高,是一道非常适合家庭聚餐的菜肴。

准备食材。需要猪肉、木耳、红椒等主要食材,将猪肉切成丝状,木耳和红椒也切成相应的丝状。

准备调料。 *** 鱼香肉丝需要的调料主要包括酱油、糖、醋、豆瓣酱、蒜等,这些调料都是家常必备的,容易购买到。

炒制过程。先将猪肉丝炒至变色盛出备用。再放入木耳和红椒炒至断生,再加入炒好的猪肉丝翻炒均匀。

调味。将酱油、糖、醋、豆瓣酱等调成酱汁倒入炒好的菜中,翻炒均匀收汁即可。最后加入适量的蒜末提味。

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青椒、黄椒等配菜,增加色彩和口感。糖和醋的比例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整,以获得不同的风味。在烹饪过程中可以适量加入一些水以防糊锅。最后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适量增减调料,调料的比例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调整。

鱼香肉丝的家常做法,味道巴适又下饭,做法简单,值得您收藏

{"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28b0g10000c5qpdhrc77ueg0nkabh0","duration":440.413,"width":960,"height":540,"file_size":87305474,"thumb":{"web_uri":"tos-cn-p-0000/b01735a838f147a28bac0378468a8c24","width":640,"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normal":{"duration":440.413,"file_size":61069123,"w":640,"h":360}},"is_encrypted":null,"sp":null,"editor_project_id":null,"md5":"4ac02e89c6488fec66b6e7483500e207","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研究了十几本菜谱,我终于找到了鱼香肉丝的更佳做法!

XX少许、XX若干、XX适量……菜谱里这些模棱两可的描述,让每一个追求美食的人抓狂不已。

虽然很多菜都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法,但那些不精确的描述确实很不方便实际操作,那有没有可能用科学的 *** ,摸索出一个更佳的、量化的、也方便大家实践和改进的配方组合呢?

笔者还真的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次挑战的菜名字就叫做:

鱼~香~肉~丝!

我翻阅了十几个新老菜谱,炒了十多斤肉丝,实验了各种调料比例和配菜组合,终于试出了一个合适我自己的更佳做法。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当然,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口味。我的配方未必是你最喜欢的。但是根据我测试的原理和 *** ,你一定也可以试着找到你最喜欢的配方。

鱼香肉丝,真没有鱼……

这道菜为什么叫“鱼香”肉丝呢?因为四川人民做鱼习惯用泡二荆条、姜蒜、糖醋来调味,久而久之,就把这个复合的味道和鱼绑定在了一起,后来用同样的调味料来做别的食材,就好像也能尝出鱼的味道,于是形成了“鱼香味”这个经典的川菜味型。背后的原理是味觉的记忆与联想。除了肉丝,鱼香味型做茄子、豆腐、杏鲍菇也都很合适。

我从能找到的菜谱和视频里,选了食材用量比较详细的 7 个,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 5 本四十年前的老菜谱,一本新菜谱,和王刚老师的视频。

这道菜按食材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你看,确实没有鱼):

主料(肉丝+码味)、辅料(葱、木耳、笋)和鱼香汁。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对于肉丝的处理有两个流派,有的菜谱放一点肥肉,也有人用纯瘦肉。

鱼香汁原料的种类比较统一,泡二荆条是核心调味料,但是用量差得很多,糖醋的比例从 1:1 到 2:1 都有,普遍是糖比醋略多。排除明显不太靠谱的 1972 版《四川菜谱》,姜蒜的用量也是 1:1 或者蒜更多一些。料酒只在少量菜谱里出现,而味精直到近些年才用到鱼香肉丝里。

配菜则是差异更大的,既有除了葱什么都不放的版本,也有木耳和笋两种比较常见的配菜。还有豌豆尖这种乱入的选手。北京的鱼香肉丝甚至还放青椒和胡萝卜,这其实和过去蔬菜的季节、地域性都有关。

了解了基本的原料组成,接下来咱们来看看这次需要测试并量化的部分。

糖醋比例

首先,咱们来看最核心的鱼香汁调配。鱼香味型的基础是咸、辣、酸、甜四个味道的调和。咸味是根据食材走的,辣的耐受程度因人而异。鱼香味型中最值得探究的,是糖与醋的比例。

我们做了五份酱汁,姜、蒜、泡椒、酱油、水和淀粉用量相同,白砂糖和陈醋的比例分别从 2:1 到 4:5。空口尝起来差异还是很明显的。用这些酱汁,在控制同样温度的前提下,炒 50g 肉丝。品尝味道发现,2:1 太甜,4:5 过酸,中间三档都在“鱼香味”的范畴内——我个人更喜欢 5:4 的版本。

但是,比例其实不是酸甜问题的全貌。要想深入的理解鱼香味型的核心,我们首先要厘清两个相近的概念,绝对酸度与相对酸度。绝对的酸是pH值,而相对的酸指的是酸甜平衡。

我先做了 5 个糖醋溶液,在 30g 白醋里把不同数量的白砂糖搅拌至完全融化。这 5 个样本绝对酸度一样,pH 值都在 2.5 和 2.6 之间。但是相对酸度不同,不加糖的纯醋样本非常酸,而加了 10g 糖的版本像饮料一样酸甜怡人,加到 40g 糖的样本不仅非常甜,甚至还有点腻。这是因为,酸、甜这两个味道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此消彼长、相互制衡的关系。糖不会降低 pH 值,却能降低我们对于酸的感知。

我们再把 1:1 的糖醋溶液加入纯净水稀释成 4 个不同的浓度。这回,四个样本的相对酸度一样,但绝对酸度不同。再去品尝,这些样本呈现出了从清淡到浓腻这些差异很大的味觉感受。

所以,在做鱼香肉丝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考虑酸、甜之间的配比,也要考虑“酸甜”作为一个整体与食材的比例,也就是绝对酸度和甜度的差异对风味带来的影响。

在中餐烹饪中,会用小酸甜、大酸甜来描述这个比例。鱼香、宫保味型都属于小酸甜,糖醋味型则属于大酸甜。那么,这个比例的界限在哪里呢?

我们用 5:4 的糖醋比例调成糖醋汁,选取六份码味过的 50g 肉丝,控制其他调味料的用量,再加上 5-30g 六档糖醋汁和 10g 的芡汁。品尝之后发现,糖醋汁最少的样本咸鲜感重,不太有酸甜味,而糖醋在食材重量的 10% 到 15% 的区间,才是我们所认知的鱼香口味。超过 25%,就更接近糖醋的味型了。

如果一份鱼香肉丝总共是 300g 左右的原料,那么糖醋汁的总量就应该在是 30-45g。白砂糖和醋的密度都很接近 1g/mL,是可以用体积来测量的。我用的的小瓷勺,容量大约在 8-10mL 左右。也就是两勺略多的糖,两勺略少的醋。(你可以用厨房电子秤先测量推算一下自家小瓷勺的容量,方便确定用量)

泡椒和姜蒜

泡辣椒作为核心调味料,该放多少呢?我测试了 5% 到 20% 的四个比例。建议至少要到肉丝重量的 10%,鱼香味才算成立,如果能吃辣,建议用到 20%。算下来,一份总量 300g 的鱼香肉丝,可以用 50g 泡辣椒。注意,这个用量是不含泡椒汁、辣椒蒂和辣椒籽的。

蒜和姜,我也做了用量和比例测试。我个人更喜欢样本 4,也就是蒜比姜多,整体下料比较猛的风格,蒜和姜加起来达到食材重量的 10%。很多时候,大家做不出餐厅的味道,就是下料不够狠。对鱼香肉丝这道菜来说,盐和酱油这些含盐的调料要谨慎,而其他调味要敢下手,会好吃很多。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对于这三种鱼香味型必需的调味料,既可以切末,也可以用石臼或是榨汁机搅碎。搅碎更出色、出味儿,同时不会有嚼到姜蒜的口感。大家可以根据个人习惯来。我一般会把辣椒和姜捣碎,蒜切末,保留一定的口感。

醋、盐和勾芡

对于醋的种类,我实验了四川保宁醋、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意大利黑醋以及混合醋五种,他们的酸味来源各不相同。醋对酱汁风味的影响比我想象中要大。保宁醋风味并不突出。江香醋风味清新,很不错,而老陈醋和意大利黑醋都非常推荐。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尝试陈醋和黑醋混合使用。

我还研究了勾芡的浓度。我的建议是用土豆淀粉,土豆淀粉要比玉米淀粉更粘稠。我们每 100mL 水加入不等量的干淀粉,搅匀之后加热,会发现1.25%的淀粉水比较接近浓汤的质感,5% 的芡汁过于粘稠,还是 2.5% 比较合适。

土豆淀粉的密度比水低,20g 土豆淀粉的体积差不多要 30mL。实际使用的时候,我们用 1:1 的体积比例调制成 40% 的水淀粉,目的是让淀粉提前吸水,不易结块。

对于勾芡的浓度大家各有喜好,芡汁最少需要 20g;如果你喜欢拌饭的话,上限也不要超过 100g。我一般用的芡汁有 60g 左右。考虑到食材出水,需要水淀粉 7g 左右。

勾芡的介质,我尝试了纯净水、自己熬的猪骨高汤,还有浓汤宝勾兑的高汤。由于浓汤宝含盐,3 号样本我相应调整了咸度。品尝之后发现,2、3 比 1 好一丢丢,但是区别非常有限,而 2、3 之间我完全吃不出区别。

最后,来说一下咸味儿。这道菜里咸味来源比较多,包括盐、酱油和泡辣椒。酱油的咸度大约是 15%(即含盐量 15%)。而根据钠含量推测,泡辣椒的咸度是酱油的 1/3。我们知道,盐的用量是根据食材的量走的,无论什么菜,总的盐量都应该是食材重量 0.7-1%,咸度才比较合适。这道菜里食材的总量大约是 300-350g,所以总共需要约 2-3g 盐。要达到这个数量,直接放 1g 盐就足够了,因为酱油一般还要用 10-15g 左右,也就是 1 勺到 1 勺半,这要根据泡辣椒的量来增减。

主料

鱼香肉丝的主料当然是肉丝。

对于肉丝,大家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让口感更嫩,而且炒起来不粘锅,还可以尽量少油。首先,从部位来说,我选择里脊、通脊和后腿这三个部位——这三个部位嫩度是递减的。猪肉洗净,观察纹理。里脊要顺丝切。通脊或是后腿可以斜丝切。

切丝最重要的一步是先把刀磨锋利。从顶部水平运刀切片,再把肉摆整齐,切成横截面约 3mm 见方的丝,川菜术语叫做“二粗丝”。其实咱们家常炒菜,均匀度要比粗细更重要,切成你能力范围内比较细的丝就可以。

如果你喜欢特别嫩的肉丝质感,可以试试用碱来处理。每 100g 肉用 1-2g 食用碱或小苏打腌制 5 分钟,再洗干净即可。

不用碱的话,如何提升肉丝的嫩度呢?

首先就是打水。原理是加盐之后肌肉之内可以容纳更多水分。我们选用等量的肉丝,分别尝试不打水、打入 10g 清水、蛋清和高汤一共四种做法。上浆再炒出来可以观察到,不打水的版本会很快发生美拉德反应,肉丝就容易变柴了。打水之后就好很多。而蛋清并没有风味和质感的优势,但更容易上色。高汤也没有显著的风味加成。

其次,就是上浆。原理就是用淀粉糊做缓冲,把肉丝和热油隔开。上浆一定要选择玉米淀粉,如果用土豆淀粉,很容易粘连。我尝试了 5 种不同的淀粉用量。肉丝重量的 2% 可以很好的保留肉的口感,越多就越滑嫩,但超过 10% 肉味就太淡了,而且会让肉过度粘连。200g 肉丝,大约需要 4g 淀粉,也就是这么多。

炒肉丝的时候,很多人怕粘锅、滑不开,所以只好多加油 ,而油加多了又特别腻。其实,粘锅与锅具选择、油量和油温都有关系。

我用两种锅具做了实验。对于铁锅来讲,预热非常重要。只有达到 180 摄氏度,铁锅才能形成不沾的效果,肉丝炒出来也比较嫩。而 120 摄氏度、150 摄氏度都会有粘锅的情况,肉丝炒出来也比较老。让我惊讶的是冷锅冷油滑肉丝,反而不太粘锅,口感也不错,可能是类似低温慢煮的作用。这和给肉丝封油好滑散是一样的道理——新手可以尝试一下。另外,肉丝如果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一定要注意先回温再来炒,否则会迅速降低锅温,也很容易粘锅。

对于油量我也做了实验,基本需要 20g,才能让 50g 的肉丝不粘。油量会影响烹饪时间(进而影响口感),对于味道倒没有什么直接的影响。

相比之下,不粘锅的效果非常优越。喷 3g 油的时候还略有粘连的情况,只要有 10g 油,就可以完全不粘锅。油温的要求也不是那么高,150 摄氏度也完全没问题。

所以说,铁锅炒肉丝的确有一定难度,建议高油温,油量也多一些。而不粘锅炒肉丝非常简单,成功率接近 100%,又省油,对新手也特别友好,强烈推荐。

此外,我还尝试了纯瘦和加入 15% 左右肥肉丝两种做法,个人还是喜欢纯瘦肉在鱼香汁里的味道。你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来选择。

辅料

最后,就是关于配菜的探讨。葱由于最后才加入,并没有和姜蒜辣椒同炒,所以我倾向于理解成辅料而不是调味。各个菜谱中用量都比较大,我看视频学习的时候,发现用大葱小葱的都有。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重庆博主在视频里说的大葱,和北方的大葱很不一样。四川的朋友告诉我,这个叫做葱黄。直径接近小葱,但白绿比例像大葱。尝起来葱黄辛辣感强,甜感比较弱。我们用等量的葱黄、山东大葱和小葱来做鱼香肉丝,发现,由于葱黄的质感非常紧实,所以在菜里很有存在感,像是一个葱味儿的爆珠,非常有意思。如果没有葱黄的话,用小葱还是大葱就见仁见智了。

而木耳、青笋、冬笋这些常见配菜,其实主要的作用是丰富口感,不影响核心味型。木耳弹牙,而青笋、冬笋都是脆的。北方以前蔬菜种类少,所以会用胡萝卜、青椒来提供脆度,我认为也无可厚非,并不影响鱼香味型的本质。大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要注意的是,配菜的用量不要太多,总量别超过 100g,而且要注意蔬菜出水,影响勾芡。

最终方案

好,接下来,就是我最喜欢的鱼香肉丝做法:

180g 里脊肉切丝,加 1g 盐,5g 酱油,抓粘,再少量多次打入 20mL 左右的水。加入 5g 玉米淀粉,再来 20mL 清水,最后加 5mL 油。

切 15g 小葱,木耳、冬笋各来 40g,都切丝。泡二荆条去蒂、去籽,切碎再打成泥,一共 50g 左右。

30g 大蒜切末, 15g 姜磨成茸。20g 白砂糖、16g 混合醋、2g 浓汤宝冲泡 50mL 清水、8g 酱油、7g 水淀粉,搅匀备用。同时兑入捣姜和辣椒的汁水。

如果你的笋和木耳切的太粗,可以考虑提前焯水,我更喜欢生脆的口感,所以不焯。

不沾锅烧热,加入 30g 左右的菜籽油,刚好覆盖锅底。烧至 180℃,加入肉丝之后迅速划散,但不要着急翻面,油温上来之后再来翻炒。肉丝变色,立刻加入泡辣椒、姜和蒜,爆出香味,15 秒左右,立刻加入配菜。再炒 15 秒,碗芡搅匀,分两到三次缓慢加入,以防锅温降低太快。芡汁浓稠,加入葱花,立刻关火出锅,装在预热的盘子里。成菜颜色红亮,芡汁浓稠,把调味料都裹在了肉丝上。这个油量比传统版要少很多,味道更清爽,酱汁酸甜鲜辣,是我心中最完美的家庭版鱼香肉丝。

虽然做菜并不像搞化学研究那样,需要使用非常精确的分析天平来称量各种要“下锅”的物质,但通过这次小小的尝试,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通过量化各类食材来做实验,能够更高效地让我们搞清到底怎么做更好吃,而得到的结果也能更方便地为其他朋友所用。

最后再说明一下,本文的主旨和测试目的,是为了弄清鱼香肉丝口味构成的要素,以及如何获得一个自己满意的 *** 配方。所以,本文不构成任何营养学层面的建议。美味很重要,健康饮食同样重要。

策划 ***

作者丨杨光 烹饪爱好者

审核丨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鱼香肉丝怎么做视频,教你家常做法,步骤详细一看就会

{"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38b0010000bqvcsv5s3mendpks7130","duration":300.745,"width":852,"height":480,"file_size":36613189,"thumb":{"web_uri":"tos-cn-p-0000/38a70e3b3d824cb1a7834b1c6a70f549","width":640,"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high":{"duration":300.745,"file_size":27714141,"w":852,"h":480},"normal":{"duration":300.745,"file_size":19272975,"w":640,"h":360},"ultra":{"duration":300.745,"file_size":27713749,"w":852,"h":480}},"is_encrypted":null,"md5":"8569acdcb3c02d47146bca1640d22925","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这样做的鱼香肉丝非常好吃,让你食指大动,最后告诉我你学会了吗

许多人在家炒鱼香肉丝时直接下锅,导致肉丝又柴又硬,难以下咽。

·先将猪肉切成丝,再切成片,放入盘中备用。

·加入一勺盐、胡椒粉、半勺生抽,再加入适量的蚝油和清水,用手抓拌均匀腌制肉丝。鱼香汁的比例是:5万4千3百21。

鱼香肉丝的做法视频全过程,鱼香肉丝的做法视频老式-第1张图片-

·在碗中加入五勺清水、四勺生抽、三勺陈醋、二勺白糖和一勺淀粉,搅拌均匀制成鱼香汁。配菜可以选择青椒丝、萝卜丝和木耳丝。

·将油温烧至7成热,放入腌制好的肉丝快速滑熟。然后加入一勺豆瓣酱,用小火煸炒出红油。

·倒入青红辣椒丝,开大火翻炒均匀即可出锅。这样做的鱼香肉丝非常下饭,你学会了吗?干饭了,家人们!

你看,这道菜非常简单易学吧?这样做的鱼香肉丝非常好吃,保证让你食指大动,最后告诉我你学会了吗?

鱼香肉丝的更佳做法,欢迎探讨

XX少许、XX若干、XX适量……菜谱里这些模棱两可的描述,让每一个追求美食的人抓狂不已。


虽然很多菜都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法,但那些不精确的描述确实很不方便实际操作,那有没有可能用科学的 *** ,摸索出一个更佳的、量化的、也方便大家实践和改进的配方组合呢?


笔者还真的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次挑战的菜名字就叫做:


鱼~香~肉~丝!


我翻阅了十几个新老菜谱,炒了十多斤肉丝,实验了各种调料比例和配菜组合,终于试出了一个合适我自己的更佳做法。


图片来自 ***

当然,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口味。我的配方未必是你最喜欢的。但是根据我测试的原理和 *** ,你一定也可以试着找到你最喜欢的配方。

鱼香肉丝,真没有鱼……

这道菜为什么叫“鱼香”肉丝呢?因为四川人民做鱼习惯用泡二荆条、姜蒜、糖醋来调味,久而久之,就把这个复合的味道和鱼绑定在了一起,后来用同样的调味料来做别的食材,就好像也能尝出鱼的味道,于是形成了“鱼香味”这个经典的川菜味型。背后的原理是味觉的记忆与联想。除了肉丝,鱼香味型做茄子、豆腐、杏鲍菇也都很合适。

我从能找到的菜谱和视频里,选了食材用量比较详细的 7 个,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 5 本四十年前的老菜谱,一本新菜谱,和王刚老师的视频。

这道菜按食材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你看,确实没有鱼):

主料(肉丝+码味)、辅料(葱、木耳、笋)和鱼香汁。


图片来自 *** 整理

对于肉丝的处理有两个流派,有的菜谱放一点肥肉,也有人用纯瘦肉。


鱼香汁原料的种类比较统一,泡二荆条是核心调味料,但是用量差得很多,糖醋的比例从 1:1 到 2:1 都有,普遍是糖比醋略多。排除明显不太靠谱的 1972 版《四川菜谱》,姜蒜的用量也是 1:1 或者蒜更多一些。料酒只在少量菜谱里出现,而味精直到近些年才用到鱼香肉丝里。


配菜则是差异更大的,既有除了葱什么都不放的版本,也有木耳和笋两种比较常见的配菜。还有豌豆尖这种乱入的选手。北京的鱼香肉丝甚至还放青椒和胡萝卜,这其实和过去蔬菜的季节、地域性都有关。


了解了基本的原料组成,接下来咱们来看看这次需要测试并量化的部分。


1、糖醋比例


首先,咱们来看最核心的鱼香汁调配。鱼香味型的基础是咸、辣、酸、甜四个味道的调和。咸味是根据食材走的,辣的耐受程度因人而异。鱼香味型中最值得探究的,是糖与醋的比例。


我们做了五份酱汁,姜、蒜、泡椒、酱油、水和淀粉用量相同,白砂糖和陈醋的比例分别从 2:1 到 4:5。空口尝起来差异还是很明显的。用这些酱汁,在控制同样温度的前提下,炒 50g 肉丝。品尝味道发现,2:1 太甜,4:5 过酸,中间三档都在“鱼香味”的范畴内——我个人更喜欢 5:4 的版本。


但是,比例其实不是酸甜问题的全貌。要想深入的理解鱼香味型的核心,我们首先要厘清两个相近的概念,绝对酸度与相对酸度。绝对的酸是pH值,而相对的酸指的是酸甜平衡。


我先做了 5 个糖醋溶液,在 30g 白醋里把不同数量的白砂糖搅拌至完全融化。这 5 个样本绝对酸度一样,pH 值都在 2.5 和 2.6 之间。但是相对酸度不同,不加糖的纯醋样本非常酸,而加了 10g 糖的版本像饮料一样酸甜怡人,加到 40g 糖的样本不仅非常甜,甚至还有点腻。这是因为,酸、甜这两个味道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此消彼长、相互制衡的关系。糖不会降低 pH 值,却能降低我们对于酸的感知。


我们再把 1:1 的糖醋溶液加入纯净水稀释成 4 个不同的浓度。这回,四个样本的相对酸度一样,但绝对酸度不同。再去品尝,这些样本呈现出了从清淡到浓腻这些差异很大的味觉感受。


所以,在做鱼香肉丝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考虑酸、甜之间的配比,也要考虑“酸甜”作为一个整体与食材的比例,也就是绝对酸度和甜度的差异对风味带来的影响。


在中餐烹饪中,会用小酸甜、大酸甜来描述这个比例。鱼香、宫保味型都属于小酸甜,糖醋味型则属于大酸甜。那么,这个比例的界限在哪里呢?


我们用 5:4 的糖醋比例调成糖醋汁,选取六份码味过的 50g 肉丝,控制其他调味料的用量,再加上 5-30g 六档糖醋汁和 10g 的芡汁。品尝之后发现,糖醋汁最少的样本咸鲜感重,不太有酸甜味,而糖醋在食材重量的 10% 到 15% 的区间,才是我们所认知的鱼香口味。超过 25%,就更接近糖醋的味型了。


如果一份鱼香肉丝总共是 300g 左右的原料,那么糖醋汁的总量就应该在是 30-45g。白砂糖和醋的密度都很接近 1g/mL,是可以用体积来测量的。我用的的小瓷勺,容量大约在 8-10mL 左右。也就是两勺略多的糖,两勺略少的醋。(你可以用厨房电子秤先测量推算一下自家小瓷勺的容量,方便确定用量)


2、泡椒和姜蒜


泡辣椒作为核心调味料,该放多少呢?我测试了 5% 到 20% 的四个比例。建议至少要到肉丝重量的 10%,鱼香味才算成立,如果能吃辣,建议用到 20%。算下来,一份总量 300g 的鱼香肉丝,可以用 50g 泡辣椒。注意,这个用量是不含泡椒汁、辣椒蒂和辣椒籽的。


蒜和姜,我也做了用量和比例测试。我个人更喜欢样本 4,也就是蒜比姜多,整体下料比较猛的风格,蒜和姜加起来达到食材重量的 10%。很多时候,大家做不出餐厅的味道,就是下料不够狠。对鱼香肉丝这道菜来说,盐和酱油这些含盐的调料要谨慎,而其他调味要敢下手,会好吃很多。


图片来自 ***

对于这三种鱼香味型必需的调味料,既可以切末,也可以用石臼或是榨汁机搅碎。搅碎更出色、出味儿,同时不会有嚼到姜蒜的口感。大家可以根据个人习惯来。我一般会把辣椒和姜捣碎,蒜切末,保留一定的口感。


3、醋、盐和勾芡


对于醋的种类,我实验了四川保宁醋、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意大利黑醋以及混合醋五种,他们的酸味来源各不相同。醋对酱汁风味的影响比我想象中要大。保宁醋风味并不突出。江香醋风味清新,很不错,而老陈醋和意大利黑醋都非常推荐。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尝试陈醋和黑醋混合使用。


我还研究了勾芡的浓度。我的建议是用土豆淀粉,土豆淀粉要比玉米淀粉更粘稠。我们每 100mL 水加入不等量的干淀粉,搅匀之后加热,会发现1.25%的淀粉水比较接近浓汤的质感,5% 的芡汁过于粘稠,还是 2.5% 比较合适。


土豆淀粉的密度比水低,20g 土豆淀粉的体积差不多要 30mL。实际使用的时候,我们用 1:1 的体积比例调制成 40% 的水淀粉,目的是让淀粉提前吸水,不易结块。


对于勾芡的浓度大家各有喜好,芡汁最少需要 20g;如果你喜欢拌饭的话,上限也不要超过 100g。我一般用的芡汁有 60g 左右。考虑到食材出水,需要水淀粉 7g 左右。


勾芡的介质,我尝试了纯净水、自己熬的猪骨高汤,还有浓汤宝勾兑的高汤。由于浓汤宝含盐,3 号样本我相应调整了咸度。品尝之后发现,2、3 比 1 好一丢丢,但是区别非常有限,而 2、3 之间我完全吃不出区别。


最后,来说一下咸味儿。这道菜里咸味来源比较多,包括盐、酱油和泡辣椒。酱油的咸度大约是 15%(即含盐量 15%)。而根据钠含量推测,泡辣椒的咸度是酱油的 1/3。我们知道,盐的用量是根据食材的量走的,无论什么菜,总的盐量都应该是食材重量 0.7-1%,咸度才比较合适。这道菜里食材的总量大约是 300-350g,所以总共需要约 2-3g 盐。要达到这个数量,直接放 1g 盐就足够了,因为酱油一般还要用 10-15g 左右,也就是 1 勺到 1 勺半,这要根据泡辣椒的量来增减。


4、主料


鱼香肉丝的主料当然是肉丝。


对于肉丝,大家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让口感更嫩,而且炒起来不粘锅,还可以尽量少油。首先,从部位来说,我选择里脊、通脊和后腿这三个部位——这三个部位嫩度是递减的。猪肉洗净,观察纹理。里脊要顺丝切。通脊或是后腿可以斜丝切。


切丝最重要的一步是先把刀磨锋利。从顶部水平运刀切片,再把肉摆整齐,切成横截面约 3mm 见方的丝,川菜术语叫做“二粗丝”。其实咱们家常炒菜,均匀度要比粗细更重要,切成你能力范围内比较细的丝就可以。


如果你喜欢特别嫩的肉丝质感,可以试试用碱来处理。每 100g 肉用 1-2g 食用碱或小苏打腌制 5 分钟,再洗干净即可。


不用碱的话,如何提升肉丝的嫩度呢?


首先就是打水。原理是加盐之后肌肉之内可以容纳更多水分。我们选用等量的肉丝,分别尝试不打水、打入 10g 清水、蛋清和高汤一共四种做法。上浆再炒出来可以观察到,不打水的版本会很快发生美拉德反应,肉丝就容易变柴了。打水之后就好很多。而蛋清并没有风味和质感的优势,但更容易上色。高汤也没有显著的风味加成。


其次,就是上浆。原理就是用淀粉糊做缓冲,把肉丝和热油隔开。上浆一定要选择玉米淀粉,如果用土豆淀粉,很容易粘连。我尝试了 5 种不同的淀粉用量。肉丝重量的 2% 可以很好的保留肉的口感,越多就越滑嫩,但超过 10% 肉味就太淡了,而且会让肉过度粘连。200g 肉丝,大约需要 4g 淀粉,也就是这么多。


炒肉丝的时候,很多人怕粘锅、滑不开,所以只好多加油 ,而油加多了又特别腻。其实,粘锅与锅具选择、油量和油温都有关系。


我用两种锅具做了实验。对于铁锅来讲,预热非常重要。只有达到 180 摄氏度,铁锅才能形成不沾的效果,肉丝炒出来也比较嫩。而 120 摄氏度、150 摄氏度都会有粘锅的情况,肉丝炒出来也比较老。让我惊讶的是冷锅冷油滑肉丝,反而不太粘锅,口感也不错,可能是类似低温慢煮的作用。这和给肉丝封油好滑散是一样的道理——新手可以尝试一下。另外,肉丝如果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一定要注意先回温再来炒,否则会迅速降低锅温,也很容易粘锅。


对于油量我也做了实验,基本需要 20g,才能让 50g 的肉丝不粘。油量会影响烹饪时间(进而影响口感),对于味道倒没有什么直接的影响。


相比之下,不粘锅的效果非常优越。喷 3g 油的时候还略有粘连的情况,只要有 10g 油,就可以完全不粘锅。油温的要求也不是那么高,150 摄氏度也完全没问题。


所以说,铁锅炒肉丝的确有一定难度,建议高油温,油量也多一些。而不粘锅炒肉丝非常简单,成功率接近 100%,又省油,对新手也特别友好,强烈推荐。


此外,我还尝试了纯瘦和加入 15% 左右肥肉丝两种做法,个人还是喜欢纯瘦肉在鱼香汁里的味道。你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来选择。

5、辅料

最后,就是关于配菜的探讨。葱由于最后才加入,并没有和姜蒜辣椒同炒,所以我倾向于理解成辅料而不是调味。各个菜谱中用量都比较大,我看视频学习的时候,发现用大葱小葱的都有。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重庆博主在视频里说的大葱,和北方的大葱很不一样。四川的朋友告诉我,这个叫做葱黄。直径接近小葱,但白绿比例像大葱。尝起来葱黄辛辣感强,甜感比较弱。我们用等量的葱黄、山东大葱和小葱来做鱼香肉丝,发现,由于葱黄的质感非常紧实,所以在菜里很有存在感,像是一个葱味儿的爆珠,非常有意思。如果没有葱黄的话,用小葱还是大葱就见仁见智了。

而木耳、青笋、冬笋这些常见配菜,其实主要的作用是丰富口感,不影响核心味型。木耳弹牙,而青笋、冬笋都是脆的。北方以前蔬菜种类少,所以会用胡萝卜、青椒来提供脆度,我认为也无可厚非,并不影响鱼香味型的本质。大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要注意的是,配菜的用量不要太多,总量别超过 100g,而且要注意蔬菜出水,影响勾芡。

6、最终方案

好,接下来,就是我最喜欢的鱼香肉丝做法:

180g 里脊肉切丝,加 1g 盐,5g 酱油,抓粘,再少量多次打入 20mL 左右的水。加入 5g 玉米淀粉,再来 20mL 清水,最后加 5mL 油。

切 15g 小葱,木耳、冬笋各来 40g,都切丝。泡二荆条去蒂、去籽,切碎再打成泥,一共 50g 左右。

30g 大蒜切末, 15g 姜磨成茸。20g 白砂糖、16g 混合醋、2g 浓汤宝冲泡 50mL 清水、8g 酱油、7g 水淀粉,搅匀备用。同时兑入捣姜和辣椒的汁水。

如果你的笋和木耳切的太粗,可以考虑提前焯水,我更喜欢生脆的口感,所以不焯。

不沾锅烧热,加入 30g 左右的菜籽油,刚好覆盖锅底。烧至 180℃,加入肉丝之后迅速划散,但不要着急翻面,油温上来之后再来翻炒。肉丝变色,立刻加入泡辣椒、姜和蒜,爆出香味,15 秒左右,立刻加入配菜。再炒 15 秒,碗芡搅匀,分两到三次缓慢加入,以防锅温降低太快。芡汁浓稠,加入葱花,立刻关火出锅,装在预热的盘子里。成菜颜色红亮,芡汁浓稠,把调味料都裹在了肉丝上。这个油量比传统版要少很多,味道更清爽,酱汁酸甜鲜辣,是我心中最完美的家庭版鱼香肉丝。

虽然做菜并不像搞化学研究那样,需要使用非常精确的分析天平来称量各种要“下锅”的物质,但通过这次小小的尝试,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通过量化各类食材来做实验,能够更高效地让我们搞清到底怎么做更好吃,而得到的结果也能更方便地为其他朋友所用。


图片来自 ***

学会了这个鱼香肉丝两碗米饭不够吃#原创视频

鱼香肉丝是一道深受小朋友喜爱的下饭菜。

将猪肉切成丝,加入生抽、料酒和淀粉腌制15分钟。

准备木耳、青椒和胡萝卜丝备用。

准备一个空碗,倒入黄豆酱、生抽、老抽、蚝油、白糖、香醋和淀粉,再加入半碗清水,用勺子搅拌均匀备用。

起锅烧油,加入肉丝煎至变色,加入葱段和蒜末,加入青椒丝、胡萝卜丝和木耳,翻炒均匀。然后倒入调好的料汁,继续翻炒几下即可。

鱼香肉丝就做好了。赶快动手试试吧!记得收藏哦!

大厨教你鱼香肉丝的正确做法,开胃解馋超下饭,上桌汤汁都不剩

{"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28b0g10000c1ssa3f4mq0gjsa9okeg","duration":236.314,"width":854,"height":480,"file_size":33314256,"thumb":{"web_uri":"tos-cn-p-0000/b8709bc42b784821910a85ae3af2fcc1","width":640,"height":360,"ima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ur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high":{"duration":236.314,"file_size":28604871,"w":854,"h":480},"normal":{"duration":236.314,"file_size":22563852,"w":640,"h":360},"ultra":{"duration":236.314,"file_size":28592660,"w":854,"h":480}},"is_encrypted":null,"sp":null,"md5":"857da14613f8ffd21984dbdc5fc3a000","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标签: 肉丝 做法 视频 老式 鱼香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