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届知青
1969年3月16号,我被“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强大口号一鞭子赶到了最艰苦的地方-盘锦曙光农场杜家大队第三小队。(现在的太平农场) 当年我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所谓的知识青年我只念了9年书,就一鞭子赶到了农村,还有比我们还小的弟弟妹妹也都背起行李来到了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年我们豪情壮志离开了生我养我的大城市离开了父母,单纯的不能再单纯了,不知道农村是个什么样子的,当时我们学校动员会上听了农场领导的动员报告后,美好的诗情画意在我们脑海浮现,决心建设新农村宏伟蓝图一定,打起行装就出发。
54年前的今天火车站前锣鼓喧天,人头涌动,亲朋好友,兄弟姐妹,爸爸妈妈都夹杂着复杂心情,摆手相送。
一声长笛,火车缓缓启动了,那时鼻子一酸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淌,我们再也控制内心的不舍大声的哭起来。火车跑了一天一宿,有人说到了到了,我瞪大眼睛使劲的往窗张望,窗外一片凄凉,白花花的盐碱地上稀稀拉拉的堆起了凸起的土堆子,看不到巷子,不到瓦房,
看不到熙熙攘攘的车水马龙,有的同学就问房子在哪?带队军宣队指着土堆子说就是那,啊?当时在学校动员会上有人介绍说“盘锦是鱼米之乡,住的楼上楼下电灯 *** ,吃的是白米饭,种地机械化,我们挣工资,美好的憧憬一下子变成这样,那时真正领教了什么是上当受骗,当时我们心灰意冷,本来天就很冷,心一下子彻底的凉透了。
下了火车,队里马车拉我们到生产队,到了生产队的马棚把我们卸下,我们都坐在马棚外边的土地上,看着马棚是泥巴磊的墙,窗户纸糊在外,屋内土炕上铺的稻草,地是泥土地,住这?有同学差异的问,一个社员农民说是, 同学们相互对视的愣住了,不由得底下头来,没了来时童真的笑脸了,眼泪又一次的从眼角流了出来。开饭了一个中年男子在喊,中午饭?我们不约而同的朝喊声望去,高粱米水饭和鲫鱼汤,这时同学们看着从来没见过的饭菜一下子放声哭起来,那个委屈劲就甭提了,这时带队的老师说给孩子们换换饭菜吧,高粱米水饭他们都见过,更没吃过,鲫鱼汤他们也不曾吃过,最后生产队给我们换成白米饭和豆沫。
从此后大家就开始白天低头干活,接收贫下中农再教育,晚上就一起坐在河边思念家乡,想念父母兄弟姐妹,虽然我们有一肚子委屈,但是在那个年代受文革的教育我们知青还是积极向上的,能吃苦耐劳,当时的盘锦恶劣环境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一腔热血美好的憧憬一下子破灭。到了晚上更是凄凉,没有灯光,只能听到河水的湍流声,一点点月光透着河水,我们只有在煤油灯下给家里写信倾述,有的同学就守在河边唱歌来消愁解闷,刚去那几个月真的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希望,豪情低落,壮志匮乏。
1970年我被调到杜家小学当老师,我又开琢磨模仿我的老师怎么教的我,自己开始向其他老师学习授课,摸索自己曾受到教育的过程来结合自己的教材备课,总算没辜负校长和社员和领导的希望。
在盘锦不管干什么苦点累点我都不怕,没有那么娇气,我一直收到杜家社员的好评,至今还结识了一些农民朋友。
没想到71年开始招工了,开始漫长的回城大战,为回城知青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啊天亮了,真的回来了吗?噩梦醒来泪水已经湿透了枕巾,忆往昔不堪回首。
54年前的今天烙印太深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慢慢的变老,那峥嵘岁月,我们这一代人酸甜苦辣涩都尝到了,当时就是没感到甜在哪里,那个年月没了快乐,没了希望。没有想到从1971年陆续开始进油田,进工厂,开始了我们人生的第二转折。
进城后我们时常都不敢想象那个年代,当时我们是一列绿皮火车一天一宿把我们送到盘锦,回城后好长一段时间里我看到绿皮火车时就触景生情,心里那个酸呀,经常噩梦醒来已经是泪流满面,梦中又回到盘锦,醒来自己定定神,安抚一下自己,用现在的话讲,那时的我都抑郁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慢慢的缓过神来,往日的恐惧没了,噩梦也越来越少了,日子开始平静了。现在回想起那个时光,莫名其妙的有了一些感悟,不再是那么暗淡和不堪了,反而一起同吃同住的同学友情更加深厚了。
再追忆下乡54周年,觉得苦中带点思思的甜味,最起码不反感了,那个年代也造就了我们这一辈人,这辈人给共和国增添了色彩,缩短了城乡差别,带来了社会的进步,缩短城乡差距加深了工农感情,同时我们更珍惜那个特殊的年代,那个年代把我们这辈人锻炼的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身板和斗志,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在不服输不甘心的驱动下,我们这辈人回城后边工作边补习文化,有的知情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同学还当上了大学校府的校长,我74年进了工厂,75年7月10日我加入中国 *** ,走上了领导岗位为了填补文化水平的不足,我自学高中,并考进成人本科大学,从此改写了一些人对知情的看法,我们骄傲我们自豪,用我们自身成长的经历来抨击那些对知情恶意中伤的人。
再见吧!接收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年代。
玲姐我爱你喽
2023年3月16日留笔
我们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盘锦,如今对“知青”二字至今褒贬不一,
岁月蹉跎真实的写照,
忆往昔盘锦荒野的盐碱大地,一大批风华正茂的小青年投身这里,开始了他们的历程,
一块“知青”的里程碑就这样竖起来了
看今朝盘锦鸟语花香,高楼大厦平地起,当年“知青”这辈人却衰老了,风华正茂的青春被历史吞噬了
五味杂谈,是心灵的创伤还是心里的不快,一句话就是大多数“知青”远大抱负就这样成为了泡影,这就是一代人青春的写照,至今老“知青”相聚的欢歌笑语中夹杂饱经风霜的老泪纵横 是喜悦、苦涩还是不舍
再追忆下乡的那些日子,觉得苦中带点思思的甜味,最起码不反感了,那个年代也造就了我们这一辈人,这辈人给共和国增添了色彩,缩短了城乡差别,带来了社会的进步,缩短城乡差距加深了工农感情,同时我们更珍惜那个特殊的年代。希望大家关照我们这一辈人吧,再有来世我们还会继续扛起我们肩上的重任为社会,为人们造福。
讲解高粱米的前世与今生
高粱原产于非洲,科学家通过世界不同的高粱米品种间的基因遗传距离大致推算,高粱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时间约在950年前的辽宋西夏时期。我国也是高粱的主产区,在世界粮食作为种植面积中占第五位(前四位为玉米、小麦、稻、大麦),美国、非洲和南亚也是世界重要的高粱主产区。我国主产区集中分布在辽宁、吉林、内蒙、四川等地,其中东北地区种植广。同时我们也是世界上之一大高粱进口国呦(惊呆不?)!
高粱地
市面上常见到的产品有:高粱米饭、高粱酒、高粱煎饼、高粱馒头、糖等,但他们都来源于什么作物、品种吗?见过最初的它吗?今天小编就来科普下:
高粱脱壳后叫:高粱米,俗称蜀黍、芦稷、茭草、茭子、芦穄、芦粟等(各地叫法不同),在科学分类里中:
域:真核域;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高粱属;
种:二色高粱。
它们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环境,耐旱,宜选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栽培。
籽粒色泽有黄色、红色、黑色、白色、灰白色、淡褐色五种。高粱米的子粒呈椭圆形、倒卵形或圆形,大小不一,呈白、黄、红、褐、黑等颜色,一般随种皮中单宁含量的增加,粒钯由浅变深。胚乳按结构分为粉质、角质、蜡质、爆粒等类形,按颜色又有白胚乳和黄胚乳之别。
高粱的种类甚多,按高粱穗的外观色泽,可以分为白高粱、红高粱、黄高粱等,按照它的成熟期,可以分为早熟中熟晚熟。按品种和性质可分为粘高粱和粳高粱。红者又称为酒高粱,主要用于酿酒,白者用于食用,性温味甘涩。高粱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高粱是酿酒、制醋、提取淀粉、加工饴糖的原料。而且高粱米磨成面,可以做煎饼、馒头、饺子,非常好吃,有机会大家可以尝尝。
在讲讲它的营养价值。
高粱米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据测定,每100克高粱米,含有蛋白质8.4克,脂肪2.7克,碳水化合物75.6克,钙7毫克,磷18毫克,铁4.1毫克,尼克酸1.5毫克。因此,食用100克高粱米可供给人体约1507千焦热能,如与米、麦等搭配食用,可使不同氨基酸和各种营养素互相调补,提高对人体的营养作用。
除了营养价值高之外,高粱米也可入药。祖国中医学认为,高粱米性味甘、涩、温,无毒,具有和胃、健脾、止泻等功效。可用来治疗食积、消化不良、湿热、下痢、小便不利等病症。
虽然高粱米很好,但有些人还是不能吃,如果身体出现明显的燥热征象、湿热表现或阴虚内热症状时,则更好不要吃高粱米。另外,高粱米不能长期大量地食用,否则可能会导致大便燥结难排,甚至引起大便出血的情况。
看看高粱都能做什么好吃的?
山楂高粱米粥
山楂高粱米粥
用料:高粱米50克,山楂20克,水。
制法:山楂干用水洗净,浸泡10分钟。高粱米,洗净备用。锅中加入适量水,放入泡好的山楂干。煮开后,放入高粱米开始煮。大火煮15分钟,换小火接着煮。大约煮20分钟,把高粱米煮软即可食用
功效:养胃助消化,老幼皆宜。
禁忌:糖尿病患者应禁食高粱。大便燥结以及便秘者应少食或不食高粱。山楂不宜于海鲜、人参、柠檬同食。
高粱米水饭
高粱米水饭
用料:高粱米、饭豆。
制法:高粱米和饭豆(红芸豆)淘洗干净,加清水放入冰箱浸泡一夜。倒掉浸泡过的水,重新冲洗两遍。将米放入煮锅中,加适量清水,盖上盖,大火煮开,小火约煮半个小时,把锅盖留一点缝,防止扑锅,煮至水分吸收得差不多了,盖上盖,关火焖十几分钟即可。将煮好的米饭用勺子翻松,用凉开水过几遍,至水清彻即可。
功效:高梁米水饭可以搭配烀茄子土豆蘸酱吃,也可以就着野菜、小葱蘸酱,硬实的高粱米粒,就着清凉的水一起吃,尤其在夏天吃着特别过瘾,简单却很美味。
高粱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很广泛。东起台湾省,西起新疆,北至黑龙江,南至西沙群岛,跨越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共5个气候区均有高粱栽培。
一、种子及其处理
(一)品种选择
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奥杂1号、龙杂10、龙杂16、龙杂17等优良品种。
(二)种子处理
种子在处理前要提前在阳光下晾晒3~5天,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为防治地下害虫和高粱黑穗病应采用符合GB/T8321和GB4285要求的农药,如使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3%~0.5%拌种或用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48%~0.64%拌种。
高粱的特点
1.高粱是高产作物
高粱是碳4(C4)作物,光能利用率和净同化率高于水稻和小麦。大约是碳3(C3)作物的2倍。高粱的理论产量每亩可达2500千克,目前有记载的高粱产更高亩产量1400千克,只有理论产量的56%,表明高粱具有很高的光合产量潜力。另外,高粱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并具有实现强大杂种优势的保障体系。在粮食作物中高粱是最早(1954年)实现杂交种‘三系配套’的,并把杂交种用于大面积生产的作物之一。高粱的高光合效率与强大的杂种优势有机结合使高粱产量提高了一大步。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杂交高粱的高产性为解决我国当时的粮食问题发挥了巨大作用。
2.高粱是抗逆性强的作物
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耐高温、耐冷凉等多重抗逆性。高粱的蒸腾系数为250~300,比水稻(400~800)、小麦(270~600)、玉米(250~450)均低;高粱的凋萎系数为5.9,比玉米(6.5)和小麦(6.3)低;在水淹条件下,抽穗期高粱可维持生存6~7天,灌浆期可维持8~10天,而玉米只能维持1~2天;高粱耐盐力强,可忍受0.5%~0.9%的盐浓度,而小麦为0.3%~0.6%,玉米、水稻为0.3%~0.7%;高粱能在pH酸碱度5.5~8.5的各类土壤上正常生长。由此可见高粱的抗逆性优于上述作物。高粱根系发达,可利用较深土层中的水分和养分,既抗旱又耐瘠薄,肥料利用率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高粱能获得较稳定而且较高的产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省西部高温干旱灾害频繁,高粱以其独具的多抗性显示了强大的生物学优势,灾年仍可获得较好收成。高粱是抗灾备荒的先驱作物,过去随着移民开垦土地,首选作物是高粱。这说明高粱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作物。正是因为高粱抗逆性强,所以高粱一般多种植在稻、麦、豆不宜种植的地方。
3.高粱是用途广泛的作物
一是食用,高粱过去是北方人民主要粮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用量逐年减少。但是有的区域仍把高粱作为主食,高粱米饭有解暑作用,因此在干旱炎热区域人们有吃高粱米水饭习惯;近年由于膳食结构的改变,高粱米作为人们的调剂食品。二是饲用,高粱籽粒是家畜和家禽极好的精饲料,其饲用价值与玉米相近。而且由于高粱籽粒中含有单宁,在配合食料中加入10%左右的高粱籽粒可以有效地预防幼畜、幼禽的白痢病。把高粱配合饲料与其他配合饲料交替饲喂,能促进家畜的食欲与营养吸收。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高粱将是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适于畜禽育肥,增加瘦肉率。近年甜高粱和草高粱的生产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势,茎叶作青饲料或干草料,或连同籽粒作青贮饲料均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三是加工用,高粱全身是宝,综合利用价值高。甜高粱茎秆可制糖、糖浆,生产酒精;利用高粱茎秆 *** 板材、造纸,还可作蔬菜生产中的支架、风障,编织茓、蓆等;高粱可提取天然色素;高粱蜡粉加工成蜡质,具耐高温特性。籽粒作为酿造原料,可以生产白酒、酒精、醋、饮料等,用高粱籽粒酿制白酒历史悠久,工艺水平高,驰名中外的茅台酒、汾酒、泸州老窖、河套老窖及其他高档名酒,均以高粱为原料酿成。高粱酿酒业不仅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等主要来源,而且可出口创汇;酿酒的副产物——酒糟,还是优质饲料。当前生产的高粱三分之二用来酿酒。
二、选茬与耕整地
(一)选茬
选豆茬、玉米茬、马铃薯茬等净茬、肥茬种植高粱。
作物重茬的危害及预防
同一作物在同一地块连续多季或多年种植,即“重茬”。重茬是导致许多农作物生长势弱、病害加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作物重茬病害原因:
1.土壤方面的原因
首先,长期种植单一作物,致使作物根系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片面消耗某些营养元素,使土壤营养元素呈现生理性不平衡。通过对不同重茬年限耕层土壤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测定表明,随着重茬年限的增加,土壤中氮、磷、钾总量变化不大,而速效锌、硼的含量成倍减少,速效氮和速效钾的含量明显降低。
其次,作物在同一地点长期生长,某些病原微生物如镰刀菌残留于土壤或植物残体中大量繁衍。如根结线虫在土壤中逐年成倍增加,破坏作物的根系,影响作物的生长。再如蔬菜的软腐病、疫病,茄科的青枯病、猝倒病,瓜类的蔓枯病等病原菌菌核、休眠孢子在土壤中能生存2~6年,一般果菜类重茬2~3年、根菜3~5年都会出现明显的生育不良,使作物根部腐烂、纵裂、须根不发达,影响作物正常生理代谢。
2.作物自身根系原因
双子叶植物根系分泌物主要是柠檬酸、苹果酸和水杨酸,苹果酸和水杨酸同金属结合形成络合物,柠檬酸形成络合物和部分螯合物。禾本科植物根系分泌物主要是麦根酸,麦根酸只形成螯合物。根系对螯合态金属结合态利用率更高,所以双子叶植物易发生生理缺素症和连作障碍,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则不易发生。
3.自毒现象
自毒现象是指前茬作物的残留体在腐烂分解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毒素,如有机酸、醛、醇、烃类,对下茬作物有显著的抑 *** 用,影响下茬作物的生长。如黄瓜残体腐败后引起黄瓜幼苗的根腐病,大豆腐败的提取液对大豆种子萌芽及胚根生长有明显抑 *** 用。
4.作物重茬病害防治措施
(1)选用抗性品种 如果土壤有盐渍化现象或偏碱性时,可选择耐盐性较强的蔬菜,如菠菜、芹菜、韭菜、茄子等;土壤偏酸性时,应种植空心菜、芋头、西洋菜等耐酸性较强的蔬菜,从而尽量减少连作障碍带来的危害。
(2)土壤消毒 利用药剂(噻唑磷防治线虫、恶霉灵防治土传病害)、高温和淹水等处理 *** ,直接杀死或减少土壤病原微生物和害虫,也是消除蔬菜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
(3)合理的轮作和间作制度 合理的轮作和间、混、套作制度是解决连作障碍最为简单的 *** ,水田和旱田中生长的微生物不同,水旱轮作不仅可以防止连作障碍,还可增强地力、减少杂草病虫害。
(4)采用嫁接技术及带土移栽 一是嫁接可以改善植株根系吸收特性,改变内源激素含量,使植株光合能力加强,提高保护酶活性,使作物抗病增产。二是植株移栽时,带“娘家土”能大大降低重茬病害。只要作物根系、根系分泌物及根际微生物群落这个完整的小生态系统不遭到破坏,不出现失调,就不会产生重茬现象。
(5)科学合理施肥 将有机无机肥料,氮、磷、钾肥与中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可协调养分的释放速度,提供作物长期有效的营养。
(二)耕整地
实施以深松为基础,松、翻、耙结合的土壤耕作制。
三年深翻一次。伏秋整地耕翻深度20~23厘米,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翻后耙耢并及时起垄镇压。有深松基础的地块可采取耙茬起垄整地。
三、施肥
1.有机肥
应使用符合《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496》要求的肥料,如每公顷施用有机质含量8%以上的农肥22.5吨左右。净茬后落地前施入。
2.化肥
应使用符合《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496》NY/T496要求的肥料,每公顷施用五氧化二磷50~70千克;氧化钾25~35千克;纯氮100~150千克(其中30%做底肥或种肥,70%在封垄前做追肥),结整地做底肥或种肥。
四、抗旱播种
1.播种时间
一般在5月3日~5月10日进行播种。
2.播种 ***
做水条播 垄上机械开沟滤水,水渗后人工点种,然后用拉子扶土,隔日镇压,压后播深在2~3厘米。公顷保苗12万株为宜。亩播量1~1.3千克。
五、田间管理
1.间苗
小苗3叶期开始疏苗,打单株,缺苗处要用附近多余的大苗进行带土做水移栽。
2.铲趟
出苗前要做到铲前趟一犁,三叶期铲头遍趟二遍,七叶期铲二遍趟三遍,出穗期放一遍秋垄。
3.追肥
应使用符合NY/T496要求的肥料,在趟三遍前,每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
4.防治黏害虫
在黏虫发生初期可使用符合GB/T8321和GB4285要求的农药,每亩用2.5%功夫乳油20毫升兑水15千克,叶面及叶心喷施防治。
5.防治螟虫
在高粱心叶末期可使用符合GB/T8321和GB4285要求的农药,每公顷用1.5~3.0千克的 *** 乳剂制成颗粒剂撒放或兑水450千克喷雾。
6.防治蚜虫
当高粱抽穗后如遇干旱,易发生毁灭性的蚜虫危害。所以可使用符合GB/T8321和GB4285要求的农药,40%氧化乐果或氧乐菊酯800倍液进行叶背及茎秆喷雾。
高粱的肥水需求规律
1.需肥规律
高粱每生产100千克籽粒所需氮3.25+1.37千克、磷1.68+0.48千克、钾4.54+1.14千克,三者比例为1∶0.52∶1.37,其中,出苗到拔节吸收的氮肥占整个生育期需氮量的12.4%、磷占6.5%、钾占7.5%。开花到成熟期吸收的氮占整个生育期需氮量的25.1%、磷占40.6%、钾占27.1%。
基肥的施用量一般每公顷15~20吨,有机肥配合施入二铵150~200公斤、混尿素50~75公斤、钾肥75~100公斤,种肥在常用的化肥中 *** 铵较安全,每公顷100~150公斤为宜,如以氮、磷复合肥作种肥施入既方便效果又好,常用二铵每公顷用量为50公斤。追肥时期主要是拔节期,但在生产中一般追一次肥,追肥量一般150千克尿素每公顷。如果生育期长成后期易脱肥的地块,可分为2次施入,即拔节肥是追肥量的2/3,剩下的1/3在挑旗期追肥。
2.需水规律
高粱既抗旱又耐涝,水和利用率高。高粱的根系发达,吸水力强,根系的压为1216~1520千帕(12~15个大气压),玉赤诚为1013.25~1114.6千帕(10~11个大气压),吸水能力为玉米的两倍,1~2米土层内水分利用率为75%,而且地上部蒸腾系数低,高粱系数为322,比玉米(368)、小麦(513)低得多。整个植株在缺水时,可进入休眠状态,获得水分后又可恢复生长。植株外部表皮有蜡质,叶片有较多的气孔,都可抵御干旱。在水涝时,植株的根、茎、叶有通气组织,可起到抗涝的作用。
高粱对水分的要求在不同生育阶段有很大的差异。出苗至拔节阶段,植株小,生育缓慢,需水量仅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10%,通常有30毫米的降水量即可满足。这一阶段适当缺水,可促进根系下扎,起到“蹲苗”的作用。拔节后期至孕穗期是高粱需水量更大的时期,约占总需水量的50%。这一时期生长锥转穗分化阶段,生长发育旺劢,茎秆叶片迅速生工,穗渐形成,若遇干旱就会影响穗分化,造成秃尖码稀,群众称为“胎里旱”。这一阶段需200~300毫米以上的降水量。孕穗至抽穗开花期需水约占总需水量的15%,抽穗期土壤持水量低于70%时,就会出现“卡脖旱”,穗子迟迟抽不出来。
开花至灌浆期需水占总需水量的20%,开花时植株既喜水又怕涝,开涝往往影响花粉的散落,造成授粉不好,影响结实率,而此期干旱又易提前开花,花期缩短,花粉量减少,影响授粉。开花以后,植株的营养物质大量向穗部转移,需要大量的水分供应。水分不足,灌浆受到影响,粒重就会降低。灌浆后期需水量减少,仅为总需水量的5%左右。
六、及时收获
在高粱80%籽粒变红定浆的腊熟末期,要及时收获,做到割净、拣净、拉净、脱净。
高粱米水饭三伏天,高粱米水饭约起来。
东北民间俗语:“高粱米水饭咸鸭蛋,给个村长都不换”。把新煮出来的高粱米饭用井拔凉水过几次,投投吃,所以也叫过水饭。高粱米水饭颗粒分明,清清爽爽,吃起来凉汪汪的,伏天容易下饭。与高粱米水饭标配的除了咸鸭蛋,还有咸盐豆、酱茄子、小咸鱼等。
高粱是我国传统的五谷杂粮,富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等,有补中益气、收敛止泻的功效。在粮食匮乏年代高粱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因为高粱米属于淀粉类食物,更好趁热吃,因为凉水反复过水后容易导致淀粉老化回生,不易消化。
高粱除了做米饭,炒饭,还可煮高粱山楂米粥。磨成面粉可做高粱野菜窝窝头、高粱米糕、高粱白面两掺馒头、烙饼等。当然,高粱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酿酒。
品读文化辽宁,讲述身边故事。晚上好,这里是辽宁日报新媒体晚间档夜读节目——《辽宁好声音》。
主播:张爽
一个普通的瓦罐,承载着母亲青春的记忆。
用笊篱从青灰大瓦盆里捞出高粱米水饭,放在瓦罐底层,水饭上放一个去掉把儿的茶缸子,缸里装着茄子土豆拌大酱,这就是母亲上小学时每天带的中午饭。
母亲16岁才上一年级。解放初期的农村,能上起学的人还是寥寥无几。母亲和姨妈本来不爱上学,喜欢在家干农活,但姥爷非逼着两个女儿去上学。姥姥身体不好,姥爷承担起了家里的重担,用卖粮食和鸡蛋的钱付两个孩子每月8.5元的学费。院墙大门前面的场院是家里种蔬菜的地方,浇水、施肥、除草……能干的姥爷把自留地侍弄得井井有条,左邻右舍都羡慕不已。
那时的农村以高粱米水饭为主食,用自留地种出的蔬菜拌着自家自制的大酱为副食,孩子上学带饭也离不开这两样。起初,母亲用县城亲属送的铝饭盒带饭,到学校后发现中午没条件热,吃了一肚子凉饭。姥爷想到了用瓦罐充当保温桶,里面再放上一个茶缸保温杯,缸里放上不容易凉的茄子土豆拌大酱,有时还加点酱缸里腌的咸菜。那时,酱缸是家里的一个大件,酱缸里埋着用纱布包着的芹菜叶、芹菜梗,那是孩子更爱吃的下饭菜。母亲和姨妈饿了就每人盛一碗高粱米水饭,蹲在酱缸旁捞出咸菜大吃起来。
小学毕业后母亲到县城上初中,每周只能回家一次。对瓦罐有了感情的母亲,就用它盛着学校食堂做的饭菜,用母亲的话说,“吃瓦罐里的饭菜香啊。“
1956年,母亲初中毕业,被松陵机械厂按职员指标招入,母亲又抱着她的瓦罐进了大城市。从此,瓦罐承担了装猪油、腌小咸菜的任务。
记得我小时候,母亲经常在单位加班,回到家里还要学习,基本没有时间出去买食材。有一天,邻居王大爷家为孩子做饭的 *** 给了母亲启发:一勺猪油放到热铁锅里,油化后放点葱花炒几下,倒入白铝锅焖好的饭,用铁铲子翻炒,加盐后猪油裹着饭出了锅。从此以后,一到休息日,母亲就去副食店抢肥肉,回家熬好猪油后倒进瓦罐里。
现在,瓦罐里装的是母亲从市场上买的农家大酱,当年土坯房里的“大件”仍是母亲的更爱。
作者:樊光伟
农家饭,看看有没有你想吃的!趁着周末,回家看看爸妈。
老爸的小菜园各种青菜都成熟了,黄瓜,芸豆,茄子,辣椒~
回家的之一顿饭 必须是大锅熬芸豆,烀地蛋啊!
外甥女点名要吃高粱米水饭,说这和芸豆最相配。
老妈又烀上一锅苞米,园子里掰点生菜小葱蘸大酱。
辛辛苦苦减肥,这一顿又破防了!
不管了,先找找小时候的感觉,吃饱了再说吧!
老妈的铁锅芸豆土豆
老爸的小炒肉
生菜蘸酱
高粱米水饭
烀苞米
尖椒肥肠
#记录我的2023#这几天,琢磨吃什么,既要好吃,还要大家都爱吃
贝贝瓜
这个窝瓜怎么做好吃营养呢?掏空放个鸡蛋放点儿小米,蒸一下,没想到很好吃,如果再放一点儿火腿肠粒可能更好。
能卖出去吗
买了一斤苞米面,没人爱吃,加到这里怎么样?看着好吃吗?
苞米花卷
纯苞米面儿的,发了,也能宁出花儿来,这个可以加糖,也可以不加适合糖尿病人吃不?
馒头
我蒸馒头不会揉,有的人可以揉的馒头皮光滑细腻,我这个家常馒头,宣软就可以了。
生饺子
买点儿肉,剁点菜,捏几个饺子,有一次我在微信群里一喊:卖饺子了!真有一位居民买了一盒儿,后来我一算20个饺子,15元不合适,在饭店没我包的饺子大,馅儿实诚,比我这贵,不卖了。
自己发的绿豆芽
炒熟的绿豆芽
绿豆芽大家都吃过,单位夏天发,防暑降温,吃不了坏了长虫, *** 脆发点儿芽吧,这不看着还行,吃着放心。
高粱米水饭
苞米乎茄子
吃了很多天白面大米,东北人还是好这口儿,高粱米水饭配煎带鱼。再乎几个茄子土豆子,洗一把小葱儿,那就是爽口的吃食<捂脸>。大家有没和我一样儿爱吃这些食物的?
想尝尝老沈阳人的口味,来这家小破店吃蒸猪血水豆腐高粱米饭上次探店苏记焖锅的时候,我就盯上他们家了,据说是附近一带有名的小神店。环境不怎么好,但是顾客超多,有一桌8个人还是朋友带着来吃的。
墙上贴着菜单,一共12道菜,最贵的24元,不算水豆腐的话,其他菜加起来一共才162元,就问你们这菜价狠不狠?
● 蒸猪血(小) ●
一小盆蒸猪血,因为盆比较深,所以量还是蛮大的。上面一坨是蒜蓉,一定要搅拌均匀再吃。
猪血没有蒸老,特别细腻,姜的加入让猪血完全吃不出腥味儿,再加上蒜蓉,吃起来贼鲜美!
● 水豆腐 ●
除了猪血,水豆腐也是必点之一,我俩来个小份的就足够。
先尝尝原味的豆腐,滑滑的,水水嫩嫩,豆香味儿浓郁,用勺子浇点卤拌一拌,增加了咸香,他们家这个卤子里是有肉沫的,所以格外好吃!
● 土豆拌茄子 ●
接下来自由发挥,点我想吃的土豆拌茄子,加点酱、加点大葱那么一拌。再配上高粱米大碴子水饭,感觉回到了小时候的那种吃饭氛围,太爽了!
● 尖椒炒焖子 ●
我爱吃的其实是夜市加了麻酱糖醋辣椒油的那种炒焖子,这种尖椒炒还是之一次吃。
怎么说呢,挺香,但是焖子比较粉糯,没有 *** 的口感,吃到嘴里也没啥味道,反倒是配菜辣椒被我俩挑了个遍!
● 小兔算账●
水豆腐(小)9元
蒸猪血10元
尖椒炒焖子15元
土豆拌茄子12元
高粱米水饭3元
黑米饭3元
可乐1瓶4元
总消费:56元
用餐人数:2人
营业时间:9:30-16:30
探店日期:2021年5月14日
《翠生风味小吃》地址:沈阳路南苇巷35-1号
夜深了,外面下着雨,听见滴答滴答均匀的打在树叶上的声音,落在草地上是莎莎的声响,还有紧贴窗边落水管的声响,就像敲打塑料桶的声音。
今年夏季不太热,本来就凉爽,再加上下雨,有点秋季的感觉;气候的变化可能和今年土星木星交汇在斗宫有关系,又是五星逆行;离开家乡以及好多年了,可能每一个人都有这种情节,就是思念自己的故乡。想起了思念家乡的古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
戌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李白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陶渊明
却恐他乡胜故乡——陆游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杜甫
我记得在家乡的时候就像一个三岁的娃娃,什么也不多想,冬天里虽然冷一点,烧个土暖气,到是觉得很踏实;大铁锅蒸玉米饼子,大葱蘸大酱,觉得怎么那么有味道;在乡下,一个一个朴实的都目光“呆滞”,看个露天电影,早早那个马扎子在那里等着,看完电影背着已经熟睡的孩子回家。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单调而安静”的那个境遇了。奶奶炖了黄花鱼,高粱米水饭,大家都抢着吃。
现在离开家乡,迁徙到了城市,每天的喧闹声,吵杂声不绝于耳;不过今天还好,下雨了,宁静了让人思想起故乡。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王恭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是故乡——戴叔伦
窗外雨还在下.......
古人不识今时月,今时之月照古人;我们在重复古人的故事,你我在互相重复我们的故事。
说说高粱米水饭
小时候流行唱电影插曲,歌词都是跟同学们抄的。电影《战洪图》里有这样一首歌,歌词是“火红的太阳湛晴湛晴的天,高粱晒米谷穗儿弯又弯……”我以为歌里唱的那情那景,就是专门为我们绕阳河唱的。那时绕阳河周边,也种植着大面积的高粱,火红的高粱穗儿,绿油油的青纱帐,和电影里一模一样。也让少年的我们,对未来有了美好的憧憬。绕阳河畔产一种“文化米”,是那时标准更高的,曾风靡一时,是专供部队的优质高粱米。
高粱米饭不是有多好吃,却养育了黑土地人。高粱米含糖少,含优质蛋白多。用如今科学 *** 讲,人们食用它,是最安全的。高粱米也分品种,以前有黄壳黑壳之分,又有白粒红粒之说。高粱也曾有过杂交品种,我们叫它“新品种”,虽说产量高,但口感不好,壳也脱不净,正因为如此,杂交高粱米,给人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在杂交高粱出现之前,人们种的是“老品种”,老品种煮出来的高粱米饭,不仅有饭香味,嚼着也“滑溜”,它与各种菜肴搭配,煎炒烹炸炖拌炝蒸出来的菜,都不与它“犯相”,非常相宜。
在我老家,冬天或农闲时,常吃高粱米粥,春夏干活最累时,就吃“高粱米水饭”。其实,吃高粱米水饭,是一种“奢侈”,老人们认为,吃高粱米水饭太费粮食。
什么是“高粱米水饭”呢?它就是一种水捞饭,域外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它的做法很简单,就是把煮好的高粱米粥,倒入提前预备的凉水中,然后用笊篱搅动几下,再把米饭捞出来,放到泥瓦盆里,再添加凉水,高粱米水饭就做成了。
吃高粱米水饭时,想吃干的,就多沥去点水,想吃稀点的,就连饭带水盛, 有的人家过的节俭,就直接往煮好的粥饭里倒进两瓢水,用笊篱搅动几下,也能让饭水分离,只不过稀释了粥里的米汤。
炎热的夏天,是干农活最累的时节,薅草铲地让人疲惫不堪,烈日炎炎,劳作艰辛,又渴又饥,此时,偏偏胃火又特别浓,吃啥都没有胃口,爽爽的高粱米水饭,就成了最能安抚肠胃的食物。高粱米水饭特别“霎罗”(土话,爽),特别的爽口,尤其吃它不挑菜,与啥菜搭配吃着都开胃,于是便成了家乡人夏天百吃不厌的饮食 。上顿吃下顿吃,剩下的饭用水“骰骰”(土话:反复过水)还能吃。高粱米水饭小葱蘸大酱,是我老家人的更爱,吃上他,爽上又爽。高粱米水饭搭配红烧肉,吃着也不腻人,实在没有啥菜下饭,干活回来薅几把曲麻菜,回到家里洗干净,焯焯水,蘸点鸡蛋酱,吃着依然喷喷香。
有关高粱米水饭的记忆,不是它配土豆拌茄子,不是它配鲶鱼炖豆腐,更不是葱叶辣椒蘸着农家酱,而是胡家镇那个国营饭店,村里的几个出海打鱼人,旁若无人地走进饭店里,满身的鱼腥,满身的海味,大手一挥,“有高粱米水饭么?有煎新鲜梭鱼么?”片刻,高粱米水饭煎梭鱼就端上桌,酒也不喝,肉也不要,狼吞虎咽吃得那个香啊!看得旁边吃饭的油田司机目瞪口呆,“也来一碗高粱米水饭煎梭鱼。”吃上一口,天呀,这是啥玩意呀,剌嗓子,咽不下去呀,但身旁的打鱼人,却吃得兴高采烈。
听饭店员工说,油田那些来自天南海北的人,没过几天也爱上这剌嗓子眼儿的高粱米水饭。最热那些天,他们在工农兵火车站卸水泥,天热灰多呛鼻子,眼睛睁不开,胃火蹭蹭窜,茶饭不思,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想起了村里那些朵颐高粱米水饭汉子的情景,也要了碗高粱米水饭,一盘煎梭鱼,一盘辣豆腐,然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连水带饭扒拉一口,吃一块煎梭鱼,嚼几口咽下,爽!口不渴了,胃口也开了,敢情高粱米水饭真的能开胃降火解暑气,难怪出海久了的打鱼人,放着有名的盘锦大米饭不吃,进门就喊“有没有高粱米水饭煎梭鱼。”
沭能解暑,古书有记载,舌火喉火胃火浓浓时,喝上一口高粱米水饭里的水,比啥饮料都好使。家乡的高粱米水饭,没有转基因,没有添加剂,更不是小杂粮,除了高粱米,还有其它么?
说起高粱米水饭,提起红高粱,是不是也想起了那首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南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这豪迈,不也是来自高粱米水饭么?
喝一壶老酒,吃一碗高粱米水饭,就着小咸鱼,就着鲶鱼炖茄子,就着辣子鸡,就着梅菜扣肉,吃再多的油水,就是不腻!高粱米水饭也会让你的夏天不苦,秋天不燥,冬天不冷,春天不乏,就像有一首歌里唱的那样,“平凡世界有了你,生活充满了活力!”
审阅:王士朝
简评:高粱米水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终审:严景新
作者:赵雁明,满族,大学本科,数学高级讲师,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杂志会员,辽宁省民间艺术协会会员,盘锦市民间艺术协会会员,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喜欢写乡土文章。
编辑:卜一
本头条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