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黄豆的功效与作用营养成分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6 0
“春天一把豆,胜过吃猪肉”,常吃4豆,高营养高蛋白,增强免疫

“春天一把豆,胜过吃猪肉”,常吃4豆,高营养高蛋白,增强免疫

春天来临,又到了享受阳光、享受美食的好时候,想吃各种新鲜蔬菜的话,这段时间再合适不过了。俗话说“春天一把豆,胜过吃猪肉”,春天吃豆子,对身体益处多多,营养价值很高。

春天的豆类,高营养高蛋白,适合男女老少,谁吃谁受益。那么适合春天吃的豆子,都包含哪些呢?给大家推荐4样,多吃这4种豆子,增强免疫力,强身健体。

一、豌豆

春天的豌豆,属于时令菜,鲜嫩营养高,低脂高蛋白,多吃的话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其中胡萝卜素、维生素、叶黄素等,都相当丰富。

【豌豆炒肉末】

用料:豌豆、肉末、豆瓣酱、姜蒜、盐、鸡精、植物油

豌豆洗净后,开水下锅煮10分钟,捞出来过一下凉水,姜蒜切末。锅内倒油,烧热后放一勺豆瓣酱,再把姜蒜倒进去,炒香后倒入肉末,炒到变色之后,倒入豌豆混合均匀,用盐、鸡精调味后,出锅。

二、豆芽

春天的菜市场上,豆芽也是随处可见的,价格低廉,但是口感鲜香,值得多吃。常吃能够解春困、养肝护胃,增强免疫。

【韭菜炒豆芽】

用料:豆芽、韭菜、大蒜、盐、鸡精、生抽、油

韭菜和豆芽洗净,将韭菜切段,豆芽倒入开水锅中,焯水后捞出。锅内来少许油,将蒜片炒香后,倒入豆芽翻炒,炒制片刻后,放盐、鸡精、少量老抽调味,最后倒上韭菜,大火翻炒几下,出锅。

三、黄豆

黄豆,属于高蛋白食物,营养价值相当高,无论男女老少,都非常适合吃。春天多吃黄豆,不管什么做法吃,都很美味。

【打豆浆】

用料:黄豆、水、冰糖

黄豆冲洗干净,直接倒在破壁机中,喜欢喝甜一点的,放点冰糖进去,然后往里面倒水。之后开始打豆浆,这个步骤不需要我多说了,大家都会,最后倒出来喝就可以了。

四、蚕豆

蚕豆,其中氨基酸、蛋白质含量,都相当丰富,中老年人常吃,可以增强免疫力、增强记忆力,对脑力也是不错的。

【葱油蚕豆】

用料:蚕豆、大葱、盐、白糖、鸡精、花生油

蚕豆剥壳后,清洗干净,大葱切丝,锅内倒油烧热,将葱丝倒入锅中,煸炒到发黄后,再把蚕豆倒进去,加上适量的盐,再倒入没过蚕豆的水,盖上盖子大火煮开,用小火煮15分钟,最后再用少许白糖、鸡精调味即可。

增加豆类消费,提高居民优质蛋白摄入水平

来源:【中国农网】

大豆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和食用历史,至今已有5000年的种植史,古代称之为菽,与稻、黍、稷、麦并称五谷,可以说是伴随着我国文明发展至今的作物。世界各国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间接由中国传播出去的。

一、大豆营养价值高,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

营养丰富、食用悠久,历来是百姓餐桌重要成员。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钾和维生素E等。其中蛋白质含量约为22%-37%,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动物蛋白相似,而且富含谷类蛋白质缺乏的赖氨酸,是与谷类蛋白质互补的天然理想食品。此外,还含有多有益于健康的成分,如大豆异黄酮、植物固醇、大豆皂苷等。大豆包括黄豆、黑豆和青豆。大豆制品通常分为非发酵豆制品(如豆腐、豆浆、豆腐干、腐竹等)和发酵豆制品(如豆豉、豆瓣酱、腐乳等)两类。

我国传统饮食一直将大豆作为重要食物种类,由于其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品种。我国的饮食文化中,豆腐、豆皮、豆浆等食物都是大豆的产物。我国以及世界很多国家都将大豆作为优质食物推荐,第五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将“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作为核心推荐准则之一。

均衡营养、增强免疫,豆类可堪大用。《黄帝内经》提出,“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意思是说五谷杂粮是非常有营养的,但是没有豆子就会失去平衡。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能有效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基于此,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先后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营养膳食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重点人群营养健康指导建议”等系列指导性文件,核心是倡导居民坚持食物多样,保持均衡膳食,尤其是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增强免疫力,在针对新冠患者、一线防疫工作者、老年人群、儿童青少年以及一般人群的营养膳食建议中,大豆及豆制品均是重点推荐食物种类。大豆成为全人群补充优质蛋白、增强免疫力的绝佳食物。

从营养健康机理来看,大豆对于提升人体免疫能力的良好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人体产生免疫细胞和抗体、补体等免疫分子的物质基础。二是大豆蛋白在体内水解后产生大豆肽分子能够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 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转化,对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有很好的调节功能。三是大豆所含有的黄酮类物质是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理调节功能,能够通过活化免疫细胞、诱导产生信号分子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二、当前大豆消费水平偏低,与健康膳食推荐仍有差距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大豆摄入量为成人每天15-25克。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大豆及其制品摄入量在2000年以后呈下降趋势,成年居民摄入量从2000年的14.5克/天下降到2018年的12.8克/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世界各国大豆平均摄入量3.9克/天。可以看出,由于我国具有悠久的豆制品食用史,我国居民大豆摄入量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与中国膳食指南推荐摄入量相比,仍然低于推荐下限2.2克。《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制定的豆类消费量目标为13公斤/年,当前约有11.5公斤,尚有1.5公斤的差距。

三、改善居民膳食营养迫切需要提高大豆消费

针对当今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优化和营养健康需求来说,增加豆类消费,替代部分动物性食品的蛋白质供给,是解决城乡居民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双重负担的好 *** ,也是践行大食物观、推动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高大豆消费,带动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开展大豆消费教育引导,提高居民健康消费认知;二是加快大豆产品创新,提供健康优质豆制品供应;三是积极扩大国产大豆供给,为居民消费升级提供优质原料保障。

目前,面向公众宣传种植和食用豆类的益处以及豆类为农业与食物系统转型发挥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全球共识和行动计划。2018年,联合国大会第73届会议通过决议,决定将2月10日定为“世界豆类日”,也是豆制品首个世界级的节日。2023年即将迎来第五个“世界豆类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将今年的主题确定为“豆类促进可持续未来”。近年来,我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号召,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提出并号召全民养成“餐餐食豆”“早晚两杯奶,一杯豆奶一杯牛奶”等健康饮食习惯以及重视大豆、豆奶等豆制品的营养成分和健康效应等发展建议。下一步,引导教育居民种豆、爱豆、吃豆,迫切需要各类社会主体积极参与,讲好豆类故事,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和社会氛围。

未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城乡居民营养健康素养提升,将会进一步激发大豆消费潜力,人民美好生活食物消费升级也对优质豆制品供给提出更大需求,大豆消费稳步增加、种豆收益稳步提高可期,大豆及豆制品产业前景广阔。

作者:黄家章 刘鹏(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

本文来自【中国农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冬末春初吃点豆,营养更丰富!尤其是这几种

中国传统饮食讲究“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豆类既能健脾祛湿,又可调养内脏,是春季养生佳品。

今天就为大家送上众多营养专家的妙招:春天养生,吃肉不如吃豆~

一、吃干豆

在所有植物性食物中,黄豆的高蛋白可与动物性食物相媲美,如果再和杂豆或其他蔬菜搭配起来,营养会更为丰富。

春笋被誉为“春天的菜王”“素食之一品”,与黄豆搭配在一起,做成笋豆,营养美味,还能吃出肉的味道。

春笋豆

材料:春笋,黄豆,八角,葱段,姜块,干辣椒,冰糖。

做法:

将提前泡软的黄豆放入砂锅中,加八角、葱姜、盐煨至软烂入味;

将春笋去皮和老根,洗净后切成小块,用水焯下,以去掉涩味,将焯好春笋捞出沥水备用;

油锅烧热后,下干辣椒、葱段、姜块焙出香味,放春笋、盐翻炒入味;

将煮好的黄豆滤掉配料放入锅中,加老抽和煮黄豆的卤汁继续小火烧入味;

烧至一半时,加入冰糖大火收汁。这时可以再滴入老抽上色;

出锅之前滴入生抽提味。装盘上桌,撒葱花点缀。

(注意:这道菜的关键在于黄豆一定要软烂入味。所以要提前煨制黄豆,先将黄豆泡软。)

另外,春笋中难溶性草酸钙和纤维较多,因此,尿道、肾、胆结石、慢性胃炎、胃溃疡的患者尽量少吃,胃底静脉曲张、肝硬化患者禁食。

二、吃鲜豆

四季豆、豌豆、豇豆等是很应季的春季食材,也是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储藏室。

1.四季豆、豇豆

四季豆的B族维生素含量特别丰富,而且还是一种难得的高钾、高镁、低钠的蔬菜。

无论是切丝后配肉丝炒食,还是加醋汁凉拌,都很好吃。

同样,细长的豇豆也跟四季豆类似,焯水后凉拌即可。它们都是很适合春天食用的蔬菜。

2.豌豆

嫩豌豆可炒食,也可用于配菜,由于其高钾、低钠的特点,对高血压预防控制有益,富含的维生素A有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豌豆肉末

材料:豌豆、绞肉、胡萝卜丁、姜末、蒜末、淀粉。

做法:

绞肉加入十三香、老抽搅拌均匀腌制5分钟;

起锅热油,爆香姜蒜末,倒入腌制好的绞肉翻炒均匀;

倒入胡萝卜丁、豌豆翻炒均匀,加入适量盐和鸡精,然后倒入半碗水;

汤汁收至少许时倒入水淀粉,翻炒均匀即可。

3.豆芽菜

绿豆芽的维生素C含量较高,而且绿豆芽还含有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钙、磷、钾、钠等营养素。

与绿豆芽相比,黄豆芽的营养价值更高。

不过,黄豆芽与绿豆芽的共同特点是性凉,因此脾胃虚寒、腹泻患者以及有胃溃疡的患者不宜大量食用。

需要特别提示大家的是:

炒黄豆芽时一定要掌握好时间,没有熟透的黄豆芽往往会带一点涩味,加了醋以后既能去除涩味又能保持豆芽爽脆鲜嫩。

炒绿豆芽时,应热锅快炒,以保持水分和维生素C不被破坏。放点醋,能减少B族维生素流失。

三、豆制品

制品既不属于蔬菜,也不属于主食,属于单独的一类。

但是其热量较低,用来代替主食的话,可以帮助减肥。

豆制品的种类特别多,炒菜喝汤都适合。

南豆腐(绢豆腐)比较嫩,最适合用来做汤。而北豆腐相对比较老,用来炖菜、涮火锅很好。

玉子豆腐与鸡蛋豆腐跟大豆没有什么关系,它们是用水、鸡蛋、水分保持剂及各种调料制成,现在有些厂家会在里面添加大豆。

如果您喜欢自制豆浆,那么用料更好别太单一,黄豆、黑豆、红豆等都可以加到其中,是很好的早餐饮品。

做腐竹前不要泡太久,温度也不要太高,以免都泡散了,影响口感和食欲。

#豆腐西施#黄豆的好处#健康饮食#女人华畅聊@Dou+小助手

这个视频一定要看,豆腐西施是怎么吃出来的?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宁可无肉,不可无豆”。豆腐是一种非常有营养的食物,它不仅可以成为人们的主食,而且还可以作为养生长寿和美容的佳品。古代豆腐是如何让人们长寿和美丽的呢?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黄豆的营养价值。

黄豆富含大豆异黄酮,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提高免疫力。大豆中还含有植物蛋白,被誉为“植物肉”。如果人体缺乏蛋白质,就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疲劳、肌肉无力等问题。

黄豆还可以让大脑更聪明。黄豆富含大豆卵磷脂,是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增强神经功能和活力。

黄豆中的蛋白质可以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功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黄豆中的大豆异黄酮可以改善皮肤衰老,使皮肤更 *** 。黄豆中的亚油酸可以有效地阻止皮肤细胞中黑色素的合成。黄豆中还含有15%左右的膳食纤维,有利于肠道健康,也是益生菌的食物。

了解了多吃黄豆的好处,你记住了吗?黄豆容易产生气体,而且含有飘零物质,因此,消化道不好或生病的人不要多吃黄豆。

点赞关注我,来我的直播间了解更多的营养健康知识。

食物中这种营养成分功效多样 你会吃吗

膳食纤维有着很棒的健康功效,它可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不同种类的膳食纤维对人体的健康功效有什么不同?

可溶性膳食纤维

吸附肠道油脂、控血压

水果中的果胶、海带和紫菜中的藻胶以及魔芋中的葡苷聚糖都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吸水后会膨胀,有黏稠感,其作用有稳定餐后血糖、控血压、吸附肠道内油脂类物质、增加饱腹感和控制体重等。

代表食物:苹果、大麦、胡萝卜、柑橘类水果、燕麦等。

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 肠道蠕动、改善便秘

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其主要由植物细胞壁组成,如纤维素、木质素等。它不能溶解在水里,但能 *** 肠道蠕动、改善便秘、预防结肠恶性病变等。

代表食物:杂豆类、燕麦、糙米、麦麸、笋尖、红薯叶等。

膳食纤维推荐摄入量

不同人群标准需要如何调整?

对于一般健康成人,膳食纤维推荐摄入量为25克/天,而有调查显示,我国人民每日的摄入量仅有13克,才到推荐量的一半。

至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便秘等慢性病患者,可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到30克/天,胃肠功能已经减弱的老人可以控制在18克左右。

如果是已经出现过肠梗阻、胃轻瘫或者胃部做过手术等特殊人群,应该减到12克以下,一般5-8克即可,具体可遵医嘱。

补充膳食纤维

可以多吃以下食物

1.全谷物:全谷物是指未经精细加工,或虽然经过碾磨、粉碎、压片等处理,但仍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备的麸皮、胚芽和胚乳及其天然营养成分的谷物。如燕麦、黑米、青稞、糙米、黄米、荞麦、薏米等。

2.薯类:如地瓜、芋头、土豆、山药等食物可作为主食,替代部分精白米面。一般成人每天可以吃薯类50-100克(生重)。

薯芋类膳食纤维含量更高的是魔芋,高达74.4克/100克。由于生魔芋有毒,市面上常见的是魔芋加工食品,如魔芋丝、魔芋豆腐、魔芋凉皮等。

3.杂豆类:绿豆、红豆、豌豆、蚕豆、芸豆、鹰嘴豆等豆子淀粉含量高,称为杂豆。红豆、绿豆虽去皮后口感更好,但更好连皮吃。

豆类的膳食纤维含量非常丰富,无特殊不适的话尽量每天都吃一点。一般成人每天吃的全谷物和杂豆类总量可在50-150克(生重)。

4.蔬菜:蔬菜中西芹、西蓝花、韭菜、空心菜、彩椒、莴笋、冬瓜等都富含膳食纤维。一般成人每天建议吃生重一斤的蔬菜。

5.菌藻类:菌藻类食材可选海带、木耳、紫菜等。干菌类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如干松蘑为47.8克/100克、干冬菇为32.3克/100克、干木耳为29.9克/100克。

6.水果类:库尔勒香梨、金橘、石榴、猕猴桃、桑葚、苹果、覆盆子、番石榴、牛油果等水果,膳食纤维含量很不错,一般成人每天可吃水果200-350克。

7.坚果种子类:奇亚籽、巴旦木、芝麻、核桃、葵花籽、腰果、松子、榛子等,膳食纤维含量都很不错,一般成人可以将坚果交替着吃,每天吃一小把,净重10克。

文/于康(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不同种类的蘑菇,好处各有差异,你吃对了吗?

蘑菇是大家熟悉的“山珍”之一,无论煎炒蒸煮炖,比肉还鲜的口感总让人欲罢不能~

而除了好吃,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还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多糖等营养成分……其实,不同种类的营养价值有所有所差异,今天小二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01

每种蘑菇,都有“养生特长”

看似近亲的蘑菇,其实每种都有自己的“特长”,日常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1

香菇,补钙

香菇有“菌菇皇后”的美誉。研究显示,香菇中维生素D的含量比大豆高20倍,比海带高8倍,有助于人体钙的吸收,辅助预防骨质疏松。

2

金针菇,健脑益智

金针菇有很多别名,比如“聪明菇”、“益智菇”等。其所含的人体必需氨基酸成分较全,赖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特别高,有益于儿童脑细胞的发育,特别适合孩子食用。

3

平菇,“天然消炎药”

平菇被称为餐桌上的“天然消炎药”,其中所含的平菇素是一种特殊的糖蛋白,它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分枝杆菌都具有抑 *** 用,甚至这类糖蛋白对防治肝炎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另外,含有的蘑菇核糖酸能 *** 机体释放干扰素,辅助抑制病毒增生,加强对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

4

茶树菇,帮助控压

茶树菇中的蛋白质含量位于菌菇类中的前列,其中的一种肽物质,能抑制人体内血管紧张素的生成,从而达到辅助降压的作用。

同时茶树菇的钾含量也是很高的,它有助于排出人体内多余的钠元素,也能帮助稳定血压。

5

猴头菇,养胃

自古以来,猴头菇就被推崇为“养胃山珍”,改善胃肠道功能效果显著;而且猴头菇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多糖体,研究表明,猴头菇菌丝体多糖和子实体多糖对胃粘膜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对胃炎、胃溃疡等疾病,都有一定的好处。

02

掌握这三点,吃得更健康

1

吃前先晒

研究人员建议,新鲜的蘑菇(香菇、平菇、口菇等)买回家后,选择阳光充足的时间段,放置在太阳下晒一会。

光照会 *** 新鲜蘑菇生成更多的维生素D,所以晒过的蘑菇补钙效果更好。

2

面粉清洗

菌类表面坑洼,易残留一小颗黑黑的杂质,简单的用水冲洗,看似表面干净,但并不代表真的干净,不妨试试这个 *** 清洗:

切去蘑菇底部的硬蒂,在水里放点面粉,用手搅拌,然后倒掉面粉水,再用清水冲洗净即可。

3

三不吃

①不认识的不吃。每年因为误食野生毒菌而中毒的人不在少数。而对此最安全的做法是,路边的菌菇都别随便乱摘,更别吃。

②不吃泡发时间久的。干制品菌类泡发时间一般在3-4小时即可,切勿隔夜;泡发过的若是吃不完,更好包上保鲜膜放冰箱冷藏,但也不宜超过48小时。

③对菌菇过敏的人、腹泻者、消化功能障碍者都不建议吃菌类食物。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常吃豆胜过肉,尤其这4种豆,补肾、补心、调节内分泌,不能错过

今天你吃豆制品了吗?

虽然我国是大豆的故乡,据记载,国内栽培大豆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人民就喜欢通过劳动用豆类, *** 种类多样的豆制品,比如各地特色豆制品,酿豆腐、豆腐干、豆腐乳、豆腐鱼等等。

黄豆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黄豆的功效与作用营养成分-第1张图片-

还有着很多延伸产品,如豆腐丝、腐竹、豆浆、豆豉、豆筋、素肉、酱油等,更有着“常吃豆胜过肉”、“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等说法。

可有的人也说了,日常生活中,豆类那么多,到底应该吃哪种豆呢?

的确,大家都可以选择,但要推荐的是这4种豆。

首先黄豆,黄豆常被用来 *** 豆腐、豆浆等豆制品,其营养价值很可观,从《中国食物营养成分表》中的数据显示,黄豆植物蛋白含量可高达35%以上,有16%左右的脂肪。

对于一个星期之内有那么几天吃素,或者长期吃素的人群来说,完全可以代替肉来食用。值得一提的是,黄豆中还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对女性调节内分泌系统,稳定失衡的雌激素水平十分有利。

在现代营养学上,豆类中的植物雌激素,类黄酮成分可帮助女性预防乳腺疾病,对女性健康十分有益,尤其在更年期、月经期可以多吃点。

其次红豆,红豆是典型的杂豆,粗粮之一,但与黄豆的区别在于,其中含有部分淀粉,适合与精白米面一起当主食食用。在中医上认为,红豆为心之养,有清热解毒、补中益气、利水消肿等作用。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不妨用它代替部分细粮,粗细搭配,营养更高。

其次,绿豆,一提到红豆,都能想到绿豆,绿豆同红豆一样,内含淀粉但与精白的大米相比,绿豆 *** 出的各种美食小吃,如绿豆饼、绿豆沙、绿豆汤等。

其蛋白质含量是大米的3倍左右,维生素B族更是大米的4倍以上,膳食纤维也是大米的6倍之多,不仅饱腹感强,还是慢性疾病人群控制病情的好帮手。

最后,黑豆,黑色入肾,有养肾益气、强身健体的功效,在民间有着“豆中之王”的美誉,日常养生大家还可以用醋泡黑豆、盐炒黑豆等做法。

但因为豆类并不适合所有人群食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尿酸高,或吃完后一旦有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反应,则要立即停下,找到诱因后再适量食用。

吃豆胜过吃肉,豆类的益处和禁忌你知道吗?

会吃豆好处多

1.吃豆补充蛋白质

常说“会吃豆胜过会吃肉”。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大豆中蛋白质含量约为22%~37%,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动物蛋白相似,而且富含谷类蛋白质缺乏的赖氨酸,是与谷类蛋白质互补的天然理想食品。

2.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

《心脏病学》发表的一篇综述指出,国人特定的饮食习惯或能为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带来益处。比如,我们通常在饮食中习惯吃大量大豆。2020年一项研究显示,每天摄入≥125克豆制品的人与每天摄入<125克的人相比,高血压的发生风险降低了27%。

3.缓解更年期不适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黄埔医院治未病中心主治中医师叶萍萍2022年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指出,豆浆含的异黄酮,其结构比较接近雌激素,也可以结合雌激素受体,发挥雌激素样作用。在更年期时,女性适当地饮用豆浆,或有助于缓解更年期的各种不适。

4.吃豆可以补钾和钙

豆类是含钾“大户”。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赵绮华2017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指出,黄豆、黑豆、绿豆、红豆等,每100克含钾高达800毫克以上;每100克香蕉的含钾量为749毫克。

此外,北京学生营养餐协会营养专家葛冬霞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吃豆制品也有一定的补钙效果,不过不同的豆制品不一样。比如,北豆腐、南豆腐、内酯豆腐、豆腐脑中,北豆腐钙含量更高。

注意!这4类“豆腐”不含“豆”

有些食品虽然叫豆腐,但大豆含量很少,甚至不含豆。中国营养学会原秘书长翟凤英2018年在江苏卫视“万家灯火”节目中分享介绍:

1. 杏仁豆腐:杏仁、糖、鲜奶

杏仁豆腐虽然有豆腐的口感,但主要由杏仁、糖、鲜奶或者是奶精做成,没有一点黄豆,而且糖分较高。

2. 日本豆腐:鸡蛋、水、盐

日本豆腐口感润滑,但看配料表,其实是由鸡蛋、水和盐构成,也完全不含黄豆。因为含盐量高,高血压人群应少吃。

3. 鱼豆腐:鱼浆、淀粉、糖、盐、油

鱼豆腐虽然叫豆腐,其实成分是以鱼浆为主,配料是淀粉、糖、盐、油,而黄豆却只占很少的一点。

4. 千叶豆腐:大豆分离蛋白、油、盐

这种“豆腐”主要配料是大豆分离蛋白,这种蛋白在分离的过程中脂肪磷脂等生物活性的成分都被洗脱掉了,有些商家为了口感会添加不少的油和盐。

吃豆这4个错误别犯!

1. 豆制品吃得越多越好吗?错!

在量上,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天吃大豆25克(生重)及以上,相当于72克北豆腐、140克南豆腐、365毫升豆浆、175克内酯豆腐、55克豆腐干或者40克豆腐丝。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图

因为蛋白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要通过肾脏进行排泄,如果过多摄入豆制品,会加重肾脏负担。

2. 痛风患者不能吃豆制品?错!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数据,大豆中黄豆总嘌呤含量为218毫克/100克,但加工为豆浆后总嘌呤含量在8~63毫克/100克之间,属于极低嘌呤组或低嘌呤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李迪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在豆制品加工、 *** 、烹饪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嘌呤溶于水流失掉了。吃同样量的食物,吃豆制品比直接吃黄豆摄入的嘌呤少很多。

3. 吃豆制品会导致孩子性早熟?错!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营养科主任唐维兵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大豆的确含有植物雌激素,比如大豆异黄酮。植物雌激素对人体的作用非常微弱,适量摄入豆制品不会引起性早熟。

4. 豆制品吃多了会导致乳腺癌?错!

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营养科吴艳2017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正常食用豆制品不会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更无需担心导致乳腺癌等。2009年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上一篇针对七万多名中国女性的研究发现,从青春期就开始摄入较多豆制品的人,绝经前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摄入较少的人降低约40%。

营养专家推荐:开学季的早餐就吃它啦~

极速灌饼

【所需食材】

鸡蛋、馄饨皮、葱花、蜂蜜、黑白芝麻

【调料】

盐、食用油

【操作步骤】

1. 碗里打上三个鸡蛋,加盐、葱花调味;

2. 饼铛刷油,放上5张馄饨皮,加上蛋液,再盖上一层馄饨皮;

3. 抹上蜂蜜水,撒上黑白芝麻,翻个,盖盖压一下,两面焦黄即可。

鸡蛋灌饼

【所需食材】

灌饼皮、鸡蛋、葱花、生菜、培根、香肠

【调料】

食用油、黄豆酱

【操作步骤】

1. 鸡蛋内放少量葱花后打散;

2. 平底锅内抹油,放灌饼皮后盖盖,等灌饼皮鼓起来后用筷子把灌饼皮戳一个洞,灌进蛋液;

3. 蛋液灌好后,把灌饼翻个面,抹上黄豆酱,夹上生菜、培根、香肠等自己喜欢的配料即可。

【营养专家】

史文丽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北京博爱医院

副主任营养师

【营养小贴士】

鸡蛋的营养丰富,除了大家熟知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之外,还含有帮助神经系统发育的卵磷脂,对眼睛有保护作用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每天都应该吃一个鸡蛋补充营养。做成鸡蛋灌饼后,饼皮的淀粉可以提供能量,能够保证鸡蛋的营养利用地更充分。

来源: CCTV生活圈

这4类豆制品,吃对了营养翻倍!

豆腐脑、腐竹、千张、豆瓣酱、腐乳……一想到这些豆制品,很多人就忍不住流口水。我们知道,大豆的营养价值非常高,那么这些由大豆加工而来的豆制品,也是“健康食品”吗?

4类豆制品

能让营养翻倍

这些豆制品,多是大豆经过磨浆、过滤、煮开、发酵等工艺制成的,更大限度地保留了大豆本身的营养素,甚至增加新的营养素,也提升了吸收率。

1豆浆

人体对大豆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大概只有65%,而打磨成豆浆后,会破坏其细胞壁,利用率可提升至84.9%,更利于人体吸收。

而且打豆浆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加点坚果、红枣、山药、薏米等,营养更翻倍。建议每天可以喝300ml左右的豆浆。

2豆腐

豆腐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可达到90%以上。另外,将豆腐和肉、蛋类食物一起搭配,可以补充蛋氨酸,提高豆腐蛋白质的营养利用率。

知名医学期刊《JAMA》子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曾发布一篇针对不同来源蛋白质对长期健康影响的文章。结果显示:比起动物蛋白,每日摄入植物蛋白占比每增加3%,过早死亡的风险就降低10%。

注意:比起散装豆腐,专家更建议大家购买盒装豆腐,其经过杀菌处理,饮食卫生更安全。而且买来的豆腐一定要尽快吃,避免久放变质。根据膳食指南的建议,成人每天摄入40g左右的大豆为宜,换算一下,大约相当于175克内酯豆腐或150g南豆腐或75克北豆腐。

3豆豉

大豆经过发酵后,会产生一种叫做豆豉纤溶酶的物质,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溶解血栓、保护血管,而且对于三高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4腐乳

腐乳被誉为“中国奶酪”,是因为它和奶酪有相似的营养与质地。腐乳是腌制发酵物,会新生成维生素B12,它能帮助预防恶性贫血;而红色腐乳往往还会加入红曲,能活血化瘀、健脾消食。注意:腐乳的含盐量和嘌呤量普遍较高,可以作为粥的配菜,或者代替部分盐做菜;也可以抹在馒头片上吃。但一定得控制好食用量,高血压、痛风、肾病患者宜少吃。

除了这些健康的豆制品,还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豆制品”其实并不含豆,不要误把它们当成了营养健康的豆制品!

这些“豆制品”

其实不含豆

1鱼豆腐

鱼豆腐是火锅、麻辣烫、麻辣香锅里的“常客”,既有鱼的味道,又有豆腐的口感。虽然叫“豆腐”,其实成分以鱼浆为主,配料是淀粉、糖、盐、油,黄豆只占极少一部分。市场上多数鱼豆腐中鱼和豆的含量都很少,加之含有较高的糖、盐和油,经常食用可能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患病风险。

2千页豆腐

千页豆腐是很多人喜欢的豆制品,但它不是豆腐做的,而是以大豆分离蛋白、淀粉、食用油等为主要原料,经搅拌均匀后醒发而成。相较于传统豆制品,其钙、大豆磷脂等含量很低,且还可能加了不少油和盐,同样不利于健康。

3日本豆腐

这种豆腐口感润滑,而且做法多样,已经成为餐桌上的新宠。看看它的配料表,其实主要由鸡蛋、水和盐构成,完全不含黄豆。因其含盐量较高,高血压人群应尽量少吃。

4杏仁豆腐

杏仁豆腐被很多人喜欢,除了有豆腐的口感,还带有杏仁的清香。其实,市售的杏仁豆腐中并没有黄豆,主要由杏仁、糖、鲜奶或奶精做成,蛋白质含量虽然与真正的豆腐相差不多,但糖分较高。高血脂、高血糖、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好少吃。

除了这些“伪装者”,还有一些豆制品虽然含豆,但是通过豆浆、豆腐等再加工制成的,多了几道手续,不但流失了较多的营养,还增加了不少脂肪。

这些豆制品

营养流失多,脂肪又超标

①100克油豆皮=2碗米饭。豆腐在油炸过程中会携带过多的油脂,热量自然会显著提高。

②100克豆泡=3碗米饭。豆泡和豆皮一样,也是油炸食品,因为中间空心,更容易吸收油脂。③100克腐竹=4碗米饭。腐竹是烧热的豆浆,静置一段时间,上面形成的一层膜,挑起晾干而成。虽然蛋白质含量高,但脂肪含量也不低。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豆制品其实更好和一些菜搭配着吃,营养翻倍。像和肉类搭配,起到“蛋白质互补”的作用,并增加蛋白质的吸收率;和萝卜等蔬菜搭配,还能减少因吃豆制品出现胀气反应……(CCTV回家吃饭)

标签: 黄豆 功效 营养 作用 成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