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公司,食品公司名称大全简单大气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4 0
山东鑫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贺“齐鲁农超”平台正式上线

视频加载中...

2023中国调料行业大会暨乐陵调味品产业发展创新研讨会将于9月5日至8日在乐陵举办。企业代言,“味”你而来!——乐陵市益民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壹览德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郭华春 李庆都 剪辑 李庆都)

高中老师辞职创业,公司年入34亿,上市在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天下网商

萌宠治愈孤独,撑起了千亿规模的“它经济”,也让一个又一个中国宠企站上资本市场的牌桌。

宠物食品集团乖宝,自首次披露招股说明书18个月后,终于在今年6月20日获得 *** 正式批复,距离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近在咫尺。

招股书显示,2022年乖宝的零食、主粮、保健品三大主营业务收入接近34亿,旗下自有品牌“麦富迪”贡献了超一半的业绩,该品牌曾在2021年-2022年连续登顶犬猫食品品牌天猫销量榜,并在今年天猫618蝉联宠物品牌销售排行榜的TOP1。

招股书披露,公司拟首次公开发行4000.45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10%,8月7日起申购。根据财通证券研究,IPO成功后,乖宝在产能、营收和净利润上都将超越中宠股份,成为A股宠物经济公司中体量更大的上市公司。

中国宠物市场成型不过30年。从代工出口海外到打造自有品牌,乖宝的故事见证了本土宠物赛道的冷与热,也是中国制造业转型的一个缩影。

在“国产替代进口”的声浪中,玛氏、雀巢等外资企业长期主导宠粮行业的格局正在松动。

但小猫小狗的口粮生意,规模不小,前途光明,赚钱却不易。

猫狗的口粮,“鲁菜”的江湖

乖宝掌门人秦华、中宠创始人郝忠礼,在经商前都曾做过两年的高中老师。

1993年,秦华辞职去了山东凤祥集团,这是当地的一家大型肉鸡生产加工企业。恰是这一年,全球更大的宠物食品巨头玛氏公司,在北京怀柔建了之一家宠物工厂。

一次赴美考察,让秦华嗅到了宠物食品的商机。

2005年他下海创业,创建了聊城乖宝宠物用品有限公司,为海外市场做零食代工,零售巨头沃尔玛、全球知名宠物集团斯马克与品谱,都是乖宝的客户。

山东是肉鸡大省,也是欧美宠物主粮的后厨。得益于上游原材料丰富价廉,东部沿海陆路与海路运输便利,人口大省又具备劳动力价格优势,这里诞生了多家宠物食品上市公司,前有市值一度过百亿的中宠股份、年产量可达1.2万吨的路斯股份,后有即将上市的乖宝,以及正在冲刺IPO的帅克宠物,他们的“祖籍”均为山东。

虽然替海外企业做代工厂的门槛不高,但弊端也显而易见,毛利率低,需要面对不稳定的汇率与国际贸易环境,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将直接影响盈利状况。

转型的契机源于国内宠物市场的起风。欧睿国际数据显示,中国宠物狗和宠物猫的数量从2012年的6900万只增长到2022年的1.86亿只,总量已经成为世界之最。

在国内猫狗数量激增、养宠观念巨变的十年间,代工大王们达成了集体共识:与其远赴欧美掘金,不如为本土宠物下厨。

国产宠物品牌的崛起,为代工厂们带来新的订单,今年天猫和京东公布的618猫粮狗粮热卖榜中,TOP5内的网易严选、蓝氏均由山东帅克代工。时至今日,无论是代工海外巨头,还是代工国产品牌,ODM/OEM业务仍旧在这些企业营收中占据相当比例。

但这并非长久之计。为打破低毛利桎梏,工厂大王们纷纷尝试自创品牌,如中宠旗下拥有顽皮、真致,福贝旗下有比乐、爱倍,佩蒂推出好适嘉、齿能,乖宝旗下以麦富迪最为知名。

乖宝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2年,乖宝的自有品牌营收占比分别为49.55%、51.95%、60.55%,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至今占比已超过一半。这也意味着,乖宝已经通过自有品牌开辟出了新的增长曲线,正在逐步摆脱对传统代工业务的依赖。

报告期内乖宝自有品牌营收占比 来源:乖宝招股书

麦富迪创立于2013年,彼时乖宝饱受中美贸易摩擦之苦,出口额一下从1.5亿美金下滑到2千万美金,接连两年处于亏损状态。

麦富迪的出生,是乖宝的一次绝地求生,也为这位代工大王镀上了一层新的光环。

独子麦富迪,荣宠与隐忧

作为全品类宠物食品品牌,麦富迪覆盖宠物干粮、零食和湿粮,拥有超2000个SKU,产品线的丰富程度,在国产宠粮品牌中位居前茅。

依靠乖宝多年做海外代工积累的产品研发生产经验、供应链资源和管理能力,麦富迪在中国宠粮市场上快速开疆拓土。

2021年是麦富迪的高光时刻。品牌全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双11同时占据天猫、京东、抖音三大平台宠物品牌成交排行榜的前两名,在宠物食品行业中综合排名之一。

高性价比的产品定位,是麦富迪划开市场的突破口。参考天猫国际上每千克成猫猫粮价格,进口高端品牌如渴望、爱肯拿的定价为194元、175元,巅峰更是高达377元。而麦富迪的定价普遍在22元-50元,迅速俘获了下沉市场。

麦富迪之所以能一路狂飙至此,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抓住了电商红利。

海外宠粮品牌早期进驻国内时,通过 *** 商和经销商占据了商超、宠物店、宠物医院等传统渠道。这也是一贯策略,欧睿国际数据显示,美国的宠物食品销售中商超占比在七成以上。新品牌想要短期内盘活分散的线下 *** ,难度颇高。

2016年前后,宠物食品的线上渗透率快速提升,进口品牌对渠道变化的感知相对滞后,而土生土长的乖宝,没有放过这个机会。

麦富迪在线上布局超过2000个线上分销渠道,以及天猫、京东等平台的直销渠道。因为DTC模式免去了中间商环节,毛利率要普遍高于线下。乖宝2021年有84%的营收由线上贡献,2022年自有品牌的直销渠道营收占比达到22.19%。

转型做电商的同一时期,全球顶级PE投资机构KKR拿出4亿入场,成为了乖宝的第二大股东。KKR曾出资认购圣农发展,即中国更大的白羽肉鸡生产企业,也是肯德基的供应商,能够与乖宝形成产业协同。

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乖宝的营收分别为20亿、25亿、33亿,毛利率分别为 33.12%、32.79%、37.23%,其中自有品牌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43.53%。

从营收增长和毛利率来看,乖宝的表现算是亮眼,在行业中居于领先。自有品牌具备一定的品牌价值,且乖宝对供应链上下游有全面覆盖,规模化生产带来成本优势,加之电商直销占比高等因素,乖宝整体的毛利率水平高于一般的代工厂。

而乖宝的“创伤”在于净利润。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乖宝的净利润分别为26687万元、14027万元、11148万元,净利率为5.54%、5.51%、7.82%。以2020年做对比,中宠、佩蒂、福贝、路斯的净利率分为6.78%、8.70%、21.06%、9.32%。

报告期内乖宝净利润于同行业对比 来源:乖宝招股书

近三年间,乖宝累计烧掉了15亿销售费用。净利水平的困顿主要就源于麦富迪连续多年在营销上的高举高打,包括请谢霆锋做代言,赞助《向往的生活》、《你好生活》等热门综艺,报告期内的营销占比接近18%。

秦华曾表示,宠物赛道存在品牌高度分散的情况,只有在营销上舍得投入,才能在信息繁杂且碎片化的当下拥有知名度。“市场现实就是如此,没有知名度,美誉度无从谈起。”

用营销换前程,是新消费品牌的通路,也是通病。

对比之下,乖宝的研发投入仅占据营收的2%,这一数据三年来未有过较 *** 动。轻研发带来的结果是行业准入门槛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不得不以低价为诱饵、借助流量手段进击市场。

乖宝其实也早已意识到,仅靠“独子”麦富迪,无法一力撑起集团未来的宏图伟业。

据了解,乖宝还开发过欢虎仔、欧力优等自营品牌,定位与麦富迪相似。但《天下网商》发现,这些品牌的名称在乖宝IPO的招股书中均未出现,而以“麦富迪等自有品牌”代称,或许其对营收的贡献占比仍然较小。

疫情后消费市场走向K型分化,宠物食品也在走向分化。有宠物业内人士指出,国产品牌大部分还是在中下端徘徊,真正拉开差距,能够形成竞争力的还要看中高端产品。

对乖宝来说,补足自己在高端化阵营的空白势在必行。

走高端化一般有两种路径,一是通过产品升级涨价为高端品牌,二是布局一个全新品牌。麦富迪的低价心智深入人心,且与外资品牌定价差距达百元以上,很难走通产品升级这一路径。

乖宝也的确选择了第二条路。2020年,乖宝新品牌弗列加特上市,主打“只用鲜肉,拒绝肉粉”的新品类,进军高端猫粮市场。与此同时,乖宝还开始尝试收购、经销国际品牌。

2021年,乖宝收购了美国雀巢旗下知名宠物品牌Waggin' Train,瞄准的是高端狗粮赛道。同年,乖宝拿下了新西兰高端宠物品牌 K9 Natural 和 Feline Natural 的中国区总代。

在国际市场上,玛氏与雀巢普遍采取多品牌战略,旗下拥有六七个自有品牌。通过孵化、收购形成多元化的品牌矩阵,极有可能也是本土巨头的未来选择。

宠物食品,赚钱难在哪?

2019年双11,天猫国际更受欢迎的进口商品是猫主粮,销量超过了婴幼儿奶粉。宠物经济的高增速惊动四方,令资本与从业者兴奋。

从社交平台的内容趋势来看,从云养宠到去年的“猫教/狗教”之争,再到今年的小猫出生文学、小猫养老文学,猫狗养宠话题长期霸榜,热度居高不下。

小红书上的小猫文学

产业研究院预测,中国单只宠物年均食品消费金额以10%的速度增长,预计2027年,我国宠物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将接近4000亿元。

并且相比消费者生命周期仅有3-5年的母婴赛道,猫狗的口粮消费可长达10余年,是行业更大的细分品类,潜力的确不容小觑。

但这门前途光明的好生意,却讲不出太多“性感”的故事。

已上市的宠物食品企业中,路斯股份上市以来连续破发,佩蒂股份连续两季度亏损超3000万,中宠股份一年跌幅达到30%,2022年净利润下滑明显。

代工业务毛利低,自营品牌出圈难,高打营销又会拉低盈利水平。转型后的宠粮代工厂们正在面临相似的问题。

把目光放回到“人”的身上,这一届年轻的宠物消费者,实际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之一代科学养宠人。他们关心食品成分,会读宠粮配料表,还会在内容平台贡献出自己的产品测评。

面对跑马圈地的国产宠粮,许多消费者仍在观望。时有发生的毒猫粮事件,对品牌声誉的危害类同毒奶粉。《2021年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近三年来,“没有可以信任的国产品牌”是宠物主在购买主粮时遇到的一大痛点。

值得一提的是,流量打法或许可以达成短期内的声量爆发,但宠粮的冲动消费意愿并不如彩妆等视觉型品类强劲。即便通过短视频、直播、种草等途径得知品牌,真正下单之前,铲屎官们往往还会参考熟人意见或真实的KOC评价。

为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不少消费者还会隔段时间更换一次口粮,这类情况也进一步导致了市占率的分散。一位养猫7年的铲屎官向《天下网商》表示,每年购买的猫粮在八种以上,多买几种粮就不怕单一品牌有问题。

口碑的积累有赖于时间,外资品牌入局早,率先抢占了用户心智,消费者出于求稳的心态,也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已经被市场长期检验过的品牌。

市场中的高压竞争、消费者的信任难题,同样是一路进击的乖宝需要面临的挑战。

人宠羁绊持续加深的今天,宠物食品已然成为小猫小狗们的“民生”产业。归根结底,宠物食品比别的赛道更需要长期主义精神。

等待国产宠粮品牌的是一场信任之战,或许需要经历跨越代际的肉搏,本土选手们才有可能通过铲屎官们口中的“市场检验”。

食品生产公司,员工从120人减至38人,业绩却能提升4倍的秘诀

大家好,我是夏睿君,来自苏州优宝食品有限公司。

我们公司是专门为焙烤行业、酒店行业和快消品行业提供巧克力食品定制服务的。在来大脑营行学习之前,公司的管理比较混乱,人员不稳定,市场开拓也面临很大阻力。因为我是技术专业出身,在公司经营方面经验不多,也没有能力对公司进行系统化的规划和管理,所以当时拼死拼活的干工作,一年下来也赚不了多少钱。因为没有财务核算,所以也不知道自己是亏还是赚。当时一度认为自己创业是一个错误,我就是在

这种情况之下,走进大脑营行,开始跟随苏老师学习。到目前为止,公司的业绩实现4倍增长,员工人数从120人降低到38人,但是员工的收入却有了2到3倍的增长。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我们是如何进行企业改革的。

一、生产部分配机制改革

生产部的员工都是技术型的,所以我们之前的薪酬是按照行业惯例,采取固定底薪加年终奖的形式。员工底薪根据级别、工龄和技术熟练度的不同,在3000到6000元之间,年终奖也没有什么依据,就是根据当时账上钱多钱少,看心情私下发红包,从几千到上万都发过。固定底薪的模式,就会导致员工规规矩矩的,不会犯什么大错,但也没什么太高的积极性。

我们这种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标准是要求最严格的。之前如果发现员工有违反规定或者操作不规范的情况,我们发现一次就会罚款5到10元,但员工感觉不痛不痒的。而且我发现生产主管有时候怕得罪人,还会包庇员工,但市场监督管理局可是不会包庇我的,所以一旦出事就是大事。为了提高生产部员工的工作效率,保障产品质量稳定,我们决定彻底做一次改革。

首先,我们把员工的底薪调整为2280元,也就是苏州当地的更低工资标准,再加上一部分绩效工资。我们每一款产品都会有一个基础的计件金额,有的多有的少,在考核的时候我们会围绕四大维度,包括深度清洁、原料损耗、报损率、生产速度。只有当这四大维度的考核都是满分的时候,员工才能拿到100%的计件绩效工资。

比如深度清洁维度,我们会考核生产工具的5S摆放,工具和工作台面的清洁情况,员工工服、口罩和发网的标准穿戴情况等等。每个维度都是10分,但最后我们统计的时候并不是把这4个分值相加后核算,而是采取相乘的模式。

打个比方,一款产品的基础计件工资是1元钱,某员工这个月生产100个,他全额的绩效工资应该是100元。但是我们在巡查时发现他把口罩戴在鼻子下面,这样显然是违反规定的,所以满分10分的深度清洁考核就会被扣掉5分,这时候他100元的绩效工资实际上就变成了50元。还是在这个月,我们又发现他的原料损耗高于公司的标准,所以这个维度的考核又被扣了2分,变成了8分,那他50元的绩效工资就再乘以0.8,最后就变成40元。

苏老师曾经说过“我们考核什么,员工就会注意什么。”通过这种四大维度系数相乘的核算方式,员工犯一次错误,可能损失还不大,但如果在几个维度的考核中都出现问题,那他的绩效工资损失就很大了,这样就会让员工努力把工作做标准。包括产品报损率的考核,我们经过大量的测算,统计出正常的报损率是0.4%,而且我们还对员工进行培训,规定出标准的流程、工序、温度等细节,如果每一道工序员工都按照标准来执行,报损率肯定是不会超的。

苏老师还曾经讲过,用机器代替人工也是一种提升效率的有效 *** ,所以我们就花重金引进新的自动化生产设备。虽然要长期均摊设备的成本,但是机器不用上社保,也不会闹情绪,给电就干,省去了人管人的很多成本和麻烦事。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做到从120多个人缩减到38个人,效率不降反升,员工收入普遍提高2到3倍的原因。

二、设计部分配机制改革

因为我们公司有自己的老客户微信群,也就是一些私域流量,所以设计部每周都会给业务部做几张广告图,由业务部去微信群里做群发。原来设计部的薪酬也是固定底薪,大概在8000元左右,在行业内算中等水平。每次临近什么节日,业务部都会找设计部去要图,设计人员就随意在网上搜罗一些图片和文案,有时候提供的图文跟公司产品都没什么关联和针对性,反正他把任务完成就行了,更不会关心这些图片发到客户群里有怎样的反馈和订单转化率。

设计部工资改革以后,变成了2280元的底薪加线上订单提成,也就是公司不是因为你做了图而发工资,而是因为你做的图为公司创造了效益,你才能有更多的钱拿。我们的提成标准是这样规定的,设计部做完的图发到群里4天之内,如果转化率超过1%,每笔订单就有5%的提成,如果转化率不到1%,那就一分钱都没有。

所以改革后,他们就开始关注当下的热点新闻和热点事件,还会提前准备后面的节庆素材,而且他们会跟踪群发过程,比如群发时间、群发对象,以及群发以后客户的反馈,有没有打扰到客户,让客户产生了逆向心理要去拉黑等等。设计部就从原来的技术部们变成了创意和营销部门,甚至还取代了一部分业务部的职能。

比如,我们一个微信号里面总共有4000个老客户,1%的转化率就是40笔订单。我们的礼盒装巧克力的价格一般是200到400元,所以一笔订单的提成大约就是15元左右,40笔就是600元。现在设计部员工的月收入已经从原来的8000元涨到2万多元,更高的时候每月能拿到6万元。当然,发完一张图转化率不到1%的情况也经常出现,他们就会在一起反思到底是文案有问题,还是图片有问题,还是发的时机有问题,接下来该怎么改进,能够打动客户?这次没挣到提成,也许下次就有了,因为一个月至少要发8次,所以能看到设计部每一天都在进步。

三、运输部分配机制改革

我们的货车司机原来也是6000元的固定底薪,因为我们还有很多B端客户,所以每天都要出去送货。以前司机磨洋工的现象很多,比如从苏州去烟台,800公里的路程能用2天时间。后来,我们也是把司机的底薪变成2280元更低工资,但是增加按公里数计算的绩效工资,每跑1公里就给多少钱。

改革之后,他们从苏州到烟台来回只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耗时比原来减少一半,但是我们不提倡让司机疲劳驾驶。而且我们每台车上都会有定位器,还会知道货厢门打开过几次,这样就能杜绝司机故意绕路的情况,同时,实时监控也保障了他们和货物的安全。现在司机的收入也增长了,从每月6000元变成了1万多元。

四、市场营销策略优化

1. B 端客户服务策略调整

以前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一直秉承两个标准,之一是考虑我们的利润率,第二是看 *** 的复杂程度,也就是哪种产品做起来既简单,挣钱又多,我们就做哪种产品,根本不会去考虑客户的需求。后来我们就开始以客户为中心,把客户的需求摆在之一位,从客户的痛点入手开发产品。

比如说圣诞节是12月25日,我们基本上在6月份的时候就开始跟客户去沟通。我们会问客户,你希望这次圣诞节呈现什么样的主题,希望成本控制在多少区间,这次大概有多大的销量?一切都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为他进行量身定制。之后我们会出好几种方案让他来选择,同时我们还会告诉他我们对市场的预估判断,比如类似这个方案在去年同样的市场区域,有商家做到了多少营业额等等参考信息。

客户就会觉得我们真的是在为他服务,而且我们的确也帮他省了很多心思。因为很多商家以前都是下个月就要到圣诞节了,才想起来产品还没准备,临时研发生产就会很仓促。所以我们基本上会提前半年开始帮客户准备,比如我们6月份筹备圣诞节的产品,7月到8月筹备春节的产品。很多竞争对手还没反应过来,我们就已经把订单拿完了,客户也觉得我们非常的周到和贴心,跟我们的黏性也会更强,复购率也会更高。

2. C 端产品服务形式创新

只要是市场上有的手工巧克力产品,我们基本都有做,以前我们宣传的时候都是讲我们的原料产地是哪里,有多么好吃,盒子多么精美,快递运输有多快等等。但是苏老师后来跟我们说过“要去挖掘客户的痛点,要从真正意义上去解决客户的问题,帮助客户去化解他的矛盾。”所以后来我们就立足苏老师的这句话,重新去开发产品,重新去寻找客户身上是不是存在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痛点或顾虑。

研究之后我们发现,当一个人年近中年以后,在他的家庭生活当中其实是有很多矛盾的。比如说女性会比较重视仪式感,喜欢惊喜,妻子快要过生日了,她不会提前提醒丈夫,而是会默默地期待。但是就有很多男人只顾忙工作,把老婆的生日忘了,这种遗憾是没办法弥补的。所以我们觉得生活当中一些类似的琐碎的事情,如果把它放大了看,其实是一种人性的关怀。

于是我们策划出一个999元的套餐方案,起名叫“长长久久”,希望天下有情人长长久久,不要发生矛盾。这个套餐当中包含三个巧克力礼盒,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来定制巧克力的形状,并且我们会在客户指定的三个日期准时送达到指定的地点。比如爱人的生日送一次,结婚纪念日送一次,情人节再送一次。只要提前把送货的日期定好,后面即使客户忘了,我们都不会忘。因为巧克力本身就蕴含了爱的含义,所以我们就超越了产品的本身价值,不再只宣传我的巧克力有多么好吃,而是去卖产品背后的价值,帮客户解决问题。这个“长长久久”套餐不光可以给爱人订购,还有人给孩子订,给父母订,甚至还有企业批量给客户订的。这个产品给我们带来的回报也是相当丰厚的,仅仅在大脑营行的商城平台推出六个月,我们就做到了60多万的销售额,在其他渠道我们总计做到300多万,还是很受欢迎的。

最后,非常感恩大脑营行,现在我们企业的发展只是迈出了一小步,但我们不会止步于此。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步子会越迈越大,一路跟随大脑营行,跨越出新的高度。

2022年宠物食品公司(美国、亚太、拉丁美洲)TOP10最新概况

近日,PET FOOD INDUSTRY发布了其在今年统计的2022年美国、亚太地区、拉丁美洲TOP10宠物食品生产商在2022年的年收入。

美国

TOP10宠物食品公司

其宠食公司在世界宠食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1、玛氏宠物护理公司

年收入:195亿美元

玛氏宠物用品是世界领先的宠物食品公司。旗下近50个宠物食品品牌,包括5个10亿美元的品牌。该公司正越来越多地寻求多元化的收入来源。Mars Petcare还拥有连锁宠物医院BluePearl、专科兽医诊所Banfield和VCA动物医院。根据尼尔森的零售数据,在2022年,玛氏宠物护理产品在美国市场占有17%的市场份额。该公司不公开披露财务数据,因此年收入是根据调查结果估算的。

2. 雀巢普瑞纳宠物护理

总收入:193亿美元

雀巢普瑞纳宠物护理仍然是全球宠物护理行业的佼佼者。该公司报告称,2022 年其宠物护理产品有机增长强劲。雀巢普瑞纳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市场的领导者,还在19个国家经营宠物食品工厂。雀巢普瑞纳在全球拥有三个总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负责其北美和拉丁美洲业务;瑞士洛桑,覆盖其欧洲业务;澳大利亚悉尼,覆盖其亚洲、大洋洲和非洲业务。其母公司雀巢全球总部位于瑞士沃韦。

3. 希尔思宠物营养

年收入:37亿美元

希尔思宠物营养主要通过全球80多个国家的授权宠物用品零售商和兽医销售300多种产品。希尔思在美国肯塔基州的鲍灵格林、堪萨斯州的托皮卡、堪萨斯州的恩波里亚和印第安纳州的里士满经营主要的制造和仓储工厂。它的主要研究中心位于美国堪萨斯州的托皮卡。希尔思还在捷克共和国和荷兰经营主要的制造和仓储工厂。

4. J.M. Smucker

年收入:27亿美元

J.M. Smucker是美国领先的优质宠物食品和宠物零食的生产商、分销商和营销商,在阿拉巴马州迪凯特、堪萨斯州劳伦斯和纽约州布法罗设有加工厂。加工厂和配送中心分别位于美国堪萨斯州的托皮卡和宾夕法尼亚州的布卢姆斯堡。Smucker于2021年12月1日剥离了自有品牌干宠物食品业务,并于2021年1月29日剥离了自然平衡业务。

5. 通用磨坊

年收入:23亿美元

通用磨坊是一家北美消费食品和宠物食品的制造商和营销商,于2018年收购蓝馔,进入宠物食品市场。蓝馔在美国通过自有和合同工厂的混合 *** 生产产品。

6. 钻石宠物食品

年收入:15亿美元

总部位于美国密苏里州,还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阿肯色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生产。钻石宠物食品公司生产三个宠物品牌的产品。由于该公司由Schell和Kampeter家族所有,因此年度收入不公开报告。

7. 西蒙斯宠物食品

年收入:11亿美元

西蒙斯宠物食品是北美领先的湿粮宠物食品自有品牌和合同制造商。使用高品质原料和先进的制造工艺来生产优质的宠物食品。业务位于阿肯色州西北部、恩波里亚、堪萨斯州、爱荷华州迪比克和加拿大安大略。

8. Alphia

年收入:8.75亿美元

Alphia是J. H. Whitney Capital Partners(“JH Whitney”)的投资组合公司,J. H. Whitney Capital Partners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私募股权公司。它与宠物食品品牌合作,作为共同制造商和零售商希望开发,扩展其宠物食品品牌。Alphia生产干狗粮和猫粮,零食以及宠物鸟粮。每年生产超过10亿磅的宠物食品和零食。该公司还包括子公司LANI(前身为Lortscher's Animal Nutrition)和Veracity Logistics。该公司没有公开披露财务数据。

9. Spectrum Brands

年收入:7.9亿美元

Spectrum Brands控股十几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宠物护理品牌。Spectrum还有电池和电器,硬件和家居装修,家庭和花园以及汽车护理方面等全球业务。

10. Wellness Pet Company

年收入:7亿美元

Wellness Pet Company是优质宠物食品和零食的全球供应商。Wellness Pet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图克斯伯里,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美国明尼苏达州和荷兰设有三家工厂。

亚太地区

TOP10 宠物食品公司

大多公司在日本设有总部

1、Unicharm Corp

总部:日本

年收入:7.83亿美元

Unicharm Corp的宠物护理子公司长期以来一直主导着日本市场,自2011年收购Hartz公司的多数股权以来,这家全球性公司继续在亚洲、美国和新兴市场扩展业务。Unicharm的宠物护理系列专门生产宠物食品、宠物粪便清洁片、宠物厕所和一次性尿布等产品。在国内,Unicharm开发了针对老年宠物的新食品配方和产品。在北美市场,该公司正准备部署新的猫砂和狗零食产品。近年来,在线销售也大幅增长,宠物专卖店的销售也是如此。母公司Unicharm包括其他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家用和个人护理产品线。

2、 i-Tail Corporation

总部:泰国

年收入:6.18亿美元

Thai Union Group Public Company Limited(泰国联合集团)是一家全球海鲜生产商,并在宠物食品方面也有额外业务。其子公司 Thai Union Manufacturing Co. 生产和出口罐装金枪鱼和宠物食品,子公司 US Pet Nutrition LLC 生产和分销优质宠物食品。

3、Perfect Companion Group Co

总部:泰国

年收入:6.06亿美元

Perfect Companion是泰国Charoen Pokphand Group旗下唯一的宠物食品公司,也是泰国之一家获得ISO 9002认证的宠物食品制造商,还是之一家获得国际认证的公司,获得了SGS的ISO9001:Version2000认证,以及泰国农业和合作社部畜牧业发展部的良好生产规范(GMP)和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系统(HACCP)。

4、Jeil Feed

总部:韩国

年收入:5.35亿美元

Jeil Feed 每年生产140万吨动物饲料,专注于宠物食品市场的狗粮。该公司隶属于韩国家禽生产商Harim Group。

5、Real Pet Food Company

总部:澳大利亚

年收入:4.18亿美元

Real Pet Food Company成立于1994年,在宠物护理和制造方面拥有多年的综合经验,并通过对澳大利亚各地制造设施的多次收购逐渐成长为一家大公司,2017年,RPF在新南威尔士州和英国收购了更多的宠物食品品牌。2018年,RPF上海办事处开业,次年新加坡办事处开业。该公司在全球拥有九家制造工厂。

6、Inaba Petfood

总部:日本

年收入:2.48亿美元

Inaba Petfood在日本设有制造工厂,在中国经营子公司青岛食品,并在中国拥有自己的工厂。Inabla的食品和零食由Inaba Foods(美国)在美国广泛销售。

7、Petline Ltd

总部:日本

年收入:2.5亿美元

Petline 是三菱公司全资控股的Nosan子公司。成立于1972年,是日本之一家生产干猫粮的公司。

8、MG集团

总部:日本

年收入:1.87亿美元

MG集团,前身为Marukan Group,拥有两个大型宠物食品部门,Marukan和Sunrise。Marukan 为各种宠物生产大量用品,包括一系列狗和猫零食以及小型哺乳动物的食物。

9、DoggyMan

总部:日本

年收入:1.69亿美元

DoggyMan 是一家日本宠物食品和用品制造商。在日本拥有两个制造工厂专门生产人类级狗粮。

10、Nippon Pet Food

总部:日本

年收入:1.05亿元

Nippon Pet Food是一家位于东京的私营宠物食品制造商,目前专注于日本、亚洲和东南亚市场。Nippon 最初的鱼类产品仍然是该业务的主要产品,此外该公司已经涉足狗、猫、鸟类和小动物的食品。

拉丁美洲

TOP10 宠物食品公司

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是宠食市场的佼佼者

1.Special Dog

总部:巴西

年收入:3.7亿美元

Special Dog公司于2001年2月成立于圣保罗内陆的圣克鲁斯杜里奥帕尔多市。经过发展,该公司迅速跻身巴西宠物领域更大的公司之一。该品牌在巴西8个州和联邦区的38000多个零售点开展业务,此外还出口到13个国家/地区。

2. BRF Pet SA

总部:巴西

年收入:2.4亿美元

BRF于2021年以13.5亿雷亚尔(2. 3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老牌制造商Hecosul和Mogiana,成为巴西宠物食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BRF表示,收购使其在巴西宠物食品市场占有10%的份额,其宠物部门还在2022年的收入增长了33%。Hercosul生产和分销干、湿狗粮和猫粮,品牌包括Biofresh,Three Dogs,Three Cats,Primoc?o,Primogato,Apolo和átila。BRF在巴西的Ivoti和Vacari设有工厂,并在巴拉圭的Doctro Jaun Leion Mallorquin设有新工厂。Mogiana的产品组合包括超高端Guabi Natural,高端细分市场的Gran Plus,优质市场的Faro,以及标准细分市场的Herói和Cat Meal品牌。该公司在东南部地区拥有很大的市场,此外还向加勒比海、欧洲和南美国家出口产品。为此,该公司在巴西坎皮纳斯和巴斯托斯设有两个生产工厂。

3.Premier Pet

总部:巴西,

年收入:2亿美元

Premier Pet于1995年在巴西成立,经过两年的研究,推出了之一个品牌。Premier Pet为农业公司Grandfood Industry and Trade所有,通过宠物店和宠物诊所销售狗粮和猫粮。Premier Pet总部位于巴西圣保罗州的一个大型园区内,拥有41000平方米的工厂。Instituto Premier Pet是该公司的非营利部门,除了支持多项社会事业外,还支持和鼓励旨在促进狗和猫的健康,生活质量和长寿的研究,研究和行动。

4. Total Alimentos SA

总部:巴西

年收入:1.9亿美元

Total Alimentos隶属于ADM Animal Nutrition,利用技术在其干粮中增添湿粮风味。Total Alimentos与许多大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包括沃尔玛,家乐福,Extra/Canino,DentaClean和Kelko。Total Alimentos还有一系列适用于各种物种的动物饲料。

5. Empresas Carozzi

总部:智利

年收入:1.6亿美元

Empresas Carozzi是Carozzi S.A.的子公司,Carozzi S.A.活跃于国际食品和农业市场。自2011年进入宠物食品市场以来,Empresas Carozzi进行了一系列收购,成为南美领先的供应商。

6. Champion Pet Care

总部:智利

年收入:1.2亿美元

Champion Pet Care是一家成立于20世纪中叶的智利私营公司。公司从事动物饲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通过三个部门进行营销:宠物食品和其他狗、猫产品,马匹营养和鸡蛋。

7. Grupo Pilar

总部:阿根廷

年收入:9600万美元

Grupo Pilar集团通过旗下Gepsa Pet Foods宠物部门生产和销售伴侣动物食品,并通过其Gepsa Feeds部门生产和销售动物饲料。Gepsa拥有11个宠物食品品牌,涵盖狗和猫产品的全方位价位。Gepsa Pet Foods还生产自有品牌。

8. Campi Alimentos S.A de C.V.

总部:墨西哥

年收入:5960万美元

CAMPI是Bachoco Industries的一部分,Bachoco Industries是墨西哥家禽业的领导者,也是世界十大最杰出的生产商之一。Bachoco的主要业务是鸡肉,鸡蛋和均衡饲料。CAMPI生产宠物食品已有40年的历史。

9. Agroindustrias Baires

总部:阿根廷

年收入:3000万美元

Agroindustrias Baires总部位于阿根廷,生产干狗粮和干猫粮。该公司拥有近105000平方英尺的生产工厂。

10. Nutec Group

总部:墨西哥

年收入:3000万美元

Nutec集团,前身为Nueva Tecnología en Alimentación,为Nupec品牌的狗和Matisse品牌的猫生产宠物食品。这家墨西哥公司还为仔猪、马、小牛、鹿和小鸡生产饲料。

参考原文如下:

美国:https://www.petfoodindustry.com/news-newsletters/pet-food-news/article/15541275/10-top-u *** ased-pet-food-companies-in-2022

亚太地区:https://www.petfoodindustry.com/news-newsletters/pet-food-news/article/15541343/12-top-asiapacific-pet-food-companies-in-2022

拉丁美洲:https://www.petfoodindustry.com/news-newsletters/pet-food-news/article/15541306/16-top-latin-american-pet-food-companies-in-2022

首届中国食品品牌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大会举行 聚焦交流合作

中新网北京9月6日电 (记者 潘旭临)首届“中国食品品牌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大会”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这是2023年服贸会期间举行的系列行业会议之一。

大会现场。记者 潘旭临 摄

由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本届大会,旨在提升中国食品行业的品牌及可持续发展建设,推动食品行业的现代化转型。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会长王亚平在大会致辞中表示,可持续发展不是企业面对错综复杂形势被迫做出的无奈之举,而是企业拥抱未来,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食品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总工程师李宇表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助管理部门实施行业管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并积极搭建行业与管理部门的交流与服务平台,也通过组织食品安全相关行业培训,促进同行经验分享,促进食品行业朝着更高水平发展。

大会现场。 记者 潘旭临 摄

主办方还举行了“全国食品领域品牌培育基地”、“食品质量创新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揭牌仪式,发布了《食品行业ESG价值发展报告2023》和《中国食品行业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分析报告(2022)》。随后启动了中国食品ESG价值先锋50强评选,此举将会推动食品行业企业提升ESG的管理水平。(完)

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31年发展纪实

三全食品郑州二基地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曾鸣

时光的表盘之上,总有一些耀眼的时刻,标注历史的进程。

生产中国之一颗速冻汤圆、之一个速冻粽子,成为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主持参与制定速冻行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走过了31个春秋。

7月26日至27日,2023全国工商联十三届一次常委会议、主席高端峰会在郑州召开,同期与我省共同举办全国优强民营企业助推河南高质量发展大会系列活动。三全食品作为河南民营企业优秀代表,在过往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做强实业,在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中为地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日前出台的《 *** 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三全食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渠道创新为突破口,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共鸣时代

开辟速冻市场

三十而立,对于企业亦是如此。

1992年,三全食品成立于河南郑州惠济区。三全创始人陈泽民本是郑州第二人民医院的副院长,却因为勤劳、闲不住,跨行生产出了中国之一颗速冻汤圆,由此开创了中国速冻食品行业的新篇章。

珠圆玉润、绵软滑糯的三全汤圆面世后,迅速革新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从郑州到北京、上海,“味美香甜甜”的三全汤圆火遍了大江南北。

创业之路多艰辛。三全食品刚成立时,没有厂房,陈泽民就自己动手盖了一个简易的厂房;没有设备,他就自己买钢板、买压缩机,买涡流风机;货车来了,去做搬运工;原料来了,去做装卸工……

为了打开市场,陈泽民开着一辆二手面包车,拉着冰箱、锅碗瓢盆、燃气灶,到全国各地现煮现尝搞推销。就这样,三全汤圆闯出了名气,先后在各大中心城市建立了销售渠道。原本只是南方人情有独钟的汤圆,在北方也慢慢变得颇受欢迎。

攻坚克难,久久为功。1995年,三全生产了中国之一颗速冻粽子;1999年,建设国内之一条大规模速冻汤圆自动化流水线;2006年,设立行业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8年,成为速冻行业之一家A股上市公司……三全在中国速冻产业的持续创新与探索,为日后中国速冻产业蓬勃发展打下了深厚基础。

与时代同行,以质量求胜。三十余年来,三全食品始终坚持“全面的质量管理、全新的生产工艺、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在速冻食品行业稳扎稳打,一步步成长为中国速冻食品行业的领军企业。截至目前,公司拥有80余条自主知识产权新工艺的现代化生产线和15万吨低温冷库,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行业之一。

三全食品行政办公大楼

基于消费者的信赖,三全品牌连续多年入围“BRANDZ更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和“中国更具价值品牌500强”,“龙舟”“果然爱”“状元”等被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三全还是速冻食品类中“无提示之一提及率”的企业。

个体的奋斗进程往往是历史的缩影。从反对、不允许到旗帜鲜明地支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三全探秘速冻行业的三十余年,恰是中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三十余年。这与三全名称的由来一脉相承: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政策。

创新驱动

提高生产效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之一动力。

三全深知,要想在食品这一传统行业中赢得市场竞争、迸发生机活力,发展的方向在智能,根本的动力在创新。因此,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升核心竞争力。三全食品通过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和先进工艺的高端化改造,以及相关流程、产品、模式创新,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不断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三全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和技术改造升级,公司依托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合作,推动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紧密结合,每年以3%的销售收入投入加速形成了产、学、研一体的研发体系和强大的新产品研发能力。近几年,承担国家各类科技攻关项目30余项,主持12项;解决速冻行业关键技术问题6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新产品奖、科技成果奖等奖项16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项、国家和行业标准24项,拥有各类专利236项。

——数字赋能管理创新。

三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数字化赋能企业管理创新。公司采用先进的技术与装备,综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时收集生产、销售、财务、采购等各业务模块的各种信息,为公司管理层进行生产决策提供实时的生产经营数据,有效推动企业管理效能再升级。

——智能制造智能生产。

三全加快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步伐,对生产、包装、堆码、储藏等关键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有效提高企业发展的动能和竞争力。公司通过对行业现状与瓶颈问题的剖析,借助数字孪生、三维建模与仿真、速冻食品赋码技术、人工智能集成应用等关键技术,逐步完成全流程信息化系统集成协同,实现了全流程质量追溯、智能分析与决策、综合创新等能力的提升。

三全食品现代化生产车间

近年来,三全食品走上了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带动销售收入与净利润等各项业务指标逐年稳定增长。数字更具说服力: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74.34亿元,净利润8.01亿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约23.73亿元,净利润约2.79亿元。

加速建设

扩大产能布局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产能扩张是三全食品业绩提升的重要支撑之一。截止到2022年,公司设计产能约81万吨,实际产能71万吨,产能利用率超过85%。由于速冻市场的持续扩容和消费场景的外延扩展,进行速冻米面品类和预制菜等新品类的产能扩张具有前瞻性和必要性。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圈、中部地区和长江经济带都是人口密集、消费能力较强、市场潜力较大的区域。近年来,三全食品积极谋划扩大产能规模,即将建成的武汉生产基地投产后,公司生产基地将覆盖全国最主要的城市群。投资24亿元的航空港工业园区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它是公司继郑州、天津、苏州、佛山、成都、武汉工厂之后建设的第八个生产基地。该项目将建设车间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自动化立体冷库100万立方米及研发中心办公楼等辅助配套设施10万多平方米,建成后年产能达50万吨,将成为公司单体规模更大的生产基地。该项目将建设成速冻及冷鲜食品行业的标杆性“灯塔工厂”。

三全食品郑州航空港工业园区项目

“我们选择在航空港区投资建设郑州第三工厂,是因为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对食品产业成长潜力充满信心,对在航空港区的蓬勃发展充满信心。”三全食品董事长陈南说,秉承高端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理念,将把航空港工业园区项目打造成为工艺技术更先进、规模效益更优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食品产业基地。

短期来看,三全食品各地产能的建成和陆续释放有利于企业享受行业扩张红利、增加公司业绩。长期来看,三全食品把握速冻产业发展趋势,在市场需求爆发扩张前夕提前在各地进行布局,对深度挖掘当地市场需求非常有利,也更好地巩固了三全食品的发展潜力和行业地位,公司发展的规模效应将更加显现。

变革经营

适应消费升级

食品公司,食品公司名称大全简单大气-第1张图片-

新消费时代,面对商业模式和业态的不断变化,三全食品及时改变传统的以商超和大卖场为单一渠道的TOC渠道销售方式,增加向企业销售的TOB渠道和线上销售渠道,更加强调场景化产品研发,以适应和引领消费升级。

增加销售渠道,降低成本促消费。三全食品公司利用自身优势,专注餐饮业务市场开拓,降低新产品成本,惠及消费者。开展市场调研,对全国各地饮食习惯和餐饮品种进行持续调研,推出适应早餐场景、宴席点心场景的蒸煮类、煎烙类、油炸类、烘焙类等四十多个品项、一百多个单品。建立独立的产品研发、设备开发和终端服务体系。针对餐饮市场的口味口感、类成品度、加工设备环境、产品应用便捷度等要求,成立产品小组,持续性对特定场景进行针对性产品开发与优化。研发能力+机械化生产+全国性生产基地和冷链物流 *** ,保障三全食品公司及时针对餐饮市场特性满足特定产品需求。

三全食品汤圆生产线

适应市场变化,联手电商促消费。为适应消费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升级,三全食品公司借助京东、天猫、拼多多等传统电商平台,与国内知名直播机构深度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消费便利,运用内容营销、直播营销与消费者互动,覆盖310多万消费者。与盒马鲜生、每日优鲜、叮咚买菜、钱大妈等生鲜电商和社区电商深度合作,自建微信官方小程序,增加定制化产品开发和供给业务,与线下业务统筹协调。与抖音、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和知名网红大V长期合作,打造网红产品,促进消费。

开拓多元业态,打造即时消费场景。三全食品公司抓住未来短保、即食产品占消费品比重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牵手世界500强Seven&I控股公司,把业务拓展至便利店即时消费业态,与购物中心、电商等业态一起扩大消费市场。

消费市场繁荣发展的背后,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不断向往。三全食品也将紧紧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创新、安全、质量、绿色等“关键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

固本拓新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作为我国速冻食品行业龙头企业,三全食品已牢牢占据了速冻米面赛道的头把交椅,它以汤圆、水饺起家并不断拓宽米面品类,使得公司长期以来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态势。

今年7月,三全食品举办羊肉调理产品品鉴会,近3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核心经销商和肉类产业专业客户齐聚三全食品郑州总部,这标志着三全食品正在米面传统优势之外积极开拓着第二增长曲线——牛羊肉调理产品。

三全食品发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消费理念的转变,动物蛋白作为高端蛋白正悄然成为消费者的主流营养需求,而牛肉作为更好的动物蛋白来源之一,市场增长尤为突出。然而,当前的行业格局极为分散,品牌集中度非常低,更没有一家全国性的领导企业。这是行业现存的问题,同时也是未来的机遇。

实际上,三全食品已经在供应链、生产、渠道和市场开拓等各个方面,做好了充足准备。

凭借强大的品牌背书,三全食品牛羊肉产品将更容易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而借助成熟的销售 *** 和渠道体系,也将更快地覆盖全国市场;

与JBS、美利华等全球肉企巨头建立合作,三全食品在确保能拿到全球更好的牛羊肉原料的同时,获得更具性价比的采购优势;

借助全国化的产能布局,三全食品实现“一个核心+多地辅助”的生产方式,解决肉卷类产品物流成本高,辐射半径小等问题;

组建独立的研发、生产、采购团队,同时组建100多人的销售队伍,协助经销商开拓市场,全方位助力客户增长。

2022年,三全的肉卷类产品销量已经突破1亿元,这无疑坚定了三全发力牛羊肉产品的信心。同时,伴随着第二增长曲线的开启,也将给三全食品今后发展带来更大的成长空间。

肩负使命

履行社会责任

《 *** 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明确,支持民营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引导民营企业踊跃投身光彩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参与应急救灾,支持国防建设。

三全食品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我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得益于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为履行社会责任,三全食品和中国红十字会、河南省慈善总会、河南省光彩事业基金会等设立多个项目,在促进就业、教育、医疗等多方面进行合作。近年来,三全被河南省委统战部、河南省工商联等联合授予“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集团、“村企共建扶贫工程”企业突出贡献奖。目前,三全食品慈善捐款捐物累计约1.2亿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扬。

在应急救灾方面,三全食品被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列为“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疫情防控期间,积极优化货源组织,为稳价保供贡献河南力量。2020年5月26日,商务部发来感谢信,对三全食品在保障供应方面作出的贡献予以高度评价。2021年7月,为支持郑州应急救灾,捐助价值千万元的速冻食品和应急自热食品,公司创始人陈泽民向郑州慈善总会捐款1000万元。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后,陈泽民通过雅安市慈善总会捐助300万元,支持抗震救灾工作。

在支持乡村振兴方面,实现农民增收,助力共同富裕。三全注重在本地发展供应链,带动本土中小企业共同发展。据统计,三全60%以上的供应链企业分布在河南,对带动我省乡村振兴和中小微企业成长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当前,三全食品产业链条上配套企业达到7800多家,其中3600多家企业为公司提供面粉、糯米粉、肉蛋禽、油脂、糖、蔬菜等农副产品原料以及生产设备、物流设备等,带动了我省种养殖、米面制品加工、食品机械制造、仓储物流等20多个行业的发展,助力我省40万农户和上万家中小微企业实现增收。

在增加就业方面,三全食品直接安排1万多名来自农村员工就业,占一线员工总数比例的87.5%,安置残疾人约1100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约10%。通过精准帮扶,帮他们解决就业、增收等实际问题。同时,公司设立培训部,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训,让员工离开工厂回到农村后也能创业致富,带动当地农民增收。2012年,三全食品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企业”荣誉称号,这是国家对三全食品多年来在安置就业、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工作的极大肯定。

三十而立向未来,风华正茂再出发。

未来,三全食品将坚持脚踏实地,践行新发展理念,在做强做优做大过程中,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助推河南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促复苏、谋提振、探方向 2023每经食品饮料行业创新力榜评选进行时

每经记者:孙嘉夏 每经实习记者:黄海 每经编辑:杨夏

在不确定性仍存的2023年,尽管细分赛道分化依旧,但食品饮料全行业仍在波动中走出复苏曲线。

另一方面,AI、大模型等技术呼啸而来,带着无穷想象和澎湃动能重构着食品饮料行业生态,传统赛道将迸发出怎样的新动能?迭代的新生态中又有哪些新机遇?成为各界关心的问题。

由中食展(广州)组委会作为指导单位,每日经济新闻与星域世展展览(广州)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23第三届每经食品饮料资本论坛”将于9月22日举行。众多食品饮料行业大咖、企业高管、行业专家将出席论坛,共话“大模型、大改变”,解读“新市场、新动能”。

在本届论坛期间,还将发布2023每经食品饮料行业创新力榜。

每经食品饮料行业创新力榜由每日经济新闻设立,联合了国内外经济专家、食品饮料行业专业机构、智库,以客观大众投票数据和食品饮料行业基础大数据为主要参考指标,借助主流媒体的影响力,评选出在食品饮料行业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和品牌。该榜单于2021年春季糖酒会期间在成都首度发布。今年,每日经济新闻将联合中食展(广州)再度隆重发布此奖项。

本次榜单参评企业涵盖休闲食品、乳制品、调味品、新式茶饮等多领域的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共设四大奖项:2023食品饮料行业十大创新案例、2023食品饮料行业最受“Z世代”喜爱品牌TOP10、2023食品饮料行业更具影响力企业TOP10、2023中食展(广州)优秀品类展商,以优秀企业经验,推动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分别来看四大奖项。

首先是“2023食品饮料行业十大创新案例”,旨在评选食品饮料企业在创新发展方面的优秀案例,包括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营销等方面。涵盖食品饮料企业在生产、营销、产品体系构建、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创新案例。希望这些案例除了帮助企业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亦能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与镜鉴。

“2023食品饮料行业最受‘Z世代’喜爱品牌TOP10”的参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特点:探索品牌新潮,或者历史品牌具有独特新特性;在Z世代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产品质量良好,发展潜力大的品牌。

“2023食品饮料行业更具影响力企业TOP10”旨在聚焦行业龙头,参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特点:市场份额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销售规模超10亿元,产品进入国内多个省市区;产品品质优良,在消费者心中有一定的知名度,企业具有较好的社会责任感。

针对2023中食展(广州)的所有展商品牌,本次创新力榜还设置“2023中食展(广州)优秀品类展商”奖。该奖项分为四个品类,分别为:特色食品、创新品牌、跨界合作、创意包装。这些均通过垂直品类观众投票产生。

具体评选流程方面,本次榜单将于9月5日报名截止,于9月8日公布初选名单。经过9月8日至13日的公众投票、9月13日至15日的专家评审后,最终榜单将于9月22日的论坛举办期间揭晓。评选规则方面,本次榜单除了参考公众投票、专家评审外,还将参考大数据结果,三者占比分别为40%、20%和40%。

申报渠道方面,企业可于9月5日前,将完整申报材料【企业名称+企业LOGO+申报奖项+申报项目图片+申报理由】,发送至活动征集邮箱:xuxiaowei nbd.com.cn/gutao nbd.com.cn

每日经济新闻

标签: 食品 公司 大气 名称 简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